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苗培养
《脱毒苗的培育》课件

细胞微取技术
在极小的范围内取材,确保无污 染和高成活率,从而缩短繁殖周 期。
冷冻保藏技术
在低温条件下,将植物材料保存 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技术
通过外植体的处理和营养培养基 的调制,形成适宜的组织和细胞, 促进植物繁殖。
脱毒苗的筛选
内酯类激素的应用
内酯类激素是一种促进植物 生长和繁殖的植物激素,在 脱毒苗的筛选中发挥重要作 用。
脱毒苗的产业化
产业化项目 水稻脱毒苗 玉米脱毒苗
果树脱毒苗
现状 已在某些地区推广应用 示范推广较为广泛
部分地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前景
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巨大
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玉 米产业升级
有望成为果树产业发展的绝佳 支持
结语
1 脱毒苗的未来发展方向
脱毒苗可以进一步提高品质和生长速度,减 少成本,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提高农民 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脱毒苗的培育》PPT课 件
脱毒苗是一种先进的植物繁殖技术,通过细胞培养、脱毒处理和筛选等技术, 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繁殖速度和抗病能力。本课件将介绍脱毒苗的培育原 理、技术和应用,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脱毒苗的培育原理
细胞培养技术
在无菌条件下,利用细胞分裂和 再生的特性,形成丰富的植物种 质资源。
鉴定方法
通过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等手段,鉴定脱毒苗的纯度 和品质。
繁殖方法
通过不同的繁殖方法,如组 培、芽爆炸繁殖等,扩大脱 毒苗的规模。
脱毒苗的应用
谷子脱毒苗的应用
玉米脱毒苗的应用
脱毒谷子苗可以有选择地提高产 量和品质,防止农田中的病虫害, 提高作物的适应性。
脱毒玉米苗可提高玉米产量,缩 短生长周期,增加抗旱、抗病能 力,改善品质。
第四章水草脱毒苗

1. 水草脱毒苗培育 2. 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第一节 水草脱毒苗培育
植物病毒病原体可通过维管束传导。因此,对无 性繁殖的植物来说,一旦感染上病毒之后,就会 代代相传越趋严重。 受病毒侵染的植物生长缓慢、畸形、产量大幅 度下降,品质变劣,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
2、珠心胚培养脱毒 柑橘类种子为多胚种子,除具有合子胚外,还有多个珠心 胚。珠心胚由珠心组织细胞即体细胞分化形成,具有和母体相 同的遗传特性。病毒一般不通过种子传播,因而通过珠心胚培 养获得的再生植株是无毒的,同时又保存了母株的遗传特性。
3、微尖嫁接脱毒 微尖嫁接技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 病毒茎尖(0.14~1.0mm,带3~4个叶原基)以培养脱毒苗的技 术。这一方法适用于茎尖培养脱毒生根困难,不能形成完整植 株的植物,如柑橘、桃、苹果等。茎尖来源包括成年无病毒植 株的茎尖、热处理或温室培养植株的茎尖以及脱毒试管苗茎尖 等,以热处理植株茎尖嫁接应用最广泛。
(4)培养 接种后材料置 252℃,光照度 1500 ~5000lx,每日光照 10~16h条件下培养。温度对茎尖培养的影响不及光照。不同植 物茎尖培养适宜的光强与光照时间不同,但一般光照培养比暗 培养效果好。 培养两个月左右,大的茎尖再生出绿芽,小的( 0.1 ~ 0.5mm)茎尖则需3个月以上,有的甚至更长时间才发生绿芽。 其间应更换新鲜培养基。提高培养基中BA的浓度,可形成大量 丛生芽。
(四)其它脱毒方法
试 管 嫁 接
微尖嫁接脱毒主要程序 无菌砧木培养 → 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植。
1.砧木培养 用新鲜果实种子去种皮后接种子含 MS无机 盐的无激素琼脂培养基上,在25±2℃下暗培养2周,再转光照 培养。
脱毒红薯苗的繁育技术

