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浇注系统设计培训教材
压铸技术培训(PPT7)
![压铸技术培训(PPT7)](https://img.taocdn.com/s3/m/ac5877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2.png)
现代阶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 技术的发展,压铸技术不断实现创新 ,向着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的方 向发展。
2024/1/28
5
压铸技术应用领域
汽车工业
电子工业
压铸技术在汽车工业中应用广泛,如发动 机缸体、缸盖、曲轴箱、刹车系统等零部 件的制造。
பைடு நூலகம்
压铸技术可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散 热器、连接器等零部件。
压铸技术培训 (PPT7)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压铸技术概述 • 压铸工艺及设备 • 压铸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 • 压铸件设计要点与优化方法 •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手段 • 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举措 • 总结与展望
2
2024/1/28
01
CATALOGUE
压铸技术概述
2024/1/28
压铸工艺原理
利用高压将熔融金属压入模具型 腔,并在压力下凝固成型,从而 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压铸件。
压铸工艺流程
合金熔炼、压铸机准备、模具准 备、压铸生产、压铸件后处理。
8
压铸机类型与结构
压铸机类型
热室压铸机、冷室压铸机。
压铸机结构
合模机构、压射机构、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
2024/1/28
13
材料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根据压铸件的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选 择合适的压铸合金材料。
注意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再利用性,以 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2024/1/28
考虑材料的成本、加工难度和环保性 等因素,选择经济合理的材料。
在使用新材料或改变材料成分时,需 进行充分的试验和验证,确保压铸件 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压铸工艺设计培训教材
![压铸工艺设计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698a3939ec3d5bbfd0a74f7.png)
Ⅲ阶段:压射力为F3。压射冲头按要求的最大速度前进,金属液充满整个型腔。金 属液突破内浇口阻力填充型腔,压射力升至F3,在此阶段结束前由于水锤作用压射力 升高产生第二个压力峰值。( 充型,充满)
2019/7/28
20
2019/7/28
21
3.4 充填时间、持压时间与留模时间
3.4.1 充填时间
金属液开始压射入模具型腔直至充满型腔所需的时间称为充填时 间。
充填时间的长短,与压铸件的大小、壁厚和复杂程度、模具结构、 内浇口的截面积、充填速度及合金的特性等各种因素有关。
2019/7/28
22
2019/7/28
3
当以低的充填速度及( A 内/A )>1/3时,除液体金属聚集区的 前沿部分稍有扰动外,其余部分则相当稳定,而且随着聚集区 增长,充填过程越来越平稳。反之,当( A 内/A )<1/3时,在 高的充填速度下,整个充填过程中,聚隼区发生激烈扰动。在
聚集区追上“前流”以前,型腔被液体金属填充部分的长度与
压铸时不论合金的种类和压铸件的复杂程度如何,一般充填时间 都是很短的。中小型压铸件,仅仅在0.02-0.03 S之间或者更短,
因此很难找到一种确定最合适充填时间的办法。
但在压铸过程中,充填时间对压铸件质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充填时间长,充模速度慢,有利于排气,但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值
较高。
充填时间短,充模速度高,可获得表面粗糙度值较低的压铸件,
压铸模讲义专题培训
![压铸模讲义专题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a7b089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a.png)
壓鑄模設計
2024/10/10
Macherchen
22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4)模具結構及壓鑄工藝旳影響 尺寸計算:
LM+ δZ/2=(LZ -△/2 )+ (LZ - △/2)K’ -δC/2
a 型腔徑向尺寸:
LM=[(1+K’) LZ-X△] =(1+K’) LZ-1/2(△ +δZ+δC )
K’------預定收縮率旳平均值
一. 分型面旳類型 二. (一)分型面型腔旳相對位置分類
動模
定模
動模
定模
動模
定模
壓鑄模設計
2024/10/10
Macherchen
8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二)按分型面旳形狀分類 1 平直分型 2. 傾斜分型
3. 階梯分型
4 曲面分型
壓鑄模設計
2024/10/10
Macherchen
9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Macherchen
5
二. 壓鑄模旳結構組成
二).壓鑄模結構根據作用分類
壓鑄模設計
2024/10/10
Macherchen
6
二. 壓鑄模旳結構組成
二).壓鑄模結構根據作用分類
壓鑄模設計
2024/10/10
Macherchen
7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定義:1. 成型零部件:構成模腔旳全部零部件旳統稱. 2.結構零部件:保証模具有足夠旳剛度,強度及正確安裝和模具 正常工作.
第二講完
壓鑄模設計
2024/10/10
Macherchen
28
(1) 凸模是成型壓件整體內形旳零部件,所以也稱為主型芯. 主型芯旳結構形式有:整體式,通孔台肩式,通孔無台肩 (螺絲固定)式及非通孔.
