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罗哌卡因和0.25%罗哌卡因与0.5%利多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方面的比较
0.2与0.2S的区别
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确定,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
当实际负荷电流小于30%时,应采用二次绕组具有抽头的多变比电流互感器,或0.5S,0.2S级电流互感器。
带S级的如0.2S和0.5S级电流互感器着重用于与特殊电度表连接,这些电度表在0.05—6A之间,及额定电流5A的1%—120%之间的某一电流下能够准确
计量。
0.2S和0.2级都是同一精度的CT。
但S级在轻负载(<10%)时一样可以达到精度要求,不带S级的CT要在负载达到30%时才能达到精度要求!特别是0.2S 级主要用于负荷变动范围比较大,而有时又几乎空载的场合。
换句话说,0.2级的电流互感器当电路中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10%以上时能达到0.2的准确度等级,而宽量程的0.2S级电流互感器当电路中电流达到1%以上时就能达到0.2的
准确度等级!
请参看GB1208—2006中对S级的界定:0.2S级在1%额定电流时误差不能超过正负0.75%,而0.2级在5%额定电流时的电流误差不能超过正负0.75%。
s表示小电流情况下保持测量精度。
”虽然0.2和0.2S的是一个精度等级,但是在小电流时,0.2级的互感器就不能保证精度。
【结构设计】大神解读——0.2V0调整
大神解读——0.2V0调整看到有人问为什么0.2V0是取结构底部而不是每层的剪力,并且不是少数人对此有疑惑,因此HiStruct将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理解.首先,来看看规范是如何执行这个内力调整的:根据高规和抗规的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必须满足一定要求.这就是说,在地震作用时剪力墙作为第一道防线承担了大部分的水平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框架部分可以设计得很弱.相反,框架部分作为第二道防线必须具备一定的抗侧力能力,这就需要在计算时,对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剪力进行调整.在高规中,对Vf<0.2V0的楼层,设计时Vf取 1.5Vf,max和0.2V0的较小值.V0为地震作用产生的结构底部总剪力,Vf,max为各层框架所承担的总剪力中的最大值.这种调整方法对于框架柱沿竖向的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是合适的,但是对于那些框架柱沿竖向的数量变化较大的建筑,这样调整会造成上部楼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剪力明显偏大,是不合理的.因此,高规规定:对框架柱数量从下至上分段有规律变化的结构,当Vf<0.2V0时,V0应取每段最下一层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总剪力;Vf,max应取每段中对应于地震作用.其次,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框架部分的内力调整我想几乎所有的结构工程师都大概的知道这是为了保证框架作为结构二道防线之用.那么详细分析起来会是如何呢?首先来看典型框架剪力墙的内力分配图(此图为解析推导,与实际情况稍有出路,可以参考理论推导的假设,但是基本规律是合适的).由图可见在结构的底部剪力墙需承担大部分的内力,变形上是剪力墙小而框架大,因此剪力墙在此部分起到主导的作用,即第一道防线,若在外力作用下剪力墙屈服则将转移很大的内力给框架,此时只按弹性分析设计出来的框架将无法承担这部分由墙转移出来的作用而破坏,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底部区域框架的设计内力以实现它的二道防线功能.那么对于结构的上部区域是否还是这样的情况呢?那就不是了,顶部区域框架可能承担超过层剪力的作用而剪力墙的内力则反向与外力作用相同,因此在上部(尤其是顶部)区域,框架剪力=外力+墙剪力!而变形上框架小剪力墙大,此时实际上框架起到主导作用,是框架在帮剪力墙,那么两道防线的概念则发生了转移,因此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顶部区域也需要加强框架.第三,对于普通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而言,执行了规范的规定会出现什么结果?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当1.5Vf,max<0.2V0时,整个框架结构的内力调整由1.5Vf,max控制,这时对于顶部区域而言就会出现内力调整系数过大的情况,于是就要执行规范关于分段采用Vf,max的规定,而如果结构中不存在高规规定的可分段条件,是否还可以分段呢?在结构的概念上是可以的,或者比如stawe限制2为上限,但是考虑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顶部区域需要加强框架,且规范要求为“应”,因此这样的设计在概念上并无过错只是偏保守.第二种情况,当1.5Vf,max>0.2V0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底部区域的内力调整由0.2V0控制,中部区域不需要调整,上部区域由0.2V0控制,此时也出现了对于顶部区域而言就会出现内力调整系数过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调整框架的内力在结构概念上就意义就不清晰了,因此HiStruct建议,此时若调整系数很大则可直接采用“2”的调整系数,但是一般情况下既然1.5Vf,max>0.2V0则说明框架部分其实也不太弱,即顶部按0.2V0的调整系数一般不会太大,可以设计下来.在规范尚未明确可以分段采用V0时,也考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顶部区域需要加强框架,因此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规范的规定还是老实执行为好.第四,特殊情况下的一些内力调整措施实际结构设计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HiStruct举一些例子供大家参考,其实只要真实的理解了框架剪力墙结构,那么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上需要加强之处自然也就水落石出了.(1)带加强层的框筒结构,这种情况下加强层附近框架内力一般有较大突变,Vf,max可不需要按照此处采用,而要从整体概念上把握,但是由于规范对加强层处的设计无具体规定,因为还是建议适当加强.(2)混合结构,见规范的规定,适当提高要求.(3)框肢柱,见规范要求.(4)结构有明显的规律性分段如竖向构件减数,立面缩进,转换等,可考虑分段调整,但要强调整体把握.(5)少量较大框架柱,由于建筑布置等原因,可能框架柱较少,若要突破规范就要提方案审查,可参考少量框肢柱的内力调整规定或更强措施.最后,结语其实只有真正理解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理论依据和结构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可深入理解规范条文,面对结构设计中千变万化的特殊情况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设计思路和加强措施也就水到渠成.HiStruct注:感谢okok论坛的sh0315兄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如下:蔡益燕《双重体系中框架的剪力分担率》、胡庆昌《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黄吉锋,李云贵,邵弘,陈岱林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两种剪力调整的讨论》你可以参考下.另外最新的《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230:2008)对于混合结构的框架-剪力墙和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部分的剪力就是以第i楼层的总地震层剪力的10%~18%(具体数值详本规范)来规定的.这本规范依据钱嫁茹、魏勇、蔡益燕、郁银泉、申林《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框架地震设计剪力标准值研究》(《建筑结构》2008年第3期)的研究而得来.陈富生、邱国桦、范重《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P278页“框架总剪力的最小值”一段的论述也可以参考.