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秦汉文学总论、西汉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内容结构: 第一段:以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于秦国作出 了很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 第二段设下许多比喻,用来说明秦王对不 是秦国产的物品的喜爱,对人却持另一种 态度是不对的。 第三段论述驱逐客卿有利敌国,而不利于 秦国。 最后一段收束全文,进一步说明逐客关系 到秦国的安危。
第一讲 秦汉文学总论、 西汉散文
一、秦代文学概述

1.秦朝的政治格局 ①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 师古。 ②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字”,统一货币、 文字、法令、度量衡,建立以咸阳为中心 的道路网。



2.文化政策 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史记· 秦始皇本纪》:



1.汉初散文 汉代初年,崇尚黄老,文化思想相对自由。 兼之战国纵横余风犹存,作者为文,较能 畅所欲言,文章具有铺陈壮大的风格。然 而此时文章,也有不同于战国的特点: 文人从政机遇增加,社会生活相对稳定, 有条件对历史、现实、人事作直接的观察 和思考。与战国策士之辞的浮夸、诡辩不 同,此时文章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文章 的结构和语言,自然趋于严整。


2. 《吕氏春秋》 吕不韦(?—前325)。战国末年卫国濮阳 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县)。是阳翟的 大商人,以投机生意发家,有千金的家产。 以子楚奇货可居而运筹帷幄,成为一代名 相,后秦王嬴政亲政,在与秦王的交锋中, 被嬴政逐出咸阳,不久饮鸩自杀。他不是 文人,但是,在他权倾天下时完成的《吕 氏春秋》一书却有多方面的意义。



西汉哀帝到东汉和帝(前6—公元105) 文学受儒学影响明显加强,雍容典雅的文 风取代了前期雄奇瑰丽的文风,模拟之风 大盛,文学出现衰弱的趋势。经学对文学 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研究经学成为 整个时代的风尚,在朝廷的推动之下,宗 经成为有汉一代的社会风气。经学作用于 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者彼此渗透, 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这其 中,经学对文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 《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 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 以吏为师。
二、秦朝文学

秦文学几乎一片空白,作家作品极少。严 酷的文化专制,不仅破坏了先秦的优良传 统,而且打击了文人创作的积极性,秦代 文学也由此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 没有一个时代的作品像秦代那么少。刘勰 “秦世不文”虽不尽符合事实,但也大致 概括了秦文学的特征。


【贪小失大】《吕氏春秋· 权勋》:“达子 又帅其馀卒,以军於秦周,无以赏,使人 请金於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 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 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於美 唐甚多。此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后 以“贪小失大”指因贪图小便宜而失掉更 大的利益。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吕氏春秋· 审 为》:“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 ‘身在江海之 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后以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指虽不居官,仍 关怀朝政。

秦朝在文学上没有取得大的成就,而政治 上的失败却给西汉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 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也使那些才华横溢 的汉初文人有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他们抚今追昔,对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统一 倍感珍惜,以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总结 前朝的兴亡教训,各抒己见,为汉初统治 者提供借鉴。史论而兼政论,冷静客观而 兼热情洋溢,汪洋恣肆而兼平整严密,是 这一时期散文的主要特色。

而司马迁的散文则又体现了由前期到后期 的过渡,既有前期的气势磅礴、情感激切, 也有后期的深广宏富,醇厚峻洁。其内容 既总结历代之兴亡成败,又论述天人感应 对政治的作用。司马迁是一承前启后的重 要人物,其《史记》即体现了这一转变的 特征。如果说汉赋是赞美汉帝国光明的一 面,那么,汉政论文主要是揭露汉帝国黑 暗的一面,汉文大都具有浑厚、质实的特 点,没有铺张、排比、堆积的陋习,所以, 其实际的价值并不亚于汉赋。
三、汉代文学总论