压铸培训资料
![压铸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a9df5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0.png)
压铸培训资料xx年xx月xx日•压铸基础•压铸材料•压铸模具目录•压铸工艺•压铸缺陷及排除•压铸生产安全01压铸基础压铸是一种精密金属铸造方法,主要利用金属模具在高压下将熔融合金液倒入模具中,快速凝固成型。
压铸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精密的金属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器、航空、仪器等领域。
压铸过程中,高压注射入金属模具内的熔融合金液在高压作用下快速充型并凝固,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
高压注射能够使熔融合金液在很短的时间内填满模具的各个角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
压铸机的基本结构压铸机主要分为合模装置、注射装置、模具安装装置和液压系统等部分。
合模装置用于锁紧和开启模具,注射装置用于将熔融合金液注入模具,模具安装装置用于安装和固定模具,液压系统则提供动力。
各部分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实现压铸过程的自动化和连续化。
02压铸材料铝合金流动性好,收缩率小,易于形成完整的铸件。
铸造性能优良强度和硬度较高广泛应用环保节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可满足各类压铸需求。
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可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制造发展趋势。
易于进行熔炼、浇注、压铸等工艺操作。
良好的加工性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可满足各类压铸需求。
高强度和硬度成本较低,可降低生产成本。
经济实用在建筑、装饰、家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广泛应用强度和硬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可满足各类压铸需求。
重量轻密度较低,是铝合金的一半。
良好的铸造性能流动性好,易于形成完整的铸件。
广泛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经济实用成本较低,可降低生产成本。
03压铸模具浇道是连接压铸机喷嘴和模具型腔之间的通道,其结构直接影响金属液的填充和成型效果。
模具结构浇道型腔是模具中直接成型工件的部分,通常由多块镶件组合而成,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型腔成型零件包括型芯、型腔和镶件等,直接影响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第2版)》电子教案 第6章
![《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第2版)》电子教案 第6章](https://img.taocdn.com/s3/m/803d41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1.png)
• 直浇道部分浇口套的结构形式如图6-9所示。 • 压室和浇口套的连接方式如图6-10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浇注系统设计
• (3)热室压铸机用直浇道。图6-11所示为热室压铸机用直浇道的结
• •① • ② 根据内浇口截面积选择喷嘴出口小端直径d0。一般喷嘴出口处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浇注系统设计
• 内浇口宽度也应适当选取,宽度太大或太小会使金属液直冲浇口对面 • 内浇口的长短直接影响铸件质量,内浇口太长,影响压力传递,降温
大,铸件表面易形成冷隔花纹等。内浇口太短,进口处温度容易升高, • 内浇口宽度和长度的经验数据如表6-4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6.1 浇注系统设计
• 6.1.2
• 1. • 内浇口是指横浇道到型腔的一段浇道,其作用是使横浇道输送出来的
低速金属液加速并形成理想的流态而顺序地充填型腔,它直接影响金
• (1)内浇口的设计要点。设计内浇口时,主要是确定内浇口的位置 和方向,并预计合金充填过程的流态、可能出现的死角区和裹气部位, 以便设置适当的溢流和排气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浇注系统设计
• ④ 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应采用较薄的内浇口,以保证有足够的充填 速度。对一般结构形状的铸件,为保证最终静压力的传递作用,应采
• ⑤ 内浇口设置位置应使金属液充填压铸模型腔各部分时流程最短, • (2)内浇口的分类。内浇口的分类如表6-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③ 喷嘴部分的脱膜斜度取1°30′,浇口套的脱模斜度取1°30′~3°。 • ④ 分流锥处环形通道的截面积一般为喷嘴导入口的1.2倍左右,直浇
压铸工艺设计培训教材
![压铸工艺设计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278fc20df46527d3240ce0d9.png)
05:36
11
3.2.2 压射比压
压射比压P比可由压射力或工作压力P压和驱动(压射)缸及压射冲头直径求得,即
05:36
12
压射比压的作用和影响
(1)对压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压射比压大合金结晶细,细 晶层增厚。由于填充特性改善,压射比压大,压铸件表面质量提 高,气孔缺陷减轻,从而抗拉强度提高,但伸长率有所降低。
通常在保证压铸件成形和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低的压射 比压。选择设定压射比压所考虑的因素见表3.1,备种压铸合金 的计算压射比压见表3.2,通常实际压射比压低于计算压射比压, 其压力损失折算系数K见表3.3。
05:36
14
05:36
15
05:36
16
3.3 压射速度与充填速度
3.3.1 压射速度
( 2)对填充条件的影响 金属液在高的压射比压作用下填充 型腔动能加大,流动性改善,有利于克服浇注系统和充填簿壁压 铸件型腔的阻力,提高簿壁压铸件质量。
是否压射比压越高越好?
