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面解读卡夫卡小说《骑桶者》
穿梭在虚构与现实之间--解读卡夫卡的《骑桶者》
解读卡 夫卡 的《 骑桶者》
画 潘 春艳
劳 伦 斯 当 时 自身 的 情 况 也 是 严 峻 不堪 :他 的 作 品 《 虹》 因“ 淫秽罪” 遭禁, 声名扫地 , 其 他 作 品 在 英 国 也 难 以出版 . 一时间生活从顶峰遽然跌人谷底 . 陷 入 极 为 困 顿窘迫之中 , 只 能 靠 朋 友 接 济 度 日 。他 想 离 开 英 国 , 又 被 当 局 禁 止 。伦 敦 居 之 不 易 , 只 好 选 择 在 生 活 费 用低 廉 的 西 南 一 隅 康 沃 尔 海 边 蛰 居 .贫 病 交 加 的 劳 伦 斯 以至
啼》 这篇文章既具劝他性 . 兼 具 慰 己 性 。这 篇 作 品 因其
隐 喻 带 来 的 象 征 意 义而 被 赋 予 更 广 泛 的现 实 意 义 . 并 成 为 生 命 价 值 中 的 永 恒话 题 它 所 蕴 含 的 不移 的生 活
信仰 , 是 一首 灵魂 的颂 歌 。今 天 读 来 依 旧 意 味 隽 永 . 发
篇. 并 且 顾 及 作 者 的全 人 . 以及他所处 的社会状 态 . 较
为确凿。” 劳伦 斯 于 1 9 1 9 年创作 了《 鸟啼 》 , 当 时 第 一 次
对 于 生 命 的 理 解 他 的这 篇 作 品 不 仅 抚 慰 战 后 欧 洲 人
残 破 的 心灵 , 也 重建 了 自 己 的生 活 信 心 。如 此 说 来 , 《 鸟
于捉 襟 见 肘 的 悲 惨 之 状 可
弗兰茨 . 卡夫卡 出生在奥匈 帝 国统 治下的捷克 首
都 布 拉 格 。他 的作 品 , 独树 一 帜 . 完 全 摆 脱 了 传 统 小 说 的创 作 束 缚 , 是 象 征 主 义和 现 实 主 义 相 结 合 的典 范 。卡 夫 卡 用 探 索 出 的一 种 崭 新 的 创 作 方 法 反映 了他 所 观 察
卡夫卡《骑桶者》导读
卡夫卡《骑桶者》导读《骑桶者》1.卡夫卡及其创作卡夫卡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的作品流传广泛、被谈论得极其频繁、影响到的人不计其数,还在于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一旦遭遇困境时,就会自然地想起卡夫卡,并意识到他作为一个预言者和先知的地位。
正如他自己所述“我们所需要的书,必须能使我们读到时如同经历一场极大的不幸;使我们感到比自己死了最心爱的人还痛苦;使我们如身临自杀边缘,感到因迷失在远离人烟的森林中而彷徨──一本书应该是我们冰冻的心海中的破冰斧”,卡夫卡的作品正是这样的利斧,能让陷身于现代社会的人们真切地意识到自身欲罢不能的“结构性”困境(比如,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人被制度所“异化”等)。
美国诗人、剧作家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曾获得布拉格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担任公司职员。
他的作品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他写作勤奋,但并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
工作之余写东西是他解决心灵苦闷的手段。
许多作品随意写来,并无结尾。
他对自己的作品也多为不满,临终前让挚友布洛德全部烧毁。
布洛德出于友谊与崇敬之情,违背了卡夫卡的遗愿,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集》共九卷。
其中八卷中的作品是首次刊出的,引起文坛轰动,在西方掀起了一阵“卡夫卡热”。
他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的主要是三部未写完的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城堡》(1922)和以《变形记》《判决》《饥饿的艺术家》为代表的几十部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私人信件、日记。
卡夫卡一般是和乔伊斯、普鲁斯特、福克纳、贝克特等人一起被人们谈论的,他们都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
现代派文学发端于19世纪晚期,兴盛于20世纪前期,是西方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学形态,多用变形、扭曲、实验性的手段来表达人类的现代性困境,分支流派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
骑桶者 卡夫卡
文本研读 1、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句。小说中 的“我”是个怎样的形象?
“我”是一个小人物,他卑微、胆
小,害怕失败,爱好幻想,也渴望 新生活。
主题探究
1、为什么骑桶者要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
呢? 2、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明显是虚构的 情节?卡夫卡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虚构 的故事情节? (1)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赊煤,情节走向必 然是怎样的?