1.汉代政治 汉初休养生息 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东汉经学


2.文学发展概况 西汉初年至武帝以前(前206—前141)
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思想控制不是很严苛, 故一时之间纵横之风复起,思想界活跃异 常。散文、辞赋均沿战国时期风气发展。 贾谊、晁错的政论散文,贾谊《鵩鸟赋》 《吊屈原赋》等。





3.汉代文学可分为五大部分: (1)政论散文。以贾谊、晁错为代表。 (2)历史散文。以《史记》、《汉书》为 代表。 (3)汉赋。分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 赋三个阶段。 (4)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陌上 桑》 (5)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四、西汉散文

两汉散文发达,大数收在《汉书》、《后 汉书》中。散文在体制上,以奏疏、表、 策最多,内容上大多讨论政治问题。



武帝至成帝(前140—前7) 由于藩国势力削弱,儒学兴起,武帝大兴 乐府、制礼作乐,作家逐渐向中央宫廷集 中。乐府民歌得到收集,大赋极度繁荣, 史传文学发展到高峰,文学开始形成汉代 独有的特色,是汉代文学的繁荣时期。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讲义》:“帝本雄略 之主,好大喜功,外则四夷,内则巡幸。 封禅郊祀神仙声色土木之事。俱乐为之。 故伐大宛而新声有天马之歌。好游仙而司 马有大人之赋。又采诗夜诵,立乐府,造 为诗赋,播为弦歌。此其平生之所为。”

贾谊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 (《汉书· 贾谊传》叫《治安策》)、《论 积贮疏》(《汉书· 食货志》)为代表。其 中《过秦论》为其压卷之作,确定了《新 书》的写作目的和基本思想,为全书之纲 领。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写作背景: 疲 秦 计。秦王政元年(前246),韩国派郑 国到秦国修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的 国力,不东伐韩。《史记· 河渠书》:“中 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 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 使就渠。

剪除吕不韦余党。《剑桥中国史· 秦汉篇》不仅否 定了逐客令与郑国渠的关系,而且认为司马迁之 说过于牵强。引发逐客令的导火线是吕不韦。此 时嬴政刚刚完整地拥有掌权资格(成年而行加冠 礼),由于尊为相国的吕不韦和嫪毐(矫王御玺 及太后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之党徒为乱,两人 并非秦人,却为乱朝政已久,于是就促成了嬴政 逐客的决心。司马光也因此舍太史公《李斯列传》 的说法而另写“文信侯免相,出就国,秦王下逐 客令”了。而这篇文章在列举史料时,提到了诸 多客卿的功劳,却偏偏绕过了吕不韦,也可以反 证这一点。


作家群中的经师儒士 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文学的重模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 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


安帝至灵帝(106—189)
儒学一统局面被打破,黄老刑名法术之学 开始抬头,文人的心性脱离了经学的束缚, 于是批判儒学、批判现实的作品出现了, 各种新主题(言情、批判),新形式(五 言诗、抒情小赋)产生,文学发展又呈现 一派勃勃生机。

《吕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有组织、 有计划编撰的大型学术著作。由战国末年 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 而成,又名《吕览》。全书共分为12纪、8 览、6论,共26卷,160篇,二十余万字。内 容庞杂,以道家思想为主,融合各家学说, 是先秦杂家学说的代表作。
高诱《吕氏春秋序》:“此书所尚,以道 德为标准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 式,以公方为检格,与孟轲、孙卿、淮南、 扬雄相表里也。”

《吕氏春秋》的创作背景:吕氏权倾大秦时,正 值百家争鸣,诸侯征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 赵有平原,齐有孟尝。他们礼贤下士,结交宾客, 一争高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反不如人, 所以也招来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 食客多达3000人。此时,各诸侯国都有才辩之士, 像荀卿之流,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 门下食客各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 览、六论、十二纪,共20多万言。自认为其中包 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 春秋》。书成之后,刊布咸阳城门,遍请诸侯各 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 金的奖励(《史记· 吕不韦列传》)。


