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管理学思考题
![管理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70d69a79563c1ec4da715e.png)
《管理学》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管理、管理的科学性、古典管理理论、人本管理、行为科学、计划、德尔菲法、决策、管理幅度、组织使命、组织文化、非正式组织、团队、非正式沟通、人力资源计划、期望理论、领导、前馈控制、同期控制二、填空题1.概念技能对于______ __管理者特别重要。
2.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管理学家是。
3.识别环境不确定程度的方法主要有环境和环境预测。
4.组织目标可分为3个层次,它们是社会层、组织层和层。
5.管理人员的配备,应贯彻精简、和专业的原则。
6.言语沟通通常分为两种:口头沟通和。
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需要。
8.冲突按性质分,可分为和破坏性冲突。
9.管理早期,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的人是。
10.管理系统原理具有如下特征:,动态性,开放性,预决性。
11.决策是指决策者面对的环境不是完全确定的,事件可能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状态。
12.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的组织结构叫组织结构。
13.领导的本质是一种。
14.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需要。
15.激励的“公平理论”中“贡献律”的公式是。
16.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个人道德判断在发展中越来越____________外界影响。
17.管理的首要职能是________ ____。
18.切斯特·巴纳德创立了学派。
19.在竞争环境分析中,对主要竞争者应侧重分析其对本企业构成的原因。
20.一般而言,战略计划的计划展望期于作业计划的展望期。
21.从组织角度看,人员配备的中心任务是保证。
22.根据沟通渠道产生方式的不同,将沟通分为与非正式沟通。
23.激励的“公平理论”中“贡献律”的公式是。
24.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25.我国古代的“性恶论”假设,是为其法制理论服务的。
26.决策是指决策问题的未来环境是一种完全确定的状态,从而决策方案的选择结果也是确定的。
27.分权的两种途径是:授权和。
28.领导的构成要素有指挥、激励、和造势。
29.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影响较大的需要层次理论。
管理学原理各章复习思考题(A4纸5号字7页)
![管理学原理各章复习思考题(A4纸5号字7页)](https://img.taocdn.com/s3/m/5405382558fb770bf78a5548.png)
管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各章复习思考题(1-21)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管理?它有哪些特征?认识这些特征对我们有何意义?2.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技能?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技能的要求有何不同?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这些角色与管理职能是矛盾的吗?5.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6. 你认为学习管理学对你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为什么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是什么?该理论有什么贡献?有何局限性?3.法约尔的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是什么?你认为法约尔的管理十四条原则对我们今天的管理有何指导意义?4.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的贡献有哪些?其局限性什么?5.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早期管理理论有什么不同?6.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对我国有何启示?7.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9.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0.你认为理解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有什么意义?1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我国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12.有人认为:管理要取得成功研究现在是很重要的,研究过去是次要的,而研究未来是最不重要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组织文化,它有哪些特征?2.根据复合网络图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组织文化有哪些功能?它对管理者有什么意义?4.如何评价组织文化的优劣?5.如果你是高层管理者,你将怎样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6.什么是组织的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它们各包括哪些要素?7.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由什么决定?结合实际谈谈组织应如何采取对策以减小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组织的影响。
8.一家大型超市与一家政府机关所处的环境相同吗?为什么?9.你认为造成组织不确定性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有哪些?10.你如何理解组织既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要适当改变环境的不利影响?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决策?它有哪些类型?2.在一个组织中,决策是否具有普遍性?为什么?3.为什么说决策是个过程?它有哪几个重要环节?4.在组织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5.什么是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经营决策?6.什么是政策指导矩阵法?它与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有何不同?7.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有何区别?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各种方法?8.根据西蒙的观点,理性决策应具备哪些条件?决策者的理性限制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克服决策者的理性限制?9.请举出近3年中你所做的3个决策,试分析这些决策中哪些是程序化决策?哪些是非程序化决策?10.某食品商场经销各种食品,其中一种食品进货价是3元/个,出售价是5元/个。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6bba91f111f18582d05a7d.png)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作者:————————————————————————————————日期:《管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管理系统人本原理决策计划许诺原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幅度授权管理层次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管理创新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管理的定义,许多经济学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西蒙认为:( A )。
A.管理就是决策 B.管理就是制定并执行计划C.管理就是组织 D.管理就是控制2、被西方管理学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
A.法约儿B.泰罗C.霍桑D.马克思·韦伯3、管理过程理论之父是( A )。
A.法约尔 B.韦伯 C.泰罗 D.梅奥4、以下不属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C )。
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工人的工作态度与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C.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唯一因素D.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并影响组织中的工作效率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C )。
