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八课件对联、仿写PPT模板
合集下载
《对联仿写》课件

承衬所,,祖谓把扫形流一国千成水个江衔年对对意从接山照旧思,而,,好分亦习给联使成叫人贯楹两串以大而树联句对深下地具一话。刻的有气即来代的联强说上象印新语烈,下象新。风的联上。艺下意正术反联思效对对相紧果相,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流水对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串对)
2022/9/25
选一选
天的新的纪录。
▪ 上联:驾神舟重霄直上
▪ 下联:
学生答案展示
上联 书诵三更月 诗读六鼓天 诗吟四月天(李雯雯) 鸡鸣五戊天
上联 天地间诗书最贵 风雨中人心最真(孙颖) 万物中草木最重
上联 室雅何须大 屋静何嫌小(桂畅)花香怎嫌小 花香怎赖多
上联 小康社会家家福 大爱人间事事兴 大爱国家人人暖(李梦碟)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
何人领 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 从此感彷徨。
2022/9/25
读你千遍不厌倦
——欣赏对联
合字联
▪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賞,賞风賞月賞秋香 ——唐伯虎戏秋香
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 对偶,同时内容也蕴含着某种含义。
拆字联
▪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 成几个独体字。
隐字联
▪ 南北
—— 没有东西
二三四五 —— 缺一(衣)
六七八九 —— 少十(食)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 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镶字联
▪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 梨花院落溶溶月 A带水芙蓉点点雨 C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英临窗片片雪 D丁香初绽悠悠云
2022/9/25
选一选
天的新的纪录。
▪ 上联:驾神舟重霄直上
▪ 下联:
学生答案展示
上联 书诵三更月 诗读六鼓天 诗吟四月天(李雯雯) 鸡鸣五戊天
上联 天地间诗书最贵 风雨中人心最真(孙颖) 万物中草木最重
上联 室雅何须大 屋静何嫌小(桂畅)花香怎嫌小 花香怎赖多
上联 小康社会家家福 大爱人间事事兴 大爱国家人人暖(李梦碟)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
何人领 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 从此感彷徨。
2022/9/25
读你千遍不厌倦
——欣赏对联
合字联
▪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賞,賞风賞月賞秋香 ——唐伯虎戏秋香
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 对偶,同时内容也蕴含着某种含义。
拆字联
▪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 成几个独体字。
隐字联
▪ 南北
—— 没有东西
二三四五 —— 缺一(衣)
六七八九 —— 少十(食)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 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镶字联
▪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 梨花院落溶溶月 A带水芙蓉点点雨 C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英临窗片片雪 D丁香初绽悠悠云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专题四 对联
②【对联二】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分析】这是一副回文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对联大意为:大 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连绵无尽。已 知 中的字为同一个字,请结合对联大意将下联补充完整。
专题四 对联
跳竹竿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寄寓着期盼丰 收的美好心愿。跳竹竿源于生产生活,不仅动作简单易学,而且男 女老幼均可参与。跳竹竿时,和着欢快的碰撞节奏声,表演者翩然 起舞,轻松穿梭于开合变换的竹竿之间;持竿者吆喝助威,敲击出 灵动鲜明的节奏。观众也被现场欢快的气氛感染,变得亢奋起来, 纷纷加入跳竹竿的队伍。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 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 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专题四 对联
三、区分上下联的方法 (1)按音调平仄区分。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 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根据古音和今音的对照,今音的一、 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三、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 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先有“城乡富”这个“因”, 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郴同学根据景区提供的图片拟写了一副对联,但对下联举棋不定,
请你结合对联知识帮他选择准确的一项( C ) 上联:山为锦屏何须画
下联:______________
A.水作琴声不用乐
B.水作琴声何须弹
C.水作琴声不用弦
D.水作琴声曲悠扬
专题四 对联
【解析】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 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首先排除“水作琴声何 须弹”,“何须”上下联重复。根据结构相同的特点,排除“水作 琴声曲悠扬”, 根据平仄,排除“水作琴声不用乐”。
仿写、补写和对联.ppt

? 5.讲究文采(仿写句子应尽可能讲究文采,否则干巴乏味,影响表达效果。) ? 6.格调高昂(仿写出的句子,应格调高昂,展示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反映昂
扬奋进的时代精神,切不可流露出消沉、颓废的负面情绪。)
典例讲解
根据示例,仿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
例一:钱塘潮铺天盖地汹涌而来,那气势就像千军万马在奔腾。 解析: 示例陈述对象是“钱塘潮”,属于自然景观,仿句陈述的 对象也应是自然景观。 仿句: 西湖水云烟氤氲缥缥缈缈,那神韵宛如西子姑娘正浣纱。 例二: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世界便小了。 仿句: 井底的蛙,你坐井观天时,天地便窄了。
?