脱毒红薯苗的繁育技术脱毒红薯苗的繁育技术脱毒红薯苗是指经过特殊处理,使其不含病毒和细菌的红薯苗。
脱毒红薯苗的繁育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对于提高红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脱毒红薯苗的繁育技术。
一、病毒检测与筛选1. 选择健康的母株:选择无病毒的红薯品种作为母株,确保其健康无病。
2. 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对母株进行病毒检测,确保其无病毒感染。
3. 筛选:对检测结果阳性的母株进行筛选,将阳性的部分剔除,保留阴性的部分作为繁育材料。
二、组培技术1. 植株材料的准备:选择健康的红薯茎段或叶片作为组培材料,进行消毒处理。
2. 消毒处理:将红薯茎段或叶片放入含有消毒剂的培养基中,进行消毒处理,去除表面的细菌和真菌。
3. 培养基的配制:配制适合红薯生长的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添加适当激素的培养基。
4. 组培培养:将消毒处理后的红薯茎段或叶片放入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待出现新芽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
5. 快速繁殖: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红薯苗的快速繁殖,提高繁殖效率。
三、苗期管理1. 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左右为宜。
2. 光照管理:给予适量的光照,可使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光。
3. 水分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4. 营养供应:给予适量的营养供应,可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栽培。
四、病毒再检测1. 苗期结束后,对红薯苗进行病毒再检测,确保其无病毒感染。
2. 若再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剔除阳性苗,并重新进行组培培养。
五、田间管理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2.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质量和红薯生长需要,进行适量施肥。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 生长调控:根据红薯生长情况,及时进行生长调控,如修剪顶端、控制侧枝生长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成功地繁育出不含病毒和细菌的脱毒红薯苗。
第5章_脱毒苗的培育

系(苹果4~6月取材嫁接成 活率较高。)
四、植物脱毒苗的鉴定
1、视觉观察法 (直接检测法) 看植株的茎叶是否有该病毒所有可见症状。
番 茄 无 菌 小 苗
厚 叶 莲 花 掌Fra bibliotek植物病毒的症状
植物病毒引起植株的症状是各异的,在观赏植物 上由病毒引起外部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度仅次于真菌。
一.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危害及分布
2.分布
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随植株不同部位 和年龄而异。 – 老叶和成熟组织及器官中病毒含量较高 – 根尖、茎尖生长点约0.1~1mm区域内,几乎不含 病毒。(原因?) (原因: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生长速度快,而病毒 在植物体细胞内繁殖速度相对较慢;另外,病毒 是通过筛管组织或胞间联丝传播至其他组织细胞 的,而茎尖分生组织无分化,没有维管组织。)
5、便于运输
常规的块根、块茎等,体细胞大、 含水量高,包装、运输十分不便。
离体繁殖的种苗体积小,易携带, 运输十分方便。
以马铃薯为例:
按一亩地4000株计算,常规薯4000个重 200kg(每个50g),若用试管薯4000个则只有 2kg(每个0.5g)。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
三、植物脱毒的原理和方法
(一)植物脱毒原理:
1)植物病毒本身不具有主动转移 的能力。
在一个植物体内,病毒易于通过维管 系统而移动,但在分生组织中不存在维 管系统。病毒在细胞间移动只能通过胞 间连丝,速度很慢,难赶上活跃生长的 茎尖;
2)在旺盛分裂的分生细胞中,代谢活性高,竞争 抑制了病毒的复制;
3)在植物体内,可能存在着病毒钝化系统,它在 分生组织中比其他任何区域具有更高的活性。
培养脱毒苗用什么技术,为什么取茎尖

