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 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3课时)
《小数乘法》单元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横向联系小数乘法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运算律和解决问题。
其中小数乘整数包括转化具体量的计算例1、算理和算法的例2;小数乘小数包括算理和算法例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例4、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例5;积的近似数包括四舍五入例5;运算律包括推广应用简便运算例7;解决问题包括估算解决问题例8、分段计费问题例9。
各部分间逻辑关系严密,由浅入深,目的是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单元纵向联系小数乘法是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第二阶段。
二年级上册学习表内乘法,三年级上册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下册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上册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下册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五年级上册学习本单元小数乘法以及小数除法,到了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
小数和整数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原则,小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延续,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以及积的位数确定等都可迁移整数乘法的运算规则,为今后学习小数除法和分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小数乘法是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第二阶段。
小数和整数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原则,小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延续,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以及积的位数确定等都可迁移整数乘法的运算规则,为今后学习小数除法和分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三、单元课标(一)内容要求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学业要求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并能说明运算过程。
能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建议通过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进一步感悟计数单位在运算中的作用,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四、单元整体规划设计1.经历小数乘法算理与算法的探究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单元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制位值原则书写,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处理好小数点就行了。
因此,本单元在教材的编排非常注重加强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意图是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小数乘法通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和验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小数)的近似值;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意义,初步形成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和解释算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以问题解决为背景,选择了与“元、角”(买风筝)、“米、分米”和“千克、克”(刷油漆)等有关的“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顺利建立了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因为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在编排上注重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具体体现在:1.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在例1的教学中,教材着重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法可以转化成以“角”作单位的整数乘法进行计算,运用现实的具体经验进行小数与整数的转化,为例2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做准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整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整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以及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2.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探究活动,发现和总结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规律。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题:设计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含单元分析)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小数乘法一、单元内容及前后联系二、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利用直观图形,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利用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首先在情境中引出小数乘法的算式,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初步建立小数乘整数的图形模型,教材中呈现的方法分别运用了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借助直观模型得出了结果。
教师应引导全班同学对这三种方法展开讨论,以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2、利用直观图形,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材与以往的分为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小数乘以小数的小步子教学的体系不同,教材抓住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这一关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在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的基础上,利用“街心广场”的情境。
让学生的学习经历下面的过程:(1)在类比推理中初步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利用直观图形建立小数乘法计算的图形模型。
(3)数形对应中归纳基本方法。
教学中,通过计算广场地面、花坛的面积、地砖的面积,让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到小数乘法可以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地砖的面积:可以从前两个整数乘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小数乘法的得数;也可以通过单位名称的转换推出得数。
通过讨论比较和交流,逐步使学生归纳出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
这样就解决了计算小数乘法的关键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在实际应用中,解决计算中的特殊情况。
本节课中,教材呈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二是其中一个乘数是整十数。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确定积中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时,教师创设实际应用的题材,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可以直接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第⑴题。
五上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例3:是在定积的小数点时积的位数不 够,需要在积的前面添0补足,再点小数 点。
(1)首先要分析乘积只有3位,而两个因素的小 数位数一共有4位。 (2)解决的方法是使积也要有4位。 (3)思考为什么补足4位后,还要添0后再点小 数点。
积的近似值
例1:要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取积的近似值 以及怎样取积的近似值。
(1)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 指导学生列式。 (2)学生应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独立算出 结果。
(3)讨论积的处理。 (4)用试一试的方式进行强化巩固。 (5)组织学生结合上面的例题讨论“为 什么要取积的近似值”和“怎样取积的近 似值”这样两个问题。
(2)在引导学生思考要计算以1.8元计价路 程的出租车费要用得到“单价×数量=总 价”。
(3)再分析以1.8元计价路程是6-2=4 (km)。
(4)综合以上的思想,让学生独立解 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 法的计算方法,能 正确进行小数乘法 的计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 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单元主题图采用了市场购物情境,通 过购物呈现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体应用,让学生知道小数乘法在生 活中应用得非常普遍,体会小数乘法 的应用价值,通过价值体验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 奇心和对现实生活的向往投入到本单 元的学习中去。
例1:计算天然气费 (1)明确“读数”就是天然气表上显示的数 据。 (2)启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天然气表上 显示的数据是累计数。
(3)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算实际用量, 再算7月份的天然气费。 (4)这种思路还适用于电费、水费的计 算。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数乘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物品价格、长度或面积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数乘法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的理解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特别是在位数对齐和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上容易出错。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讲解,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小数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小数乘法运算的能力。
4.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小数乘法法则,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小数乘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举例:解决0.4 × 2.5时,正确处理乘积中的零,得出1.0而非0.10。
(3)小数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小数乘法运算,并正确进行计算。
举例:一个长为2.3米,宽为1.4米的长方形,计算其面积。
(4)小数乘法运算的熟练程度:提高小数乘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使之达到熟练程度。
举例:在给定时间内完成多个小数乘法题目,并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其次,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我采用了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方法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有的小组讨论不够深入。为此,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督,提高讨论质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核心素养教案
单元主备人:环节一:复习旧知是亚洲象的1.2倍。
非洲象的体重比亚洲象多多少?6.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小组交流。
师:计算时大家发现了什么?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发现并引出问题: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积应该是四位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运算过程。
(板书运算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第一,要数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总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第二,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教科书P7例5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如:小红和小明骑着鸵鸟在非洲大草原上游玩奔跑,忽然一只非洲野狗从后面冲上来,小红和小明吓坏了,大叫:“哎呀,它追上来了!”没想到鸵鸟镇定地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师:大家知道鸵鸟为什么这样说吗?一定是非洲野狗奔跑的速度比鸵鸟慢,所以追不上。