05:36
13
压射比压的选择
当压铸机上的压射系统没有增压机构时,Ill、IV两个阶段的压射 比压是相同的。当压铸机上的压射系统设有增压机构时,这两个 阶段的比压不同。这时,填充比压用来克服浇注系统和型腔中金 属液的流动阻力(特别是内浇口处的阻力),使金属液流保证达 到所需要的内浇口速度;而增压比压则决定了正在凝固的金属液 受到的压力及这时所形成的胀型力的大小。
1.压射速度的概念 压室内压射冲头推动金属液的移动速度称为压射速度(又称冲头速度)。一般压射
速度有二级和三级两种。压射速度由压铸机的特性所决定,压铸机所给定的压射速度 一般在0.1-7m/s范围内可调。
2.压射速度的作用 (1)压射冲头以一定的速度较慢地推动金属液,使金属液充满压室前端并堆聚在内
压铸模设计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new]
![压铸模设计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new]](https://img.taocdn.com/s3/m/77b6cb464431b90d6d85c701.png)
• 下图为压铸件内浇 道设计方案示例
压铸件 内浇口 横浇道
大排气槽 溢流槽
2、内浇口尺寸 确定最合理的内浇口截面积,要结合生产中具体条件、 压铸件的结构尺寸等因素来定。内浇口面积的计算方法很 多,以下介绍两种计算方法: (1)流量计算法
(2)经验公式:
3.内浇口尺寸 • 内浇口的形状除点浇口、直接浇口为圆形,中心浇口、
A——压铸件表面积(cm2);
•
对于壁厚基本均匀的薄壁压铸件,凝固模数约等
于壁厚的二分之一。
(2)内浇口的宽度和长度
• 内浇口的厚度确定后,根据内浇口的截面积即可计 算出内浇口的宽度。根据经验:矩形压铸件一般取 边长的0.6~0.8倍;圆形压铸件一般取直径 的0.4~0.6倍。
• 在整个浇注系统中,内浇口的截面积最小(除直接 浇口外),因此金属液充填型腔时,内浇口处的阻 力最大。为了减少压力损失,应尽量减少内浇口的 长度,内浇口的长度一般取2~3mm。也有资料 介绍越短越好。表6-5、6为内浇口宽度和长度的经 验数据。
• 内浇口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内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尺寸。
1. 内浇口分类
• 按内浇口在铸件上的位置分,有顶浇口(铸件顶部无孔)、 中心浇口(铸件顶部有孔)和侧浇口;
• 按内浇口横截面形状分,有扁梯形、长梯形、环形、半 环形、缝隙形(缝隙浇口)、圆点形(点浇口)和压边形;
• 按引入金属液的方向分,有切线、割线、径向和轴向。
4.内浇口与压铸件和横浇道的连接方式
(二)直浇道设计
• 直浇道的结构因压铸机的类型不同而不同,设计直浇 道时必须首先了解所用压铸机的喷嘴结构与尺寸。
1、卧式冷压室压铸机直浇道的设计
卧式冷压室压铸机的直浇道通常由压室和浇口套组成。
第5章 压铸模浇注系统设计
![第5章 压铸模浇注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cbd9b6680203d8ce2f246e.png)
3.内浇口的尺寸
内浇口的形状除点浇口、直接浇口是圆形,中心浇口、
环形浇口是圆环形之外,基本上是扁平矩形的,在同一 截面积下可以有不同的厚度与宽度,而厚度、宽度的选 择,影响着型腔的充填效果。
内浇口的厚度与相连处的压铸件壁厚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G.Lieby提出的关系,有:
侧浇口
2.中心浇口: 当有底 筒类或壳类压铸件的中 心或接近中心部位带有 通孔时,内浇口就开设 在孔口处,同时中心设 置分流锥,这种类型的 浇口称中心浇口,如图 所示。(分流锥起分流 导向的作用,可以使金 属液体快速均匀填充。 也可以减少金属液体在 填充时对成型面的冲蚀。
)
3.直接浇口(或称顶浇口): 直接浇口是直浇道直接开设在 压铸件顶端的一种浇注系统形式,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压 铸件项部没有通孔,不可设置分流锥,直浇道与压铸件的连接 处即为内浇口。直接浇口是中心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于内浇口位置的选择,下面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如图所示是矩形板状压铸件的内浇口。图a在其长边中央设置内
浇口,金属液流先冲击其对面型腔,然后左右分流,向内浇口两 边折回,在折回过程中造成旋涡,卷入大量气体,图b在其长边上 分支开设两处内浇口,充填时金属液在中间形成两股旋流,把气 体卷在中间,图c在其长边的一侧开设内浇口,而在终端处设置溢 流槽,排气效果较好,但总的流程加长了;图d在其短边一侧的中 央开设扇形的内浇口,使液流分散推进,在终端设置溢流槽,排 气通畅,效果良好。
式中 t—内浇口厚度[mm), δ—内浇口连接处压铸件的壁厚(mm)。 内浇口厚度的经验数据见下表。
由于在整个浇注系统中,内浇口处的截面积为 最小(除直接浇口外),在充填型腔时,该处的阻力 最大,因此,为了减少压力损失,应尽量缩短内浇 口的长度,内浇口的长度通常取2~3mm,一般不超 过3mm。
