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体育 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ad63c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9.png)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体育专业啊,就是要培养出那种超酷的体育人才。
这些人才可不是只会跑跑步、投投篮的简单选手,而是全方位发展的体育达人。
从技能上来说,得掌握至少一两项专业运动技能,比如足球踢得像梅西那样带风,篮球打得像乔丹一样潇洒,或者田径跑起来就像博尔特一样,“嗖”的一下就没影了。
在理论知识方面呢,也要像个体育小百科。
了解体育的历史、各种运动的规则、人体运动科学啥的。
就好比你要是搞田径的,得知道为啥起跑姿势这么重要,这里面可有不少人体力学的学问呢。
另外,还得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
毕竟咱培养出来的人,将来可是要去教别人运动的,不管是教小朋友跳绳,还是教成年人健身,都得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让大家开开心心地就把身体锻炼好了。
还有哦,要有良好的体育精神。
在赛场上尊重对手,不管输赢都能保持风度,就像那些伟大的运动员一样,赢了不骄傲,输了不气馁,始终对体育充满热爱。
二、课程设置。
# (一)基础课程。
1. 体育概论。
这门课就像是打开体育世界大门的钥匙。
它会给你讲体育是怎么来的,发展到现在有哪些流派,体育对人类社会有啥重要意义。
就像讲故事一样,让你一下子对体育有个全面的认识。
你要是连体育是啥都不清楚,还怎么在这个专业混呢,对吧?2. 运动解剖学。
这课可有意思了。
它会告诉你人体的骨头、肌肉都是怎么长的,在运动的时候它们又各自起着什么作用。
学了这课以后啊,你就知道为啥你做某个动作的时候会觉得这块肌肉酸,那块骨头有点吃力。
就像给你配了一副透视眼镜,能看穿自己的身体一样神奇。
3. 运动生理学。
这个课程就是研究我们身体在运动的时候发生的各种生理反应。
比如说,你跑步的时候为什么心跳会加快,呼吸会变得急促,出汗是怎么回事。
等你学完了,你就可以像个小专家一样,给身边的小伙伴解释这些身体现象了。
# (二)专业课程。
1. 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如篮球、足球、田径等)如果选择篮球专项,那可就有的玩了。
你要从最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学起,然后再学习各种战术配合。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3专业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3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fe75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3.png)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3)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接受到社会体育活动相关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所需的体育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体育健身运动项目的技术及练习方法;3、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健身指导、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社会体育活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社会体育活动的理论前沿和社会需求;6、具有一定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四、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术活动。
五、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六、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一)通识教育平台注:专业课程中的限选课,学生限选一项,11个学分;方向课(一)或(二)模块中的课程,学生限选一个方向,修满16学分。
七、实践创新平台计划八、主要教学环节的具体规定与实施细则(一)教学安排:本专业培养方案以4年学制进行安排设计。
全学程安排共约166周,其中教育教学约154周。
第一学期按18周,第二至七学期按20周安排教育教学(含复习考核),第八学期按16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含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复习考核等)。
(二)考核及成绩记载、学分绩点计算及效用:1、必修课: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类。
2、本院选修课,一律实行考查,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讨论、提交作业或论文等,成绩按优、良、中等、及格与不及格报,及格与及格以上者给予相应的学分和绩点。
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探索——对构建江汉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探索——对构建江汉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d68556e48d7c1c708a14510.png)
乏 。社会体育专业是沿袭本科教学 目录下 的专科设 置 , 目 从
前 的情况来看 , 已经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 了办学特色 的宣传 和
发展 , 就业情 况并 不理想 。从 目前 已开设 该专业 的兄弟 院校 就业情况分析 , 普遍存在 以下 问题 :
1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过于宽泛 , ) 就业 岗位
21 0 1年 1 1月
湖
北
体
育
科
技
No . 01 v2 1
第3 O卷
第 6期
Hu e S o s S in e b i p r ce c t
V 1 3 No 6 o. 0 .