(4)如果老板娘的确看到了“我”并且拒绝给
“我”一铲最次的煤,那么她的确是一个自私冷 漠的人。如果老板娘没有看到“我”,那么,老 板娘是不是自私冷漠就不一定了。这样,作品的 内涵就更丰富了。文中的“我” 想赊到煤,完全 可以直接骑着桶冲进煤店,这样,老板娘就一定 会看见“我”了,说不定,老板娘会被“我”的 这种赊煤方式所惊骇,稀里糊涂中就把煤赊给 “我”了;或者这个老板娘很会算计,用煤换 “我”的会飞翔的桶。但是“我”没有这么做, “我”只是在空中呼喊,这说明了“我”是一个 怎样的人呢? 明确:“我”尽管贫穷,但“我”有强烈的自 尊心,“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 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时那种鄙夷的神色。因
1明确: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
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 着去比“走”着去要快。 2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 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 “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 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 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 的。
Hale Waihona Puke (2)卡夫卡让骑桶者骑着桶飞着去赊煤,
明确:人与人之间真诚沟
通,互相关爱的和谐的人 际交往环境。
小说中,骑桶者的飞翔明显是虚构的,
但是小说传达的情感思想具有普遍性, 是真实的,作者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 合,实现“虚构中的真实”的 呢? (这道题目很重要,浙江省高考 就考过类似的题目)
《骑桶者》
7
7
找别人借东西为什么不进去呢?是 去借煤的要求高吗?(找出相关语 句分析) “一铲最次的煤也行”“如果你 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 了”。 害怕失败,害怕与人交流
8
8
• 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 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响声混合在一 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作者为 什么要这样写?
11
小说最后一句“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 远消失,不复再见”的叙述视角有变化 吗?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说最后一句视角的变化意味深长。小说的叙述人一 直是“我”,都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但在“我 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的这一刻, 小说的视角其实已经从“我”转化为地上人的视角。 “我”每天都可以见到自己,不会永远消失,只有从 地面人的视角来看,“我”才会永远消失。这个“永 远消失”有点像赌气的孩子,而这个视角的转移似乎 也可以看做是“我”彻底弃绝世界的暗示。
【奥地利】
卡夫卡
1
奥地利 弗兰茨· 卡夫卡, 小说家。 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904年(21 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 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 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 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
《城堡》《审判》《美国》 和 《变形记》《判决》《地洞》 《饥饿的艺术家》 等短篇小说,且生前大多未发表, 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小说的 特点:寓言体、想象奇诡
19
20
主题分析
效果:把借煤这个现实的问题虚 化了,让人置身于似真似幻的氛围 中,增强了小说的虚幻色彩,暗示 出借煤的失败其实是一次人与人交 流的失败,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
20
21
主题分析
• 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其内在的含义 是什么? • 这里的“冰山区域”是一种冷酷的象征, 揭示了那个社会冷酷的本质,它使无数穷 人陷于无助与绝望的境地,以此升华了主 题。
《骑桶者》解析
•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 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 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 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 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 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 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三四十年 代的超现实主义余党视之为同仁,四五十 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六十年代的美 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默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主要内容。
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骑着煤桶飞着去向煤店 老板借煤,结果他不但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 店老板娘用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情节结构
•开 •发 端: 严寒威逼,决定借煤; 展: 骑桶飞翔,借煤失败;
• 高潮和结局:扇至冰山,不复再见。
二、词语积累 不啻( chì ) 门槛( kăn ) 地窖( jiào ) 坐骑( qí7月3日—1924年6月 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 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 (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 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 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 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 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 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 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
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 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 困境。 —— 美国诗人奥登
他说了什么?