A.艺术性与科学性B.基础性与边缘性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D.普遍性与重要性6、 ( A )是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孔茨7.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 B ) 。
A.管理道德B.管理人格 C.管理规范 D.管理方法8、以下属于管理的一般环境的是( B )。
A.政府管理部门B.经济因素C.社会组织D. 工会9、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10、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权力支配关系的是( )。
A.法律手段B.经济手段C.行政手段D.思想教育手段11、下列决策方法中()主要用于人们对未来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又不能肯定的情况。
管理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管理学原理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4772dffab069dc5022014b.png)
E.提高工作效率
ABCDE
下列属于领导特性理论的有()。
A、斯托格迪尔的领导个人因素论B、鲍莫尔的领导品质论
C、吉赛利的领导品质论D、皮奥特维斯基和罗克的领导品质论
E、亚当斯品质论
影响领导效果的“情景因素”有()。
A、上下关系B、任务结构C、职位权力D、领导行为E、同事关系
ABC
马基雅维利是()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
A、意大利B、波兰C、法国D、美国
A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著有《佛罗伦萨史》,又译()。
A、君主论B、君王论C、权力论
马斯洛设计了()模型。
A、需要层次B、方格理论C、领导理论D、自我价值
A
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
A、双因素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行为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
A、时间序列分析法B、查关分析法C、经济指标法
D、替代效果法E、客户评价法
ABCD
法国的工业家法约尔认为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从事()项管理职能。
A、计划B、组织C、命令D、协调E、控制
ABCDE
工作分析的方法()
A、观察法B、面谈法C、管理人员会议法
D、关键事件法E、工作抽样法
ABCD
公司战略的基本类型()
ABC
管理的五项职能是()
A、计划B、组织C、协调D、领导E、控制F、命令
ABCEF
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运筹学B、系统工程C、作业管理D、定量决策
ABCDபைடு நூலகம்
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
A、技术技能B、人言语技能C、构想技能
D、管理技能E、领导控制技能
ABC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01f2c844769eae009ed31.png)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3、管理者三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计划、组织、控制、领导5、管理角色——角色论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6、管理技能——技能论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合适的人员第二章泰罗的三大实验: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
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4、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之父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
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超凡的权力传统的权力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之父。
职业经理人的先驱11、福莱特冲突论管理理论之母1)利益结合、2)一方自愿退让、3)斗争、战胜另一方4)妥协。
12、霍桑试验1924-1932年、梅奥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13、朱兰的质量观质量是一种合用性14、80/20的法则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第三章1、管理万能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
(0469)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0469)管理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b077ea551810a6f52486bb.png)
(0469)《管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目前,人们对管理职能的认识已经基本统一,认为管理具有四个基本职能,即。
2、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管理职能,取得预期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真正掌握了管理的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主要包括:。
3、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管理者扮演着 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这些角色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
4、罗伯特·欧文是英国工业家、改革家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出版了有关管理的著作。
他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被称为。
5、泰罗因在创建管理理论上的突出贡献而被人们誉为。
6、韦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组织基础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而权威有三种类型:。
7、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8、由于企业面对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因此企业的社会契约也是多元化的,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9、按照企业的经营价值观和经营行为的具体表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可以划分为两种观点,。
10、关于管理道德的标准,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即。
11、一个组织所处的环境可分为,每个组织的管理者都必须准确把握这些环境要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组织的重要影响。
12、概括来看,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有四种情况:。
13、能够使企业实现其目标的战略有很多,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4、按预测的内容分为。
15、由于管理者经常被迫打断其工作日程,不得不去处理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所以,对他们来说,并不能完全由自己来掌握和控制全部时间,这样,一个管理者的时间就被分成。
16、管理者根据实现每个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出活动的先后顺序。
一般来说,活动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可分为四类:。
17、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在他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管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管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d61f7031b765ce050814d5.png)