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 的探索
— —
对构建 江汉大 学社会体 育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人才是侧重 于从事教学科研 的理论 型人才 , 与市 场所要求 的
2 受客 观环境影 响 , ) 目前各高校 中普 遍存在着课程 设置 与社会发展 、 人才 培养 目标 相脱 节 的现象 , 生学 习的 积极 学 性不高 , 以形成人 才培养 特色 , 利 于市场 经济体 制 下社 难 不 会人才的竞争 , 也未 能满 足社会 发展 对体 育人才 多元 化 、 多 层 次的需求 。这 些都势 必成 为制约 我 院新 开社 会体 育专 业
收稿 日期 :0 1o _5 2 1-9o
高, 现代社会 正在 逐渐 向休 闲型社 会转 变 , 闲运动 逐渐 成 休 为人们生活 的一 个重要 组成 部分 。休 闲运 动 的 中心地位 将
会得以加强, 人们 的休闲运动观念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一领域里 的人才需求 日 益高涨 , 休 闲运 动技能指 导 具备 与管理经验 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 20 年以来 , 07 武汉市在确立建立与城 市经 济体制改 革相 适应 的“ 城市 圈” 社区管理体 系后 , 武汉“ 城市 圈” 的社区体育
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b6d0f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c.png)
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是培养学生健康、自信、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要积极发挥社会体育的作用,培养出一批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人才。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一、拓展社会体育课程
通过拓展社会体育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各类体育运动,培养他们团队合作、领导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建立社会体育导师制度
建立社会体育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个人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体育训练计划,解答体育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开展社会体育竞赛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体育竞赛,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四、创建“社会体育之星”计划
设立“社会体育之星”计划,每年评选出一批在社会体育领域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资助,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
五、促进高校社会体育与社会体育机构合作
积极开展高校与社会体育机构的合作,共同举办各类社会体育活动,促进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体育发展平台。
六、建立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评估体系
建立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对学生在体育技能、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方案,达到有效培养社会体育人才的目的。
以上是我校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培养出更多积极向上的社会体育人才,为我校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我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浅谈我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e8bda874168884868762d6b7.png)
体育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cf5f0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6.png)
体育⼈才培养⽅案体育⼈才培养⽅案 ⼈才培养⽅案⼈才培养指对⼈才进⾏教育、培训的过程。
被选拔的⼈才⼀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才。
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有关体育教育⼈才培养⽅案范例,供⼤家参考。
篇⼀:体育教育专业⼈才培养⽅案 ⼀、培养⽬标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才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遵循德、智、体全⾯发展的⽅针和厚基础、宽⼝径、强能⼒、⾼素质、⼴适应的⼈才培养要求,以师范性培养为核⼼,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才培养⽬标为: 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和创新精神,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作的复合型应⽤性强的体育教育专业⼈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主要学习体育科学、教育科学、⼼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能⼒的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作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作的基本能⼒。
毕业⽣应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 1、掌握马列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定的⼈⽂基础知识,良好⼼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掌握体育科学、教育科学、⼼理科学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科研等的基本理论与⽅法; 4、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作、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作的基本能⼒; 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作的⽅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学校体育改⾰、体育科学以及体育教学研究的发展动态; 7、具有⼀定的体育科学研究和实际⼯作能⼒,具有⼀定的批判性思维能⼒; 8、初步掌握⼀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应⽤的基础知识,具有运⽤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三、主⼲学科 体育学、教育学、⼼理学 四、主要课程 教育学、教育⼼理学、体育⼼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理学、体育科研⽅法、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学校体育学、⽥径、体操、篮球、⾜球、武术等。
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探索
![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9cd6a2d482fb4daa58d4ba3.png)
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探索摘要:面对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主导方向模糊等问题,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在目标上找准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课程体系突出医学院校特色,专业培养突出实践能力。
关键词: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社会体育专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为满足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而出现的新兴专业,至今全国已有近230所高等院校开设[1],其中部分为医学院校。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医学院校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真正从事社会体育的毕业生比例较小,这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初的不成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面对新的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设置,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 现行的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1.1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规格模糊由于医学院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时间很短,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参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对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但专业目录中的描述是概括性的,并不明确,这影响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1.2 拼盘式的课程体系,主导方向模糊大多数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都意识到要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医学类课程以形成特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不科学,随意性较强,更像是将医学类课程和体育课程拼凑在一起。
缺乏整合的医学类课程的增加导致了学生负担的加大,专业主干课学时不足,形成“四不像”的课程设置。
2 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2.1 培养目标应找准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知识能力要求的原则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应当掌握社会体育专业基本知识、熟悉社会体育相关理论和现代社会体育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这是医学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创新(精选8篇)
