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假借字、区别字之实质与概念界定——医籍校勘整理问题之二

合集下载

举例说明通假和假借的异同

举例说明通假和假借的异同

举例说明通假和假借的异同
通假和假借都是古代汉语中的用字现象,但它们有以下异同:
1. 异处:
1)通假: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借用其他音同或音近的字来
表示。

例如:《诗经》中“说怿女美”(《邶风·静女》),这里的“说”实通“悦”;还有“止征毋伐”(《小雅·鹿鸣之什·采微》),“止”实通“之”。

2)假借:假借字是指没有本字而直接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

例如:“其雨
其雨”(《邶风·谷风》),其中的“其”字并没有实际的表意功能,只是一个假借字,用来表示语气。

2. 同处:
1)通假和假借都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通假是本有其字,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如避讳、书写习惯等)而借用另一个字;而假借则是本无其字,直接借用同音字来代替。

2)通假和假借都是汉字使用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具有一定难
度。

综上所述,通假和假借虽然都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但它们在是否本有其字方面有明显差异。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助到你。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通假字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古今字则指古今分化字,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不容易正确分辨,是古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一、通假字和假借字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

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第一,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

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其中“惠”通“慧”。

“惠”、“慧”,在原义上本不相干,惠是“贤惠”,慧是“智慧”;又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蚤”通“早”,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二,同音是指古音,而不是现代的读音,所以准确地说应是“古音通假”。

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汉·贾谊《论积贮疏》),“罢”通“疲”,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是同音的,均属并母,歌部。

又如“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革”通“亟”,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三,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迭韵)。

如“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形”通“行”。

“行”,匣母,耕部,为纽双声。

“方”通“横”。

“方”,帮母,“横”为匣母,二字同为阳部,属韵母相同。

又如“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陵苏武传》),“亡”通“无”,“亡”,明母,阳部;“无”,明母,鱼部。

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假借字作了定义,即“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如“莫”,本指黄昏,像日落草丛中,借用来做没有造出的字无定代词“莫”,此外如“来”,本义是小,借作往来的“来”。

也谈“假借”与“通假”

也谈“假借”与“通假”

也谈“假借”与“通假”在学习和研究古汉语时,经常会遇到假借和通假问题,有关文章对这两个术语的理解和解释各种各样,差别很大。

我们认为,假借与通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加以区别。

一、假借与通假现象在术语使用上的问题假借与通假现象在上古就已经产生了,古人对此很早就有了认识。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过:“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这里说的就是传统的六书之“假借”。

东汉学者郑玄曾对通假现象进行过探讨,他说:“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郑玄的意思是,某字仓卒间忘了怎么写,就临时借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并且他也用了“假借”这一术语。

可以看出,早在汉代,假借就有所谓“造字的假借”和“用字的假借”两种理解;而后一种应该就是后人心目中的“通假”。

在术语上,古人对“假借”与“通假”往往不加区分,一般都用“假借”来表示,上面提到的郑玄就属这种情况。

又如宋代的戴侗,他在《六书故·六书通释》中说:“所谓假借者,义无所因,特借其声,然后谓之假借。

”清代学者孙诒让《与王子壮论假借书》:“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是假借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

”他们所说的“假借”指的是六书上的“假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至于经传子史,不用本字,而好用假借字,此或古古积传或转写变易,有不可知。

”段氏所说的“假借”则是所谓“用字之假借”,即“通假”。

王引之则把通假包括在假借之中,他说:“盖无本字而后假借它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也。

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文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

”王氏认识到了通假与假借是两种不同现象,也看到了它们的根本区别,但又把它们看成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钱大昕《古同音假借说》所说的“假借”,都有类似情况存在。

历史上是这样的,现在的状况又如何呢?仅举两个例子就可见一斑。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99年版)上说:“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