师:那么鸵鸟的速度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这也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3)]学生活动:1.根据已学过的“倍的认识”和“小数的意义”,尝试画线段图: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鸵鸟的最高速度:2.结合线段图,说出“1.3倍”的意思是将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看作1份,鸵鸟的最高速度与它比较,除了相同的1份外,还多出一部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6×1.3。
3.列竖式计算4.小组讨论,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
可能有:(1)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2)用计算器验算;(3)用上节课所学的规律大致判断——积比56大。
小数乘法教材分析(推荐五篇)
小数乘法教材分析(推荐五篇)第一篇:小数乘法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小数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
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又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加减法,这些知识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又为本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本册书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1、文具店(小数乘法的意义)2、小数点搬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街心广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4、包装(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5、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6、手拉手(小数的混合运算)三、编排说明《文具店》一课创设了文具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点搬家》一课呈现了“喜羊羊快餐店”的情境,通过价格的变化吸引顾客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街心广场》一课提供了广场、花坛、地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包装》一课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进一步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乘法问题。
《手拉手》一课呈现了两个小朋友为希望小学的同学提供帮助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小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3、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材具体分析下面我针对本单元的第二节《小数点搬家》进行具体的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以及读写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移动小数点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024年秋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
2024年秋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灵活运用竖式计算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1.在进行小数乘法时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2.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好包含小数乘法示例的教学课件。
2.板书:准备好可以写小数乘法运算的板书内容。
3.教具:提前准备好纸和铅笔供学生练习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先通过引入一个小数乘法的简单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提出几个小数乘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竖式计算法来解决,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 练习与巩固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小数乘法运算方法,并解释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4. 分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小数乘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小数乘法问题,让学生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课下进行复习和巩固。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用小数乘法计算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到情况较好,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但在练习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小数点处理上有偏差,需要进一步强化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数乘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但仍需通过更多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
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小数乘法的应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计算法则上存在差异,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适应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小数的认识和理解也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小数乘法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小数乘法的练习题和应用题。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小数乘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0.5元的小铅笔,他买了10支,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
同时,通过例题的形式,展示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小数乘法的计算题,检验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
例如:妈妈买了一公斤苹果,每公斤3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有关小数乘法的情境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单元整体案例设计
结解题思路 。 (对应学习目标
2)
3.通过单元整理,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评价任务三:回扣起始课的单元任务,完成
技巧,迁移应用所学知识。
自主评价量表的评价。
(对应学习目标 3)
单元实践课 爱心快递
评价任务一:查阅资料,统计整理快递寄件
1.能熟练说出小数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提升应用意识和运算能力。
1、通过乘法中因数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研究,体验 转化思想,提高运算能力与推理意识。 2、小数乘法末位对齐的依据是积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分析
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
理解目标
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
突破理解目标的评价任务
1、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本质 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它的本质是什么? 迁移、转化到整数乘法。 都是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
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相信自己能 够学好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并欣赏数学美。初 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习 惯。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推理意识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数感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摘录——课程内容
评价标准
学习活动
单元探究课——今天我当家
课题 《小数乘法》单元探究课《今天我当家》
基本结构
1.能说出小数乘法的算理会计算小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 2.会判断积的小数位数。
3.会判断积和因数的大小关系。
学习活动 “今天我当家”少先队员争章活动
单元探究课——今天我当家
课题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整数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对乘法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运算规则上存在差异,学生可能对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培养自己的运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具体的例题和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乘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小数乘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及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小数和整数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时,容易受到小数点位置的干扰,对乘法运算规律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探究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探究、小组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以及乘法运算规律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小数乘法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总结小数乘法的基本步骤。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的处理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适量练习,教师及时进行反馈、讲解,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
5.总结拓展: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拓展讲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般阳路小学张晓康一、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积的近似值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二、教学目标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材分析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换玻璃”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重点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整数数乘法,再教学小数乘法。
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数乘法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3课时)
小数乘法单元教材分析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课时)岔河小学王东青单元教材内容解析:小数乘除法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既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意识;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与《修订大纲》要求相比,突出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估算以及使用计算器降低复杂运算的难度。
因此,本套教材改变传统教材中过分强调小数知识的体系,对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不够;重视计算方法的总结和计算速度的熟练程度,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技能,不关注估算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尤其是教材中参与数学运算数都比较大,把乘除法安排在一个单元,内容多,学的时间长,使学生感到小数乘除计算枯燥、难学、容易出错等。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和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套教材,从降低难度,分散难点,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出发,首先不再讲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理解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价值。