![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创新(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979f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4.png)
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创新(精选8篇)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创新篇1(一)我国部分地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
通过分析可看出,这些高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体育教学、社会科研、社会体育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管理等技能指导型人才,同时强调群众体育活动,对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开发等原发性创业能力的培养也作了强调,但是却缺乏对大型赛事的组织管理人才的培养,在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过多强调体育教育专业。
(二)我国部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时情况分析。
可以看出: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总学时平均为2691.9学时,总学分平均为173.1学分;对比可发现,在学时上除西安体育学院和凯里学院低于或高于《专业规范》的要求外,其他6所高校均在规范内上下起伏;在学分上凯里学院和湖南文理学院均高于规范中的要求,其余的则在规范值内。
(三)我国部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经调查:发现,各地方性院校开办的主干课程相对类似,而专业性极强的主干课程缺相差很大,特别是学科课程,种类繁多,八所院校完全不同,这当中既有像体育社会学和社会体育学这种及其容易混淆的课程,也有像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管理学这种上下位的课程,又有传统课程又有体育休闲娱乐导论、健康保健等新兴课程。
(四)我国部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专业方向设置分析。
八所院校中只有四所院校将体育教学方向归入其专业方向当中。
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方向要以市场做为主导,将体育、健身等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性和未来职业中的发展作为重要的依据,加快专业性建设,加强社会体育专业中现有的专业基础,更好的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服务,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社会化、大众化、专业化。
摘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临床教师扮演着教师和医生两个角色,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临床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运用古今中外医学界优秀人物,传播正能量,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对学生进行闪光点教育,从而实现在临床教学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3e99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b.png)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2.培养内容:
(1)体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体育科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体育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组织和管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包括体育场馆管理、体育赛事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3)体育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包括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4)体育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体育调查研究和体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3.培养方式:
(1)课堂教学: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实习、实训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体育比赛等方式,学习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能力。
4.培养环节:
(1)基础课程教育:包括数学、英语、体育科学基础等课程的教育。
(2)专业课程教育:包括体育管理、体育教育、体育研究方法等课程的教育。
(3)实践训练:包括实习、实训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4)学术研究:包括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等学术活动。
5.考核评价:
(1)学期考核:通过学期考试和平时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实践训练考核:通过实习报告、实训成绩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3)学术研究考核:通过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科研成果等方式,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价。
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0eabd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4.png)
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紧跟时代步伐,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强调实践锻炼。
理论课程包括体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以及体育社会学、体育市场营销等应用学科。
实践课程则包括体育项目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实习等环节。
1.体育学:涵盖体育历史、体育理论、体育法规等方面,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知识。
2.心理学:教授学生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技巧,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问题。
3.生理学:讲解人体生理结构、运动生理学原理等,为学生实践锻炼提供科学依据。
4.体育社会学:分析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
5.体育市场营销: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体育市场调研、策划、推广等。
6.体育项目技能训练:针对不同体育项目,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
8.实习:安排学生在体育机构、企业等地实习,了解行业现状,积累实践经验。
二、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
2.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同时与校外体育机构、企业等合作,拓宽培养渠道。
3.个性化培养与共性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保证培养方案的共性要求。
4.学术交流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同时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资队伍1.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既有学术型教师,又有实践型教师,形成互补。
2.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四、评价体系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学术成果、实践成果、综合素质等方面。
2.完善评价机制: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732b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7.png)
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前体育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之一,对于培养优秀的体育指导和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现状与发展趋势,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您带来一篇全面而有深度的文章。
1.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一个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专业领域,它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2. 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高校的培养方案偏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践和案例的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滞后,未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造成学生毕业后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随着社会对体育产业的重视和发展,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不断更新,结合最新的行业趋势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实用的教育。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的角度来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和社会中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引入最新的理论和案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与探讨。