• 《骑桶者》是卡夫卡的一个短小精美的短篇小 说。《卡夫卡文集》中有大量这样的短小的叙 事片段,它们应该都是卡夫卡随兴所至的产物, 对于他来说,这些片段的产生反映了他彼时彼 刻的感触和心境。 • 小说写于1917年寒冷的一二月间,背景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 实情况:缺煤。
不识庐山真面目——解读卡夫卡的《骑桶者》
置身荒诞之中,你无法理解荒诞——解读卡夫卡的《骑桶者》骑桶者①卡夫卡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
窗外的树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块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
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
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
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因此我骑着煤桶前去。
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妙哉,妙哉,那些平趴在地下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尔尔。
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
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
“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
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
“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个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么来打动我的心。
语文学习关于《骑桶者》主旨意蕴的几个关键词张锐
没有借到煤,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从文中对老板娘的描述来看:
“ 我 什 么 也 没 有 听 见 ,”妻 子 说 ,她 平 静 地 呼 吸 着 ,一 面 编 织 毛 衣 ,一 面 舒 服 地 背 靠 着 火 炉 取 暖。
“ 什 么 也 不 买 ,”他 的 妻 子 大 声 应 着 ,“ 外 面 什
语文学习 2017 年 3 月 45
44 备课
备课
关于《骑桶者》主旨意蕴的几 个关键词
贵州贵阳市第一中学 张 锐
一、 “骑桶者”与“桶骑士” 卡 夫 卡 的 短 篇 小 说《骑 桶 者》有 的 版 本 译 为
《桶 骑 士》,个 人 觉 得 后 一 种 翻 译 要 好 ,更 得 原 作 深 蕴 。 而 且 译 名 一 换 ,一 些 问 题 便 迎 刃 而 解 了。
么 也 没 有 ;我 什 么 也 没 有 看 到 ,什 么 也 没 有 听 到 ; 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
卡夫卡《骑桶者》主题浅析
阅读鉴赏I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旬刊 2017年10月033样夫卡《骑桶者》主题浅析◎李萍卡夫卡擅长以“说谎”式方,借用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创造出一个“自我”世界,反映现实的问题和真实的人性。
小说《骑桶者》就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寒冷的冬天,一个饥寒交迫的人,骑着空煤桶飞着前去借煤,结果不仅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女主人用裙子扇到冰山区域。
“去煤店借煤”如 同向邻居借米一样熟悉而寻常,但“以飞翔的方式”让读者惊异继而惊醒。
我们惊异于作者叙事的荒诞,体察到现实世界的冷漠,惊醒着每个人生存的困顿,即卡夫卡小说一贯的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三:―、人性的自卑与懦弱当穷困潦倒,获取温暖是迫切的,这是人的求生欲望。
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匮乏的状态下,骑桶 者经过激烈的心理挣扎才展现在世界面前,和外界 发生联系。
首先,做出选择的艰难。
他为什么要借煤呢?“煤全部烧光了,火炉里透出寒气”,凸显了困境;“天空是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上苍求助的人”,向上帝祈求煤块是不可能的,意味着精神力 量失效。
攸关生死,他被迫做出选择。
他“必须像一 个乞丐”的前去,希望“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 光辉照耀下”借到一铲煤,这样卑微的哀求和惶恐的自我安慰,生动刻画出一个猥琐者形象。
其次,出行方式的荒诞。
他为什么骑着桶去呢?他胆怯,害怕与人的正面交锋,处在人群中对于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他“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冷的街道”,“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在飞的过程中,他都极力避免与人接触,随时准备着飞快的撤离。
通过“飞翔”方式,尽管骑桶者有了把“借煤”想 法付诸实践的行动,但注定是一场悲剧。
作者没有采用“类型化”手法让主人公拧着木桶礼貌而谦卑地去借煤来写一篇“控诉型”小说,而是从心理和行动两个层面,把骑桶者塑造成一个离群索居,偷偷躲在心灵的洞穴里,品尝现实艰辛的孤独者形象,体现了人在强大的外部世界面前的自卑与懦弱。
二、爱与沟通的缺乏借煤的失败,源于他的性格弱点,导致与煤店老板没有正面接触。
置身荒诞之中,你无法理解荒诞 ——解读卡夫卡的《骑桶者》
置身荒诞之中,你无法理解荒诞——解读卡夫卡的《骑桶者》骑桶者①卡夫卡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
窗外的树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块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
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
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
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因此我骑着煤桶前去。
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妙哉,妙哉,那些平趴在地下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尔尔。
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
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
“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
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
“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个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么来打动我的心。
卡夫卡《骑桶者》赏析
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 是个猥琐的小人物。 • 他战战兢兢,自怨自艾,自卑胆小,惶恐不安, • 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能为力,他对
这个世界充满幻想却又害怕与之交流,他渴望 与人交流却又充满了恐惧。
卡夫卡(1883~1924) 奥地利小说家
• 现代派文学发端于19世 纪晚期,兴盛于20世纪 前期,多用变形、扭曲、 荒诞的手法来表达人类 的现代性困境,卡夫卡 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 的作品的色调似乎总是 灰色的,揭示出人类普 遍的孤立和疏离,展示 人如何在世界的迷宫中 找不到出路,只剩下迷 惘、绝望以及屈从。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 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 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 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小说《骑桶者》写于1971年寒冷的冬季,背景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寒冷而 又缺煤的冬天。
二、初读文本 概述故事情节
一个穷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是骑 着桶飞着去的。结果,非但没借到煤, 反而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正如劳伦斯所说的那样:“艺术家 是个说谎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 如果确是艺术,会把那个时代的真 相告诉你……”
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简单地复制 生活,摹写生活,它应该是有灵魂、 有情感的,应该要让观众或读者透 过表象,直抵心灵。
《变形记》中的真实和虚构
推销员格里高尔是一个小职员,他关心家人,努力 挣钱,为父亲还债,送妹妹上学,让他们过上有尊 严的生活。但是某天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 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 即便如此,他依然关心着家人,但是全家人却将他 视为累赘,厌恶、嫌弃他。最终格里高尔在亲情的 冷漠和社会的唾弃中无声无息地死去。从表面上看 变形的是格里高尔,而实际上是他的家人在整个过 程中经历着思想上的“变形”。《变形记》用表面 上的荒诞不经,揭示了人性的异化。
卡夫卡《骑桶者》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有着生存的强烈愿望
(5)语言的真实
“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 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 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 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
……
细节的现实主义(真实)
卡夫卡的作品能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真实, 一切都变成了现实的,可触摸到的,与我 们息息相关,甚至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 样。
本文典型地体现了卡夫卡小说处理虚构的特 点。
(3)生活细节的真实。
A、“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 苍天求助的人。”
B、“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 ‘我没有听错吧?’”