我的感觉是从这些论文来看,取0.2倍基底总剪力似乎不妥,加之1.5Vf,max似乎概念更加模糊,设计大师胡庆昌的那篇文章应该很明确.相关论文下载如下:<双重体系中框架的剪力分担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两种剪力调整的讨论>HiStruct尝试对论文进行一些分析:首先,看蔡益燕老师的文章,请大家首先要注意一点的是它将注意力放在钢框架剪力墙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中讨论,做过设计的朋友都知道这两个结构体系,底部框架部分分担的剪力比别说0.25Vi,0.2Vi了,就是0.1Vi都很难实现(Vi为层剪力),这种情况下的一种观点(可以算上我)是认为0.1Vi都实现不了,就不应该叫做双重抗侧力体系;而另一种观点就是可以继续调整,那么怎么调整?用文章中提到了美国人的方法?--蔡益燕老师也说去掉核心筒之后剩下的框架如何保持结构稳定性还是个问题,更别提接下来的计算了和复核0.25V0了!HiStruct所知在国外的设计中强调抗力体系的概念,比如一个结构中抗侧力体系和抗竖向力体系是可以独立设计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按照此文中的方法做,把核心筒去掉,剩下一个“独立”的外框架,怎么计算?如果想不通那么一定是咱们都没理解美国人的意思.为什么不回过头来反思,难道我们一定要按照美国人的思路来做吗?他们一定就对了吗?难道我们自己就不能主动去理解这个结构体系了?希望大家也都反思一下,其实pkpm专家的论文就值得读.话说回来在这之前我就看到过类似蔡老师提到的美国人的做法,就是胡老师文中提到的Dr.S.K.Ghosh的解释,只是我也一开始也不解,导致后来不想去解,那么各位中国的结构工程师们看完这些美国人的说法之后都打算怎么猜他们的意思呢?HiStruct推荐可以去读一篇文章《采用ETABS及美国规范设计境外某高层建筑结构的体会》易勇张蜀泸刘兰花冯远(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其次,请注意上述文章都是基于钢框架为主的,那么如果框架采用混凝土或者型钢混凝土呢?还能照搬这些专家们的意见吗?各位自己思考吧,本博客上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内力调整设计建议的文章,绝大部分是基于我觉得还不错的一些教材的资料,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说法都不是普适性的理论.第三,在第一次做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时候,HiStruct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计算以了解框架剪力墙这个结构体系,因为是年轻人,所以在面对有争议的问题时,我更相信的是自己亲自弄出来的结论,当然那些自己做过的体会不是一篇博文就能说得清楚,其实调整系数这个问题在我的脑子中就是一个概念设计的强化措施而已,实际上抗震审查的专家有可能要求我们做得比规范严格得多,但是只要是概念朝着更安全的方向,就至少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你可以把它做得很保守或者由于限额设计的要求要做的很经济,但是不管怎么样,建议各位自己心里一定要有个“数”.注:国外的做法可以参考,但是不建议照搬.今天翻了一下方鄂华老师的书,其中关于美国规范框架剪力墙双重体系的理解说得很好,记录下来供各位参考: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的设计层剪力不小于该层总剪力25%时作为双重体系,双重体系可认为具有很高的延性,即可以多折减设计地震力.而当框架负担的水平力小于25%时,美国规范的对策是(1)减小它的延性系数,即相对的提高设计地震力;(2)并且要求只考虑剪力墙或筒体独立承担100%的剪力(框架部分还按计算比例,不用调整),此时认为结构只是单重体系.由此可见方老师的说法与蔡、胡老师等,角度完全不同.HiStruct认为方老师的说法好理解,也更合理.赵西安老师的书上提到中国规范的0.2V0和1.5Vf,max双控是60-70年代提出的,当时主要是针对规则的结构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楼越来越高,体型越来越复杂,所以规范也跟着变化出现了分段调整的做法,并且这些内力调整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探讨和更新.静力分析表明,对于框架剪力墙的中部和上部而言,一般框架部分的分担力比较大(可以超过0.2甚至0.25的每层地震力),其实中部区域,框架一般会出现Vf,max,但是也不足以撼动剪力墙的主导地位,即框架还是须作为第二道防线之用,上部区域一般框架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框架很可能转为第一道防线,因此有观点认为此时框架(中上部)可不再调整了(比如建议用每层Vi来调整内力的观点,本质上就是不需要调中上部框架的内力),HiStruct认为要不要做内力调整还是需要根据结构的具体受力情况而定,如讨论[1]中所叙述的.另,请大家注意的是,事实上很多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都表明,尤其是超高层结构,受高阶振型的影响,顶部区域的核心筒或剪力墙通常是薄弱部位(由于设计墙厚等原因,很可能比底部更早屈服破坏),这也就是HiStruct一直在强调虽然顶部框架在静力计算下主导,但是也要适当提高设计内力的根本原因,因为此时框架并不会早于墙而破坏!当然地震作用下的实际情况如何无法说清楚,不过做强剪力墙或者做强框架是必要的.再往下看结构的下部区域,其实对于框架剪力墙的下部区域而言采用Vi和采用V0差别并不会很大,采用V0相对更保守一点.HiStruct注:这段时间连续发出几篇文章,希望能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认识和设计体会说得清楚一些.新的抗震设计规范审查稿GB50011-20XX已经出来,从中可以发现变化之处有很多,HiStruct推荐各位好好读读,其中就包括了咱们一直有争议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内力调整方法.具体的新条文和说明如下:6.2.13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本均匀的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地震剪力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不宜小于 1.15且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侧向刚度分配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说明]:本条有两处修改,其一,关于普通的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剪力调整系数,其二,少墙框架的计算.按照框剪结构多道防线的概念设计要求,墙体是第一道防线,设防烈度、罕遇地震下先于框架破坏,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剪力必须加大;即使按框架与抗震墙协同工作分析,结构上部1/3~1/2的楼层,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楼层剪力可能大于墙体,也应考虑内力重分布适当增大.我国80年代1/3比例的空间框剪结构模型反复荷载试验及试验模型的弹塑性分析表明:保持楼层侧向位移协调的情况下,弹性阶段框架仅承担不到5%的总剪力;随着墙体开裂,框架承担的剪力逐步增大;当墙体端部的纵向钢筋开始受拉屈服时,框架承担大于20%总剪力;墙体压坏时框架承担大于33%的总剪力.2001版的规定与89版的规定相同,多遇地震下弹性阶段20%的总剪力,当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墙体损坏导致的墙体与框架之间地震剪力重分布,则框架承担的剪力远大于20%.因此,继续保持2001版的规定是最低的要求,本次修订拟明确:“任一层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地震剪力应乘以增大系数”.89版、2001版增大系数的规定,取较小值是为了避免仅有少量框架的框剪结构的框架调整系数过大,但当上部楼层按刚度分配大于总剪力20%时不需调整,没有体现多道防线,故拟增加按刚度分配的 1.15倍考虑多道防线.近来有一种意见,认为上部各层的框架部分只需承担不少于本层剪力的20%.只在剪力墙结构体系中设置个别框架(仍作为剪力墙体系看待)的情况是合适的;对一般的框剪体系,则这种观点忽略了剪力墙与框架变形特征的不同和协同工作的计算结果,忽视了多道防线的要求,故不予采纳.HiStruct解读:首先,框架部分的最小剪力调整系数1.15正如条文[说明]中所解释的一样,规范审查稿否定了那一种认为上部各层的框架部分只需承担不少于本层剪力的20%(25%),而不必再调整的意见,给出的解释是“没有体现多道防线”和“忽略了剪力墙与框架变形特征的不同和协同工作”.HiStruct前面所分析的主要认为框剪结构中上部框架部分可能已经转为结构第一阶段的主要受力部分,并且由于高阶振型的影响(反应谱可能估算不足),上部的墙体也容易开裂,继续转移内力,还是需要强调框架后备作用,因此上部框架也必须调整.