《管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曹雪芹虽食不果腹, 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 是出于其(C )A.自尊需要B.情感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以上都不是2、如果一个管理者非常熟悉而且能灵活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那么在下表所列的错误中,他最不可能犯的是哪一个错误?( B )A.违背双因素理论B.违背期望理论C.违背公平理论D.违背强化理论3、组织管理中的尽责用权还必须配以相应的经济利益,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是负责任者不可侵犯的权利,也是用权者的是(A)。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协调机制D.约束条件4、刚进公司的几个大学生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团队,大家兄弟相待,一起解决各自遇到的难题,包括各自负责的经营工作。
几年下来,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很强,每个人都非常珍视这个团队。
又过几年,这个团队的成员普遍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地位.收入等方面并没有形成多大的差距,然而大家却都感到团队的凝聚力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了。
造成松散的原因是什么?(A)A.团队成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性提高了B.没有更高层次的目标推动C.团队成员之间因工作繁忙而沟通太少D.没有及时吸收新的团队成员5、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C )A.双因素理论B.效用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6、认为领导行为应该根据环境的需要而变化的是( C )。
A.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B."途径─目标"理论C.领导规范模式D.菲德勒模式7、某部门多年来生产任务完成得都很好,职工经济收入也很高,但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却很紧张。
请根据管理方格理论判断属于(B )领导类型。
A.贫乏型B.任务型C.乡村俱乐部型D.团队型8、两家公司的管理风格迥然不同,以让一名员工出差为例,甲公司会告诉员工:" 你出门坐2号电梯,打1元2角的出租车,进3号候机厅。
管理学思考题完整版
![管理学思考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b30ab4bb68a98270fefa0b.png)
管理学思考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管理学思考题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具体含义: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在这些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本质是合理(有局限性和相对合理性)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管理的职能活动有7个,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2.管理的职能有哪些?职能:5种,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对于一个有活力的组织来说,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各种职能之间的关系:a.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和计划的问题,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b.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c.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用图来表示各种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3.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别哪些基本技能?三类技能,技术技能---基层管理,人际技能---中层管理,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高层管理4.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a.工作定额.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研究工人工作的时间和动作.b.标准化.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机器,材料,创建标准化的环境.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即最适合做这种工作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依据他们的能力把他们分配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去,鼓励并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科学的方法.d.差别计件工资制.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完成或超额完成与完不成定额的工资不同.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5.法约尔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法约尔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是把经营和管理相区分的第一人.(1.)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①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②商业活动,指采纳,销售和交换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④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⑤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⑥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管理的14条原则①分工.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②权力与责任.管理者必须兼备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③纪律.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之间④统一指挥.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⑤统一领导.凡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⑦报酬合理. 奖励应有限度.任何优良的报酬制度都无法取代优良的管理.⑧集权与分权..⑨等级链和跳板.逐级,同级横向沟通.⑩秩序.⑪公平.⑫人员稳定.管理人员的经常变动对企业很不利.⑬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是创立和推行一项计划的动力.⑭集体精神.6.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哪些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有影响.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正比.第二章1.请解释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内涵。
《管理学》思考题含答案word资料15页
![《管理学》思考题含答案word资料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3b04a3acaeaad1f347933f1f.png)
3)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是集权化的好处:A确保政策统一;B保证政策执行高效率
过分集权的弊端是什么?
1、降低决策的质量:影响正确性和及时性;
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
3、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分权的标志是什么?影响分权的因素有那些?
1、标志:关键在于决策权或命令权是保留还是下放。
5、过程性:1)组织决策不是一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断循环的过程。
为什么说决策方案的原则选择只能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
最优决策的要求条件:
一、了解全部信息;
二、了解辨识,并制定毫无疏漏的方案;
三、能准确计算未来的行动结果。
这些条件难以具备的原因:
一、提出目标;
二、明确多元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主要目标与非主要目标的关系;
三、建立目标:权衡目标执行的有利结果和不利结果,制定一个界限。
目标应当具备哪三个特征?
一、可以计量;二、可以规定其期限;三、可以确定其责任者。
方案选择前的评价和比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实施条件能否具备,其成本如何;
二、方案可为组织带来何种长期和短期利益;
三、方案实施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失败的可能性。
选择中应处理好哪些问题?
一、要统筹兼顾;
二、要注意反对意见;
三、要有决策的魄力,需及时决断。
执行方案过程中应做好哪些工作?