【分析】骑桶者阅读理解骑桶者阅读理解
【关键字】分析骑桶者阅读理解-骑桶者阅读理解煤桶骑士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煤桶骑士卡夫卡煤用完了,煤桶空空,煤铲闲着,炉子呼吸着冷气,房间鼓满了寒风,窗前树木在严霜中发僵,天空成了抵挡想向它呼救的人的银盾。
我得弄些煤来,我不能干挨冻呀;我背后是冷冷冰冰的的炉子,我前面是铁石心肠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在两者之间赶紧骑行出去,向居中的煤店老板去求助。
可是那老板对我的平平常常的请求麻木不仁,我必须一五一十地向他证实我连一粒煤屑都没有了,因为他对我简直就是天上的太阳。
我得像乞丐那样,饿得只剩最后一口痰,眼看就要倒毙在人家的门槛上,主人家的厨娘这才决定把最后的咖啡渣滓倒给我;同样,卖煤的将怒气冲冲,但想到“你不要杀人”的训诫,乃将满满一铁锹煤铲进我的煤桶里。
我照这个办法出去一定能解决问题,于是我骑着煤桶前往。
我骑在桶上,手抓住上面的桶架把,那是最简单的玩具,我艰难地随桶滚下台阶,但到了下面我的桶儿却往上升起,妙哉,妙哉,那些卑屈地躺卧在地的骆驼们,在牵引人的鞭子恐吓下站起来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庄严。
我以不快不慢的速度穿过冻硬的街巷,我常常被驮到二层楼那么高,从未下降到屋门那么低。
结果我以超乎寻常的高度飘到煤老板的拱形地窑的门前,只见他在很深的地窑下面,蹲在他的小桌旁写字;他嫌太热,便让窑门洞开着。
“煤老板!”我用冻僵了的、被呼出的寒气蒙住的闷声喊道,“煤老板,请给我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得可以骑着它走了。
帮个忙吧。
等我一有钱,就全付清的。
”老板用手掩住耳朵。
“我没有听错吧?”他扭过头去问他正坐在炉台边打毛衣的妻子道,“我没听错吧?有一位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
”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手上织针不停,背朝炉子,舒舒服服地烤着火。
”哦,对的,”我喊道,“是我呀,一个老顾客,一向是不拖欠的,只是目前一时没有办法。
”“夫人,”老板说,“我的确没有听错,是有一个人,我的耳朵不会那样不顶用的,那是一个老顾客,一个很老很老的顾客,他懂得说什么话才能使我这样感动。
虚构与对比的合璧--《骑桶者》赏析
虚构与对比的合璧--《骑桶者》赏析江西省南康中学谭新阳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
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他的作品情节上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代表作是《变形记》。
虚构与对比是卡夫卡小说《骑桶者》的闪光点,也是小说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小说虚构了一个缺煤者骑着空桶去煤店赊煤的故事。
设想小说主人公是拎着木桶,而不是骑着木桶去讨煤,那么,在那个社会里事情就截然没有如今这样的艺术震撼力了。
可是,作者却让主人公骑着空桶,像骑着天马样飞翔着去赊煤。
虚构“飞翔”的情节,如同在伤心悲痛中听到一丝悦耳的乐曲,于暗淡之处看到一线火光,飞翔的方式是轻松、浪漫而又快乐的,飞翔的目的却是凝重、辛酸而又痛苦的。
主人公的现实是缺煤、寒冷、困窘、乞讨,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主题,“飞翔”却是个多么灵动的举措,小说正是在这种“轻”与“重”的矛盾中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凸显作品的深刻主题。
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很出彩的。
开篇骑桶者认为老板是“天空中的太阳”,企盼“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结果不但没赊到煤,还被围裙扇到冰山中去,良好的愿望与悲惨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煤老板供骑桶者煤的态度与供有钱人煤的态度的对比;骑桶者在严寒中的痛苦与煤老板“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的对比;煤桶的轻飘与生活的沉重对比;地窖的火热与冰山的寒冷对比。
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更凸显了作品的主题,也使小说的艺术震撼力更强。
虚构与对比的运用,有力地暴露了奥地利当时极不合理、极不谐调的社会现实。
小说揭示了那个社会人性的丑陋:麻木和势利;揭示了社会的冷酷与无情;揭示了在那个社会下小人物心灵的扭曲与灵魂的卑微;也揭示了小人物命运的悲惨、不幸以及对那个社会的绝望。
小说语言也很值得品味。
如“‘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响声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骑桶者声音如钟声,震惊着煤老板吝啬的灵魂,而教堂的晚钟,是那样的柔和、慈悲,句子采用比喻、反衬的手法,形象地提揭示了煤老板麻木、势利与冷酷的本质。
(完整版)《骑桶者》
总体上说是荒诞的、夸张变形的。
2、你觉得这个谎言真实吗?请从文本中找到非常 现实主义(真实)的生活细节、场景细节、心理 活动。
(1)用第一人称叙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
(2)把虚构自然地嵌入现实之中。
主人公对幻想与真实边际的跨越是直截了当不 容分说的。木桶说腾空就腾空,一点准备也不给 读者,就像《变形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 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 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主人公变成甲虫, 都是顷刻间的事。它让读者直接面对这种幻想的 现实和结果,丝毫不需要铺垫。
“说谎”:不是道德意义上的,是指艺 术上的编织与编造——编织、编造已有 的世界,还编织、编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
1、作者在小说中“说谎”(虚构)了吗? 请在文本中找到依据?