因此同意审查稿的方法,从总体上对于外框架内力调整系数提出了下限值.其次,89和2001规范此条规定的试验和理论结果80年代1/3比例的空间框剪结构模型反复荷载试验及试验模型的弹塑性分析的结论是咱们国家89和2001规范的条文依据,这与美国UBC的结论稍有不同,但也近似.并且近年来很多超高层的弹塑性分析表明,框架-核心筒结构按照弹性刚度分配,外框架底部实际上难以分担到很多剪力,一般5%-10%,甚至更低都有,但是随着核心筒的开裂损伤,底部外框架所承担的剪力迅速增加,当墙体端部的纵向钢筋开始受拉屈服时达到20%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从大震下的破坏分析来看,外框架一般最晚开始屈服,且进入塑性的水平并不高,实际上合理的设计是可以起到二道防线的作用,当然前提就是刚度不足,要用强度来补,内力调整系数不应有上限!STAWE设置2为上限的做法不合理.第三,其他一些双重体系的内力调整规定6.6.3板柱-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房屋高度大于24m时,抗震墙应承担结构的全部地震作用;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抗震墙宜承担全部地震作用.各层板柱和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除满足按侧向刚度分配值外,应能承担不少于本层地震作用(?)的20%且不小于最大计算层剪力的 1.2倍.6.7.1框架-核心筒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2.除加强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外的任一楼层,框架按其侧向刚度分配的最大地震剪力,不宜小于整个结构总地震剪力的15%(?).8.2.3.3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斜杆可按端部铰接杆计算;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计算得到的地震层剪力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不小于 1.15且不小于结构总地震剪力25%和框架部分计算最大层剪力1.8倍的较小值.[说明]:本款修订依据多道防线的概念设计,框架-支撑体系中,支撑框架是第一道防线,在强烈地震中支撑先屈服,内力重分布使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必需增大,二者之和应大于弹性计算的总剪力;如果调整的结果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不适当增大,则不是“双重体系”而是按刚度分配的结构体系.美国IBC规范中,这两种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是不同的,适用高度也不同.日本在钢支撑-框架结构设计中,去掉支撑的纯框架按总剪力的40%设计,远大于25%总剪力.因此,建议,即使框架部分按计算分配的剪力大于结构总剪力的25%,也至少按框架最大计算层剪力的1.15倍调整,以实现一定的二道防线.近来,有一种意见认为,1997UBC规定双重体系的框架部分应至少承担底部总剪力的25%,2000IBC改为框架部分应至少承担设计力(design forces)的25%,且按刚度分配.咨询美方来华专家的意见,认为设计力是指层剪力,因此建议本款改为框架部分只承担不小于本层地震剪力的25%.这种意见忽略了多道防线的重要概念,也不符合纯框架与支撑框架二者变形协同工作的分析结果,对于大震下的结构是不安全的,故未采纳.G2.3.2钢框架部分按刚度计算分配的地震剪力,不宜小于结构总地震剪力的12%(?).[说明]:本条规定了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中不同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一些基本要求:1.近年来的试验和计算分析,对钢框架部分应承担的最小地震作用有些新的认识:框架部分承担一定比例的地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钢框架部分按计算分配的地震剪力过少,则混凝土墙体、筒体的受力状态和地震下的表现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几乎没有差别,甚至混凝土墙体更容易破坏.清华大学土木系选择了一幢国内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变换其钢框架部分和混凝土核心筒的截面尺寸,并将它们进行不同组合,分析了共20个截面尺寸互不相同的结构方案,进行了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和比较,提出了钢框架部分剪力分担率的设计建议.考虑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总高度大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房屋,为给混凝土墙体楼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按钢框架分配的地震剪力乘以增大系数1.8后稍大于总地震剪力20%,则得到本条推荐的钢框架按刚度分配的最小地震作用.G2.4.2钢框架部分除伸臂加强层及相邻楼层外的任一楼层按计算分配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且不小于结构总地震剪力的25%和最大楼层地震剪力1.8倍二者的较小值.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该楼层框架各构件的剪力、弯矩和轴力(?)计算值均应进行相应调整.[说明]:本条规定了抗震计算中,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1.混合结构的阻尼比,取决于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在总变形能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不同振型的阻尼比可能不同.当简化估算时,可取0.045.2.根据多道抗震防线的要求,钢框架部分应按其刚度承担一定比例的楼层地震力.按美国IBC2006规定,凡在设计时考虑提供所需要的抵抗地震力的结构部件所组成的体系均为抗震结构体系.其中,由剪力墙和框架组成的结构有以下三类:①双重体系是“抗弯框架(moment frame)具有至少提供抵抗25%设计力(design forces)的能力,而总地震抗力由抗弯框架和剪力墙按其相对刚度的比例共同提供”;由中等抗弯框架和普通剪力墙组成的双重体系,其折减系数R=5.5,不许用于加速度大于0.20g的地区.②在剪力墙-框架协同体系中,“每个楼层的地震力均由墙体和框架按其相对刚度的比例并考虑协同工作共同承担”;其折减系数也是R=5.5,但不许用于加速度大于0.13g的地区.③当设计中不考虑框架部分承受地震力时,称为房屋框架(building frame)体系;对于普通剪力墙和建筑框架的体系,其折减系数R=5,不许用于加速度大于0.20g的地区.关于双重体系中钢框架部分的剪力分担率要求,美国UBC85已经明确为“不少于所需侧向力的25%”,在UBC97是“应能独立承受至少25%的设计基底剪力”.我国在2001抗震规范修订时,第8章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设计规定是“不小于钢框架部分最大楼层地震剪力的1.8倍和25%结构总地震剪力二者的较小值”.因此,在保持规范延续性的基础上,本条拟规定调整后钢框架承担的剪力至少增加15%HiStruct注:由于结构体系的不同,抗震设计规范审查稿中,对于外框架(外支撑)提出了不同的内力条件系数和条件,但是HiStruct认为除了6.2.13条外,其中依然有些内力调整系数的用词和调整方法不统一,且有些控制调整系数的依据也不足.。
0.2V0调整
框架剪力墙结构0.2V0和Vf,max内力调整的概念和设计建议有人问为什么0.2V0是取结构底部而不是每层的剪力,并且不是少数人对此有疑惑,因此HiStruct 将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理解。
首先,来看看规范是如何执行这个内力调整的:根据高规和抗规的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必须满足一定要求。
这就是说,在地震作用时剪力墙作为第一道防线承担了大部分的水平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框架部分可以设计得很弱。
