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第1课位置与区划教学内容:教材P1-6 位置与区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描绘湖南及其相邻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并采用“联想法”记住这些省份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作为湖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1、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记住湖南及其相邻省份的轮廓特征。
2、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学习活动(一)中部省份(1)在地图上找到湖南,并说出它的地理位置。
(2)介绍湖南的由来及简称。
(3)读图1-2,找出与湖南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4)估算湖南省的经纬度范围。
(5)阅读资料:“三湘四水”“中部崛起”(二)14个市州(1)指导学生读图1-4,介绍湖南省的14个市州。
(2)活动1)找出自己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2)说出家乡位于哪一个省辖市(州)。
3)在地图上找到长沙市,判断它位于你的家乡所在地的哪个方位。
指出长沙市与我省哪些省辖市相邻。
4)有同学说:湖南省政区图好像人头像,你觉得像吗?阅读资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伟人故里”“芙蓉国里尽朝晖”(增强学生对身为湖南人自豪感的教育)三、拓展延伸1、查阅资料,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是哪一个县级市,哪一个省辖市?湖南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省份,除了毛泽东以外,还有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
查阅资料,说说他们家乡所在的县(市)。
2、了解湖南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第2课人口与民族教学内容:教材P7-11 人口与民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知道湖南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湖南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掌握湖南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自然条件对湖南民俗风情的影响.2、会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湖南人口增长图,能分组讨论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能搜集、交流反映湖南民居特色的图片,讨论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文化。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 湖南的特色文化:包括方言、民俗、传统艺术等3. 湖南的名人: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现代杰出代表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文化。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湖南的名人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探讨湖南的特色文化和民俗,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讲解湖南的特色文化:分别讲解湖南的方言、民俗、传统艺术等。
3. 分析湖南的名人:介绍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现代杰出代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湖南的特色文化和民俗,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课程: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湖南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湖南特色文化。
2. 搜集湖南名人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材、湖南历史人物故事书籍等。
2. 网络资源:湖南地方文化相关网站、视频资料等。
3. 图片资料:湖南特色文化、民俗、名人等图片资料。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湖南地方文化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湖南的民俗、艺术等。
2. 开展湖南地方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2)让学生掌握湖南的方言、民俗、饮食、特产等文化特色。
(3)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地方文化的情感。
(2)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1. 湖南的地理位置2. 湖南的历史沿革3. 湖南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湖南的方言与民俗1. 湖南的方言特点2. 湖南的民俗风情3. 湖南的民间艺术第三课时:湖南的饮食文化1. 湖南的特色美食2. 湖南的饮食习惯3. 湖南的茶文化第四课时:湖南的特产与旅游资源1. 湖南的名优特产2. 湖南的旅游胜地3. 湖南的节庆活动第五课时:湖南的地方英雄与杰出人物1. 湖南的地方英雄2. 湖南的杰出人物3. 湖南的荣誉称号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湖南地方文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的民俗、饮食等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4. 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意识。
3. 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湖南地方文化常识》2. 参考资料:湖南地方文化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3. 网络资源:湖南地方文化网站、论坛、新闻报道等。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40分钟)2. 第二课时:湖南的方言与民俗(40分钟)3. 第三课时:湖南的饮食文化(40分钟)4. 第四课时:湖南的特产与旅游资源(40分钟)5. 第五课时:湖南的地方英雄与杰出人物(40分钟)6. 第六课时:湖南的民间信仰与宗教(40分钟)7. 第七课时:湖南的教育与发展(40分钟)8. 第八课时: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0分钟)9. 第九课时:湖南的现代产业与经济发展(40分钟)10. 第十课时:湖南的地方特色产业与创新(40分钟)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发展脉络。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湖南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地理位置:介绍湖南在中国的南部,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界广东、广西,北毗湖北。
2. 湖南的历史文化:介绍湖南从史前文明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重点介绍湖南的楚文化、湖湘文化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图片展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生动地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
2. 讲述湖南的历史文化:讲解湖南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介绍楚文化、湖湘文化等。
3.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湖南的历史文化特点,分享自己的了解和看法。
4. 总结:对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湖南地方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 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了解。
第二章:湖南的民间风俗与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民间风俗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湖南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
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民间风俗:介绍湖南的婚丧嫁娶、生子满月等民间习俗。