培养脱毒苗用什么技术,为什么取茎尖回答一般会用组织培养技术来培养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是在无菌的环境下,将从植物体中分离出的组织接种在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通过培养后就会有再生的完整植株。
因为植物感染了病毒后会导致农作物品质衰退,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就必须要培养出无病毒的苗木。
一、培养脱毒苗用什么技术
1、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常用组织培养技术来培养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是从植物体中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者细胞以及原生质体等,并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把植物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以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通过培养后会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者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2、脱毒苗的概念
(1)据研究表明,导致农作物品质衰退的原因是因为植物感染了病毒,而为了获得高产,就必须要培养出无病毒苗木,既脱毒苗木。
(2)脱毒苗因为施用植物组培技术培养植物幼嫩芽等部位所获得的小苗,因为新长小苗未受到母本病毒感染,所以叫脱毒苗。
二、脱毒苗为什么取茎尖
1、取茎尖的原因
因为相对于根尖来说,茎尖的更容易大量的持续获得,对植株的损伤也较小,而且茎尖通常也不带病毒,所以常用茎尖培养脱毒苗。
和培养其他器官一样,在进行茎尖培养时,首要需要表面不带病原菌的外植体,而茎尖分生组织由于有彼此重叠的叶原基的严密保护,只要仔细解剖,无须表面消毒就能够得到无菌的外植体。
2、脱毒苗的应用
脱毒苗技术运用到了花卉、果树、魔芋等农业生产中,从而生产出优质无毒的花卉球种、无病毒果树苗木等植物。
草莓脱毒苗的培育技术

草莓脱毒苗的培育技术
1 草莓脱毒苗概述
草莓是我们常见的水果之一,品种上有不同的选择。
然而在种植
草莓时,病毒是极难避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草莓脱毒苗技
术应运而生。
2 草莓脱毒苗的原理
草莓脱毒苗是以植物白化病毒或其它草莓病毒作为污染源,获得
的参考对照苗为基础,通过进行无菌培养及药物处理、抑制、消毒等
多项技术,获得毒素完全清除的健康常规苗。
3 草莓脱毒苗的优点
草莓脱毒苗和传统草莓苗相比具有许多优点。
草莓脱毒苗生长快,移栽后生长周期也比传统草莓苗短。
草莓脱毒苗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比
传统草莓苗更低,也更适宜人工培育。
在种植季节富有市场倾向或流
行趋势某特定草莓品种,草莓脱毒苗可以确保大批量且高质量地进行
生产。
4 草莓脱毒苗的培育技术
草莓脱毒苗的培育需要进行无菌技术,确保生产的苗不受任何细
菌感染。
草莓的组织培养和无菌苗获得的技术主要应用于草莓繁殖和
脱毒苗的产生。
有两种主要的草莓无菌繁殖方法:第一,草莓茎尖经
化学处理后进行无菌培养,新株的形成经两个月左右时间;第二,草莓叶片经抗生素处理后进行切片培养,初步体系管理可另立新苗。
草莓脱毒苗的田间移植有生长适应期,有利于图谋在线运(苗期60-90天),并获得了果实产量的显著提高效果,获得的健康常规苗无需进行特别的防护管理,成年期果实品质也相应提升,草莓繁殖和脱毒苗的培育技术因此具备很大的发展前景。
脱毒种苗培育技术

脱毒种苗培育技术
脱毒种苗培育技术是一种将植物繁殖材料从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中进行清除的技术。
其基本流程包括选材、消毒、去除外植体和消毒外植体、培养筛选、繁殖等步骤。
下面是脱毒种苗培育技术的具体步骤:
1. 选材:选择健康的母株作为繁殖材料,避免携带病原体。
2. 消毒:将繁殖材料浸泡在消毒剂中,如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溶液,一段时间后进行漂洗,以杀灭附着在材料表面的病原体。
3. 去除外植体:将选好的繁殖材料分解成小的外植体,如叶片、茎段等,并通过消毒剂或高温消毒处理,以杀灭植物体内潜伏的病原体。
4. 消毒外植体:将外植体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同时添加抗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阻止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促进外植体的生长和分化。
5. 培养筛选:将培养好的外植体进行筛选,去除有病原体感染的外植体,保留健康的外植体。
6. 繁殖: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健康的外植体进行再生,得到一批具有一致性的健康苗。
脱毒种苗培育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农作物和果树的繁殖,保证
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和健康性,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病害防控工作的开展。
生物中图版学案:第五章第二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