(1)“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 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
(2)“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 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3)“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 远消失,不复再见。”
《骑桶者》 ——卡夫卡
小说中心事件?
赊煤 (讨煤)
◆探究一:“我”为什么要去赊煤?
思考角度: 1.自身原因 2.外界因素
◆探究一:“我”为什么要去赊煤?
自身 1.穷困潦倒:煤桶空了(我连一星半点煤屑 都没有了) 2.强烈的求生欲: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 能活活冻死。迫切想要逃离寒冷。
外界 环境的冷酷:四周是挥之不去的冷酷,没 有丝毫温暖
真正的小说是一种创造,是以想 象和虚构为翼的自由飞翔。它来自 于现实大地,却又高蹈于云霄之上。 学习这一单元后,希望同学们能够 学会鉴赏现代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方法,从虚构的角度看出作者真 正想要表达的,体会这种表达真正 蕴含的,理解这种表达所带来的, 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将更加地自 由、美好!
《骑桶者》实用课件分解
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是个猥琐的小人物。他战战兢兢,自怨自艾,自卑 胆小,惶恐不安,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 能为力,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幻想却又害怕与之交流, 他渴望与人交流却有充满了恐惧。他选择飞翔这种 方式是因为他害怕失败,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 准备撤走,而且他的要求是最卑微的──“一铲最 次的煤也行”“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 外了”。并且借煤失败后,“我”彻底地弃绝了这 个世界永远地把自己与这个世界隔绝了开来。
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 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 困境。 —— 美国诗人奥登
他说了什么?
• 《骑桶者》是卡夫卡的一个短小精美的短篇小 说。《卡夫卡文集》中有大量这样的短小的叙 事片段,它们应该都是卡夫卡随兴所至的产物, 对于他来说,这些片段的产生反映了他彼时彼 刻的感触和心境。 • 小说写于1917年寒冷的一二月间,背景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 实情况:缺煤。
缺煤、寒冷、乞求,这都是一些沉重的主题; 飞翔则是让作 品的层次丰富起来。
主题分析
• 小说行将结束时,老板娘说:“外面 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 么也没有听到。”老板娘这样说的原 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 果? • ①“我”是骑着木桶去的,人在空中; • ②“我”没有与老板娘正面交流过; • ③“我”的畏惧心理使“我”的话与 教堂尖塔上的晚钟声响混合在一起, 让人产生了错觉。
弗兰茨· 卡夫卡,奥地利小
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 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 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 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 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 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1904年(21岁)开始利 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 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主要作品为三 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变形记》 《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且 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卡夫卡被共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 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多方面解读卡夫卡小说《骑桶者》
多方面解读卡夫卡小说《骑桶者》一、知人论世:作家与文本卡夫卡是一个有着独特经历的作家,他的全身散发出一种忧郁与孤独,这与他的身世和人生经历有关,解读《骑桶者》必须关注到作家与文本的关系。
36岁的卡夫卡写给父亲又没有胆量亲手交给父亲的一封长信里的话“在我的眼里世界就分成三个部分。
我,是个奴隶,生活在其中的一个世界,受着种种法律的约束,这些法律是单为我发明的。
而我,不知为什么,却始终不能完全守法。
然后就是第二个世界,它离我的世界无限遥远,这就是您的世界,您行使着统治权,发号施令并且还因您的命令得不到执行烦恼生气。
……”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卡夫卡的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社会体制和“父亲的阴影”中,他对于这个世界无所适从,恐慌和孤独伴随而来。
他在另一封信里这样陈述他和母亲的关系:“母亲对我的爱正如她对我的不理解一样深,这种不理解融进了她的爱之中,因而,她也许就更加无所顾忌,这是我目前所不能理解的。
”母亲给了他很多爱,但他仍然不能去理解,他行走在自己孤独的人生之中,他和世界有着怎样的不可圆融的关系,因而他的精神世界是多么孤独,反映在作品中的小人物往往是一个猥琐的、可怜的、被人遗弃承受种种压力的悲剧之人。