2. 湖南的传统节日:介绍湖南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及习俗。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图片展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生动地了解湖南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2. 讲述湖南的民间风俗:讲解湖南的婚丧嫁娶、生子满月等民间习俗。
3. 讲述湖南的传统节日:讲解湖南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及习俗。
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湖南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的特点,分享自己的了解和看法。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学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学案第一课时湖南的位置与区划、人口与民族★研究目标:1、结合地图描述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运用湖南政区图找出14个市州及其行政中心。
3、知道湖南人口数量,运用地图分析我省人口分布特征。
4、运用地图说明湖南省少数民族分布概况。
★研究重点:1、湖南省的地理位置;2、14个市州。
★研究难点:1、描述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分析湖南省人口的分布特征。
★快乐研究。
一、自主研究,领悟课本。
(预习“湖南”七年级上册课本P1—11,完成研究任务)1、湖南省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地区,南邻________省,北接_____省,是连接东南沿海与____________的桥梁。
因为省内有大河流湘江,故简称_________。
2、“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湖南省现有_______个省辖市,湖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_。
4、2017年,湖南省总人口为____________人。
5、湖南省东面毗邻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赣B、黔C、鄂D、粤6、被誉为“莲城”的省辖市是()A、长沙市B、邵阳市C、湘潭市D、株洲市7、我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A、湘西、湘南、湘中B、湘南、湘西、湘北C、湘东、湘西、湘南D、湘西、湘东、湘北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探讨1】读“湖南省政区图”,相识位置与行政区划。
1、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标出与湖南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市州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G_______,H_______,I_________,J________,K_______,L_______,M________,N_________。
3、伟大领袖的家乡在_____(省辖市)的_________(县级市)。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 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3. 湖南地方文化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和传承意义;2. 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的背后文化内涵。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湖南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湖南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1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解释湖南地方文化是指湖南省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湖南的历史、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文化特点。
3.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30分钟)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展示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如湖南著名的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形式、饮食文化等。
并对每个元素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解释,让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 湖南地方文化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3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湖南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如湖南的春节习俗、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湖南人民在传统节日中的庆祝方式和民俗习俗,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5. 小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验他们对湖南地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湖南地方文化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的影响。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湖南地方文化的作文,包括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和自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感受和思考。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 让学生掌握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3.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和面积、人口。
2. 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3. 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三、教学重点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2. 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四、教学难点1. 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湖南省的地图、图片等资料。
2. 采用问答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 讲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配合相关地图和数据资料。
3. 讲解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配合相关地图和图片资料。
4. 讲解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配合相关图片和数据资料。
第二章:湖南人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2. 让学生掌握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3.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2. 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3. 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
三、教学重点1. 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2. 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四、教学难点1. 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湖南省的历史文化、民间风俗、传统节日等资料。
2. 采用问答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 讲解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配合相关资料和图片。
3. 讲解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配合相关图片和资料。
4. 讲解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配合相关图片和资料。
第三章:湖南自然风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自然风光特点。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