相反,框架部分作为第二道防线必须具备一定的抗侧力能力,这就需要在计算时,对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剪力进行调整。
在高规中,对Vf <0.2V0的楼层,设计时Vf 取 1.5Vf,max和0.2V0 的较小值。
V0为地震作用产生的结构底部总剪力,Vf,max为各层框架所承担的总剪力中的最大值。
这种调整方法对于框架柱沿竖向的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是合适的,但是对于那些框架柱沿竖向的数量变化较大的建筑,这样调整会造成上部楼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剪力明显偏大,是不合理的。
因此,高规规定:对框架柱数量从下至上分段有规律变化的结构,当Vf<0.2V0 时,V0应取每段最下一层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总剪力;Vf,max 应取每段中对应于地震作用。
其次,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框架部分的内力调整,我想几乎所有的结构工程师都大概的知道这是为了保证框架作为结构二道防线之用。
那么详细分析起来会是如何呢?首先来看典型框架剪力墙的内力分配图(此图为解析推导,与实际情况稍有出路,可以参考理论推导的假设,但是基本规律是合适的)。
由图可见在结构的底部剪力墙需承担大部分的内力,变形上是剪力墙小而框架大,因此剪力墙在此部分起到主导的作用,即第一道防线,若在外力作用下剪力墙屈服则将转移很大的内力给框架,此时只按弹性分析设计出来的框架将无法承担这部分由墙转移出来的作用而破坏,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底部区域框架的设计内力以实现它的二道防线功能。
2屈服强度的测定
二、屈服强度σ0.2的测定一、概述金属材料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是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强度性能指标。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通常固定以产生0.2%残余应变时的应力(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作为这类材料的屈服点,故又称为名义屈服极限、屈服强度等,用σ0.2表示。
二、实验目的:1.学会测定无明显屈服阶段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的原理和方法;2.测定45钢的规定残余伸长应力σ0.2;3.学习试验机和相关仪器的操作使用。
三、实验仪器,材料:电子万能试验机,引伸计,游标卡尺,拉伸试样四、实验原理国标GB228-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规定,σ0.2表征试样卸除拉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简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表达式为:σr0.2=F r0.2A0⁄式中,F r0.2为规定产生0.2%的残余伸长力,A0为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横截面面积。
金属材料规定残余伸长应力σ0.2和屈服点一样,表征材料开始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其测试方法可分为图解法和引伸计(卸力)法。
1、图解法测σ0.2时,需要借助试验机上的自动绘图装置做出载荷F与伸长△L的关系曲线图。
如图1所示。
为了确保其测量精度,要求力轴每毫米所代表的应力一般不大于10N/mm2 ,曲线的高度应使F r出于力轴量程的1/2以上。
伸长放大倍数的选择应使图中的OC段的长度不小于5mm。
然后,在绘出的F-△L曲线图上,自弹性直线段与伸长轴的交点O起,在伸长轴上截取一相应于规定非比例伸长的OC段,即OC=L r×K×0.2%=KL rεr其中L r为图1 图解法测定σ0.2引伸计标距,K为引伸计放大倍数,εr为残余伸长应变,即等于0.2%。
然后过C点做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CA交曲线于A点,则A点对应的拉力F r即为所测规定残余伸长相对应的F r0.2。
根据F r0.2可计算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σ0.2。
此法是一次加载后,即可求出σ0.2,但要求有高精度的自动测绘设备,例如电子万能试验机(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及记录绘图装置等)才能保证其测量精度要求。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的一般规定:1.配制及分析中所用的水及稀释液,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系指其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
2.工作中使用的分析天平砝码,滴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较正。
3.标准溶液规定为20℃时,标定的浓度为准(否则应进行换算)。
4.在标准溶液的配制中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时,不要略去其中任何一种,而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相对误差不得大于0.2%,以标定所得数字为准。
5.标定时所用基准试剂应符合要求,含量为99.95-100.05%,换批号时,应做对照后再使用。
6.配制标准溶液所用药品应符合化学试剂分析纯级。
7.配制0.02(M)或更稀的标准溶液时,应于临用前将浓度较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8.碘量法的反应温度在15-20℃之间。
(一)3N硫酸标准溶液配制1.配制0.1N硫酸标准溶液,量取3mLH2SO4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0.5N硫酸标准溶液,量取15mL H2SO4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1N硫酸标液量取30mL H2SO4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3N硫酸标液量取90mL H2SO4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切记一定是将浓硫酸往水里慢慢加。
2.标定(1)反应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混合指示剂变色情况参见1N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项下(2)仪器: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125mL;磁坩埚;称量瓶。
(3)标定过程:基准物处理:取预先在玛瑙乳钵中研细之无水碳酸钠适量,置入洁净的磁坩埚中,在沙浴上加热,注意使运动坩埚中的无水碳酸钠面低于沙浴面,坩埚用磁盖半掩之,沙浴中插一支360℃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与坩埚底平,开始加热,保持270-300℃1小时,加热期间缓缓加以搅拌,防止无水碳酸钠结块,加热完毕后,稍冷,将碳酸钠移入干燥好的称量瓶中,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
粗糙度标准
日本粗糙度标准2009-03-06 10:11日本粗糙度标准日本图纸中粗糙度无数字标注的四个倒三角表示Rz≤0.8,Ra≤0.2;三个倒三角表示Rz≤6.3,Ra≤1.6;两个倒三角表示Rz≤25,Ra≤6.3;一个倒三角表示Rz≤100,Ra≤25。
若有数字标注,则数字直接表示Rz。
表面粗糙度与标准公差表2007-10-18 14:54分类:工作资料字号:大大中中小小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微细的凸凹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能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仍能观察到。
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高度参数共有三个: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Ra)如图1所示,通过零件的表面轮廓作一中线m ,将一定长度的轮廓分成两部分,使中线两侧轮廓线与中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相等,即F1+F3+……+Fn-1=F2+F4+……+Fn图1 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值Ra,就是在一定测量长度l 范围内,轮廓上各点至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算术偏差。