卡夫卡还三次订婚而又终生未娶,他在1914年3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一直多么热烈地爱着菲莉斯。
主要是出于我的作家工作的考虑,是它挡住了我,因为我相信婚姻对这一工作是有危害的,我何尝不想结婚,但单身生活已在我现在生活的内部把它毁灭了。
”他远离了亲情,远离了爱情,远离了这个世界,他偷偷地躲在心灵的洞穴里,品尝孤独的滋味,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塑造的骑桶者就是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形象,其背后隐藏的正是作家对面对强大的外部世界的懦弱表现,以及人类精神价值的追逐。
拥有更为强烈的现代讽刺和喧泄意义从而唤醒作品灵魂力量的意义,通过骑桶者“飞翔”语象,不断强化内心情感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探索,展现和较量形成的矛盾,从而实现了小说主题由单一到丰富、多义、深刻的提升。
卡夫卡《骑桶者》新解
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卡夫卡的小说在处理虚构与现实关系时,主人公对幻想与真实边际的跨越是直截了当、不容分说的,他的故事从总体上说是荒诞的,夸张变形的,这种小说在梦境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在意旨的表达上往往充满了象征性、隐喻性、模糊性,犹如一张五光十色、变化无穷的拼图,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迄今为止,对卡夫卡《骑桶者》主旨的解读基本局限在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人的异化等方面,即使有所争论,也是围绕这些方面来展开。
笔者认为,小说《骑桶者》暗含着另一种尚未被评论家所注意到的意旨,即对于宗教的思考和讽喻。
卡夫卡通过对生存现状和宗教拯救之间的思考,指出现代人在天空与大地之间已经成为无家可归的悬浮的骑桶者,全面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残酷与绝望。
骑桶者 卡夫卡
再见!
洪江市芙蓉中学 王世友
害怕看到鄙夷的神色,说明当时社 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的?
明确: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
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 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 的主题之一。
4、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 这也可能是卡夫卡的创作意图。希 望骑桶者的困境不要发生在同学们 身上,这需要同学们努力营造一种 怎样的人际交往环境呢?
明确:人与人之间真诚沟
通,互相关爱的和谐的人 际交往环境。
小说中,骑桶者的飞翔明显是虚构的,
但是小说传达的情感思想具有普遍性, 是真实的,作者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 合,实现“虚构中的真实”的 呢? (这道题目很重要,浙江省高考 就考过类似的题目)
明确:小说中“我”的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
(5)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们觉得小 说设计成拎着桶走着去赊煤好呢, 还是骑着桶飞着去赊煤好?
明确: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骑 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小结答案:创作意图的角度: 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 骑桶飞翔,பைடு நூலகம்品内涵丰富 骑桶者的角度: 自尊心强,畏惧交流
3、“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
骑桶者
卡夫卡
《骑桶者》是奥地利小说家弗兰兹· 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的一篇短篇 小说。
弗兰茨· 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
太商人家庭,生前大多未发表作品,三部 长篇也均未写完。 卡夫卡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 作家。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 物,这些小人物大多是惶恐,不安,孤独, 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 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骑桶者》感受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复杂性
——了解卡夫卡——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曾获得布拉 格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担任公司职员。 他的作品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他写作勤奋,但并 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工作之余写东西是他解决心 灵苦闷的手段。许多作品随意写来,并无结尾。他对 自己的作品也多为不满,临终前让挚友布洛德全部烧 毁。布洛德出于友谊与崇敬之情,违背了卡夫卡的遗 愿,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集》共九卷。其中八卷中 的作品是首次刊出的,引起文坛轰动。
——了解卡夫卡——
