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产业集群现状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海产业集群现状策略

研究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沿海产业集群现状策略研究

09国贸张继云 140

一、沿海产业集群现状的产生原因

产业向沿海集聚是一种趋势,区城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一种规律,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既有利于参与国竟争,又能带动内地发展,同时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

产业向沿海集群是工业化、信息化、海洋开发及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发展趋势。农业经济是内陆经济,工业经济是沿海经济。

无论是先行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正在工业化的国家,所使用的资源还主要是陆地所储藏的资源。但是陆地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已大为减少,有的接近枯歇。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海洋,而海洋又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动力资源。

现代海洋开发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海洋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沿海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原有的港口城市获得提升,而且还会出现许多新的港口城市。由于临港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沿海经济的扩张。我国近代兴起的一些沿海城市与此有很大关系,它们推动了我国沿海经济的发展,如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等。沿海虽然部分显性商务成本高,如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但隐性商务成本低:由于地处沿海交通便捷,水运费用低,信息灵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生产要素获得容易,市场容量大且距离近;一般说来沿海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同时政府服务周到。这些隐形商务成

本远远低于内地,所以总体来说沿海的商务成本大大低于内地,这就导致大里资本流向沿海。此外,沿海大多有大大小小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而一些内陆地区地势复杂,气候恶劣,生态脆弱,这些自然地理环境也构成产业向沿海集聚的一个因素。总之,上述诸因素都构成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向沿海集聚的原因。

二、沿海产业集群发展的有益经验

(一)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政府干预”和“市场作用”之间的矛盾。政府在产业集群培育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是一异常棘手的问题,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失。一种是政府的干预力度不够,因而缺乏实效;一种是政府的干预力度过大,形成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初期、在产业集群的升级过程、在产业集群成长的外部环境改善等方面,政府积极的扶持和引导有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沿海发达地区成功的实践证明,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导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各地政府在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推动区域内外的金融、技术、信息服务等组织机构与本地产业合作、激励企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植性。

发展产业集群一定要注意其与本地社会的互动机制的培育,使其扎根于本土的历史和文化中,这样的集群才是长久而有生命力的。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来看,蕴涵在当地历史和文化中的内生的制度性资源、

地域文化、传统工艺、企业家精神等对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人们一般将其称之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根植性。否则,地区的经济就有可能“空壳化”或变成“飞地”的可能。

(三)以网络结构为支撑的区域柔性生产体系。

这里的网络是指特定区域内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稳定关系。对产业集群而言“,集”是过程“,群”是结果“;集群”是表面现象“,结网”才是本质。

(四)中小企业发展集群的融资环境。

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与自律制度,同时推动企业互相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业务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发展风险投资体系,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以市场化为原则,培育多层次、多形式的风险投融资主体,扩大风险投融资的渠道,完善风险资本的融通市场,形成良性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和健全区域性风险投资体系,吸纳更多的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五)龙头企业带动。

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产品标准、质量检测、财务结算等中心,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最终产品与

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省内配套率。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六)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

民营经济的体制机制优势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股份合作制使小规模的原始资本的集聚程度大幅度提高,资本一下子以几倍、十几倍的规模组织起来,从而使产业水平大大提高。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灵敏,在国有企业机制不活的背景下,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弥补了在技术、人才、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劣势。民营企业不仅在夹缝里生存下来,而且往往超越老牌国有企业。

三、推动沿海产业更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实行非均衡发展,搞好优化、重点开发

1.优化开发

沿海的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应把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尤其是京、津、沪、港、穗,这些环渤海、长三角、大珠三角中的核心城市应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阵地”,应将上海培育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重点开发

由于沿海地区区位条件好,产业集聚程度高,外部效应大,仍有较大的环境承载能力,因此还应重点开发,尤其是重化工业。我国东部沿海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