用算式表示为Ra=dx或近似写成Ra≈∙不平度平均高度(Rz)就是在基本测量长度范围内,从平行于中线的任意线起,自被测轮廓上五个最高点至五个最低点的平均距离(图2),即RZ=图2 不平度平均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就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间距参数共有两个: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就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峰间距的平均值。
而轮廓单峰间距,就是两相邻轮廓单峰的最高点在中线上的投影长度Si。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
含有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中线长度Smi,称轮廓微观不平间距。
综合参数只有一个,就是轮廓支承长度率tp。
它是轮廓支承长度np与取样长度l之比。
在原有的国家标准中,表面光洁度分为14级,其代号为V1、V2……V14。
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中0.2V0调整的具体应用
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中0.2V0调整的具体应用牟京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1 问题的提出和分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简称高规)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抗规)的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必须满足一定要求。
这就是说,在地震作用时剪力墙是作为第一道防线承担了大部分的水平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框架部分可以设计得很弱。
相反,框架部分作为第二道防线必须具备一定的抗侧力能力,这就需要在计算时,对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剪力进行调整。
在91版的高规(JGJ3-91)中,对V f <0.2V0的楼层,设计时V f取1.5V f,max和0.2V0 的较小值。
V0为地震作用产生的结构底部总剪力,V f,max为各层框架所承担的总剪力中的最大值。
这种调整方法对于框架柱沿竖向的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是合适的,但是对于那些框架柱沿竖向的数量变化较大的建筑,这样调整会造成上部楼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剪力明显偏大,是不合理的。
因此,02版高规(JGJ3-2002)8.1.4条规定:对框架柱数量从下至上分段有规律变化的结构,当V f<0.2V0时,V0应取每段最下一层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总剪力;V f,max 应取每段中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承担的地震总剪力中的最大值。
对框架柱数量沿竖向变化更复杂的情况,还应专门研究框架柱剪力的调整方法。
2 工程实例西安某医院,建筑面积60000m2。
主楼地下2层,地上26层,高98.85m;裙房地下2层,地上7层,高度28.3m。
主楼和裙房均采用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
采用SATWE软件计算,并用ETABS 软件进行复核。
工程平面见图1, 2。
计算时嵌固部位定在±0.000处。
结果表明,框架柱的倾覆弯矩百分比各层均小于50%,基本在10%~35%之间,这说明剪力墙的数量满足高规的要求。
0.2铜丝电阻率
0.2铜丝电阻率
铜的电阻率(Resistivity)是描述铜材料导电性能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来表示材料单位长度(单位横截面积)内的电阻值。
铜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略微增加,一般情况下在20°C(室温)时的铜电阻率被广泛使用。
对于纯铜(例如,电子级铜),在20°C时的电阻率约为 1.7 x 10^(-8) Ω·m (欧姆·米)。
这是一个常用的参考值。
"0.2铜丝"是指直径为0.2毫米的铜丝,那么电阻率的具体数值可以通过乘以电阻率系数进行计算。
以20°C为例:
电阻率 = 铜电阻率 x (Π x (直径/2)^2) / 长度
其中,铜电阻率为 1.7 x 10^(-8) Ω·m,直径为0.2毫米(或转换为米为 0.0002 米),长度为需要计算的铜丝长度。
请注意,这仅是一个近似计算,实际的电阻值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纯度等。
对于精确的应用,建议参考更具体的实验数据或相关的工程资料。
数值修约规则简介
六、数值修约规则简介数值修约就是将表示带有误差的测量或计算结果的数字,通过省略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近似值尽可能接近原数值的过程。
所谓“修约”就是“舍入”或“进舍”。
数值修约是通过省略原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数值的过程。
经数值修约后的数值称为(原数值的)修约值。
修约值的最小数值单位称为修约间隔。
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例1】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应在0.1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一位小数;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0,修约值应在100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百”数位。
二、数值修约规则和方法国家标准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规定了测量或经计算的各种数值需要修约时的规则。
具体规则及方法如下:(1)确定修约间隔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即表明将数值修约到“个”数位;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n (n为正整数),表明将数值修约到n位小数;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n,即表明将数值修约到10n数位,或将数值修约到“十”、“百”、“千”……数位。
(2)正数的修约在对数值进行修约时,习惯上,通常使用“四舍五入”。
但理论与实际表明,“四舍五入”并不完美,因为逢五必进,使得“舍入”不平衡,总的说来是“入的多,舍的少”。
GB/T 8170-2008规定的进舍规则可归纳为“四舍六入五单双法”。
具体地说,对一个正数进行修约的进舍规则是:a)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则舍去,保留的其余各位数字不变;b)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则进一,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c)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是5,且其后跟有非0数字时进一,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d)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且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一, 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偶数(0,2,4,6,8),则舍弃。
0.2井喷事故案例