《假借字和通假字》课件

《假借字和通假字》课件

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1 2
提高识字能力
在汉字教学中,教会学生识别和应用假借字和通 假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 力。
培养语言意识
让学生了解假借字和通假字的存在及其意义,可 以培养他们的语言意识和文化素养。
3
促进语言学习
掌握假借字和通假字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学生 在学习其他语言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
总结词
通假字的特点
详细描述
通假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音相似性 、字形差异和意义不同等方面。语音 相同或相近是通假字的根本特点,也 是通假字能够替代本字的基础。由于 字形不同,通假字与被替代的本字在 书写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 通假字的含义与被替代的字通常不同 ,因此在理解古文献时需要特别注意 。
可能导致歧义
由于假借字和通假字的使 用存在不确定性,有时会 导致语义上的歧义。
对古代文献阅读的影响
增加阅读难度
古代文献中存在大量的假借字和 通假字,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识
别这些字会增加阅读的难度。
理解文意偏差
如果不正确识别假借字和通假字, 可能会导致对文献意思的误解。
学术研究的需要
对于语言学、文献学等学术研究而 言,正确识别和理解假借字和通假 字是必不可少的。
假借字的分类
根据假借字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古字、 今字和方言字。
今字是指现代新造的字,由于新事物或新概念的 出现,需要创造新字来表示,但实际上并没有创 造新字,而是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例如,“卡 ”被假借为表示“卡片”。
古字是指古代已经存在的字,被现代人借用表示 某个词。例如,“其”被假借为代词,“而”被 假借为转折连词。
方言字是指方言中使用的字,被借用表示其他方 言中的词。例如,“看”在南方方言中被假借为 表示“给”。

浅析古代汉语中的假借与通假

浅析古代汉语中的假借与通假

浅析古代汉语中的假借与通假在古代汉语中,假借与通假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古文文本中经常遇到。

在学习古代汉语中曾对这两者的界限有疑惑,在此就假借与通假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联系与区别对这两者进行对这两者进行分析。

假借与通假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以前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并不明确,曾经有不少人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清代的王引之在《经义述闻经文假借》中把“不用本字”的通假与“本无其字”的假借就不加区分。

他说:“许氏《说文》论六书之假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这所为造作文字之始也。

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字。

”此外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校定重排本547页)中也说:“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第二种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

”王力先生认为通假属于假借的一个分支。

随着对古代汉语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学术界将“假借”与“通假”定义逐渐细化,明确其内涵,于是将这两者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假借作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之一,许慎给它定义:“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在古代要表达某个意义,而没有专门为它造字,于是找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意义,假借字因此而出现。

例如假借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莫”,本指黄昏,像日落草丛中,借用来作没有造出的字无定代词“莫”等等。

而通假则是指本有其字,古人临时用音同或音近暂代本字就叫通假字。

例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帅”通“率”率领的意思。

至于通假字所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在古代文字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方言、语音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记录偏差;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古人本身在行文的时候写了别字,由于流传广而积非成是。

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

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新字成为长期工。

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

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

通假字的成因1.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

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

”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3.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

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4.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

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与假借字的分别有人常把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

从教学角度再议“假借”与“通假”的关系

从教学角度再议“假借”与“通假”的关系

从教学角度再议“假借”与“通假”的关系本文界定了狭义的“假借”“通假”,认为把“通假”包括在“假借”范围内的观点虽有其合理性,但从教学和初学者的角度来讲,则有所不便,应该把“假借”与“通假”区分开来。

同时,文章还否定了“假借是象形和形声中间阶段”的观点。

标签:假借通假《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通假与假借是文字学中较基础的概念,在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乃至文字学教学之初均当涉及。

据笔者理解,假借是“六书”中一种由用字进而影响到造字的用字法,而通假只不过是古人写别字①,二者除了在用字中不用原来的字以外,似乎没有更多的联系。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从更专业的角度论及这对概念,他基本上赞同陈梦家先生的“三书说”②,并由此论证了假借与通假的关系,认为“二者性质相同,应该把通假也包括进假借的范畴。

”[1]笔者认为这样处理对教学会有所影响,兹列己意,就正于大方。

根据许慎的解释,“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即语言中产生了某种事物的某一概念,但一时还没有文字的书写形式,于是就借用某一与之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表示这一概念,充当它的文字符号。

而“本无其字”的那个概念由此也就使这个被借的本来有“形”“音”“义”的字有了新的意义。

例如“而”字,《说文解字·而部》:“而,颊毛也。

象毛之形。

”[2]“而”的本义是“颊毛”,当需要一个与之读音相同的连词概念时,由于当时还没有为这一连词造岀一个文字符号,于是读音相同的“而”字便被借用来表示这一概念了。

由此,“本无其字”的连词“ér”也就由具备“形、音、义”的新字“而”来表示了,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于造了新字。