根据语境,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文。
解析:补写总结句要抓住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进行概括。这段话的第一句说
“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后文列举具体的文字例子对这种想象和联
想进行解释,说明其作用。因此总结句要说明因为它的重要作用,所以我
们应重视这一现象。
【答案】示例: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答案】示例:记忆中的田园是这样的
? 例二: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 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 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 “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个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 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 “盲”就是“亡”了“目”。因此,___________。
题要求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2017年4(2)题给出上联
要求选出下联,作为近两年的热门考点,考生在备考中应
该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扬奋进的时代精神,切不可流露出消沉、颓废的负面情绪。)
典例讲解
根据示例,仿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
例一:钱塘潮铺天盖地汹涌而来,那气势就像千军万马在奔腾。 解析: 示例陈述对象是“钱塘潮”,属于自然景观,仿句陈述的 对象也应是自然景观。 仿句: 西湖水云烟氤氲缥缥缈缈,那神韵宛如西子姑娘正浣纱。 例二: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世界便小了。 仿句: 井底的蛙,你坐井观天时,天地便窄了。
?
根据语境,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文。
解析:补写总结句要抓住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进行概括。这段话的第一句说
“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后文列举具体的文字例子对这种想象和联
想进行解释,说明其作用。因此总结句要说明因为它的重要作用,所以我
们应重视这一现象。
【答案】示例: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答案】示例:记忆中的田园是这样的
? 例二: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 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 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 “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个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 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 “盲”就是“亡”了“目”。因此,___________。
题要求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2017年4(2)题给出上联
要求选出下联,作为近两年的热门考点,考生在备考中应
该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复习专题修辞仿写对联ppt

04
仿写对联实践
按照给定模板仿写
总结词
忠实原作,套用格式
详细描述
根据给定的对联模板,学习者需要将对联的上下联都进行仿写。这需要学习 者熟悉对联的基本规则和修辞手法,同时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根据给定话题仿写
总结词
围绕主题,自由创作
详细描述
根据给定的话题或者主题,学习者需要自行创作对联。这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强的 语言组织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修辞手法掌握。
比喻
总结词
比喻是一种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概念的修辞手法,可分为 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种。
详细描述
明喻使用“如”、“像”等比喻词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 较;隐喻则不使用比喻词,直接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 ;借喻则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拟人
总结词
拟人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情感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夸张可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三种类型,通过 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性质、作用等来突出事物的形象或 情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排比
总结词
排比是一种通过将同一词语或句子重复使用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排比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句子或段落重复使用,通过重复强调来 表达强烈情感和思想,使语言更有力度和节奏感。
拟人通过使用人格化词语、描写人的动作或情感来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的特征 ,使读者更易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感。
借代
总结词
借代是一种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借代可分为特征代整体、具体代抽象和部分代整体三种类型,通过借用与该事物 密切相关的其他事物来表达,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对联-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3.准确仿写下联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对应位置的词或短语的词性要相同。下联的内容应尽量在给出的材料中选取,写完下联之后还要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逐一进行检查,尤其是注意最后一个字的平仄需要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
(二)对联配对题解题方法 1.看内容。上下联的内容应该有关联。 2.看结构。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相称。 3.看词性。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短语一般都具有相同的词性,如名词对名词等。 4.看平仄。上下联一般都是平仄相对的。尤其要注意对联一般都是“仄起平收”。