83年 29日 50分起油管时 分起油管时, 沙层组的天然气抽喷 抽喷, 83年4月29日0:50分起油管时,将S2沙层组的天然气抽喷, 抽油杆喷出,井口失控。从表层周围窜水喷气, 抽油杆喷出,井口失控。从表层周围窜水喷气,井口周围很 快形成直径20多米大坑 采油厂组织多次抡装井口, 快形成直径20多米大坑,采油厂组织多次抡装井口,企图强 20多米大坑, 行压井均未成功。 行压井均未成功。
November 5, 2011
10
November 5, 2011
11
November 5, 2011
12
November 5, 2011
13
处理井喷失控的基本做法
救援井压井止喷法 当地面压井无效时, 就必须钻救援井。 当地面压井无效时 , 就必须钻救援井 。 以胜利油田打救援井制服永69- 井井 以胜利油田打救援井制服永 - 1井井 喷为例
永69-1井(喷井) 井 喷井)
主季风方向
0
永69-1救援井 救援井
17
处理井喷失控的基本做法 剖面设计: ②. 剖面设计: 采用达到喷层最短距离的剖面设 使施工周期尽可能短。 计,使施工周期尽可能短。 (考虑喷层渗透性) 考虑喷层渗透性) ③.轨迹控制精度要高(打准) 轨迹控制精度要高(打准) 老井全井井斜数据弄清, 并计 老井全井井斜数据弄清 , 算出喷井在S25的空间位置 的空间位置。 算出喷井在 S25 的空间位置 。 进行 磁偏角的校正。 磁偏角的校正。 及时测量轨迹数据, 及时测量轨迹数据 , 及时调整 井眼轨迹。 井眼轨迹。 November 5, 2011
November 5, 2011
14
处理井喷失控的基本做法
1、69-1井井喷简况: 69- 井井喷简况: 69- 井位于胜利油田永68 68- 断块, 永69-1井位于胜利油田永68-1断块,80 日完井。 年9月5日完井。 井深1630.25m 完钻地层为S 井深1630.25m,完钻地层为S3段。 1630 井身结构: 井身结构: 表层下深53 17m 53. 103/8〞表层下深53.17m 5 1 / 2〞 油 层 套 管 72mm 1582.69m 水泥返高900 mm× 900m J55×7.72mm×1582.69m×水泥返高900m
安装缩写
电气符号大全SR:沿钢线槽敷设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CLE:沿柱或跨柱敷设WE:沿墙面敷设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BC:暗敷设在梁内CLC:暗敷设在柱内WC:暗敷设在墙内CC:暗敷设在顶棚内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FC:暗敷设在地面内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一,导线穿管表示SC-焊接钢管MT-电线管PC-PVC塑料硬管FPC-阻燃塑料硬管CT-桥架MR-金属线槽M-钢索CP-金属软管PR-塑料线槽RC-镀锌钢管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DB-直埋TC-电缆沟BC-暗敷在梁内CLC-暗敷在柱内WC-暗敷在墙内CE-沿天棚顶敷设CC-暗敷在天棚顶内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坪下SR-沿钢索BE-沿屋架,梁WE-沿墙明敷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CS-链吊DS-管吊W-墙壁安装C-吸顶R-嵌入S-支架CL-柱上沿钢线槽:SR沿屋架或跨屋架:BE沿柱或跨柱:CLE穿焊接钢管敷设:SC穿电线管敷设:MT穿硬塑料管敷设: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电缆桥架敷设:CT金属线槽敷设:MR塑料线槽敷设:PR用钢索敷设:M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直接埋设:DB电缆沟敷设:TC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暗敷在梁内:BC沿或跨柱敷设:AC暗敷设在柱内:CLC沿墙面敷设:WS暗敷设在墙内:WC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吊顶内敷设:SCE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CHSM8-63C/3PDTQ30-32/2P 这两个应该是两种塑壳断路器的型号,HSM8-63C/3P 适用于照明回路中,为3极开关,额定电流为63A(3联开关)DTQ30-32/2P 也是塑壳断路器的一种,额定电流32A,2极开关其他那些符号都是关于导线穿管和敷设方式的一些表示方法,你对照着查一下矿用铠装控制电缆;MKVV22,MKVV32 2*0.5,3*0.75,4*4,------37*1.5mm铠装控制电缆;KVV22,KVV32,KVVR22 2*0.5,3*0.75,4*4,------37*1.5mm铠装屏蔽控制电缆KVVP-22,RVVP-22,KVVRP-22,KVVP2-22,KVVRP2-222*0.5,3*0.75,4*4,------37*1.5mm铠装阻燃控制电缆;ZR-KVV22,ZR-KVV32,ZR-KVVR222*0.5,3*0.75,4*4,------37*1.5mm铠装阻燃屏蔽控制电缆;ZR-KVVP22,ZR-KVVRP22,ZR-KVVP2-22,ZR-KVVRP2-222*0.5,3*0.75,4*4,------37*1.5mm铠装通信电缆;HYA22,HYA23,HYA53,HYV22,HYV23 5对,10对------2400对,0.4-0.5-0.6-0.7-0.8-0.9线径铠装充油通信电缆;HYAT22,HYAT23,NYAT53 5对,10对------800对0.4-0.5-0.6-0.7-0.8-0.9线径铠装阻燃通信电缆;ZR-HYA22,ZR-HYA23,ZR-HYA53,WDZ-HYA23,WDZ-HYA535对,10对------2400对,0.4-0.5-0.6-0.7-0.8-0.9线径矿用铠装阻燃通信电缆;MHYA22,MHYV22,MHYA32,MHYV325对,10对------200对,0.5-0.6-0.7-0.8-0.9-1.0线径铠装计算机电缆;DJYVP22,ZR-DJYVP22,DJYVRP22,DJYPV22,ZR-DJYPV22DJYPVR22 DJYPVP22,DJYPVRP22,ZR-DJYPVP22,ZR-DJYPVPR221*2*0.75 2*2*1.0 3*2*1.5 ------30*2*1.5mm铠装铁路信号电缆;PZY23,PTY23,PZY22,PTY22,PZYH23,PTYH23 PZYA23,PZYA22,PZYAH22,PTYAH22,PTYAH32,PZY324芯-6芯-8芯-9芯------6型号含义:R-连接用软电缆(电线),软结构。
0.2修约规则
0.2修约规则
0.2修约规则通常是指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对测量结果进行修约的规则。
在这个规则中,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当一个数字的末尾是5时,应当向偶数舍入。
也就是说,如果5前面的数字是偶数,则末尾数字舍去;如果5前面的数字是奇数,则末尾数字进位。
2. 当一个数字的末尾小于5时,直接舍去。
3. 当一个数字的末尾大于5时,进位。
4. 当一个数字的末尾等于5时,根据前一位数字的奇偶性来决定是舍去还是进位。
这些规则旨在对测量结果进行修约,以确保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这些规则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实验测量、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变形0.2%点
变形0.2%点
0.2指的是0.2%偏移点,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的起始点。
在应力-应变曲线上,0.2%偏移点是指应变增加0.2%时,应力开始增加的点。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如铜和铝等,没有屈服点可以用来确定屈服强度,因此通常会使用0.2%偏移点来确定材料的屈服强度。
通常,0.2%偏移点是通过拉伸试验来测量的,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强度。
如果应力一直增加而没有出现明显的屈服阶段,可以在应变增加0.2%的位置上测量材料的应力值作为屈服点。
这个方法是通过偏移材料的弹性区域来确定屈服点,因为塑性材料的弹性区域很小,而屈服点是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地方,因此需要使用一种能够准确确定屈服点的方法。
0.2化成分数
0.2化成分数
0.2化成分数是:五分之一。
解析:首先将0.2化成分母为10的分数,然后找出公约数进行约分即可。
0.2=2/10(化成分母为10的分数)=(2÷2)/(10÷2)(用公约数2进行约分)=1/5
分数化小数:
(1)、分数化为纯循环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能化为纯循环小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分母的质因数里没有2和5,其循环节的位数等于能被该最简分数的分母整除的最小的形式的数中9的个数。
