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_胡清军

合集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以上是正常腰椎的X线图⽚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正侧位X光⽚(患者,男性,45岁,强脊炎15年余)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强直,英⽂缩写为AS。

是⼀种慢性全⾝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疾病,以脊柱和骶骼部位炎症及⾻化为主要表现。

由于1963才命名此病,因此中医历史上不存在此病名,总体上看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痹证范畴内的⾻痹、肾痹、历节风、⽵节风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男⼥差别:发病⾼峰期为男性为13岁—30岁左右,⼥性⼀般要晚于男性6岁左右。

强直多见于男性,据统计数据,之前男⼥发病率⽐例约为10:1。

但随着近年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的提⾼,有许多症状⽐男性患者轻的⼥性患者被发现,使得发病的男⼥⽐例提⾼到3:1—5:1。

男性强直患者相对来说起病急、症状重、进展快,伴有发热、乏⼒、消瘦等全⾝症状,但是早期发病后有⼀段⽐较短的时间感觉不到任何症状;⽽⼥性患者相对来说症状较轻,⽆症状缓解期有时达数年,但⽐男性增加了产褥期感染因素。

所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很强的隐匿性,难以被发现和重视,这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危害之⼀。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检查(1)骶髂关节改变:这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可以这样说,⼀张正常的骶髂关节X线⽚⼏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诊断。

早期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腰椎更具有特点,更容易识别。

⼀般地说,骶髂关节可有三期改变:①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

②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质腐蚀与致密增⽣交错,呈锯齿状。

③晚期:关节间隙消失,有⾻⼩梁通过,呈⾻性融合。

但⽬前仍有学者沿⽤1966年纽约放射学标准,将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为正常;Ⅰ级为可疑;Ⅱ级为轻度异常;Ⅲ级为明显异常;Ⅳ级为严重异常,关节完全强直。

(2)脊柱改变: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①韧带⾻赘(即椎间盘纤维环⾻化)形成,甚⾄呈⽵节状脊柱融合。

②⽅形椎。

③普遍⾻质疏松。

强直性脊柱炎的DR、CT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DR、CT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DR、CT影像学诊断摘要】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X线平片、C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对2007 年6 月至2010 年6 月收集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60 例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60 例均行DR及CT 检查。

对其骨质结构病变的影像学及关节附属结构表进行分析。

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完全消失,靠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密度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

结论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 扫描较X 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局部细微病变情况,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

X 线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斜位片更利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观察,影像检查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螺旋CT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035-02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属全身结缔组织病变的一部分。

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脊柱、肋椎关节等,以骶髂关节最先受累和病变明显,发现两侧骶髂关节面模糊毛糙和关节面下小囊状透光区即可确定诊断[1]。

AS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多系统损害,青少年的发病率较高,常见于男性,且有明显的家族性发病倾向[2]。

近年国内外对正常骶髂关节的CT表现进行了研究,骶髂关节CT检查价值得到肯定[3-4]。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率,对于阻止病情继续恶化和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为提高AS的诊断率,现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X线及CT诊断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患者6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为首次就诊的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纽约AS诊断修订标准[5]。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例平片为阴性 , I 级病 例平 片表 现为关 节面结 构稍显 模糊不
可阳性 等 , 其 中以 H L A — B , 阳性临床意义较大 , 大约 9 0 %的强 直性脊 柱炎 H L A — B 2 7 阳性 。本病 的治疗 效果 贵在 早期 诊 断 , 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 中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为主要手 段, 影像学检查为早期诊断提供 了形态学依据 , 也 是早 期诊 断 的关键 ; 本 文对 2 8例强 直性脊柱 炎的 X线 、 C T及 MR I 影 像
[ 2 ] 杜斌 . 麻 省总 医院危 重病 医学 手册 [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2 0 1 0 : 4 5 9 .
有效减轻胰腺和其他脏器 的刺激 性损伤 , 对胰 腺炎异 常免疫
状态进行调 节。西 医药方 中 的奥 曲肽是 一种 生长 抑素 类似
物, 该 药可以有效抑制患者 的胰腺分 泌 , 降低胰 酶的含量 , 促
以关节 面的骨质疏松 、 破坏 、 硬化 、 骨水 肿 、 关节面不整及关节骨性强直为 主要表现 ; 发现 I 级病例 4例 , Ⅱ
级病例 7例 , Ⅲ级病例 l O例 , Ⅳ级 7例 。结论
及 x线检查 , 为早期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根 据强直性 脊柱炎病 变程度进行分 级 , 又能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 在发 现早期病变 方面 MR I 检查优越 C T