方法归纳 (一)拟写对联的方法 拟写对联,要求考生对对联有一定的了解,懂得对联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有效仿写。 1.读懂题目要求 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某年中考卷考查拟写对联,要求写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明确告诉考生所写英雄只限于女性,考生可以选择题目中的花木兰作为主人公,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女性英雄。
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提示,从以下句子中分别选出关于物质生活民俗和社会生活民俗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束发正是用功时 ②北户迎风夏月凉 ③流水高山无古今 ④南檐纳日冬天暖 ⑤清风明月自来往 ⑥及笄当知读书好
(1)物质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② (2)⑥①
例3 (2023·防城港模拟)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缅怀红军长征及包含革命根据地的两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万千翠竹织摇篮 ②立志同挑革命担 ③同心共写振兴诗 ④烈士血染湘江魂不灭 ⑤誓将遗愿化宏图 ⑥五井杜鹃红党史 ⑦挥泪继承先烈志 ⑧红军四渡赤水志长存
对联
典题精析
例1 (2023·广西中考) 【节日画面】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解说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八桂团结谱新曲 ②四海风云增光辉 ③九州奋发奏华章 ④五湖气象呈祥瑞
(二)对联配对题解题方法 1.看内容。上下联的内容应该有关联。 2.看结构。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相称。 3.看词性。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短语一般都具有相同的词性,如名词对名词等。 4.看平仄。上下联一般都是平仄相对的。尤其要注意对联一般都是“仄起平收”。
方法归纳 (一)拟写对联的方法 拟写对联,要求考生对对联有一定的了解,懂得对联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有效仿写。 1.读懂题目要求 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某年中考卷考查拟写对联,要求写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明确告诉考生所写英雄只限于女性,考生可以选择题目中的花木兰作为主人公,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女性英雄。
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提示,从以下句子中分别选出关于物质生活民俗和社会生活民俗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束发正是用功时 ②北户迎风夏月凉 ③流水高山无古今 ④南檐纳日冬天暖 ⑤清风明月自来往 ⑥及笄当知读书好
(1)物质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② (2)⑥①
例3 (2023·防城港模拟)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缅怀红军长征及包含革命根据地的两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万千翠竹织摇篮 ②立志同挑革命担 ③同心共写振兴诗 ④烈士血染湘江魂不灭 ⑤誓将遗愿化宏图 ⑥五井杜鹃红党史 ⑦挥泪继承先烈志 ⑧红军四渡赤水志长存
对联
典题精析
例1 (2023·广西中考) 【节日画面】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解说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八桂团结谱新曲 ②四海风云增光辉 ③九州奋发奏华章 ④五湖气象呈祥瑞
仿写对联全解ppt课件

2.做对联题,切记要写有情对。 上下两联要情意贯串,言简意丰, 一气呵成,切不可做成上下联互不 相关言之无味的无情对。
19
灯谜联难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节前夕,乾隆帝让每位大臣都糊一盏灯, 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让大家一同欣赏, 共度元宵佳节。 人群中最为得意的就数乾隆帝。这位皇帝,胸中的确有 点墨水,猜谜对句也着实有些本领。再加上众臣的阿谀 奉承,他简直有些忘乎所以了。
6
3、仿下列句式,以“你渴望理解吗?”开头写一 个句子。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 是组成生命的重要材料。
你渴望理解吗?那么请多与别人沟通,因为 沟通是架起理解的桥梁。
7
2、解题方法步骤: 1)看(要求) 2)析(句式、修辞、句意) 3)搭(骨架) 4)装(血肉) 5)查(漏洞)
8
4.理解下面语句的含义,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①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 ②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 横批是:________ ③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 应贴在门的______边。
16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
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 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 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平仄相谐。平仄最起码的 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 必平。平仄相谐,富于音乐美。
15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 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 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 改成______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 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9
灯谜联难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节前夕,乾隆帝让每位大臣都糊一盏灯, 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让大家一同欣赏, 共度元宵佳节。 人群中最为得意的就数乾隆帝。这位皇帝,胸中的确有 点墨水,猜谜对句也着实有些本领。再加上众臣的阿谀 奉承,他简直有些忘乎所以了。
6
3、仿下列句式,以“你渴望理解吗?”开头写一 个句子。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 是组成生命的重要材料。
你渴望理解吗?那么请多与别人沟通,因为 沟通是架起理解的桥梁。
7
2、解题方法步骤: 1)看(要求) 2)析(句式、修辞、句意) 3)搭(骨架) 4)装(血肉) 5)查(漏洞)
8
4.理解下面语句的含义,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①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 ②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 横批是:________ ③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 应贴在门的______边。
16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