2.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湖南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和风景名胜有一定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2. 湖南的民间艺术3. 湖南的传统节日4. 湖南的名人5. 湖南的风景名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和风景名胜。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湖南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 采用问答法,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特色。
(2)展示湖南的民间艺术,如湘剧、岳阳楼、醴陵瓷等,让学生感受湖南的地方魅力。
(3)介绍湖南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等,让学生了解湖南的节日习俗。
(4)讲述湖南的名人故事,如毛泽东、刘少奇等,培养学生对家乡名人的敬仰之情。
(5)展示湖南的风景名胜,如张家界、岳阳楼等,让学生欣赏湖南的自然美景。
3.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湖南文化,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和风景名胜等方面的知识。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评价学生在课后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主动了解湖南地方文化、是否能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等。
初中湖南地方文化教案
初中湖南地方文化教案一、教学指导思想: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弘扬湖南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荣的思想感情。
2. 让学生熟识教学内容、熟知家乡各方各业的发展情况。
3. 让学生了解湖南现今的发展情况,清楚知道我省的概况。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主要涉及湖南的现代的交通运输业、工业、旅游业、商贸业、文化业。
为学生们呈现的是湖南现在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前景。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湖南的交通运输业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掌握湖南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发展状况。
2. 探讨湖南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经济发展的意识。
第二课时:湖南的工业1. 介绍湖南的主要工业部门,如机械、化工、食品、医药等,以及湖南工业的发展优势和现状。
2. 分析湖南工业的发展对家乡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家乡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课时:湖南的旅游业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如张家界、岳阳楼、毛泽东故居等。
2. 探讨湖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为家乡旅游事业献计献策的能力。
第四课时:湖南的商贸业1. 介绍湖南的商贸市场布局,掌握湖南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2. 分析湖南商贸业的发展对家乡经济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商贸业的发展。
第五课时:湖南的文化业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传统文化,如湘剧、湘绣、湘菜等。
2. 探讨湖南文化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五、教学措施:1.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全面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2. 开展社会实践课,让学生走进社会,亲身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关注家乡建设的积极性。
3. 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区的认知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和面积、人口。
2. 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2. 教学难点: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湖南省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 讲解湖南省的面积、人口,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了解湖南省在我国的重要性。
3. 讲解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展示各市州地图,让学生了解各市州的分布。
4. 着重介绍湖南省的主要城市,包括长沙、株洲、湘潭等,分析其地理位置和特点。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2. 使学生掌握湖南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
3. 培养学生对湖南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地形特点和分布。
2. 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四季变化。
3. 湖南省的水系特点和主要河流。
4. 湖南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湖南省的地形、气候、水系特点;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
2. 教学难点:湖南省的地形特点和分布;气候特点和四季变化。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湖南省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点。
2. 讲解湖南省的地形特点,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讲解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四季变化。
4. 讲解湖南省的水系特点,展示主要河流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水系特点。
5. 介绍湖南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强调保护和珍惜。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设计94319
第一课位置与区划教学容:教材P1-6 位置与区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描绘及其相邻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并采用“联想法”记住这些省份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作为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1、了解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记住及其相邻省份的轮廓特征。
2、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学习活动(一)中部省份(1)在地图上找到,并说出它的地理位置。
(2)介绍的由来及简称。
(3)读图1-2,找出与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4)估算省的经纬度围。
(5)阅读资料:“三湘四水”“中部崛起”(二)14个市州(1)指导学生读图1-4,介绍省的14个市州。
(2)活动1)找出自己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2)说出家乡位于哪一个省辖市(州)。
3)在地图上找到市,判断它位于你的家乡所在地的哪个方位。
指出市与我省哪些省辖市相邻。
4)有同学说:省政区图好像人头像,你觉得像吗?(3)阅读资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伟人故里”“芙蓉国里尽朝晖”(增强学生对身为人自豪感的教育)三、拓展延伸1、查阅资料,了解一代伟人主席的家乡是哪一个县级市,哪一个省辖市?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省份,除了以外,还有少奇,任弼时,德怀,贺龙,罗荣桓。
查阅资料,说说他们家乡所在的县(市)。