1 6 31 ・
可 以有效降低胰蛋 白酶及 胰脂肪 酶 的活 性 , 降低血浆 内的毒 素水平 , 对 肠黏膜形 成保护作 用 , 有 效降低 细菌感 染 的几 率 ,

2 01 0 0: 7 9 5  ̄9 7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T和X线检查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T和X线检查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T和X线检查表现CT和X线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做的影像学检查,好的设备仪器能够更好的反应病患的真实情况,从而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下面就由我们就为您讲解一下相关问题。

CT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CT表现有:骶骨端软骨下骨硬化,单侧或双侧关节间隙小于2毫米,软骨下骨侵蚀,关节出现部分或者完全强直等,由于骶髂关节解剖学的上部是韧带,因为韧带附着引起CT检查的关节间隙不规则和增宽,可能给检查判断带来困难,除此之外,年纪较大的患者髂骨面边缘模糊,韧带部骨皮质尤其是骶骨面边缘非常不规则。

我院投入1000多万引进的西门子128层螺旋CT,是目前最先进的多层螺旋CT之一,可进行高速、低X线剂量、大范围扫描,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同时可利用其工作站进行灵活的图像后处理,为CT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和前景。

X线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检查表现:骶髂关节软骨下缘模糊,骨质糜烂,关节间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关节融合。

根据X线片骶髂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分为5级:0级为正常;Ⅰ级可疑;Ⅱ级有轻度骶髂关节炎;Ⅲ级有中度骶髂关节炎;Ⅳ级为关节融合强直。

脊柱的X 线表现有椎体骨质疏松和方形变,椎小关节模糊,椎旁韧带钙化以及骨桥形成。

晚期患者出现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样脊柱”。

耻骨联合、坐骨结节和肌腱附着点的骨质糜烂,伴邻近骨质的反应性
硬化及绒毛状改变,可出现新骨形成。

我院放射科先后引进了飞利浦数字式X线摄片机(Digital Diagnsot DR)、多功能数字化胃肠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更易显示病变的密度,大大降低了误诊及漏诊率。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摘要: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分析其早期在x、ct、mri上的表现,并比较三者的临床影像价值,早期发现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中图分类号】r59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332-02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一种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的免疫系统性疾病[1]。

其中,骶髂关节是早期主要累及的关节部位,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向上或下次序发展,早期一般以腰背部疼痛和僵硬,活动后好转,逐渐发展为脊柱僵硬,强直,畸形和严重的功能障碍[2]。

针对本病病因目前不明确,较有一定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是hla-b27[3],而临床上影像学的诊断却能早期发现,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重要作用。

下面就我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情况报道如下:1x线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一侧或是双侧的关节间隙变窄或是完全无间隙,关节面的骨质可被吸收,关节面模糊改变或呈锯齿状、参差不齐或皮质中断,伴有程度不同的骨质硬化[4]。

关节软骨下呈现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带,界线模糊,或者是囊状改变,关节面可见小囊状透亮区。

脊柱则正位片见椎体有骨密度降低、椎间小关节模糊不清,椎旁韧带钙化,骨桥形成,侧位片则见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样脊柱”[5],这些一般到晚期才表现出来。