一、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保证方案的正确执行;
二、确保有关决策方案各项内容为所有的人充分接受和彻底了解;三、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把决策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执行单位和个人;四、建立重要工作报告制度,以便随时了解方案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行动。
C. 心理因素;
管理学1-10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1-10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c8193b83c4bb4cf7ecd16a.png)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管理是对组织中有限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和人员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的创造性决策活动。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⑴从管理的目的看,管理是有效实现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⑵从实现目标的手段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⑶从管理的本质看是协调;⑷从管理的对象看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2、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由于管理活动的环境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权变性,有效的管理还要利用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习惯准则来解决问题,所以管理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性;从工作要求看,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是管理知识、管理艺术和管理经验的函数,表现出极富规律性,这可以看着是管理的科学性。
长期实践证明,单纯掌握了管理科学知识或仅具备管理艺术都无法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3、研究管理的核心是什么?虽然说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但研究管理的核心就是研究管理本质或者说属性,要搞清楚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也就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它不会因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是管理自然属性最明显的特征。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要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维护所有者和利益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从而表现出管理的社会属性。
4、试说明不同管理者角色的差异性。
作为管理者,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基层。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317ba6caaedd3382c4d379.png)
(9080)《管理学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2.D3.C4.B5.B6.C7.B8.B9.D 10.D11.D 12.B 13.C 14.B 15.D 16.B 17.D 18.C 19.A 20.D21.D 22.D 23.C 24.B 25.D 26.B 27.C 28.C 29.A 30.C二、多项选择题。
31.BCD 32.BCD 33.ABCE 34.BD 35.BCD36.ABCDE 37.ACE 38.AD 39.CD 40.CD41.ACE 42.BCE 43.ABE 44.AC 45.BCE三、名词解释题。
1.管理是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对人力、无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以及其他原因自发形成的群体。
3.管理学所讲的人本,就是在管理实践中确立的一系列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并使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总称。
4.社会效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5.管理环境是指环绕一定管理活动并与该管理活动发生一定关系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影响着管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6.组织是一种有着相对明确的边界、规范的秩序、权威层次、沟通系统及成员协调系统的集合体。
7.组织设计就是建立或改变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使之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8.人力资源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
9.预算管理就是通过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所进行的计划、领导、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
10.决策就是对组织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决定的过程,它包括人士现状、识别问题、分析问题、拟定方案、选择方案、使方案生效等一系列环节。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及名词解释(不完整)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及名词解释(不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e7a906f7aef8941ea76e05b8.png)
第一章1、为了有效的协调有限资源和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人类发明了哪些协调方法?这些协调方法如何协调这对矛盾?生产:通过劳动向大自然要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身欲望;组织:通过与他人的分工协作,形成超越个人的群体力量,从而达成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的欲望;战争:通过掠夺他人资源来扩展自身资源,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道德:通过教育约束每一个人的欲望,使有限的资源足以满足众人的欲望;贸易:通过将自身多余或价值不大的资源与他人交换,获得自身稀缺的资源,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欲望;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欲望。
2、管理的定义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实质内容:协调,将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作用:是有限资源得以满足更多欲望。
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衡量标准: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和效益)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3、组织中为什么要有管理者?组织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就需要有人来组织提出共同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分配各项工作和协调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
管理者与操作者有什么区别?操作者: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事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
管理者: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事务的人,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开展工作。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是什么?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凝聚一支能力互补、志同道合的队伍,通过分工协作使组织成员能够在组织内协调地开展工作,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者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品德:有强烈的管理意愿和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素质。