压铸培训教材24页word
![压铸培训教材24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d5fe72cc0029bd64783e2c9f.png)
一、概说压铸作为有别于砂型铸造及蜡模铸造的一种加工工艺,具有大批量生产、尺寸精密、外表漂亮的特点。
压铸又可分为热室压铸、冷室压铸。
压铸的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成:低速阶段:料勺倒铝后,压射到模具的浇口附近。
(目的是:①排出空气;②为高速压射准备。
)高速阶段:从浇口处切换,快速压入模芯。
(目的:获得漂亮的压铸外观)增压阶段:压射停止时,在未凝固前进行。
(目的:①卷入空气的细微化;②因冷却收缩导致的缩孔进行补充;③使铸件获得致密的组织。
新的工艺1.真空压铸:①装上真空抽气装置②改造模具结构(气密性要求)。
2.ACURAD压铸:①浇口大,速度慢。
②2重压射。
3.局部加压法厚肉处高压型芯打入。
4.半凝固压铸(ADC1不适用,偏析)二、安全A.严禁事项1.模具分型面处,不得站立,以防止被飞边射伤。
2.炉子里不能有水分进入(包括铝锭、料勺、热电偶棒等未预热过的金属器具),以免造成爆炸。
3.压铸机、模具修理时,如有身体一部分要进入动作结构时,必须切断电源开关。
以免机械误动造成人身残废。
4.压铸机的操作必须单人完成,当有帮手时,必须在相互确认后方可合模、开模等。
5.行车吊装模具及坩锅时,在其下方不得有人或压机,不准快速晃动。
B.应急措施1.铝液爆炸时,操作工应尽快躲避,并高声通知。
2.发现火情或异常动作时,应立即关闭电源,随后用灭火器或砂子扑灭。
3.如有人员受伤,必须以最快速度送医院抢救。
C.安全的三原则1.4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a.清洁的场地容易发现漏油、漏水之处,以便及时修理。
b.整齐、整洁的场所在发生意外时便于及时躲避。
c.防止滑倒、绊倒等的发生。
2.点检、保养可以提前发现设备、装置的隐患,尽快解决。
3.作业标准化作业标准含有安全效率、质量考虑,而且也是历次血的教训提炼而成的。
操作者必须无条件执行(不管理解与否),生产主管应进行监督、指导,以利操作者理解、执行。
三、不良分析及对策(铝合金)(一)分类1.尺寸不良2.外观不良3.内部不良4.材质不良5.其他不良(二)特点1.压铸件是铝液高速、高压浇入精密的模具中,发生的不良原因及对策,与其他铸造方法比较相对明确易掌握。
压铸模设计—第七章 浇注系统及溢流、排气系统设计
![压铸模设计—第七章 浇注系统及溢流、排气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79f91fa8114431b90dd87e.png)
(二)圆盖类压铸件
1、表盖压铸件的结构特征
压铸件平均壁厚为4mm,局部壁厚达
11mm。盖上需钻φ18.2mm的两个孔和
M2mm螺孔八个。厚壁处不允许有缩孔和
气孔。采用YL102铝合金。
63
图7-17 表盖压铸件
64
2、浇注系统分析
内浇口设置在 厚壁处,以利 于压力的有效 传递。但由于 内浇口和横浇 道均过薄,厚 壁处气孔、缩 孔仍为严重。
期间压力不能有效地传递到压铸件上。
28
(1)内浇道厚度的经验数据
29
(2)内浇道厚度与凝固模数的关系
图7-11 内浇道厚度d与凝固模数M的关系
30
凝固模数的计算公式:
M V / A
式中:M是凝固模数(cm); V是压铸件体积(cm3); A是压铸件表面积(cm2)。
31
2、内浇道的宽度和长度
17
压铸件内浇口设计方案示例(a)
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18
图7-10 压铸件内浇口设计方案示例
压铸件内浇口设计方案示例(b)
b)
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19
图7-10 压铸件内浇口设计方案示例
压铸件内浇口设计方案示例(c)
c)
不合理
合理
20
图7-10 压铸件内浇口设计方案示例
压铸件内浇口设计方案示例(d)
内浇道的厚度确定后,根据内浇道的截面积即可
计算出内浇道的宽度。根据经验,矩形压铸件内
浇道宽度一般取边长的0.6~0.8倍,圆形压铸件
一般取直径的0.4~0.6倍。 金属液充填型腔时内浇道处的阻力最大,为了减 少压力损失,应尽量减少内浇道的长度,—般取 2~3mm。
压铸培训教材ppt课件
![压铸培训教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b7f25b0b4c2e3f56276310.png)
EIement
2
3
5
7
ZA-8
ZA-12
ZA-27
AI 鋁
3.5-4.3
3.5-4.3
3.5-4.3
3.5-4.3
8.0-8.8
10.5-11.5
25.0-28.0
Mg 鎂
0.02-0.05
0.02-0.05
0.03-0.08
0.005-0.020 0.015-0.030 0.015-0.030 0.010-0.020
可以采用组合压铸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既节省装配工时又节省金属。
6
压铸的缺点