第二,淡化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总结,而是选择熟悉的问题情境和较小的数据,并借助计算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整数乘除法和小数点变化规律等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方法。
为了克服集中学习小数乘除法内容多、时间长的情况,本套教材把小数乘除法分为两个单元。
第三,把小数两步混合运算的内容整合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单元中。
教材的调整:本单元“小数乘法”与传统教材相比较,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设计思路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调整教材内容。
首先把小数点位置变化的内容放在本单元内,一方面进行小数乘除法口算,另一方面为学习小数乘除法计算做铺垫。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新知识点: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要求:1.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笔算,并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取积的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内容编排结构: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例3、例4)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1.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灵活截取积的近似数。
3. 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课时安排:1.小数乘整数(1课时)2.小数乘小数(2课时)3.积的近似数(1课时)4.连乘、乘加、乘减(1课时)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6.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一课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第六课时第七课时第八课时第九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乘法单元教材分析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课时)岔河小学王东青单元教材内容解析:小数乘除法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既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意识;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与《修订大纲》要求相比,突出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估算以及使用计算器降低复杂运算的难度。
因此,本套教材改变传统教材中过分强调小数知识的体系,对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不够;重视计算方法的总结和计算速度的熟练程度,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技能,不关注估算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尤其是教材中参与数学运算数都比较大,把乘除法安排在一个单元,内容多,学的时间长,使学生感到小数乘除计算枯燥、难学、容易出错等。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和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套教材,从降低难度,分散难点,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出发,首先不再讲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理解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价值。
第二,淡化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总结,而是选择熟悉的问题情境和较小的数据,并借助计算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整数乘除法和小数点变化规律等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方法。
为了克服集中学习小数乘除法内容多、时间长的情况,本套教材把小数乘除法分为两个单元。
第三,把小数两步混合运算的内容整合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单元中。
教材的调整:本单元“小数乘法”与传统教材相比较,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设计思路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调整教材内容。
首先把小数点位置变化的内容放在本单元内,一方面进行小数乘除法口算,另一方面为学习小数乘除法计算做铺垫。
另外,改变传统教材中先讲小数乘法的意义,再总结程式化的计算法则的编排。
采取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体会小数乘法计算的实际意义,在用已有知识和借助计算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形成计算技能的做法。
第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经验,选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身边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计算。
如,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在传统中都是放在“小数的意义”单元内,作为小数的知识通过直接观察算式总结规律的方法来学习。
本单元教材关于小数点位置变化引出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都是采取选择学生熟悉的、用已有经验和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如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
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写算式,观察算式特点,对比计算结果并发现规律的方式来学习。
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再如,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因为小数乘法笔算与整数乘法笔算比较,书写格式、计算方法都一样,不同点是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用小数表示物品价钱的事物。
通过把1枝自动笔1.8元转化为18角,计算3枝自动笔54角,再把54角写成5.4元的基础上,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理解竖式计算中把1.8扩大10倍,计算出18乘3等于54后,再把54缩小10倍的道理,应用转化方法,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这样设计的学习活动,自主计算的过程不只是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计算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自主计算的思考过程是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形成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经验。
第三,借助计算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用计算器检验自主计算的结果贯穿在小数乘法学习中,一方面作为验证计算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的手段,使学生体验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确定性。
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发现计算中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的“助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第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应用意识。
在学习小数乘法计算时,都要求“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
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二是利用估算的结果帮助学生确定和检验竖式计算的结果,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练习中,设计了“先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再计算”的内容,在帮助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估算结果的判断能力,发展数感。
在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取近似值积的问题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的要求。
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取近似值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
让学生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单元教学建议: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如,在小数点位置变化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
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如,教学“1.8×3”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8”转化为整数18的理由,再说出积“54”扩大到原来积的“10”倍,所以必须将“54”缩小到它的10倍的理由。
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2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运用规律进行小数乘(或除以)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会进行小数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探索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6、体验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年级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和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计算,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知识基础,教材在设计中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顺利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为下面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充分利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小数乘法单元的知识内容,并综合利用学到的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解决繁荣的菜市场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3、关键: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教材内容解析: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规律和应用。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规律。
教材呈现了10枚、100枚、1000枚包装的三袋钮扣,用文字和蓝灵鼠的话提出了“一枚钮扣5分钱,10枚钮扣多少钱?100枚、1000枚呢?”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
所以,先让学生自己解答求出各需要多少钱,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写出三个算式。
然后,提出:“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和讨论,使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反之亦然。
活动二,应用规律进行乘法口算。
设计了“把38.7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总结的规律口算简单的小数乘10、100、1000的数,并明确积的末尾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在“试一试”中安排了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的内容。
教学建议:教学时,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理解算式的意义。
如,1枚钮扣5分钱,10枚钮扣是5角,5分用0.05元表示,5角可以用0.5元表示,写出乘法算式是:0.05×10=0.5(元)等。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在应用规律进行口算中掌握规律,不要死记硬背。
本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
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在总结、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1、掌握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
教学用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可抽拉卡片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和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会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可以说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知识基础。
教材选取了人民币的计算,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小数点的位置变化本身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