第二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掌握植物种苗脱毒的基本过程。
一、种苗脱毒把茎尖分生组织从感染病毒的植株上剥离,在离体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从而获得不含病毒的脱毒苗,这一过程称为种苗脱毒.二、脱毒苗的培养实例1.马铃薯脱毒苗的培养(1)取材和消毒将欲脱毒的马铃薯块茎催芽,剪芽并剥去外叶,用自来水冲洗10 min,在无菌室内用质量分数为5%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
(2)剥离和接种取马铃薯芽的尖端1~2 cm,在解剖镜下,用解剖刀小心地除去茎尖周围的叶片组织,露出顶端圆滑的分生区,用解剖针细心剥取所需的茎尖(约0.1~0。
5 cm),接种于MS培养基上,切面接触培养基。
(3)培养于25 ℃、1 500~3 000 lx光照下培养,当长成3~4片叶的小植株时,即可移栽。
2.草莓脱毒苗的培养3.探究切取茎尖的最佳长度在进行种苗脱毒时,切取的茎尖越小,脱毒效果就越好,但组织培养的速度就越慢,越不容易成活;如果切取的茎尖大一些,组织培养虽容易成功,但脱毒效果却很差。
污染的预防污染就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容器内滋生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植物组织培养不同于扦插、分根、叶插等常规无性繁殖。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所以对培养条件的要求较高,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
污染有两种类型:(1)细菌污染:菌斑呈黏液状,界限比较明显,一般接种后1~2天即能发现。
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一般是由接种人员造成的。
(2)真菌污染:菌斑呈绒毛状、絮状,界限不明显,伴有不同颜色的孢子,接种后3~10天才能发现。
主要是霉菌污染,可能是植物材料灭菌不当造成的。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做好预防.(1)防止外植体带菌。
①选择好外植体采集时期和采集部位。
外植体采集以春秋为宜,优先选择地上部分作为外植体,阴雨天勿采,晴天下午采,采前喷杀虫剂、杀菌剂或套塑料袋。
②在室内或无菌条件下进行预培养.③外植体严格灭菌。
植物脱毒方法

植物脱毒方法
1、茎尖培养脱毒: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越靠近茎端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2、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脱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
3、珠心胚培养脱毒:病毒一般不通过种子传播,由珠心细胞发育成的胚再生的植株是无毒的,并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特性。
4、茎尖微体嫁接: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
5、花药培养脱毒。
6、热处理脱毒: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C),即钝化失活。
7、化学处理:抑制或杀死病毒。
脱毒苗的培养方法

脱毒苗的培养方法
一、蛹虫草附生菌种培养
1. 准备材料:收获的蛹虫草菌株、接种基质。
2. 将收获的蛹虫草菌株洗净消毒后,置于培养基中,进行菌种的附生。
3. 在培养箱中进行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促进菌种的生长。
二、组培苗繁殖
1. 准备材料:蛹虫草附生的培养基、表型较好的草莓种质植株。
2. 从表型良好的草莓种质中剪取茎段,进行离体培养,培养出愈伤组织。
3. 将蛹虫草菌种加入到培养基中,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单倍体苗的发生。
4. 经过多次培养和筛选,逐步选育出表型优良的二倍体草莓组培苗。
三、体细胞培养
1. 准备材料:草莓种子。
2. 取草莓种子,进行表皮消毒处理。
3. 通过离体培养,诱导单个细胞的质体分裂,产生多个愈伤组织。
4. 经过培养和筛选,选出表型良好的二倍体草莓组培苗。
四、苗木移栽
1. 准备材料:草莓组培苗、移栽土壤。
2. 将草莓组培苗移至移栽盆中,加入移栽土,进行移栽。
3. 对移栽后的苗木进行光照、灌溉等管理,促使草莓苗木生长健壮。
总之,草莓脱毒苗的培育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环节,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采取适当的材料和方法,才能培育出高品质、高产量的无毒草莓苗木。
利用茎尖培养脱毒苗的原理