(2)、分数化为混循环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能化为混循环小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分母既含有质因数2或5,又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两个点是0.2还是0.02
两个点是0.2还是0.02
两个点是0点02。
因为百分点是100,2个点就是百分之2,也就是0点02了。
所以两个点是0点02。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不会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特殊分数,其分子可不为整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一个比值。
百分比是一种表达比例,比率或分数数值的方法,如82%代表百分之八十二,或着是0点82。
百分比概念与定义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如41%,1%等。
由于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也就是都以1%作单位,因此便于比较。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所以百分号后不可以加单位。
百分比是一种表达比例,比率或分数数值的方法,如82%代表百分之八十二,或82/100,0.82。
成和折则表示十分之几,举例如七成和七折,代表70/100或70%或0.7。
所以百分比后面不能接单位。
零点2毫米参照物
零点2毫米参照物
0.2毫米差不多有两根头发絲那么粗。
我们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等都是长度单位,它们每相邻两个长度之间都是十进制的。
0.2毫米的长度就是2微米。
一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的粗,2微米就相当于2根头发絲那么粗。
0.2毫米相当于2到4根头发。
每根头发的直径是0.05至0.1,也就是说0.2毫米,相当于2到4根的头发。
毫米又称公厘,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
英文缩写MM,十毫米相当于一厘米,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0.2mm有0.0002米深
0.2毫米(mm)=0.0002米
mm是单位毫米,是0.001米。
毫米,又称公厘(或公釐),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0毫米相当于1厘米,100毫米相当于1分米,1000毫米相当于1米(此即为毫的字义)。
关于毫米的进率:
1毫米=0.1厘米;1mm=0.1cm
=0.01分米;=0.01dm
=0.001米;=0.001m
=0.000001千米=0.000001km = 1 000 微米(μm)
=1 000 000纳米(nm)。
0.2mm走线能承受的电流
0.2mm走线能承受的电流
0.2mm走线的承受电流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包括走线材料、走线宽度、环境温度、走线长度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1. 走线材料,走线材料的导电性能是影响承受电流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走线材料包括铜、铝等。
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因此相同宽度的铜走线可以承受更大的电流。
2. 走线宽度,走线的宽度也是影响承受电流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走线宽度越宽,其承受的电流能力越大。
因此,0.2mm宽度的走线相对较窄,其承受电流能力可能较低。
3.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也会对走线的承受电流能力产生影响。
高温环境会导致走线的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其导电性能,进而影响其承受电流能力。
4. 走线长度,走线长度也会对承受电流能力产生影响。
较长的走线长度会增加电阻,从而导致电流损失,降低其承受电流能力。
总体来说,0.2mm走线的承受电流能力可能较低。
如果需要承受较大电流,可以考虑增加走线宽度、选择更好的导电材料,或者采取其他增强走线的措施,如增加走线层数、使用铜箔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具体的承受电流能力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际测试和计算。
供水压力0.2mpa的意思
供水压力0.2mpa的意思
供水压力0.2mpa是一个工程和物理学术语,用来描述水或其他液体的压力。
具体来说,它表示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施加了20万牛顿的压力,即0.2兆帕(MPa)。
这样的压力相当于200米高的水柱底部的压力。
供水压力0.2MPa在水工业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在自来水供应、工业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这种压力等级的水通常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其他需要稳定水压的场合。
供水压力0.2MPa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它确保了水能够克服重力,从水厂输送到用户端。
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有助于减少能量损失,使水能够顺畅地流动。
此外,适当的供水压力有助于确保水流的稳定性,从而为用户提供连续不断的水流。
对于工业用水而言,供水压力0.2MPa能够满足大多数生产过程的需求。
例如,在制造过程中,稳定的供水压力可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
在某些特定的生产流程中,如热处理、表面处理和清洗等,供水压力的稳定性更为重要。
另外,供水压力0.2MPa还有助于减少水垢的形成。
在高压下,水分子能够更好地渗透到管道内壁,从而减少水垢的附着。
这不仅有助于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因水垢堵塞管道而引发的维护成本。
总之,供水压力0.2MPa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它在保证水的稳定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和维护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罗哌卡因和0.25%罗哌卡因与0.5%利多卡因在静脉局
部麻醉方面的比较
1 引言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被引进,其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作用时间与布比卡因同样长,但是与布比卡因相比,它有着更低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管毒性。
在许多志愿者参与的研究中,静脉注射0.2%罗哌卡因用于静脉局部麻醉,其效果等同于0.5%利多卡因。
尽管报道过的病例很少,但有报道证明罗哌卡因在外科手术中产生了令人满意的镇痛条件。
并且在术后时期产生长效的镇痛效果。
为了确定罗哌卡因是否更益于静脉局部麻醉,我们进行一项临床研究来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与传统浓度的利多卡因的镇痛效果,我们假设罗哌卡因产生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与利多卡因相同,但是在止血带放气后可以产生更长效的阻滞后镇痛;我们还假设0.25%罗哌卡因产生的止血带后镇痛效果优于0.2%罗哌卡因。
2 材料和方法
由66位成年人,ASA分级I-II级的病人参加了此项研究,这些病人拟定进行前臂和手部手术,手术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
排除标准包括:肝脏疾病、肾功不全、镰型红细胞病、心脏传导异常、手术侧肢体神经血管异常、顽固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病变、怀孕、局麻药过敏史、体重指数<20或者>27kg/m2.