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 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 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平仄相谐。平仄最起码的 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 必平。平仄相谐,富于音乐美。
15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 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 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 改成______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 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仿写对联ppt

仿写·对联
考点链接:
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进行仿写。 考查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
点击中考:
请仿造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 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 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 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困难中的一根拐杖, 当你脚步蹒跚时, 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撑起一片希望的田野。 帮助你找好重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要用理解去护 理,要用宽容去滋润。
点击中考:
根据提供的信息,用金华古今文化名人的名字完 成下联。
上联:火腿、酥饼、木雕、水晶,金华物产誉全球 下联:陈亮、宋濂、李渔、艾青 ___________________ ,婺州儿女扬英名
国泰民安
字数相等
结构相当
语意相关
常规考点:
,,
。。
二 你说:“我推选第
幅图标(第一幅除外),因为
①第二幅把两个“青”字变形处理成了一对手拉手舞动的青 年,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团结。 ②“n”是南京的“南”的拼音首字母,图标下半部分将两个 “n’’变形组合成“心”的图形,突出了团结的主题。
下图是一幅国家节水标志图,请对此图标 的构图及其寓意作简要说明。
仿写原则:
句式统一
修辞统一
色调统一
形 神 兼 备
形 似 质 新
仿写类型:
续写式
嵌入式 命题式
造句式
1、续写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 子,与画线的句子语意连贯。
考点链接:
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进行仿写。 考查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
点击中考:
请仿造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 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 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 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困难中的一根拐杖, 当你脚步蹒跚时, 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撑起一片希望的田野。 帮助你找好重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要用理解去护 理,要用宽容去滋润。
点击中考:
根据提供的信息,用金华古今文化名人的名字完 成下联。
上联:火腿、酥饼、木雕、水晶,金华物产誉全球 下联:陈亮、宋濂、李渔、艾青 ___________________ ,婺州儿女扬英名
国泰民安
字数相等
结构相当
语意相关
常规考点:
,,
。。
二 你说:“我推选第
幅图标(第一幅除外),因为
①第二幅把两个“青”字变形处理成了一对手拉手舞动的青 年,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团结。 ②“n”是南京的“南”的拼音首字母,图标下半部分将两个 “n’’变形组合成“心”的图形,突出了团结的主题。
下图是一幅国家节水标志图,请对此图标 的构图及其寓意作简要说明。
仿写原则:
句式统一
修辞统一
色调统一
形 神 兼 备
形 似 质 新
仿写类型:
续写式
嵌入式 命题式
造句式
1、续写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 子,与画线的句子语意连贯。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仿写及对联专题》ppt课件

2本题考查的仿写句子,即依据相关 句式,按照相同的修辞手法、特定 的语境、不同的要求,仿写出意义 上具有密切关联的、符合试题要求 的句式。
考点梳理
一、嵌入式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嵌入式的仿写是指所写句子夹在提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 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 前或后要相同。其特点是内容连贯,形式统一。
性话题式,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仿写时要根据
上想和下想文象语境,合,理弄选懂材文授。意课,教把握师主:旨王,丽并在敏此基础上发挥联
一、仿 句
知识储备
1.定义 句子的仿写是指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 语句形式,另外写出与之相符的新句 。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1.仿写句子。 2.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 喻、拟人、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设问、 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
【2017 广东】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使之构成排比。(4 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
,
,
;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
扬;秋天
(2)
,
,
;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答案:(示例)(1)惠风和畅 莺飞草长 是生命的萌发 (2)明月朗照 五谷飘香 是生命的纯熟
上联:长辈言传身教 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 承家风
自主学习 (三)PISA活动
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 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 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 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