利用茎尖培养脱毒苗的原理
利用茎尖培养脱毒苗的原理是通过在无菌环境中培养植物的茎尖,去除植物体内的病毒和细菌,最终得到健康的植株。
这项技术在植物繁殖、育种和保护植物健康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健康的母株:选择生长健康、没有病害和病毒感染的母株作为培养材料。
这是确保后续培养的脱毒苗质量的重要一步。
2.表面消毒: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所采集的茎尖进行表面消毒,以去除表面的微生物污染。
通常使用含氯或含醇的消毒液,例如漂白水或酒精。
3.茎尖切割: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无菌工具对茎尖进行切割。
茎尖是植物生长点的组织,含有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助于培养成新植株。
4.培养基的准备:准备无菌培养基,包括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植物激素等。
培养基要保持无菌状态,通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灭菌。
5.茎尖培养:将消毒过的茎尖放置在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促使茎尖分化和生长。
这个阶段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6.分化和生长:在培养基上,茎尖逐渐分化为新的组织,形成新的植株。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具体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和培养条件。
7.脱毒:通过检测新植株是否含有病毒和细菌,筛选出脱毒的植株。
通常采用生物学检测或分子生物学方法,例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
8.移栽:将脱毒的植株从培养基中移植到土壤中,使其继续生长并发育为正常植株。
第三章第二节 脱毒苗培养

-
-
2.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的基本程序:
一般包括培养基选择和制备、带脱毒材料的表面、灭 菌、茎尖分生组织分离、接种和培养、诱导芽分化和小 植株增殖、诱导生根、驯化移栽等环节。
茎尖分生组织的分离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借助体视显 微镜进行。茎尖放在培养皿内进行解剖,一只手用镊子 固定,另一手用解剖针将叶片和叶原基层层剥掉,当露 出半圆形顶端分生组织时,将分生组织切下,接种与培 养基上。
-
-
-
(二)微体嫁接脱毒:
微体嫁接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极小(<0.2mm)的茎尖嫁 接到试管内的无菌实生苗砧木上,经培养,待接口愈合发 育为完整植株而达到脱毒的效果。该方法已在柑橘、苹果、 葡萄、山茶等园艺植物中应用。
-
微体嫁接
-
1. 微体嫁接的方法:
2. (1)试管砧木的准备:将无病毒种子表面灭菌后接种与MS 培养基,黑暗条件下培养15d使其发芽。
-
(3)热处理脱毒:
通过热处理可以由受病毒侵染的个体得到无病毒植株, 其原理是利用病毒与植物的耐热性不同,在高于常温的环 境下,植物组织中的病毒受热后可被部分或全部钝化或失 去活性,而寄主植物组织很少或不会受到伤害。或高温下 植物生长快,而病毒增殖慢而使植物新生部分不带病毒。
-
1.热处理脱毒方法: 可以通过温汤浸渍或热空气处理法脱毒,前者对休眠芽
第五章 脱毒苗的培育

第五章脱毒苗的培育目前病毒病已成为世界作物生产中仅次于真菌病害的主要病害,是造成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活力、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损失。
由于病毒复制与植物代谢密切相关,而且有些病毒的抗逆性很强,至今仍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实现既能有效防治病毒病害,又不伤害植物。
因此,通过组织培养来培育脱毒苗,无疑满足了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
所谓“脱毒苗”,又称“无病毒苗”,是指不含有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过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因此,准确地说,“脱毒苗”是“特定无病毒”,应称为“检定苗”。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脱毒苗具有以下特点:①提高产量。
如草莓脱毒可提高产量20%~30%,单株结果多,单果重增加;马铃薯脱毒可提高产量40%以上;观赏花卉平均增产50%~80%。
②提高品质。
如苹果着色好,糖度高;菊花切花生长健壮,植株增高,优质切花数增多,花朵增大,花色艳丽,商品价值高。
③抗病性增强。
植物脱毒后自身抗逆性提高,对病虫的抗性增强,如甘薯脱毒后可增强抗茎线虫病。
目前,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培育脱毒苗已成为农作物、园艺植物、经济作物优良品种繁育、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世界不少国家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脱除病毒纳入常规良种繁殖的一个重要程序,建立了大规模的无病毒生产基地,为生产提供无病毒优良种苗,已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脱毒方法目前,组织培养应用的脱毒方法有热处理、微茎尖培养、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茎尖微体嫁接、愈伤组织培养、花药培养等脱毒方法。
其中,前三种脱毒方法最常用,也最容易掌握。
实践证明,根据植物种类和待检病毒的种类、特性不同,采取不同脱毒方法的组合处理,其脱毒效果会更好。
本节重点介绍热处理脱毒法和茎尖培养脱毒法。
一、热处理脱毒(一)热处理方法1.温汤浸渍处理将材料放在50℃~55℃的温水中浸渍10min至数小时,可使一些热敏感的病毒失活。
《脱毒苗的培育》课件