2、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第二课人口与民族教学容:教材P7-11 人口与民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知道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掌握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2、会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图,能分组讨论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能搜集、交流反映民居特色的图片,讨论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或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优秀教案第一章:湖南地理与文化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湖南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湖湘文化、屈原文化、濂溪文化等。
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2. 湖南气候特点3. 湖湘文化简介4. 屈原文化与濂溪文化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湖南的风景名胜、历史建筑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引入:通过讲述湖南历史名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关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1. 介绍湖南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讲解湖南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湖南的气候优势。
3. 介绍湖湘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历史文化底蕴。
4. 讲述屈原文化与濂溪文化,让学生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搜集有关湖南地方文化的资料,加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了解。
第二章:湖南民俗风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民间习俗、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等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对湖南民俗风情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民间习俗2. 湖南节日庆典3. 湖南传统手工艺三、教学方法1. 视频播放:播放湖南民俗风情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湖南的民俗风情。
2. 实物展示:展示湖南的传统手工艺品,让学生亲手触摸,了解其制作工艺。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湖南民俗风情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1. 播放湖南民俗风情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湖南的民间习俗。
2. 讲解湖南节日庆典,让学生了解湖南的节日习俗。
3. 展示湖南传统手工艺品,让学生了解湖南的传统手工艺。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湖南民俗风情的特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搜集有关湖南民俗风情的资料,加深对湖南民俗风情的了解。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设计
第1课位置与区划教学容:教材P1-6 位置与区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描绘及其相邻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并采用“联想法”记住这些省份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作为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1、了解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记住及其相邻省份的轮廓特征。
2、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学习活动(一)中部省份(1)在地图上找到,并说出它的地理位置。
(2)介绍的由来及简称。
(3)读图1-2,找出与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4)估算省的经纬度围。
(5)阅读资料:“三湘四水”“中部崛起”(二)14个市州(1)指导学生读图1-4,介绍省的14个市州。
(2)活动1)找出自己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2)说出家乡位于哪一个省辖市(州)。
3)在地图上找到市,判断它位于你的家乡所在地的哪个方位。
指出市与我省哪些省辖市相邻。
4)有同学说:省政区图好像人头像,你觉得像吗?阅读资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伟人故里”“芙蓉国里尽朝晖”(增强学生对身为人自豪感的教育)三、拓展延伸1、查阅资料,了解一代伟人主席的家乡是哪一个县级市,哪一个省辖市?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省份,除了以外,还有少奇,任弼时,德怀,贺龙,罗荣桓。
查阅资料,说说他们家乡所在的县(市)。
2、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第2课人口与民族教学容:教材P7-11 人口与民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知道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掌握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2、会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图,能分组讨论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能搜集、交流反映民居特色的图片,讨论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或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的地理与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湖南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处中国中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
2. 地形地貌:三面环山,中部丘陵盆地,南部洞庭湖平原。
3. 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湖南地理环境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互动讨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湖南的地理位置。
2. 分析湖南的地形地貌,引导学生了解地形对湖南气候的影响。
3. 讲解湖南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对湖南农业和生活的影响。
4. 组织学生讨论湖南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优势和劣势。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湖南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2. 思考湖南地理环境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湖南的历史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湖南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历史发展:史前文化、楚汉文化、三国文化、宋明文化等。
2. 湖南的文化特点:湖湘文化、湘西民族文化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故事、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述湖南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分析湖南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湖南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3. 讲解湖南的文化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湖湘文化和湘西民族文化的内涵。
4. 组织学生讨论湖南历史文化的魅力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湖南的历史名人。
2. 思考湖南历史文化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湖南的民俗与风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民俗习惯和风情特色。
2. 培养学生对湖南民俗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民俗习惯:节日习俗、婚丧习俗、饮食习惯等。