虽然,从文字本身来看,假借并没有使新的字形出现,但是从语言中新产生的那个没有文字符号的概念来看,假借又使一个没有文字书写形式的语词固定地有了一个能代表它的文字符号。

假借所“借”只是借“形”,而被借用的“形”连及原有的“音”和新的“义”,在实际上又结合成另一个字的“形、音、义”结合体,即另一个新的汉字。

通假和假借

通假和假借

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

在古代,因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

这种文字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早”。

我们称“蚤”为通假字,“早”为被通假字。

“蚤”本指跳蚤,这里借用来表示“早”,“早”便是“蚤”的通假义。

通假字不同于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假借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

”意思是说某一个词义,本来没有字去表示它,只好借用一个同音字去表示。

例如,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词“耳”,本来是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的,只好借用耳朵的“耳”来表示。

困难的“难”(繁体写作“難”),本来是一种鸟的名称,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困难的“难”。

这里的语气词“耳”和困难的“难”就是假借字,是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

这种假借字的借用是永久性的,是固定的,可以独立运用。

我们讲的通假字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一个词义,有表示它的字,可是,使用时没有用上,用的是另一个同音词。

这种通假字的借用是临时性的,它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

例如前面的“早”和“蚤”就是这样,跳蚤的“蚤”有时用来代替“早”的意义,如前面所举的例子:“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这个“蚤”必须在上下文中才能知道它是“早”字的假借。

有时直接用“早”,不要“蚤”来代替,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此外,像“责”假借为“债”,“距”假借为“拒”,“内”假借为“纳”,“倍”假借为“背”,等等,都是这种情况。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字都可以任意地通假,只有人们经常使用,并被社会所接受的通假字,才能流传下来。

因为语言文字必须是约定俗成才能充当社会交际的工具。

古音通假在先秦古籍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魏晋以后,古文用字逐渐固定,便不允许任意借用同音字了。

透析古汉语假借与通假

透析古汉语假借与通假

透析古汉语假借与通假2019-06-16内容摘要:假借和通假是⼀组既有联系⼜有区别的概念。

在古书之中,假借的现象⾮常普遍。

本⽂从假借字的类别,产⽣原因,读⾳等⽅⾯作了系统的阐述。

并且由于假借与通假两组概念容易混淆,⽂末将⼆者作了简单辨析。

关键词:假借通假区别与联系⼀滥⽤“通假”的做法,古今皆有,现在还普遍盛⾏。

⼀本现时⾮常流⾏的初中教辅资料——《⽂⾔⽂解读⼀本通》,对于“通假”的处理,有多处值得商榷。

现摘录其解释如下:例⼀:“满坐寂然,⽆敢哗者。

”(《⼝技》)“坐”通“座”。

例⼆:“属予作⽂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通“嘱”。

例三:“出门看⽕伴。

”(《⽊兰诗》)“⽕”通“伙”。

以上字例都不是通假关系。

“坐”,本义“坐下”,引申为“座位”的意思,后来为这个引申义造了区别字“座”。

“属”,本义是连属,《说⽂》“属,连也”。

引申为“托付;委托”、“叮嘱;告诫”的意思。

后来为这些引申义造了区别字“嘱”。

“⽕”,本义是“物体燃烧所发出的光与焰”,引申为⽣⽕做饭;古代兵制,⼗⼈共⼀⽕(即灶)炊煮吃饭,故称⽕伴,此义后来造了区别字,写作“伙”。

其实,古⼈,甚⾄是古之“名⼈”,亦免不了犯“滥⽤通假”之病。

现举例如下:《诗·魏·伐檀》:“胡取⽲三百廛兮。

”“胡取⽲三百亿兮。

”“胡取⽲三百囷兮。

”《⽑传》:“⼀夫所居⽈廛。

”《郑笺》:“⼗万⽈亿,⽲秉之数。

”孔疏:“⽅者为仓,圆者为囷。

”“廛”、“亿”、“囷”都当量词⽤,都为“⾔其多”之意。

前⼈已经把这三个字解释得清清楚楚,可俞樾《群经平议》却说这三个字都是通假字,都是“束”的意思。

这就是“滥⽤通假”。

⽽这种说法,还被有的教材采⽤。

王⼒先⽣已经批评过俞樾的这种说法。

既然今⼈与古⼈都未跳出“滥⽤通假”的“窠⾅”,那么,“通假”的问题就更值得在这⾥重新讨论,以引起更为⼴泛的注意。

⼆通假和假借有紧密的联系,要谈通假,⾸先要明了假借这种现象。

假借本是东汉著名⽂字学家许慎在《说⽂解字·叙》中提出的“六书”造字法之⼀:“假借者,本⽆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通假字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古今字则指古今分化字,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不容易正确分辨,是古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一、通假字和假借字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