对一些耐热性较差的植物不适用,且热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植物损伤。
03
脱毒苗的鉴定与检测
形态学鉴定
总结词
通过观察植株的外观形态变化, 判断是否脱毒成功。
详细描述
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如株高、叶 片数、叶色、茎粗等指标,与未 脱毒植株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具 有脱毒特征。
病毒检测技术
总结词
利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对植株 进行病毒检测,以确定是否脱除了病 毒。
脱毒苗在林业中的应用对于维护森林 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高 林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园艺领域的应用
01
园艺植物如月季、菊花、百合等 花卉和观赏植物的繁殖中,脱毒 苗技术能够消除病毒病,提高花 卉品质和观赏价值。
02
通过脱毒苗技术,园艺领域可以 培育出抗病性强、生长健壮的花 卉品种,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园 艺植物的国际竞争力。
脱毒苗的应用与推广
农业领域的应用
01
02
脱毒苗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泛,尤其在马铃薯、草莓、大蒜等作物的 生产中,通过脱毒技术消除病毒病,提高产量和品质。
脱毒苗的推广应用有助于解决传统育种方法难以克服的病毒病问题, 提高作物的抗性和适应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领域的应用
在林业方面,脱毒苗技术可用于松树 、桉树等林木的繁殖,通过脱除病毒 ,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加 速森林恢复和人工林建设。
05
脱毒苗培育的挑战与前景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01
病毒检测与鉴定
建立快速、准确的病毒检测和 鉴定方法,以确保脱毒苗的纯
度。
02
脱毒技术优化
研究并优化脱毒技术,提高脱 毒效率,降低脱毒苗变异的风
险。
脱毒苗培育

在分生组织中病毒钝化系统比其它区域都具有更高的活性,因而分 生组织不受侵染法
(1)材料的准备 一般说来,带有叶原基的茎尖易于培养,成苗快,培养时间短,
要获得无病毒植株,理论上茎尖越小越好,实际应用时,根据病毒 种类不同切取0.1~1mm大小的生长点,即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外 植体越小,培养难度越大,或者时间越长。
脱毒苗培育
一、病毒病对作物的危害
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病毒,代代相传,体内不断积累, 严重影响植株生育。病毒病不能采用杀菌剂和抗生素防治, 生产上尚无法根治。
蕙兰嵌纹病毒病
Cymbidium Mosaic Virus
一串红病毒病
苹果花叶病毒 Apple mosaic virus
脱毒苗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方法去除已知某些特定 病毒的苗木。
性,高温可以延缓病毒扩散速度和抑制其增殖。 2. 方法:热水浸泡---接穗在50℃热水中浸泡数分钟或数
小时。 高温空气处理---旺盛生长植物在33~40℃条件下生长发
育,热处理之后立即把茎尖切下来嫁接到无病砧木上。 3. 局限性:只对球状、线状病毒有效,对杆状病毒不起作
用。
(二)茎尖培养脱毒 1. 原理
(四)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 将抗原与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结合起
来,形成一种酶标记的免疫复合物,结合在该复合物上的 酶遇到相应的底物时,催化无色的底物产生水解形成有色 产物,从而可以用肉眼观察或用比色定性、定量判断结果。
➢ 任务1 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与管理 ➢ 任务2 银行支票结算业务 ➢ 任务3 银行汇票结算业务 ➢ 任务4 银行本票结算业务 ➢ 任务5 商业汇票结算业务 ➢ 任务6 汇兑结算业务 ➢ 任务7 托收承付业务 ➢ 任务8 委托收款业务 ➢ 任务9 网上银行支付业务
脱毒苗技术原理