2. 湖南的风情特色: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族风情等。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人文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湖南特色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内容1. 湖南地理:介绍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湖南历史:概述湖南的历史发展、重要事件和名人。
3. 湖南人文:介绍湖南的民间风俗、艺术、建筑等特色文化。
4. 湖南特色词汇:传授一些湖南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湖南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等。
2. 采用案例教学,分析湖南的民间风俗和艺术特色。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湖南地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4. 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湖南地理:详细介绍湖南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3. 讲解湖南历史:概述湖南的历史发展、重要事件和名人。
4. 讲解湖南人文:介绍湖南的民间风俗、艺术、建筑等特色文化。
5. 讲解湖南特色词汇:传授一些湖南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
6.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湖南地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湖南地方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选报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研究。
2. 学习湖南方言,掌握几个常用的湖南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
六、湖南民间艺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湖南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湖南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2. 教学内容湖南民间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湖南剪纸、泥塑、竹编等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色。
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和作品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湖南民间艺术的美感。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的理解和看法。
动手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湖南民间艺术作品。
4.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民间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教案标题: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目标:1. 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重要代表性元素。
2.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
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重点:1. 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重要代表性元素。
2. 湖南地方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准备:1. PPT或投影仪。
2. 湖南地方文化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互动教学游戏或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湖南的自然风光和地方特色,引发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们知道湖南有哪些有名的文化传统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投影仪,介绍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重要代表性元素,如湖南腔、湖湘菜、湖南剪纸等。
2. 讲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包括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文化传承等。
三、互动游戏(15分钟)1. 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回答与湖南地方文化相关的问题,如填空、问答等。
2. 在游戏中加入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湖南地方文化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培养他们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五、总结和展示(5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观点和体验。
2. 总结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重要代表性元素,并强调其对湖南人民的重要意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和探索湖南地方文化的更多内容,如湖南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2. 组织学生参观湖南地方文化的展览或活动,加深他们对湖南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评估:1. 游戏中的学生表现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3. 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重要代表性元素?3. 学生是否能够培养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湖南初中地方文化教案
湖南初中地方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历史文化背景。
2.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积极传承和弘扬湖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湖南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 湖南的历史文化背景。
教学难点:1. 湖南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的理解和记忆。
2. 湖南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湖南地方文化》。
2. 教学PPT。
3.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湖南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的美丽风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湖南的印象和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湖南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的特点。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教师通过讲解湖南的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文化特色。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湖南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湖南的文化特色。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湖南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文化特色。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湖南地方文化考察活动,加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了解。
2. 开展湖南地方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文化特色,培养了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湖南地方文化,激发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第12课教案