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第一,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

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其中“惠”通“慧”。

“惠”、“慧”,在原义上本不相干,惠是“贤惠”,慧是“智慧”;又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蚤”通“早”,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二,同音是指古音,而不是现代的读音,所以准确地说应是“古音通假”。

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汉·贾谊《论积贮疏》),“罢”通“疲”,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是同音的,均属并母,歌部。

又如“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革”通“亟”,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三,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迭韵)。

如“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形”通“行”。

“行”,匣母,耕部,为纽双声。

“方”通“横”。

“方”,帮母,“横”为匣母,二字同为阳部,属韵母相同。

又如“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陵苏武传》),“亡”通“无”,“亡”,明母,阳部;“无”,明母,鱼部。

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假借字作了定义,即“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如“莫”,本指黄昏,像日落草丛中,借用来做没有造出的字无定代词“莫”,此外如“来”,本义是小,借作往来的“来”。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通假字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古今字则指古今分化字,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不容易正确分辨,是古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一、通假字和假借字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

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第一,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

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其中“惠”通“慧”。

“惠”、“慧”,在原义上本不相干,惠是“贤惠”,慧是“智慧”;又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蚤”通“早”,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二,同音是指古音,而不是现代的读音,所以准确地说应是“古音通假”。

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汉·贾谊《论积贮疏》),“罢”通“疲”,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是同音的,均属并母,歌部。

又如“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革”通“亟”,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三,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迭韵)。

如“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形”通“行”。

“行”,匣母,耕部,为纽双声。

“方”通“横”。

“方”,帮母,“横”为匣母,二字同为阳部,属韵母相同。

又如“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陵苏武传》),“亡”通“无”,“亡”,明母,阳部;“无”,明母,鱼部。

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

假借与通假的关系

假借与通假的关系

假借与通假的关系摘要:假借和通假是有关古汉字同⾳替代现象的两个术语。

假借与通假在某些⽅⾯有⼀定的相似性,但⼆者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假借字的出现,是有着特定历史背景的,是汉字发展阶段的产物,假借的本质是“本⽆其字,依声托事”。

通假字的产⽣是汉语在缺乏严格规范化的情况下出现的⼀种历史现象,通假的本质是“本有其字,依声借字”。

关键词:通假;假借;联系;区别假借和通假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现象,关于两者的概况及相互关系,历来争论很⼤。

通假与假借在⼀些⽅⾯有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从本质上来看是完全不同的。

本⽂通过对假借和通假这两种现象进⾏具体的分析,分析两者的内涵及外延,阐明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关于假借假借作为中国传统汉字学六书理论之⼀,它的出现⾄少应该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作品《周礼》,《周礼·地官·保⽒》:“保⽒以六艺教国⼦。

”六书乃六艺之⼀,但六书的内容并未得到进⼀步说明。

东汉时期,班固《汉书·艺⽂志》中:“古者⼋岁⼊⼩学。

故周官保⽒掌养国⼦,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许慎在《说⽂解字·叙》中指出六书包括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者对六书的解释,虽各⾃名称和排列顺序有所不同,但关于“假借”之名却是相同的。

许慎在《说⽂解字·叙》⾥给“假借”下的定义是:“假借者,本⽆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其意为:语⾔中已有某个词,但是却没有造出表⽰这个词的字,于是便依据它的读⾳,借⽤⼀个和它⾳同和⾳近的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令、长就是如此。

假借字的出现,是有着特定历史背景的,是汉字发展阶段的产物。

早在汉字形成时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事繁⽽字少”的⽭盾⽇益突出,已有的造字⽅法不能满⾜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些虚词义更不容易表达出来,于是假借造字之法便应运⽽⽣。

“本⽆其字”是假借产⽣的先决条件。

正是因为实际的语⾔中已经出现了某个词,⽽原有的⽂字中没有表⽰这个词的书写符号,所以急需⼀个书写符号把它记录下来,如:“乌”,《说⽂解字》中说:“孝鸟也,象形。

试论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异同

试论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异同

试论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异同摘要:古汉语中有一种“借字”的现象,分为通假和假借,二者都具有借字标音这一共同特点。