2ct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一侧或者双侧骶髂关节面毛糙,边缘模糊,皮质的白线消失,关节面中下1/3以下呈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虫蚀样骨质破坏[6],伴有边缘糜烂不整,在破坏区周围均不同程度有骨质硬化,下部腰椎表现为小关节面模糊,骨质糜烂破坏,椎旁韧带不同程度的钙化,下部腰椎小关节间隙消失。

3mri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周围的信号出现异常[7]。

t1wi呈现低信号表现,压脂t2wi表现为高信号,关节面呈现虫蚀样骨质破坏,间隙模糊,关节软骨缺损信号在t2wi增高、不规则增厚,在t1wi、t2wi上骨质硬化表现为低信号,而囊变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关节部分或完全强直[8]。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的早期影像学特征,相应的诊断方法与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利用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影像科于2007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100例影像资料。

这100例患者都进行了DR 检查,同时还对40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此外还有11例患者的骶髂关节进行了MR检查。

结果:首先,DR平片的检查结果显示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此外还包括肋椎、踝、膝、肩和髋等其它关节,上述相关检查的影像特征均表现出关节面的侵蚀,并伴有破坏区周围的软骨下骨硬化,或是关节内小骨突出,亦或是称之为小骨桥。

而MRI检查显示骨髓腔滑膜与肌腱出现水肿和浸润现象,即使未发现任何的骨破坏。

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通常表现了一定的共性,通过对影像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临床治疗,有利于提早诊断出强直性脊柱炎。

标签:强直性脊柱炎;CT;X线;影像诊断;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病,该疾病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

但至今病因仍不是十分的明确。

然而,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率大大提升。

因此,对该疾病的时期诊断,并按照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该疾病的发展与扩散,大大地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所带来的致残率。

本文利用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影像科于2007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100例影像资料,对相关资料加以详细分析、总结,并进以上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所表现出的特征。

通过上述研究,旨在提高当前医学界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采用的100例患者时,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为11例,男女比值为8.09。

所有病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4岁,年龄跨度为18岁~47岁,且主要以青年男性为主。

这100例患者的病程跨度为6个月~8年。

临床表现为脊柱畸形,或晨僵,亦或间歇性腰痛。

由于上述所有病例是经过临床确认,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这100个病例进行实验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在耻骨支下缘,由于腱鞘炎的发生, 而显示骨质增生。
坐骨结节可被侵蚀,髋关节也常受 累,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股骨头糜 烂,于关节边缘部有骨刺形成。
脊椎
病变常由脊椎下部开始,并较快 的进展累及全部脊柱,即所谓上行性病 变,也有少数病例,先由颈椎或下部胸 椎开始,然后向下累及脊柱其余部分, 即下行性病变,后者进行较慢,常需较 长时间才累及脊椎其余部分。
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
关节面光整 关节间隙清晰均匀 关节面下骨质结构密度未见异常 关节周围韧带未见钙化 关节周围肌肉对称 关节周围肌间隙和皮下脂肪清晰
25岁男性
正常骶髂关节
53岁男性
正常骶髂关节
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特点
以双侧病变多,单侧病变少 以髂骨面病变多,骶骨面病变少 以髂骨面下部病变多,上部病变少
周围关节
四肢大关节中以髋关节最易受累,双侧病变, 对称性分布,一致性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及 骨性强直为其主要X线表现。
除髋关节受累外,易累及肩、膝、手、腕关 节,足部变化较少见。
男 26岁 (骨盆)强直性脊柱炎
双侧骶髂关节 髋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面模糊硬化增白 两侧 坐骨结节骨皮质吸收 边缘毛糙
双侧骶髂关节病变程度相仿
右侧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较左侧严重
单侧受累,关节间隙略增宽

























上 下





பைடு நூலகம்
骶髂骨均受累
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范文精简版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范文精简版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引言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AS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尽管X射线无法直接观察到早期AS的病变,但在病情进展到晚期时,X射线可以显示出典型的AS特征。