知识: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识,经济学和管理学,人文社科方面,科学技术。
实际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组织中不同层次(高、中、基)的管理者,其职责有何异同?同:基本职责一样,即(上一题)异:高层:对组织负有全面责任。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29432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4.png)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管理幅度2.决策3.管理4.非正式组织5.组织6.管理任务7.计划职能8.直线职能制结构9、管理层次10、权力11、等级化原则12、知人善任13、领导14、心智模式15、人本原理16、授权17、控制18、沟通19、激励20、公司战略类型21、作业管理22、统一指挥23、外包24、群体思维25、测试有效性26、正强化填空题1、管理的二重性指_________和________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德尔菲法是_________公司提出来的。
5、泰罗的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泰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
6、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将管理职能划分五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法约尔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之父。
7、梅奥将人性假设为_____________。
8、计划按照内容的明确性可划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认为,管理者扮演着 10 种角色,这 10 种角色又可进一步归纳为 3 大类,即 _______ 角色、信息角色和 _______ 角色。
10.一般来说,人员招聘的途经无非两条,即 _______ 和 _______ 。
11.首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概念的是_____________。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4545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6.png)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组织的有效运作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本文将回顾一些与管理学相关的思考题,并给出相应的参考答案,以帮助读者熟悉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部分:管理与领导问题一:管理和领导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组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管理与领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在组织中密切相关。
管理着重于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组织资源,确保达到预定的目标。
领导则侧重于激发和影响员工,引导他们朝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努力。
管理者通常是组织中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而领导者则是变革的推动者和企业文化的塑造者。
问题二:用户动机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请简要介绍它。
参考答案:用户动机理论,由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针对人类的需要和动机进行了分类和层次划分。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状的模型。
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需要层次,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动力,提高组织的绩效。
第二部分:组织结构与设计问题三:请简要解释垂直和水平组织结构,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垂直组织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组织形式,它基于等级制度和职权层级,信息和决策通常从上至下传递。
垂直组织结构可以实现高度的控制和协调,但决策过程缓慢,沟通障碍多,灵活性较低。
水平组织结构则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和平等沟通,减少了等级制度,使组织更加灵活和创新,但可能存在决策模糊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问题四:什么是组织文化?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什么样的好的组织文化?参考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符号系统。
好的组织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愿景和核心价值相一致,鼓励员工的参与和创新,提倡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此外,好的组织文化还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契合。
管理学思考题.doc
![管理学思考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f06bfa6e227916888586d72f.png)
《管理学》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管理、管理的科学性、古典管理理论、人本管理、行为科学、计划、德尔菲法、决策、管理幅度、组织使命、组织文化、非正式组织、团队、非正式沟通、人力资源计划、期望理论、领导、前馈控制、同期控制二、填空题1.概念技能对于______ __管理者特别重要。
2.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管理学家是。
3.识别环境不确定程度的方法主要有环境和环境预测。
4.组织目标可分为3个层次,它们是社会层、组织层和层。
5.管理人员的配备,应贯彻精简、和专业的原则。
6.言语沟通通常分为两种:口头沟通和。
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需要。
8.冲突按性质分,可分为和破坏性冲突。
9.管理早期,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的人是。
10.管理系统原理具有如下特征:,动态性,开放性,预决性。
11.决策是指决策者面对的环境不是完全确定的,事件可能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状态。
12.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的组织结构叫组织结构。
13.领导的本质是一种。
14.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需要。
15.激励的“公平理论”中“贡献律”的公式是。
16.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个人道德判断在发展中越来越____________外界影响。
17.管理的首要职能是________ ____。
18.切斯特·巴纳德创立了学派。
19.在竞争环境分析中,对主要竞争者应侧重分析其对本企业构成的原因。
20.一般而言,战略计划的计划展望期于作业计划的展望期。
21.从组织角度看,人员配备的中心任务是保证。
22.根据沟通渠道产生方式的不同,将沟通分为与非正式沟通。
23.激励的“公平理论”中“贡献律”的公式是。
24.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25.我国古代的“性恶论”假设,是为其法制理论服务的。
26.决策是指决策问题的未来环境是一种完全确定的状态,从而决策方案的选择结果也是确定的。
27.分权的两种途径是:授权和。
28.领导的构成要素有指挥、激励、和造势。
29.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影响较大的需要层次理论。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4e31abcd126fff7050b76.png)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管理【教案§1P3或教材P4】管理是指社会组织中,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
系统【教案§4P8或教材P13】是指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人本原理【教案§4P1或教材P13】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管理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态来进行管理。
决策【教案§5P1或教材P56】决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多种可行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计划【教案§6P2或教材P69】是人们将来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将来从事的活动进行系统地,详细地,周密地安排。