虽然通假和假借都是因为音同或音近而借字,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文字现象。

本文将对二者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以论述,其中将重点论述二者间的不同点。

更好地区别它们,对它们的本质区别加以较详细的论述也将为中学生文言阅读教学提供充分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通假字;假借字;区别;联系;古汉语所谓“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古代形声字的大幅度增加为其运用提供了内部可能性,旧的假借法则成为其产生外部力量;“假借”,许慎在其六书理论中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它是在古代汉字字数有限和造字困难等背景下产生的。

由此可见,通假字和假借字,都具有借字标音这一共同特点。

在以前,人们不能明确区分“通假”和“假借”这两个概念,更甚者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九九八年校订重排本)中也没把“本有其字”的通假和”本无其字”的假借加以区分。

比如:把“何”假借作疑问代词,“直”假借为范围副词等看成是通假。

现在,学术界不再把“本有其字”的“通假”称为“假借”了,因此二者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我们也能更好地把它们区别开来。

通假和假借虽然在“依声托事”这点上相似,借音同、音近字表示。

但通假和假借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现象。

“本有其字”和“本无其字”两个概念是区别通假字和假借字的重要标志。

通假字是在本有其字的条件下,借别字代替本字,不能视为表义,与表义无直接关系,因为其意已由本字代表。

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寡助到了极点,连亲戚都背叛他。

这个句子中的“畔”就是“叛”的通假字。

而假借字的借声表义是在本无其字的条件下,借声表义创造出来的一种类型的汉字,一经借用,便长期替代。

如“难”,本是鸟名,借作困难的“难”;又如汉语中连词“ran er”两字,借用表本义“燃烧”的字形“然”和象胡须形的“而”来表示“ran er”之义,创造出“然”“而”两字。

关于假借字,通假

关于假借字,通假
关于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 的若干问题
一.通假字与假借字

通假字:本有其字,同音代替 假借字: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共同点:都是借用 用其它字代替 代者音同(音近)

不同点:

1.假借是汉字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规律 通假是汉字使用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2.假借字是指那些约定俗成,以一个概念和读音借用且独占了其他字 (书写形式),至使原字承载的概念虚化,甚至另造新字分担其义。 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如:亦 腋 , 其 箕 3.通假字是在使用过程中的同音别字和仿古同音别字,即使多次出现, 并非约定俗成——不能取代本字,本字书之于典,不会动摇



二.通假字与古今字பைடு நூலகம்


1.以莫代暮是通假现象,而在“傍晚”这个意义上这是一 对古今字。“莫”古字,“暮”今字,在明明有“暮”的 存在,而写“莫”以示傍晚,是用古字代今字,又因为此 二字读音相同(近),是代用的最根本原因,所以符合: “本有其字,同音代替”的通假原则,只不过所用借字是 一古字而已,可称为借古字通今字。 值得指出的是“莫”是个假借字,字典中确定的意义 是不要、不能,“否定义”。在这个意义上,借用了原为 傍晚意义的会意字“莫”。而且仅仅是因为读音相同。正 是“本天其字,依声托事”。这里,“字”是“莫”, “声”是mo,“事”是“不要”。
反返 队坠 要腰 知智 名铭 敛殓 邪耶
思考题:

古今字中,古字承载本义,今字承载后起义,对 不对?那么相反呢?
2.古今字的演化途径有两条

1.引申 如 支——肢 益——溢 2.假借 如 莫——暮 采——彩 然——燃

古书中常见的古今字



取娶 辟避 刑型 县悬 见现 错措 奉俸

假借字和通假字

假借字和通假字
戚: 本义是战斧,假借字,因为亲戚这
个意思未造出字. 畔: 本义为田埂,通叛,当时有叛这个正确的写法.
所以畔是通假字.