我们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我们发现了现行的培养方案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促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提升。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034a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4.png)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特制定本方案。
二、培养目标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
3. 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社会体育领域发挥专业作用。
三、培养模式1. 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增加学生实践经验。
四、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1. 专业设置:社会体育专业涵盖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体育教育与训练、体育养生与康复等多个方向。
2. 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五、师资队伍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2. 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和教学水平。
六、质量保障与监控1.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
2. 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3. 强化学生学业考核,确保培养质量。
七、毕业与就业1. 学生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2.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为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八、总结本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全面、系统的培养,以满足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实施本方案,我们期待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为推动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西安工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查研究
![西安工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c26845fe4733687e21aaed.png)
的 选 择 和 发展 机 会 。 专 业 办 学 中 亟 待 解 决 的 重要 课 题 。 23就 业 与 市场 需求 . 1 前期 调 查 方 法 与 过 程 231毕 业 生就 业 现 状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率 的 高低 可 以 反 映 学 .. 11文 献 资 料 法 查 阅 了近 1 来 各 级 教 育 文 件 及 相 关 学 术 . 0年 论 文 ,收 集 并 研 究 了其 它 2 0所 高校 社 会体 育 专 业 的 现行 培 养 方案 生 知 识 体 系 的合 理 性 和 高 校 人 才 培 养 的质 量 , 与 专 业 的 生 存 与 发 并 及 专业 建 设 方 面 的 有 关 资料 , 我校 社 会体 育专 业 培 养 计 划 改 革启 展 息 息 相 关 。 我们 对毕 业 生 追 踪 调 查 显 示 : 安 工 业 大 学 社 会 体 育 为 西 发 思路 。 专业 20 04届 、0 5届 、0 6届 、0 7届 毕 业 生 就 业 率 达 9 %以上 , 20 20 20 5 1 . 查 法 通过对西安 、 沙、 汉 、 州等地 2 2调 长 武 广 6家用 人 单位 但 在 社 会 体 育 相 关 岗位 就 业 的不 足 5 %, 明 本 专业 培 养 目标 与 毕 0 表 的 领 导及 负责 人 进 行 访 问 或 电话 调 查 , 了解 当前 大 众 健 身 市 场 、 体 业 生 实际 就 业 岗 位 之 间 尚存 在 一 定 的 距 离 。 232市场 需求 从调 查 中 了解 到 , ._ 近几 年 全 国大 、 小 城 市 的 中、 育产业经营与管理对社 会体 育专业人才 的需 求状 况 以及对本 专业 休 闲 、 身 和体 育 服 务 业 等 社 会 体 育 产 业 发 展 迅 速 , 不 同 投 资 主 健 由 毕 业 生知 识 、 力和 素 质 的要 求 等 。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9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指导、技能传授、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社会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
(二)热爱社会体育工作,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掌握社会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传授和指导身体锻炼、养生保健、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策划、组织与服务的知识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社会体育调查研究方法,并具有从事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五)达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水平,并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六)学习一门外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相当水平;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计算机二级水平;学习普通话,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社会学、管理学、体育学
(二)主要课程
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体育概论、社会体育学、游泳、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入学教育、军训、生产劳动、中期实习、就业指导、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修业年限、学分和授予学位
(一)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
可提前一年毕业(修满规定的学分);对于在规定年限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允许延长学习时间,最长可延长4年。
(二)学分
在修业年限内需完成165学分。
(三)授予学位
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发给毕业证书。
对符合国家学位条例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各学年周数分配
本专业四年共199周,其中授课110周,假期 37 周,各学年的教学周数见表1。
注:*军训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始进行。
**第一学期劳动教育分散安排在平时进行,一般为周二下午,一学期内合计时间达到一周。
***社会实践(中期实习)安排在暑假进行,共5学分。
****机动周主要用于开设重修课和部分任选课,安排在每学期的考试周后。
七、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
八、课程设置
注:①√为隐性课程。
②网球、羽毛球、游泳、篮球为专项提高课,学生四选一。
九、课程方案说明
(一)本专业实行学分制
课程考核合格,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必修课和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必须重修。
任何一门必修课不合格,都不能毕业。
选修课不合格,可重修,也可另选。
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
关于课程的选修、免修、重修具体办法见“广州体育学院学分制实施办法”。
(二)英语、计算机、普通话要求
学生在英语、计算机必修课中除要求获得规定的学分外,毕业前英语达到国家英语四级相当水平,计算机通过二级,普通话通过二级乙等,如未能达到要求者,只发给毕业证书,不能申请学士学位。
提前获得外语学分学生,可利用外语课时间修读其它课程。
(三)运动等级、裁判等级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须积极参加训练和校内外比赛,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通过某一专项三级运动技术等级以及二个专项三级以上(含三级)裁判等级,未能达到通级标准者,不能获取学位,并须加修4学分任选课方能毕业。
(四)奖励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代表学院参加与本人所学专项相关的省级及以上比赛并获得相应名次,可获得奖励学分。
此学分可作为任意选修课程的相应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代表学院参加与本人所学专项无关的省级及以上比赛并获得相应名次,可获得学分。
此学分作为“拓展能力”的相应学分。
(五)课程说明
1.毕业实习。
第六学期应联系并落实毕业实习单位,做好毕业实习的前期工作。
实习生应利用假期期间到实习单位了解和社会体育工作情况,第七学期开学后第一周上交调查报告和专题汇报方可取得专业方向实践1个学分(继续做好实习前期的准备)。
实习生基本实习理论和实习技能考核过关,才能参加实习。
第三周开始毕业实习。
2.俱乐部活动。
俱乐部活动是指在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安排的各种专项技术训练活动,每位学生必须选择其中任何一个项目进行专项训练,经考核达到相应技术要求,方可取得2个学分。
3.人文素质讲座。
人文素质讲座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素质系列讲座,每位学生须参加10次以上讲座,并分别完成听课记录,方可取得2个学分;须参加10次以上的科学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方可取得2个学分。
4.拓展能力。
拓展能力由学生自己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科技、文化、培训等活动,并取得相应活动的证书,即可取得一定的学分,比如获得一级以上的裁判证书、系级以上的书法、乐器、演讲、辩论、街舞等活动,每获得一本证书即可取得2个学分。
5.毕业会考。
在第八学期毕业前,安排一周进行毕业会考,以督促学生经常性的学习和检查学生就业前的知识,能力水平。
考试内容和方法见“广州体育学院毕业生进行毕业会考的决定”。
会考不合格者,暂不发给毕业证书,待补考通过后,才发毕业证书。
十、修读本专业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办法
其他专业学生修读本专业,原则上要求辅修专业30学分左右,双专业在辅修专业基础上增加约20学分,双学位在双专业基础上增加10学分。
十一、主要课程简介(略)
执笔人:周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