压铸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尚待解 决如: 1). 压铸时由于液态金属充填型腔速度高,流态 不稳定,故采用一般压铸法,铸件易产生气孔, 不能进行热处理; 2). 对内凹复杂的铸件,压铸较为困难; 3). 高熔点合金(如铜,黑色金属),压铸型寿 命较低; 4). 不宜小批量生产,其主要原因是压铸型制造 成本高,压铸机生产效率高,小批量生产不经 济。
Composition of Zinc Pressure DieCasting Alloys Casting Limits,% by weight
Alloy Designation (合金名稱)
Source ASTM B86 ASTM B86 ASTM B86 ASTM B86 ASTM B79 ASTM B79 ASTM B79
22
压铸生产中常遇模具存在的问题注意点-2
2、 铸造圆角(包括转角) 铸件图上往往注明未注圆角R2等要求,我们在 开制模具时切忌忽视这些未注明圆角的作用,决不可做成清角或过小的 圆角。铸造圆角可使金属液填充顺畅,使腔内气体顺序排出,并可减少 应力集中,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铸件也不易在该处出现裂纹或因填充 不顺而出现各种缺陷)。例标准油盘模上清角处较多,相对来说,目前 兄弟油盘模开的最好,重机油盘的也较多。
模具浇注系统知识培训课件
![模具浇注系统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56ecc190c69ec3d4bb75aa.png)
❖ 浇口的类型
➢ 轮幅浇口: 轮幅浇口又称为四点浇口或是十字浇口。此种浇口适用于管状模制品且 具有容易去除浇口和节省材料的优点。其缺点是可能会产生缝合线﹐而 且不可能制造出完善的真圆。 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8至4.8mm﹐宽度为1.6至6.4mm。
16
❖ 浇口的类型
➢ 薄膜浇口: 薄膜浇口与环状浇口类似﹐但用于平直边缘之成品。薄膜浇口包括一个 圆形流道﹐其宽度为整个模穴宽或是部分模穴宽的长度。薄膜浇口适用 于压克力的模制品﹐并且通常是用于既平坦及大面积﹐且翘曲要保持最 小的设计。 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25至0.63mm﹐其长度必须维持短﹐大约0.63mm。
浇注系统课程安排
一﹑浇口类型 二﹑流道截面形状 三﹑流道布置 四﹑热流道简介
1
一﹑浇口类型
❖ 总述
➢什么是浇口?------
浇口是位于流道与成型空间的小通道。浇口的位置、数量、形状、尺寸等 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尺寸精度、物性和成型效率。浇口大
小的决定,需是产品的重量﹑塑料材料特性及浇口形状而定。在不影响产品
➢ 边门浇口: 边门浇口位于模具的分模在线而且通常自成品的侧边﹑上方﹑或下方 充 填。 典型的浇口尺寸为﹕厚度为0.4至6.4mm﹐宽度为1.6至12.7mm。
11
❖ 浇口的类型
➢重迭浇口: 重迭浇口与边门浇口类似﹐除了浇口与成品侧壁或成品表面有重迭。 典型的浇口尺寸为﹕厚度为0.4至6.4mm﹐宽度为1.6至12.7mm。
13
❖ 浇口的类型
➢ 圆盘浇口: 圆盘浇口经常用于成型内侧有开口的圆柱体或圆形模制品。此类型浇口 适用同心﹑且尺寸的要求严格﹑及不容许有熔合线生成的模制品。 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25至1.27mm。
压铸部培训教材
![压铸部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c867702b14e852459fb572f.png)
c. 電鍍廢料如混在合金料中﹐ 會帶來后工序加工困難﹐ 因為電鍍廢料中含有鎳﹑鉻﹐會造成鑄件后工序拋光機加工 困難。
2021/3/16
15
壓鑄部員工培訓教材稿
一﹑成型鑄件生產
1. 5. 機台面板控制
1.5.1. 壓鑄部現有機型有五種﹕
所有員工首先必須熟悉每種機器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有手
動﹐半自動﹐全自動﹐手動鎖模﹐開模﹐調模﹐離合咀﹐頂針﹑
馬達急停制等功能。
2021/3/16
18
壓鑄部員工培訓教材稿
一﹑成型鑄件生產
1. 5. 機台面板控制
1.5.2. 操作控制面板存在的問題: 如不熟悉面板控制鍵之功能而誤操作﹐可能導致工傷
事故或品質事故。 1. 5. 3 . 解決方法﹕
2021/3/16
3
壓鑄部員工培訓教材稿
2. 2 各工位操作技能培訓
2.2.1. 啤工 2.2.2. 由拉長﹑組長或技朮員現場對員工對各型機種面板作講 解并實地操作傳授﹐了解各開關性能及作用。 2.2.3. 工模安裝 2.2.4. 工模預熱 2.2.5. 噴涂技巧 2.2.6. 去水口方法
2021/3/16
a. 如不能清楚了解以上三種模具很容易導 致撞模情況發生
b. 安裝模具時間耗時過長影響效率達成 1. 3. 解決方法﹕
培訓員工各種具按如下上模 流程進行
2021/3/16
8
壓鑄部員工培訓教材稿
一﹑成型鑄件生產
A . 抽心模﹕