造字:
• 第一人称,代词 意义比较抽象
口语中念:wǒ 借用读音是wǒ的我
假借 我,其他的,代词 意义比较抽象
造字:
口语中念:qí
借用读音是qí的 其
假借 其----他的,其他的,代词
• 其: 一般的意思是他的,他们的,代词,本义是
簸箕的意思.借用来表示代词的意思,所以也 是个假借字.
•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豚:做 熟的小猪.
归: 通馈.
• 罢夫羸老易子而齩其骨.
罢: 通疲.
• 通假是古代汉语中运用十分广泛的用 字现象,这一点在出土的简帛文献中表现得 尤为明显.通假字在战国简中极多,稍后的秦 汉简帛中也有不少.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共有字1123个,其中 通假这类同音代替字300个,占总字数的26.7 %.汉代著作中通假字大大减少,但总数依然 不少,先秦典籍中还有大量未被改动的通假 字.

• 它:
现在指表示动物的第三人称,或其他. 本义就是蛇,假借为代词.后来蛇的本义被排 挤,加了一个虫字旁表示蛇.
• 通假字:
本来应该写成某个字A,但偏偏不写, 写成另一个错别字B,A和B有同音关系.B 就是个通假字.
• 邹忌脩八尺有余. 脩: 通修. 论语 述而:子曰:自行束脩 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脩的本义: 干肉,所以下面是月.
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
•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根本没造出这个字,没办法,只 得借用另一个同音字来表示, 叫无可奈何型.
• 通假字是本身有一个正确的字不用,故意写一个错 别字,属于明知故犯型.

通假字的三种分类

通假字的三种分类

通假字的三种分类一、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是反映同一概念而先后产生的字。

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所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

古今字的产生是为了减轻古字多义的负担。

古字先出,今字是为承担古字某一部分意义而后造的字。

它是在古字原有的形体基础上,增加义符或更换义符、声符而后创造的区别字。

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

【文段阅读】冬①,楚子②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③晋告急。

先轸曰:“报施④救患,取威定霸⑤,于是乎在矣⑥。

”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⑦,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⑧矣。

”于是乎⑨于被庐,作⑩三军,谋元帅。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注释】①冬:鲁僖公二十七年冬。

②楚子:楚成王。

③如:去,到。

④施:施舍的恩惠,活用作名词。

⑤取威定霸:取得威望,成就霸业。

⑥于是乎在矣:就在这里了。

“于是乎”用在后一分句前面,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不译。

⑦新昏于卫:(楚成王)新近和卫国通婚。

昏:“婚”的古字。

⑧免:免于被攻打。

⑨(sTu):检阅,阅兵。

⑩作:鼓舞,振作。

【译文】鲁僖公二十七年冬季,楚成王和诸侯围困宋国。

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报告紧急情况。

先轸说:“报答施舍,救援患难,取得威望,成就霸业,都在这里了。

”狐偃说:“楚国刚刚得到曹国,又新近和卫国通婚,假如攻打曹、卫两国,楚国必定救援,那么齐国和宋国就可以免于被攻了。

”于是就在被庐检阅军队,振作三军的士气,寻求可作统帅的元帅。

、古今字在注释时表述为:后来写作某,或某的古字。

【文段阅读】六月壬申①,师至于靡笄之下。

齐侯使②请战③,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④,不腆敝赋⑤,诘朝⑥请见。

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

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

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汉字经常使用的意义和构形的意义不同,而这具有同音词的关系。

例如,假借“簸箕”的“箕”表示代词的“其”,假借“乌鸦”的“乌”表示“呜呼”的“呜”等等。

上边这些例字都是采用象形法造的字,但是使用的意义都与所象之形没有关系。

因此,从使用来看,都属于假借字。

通假字又分通用和借用两种:凡本字和借字字音、字义都相同或相近的。

总而言之,同音代替是通假字共同的本质联系。

具体说来,又分完全同音、双声通假、叠韵通假三种情况,这又是它们各自的个性特征。

第一,完全同音。

即通假字与本字声母与韵母分别相同。

第二,双声通假,即通假字与本字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第三,叠韵通假。

即通假字与本字韵母相同,声母不同。

通假字和假借字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

综上所举的例字可以看出。

它们二者的区别是:一、通假是本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

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就是被通假字。

换句话说,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同音替代(或音近替代),并且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

如“植其杖而芸”(《子路从而后》),“芸”通“耘”。

“芸”是通假字,“耘”是本字,两者同时存在。

又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郑伯克段于鄢》),“锡”通“赐”。

而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同音假借。

如“东”,本指一囊橐,借作方位名词“东”的书写形式。

又如“难”,本是鸟名,借作难易的“难”。

借完后,字形上仍然只有一个(东、难),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

二、假借本身虽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产生新义。

上面所举“东”,字虽仍是一个,意思却是两个了:口袋,东(方位词)。

又如“自”,本义指鼻子(《说文》:自,鼻也,象鼻形)。

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产生了新义。

通假字则没有这种功能,“甚矣!汝之不惠”,“惠”在这里作“智慧”讲,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后,仍作“贤惠”讲,并没有产生新义。