许诺原理【教材P79】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目标管理【教案§7P8—9或教材P80—61】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
组织【教案§8P2或教材P90】是静态意义上的有机整体或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和动态意义的组织行为或组织过程的有机统一。
管理幅度【教案§8P9】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授权【教案§8P12或教材P101】是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
领导【教案§11P1或教材P156】是影响群体或组织成员,使其为确定和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激励【教案§12P1或教材P170】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挖掘被激励者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引导、强化、改变人的行为。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复习与思考题及答案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复习与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6d2a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e.png)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复习与思考题及答案《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材编写组2019年3月第一章管理概述复习思考题: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管理定义: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特征:(1)管理具有二重性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它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
(3)管理具有普遍性与目的性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是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协作活动,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这就是管理的目的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管理本质上具有不断创新的特性。
创新性来源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
管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管理职能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教学工作。
划分管理职能,管理者在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管理活动的专业化,使管理人员更容易从事管理工作。
在管理领域中实现专业化,如同在生产中实现专业化一样,能大大提高效率。
同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职能观点去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根据管理职能规定出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也就可以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素质、学历、知识结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1管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
A.决策B.信息C.控制D.创新2.管理者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参加社会活动时,所行使的是()的角色。
A.代表人B.联络者C.发言人D.谈判者3.()被称为是“科学管理之父”。
A.亚当·斯密B.罗伯特·欧文C.亨利.法约尔D.泰罗4.()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知识技能5.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顺序排列。
A.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B.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6.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认为工人是()。
A.经济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7.管理者向董事和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方向时,所扮演的是()。
A.发言人角色B.传播者角色C.联络者角色D.企业家角色8.“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这句谚语描述的是()道德观。
A功利主义B权利至上C公平公正D社会契约9.如果管理者认为解雇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使余下的80%的工人工作更有保障,并且符合股东的利益,那么这位管理者接受的是()道德观。
A功利主义B权利至上C公平公正D社会契约10.强烈反对一切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过低的工资,过长的劳动时间,要求工作医疗保障权的道德观属于()道德观。
A功利主义B权利至上C公平公正D社会契约11.给同工不同酬现象以解释的道德观是()道德观。
A功利主义B权利至上C公平公正D社会契约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等习语里所隐含的道德观是()道德观。
A权利至上B公平公正C社会契约D推己及人13.如果一个人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这说明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
A前惯例层次B惯例层次C原则层次D概念层次14.下列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们一步一步地依次通过六个阶段,而不能跨越B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上,也可能倒退和堕落C原则层次是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D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原则层次上15.以下()措施与提高组织的道德标准或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无关。
A对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B以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C建立道德准则D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16.当事人一方将其技术、商标或专利的使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由后者按合同规定使用的交易行为()。
A.特许B.合同制造C.管理合同D.投资17.通过向目标市场国的某一企业提供管理技术,或负责该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借以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是()。
A.特许B.合同制造C.管理合同D.投资18.在国际化经营的初始发展阶段,活动方式主要以()为主。
A.进出口贸易B.国际间接投资C.对外直接投资D.管理合同19.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高、当地反应化的压力低时,跨国企业将采取()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B.国际模式C.跨国模式D.全球模式20.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低、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高时,跨国企业将采取()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B.国际模式C.跨国模式D.全球模式21.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高时,跨国企业将采取()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B.国际模式C.跨国模式D.全球模式22.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低时,跨国企业将采取()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B.国际模式C.跨国模式D.全球模式23.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