王阿姨,您好!您家的这副对联真好!不过,这副 对联贴反了。因为“岁”字是第四声,这句是上联 ,应该贴在右边;“春”字是第一声,这句是下联 ,应该贴在左边。我帮您换过来好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一: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 示例二:阿廖沙千辛万苦度童年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考情总结 1. 考查情况及分值:河北近12年共考查了6次对联,分值为2或3分。 2. 考查特点:6次考查中,2次考查赏析对联,4次考查补写对联(皆为给出 上联补写下联),其中2次补写融入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 3. 备考建议:关注传统文化,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及要求,赏析时从修辞 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思考。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对联、仿写三级 四级 五级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八课件
2020/12/31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目 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01 复习巩固一
03 五级 复习巩固一
02 复习巩固一
04 复习巩固一
2020/12/31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写是从右到左)居中。如春联,贴于门左右两边,上联贴在人面门而站,准 考点2 备进门的右手边;下联贴在人面门而站,准备进门的左手边;横批则贴于门
楣的横木正中。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考向2 赏析对联(12年2考) 【知识拓展】对联的分类(按用途):①通用联——如春联(新年专用之门 联);②专用联——如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挽联(用 考点1 于哀悼死者)、赠联(用于颂扬或劝勉他人)、行业联(用于不同行业贴于大 门或店内)、自勉联(用于自我勉励)、言志联(用于道出志向)等。
示例一:点亮智慧人生 示例二:夯实文化根基 示例三:弘扬传统文化 示例四:汲取民族智慧
专题八 对联、仿写
4. [2013河北6(2)题2分]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 面的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鲁 智 深 倒 拔 垂 杨 柳
示例一:孙行者智调芭蕉扇 示例二:猪八戒大战流沙河 示例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其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感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如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春
的喜悦和快乐之情,表达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和感谢,以及祈求来年长久幸福
的思想。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考点2 仿写(备考推荐)
方法指导
(1)审题:①审主旨。根据例句,审清例句的内容主旨,仿写时做到内容主 考点1 旨与例句一致。当然其中还涉及感情一致,风格一致。如例句文采飞扬,充满
专题八 对联、仿写
2. [2015河北5(2)题2分]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 满门”作简要赏析。 示例:这副春联表现了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 的期盼和祝愿。(言之成理即可)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补写对联 (12年4考)
3. [2018河北3(2)题2分]图片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式
二级
巩 固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壹部分
2020/12/31
3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赏析对联
真题面对面
(12年2考)
1. [2019河北4(2)题3分]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 古春”。
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东海”对“南岭”,“白鹤”对“青松”, “千秋寿”对“万古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 盼和祝愿。(答出一点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从其他修辞角度赏析,言之成理 也可给分)
专题八 对联、仿写
5. [2012河北6(3)题2分]有感而发补对联 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 联。 上联:规 规 矩 矩 写 字 下联:
示例一:认认真真作文 示例二:堂堂正正做人 示例三:明明白白说话(与上联句式一致,内容相关即可,平仄不做严格要求)
专题八 对联、仿写
6. (2009河北5题3分)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现相反的事物,上下两联的内容是相反的)和流水对(上下联的意思具有因果、
条件、假设、承接等关系)。关注对联的这种修辞特点,有助于帮助我们快速解
题。
专题八 对联、仿写
如:“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这一上联,就可以发散思维,寻求多种作答 角度对出下联,如:可以正对“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爆竹迎春举国上 下万事兴”;可以流水对“佳人领路举国上下百姓殷”“科技强兵全军上下士 考点1 气高”。
考点2
专题八 对联、仿写
方法指导
赏析对联时一般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①形式:可结合“对联的基本要求”来赏析,主要从“词性相对”(修
辞)角度入手分析。
考点1
②内容:一看对联的内容。对联是写风景、人物、节日,还是历史、传
说等。二看对联所抒发的感情。先确定感情色彩,是褒扬,是贬斥,是歌颂,
考点2
还是批评。然后确定表达方式,是叙述,是描写,是议论,还是抒情。分析
褒扬之情,那么仿写的语句也应与之一致。②审句式结构。审清例句是单句还 考点2 是复句。如果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
专题八 对联、仿写
方法指导
对联的基本要求(注:河北考查对联较为宽泛,一般满足前四个要求即可):
①字数相等。要求上联字数和下联字数相等。
考点1
②词性相对。要求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该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词性
(这是对偶修辞的基本要求)。从上下联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三种:正对(用来表现
考点2 相近或相似的事物,从两方面来说明一个事物,描绘一种景象)、反对(用来表
③结构相称。要求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词组和句式的结构)应当 考点2 尽可能相称。
④内容相关。要求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
专题八 对联、仿写
⑤仄起平收。上下联一般在音韵上要求仄起平收,即上联最后一个字为
仄声(三、四声/上声、去声),下联就为平声(一、二声/阴平、阳平)。
考点1
⑥张贴顺序。通常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批(古人书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考点方法突破
考点1 对联(12年6考)
考向1 补写对联(12年4考) 考点1 【知识拓展】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