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经济萧 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他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 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 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缺乏整体的、明确的意涵 。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 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 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 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 《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 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 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
• 《审判》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 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 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人论世:作家与文本卡夫卡是一个有着独特经历的作家,他的全身散发出一种忧郁与孤独,这与他的身世和人生经历有关,解读《骑桶者》必须关注到作家与文本的关系。
36岁的卡夫卡写给父亲又没有胆量亲手交给父亲的一封长信里的话“在我的眼里世界就分成三个部分。
我,是个奴隶,生活在其中的一个世界,受着种种法律的约束,这些法律是单为我发明的。
而我,不知为什么,却始终不能完全守法。
然后就是第二个世界,它离我的世界无限遥远,这就是您的世界,您行使着统治权,发号施令并且还因您的命令得不到执行烦恼生气。
……”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卡夫卡的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社会体制和“父亲的阴影”中,他对于这个世界无所适从,恐慌和孤独伴随而来。
他在另一封信里这样陈述他和母亲的关系:“母亲对我的爱正如她对我的不理解一样深,这种不理解融进了她的爱之中,因而,她也许就更加无所顾忌,这是我目前所不能理解的。
”母亲给了他很多爱,但他仍然不能去理解,他行走在自己孤独的人生之中,他和世界有着怎样的不可圆融的关系,因而他的精神世界是多么孤独,反映在作品中的小人物往往是一个猥琐的、可怜的、被人遗弃承受种种压力的悲剧之人。
卡夫卡还三次订婚而又终生未娶,他在1914年3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一直多么热烈地爱着菲莉斯。
主要是出于我的作家工作的考虑,是它挡住了我,因为我相信婚姻对这一工作是有危害的,我何尝不想结婚,但单身生活已在我现在生活的内部把它毁灭了。
”他远离了亲情,远离了爱情,远离了这个世界,他偷偷地躲在心灵的洞穴里,品尝孤独的滋味,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塑造的骑桶者就是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形象,其背后隐藏的正是作家对面对强大的外部世界的懦弱表现,以及人类精神价值的追逐。
拥有更为强烈的现代讽刺和喧泄意义从而唤醒作品灵魂力量的意义,通过骑桶者“飞翔”语象,不断强化内心情感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探索,展现和较量形成的矛盾,从而实现了小说主题由单一到丰富、多义、深刻的提升。
二、萨特的存在主义:“我”和“他人”的矛盾《骑桶者》采用的就是第一人称视角,“我”出场时,只有一个情节:煤店借煤。
非常简单的故事,但是叙述的故事速度极慢极慢,原因是小说从外部的叙述转向“我”心理的描述,第一段“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我必须向他证明……”“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这是物质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呈现可怜的状态,急需煤的“我”,索取煤取暖过冬的焦虑和渴望的心理作了反复的渲染;文本几乎用极为夸张的手法凸显“我”的生存困境,因为借煤多次,所以煤店老板已经麻木,就逐渐呈现有产者的自私无情,可是在于仅剩一点点希望的“我”看来,“煤店老板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这是怎样的自我宽慰心理啊!物质严重缺乏,又希冀得到同情的心理恰恰引起人们的共鸣,其中包含了作者对“我”的关心和同情。
尤其文本中“我”的三次“喊”,会“飞”的木桶让“我”停留在空中,“我”声嘶力竭的喊,可是那么无力,第一次描写喊叫的声音,“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第二次没做很多的描写,只是迫不及待丢下两句话:“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第三次描写喊叫的声音,“寒冷所引起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虽然在“我”已经极尽全力,喊出了所有的声音,但在他人听来,却是那么地微弱,似乎听到了,有似乎没听到,声音存乎隐约之中,这是“我”的幻觉,还是地面上的人因为隔阂而产生的幻觉呢?总之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是的,有人”“没有人,街上空空的……”反反复复的认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在求助中的孤独、恐慌和无奈,显得那么真实,以致于令人心酸落泪。
人与人之间缺少爱与沟通,世界因而冰冷,世界因而更需要煤,于是“煤”带了一层隐喻意义,它是温暖、希望、力量或是安全。
对此第一段环境描写早有暗示: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
为“我”梦幻般的呼喊做好了铺垫,把虚构嵌入到现实中,这些真实细腻的细节最终是为了反衬整体生存处境的荒诞和神秘。
最终卡夫卡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陌生的世界最终隐喻了现代人对自己生存的世界的陌生感,隐喻了现代人流放在自己家园中的宿命。