第十二课古代湖南的居民和民族变迁
教学目标
1、了解楚国时期湖南居民的组成部分;明确民族大融合给湖南带来的影响
2、探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教学重点古代湖南的居民变迁
教学难点“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媒体运用图片,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做个小调查:找一找身边的少数民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湖南的居民和民族变迁。
二、楚国时期湖南的居民
1、楚人入湘前:古越人、蛮人和濮人
2、战国时期:楚人进入湖南,居民开始融合
3、读图12-1,了解我们所在地的古代居民
三、北民南迁与民族大融合。
1、秦汉时期,北民南迁。
原因:战乱
2、自读课文,说说民族大融合给湖南带来的影响
四、“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1、主要原因。
“江西填湖广”——洪武血洗;“湖广填四川”——吴三桂叛乱
2、其他原因:经济、从征……
3、“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古代湖南的居民和民族变迁
古越人、蛮人和濮人:融合为楚人
北民南迁:秦汉时期
民族大融合
“江西填湖广”——洪武血洗;
“湖广填四川”——吴三桂叛乱。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通过学习湖南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增强学生对湖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 湖南的民间艺术:湘剧、湖南花鼓戏、岳阳楼记等3. 湖南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4. 湖南的特色美食:臭豆腐、口味虾、糖油粑粑等5. 湖南的旅游胜地:张家界、岳阳楼、韶山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湖南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特色美食和旅游胜地。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湖南文化的精神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湖南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特色美食和旅游胜地的具体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湖南文化的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湖南的旅游景点,深入了解湖南文化。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湖南文化的兴趣。
2. 讲解湖南的民间艺术:介绍湘剧、湖南花鼓戏、岳阳楼记等,让学生感受湖南民间艺术的魅力。
3. 讲解湖南的传统节日:介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湖南人的节日习俗。
4. 讲解湖南的特色美食:介绍臭豆腐、口味虾、糖油粑粑等,激发学生的食欲和兴趣。
5. 讲解湖南的旅游胜地:介绍张家界、岳阳楼、韶山等,吸引学生去实地考察。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湖南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特色美食和旅游胜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7. 案例分析:分析湖南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湖南文化。
8.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湖南的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湖南文化的认识。
9.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湖南文化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反思如何传承和弘扬湖南文化。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湖南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位置与区划教学内容:教材P1-6 位置与区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描绘湖南及其相邻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并采用“联想法”记住这些省份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作为湖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1、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记住湖南及其相邻省份的轮廓特征。
2、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学习活动(一)中部省份(1)在地图上找到湖南,并说出它的地理位置。
(2)介绍湖南的由来及简称。
(3)读图1-2,找出与湖南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4)估算湖南省的经纬度范围。
(5)阅读资料:“三湘四水”“中部崛起”(二)14个市州(1)指导学生读图1-4,介绍湖南省的14个市州。
(2)活动1)找出自己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2)说出家乡位于哪一个省辖市(州)。
3)在地图上找到长沙市,判断它位于你的家乡所在地的哪个方位。
指出长沙市与我省哪些省辖市相邻。
4)有同学说:湖南省政区图好像人头像,你觉得像吗?阅读资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伟人故里”“芙蓉国里尽朝晖”(增强学生对身为湖南人自豪感的教育)三、拓展延伸1、查阅资料,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是哪一个县级市,哪一个省辖市?湖南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省份,除了毛泽东以外,还有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
查阅资料,说说他们家乡所在的县(市)。
2、了解湖南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第2课人口与民族教学内容:教材P7-11 人口与民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知道湖南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湖南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掌握湖南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自然条件对湖南民俗风情的影响.2、会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湖南人口增长图,能分组讨论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能搜集、交流反映湖南民居特色的图片,讨论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或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兼容并蓄的意识。
2、关注湖南发展。
重点:1、知道湖南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湖南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
2、掌握湖南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湖南民俗风情的特色,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难点:1、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2、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二、学习新知(一)人口数量多1、介绍湖南人口数量概况。
2、分析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人口增长的变化规律,估算2010年湖南省人口总量。
4、湖南省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5、活动阅读资料“中国长寿之乡——麻阳”(1)说一说麻阳县百岁老人长寿秘诀?(2)讨论: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可能带来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二)分布不均衡1、读图2-4,找出我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和较小的地区,分析人口密度有何特点?2、根据表2-1的资料,计算出人口密度,比较湖南与全国以及其他省份的差别。
3、举例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三、课外活动1、访问你身边的老人,询问他们的生活方式,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2、小组制定帮助留守儿童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第二课时一、回顾复习,引入新课1、简要说一说湖南人口数量概况以及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2、说一说湖南省人口分布特点。