取模(用吊機將工模吊起) 裝好前咀運水及勾針運水 用鋼尺量好模具尺寸后 手動鎖模具前后機板尺寸是否與 工模尺寸吻合 (如尺寸達到)手動調模至工模尺寸 開 模 將工模放至機板中心位置 擺入前模對前機板 慢速 鎖模 檢查鎖模壓力是否達到700~~950bar范圍 開模 裝 前模絲杆 對上前機板絲吼推進定位 手動鎖模 開模距 離15mm 左右 手動合咀 射咀對正模具咀 慢度鎖模 對 至射咀吻合后高速鎖模 離咀 用紙放在模咀再合咀
压铸培训教材 ppt课件
![压铸培训教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99693b581b6bd97f19eaa3.png)
PPT课件
19
注意(一):喷涂均匀,水分吹净,当有 水分时,铸出的转子端环、导条会产生缩 松。
注意(二):脱模剂必须规定勾兑(脱模 剂:水=1:80-120),否则容易造成端环疏 松,产生废品。
PPT课件
20
压铸浇口的选择
1)压铸浇口太短,容易造成铸件打不全,导 条缩松; 2)压铸浇口太长,容易顶不出浇口,损坏模 具;
PPT课件
27
压铸机应具有的操作程序
1.合模-(浇料)-压射-开模-顶出(复位) -(取件、清模、喷涂)-【适用于无抽芯器压铸
模】
2.动模抽芯器插芯-合模-(浇料)-压射-开 模-动模抽芯器抽芯-顶出(复位)-(取件、清
模、喷涂)-【适用于有动模抽芯器压铸模】
3.合模-动模抽芯器插芯-(浇料)-压射-开 模-动模抽芯器抽芯—顶出(复位)-(取件、清 模、喷涂)【适用于有动模抽芯器压铸模】
PPT课件
7
压铸过程 起始阶段:金属液开始浇入压室,准备压射。 第Ⅰ阶段:压射冲头慢速移动越过浇料口,金属液 受到冲头的推动 ,这种状况也是在起始压射阶段所 要求的。 第Ⅱ阶段:压射冲头以高于第Ⅰ阶段的速度向前运 动,此时金属液充满整个压室前端,聚集到内浇口 前沿之处,与这一阶段速度响应的压力上升(又称 为金属液堆积阶段)。 第Ⅲ阶段:从这一阶段开始,其压射压力由于受到 内浇口处阻力的影响升高,而此时的冲头速度将要 求达到调定的运动速度,以高速推动金属液通过内 浇口进入型腔,这种冲头速度通称为压射速度,而 这一阶段又称为填充阶段
压铸培训
工艺处
PPT课件
1
钱---------喜欢吗?
怎样赚钱? 怎样学会赚钱? 怎样学会赚更多的钱?
压铸模浇注系统设计1ppt课件
![压铸模浇注系统设计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df812289eb172dec63b7de.png)
简单的长导管类压铸件的内浇口
金属液从分型面上一侧 的中部分两股金属流充 填型腔,在两端布置环 形溢流槽。由于金属液 直冲圆形截面的型芯, 流态紊乱,压铸件在中 部易包气,表面容易出 现流痕和花纹等。
在压铸件一端开设侧 浇口,在另一端布置 环形溢流槽,并采用 盲浇道以改善模具的 热平衡状态,充填及 排气的条件均有了很 大改善。
14.06.2021
ppt精选版
采用环形内浇口的形式, 金属液顺着型芯方向从一 端向另一端充填,在另一 端设置环形溢流糟,充填 状态及排气条件良好,同 时也采用盲浇道改善模具 的热平衡状态,有利于握 高压铸件的质量。
ppt精选版
23
一种简单壳体压铸件的内浇口位置
分型面开设在压铸件 的底部,内浇口开设 在压铸件的底部的同 一侧,金属液进入型 腔后先把分型面封住 造成左端型腔内的气 体无法排除,压铸件 在区域1处产生包气或 充填不实的现象。
14.06.2021
内浇口开设在压铸件的 端部外侧,但金属液在 内浇口处冲击型芯而后 又折回冲击型壁,造成 在2和3两处产生冲蚀区, 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先封 住分型面排气不畅的现 象产生。
设计时不仅要分析压铸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合金种类及其 特性还要考虑压铸机的类型和特点。
浇注系统主要由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和余料等组成。压铸 机的类型不同浇注系统的形式也有差异。
14.06.2021
ppt精选版
2
卧式冷压室压铸机模具用浇注系统--压室偏置
由直浇道1、横浇道2和内浇 口3组成,余料和直浇道合 为一体,开模时浇注系统和 压铸件随动模一起脱离定模。
内浇口开设在压铸件的端面(搭 接式),以这种形式充填型腔, 冲击距离较长,不造成冲蚀,同 时金属液进入型腔后先充填底部, 而并不立即把分型面封住,在内 浇口对面设置溢流糟,金属液充 填顺利,排气通畅,效果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其短边的一侧 开设扇形内浇 口,使液流分散 推进,在终端设 置溢流糟,排气 溢流通畅,效果 良好。
12:50
22
盘盖类压铸件的内浇口位置,该压铸件并不高,但在其顶部有一通孔
采用扇形外侧内 浇口,接近压铸 件顶部有孔的部 位由于型芯的阻 碍,金属液充填 时在其背后形成 死角区,造成涡 流和严重包气。
12:50
11
直接浇口的浇注系统,一般仅适用于单型腔模具,多用于热压 室压铸机或立式冷压室压铸机上生产。
12:50
12