病人被随机分为3组(0.2%罗哌卡因组,0.25%罗哌卡因组,0.5%利多卡因组)每组22人进行双盲研究,由一位不参与数据收集的研究人员提供含有不同局麻药的注射器,由麻醉医生进行操作。
所有的病人不接受麻醉前用药。
术晨,20G的静脉套管针被置入到术侧肢体手背部的远端静脉,用来输入局麻药。
第二个套管针置入到对侧上肢的肘前静脉用来进行液体治疗和急救药物的输入。
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病人的无创血压、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
使用驱血绷带驱血后,将适用于上肢手术的双套囊的充气止血带的近端套囊
充气,使手术侧肢体的循环闭塞,气囊的压力至少高于收缩压100mmHg,通过测定同侧食指的脉搏血氧的缺失来证实肢体循环已闭塞,止血带充气时间至少30分钟,由一位麻醉医生在一分钟内将40ml局麻药注入,但该医生不知道注射的是何种局麻药物,药物注射完成之后记为零时间点,在此记录点之后的1、3、5分钟,分别使用Allis钳夹术侧肢体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采用0-2刻度的评分法(0=没有感觉,1=感觉迟钝,2=感觉过敏或正常)来评估感觉的缺失。
掐捏手术区域的皮肤,该区域感觉减退或消失时记为麻醉开始。
用口头的数字评分法(VNS)来评估外科切口的疼痛。
VNS<2代表可以接受的外科手术条件。
对运动功能的评估是通过5分钟内将血压计的气囊充气至40mm 汞柱来实现的,当近端止血带的压力变成不堪忍受的疼痛时,将近端止血带放气,远端止血带充气。
远端止血带的压力变成不堪忍受的疼痛时,此时间记为增加的忍受时间。
远端止血带充气到手术结束或到药物注射后30分钟。
术中病人保持清醒或者处于被镇静状态,一旦出现驱血带疼痛评分即VNS≥4时,使用0.5ug/kg 芬太尼和1-4mg咪达唑仑。
如果驱血带疼痛持续则可以增加芬太尼的剂量,在麻醉开始之前记录血流动力学与血氧饱和度,并在手术过程中每隔5分钟分别记录一次。
在驱血带放气后持续监测心律失常并且询问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例如:头晕、耳鸣、轻度头痛或金属味觉。
研究人员对PACU中每一位病人进行评估,从进入PACU开始直到出院,每隔10分钟评估一次。
在这些时间点疼痛评分采用0-10刻度VNS评分,0=没有疼痛,10=最严重的疼痛,感觉缺失的恢复采用针刺试验(VNS)来评估(0=没有感觉,10=正常感觉)。
VNS≥5代表感觉缺失的恢复。
在PACU中疼痛的评分(VRS)分为5级(0=没有疼痛,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4=极度疼痛)。
当VRS≥2时,静脉注射25mg哌替啶,两小时最大剂量为100mg。
当需要时,病人可以口服非类固醇类镇痛药物,尼美舒利100mg和曲马多50mg,尼美舒利给药间隔至少4小时,在这4小时期间病人可以应用曲马多,最大剂量100mg。
如果疼痛不能控制,给予尼美舒利100mg和曲马多50mg。
尼美舒利和曲马多每日最大剂量均为400mg。
术后24小时第一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以及镇痛药的使用总量被记录,病人出院后,我们通过电话随访,我们指导病人如何记录术后镇痛药的药量、疼痛的评分以及副作用。
3 结果
在66人参与的研究中,共有61人成功的参与了此次研究,其他5人由于追加了局麻药的用量而被排除本实验(利多卡因组2人,0.2%罗哌卡因组2人,0.25%罗哌卡因组1人)。
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类型没有明显的不同(见表1)
在三组当中,手术持续时间、驱血带时间、麻醉开始时间、运动阻滞开始及从局麻药注射到外科切口的时间没有明显的不同。
在0.25%罗哌卡因组,远端止血带的增加的忍受时间高于0.2%罗哌卡因组和0.5%利多卡因组,术中仅采用咪达唑仑镇静,3组当中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总量没有明显不同。
感觉阻滞的恢复时间利多卡因组明显短于其它两组。
利多卡因组的病人在PACU中第一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两组,并且利多卡因组使用镇痛药物的病人多于其它两组。
(见表2)
病人在PACU中停留的时间几乎相同,在进入PACU的前30分钟内,罗哌卡因组病人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
在进入PACU30分钟以后,评分没有明显不同。
(图1)
在PACU中使用哌替啶的总量三组当中没有明显不同。
在家中,使用两片以上曲马多的病人,0.25%罗哌卡因组明显低于0.2%罗哌卡因组和0.5%利多卡因组(见表3)
三组中尼美舒利的用量没有明显不同。
(见表4)
0.5%利多卡因组有8位病人出现了以下症状之一:轻度头痛、耳鸣、金属味觉。
相似的症状也出现在其它两组中(0.25%罗哌卡因组3名、0.2%罗哌卡因组2名)。
研究过程中没有出现肌肉颤动、构音障碍和局麻药中毒,心脏毒性反应,如:心律失常、低血压也没有发生。
4 讨论
我们的研究数据表明:在静脉局部麻醉中,0.25%罗哌卡因和0.2%罗哌卡因产生的外科麻醉效果与传统的0.5%利多卡因相似,并且使用高剂量时可以产生更长效的剩余镇痛效果。
与200mg的0.5%利多卡因相比,80mg的0.2%罗哌卡因被认为是合适的。
但是用于静脉局部麻醉的最理想的罗哌卡因的浓度还没有被确定。
0.25%罗哌卡因和0.2%罗哌卡因用于静脉局部麻醉时产生了更长时间的止血带后感觉阻滞,也许是因为更完全、更持久的捆绑以及脂质溶解度的不同有关,另外还与罗哌卡因释放到体循环的速度缓慢有关。
罗哌卡因的安全范围比布比卡因大。
有报道称大容量的布比卡因吸收入血管内导致心脏骤停致使布比卡因不再应用于静脉局部麻醉。
与等效的布比卡因相比,静脉注射罗哌卡因产生较少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也许是因为罗哌卡因的脂溶性低于布比卡因的50%,罗哌卡因的脂溶性介于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之间,其脂溶性仅为布比卡因的1/2到1/3之间,这样就解释了罗哌卡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高阈值现象。
利多卡因组出现的中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也许是因为,在驱血带放气后的3分钟内,利多卡因就可以达到血浆浓度峰值。
罗哌卡因组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大概是由于驱血带放气后,药物从末端快速吸收所致。
本研究中,罗哌卡因的用量似乎低于静脉注射时的毒性阈值,但是应该选择合适的浓度,也就是既有效又安全,因为高浓度可以增加罗哌卡因副作用的发生率。
总之,远端止血带的容忍时间更长,驱血带放气后的长效镇痛以及更少量的镇痛药需要量,使得0.2%和0.25%罗哌卡因成为利多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方面的潜在替代物,对于进行上肢手术的病人来说,由于提供了同样的镇痛效果和更少的镇痛药需要量,0.25%罗哌卡因似乎是一个更合适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