【逐臭之夫】典出《吕氏春秋· 遇合》: “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 识无能 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 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以“逐臭之 夫”喻嗜好怪僻的人。 【豕亥鱼鲁】《吕氏春秋· 察传》载有“己 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 朴子· 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 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 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论辩艺术: 巧妙的心理战术
摆事实、设比喻、重铺叙,多种论证方式 共同运用,说理透彻 语言恰当得体,多用排比和对偶句,语言 形式整齐错落,音节抑扬顿挫,使全文气 势奔放,文采斐然,增强了雄放不羁的气 势 文章结构既曲折多变,又严谨有序



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卷三:何氏义门 谓此文只"昔"字、"今"字对照两大段,前举 先世之典,以事证;后就秦王一身,以物 喻。即小见大,于人情尤易通晓。可谓道 者。……何义门又谓汉以后文字不能如此 驰骋。实则文章逐时代而迁移,李斯富于 才,此篇为切己之事,故言之精切。实则 仍是策士之词锋,不能不如此炫其神通以 骇人也。


《吕氏春秋》名列杂家之首,最大的特点 就是以广阔的心胸和非凡的气魄对诸子百 家之学取长补短,以求能成一家之言。尽 管该书观点庞杂,并且由众多宾客集体编 纂而成,但它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形式框架, 全书分纪、览、论三大部分,其中纪以春 夏秋冬四季来命名,每一个季节又各自分 为孟、仲、季三部分,由此形成十二纪, 这种系统性、整体性的编撰方式在先秦还 是第一次,明显有为秦的统一大业服务的 政治功能。


1.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前284年—前208)。战国时楚上蔡人, 字通古。曾任郡小吏。“诟莫大于卑贱, 而悲莫甚于穷困”,为此斯师事荀子,学 帝王之术。始事楚,后入秦为吕不韦舍人, 被秦王拜为长史,因谏秦王逐客,官至廷 尉。秦统一天下之后,李斯拜为丞相。 “诸男皆尚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为 秦始皇定郡县制,下禁书令,以小篆为标 准文字。随后参与了篡改始皇意旨,扶植 秦二世上台的阴谋。二世立,赵高用事, 诬陷李斯谋反,被腰斩于咸阳。

汉代散文的发展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从 内容、文风又可分为前后两期,加以区分 的重要标志是董仲舒的文章。董氏以前, 散文主要继承战国余绪,气势磅礴,情感 激切,铺张扬厉,纵横捭阖;内容总结秦 亡的历史经验教训。自董氏开始,文风一 变而为雍容典重,宏博深奥,语言峻洁, 结构严密,形成真正的汉文,内容主要是 讲天人感应。如董仲舒,刘向等人。

《吕氏春秋》保存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 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 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有不少内 容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在过去,《吕氏 春秋》深得人们的好评。司马迁称它“备 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甚至把它与《周 易》、《春秋》、《国语》、《离骚》等 相提并论。东汉高诱说它“大出诸子之 右”。客观地说,《吕氏春秋》不仅是一 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但更主要的是资料价值。它的一些寓言故 事,至今仍脍炙人口,富有教育意义。


西汉政论文首推贾谊、晁错,被后世奉为政论文 的楷模 贾谊(前201—前169)。洛阳人,西汉初期杰出 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18岁即以诵诗属文 著名乡里,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每诏令议下, 谊尽为之对,得到文帝的赏识,一岁之中超迁至 太中大夫(掌议论),并拟提拔公卿,因诸元老 大臣(周勃、灌婴)反对作罢。因年少气盛,敢 于直言,遭守旧派诋毁,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 后,文帝再次召见贾谊,却并未重用,“可怜半 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 生》)拜为梁怀王太傅。数年后,因梁王坠马而 死,自伤而亡,年仅33岁。虽然生命短促,但是 汉初文坛却因其平添几分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