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成因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歧视成因理论综述

摘要:经济学认为,企业主体追求和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是就业歧视的物质基础;社会学着眼于利益追求的制度化过程以及生产、再生产就业歧视现象的群体和群际动因;心理学则把无形、内在的精神利益纳入主体追求范畴,揭示了就业歧视的心理源流。以利益最大化为基础假设,可以将就业歧视的不同理论整合为一个模型。

关键词:就业歧视;制度化;偏见;经济利益;精神利益引言

2006年5月和10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就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在全国十大城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累积有85.5%的人认为存在歧视。在实际应聘和工作中,有54.9%的人认为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歧视[1]。就业歧视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就业。因此,对于就业歧视问题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就业市场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没有合法依据,对未来潜在的就业人员自行作出各种限制性条款和做法,从而排挤了本该符合相关职位人员的平等就业权的一种现象[2]。

对于就业歧视现象,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都进行了研究,也形成了相关的理论。但各学科的理论大都局限于单一的学科内,综合各学科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尝试将各学科理论综合起来,从雇主、社会观念和制度以及雇员三个角度对就业歧视

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雇主角度的歧视理论

1.贝克尔歧视理论。贝克尔(Becker)认为,歧视的根源在于偏见。贝克尔理论认为,歧视是由雇主或者企业实施的,雇主实施歧视的原因在于雇主、雇员或者顾客等歧视者的偏好口味[3]。依据贝克尔的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从长期看,歧视型雇主将被非歧视型雇主驱逐出市场,而且如果不同群体劳动力可以完全替代,那么由歧视而形成的工资差别将不复存在。因为没有歧视偏见的雇主的目标函数是货币成本最小化,而非成本最小化,因此可以投入相对便宜的劳动力,使市场竞争力提高,并且减少市场工资差别[4]。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针对贝克尔理论与事实的背离问题,其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贝克尔歧视理论作了拓展,以增强其解释力。

2.阿罗的雇员歧视模型。阿罗(Arrow)雇员歧视模型中,考虑了劳动力的不完全替代性和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的情况。如果不同群体的雇员不能完全替代,并且雇佣和辞退都是有成本的,那么歧视性的工资差别就很难消除或只有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后才能逐步消失。

3.阿克劳夫的社会地位歧视模型。阿克劳夫(Akerlof)认为,贝克尔模型是不稳定的,因为如果生产中普遍遵从歧视习俗,那么劳动力使用是没有效率的,结果是提高生产成本,这样那些打破社会歧视习俗的企业将获益。但是如果其他交易商联合抵制违背社会习俗的企业,那么打破社会歧视习俗的企业将会失去一些交易商,就不可能会

获益[5]。因此阿克劳夫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歧视模型,也就是说即使存在没有歧视偏好的显著的少数群体,即使资本可以在不同歧视偏好的企业间流动,那些试图打破社会歧视习俗的企业也不能获益。

4.卡恩的顾客歧视模型。卡恩(Kahn)发展了贝克尔的顾客歧视模型,他认为在一般均衡框架下,顾客歧视理论区别于雇主歧视和雇员歧视,特别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和非歧视性企业存在的情况下,被歧视的群体可以逃脱歧视,但顾客歧视仍可能存在。歧视性工资差异存在取决于顾客需求、技术、少数群体劳动力的相对规模。

5.统计性歧视理论。企业在雇佣过程中为了能以最低成本获取一定质量的劳动力,常常利用求职者所属的群体所具有的一般信息来预测群体中的个人。同样,在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种做法减少了管理成本,在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也是切实可行的。

上述的各种理论中,除了统计性歧视理论,其他歧视模型都认为雇主是歧视的实施者,但实施歧视的原因却在于雇主、雇员、顾客或交易商的偏见,换言之,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持偏者。雇主为了满足这些持偏者的偏好,所以才在雇佣过程中实施歧视。

那么,这些持偏者的偏见又从何而来?这些持偏者也即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的偏见一方面因已有的社会制度或观念而产生,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偏见性的社会制度或观念。因而,从社会制度和观念出发的歧视理论将进一步对就业歧视现象进行分析。

二、社会观念和制度角度的歧视理论

社会观念和制度角度的歧视理论将从社会中人的心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制度和观念来分析歧视的成因。

1.歧视的替罪羊理论。歧视的替罪羊理论认为,日常生活的挫折导致人们对弱势外群体成员的替代性攻击,以发泄被压抑的情绪。弗洛伊德认为,偏见是一种人类倾向于投射的功能。投射有两种,第一种是相似性投射:即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把自己不受社会赞许的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倾向,即想看到别人做我们最害怕被抓住的事情[6]。如有些市民对自己不适应社会竞争、文化素质差感到心理恐惧,他们就将这种弱点投射到农民工身上,认为农民工是一个犯罪率较高的群体;第二种是互补性投射:如城市居民通过对农民工的贬低和打击,给自己找一个更低的参照群体,以满足自己的心理平衡。歧视的替罪羊理论认为人们的偏见是为了发泄自己被压抑的情绪,而有时人们为了提高自尊或是为了节省认知资源而分类时也会产生偏见,社会认同理论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

2.社会认同理论。个体在认知周围世界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资源有限,会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分类,或把它们纳入不同的范畴或类别,即社会的范畴化。泰费尔在1963年通过实验发现这种类别化的作用。他在实验中发现,当要求被试从不断变化的标为A的四根短线和标为B的四根长线之间判断长度时,他们都具有夸大A和B之间的差异的倾向,这种被称之为“加重效应”。这样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对社会刺激的知觉上。后来约翰·特纳的“自我分类理论”也进一步说明,人们确实会自动地将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并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

区分内群和外群[7~8]。个体在认知环境中,除了进行社会分类,还会进行社会比较。费斯廷格最早在社会心理学中提出了个体之间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自身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驱力,如果不能获得比较“客观”的手段来评价自身的能力和观点时,就倾向与他人进行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与观点[9]。在社会比较中,群体成员为了满足自我激励和自尊这一基本需要,倾向于用积极区分原则以积极的特征来标定内群体,同时用消极的特征来标定外群体,以使自己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外群体成员更为出色。通过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差别化的比较和评价,一个人的自我评估能够获得提升。但是这样的积极区分在内群体成员获得高自尊的同时,外群体成员势必面临低自尊或自尊遭受威胁的处境,群体间的偏见、歧视、敌意和冲突自然会相伴而生。

3.社会记忆理论。在哈布瓦赫看来,不同的集体或群体就会有不同的记忆,在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有着多少集体记忆。记忆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人们从社会中得到、拾回、重组记忆,每一种社会群体皆有其对应的集体记忆,藉此,该群体得以凝聚及延续[10]。因为每个社会都有一些特别的心理倾向,或心灵的社会历史结构,因而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来说,记忆常常是选择性的、扭曲的或是错误的。例如,城市居民对于农民工的记忆,总是偏向于农民工不好的方面,而对其好的方面,几乎是“视而不见”,或者“见了也会忘掉”。集体记忆的保存、强化或重温依赖于媒介、图像或各种集体活动。而在媒介、图像或各种集体活动中,语言是一个关键概念,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