6.2.3中心浇口 中心浇口是直接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有底的筒或盘壳类压铸件的底部中心或 接近中心部位有不大的通孔时,内浇口就开设在通孔处,中间设置分流锥,金属液 在压铸件底部以环状进入型腔。图a为深筒型压铸件的中心浇口,图b为壳类压铸 件的中心浇口。
25
简单的长导管类压铸件的内浇口
金属液从分型面上一侧 的中部分两股金属流充 填型腔,在两端布置环 形溢流槽。由于金属液 直冲圆形截面的型芯, 流态紊乱,压铸件在中 部易包气,表面容易出 现流痕和花纹等。
12:50
在压铸件一端开设侧 浇口,在另一端布置 环形溢流槽,并采用 盲浇道以改善模具的 热平衡状态,充填及 排气的条件均有了很 大改善。
第6章 浇注系统与溢流、排气系统的设计
6.1浇注系统的组成 6.2浇注系统的分类 6.3内浇口设计 6.4横浇口设计 6.5直浇口设计 6.6溢流槽设计 6.7排气槽设计
12:50 1
6.1浇注系统的组成 作用 浇注系统对金属液在模内流动的方向与状态、排气溢流条件、 模具的压力传递等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并且能调节充填速度、充填时间和模具的温度分布等充填型腔 的工艺条件。 因此,浇注系统的设计是决定压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对 生产效率、模具寿命等也有很大影响。 设计时不仅要分析压铸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合金种类及 其特性还要考虑压铸机的类型和特点。 浇注系统主要由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和余料等组成。压铸 机的类型不同浇注系统的形式也有差异。
浇口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12:50 16
6.3内浇口设计
6.3.1内浇口位置的设计
6.3.2内浇口截面积的计算
6.3.3内浇口的尺寸
6.3.4内浇口与压铸件及横浇口的.3.1内浇口位置的设计
在浇注系统的设计中,内浇口的设计极为重要,在确定内浇口 的位置之前要根据 压铸件型腔的基本情况 分型面的不同类型 合金的不同种类和收缩变形情况 压铸机设备及压铸件使用性能 充分预计所选内浇口的位置对金属液充填型腔时流动状态的影 响,分析充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死角区和裹气部位,以便布置 适当的溢流和排气系统。
12:50 18
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导入的金属液应首先充填型腔深处难以排气的部位,而 不宜立即封住分型面造成排气不畅。 (2)应使流入型腔的金属液尽量减少曲折和迂回,避免产生 过多的涡流,减少包裹气体。 (3)一般设置在压铸件的厚壁处,有利于金属液充满型腔后 补缩流的压力传递。 (4)应考虑到减少金属液在型腔中的分流,防止分流的金属 液在汇合处造成冷接痕或冷隔现象。
6
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模具(冲头上压式)用浇注系统
由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口组成,余 料也与直浇道合为一体,不过余料的 轴线与水平方向垂直。
12:50
7
6.2浇注系统的分类
6.2.1侧浇口 6.2.2直接浇口 6.2.3中心浇口 6.2.4环形浇口 6.2.5缝隙浇口 6.2.6点浇口
12:50
8
6.2浇注系统的分类
这种浇注系统的缺点是金属的消耗量较大,去除浇口也较困难。同时模具往往要 对开式,侧向分型模具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
12:50 14
6.2.5缝隙浇口 缝隙浇口类似于侧面进料的侧浇口,所不同的是内浇口的深度方向的尺寸大大超 过宽度方向的尺寸。这种形式的浇口从型腔深处引入金属液,形成长条缝隙,从压 铸件的一侧向另一侧顺序充填,在另一侧设有溢流排气系统。
截面积与该处的金属液流动速度的乘积和压室的截面积与压室中金属液流动速度的 乘积相等,并且等于流经压室的金属液体积(型腔和溢流糟的体积之和)与所用时 间之比 即:
12:50
27
由上式得
公式的前提是内浇口在其全面积内流速均等
12:50
28
12:50
29
12:50
12:50
19
(5)应尽量避免金属液直冲型芯,减少动能损失,防止冲蚀 和产生粘模,尤其应避免冲击细小型芯或螺纹型芯,防止产生 弯曲和变形。 (6)凡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值低且不加工的部位不宜 布置内浇口,以防止去除浇口后留下痕迹。 (7)内浇口的设置应考虑模具温度场的分布,以便使型腔远 端充填良好。 (8)还应考虑浇注系统的切除方法。
12:50
平面切线方向外侧进料,内浇口 充填型腔时金属液按逆时针方向 流动,金属液前端的冷污金属可 引入浇口附近的溢流糟,但流动 状态比图a更容易先封住分型 面,影响型腔中的气体顺利排出。 当然如果圆环形类压铸件的高度 很小则图b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 充填形式。