通假字、假借字二者虽有其“同音代替”的共性,更有其明显的区别:假借是本无其字,而借用同音字来代替,一经借用,便长期替代;通假是本有其字,而临时偶尔地借用同音字来替代,语言环境变了,通假字也就不复存在。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通假字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古今字则指古今分化字,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不容易正确分辨,是古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一、通假字和假借字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

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第一,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

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其中“惠”通“慧”。

“惠”、“慧”,在原义上本不相干,惠是“贤惠”,慧是“智慧”;又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蚤”通“早”,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二,同音是指古音,而不是现代的读音,所以准确地说应是“古音通假”。

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汉•贾谊《论积贮疏》),“罢”通“疲”,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是同音的,均属并母,歌部。

又如“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革”通“亟”,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三,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迭韵)。

如“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形”通“行”。

“行”,匣母,耕部,为纽双声。

“方”通“横”。

“方”,帮母,“横”为匣母,二字同为阳部,属韵母相同。

又如“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陵苏武传》),“亡”通“无”,“亡”,明母,阳部;“无”,明母,鱼部。

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假借字作了定义,即“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如“莫”,本指黄昏,像日落草丛中,借用来做没有造出的字无定代词“莫”,此外如“来”,本义是小,借作往来的“来”。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如下:(一)古今字与假借字古今字与假借字有交叉,如“然”是“燃”的古字,“然”用作连词、代词和形容词词尾时,它又是一个假借字。

古今字与假借字也有区别,从字形上来说,古今字涉及了两个字,而假借字只有一个字;两者的关注点也不同,假借侧重于本义与假借义,古今侧重于同一个义项在不同时代表达时所使用的字。

(二)古今字与通假字对于古今字与通假字,它们的相似之处较少,如古今字与通假字都是两个字形表示一个义项,都涉及两个字,这两字往往音同或音近。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从词性上来说,古今字是由假借和引申产生的,属于造字方法,而通假字属于用字方法;从意义上来说,古今字中,具有引申关系的古字与今字联系密切,具有假借关系的古字与今字偶尔也有联系,而通假中本字与通假字一般没有联系;从时间上看,古今字中古字在前面的时代被使用,而今字在后面的时代被使用,它们是相承的关系,不同时存在,而通假中本字与借字同时存在。

(三)通假字与假借字关于通假与假借,通假早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是临时借用某字的用字方法,假借是不造新字而产生新义的造字方法,也就是说通假一般是两个字形一个意义,而假借一般是两个意义一个字形。

通假一般是有借有还的,而假借大多数是有借无还的。

同时,在假借字中,本义与借义的读音是一致的,而通假字中,本字与借字读音有时不一致,有时一致。

通假侧重于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假借侧重于本义是否留存。

笔者认为,假借现象扩大了原字的功能,且有意而为之,带有一定的创设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较为积极的语言现象;通假现象中一个字被其他字借用,大多是由于无意的笔误造成的,创设意味较少,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阅读的障碍,是一种稍显消极的语言现象。

通假字、假借字、区别字之实质与概念界定——医籍校勘整理问题之二

通假字、假借字、区别字之实质与概念界定——医籍校勘整理问题之二

通假字、假借字、区别字之实质与概念界定——医籍校勘整
理问题之二
李戎
【期刊名称】《医古文知识》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在古代,最初是没有“假借”与“通假”之区分的,今人所说的“假借”、“通假”,清代以前都一律统称“假借”,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李戎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古籍文献研究所61007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
【相关文献】
1.略论"假借字"、"通假字"、"同源字"概念互混之源 [J], 陈丽萍
2.北魏乐籍制度考--兼论“乐籍”概念的界定 [J], 刘薇
3.基于历史认同的"名人文化"概念界定问题——巴渝文化名人研究学术思考之二[J], 赵心宪
4.基于历史认同的“名人文化”概念界定问题——巴渝文化名人研究学术思考之二[J], 赵心宪;
5.区域中医古籍整理的佳作——《福建医籍考》评述 [J], 李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