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 考点2 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考情总结 1. 考查情况及分值:河北近12年共考查了6次对联,分值为2或3分。 2. 考查特点:6次考查中,2次考查赏析对联,4次考查补写对联(皆为给出 上联补写下联),其中2次补写融入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 3. 备考建议:关注传统文化,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及要求,赏析时从修辞 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思考。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对联、仿写三级 四级 五级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八课件
2020/12/31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目 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01 复习巩固一
03 五级 复习巩固一
02 复习巩固一
04 复习巩固一
2020/12/31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写是从右到左)居中。如春联,贴于门左右两边,上联贴在人面门而站,准 考点2 备进门的右手边;下联贴在人面门而站,准备进门的左手边;横批则贴于门
楣的横木正中。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考向2 赏析对联(12年2考) 【知识拓展】对联的分类(按用途):①通用联——如春联(新年专用之门 联);②专用联——如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挽联(用 考点1 于哀悼死者)、赠联(用于颂扬或劝勉他人)、行业联(用于不同行业贴于大 门或店内)、自勉联(用于自我勉励)、言志联(用于道出志向)等。
示例一:点亮智慧人生 示例二:夯实文化根基 示例三:弘扬传统文化 示例四:汲取民族智慧
专题八 对联、仿写
4. [2013河北6(2)题2分]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 面的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鲁 智 深 倒 拔 垂 杨 柳
示例一:孙行者智调芭蕉扇 示例二:猪八戒大战流沙河 示例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其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感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如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春
的喜悦和快乐之情,表达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和感谢,以及祈求来年长久幸福
的思想。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考点2 仿写(备考推荐)
方法指导
(1)审题:①审主旨。根据例句,审清例句的内容主旨,仿写时做到内容主 考点1 旨与例句一致。当然其中还涉及感情一致,风格一致。如例句文采飞扬,充满
专题八 对联、仿写
2. [2015河北5(2)题2分]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 满门”作简要赏析。 示例:这副春联表现了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 的期盼和祝愿。(言之成理即可)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补写对联 (12年4考)
3. [2018河北3(2)题2分]图片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式
二级
巩 固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壹部分
2020/12/31
3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赏析对联
真题面对面
(12年2考)
1. [2019河北4(2)题3分]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 古春”。
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东海”对“南岭”,“白鹤”对“青松”, “千秋寿”对“万古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 盼和祝愿。(答出一点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从其他修辞角度赏析,言之成理 也可给分)
专题八 对联、仿写
5. [2012河北6(3)题2分]有感而发补对联 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 联。 上联:规 规 矩 矩 写 字 下联:
示例一:认认真真作文 示例二:堂堂正正做人 示例三:明明白白说话(与上联句式一致,内容相关即可,平仄不做严格要求)
专题八 对联、仿写
6. (2009河北5题3分)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现相反的事物,上下两联的内容是相反的)和流水对(上下联的意思具有因果、
条件、假设、承接等关系)。关注对联的这种修辞特点,有助于帮助我们快速解
题。
专题八 对联、仿写
如:“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这一上联,就可以发散思维,寻求多种作答 角度对出下联,如:可以正对“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爆竹迎春举国上 下万事兴”;可以流水对“佳人领路举国上下百姓殷”“科技强兵全军上下士 考点1 气高”。
考点2
专题八 对联、仿写
方法指导
赏析对联时一般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①形式:可结合“对联的基本要求”来赏析,主要从“词性相对”(修
辞)角度入手分析。
考点1
②内容:一看对联的内容。对联是写风景、人物、节日,还是历史、传
说等。二看对联所抒发的感情。先确定感情色彩,是褒扬,是贬斥,是歌颂,
考点2
还是批评。然后确定表达方式,是叙述,是描写,是议论,还是抒情。分析
褒扬之情,那么仿写的语句也应与之一致。②审句式结构。审清例句是单句还 考点2 是复句。如果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
专题八 对联、仿写
方法指导
对联的基本要求(注:河北考查对联较为宽泛,一般满足前四个要求即可):
①字数相等。要求上联字数和下联字数相等。
考点1
②词性相对。要求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该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词性
(这是对偶修辞的基本要求)。从上下联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三种:正对(用来表现
考点2 相近或相似的事物,从两方面来说明一个事物,描绘一种景象)、反对(用来表
③结构相称。要求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词组和句式的结构)应当 考点2 尽可能相称。
④内容相关。要求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
专题八 对联、仿写
⑤仄起平收。上下联一般在音韵上要求仄起平收,即上联最后一个字为
仄声(三、四声/上声、去声),下联就为平声(一、二声/阴平、阳平)。
考点1
⑥张贴顺序。通常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批(古人书
专题八 对联、仿写
考点方法突破
考点1 对联(12年6考)
考向1 补写对联(12年4考) 考点1 【知识拓展】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
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 考点2 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