脱毒苗技术原理一、脱毒苗技术的概述脱毒苗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从植物组织中去除,制作出无病原体的植物苗,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许多植物病害。
二、脱毒苗技术的原理1. 植物繁殖体组织培养脱毒苗技术主要是通过植物繁殖体组织培养来实现。
在培养过程中,将含有病原体的植物材料切割成小块,并在含有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得到新生的无菌组织,并通过不断地分离和传代,最终得到无菌苗。
2. 热处理法该方法是通过高温处理来去除植物材料中的病原体。
将含有病原体的材料置于高温环境下进行处理,在适当的时间内使其达到致死温度,从而去除病原体。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耐高温的病原体,如烟草花叶病毒等。
3. 化学处理法该方法是通过化学药剂来去除植物材料中的病原体。
将含有病原体的材料浸泡在药剂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药剂可以杀灭植物材料中的病原体。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耐药剂的病原体,如西红柿黄化曲叶病毒等。
4. 生物处理法该方法是通过利用其他生物来去除植物材料中的病原体。
例如,可以利用寄生菌、拮抗细菌等生物来对抗植物材料中的病原体,并最终将其去除。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难以通过其他方法去除的病原体。
三、脱毒苗技术的应用脱毒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果树育种中,可以利用脱毒苗技术来制作出无菌果树苗,并进行育种繁殖。
在蔬菜生产中,可以利用脱毒苗技术来预防和控制一些病害,如番茄黄化曲叶病等。
此外,在花卉生产中,也可以利用脱毒苗技术来制作出无菌花卉苗,并进行花卉育种。
四、脱毒苗技术的优势1. 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植物病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3. 可以提高植物品质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4. 可以为植物育种提供无菌材料和条件。
五、总结脱毒苗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去除植物材料中的病原体,制作出无菌植物苗,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指示植物鉴定法:利用特定的易于感染某些 病毒的指示植物的特征进行病毒鉴定。
指示植物
CMV病毒感染的植株叶片
3、抗血清鉴定法: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原理 进行病毒鉴定。用已知病毒的抗血清(antiserum)鉴 定未知病毒。
近年来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是将抗 原固定在支持物上,加入待检血清,然后加入酶(过氧 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使待检血清与对应 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最后用分光光度计进行诊断。
二、脱毒方法:
(一)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 1. 脱毒原理: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越靠近
顶端区域,带毒越少,顶端分生组织(0.2-0.5 mm)不带 病毒或含病毒量极低。因此,分离分生组织细胞进行培 养,可以获得无病毒种苗。
2.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的基本程序:
一般包括培养基选择和制备、带脱毒材料的表面、灭 菌、茎尖分生组织分离、接种和培养、诱导芽分化和小 植株增殖、诱导生根、驯化移栽等环节。 茎尖分生组织的分离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借助体视显 微镜进行。茎尖放在培养皿内进行解剖,一只手用镊子 固定,另一手用解剖针将叶片和叶原基层层剥掉,当露 出半圆形顶端分生组织时,将分生组织切下,接种与培 养基上。
(四)其他脱毒方法:
1. 花器官培养脱毒:由植物的花器官培养脱分化形成愈伤 组织,然后再分化不定芽,可以获得无毒苗。如草莓花 药培养。 2. 珠心胚培养脱毒:柑橘类珠心胚与微管组织没有联系,一 般不带毒,可以利用珠心胚进行培养获得。
3.化学脱毒:采用病毒唑等试剂处理材料或添加到培养基中可 以钝化病毒,达到一定的脱毒效果。