二、新知学习1、介绍我省的主要民族。
(汉族,土家族,苗族。
侗族,瑶族,回族)2、民族分布特点读图2-7,分析我省少数民族分布特点,说一说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那些县级行政区?3、少数民族自治。
三、课外活动了解我省少数民族有什么特殊的生活习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第3课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教学内容:教材P12-17第三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湖南的主要山脉以及地势,地形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处理、评价信息。
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提升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湖南的地势、地形特征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新知学习(一)“马蹄形”地势(1)指导学生看图3-1,介绍湖南的地势特征。
(2)活动看图3-2,3-31)分别说出炎112°E线,沿28°N线湖南境内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2)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诗句。
想一想:湘江为什么北去?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想一想,湖南位于哪一级阶梯?(二)地形复杂多样(1)读图3-5,说一说湖南地形面积结构特征。
(2)读图3-8,找出洞庭湖平原和湘中丘陵的大致范围,说一说它们的地形特征。
(3)阅读资料。
了解洞庭湖平原和湘中丘陵地区发展多种经营的措施。
(三)山区面积广大(1)读图3-9,找出幕阜山,罗霄山,武陵山,雪峰山,南岭等主要山脉。
(2)举例说明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的影响。
(3)读图3-10及小资料“雪峰山讨论:A.320国道经过雪峰山一段,有331到急弯,122处险点,号称“雪峰天险”。
想一想“雪峰天险”路段为什么会如此险峻?B.如何开发雪峰山区的丰富资源?三、总结全课四、布置作业1、收集湖南名山资料,向同学们介绍其自然与人文特色。
2、我省大部分的贫困县分布在西部山区。
你认为可能造成一些山区人口贫困的原因有哪些?收集资料,说一说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贫困山区人口摆脱贫困。
第4课亚热带季风气候教学内容:教材P18-23第4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湖南气温、降水分布概况以及气候的主要特征。
2、了解湖南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危害以及防灾、减灾措施。
3、通过收集、分析资料,了解湖南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问题,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处理问题。
重点、难点:1、湖南气温、降水分布概况以及气候的主要特征。
2、湖南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危害以及防灾减灾措施。
3、湖南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湖南大致位于北纬25°-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其后条件比较优越。
二、新知学习(一)四季分明(1)读图4-1,找出湖南1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其气温大约各是多少度?说说湖南1月份的气温分布特点。
(2)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什么办法来减轻寒潮和冰冻的危害?(3)读图4-6,找出湖南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其气温大约各是多少度?说说湖南7月份的气温分布特点。
(4)湖南的夏季常常出现伏旱天气,结合实际说说伏旱对我省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5)小结(二)降水充沛(1)读图4-7,说出长沙、永州、郴州、吉首、娄底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多少毫米。
(2)读图4-8,找出湖南的5个多雨区。
想一想,多雨地区的降水与所处地形有何关系?(3)洪涝灾害与防灾减灾。
(三)雨热同期(1)读图4-9,指出长沙、岳阳、郴州、怀化在6-9月的各月气温大多在多少度以上?这四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大约是多少?这说明我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和降水量配合有什么特点?(2)小结三、总结全课四、布置作业1、关于台风的利与弊,有两位同学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一位同学认为“弊大于利”,因为台风常常带来大风,暴雨等灾害性的天气;另一位同学认为“利大于弊”,因为台风带来降水可以缓解旱情。
你支持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查找资料,说出我国“四大米市”的名称。
思考它们称为米市的原因。
第5课洞庭湖水系教学内容:教材P24-30 洞庭湖水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湖南湘资沅澧与洞庭湖的概况。
2、收集资料,对比湖南与湖北、江西在河流、湖泊方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得对地理问题的了解。
2、能根据收集和整理的有关材料,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洞庭湖水系的历史变迁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与难点:1、了解湖南湘资沅澧与洞庭湖的概况。
收集资料,对比湖南与湖北、江西在河流、湖泊方面的特征。
2、能根据收集和整理的有关材料,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介绍洞庭湖的基本概况以及它在湖南的重要地位。
二、进入新课(一)洞庭湖1、洞庭湖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重要的地理作用。
1)读图5-1,5-2,找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等湖泊,找出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城陵矶的位置。
2)读图5-1,找出长江、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河流,找出一样、岳阳、常德等城市。
2、洞庭湖缩小的原因及危害1)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中写道“……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你是怎样理解“衔远山,吞长江”这句话的?2)读图5-2,说说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有哪些?3)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可能带来哪些危害?4)阅读资料“退田还湖”思考:为什么要退田还湖?(二)湘、资、沅、澧“四水”1、湘、资、沅、澧的地理位置。
2、湘江的地理位置,支流及重要影响。
1)读图5-6,找出潇水、耒水、蒸水、浏阳河等湘江支流。
2)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湘江流域聚集了湖南省60%的人口,也聚集了许多重要的重要城市。
3)读图5-6,从地形和城市分布的角度分析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大体从湘江河谷通过的原因。
3、资水的地理位置及作用与面临的环境问题。
4、沅江概况与五强溪水电站。
5、澧水概况极其旅游资源。
三、总结全课四、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目前湖南省针对洞庭湖所遇到的环境问题采取的积极措施,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6课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学目标1、了解湖南自然灾害及分布概况2、收集资料,认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湖南湘自然灾害及分布概况教学难点能根据收集和整理的有关材料,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媒体运用图片、地图导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介绍湖南整体自然灾害情况。
二、进入新课(一)泥石流和滑坡1、泥石流和滑坡的灾难特点及易发生地区1)读图6-1,6-2,找出泥石流和滑坡高发地区的位置。
2)读图6-2,找出长江、湘江、资水、沅水、澧水等河流,找出岳阳、常德等城市。
思考:当你遇到灾害发生时,应该怎么办?(二)干旱与洪涝1、整体了解干旱与洪涝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