切线方向外侧进 料,但内浇口与型 腔在分型面的两 侧,金属液从端面 进入先充填型腔深 处,气体可从溢流 糟和分型面排出, 充填状态良好,压 铸件的质量较高。
12:50
10
6.2.2直接浇口
直接浇口亦称顶浇口,是直浇道直接开设在筒形 或者壳形压铸件底部外侧中心部位的一种浇注系统形 式。直浇道与压铸件的连接处即为内浇口它是浇注系 统中截面积最大的地方,便于压铸终了保压时的补缩。 这种形式的浇注系统,由于金属液从型腔底部的 中心部分开始充填,最后流至分型面,流程短,流动 状态好,排气通畅,有利于消除型腔深处气体不易排 出的缺点。另外浇注系统、溢流槽和压铸件在分型面 上的投影面积之和最小,模具结构紧凑浇注系统金属 液的消耗量小压铸机受力均匀。 其缺点是压铸时与直浇道连接处形成热节,易产 生缩孔。因此,尽量减小直浇道大端的直径是模具设 尽量减小直浇道大端的直径 计者的一个任务。其次,浇口的切除比较困难,一般 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除。由于金属液从直浇道大端进 入型腔后直冲型芯,容易造成粘模,影响模具的寿命。
6.2.1侧浇口
侧浇口开设在模 具的分型面上, 它可以开设在压 铸件最大轮廓处 的外侧(图a)或 内侧(图c),也 可以在压铸件的 侧面进料如图b所 示,侧浇口还可 以从压铸件的端 面搭接进料如图c 所示。
12:50 9
这种形式的浇口,一般适合于板类压铸件和型腔不太深的盘盖 类和壳类压铸件。而且不仅适合于单型腔模具,也适合于多型 腔模具。 外侧直接进料时,金属液容易首先封住分型面,从而造成型腔 内的气体难以排出而形成气孔,所以仅适于板类和浅型腔压铸 件。 有一定深度的盘盖类和壳类压铸件一般采用端面搭接式进料。 由于侧浇口设计与制造简单,浇口去除容易,适应性很强,因 此应用最为普遍。
12:50 21
下图是矩形板状压铸件的内浇口位置
在其长边中央 设置内浇口,金 属液先冲击其对 面型腔,然后分 两边折回在折回 过程中造成漩涡 和卷入大量气体。
在其长边上设 置分支形内浇 口,充填型腔 时金属液在中 间形成两股漩 流,把气体卷 在中间。
在长边靠近端部 的一侧开设内浇 口,在终端处设 置溢流糟,排气 效果较好,但总 的流程加长。
12:50
采用扇形外侧内浇口, 开设在远离压铸件顶部 孔的一侧,且扇形宽度 增大几乎与外圆相切, 充填时两侧金属液流进 型腔后沿着型腔壁前 进,但在中心部位形成 涡流和包气区域。
采用扇形外侧内浇口,也是开设 在压铸件顶部远离孔的一侧,但 扇形浇口的宽度为压铸件直径的 60%左右,充填型腔时金属液首 先被引向中心部位,内浇口对面 一侧开设的溢流糟将汇合处的低 温金属液及气体引入其中,同时 内浇口两侧死角处开设溢流糟, 以便让该处型腔顺利充填。
由于中心浇口是直接浇口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因此它既具有直接浇口的一系列优 点,又克服了直接浇口进料处因热节产生缩孔的缺陷,但切除浇口仍然比较困难。
12:50 13
6.2.4环形浇口 环形浇口主要应用于圆筒形的压铸件,图a为直接进料的环形浇口,图b为切向进 料的环形浇口。金属液在充满环形浇道后,再沿着整个环形断面自压铸件的一端向 另一端充填,这样可在整个圆周上获得大致相同的流速,具有十分理想的充填状 态,金属液沿壁充填型腔避免冲击,同时型腔中的气体容易排出。采用这样浇注系 统时,往往在与浇口相对的另一端设置环形溢流糟,在环形浇口和溢流糟处设置推 杆,使压铸件上不留推杆痕迹。
这种浇注系统充填状态亦较好,且有利于压力传递。为了便于加工,开设这种浇注 系统的模具也常常需要对开式侧向分型。
12:50 15
6.2.6点浇口 对于某些外形基本对称或呈中心对称、壁厚均匀且较薄、形体不大、高度较小 且顶部中心处无孔的压铸件,可采用点浇口浇注系统。
这种浇注系统克服了采用直接浇口时,压铸件与浇口连接处易产生缩孔缺陷的缺点。
12:50 2
卧式冷压室压铸机模具用浇注系统压室偏置
由直浇道1、横浇道2和内浇 口3组成,余料和直浇道合 为一体,开模时浇注系统和 压铸件随动模一起脱离定模。
12:50
3
卧式冷压室压铸机模具用浇注系统采用中心浇口
由直浇道1、横浇道2和内浇 口3及余料4组成。在设计模 具时,定模部分必须增加一 个分型面,开模时该分型面 首先分型,并在此过程中将 余料切断,然后主分型面分 型,最后推出机构将压铸件 脱出。
同时,具有流程短、压铸机受力状态好、型腔中气体易于从最晚充填的分型面处排 出等优点。但由于浇口截面积小、金属液流速大,容易产生飞溅现象,并在内浇口 附近会产生粘模现象。 这种结构形式的浇注系统,为了取出浇注系统的凝料,在定模部分必须增加一个 分型面,采用顺序定距分型机构,模具的制造比较复杂,因此在实际的生产中这种
12:50
20
对于形状特殊的一些压铸件特别应该考虑内浇口开设对压铸件 成形质量的影响。 例如: 长而窄的压铸件,内浇口应开设在端部,而不应从中间引入金 属液,防止造成漩涡卷入气体; 长管形状及复杂的筒状压铸件,最好在端部设置环形浇口,造 成良好的充填状态和排气条件; 对于带有大肋片的压铸件,设置的内浇口应使金属液沿着肋的 方向流动,避免产生流线和肋的不完整。 在实际设计内浇口时,很难完全满足上述原则,考虑问题 时应抓住主要矛盾和满足最主要的要求为原则。下面举一些简 单的例子加以分析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