(2)茎尖嫁接: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幼苗的上胚轴和子叶去掉, 根系截短,在离上胚轴顶端越0.5cm处斜向下切一深达木质 部,长2-3cm的切口,在斜切口末端横切一刀,用去掉切下 部分。在体视显微镜下,从待脱毒样品上切取0.2mm的茎尖 分生组织,小心放于切口的水平面上,切面向下并与砧木切 口形成层组织紧密贴合,然后接于培养基上。
virus-free tissue virus particles found here
3. 脱毒效果与茎尖大小的关系:
脱毒效果和茎尖分生组织大小直接相关,茎尖分生组 织越小,脱毒率越高,但生长速度慢。如草莓茎尖切取 0.2-0.3mm时,脱毒率达到100%,而切取1.0mm时,脱 毒率为50%。因此,脱毒培养时,需要兼顾脱毒率、成 活率及茎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既要脱除病毒,也 要使茎尖分生组织迅速生长发育。一般茎尖分生组织大 小以0.2-0.5mm为适宜。
(二)微体嫁接脱毒:
微体嫁接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极小(<0.2mm)的茎尖嫁 接到试管内的无菌实生苗砧木上,经培养,待接口愈合发 育为完整植株而达到脱毒的效果。该方法已在柑橘、苹果、 葡萄、山茶等园艺植物中应用。
微体嫁接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体嫁接的方法:
(1)试管砧木的准备:将无病毒种子表面灭菌后接种与MS培养 基,黑暗条件下培养15d使其发芽。
(3)热处理脱毒:
通过热处理可以由受病毒侵染的个体得到无病毒植株, 其原理是利用病毒与植物的耐热性不同,在高于常温的环 境下,植物组织中的病毒受热后可被部分或全部钝化或失 去活性,而寄主植物组织很少或不会受到伤害。或高温下 植物生长快,而病毒增殖慢而使植物新生部分不带病毒。
1.热处理脱毒方法: 可以通过温汤浸渍或热空气处理法脱毒,前者对休眠芽 效果较好,后者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果较好。 热空气处理即把旺盛生长的植物移入热疗室,在3540℃下处理一定时间(几分钟到数周)热处理后将茎尖切 下嫁接于无病毒砧木或进行组织培养。热处理温度应逐步 升高,直到要求温度。 温汤浸渍的材料常用50-55 ℃处理10-50min或35 ℃温 水处理30-40min。
一、脱毒的意义:
无性繁殖作物长期营养繁殖,易受病毒侵染,而使病 毒在体内积累,导致种性退化,造成产量下降或品质降低 甚至死亡,给农业造成巨大损失。 通过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种苗,对退化品种进行提纯复 壮。提高产量和品质,如马铃薯脱毒可提高产量30-60%, 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由于减少农药使用,可以保护生 态环境。 脱毒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无性繁殖植物,如草莓、马 铃薯、甘薯、苹果、香蕉、甘蔗等。
(3)嫁接苗培养:将嫁接苗置于光下培养,光照时数16h,嫁 接1周后形成愈伤组织,2-3周愈合,5-6周后接穗发育为新 梢。
2. 微体嫁接脱毒的关键:
影响微体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为接穗大小和取样时间。 与接穗大小呈正相关,而无病毒植株获得与接穗茎尖的大 小呈负相关。茎尖分生组织小于0.2mm可以脱除多数病毒, 春季取材嫁接的成活率高于其他季节。
2. 热处理脱毒条件: (1)温度和持续时间:因病毒种类而异,有些33-34℃处 理28-33d即可脱毒,而有些必须在39-42 ℃处理50-60d, 耐热杆状病毒热处理脱毒效果差。在植物的耐热范围内, 温度越高,脱毒效果越好。一般采用35-38 ℃.尤其37℃ 恒温处理30±2天为普遍。也可采用高低温处理减少对植 物的损伤。如马铃薯40 ℃ (4h)+16-20 ℃(20h)。 (2)湿度和光照:湿度以70-80%为适宜。光照以自然光 最好。 (3)前处理:27-35 ℃ 1-2周。
酶联免疫法进行病毒鉴定
4、电子显微镜检测(Electronmicroscope):采用电 子显微镜对病毒的薄样品(约1--100um)或纯化的 病毒悬液中进行病毒的直接观察。
5、RT-PCR检测(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是将RNA模板的 反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 合的技术。RT-PCR技术灵敏而且用途广,可用于检测 病毒DNA的转录产物,分析表达的水平。该方法已用于 大蒜脱毒苗检测。
4. 超低温处理脱毒:经过冷冻保护剂处理过的茎尖材料,采用 液氮处理(-196℃)可以钝化病毒,达到脱毒效果,该方 法已在香蕉等果树中成功应用。 5. 合并热处理、茎尖培养或微嫁接脱毒:采用多种方法同时 处理可以达到更好的脱毒效果。
二、病毒检测方法:
1、形态鉴定: 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鉴定是否 脱毒,但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