可以说,作者的叙述表面上是冷静的,甚至是冷嘲的,但内心已经对“我”有深切的同情,他的表达目的不再限于具体事件,而已经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以及心灵的饥饿主题,在这篇小说里,“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视点。
小说试图从“我”出发,一以贯之,探求人的自我意识,以此去探索人的存在的“内在依据”,研究人的存在状况,在存在主义作家眼里,世界是孤独、荒谬的,人生是不幸、痛苦的。
除“我”之外,另外在场还有“他人”,而“他人”是存在于我的视线之下。
海德格尔认为,他人不是“在我之外的全体余数,而这个我则是从全部余数中兀然特立;他人倒是我们本身多半与之无别、我们也在其中的那些人。
”既然他人与我们无别,即与我一样的具有此在式的存在方式的存在者。
“共同此在这个术语标志这样一种存在:他人作为世界之内的存在者就是向这种存在开放。
”那么,以在世的方式在世界中的“他人”是如何从周围世界来照面的呢?文本中“煤店老板”和“煤店老板娘”两个人物,他们是有产者,“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编制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这些句子综合起来看,可以看得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是感到惬意满足的,在物质上,他们与“我”拉开了距离,有了不平等的处境,而在精神呢,能否保持平等关系呢?小说结尾处,当“我”被扇到冰山区域时,留下一句恨恨的话:“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我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
”可以这样说,“我”和有产者之间因为物质条件不一样,而产生了精神上的距离。
尽管煤店老板曾帮助过“我”,或“同情”过“我”,但是久而久之,“对于我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也就是说有产者不能从根本去体会、理解穷困者的生存状态,最后人最初的自私和冷漠都会占据了全部心灵,因而让世界陌生化,他们俩的出现,作者没有做过多的谴责和控诉,文中不断地强调视听的虚幻性。
他们夫妻俩看到我了吗?听到“我”的喊声吗?对话实际上只在煤店老板与老板娘之间进行。
在他们夫妻的对话中,“我”虽然在喊话,但“我”根本没有和他们进行实质性的交流,“我”与他们的谈话笼罩着一层虚幻的色彩。
可见我和老板娘的距离不仅是位置上的距离还有精神上的距离。
人物是否真实并不重要,作为构造现实世界的人物之一,可以理解是一种符号。
作为符号去理解的话,它总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
我们所要追寻的就是一种意义,他们的出现,无疑烘托了“我”的艰难的生存环境,无论“我”如何想尽办法,施展技能,“我”可以哀求,“我”可以“必须像乞丐”,“我”如何承诺,也无法唤起现实世界对“我”的关注,“我”被疏离和被驱赶,这是世界、时代的悲哀!因此作者无须为两夫妻做立体的具象描述,无须为他们倾注更多的情感态度,他们只是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世界的自然存在。
因而,“我”最终被隔离,逃避到一个比这更寒冷的神秘地方——冰山区域。
三、冰山视角:小说最后一句视点是这样变化的,小说的叙述人一直是“我”,都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但在“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的这一刻,小说的视点其实已经从“我”转化为地上人的视点。
“我”每天都可以见到自己,不会永远消失,只有从地面人的视点来看,“我”才会永远消失。
这是一种孩子赌气的话,表达了与这个世界的决裂。
“我”的逃避或是决裂,都是被动的,因为老板娘身上的围裙起了一种力量作用,它代表世俗,“我”无法在冷酷的现实世界生存,最后升腾,走向另一种绝望。
在老板夫妇的陪衬之下,“我”的内心世界显得更加真实,而结尾所写的一个人骑着空空的煤桶“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的情景……描绘的都是这种幻象世界。
正如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所说:“他是一个梦幻者,他起草完成的作品都带着梦的性质,它们模仿梦——生活奇妙的影子戏——的不合逻辑、惴惴不安的愚蠢,叫人好笑。
”但是笑过之余,你会惊叹卡夫卡的幻象世界看似不合逻辑,却并非虚妄,它恰恰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更本真的图景,是人的境遇的更深刻反映。
《骑桶者》情节简单,仍然保留了传统故事的叙述笔法:需要煤而去借煤,借煤不成,被扇到冰山区域。
这是小说“零度”形式的表现,按照有序的叙述结构,获得完整的清晰的情节印象,其中人物的心理世界描摹真实,符合常规。
在小说中,人物遇到人生困境的时候焦虑、渴望、愤激、埋怨等等真实的心理获得可能性,符合常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四、复调理论:复调原是音乐术语,它是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两个或以上的声部“虽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却仍保留各自的独立性”。
后来出现在文艺里,成了创作的一个概念。
卡夫卡《骑桶者》复调形式表现在小说中出现对于“我”煤的乞求作出反应的两种声音:煤老板和煤老板娘。
煤店老板的同情与煤店老板娘的冷淡形成了一种反差,极为鲜明,但作者并非借此加以褒贬,而是汇聚了不同的声音,呈现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具有了一种反讽的作用,对世界的荒谬性进行谐谑讽刺,瑞恰慈说:“还有什么悲剧更能明显地说明‘使对立和不协调的品质取得平衡或使它协调’的抒发呢?怜悯(这是一种趋就的冲动)和恐惧(这是一种退避的冲动)在悲剧中取得协调。
”这种反讽“始自对整个世界命运的沉思”,是“对于世界在本质上即为矛盾、唯有爱恨交织的态度方可把握其矛盾整体的事实认可”。
正如小说写的“‘现在不行’这几个字如同一声钟响,它又刚好和附近教堂塔尖上传来的晚钟声混合在一起,足以令人神魂颠倒”具有震撼人心的反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