A.明确目标B.诊断问题C.拟定方案D制定标准24.如果组织面对的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
A.如何改善生产条件B.如何完善营销网络C.如何扩大生产规模D.如何降低生产成本25.如果组织面对的是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
A.如何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B.如何对竞争对手的行为做出快速反应C.如何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D.如何降低生产成本26.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技术专家27.下列关于头脑风暴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关专家或人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B.所发表的建议必须要深思熟虑C.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D.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28.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直接开会讨论效果并不好时,可以采取()。
A.名义小组技术B.头脑风暴法C.德尔菲技术D.期望值法29.下列哪种方法是用来解决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
A.大中取大法B.数学规划C.网络优化D盈亏平衡法30、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把计划分类为()。
A.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31.在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工作是()A.计划工作B.控制工作C.组织工作D.指导与领导工作32.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预测B.决策C.确定前提D.制定预算33.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下列不属于基本活动的是()。
A.内部后勤B.技术开发C.生产作业D.服务34.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下列属于辅助活动的是()。
A.采购B.市场营销和销售C.外部后勤D.生产作业35.下列()不是实践中计划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
A.滚动计划法B.决策树法C.网络计划技术D.目标管理36.对于目标管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管理人员和工人都由其上级来指挥和控制B.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C.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D.目标管理是彼得·德鲁克提出的37.采取工作轮换的方式来培养管理人员,其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A.提供受训者的业务专精能力 B.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压力C.增强受训者的综合管理能力D.考察受训者的高层管理能力38.以下和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量无关的因素是()。
A.企业的产品数量B.组织的规模C.人员的流动率D.组织发展的需要39.管理人员选聘时不需要作为主要考虑标准是()。
A.管理的欲望B.冒险的精神C.强健的体魄D.沟通的技能40.内部招聘的最主要的缺点是()。
A.引起同事不满B.有历史包袱,不能迅速展开工作C.要花很长时间重新了解企业状况D.知识水平可能不够高41.某组织中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由于难以胜任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职。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
A.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B.管理部门选聘干部上没有找到合适人选C.组织设计忽视了对于干部的特点与能力要求D.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到责权对应的原则42.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
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
这时,厂长的管理幅度为()。
A.4 B.7 C.22 D.23 43.组织变革按照()可以分为主动性变革和被动性变革。
A.工作的对象不同B.变革的程度与速度不同C.组织所处的经营环境状况不同D.变革的参与者不同44.()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活、易于合作。
A.战略性变革B.结构性变革C.流程主导性变革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45.组织变革的第一步是()。
A.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B.分析变革因素,制定改革方案C.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D.评价变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46.改变员工原有的观念和态度是组织在()的中心任务。
A.解冻期间B.变革阶段C.再冻结阶段D.颠覆阶段47.根据冰山理论,下面选项中()。
A.规章制度B.组织结构C.组织行为体系D.生产发展48.属于组织变革中来自于个人因素的压力是()。
A.员工的工作变动B.组织中的结构变动C.家庭法律纠纷D.企业的经营状况49.关于压力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并非所有的压力都是不良的B.改善组织沟通也会使沟通不畅所产生的压力减至最小C.由于个人压力来自个人因素,建构组织文化是没用的D.不确定性增大,变革中的压力成本有上升的趋势50.下列选项()不是组织文化的特征。
A.超个体的独特性B.不稳定性C.融合继承性D.发展性51.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结构中,最直观、人们最易感知的部分是()。
A.精神层B.制度层C.物质层D.业务层52.组织文化是一种软性的理智约束,通过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不断地向个人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使组织自动生成一套自我调控机制。
这句话描述了组织文化的()。
A.持续功能B.整合功能C.导向功能D.适应功能53.组织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其效用是帮助组织指导员工的日常活动,使其能快速地适应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
这句话描述了组织文化的()。
A.持续功能B.整合功能C.导向功能D.适应功能54.组织文化具有()A.较强的创新性,打破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B.独立于环境,始终保持高雅性和纯洁性C.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淘汰旧文化,发展新文化D.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保持稳定性55.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组织文化则可以是在组织努力的情况下形成B.文化组织具有自我延续性,不会因为领导层的人事变更而立即消失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组织文化应该使组织成员面对某些伦理问题时产生多角度的认识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会对组织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56.将领导者分为事务型领导者与战略型领导者是以()为标准来分的。
A.领导者权力的运用方式B.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进行制度创新的方式C.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思维方式D.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行为方式57.俄亥俄州立大学队领导方式的研究发现,()的领导者一般更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A.高关怀—高定规B.高关怀—低定规C.低关怀—高定规D.低关怀—低定规.58.某技术专家,原来从事专业工作,业务精湛,绩效显著,近来被提拔到所在科室负责人的岗位。
随着工作性质的转变,他今后应当注意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调整到:()。
A.放弃技术工作,全力以赴,抓好管理和领导工作。
B.重点仍以技术工作为主,以自身为榜样带动下级。
C.以抓好管理工作为主,同时参与部分技术工作,以增强与下级的沟通和理解。
D.在抓好技术工作的同时,做好管理工作。
59.管理方格图中,9.1型对应的是()领导方式。
A.任务型B.乡村俱乐部C.中庸之道型D.贫乏型60.管理方格图中,9.9型对应的是()领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