主要的X射线表现包括脊柱关节的骨质增生、骨膜增厚、韧带骨化和椎体骨质侵蚀。

还可以观察到脊柱弯曲、椎体融合和骨质疏松等病变。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AS诊断中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工具,尤其对早期AS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MRI可以显示出脊柱关节的软组织结构,如椎间盘、韧带和滑膜等的病理改变。

早期AS的MRI表现主要为椎间盘炎症、滑膜炎症和韧带炎症。

随着病情进展,MRI还可以显示出脊柱关节的骨骼改变,如骨融合和骨侵蚀等。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便捷、无创和低成本的影像学方法,近年来在AS的诊断和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声可以观察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如滑膜炎症和韧带炎症。

超声还可以评估脊柱关节的活动度和弹性,并帮助确定AS的活动性和病情进展。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在AS的影像学诊断中也有一定的价值。

C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窗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脊柱关节的骨质病变,如骨质增生和骨膜增厚等。

CT还可以观察到脊柱关节的骨骼融合和骨侵蚀等改变。

摄影术(Radiography)除了常规的X射线检查外,摄影术也被用于AS的影像学诊断。

摄影术可以提供全面的脊柱关节图像,并对病变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摄影术可以显示出更多细节的改变,如骨融合的程度、关节间隙的变化和韧带的钙化等。

结论影像学检查在AS的诊断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X射线检查、MRI、超声检查、CT和摄影术等影像学方法可以互相补充,提供全面的AS影像学信息。

通过分析不同影像学方法的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AS、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摘要: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分析其早期在x、ct、mri上的表现,并比较三者的临床影像价值,早期发现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中图分类号】r59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332-02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一种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的免疫系统性疾病[1]。

其中,骶髂关节是早期主要累及的关节部位,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向上或下次序发展,早期一般以腰背部疼痛和僵硬,活动后好转,逐渐发展为脊柱僵硬,强直,畸形和严重的功能障碍[2]。

针对本病病因目前不明确,较有一定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是hla-b27[3],而临床上影像学的诊断却能早期发现,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重要作用。

下面就我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情况报道如下:1x线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一侧或是双侧的关节间隙变窄或是完全无间隙,关节面的骨质可被吸收,关节面模糊改变或呈锯齿状、参差不齐或皮质中断,伴有程度不同的骨质硬化[4]。

关节软骨下呈现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带,界线模糊,或者是囊状改变,关节面可见小囊状透亮区。

脊柱则正位片见椎体有骨密度降低、椎间小关节模糊不清,椎旁韧带钙化,骨桥形成,侧位片则见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样脊柱”[5],这些一般到晚期才表现出来。

2ct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一侧或者双侧骶髂关节面毛糙,边缘模糊,皮质的白线消失,关节面中下1/3以下呈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虫蚀样骨质破坏[6],伴有边缘糜烂不整,在破坏区周围均不同程度有骨质硬化,下部腰椎表现为小关节面模糊,骨质糜烂破坏,椎旁韧带不同程度的钙化,下部腰椎小关节间隙消失。

3mri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周围的信号出现异常[7]。

t1wi呈现低信号表现,压脂t2wi表现为高信号,关节面呈现虫蚀样骨质破坏,间隙模糊,关节软骨缺损信号在t2wi增高、不规则增厚,在t1wi、t2wi上骨质硬化表现为低信号,而囊变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关节部分或完全强直[8]。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目录CONTENTS 1234概述解剖及病理影像表现鉴别诊断l AS是成人常见的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l男女之比约为3-5: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

l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

l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椎旁软组织及外周大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l90%以上病人RF阴性;90%左右病人HLA-B27阳性,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

l早期病理性标志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

l肌腱端病(附着点炎)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临床表现:l发病隐匿,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活动减轻。

l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从骶髂关节开始,沿脊椎缓慢向上进展,或同时向下蔓延,累及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畸形。

l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

l¼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端病在本病常见。

解剖及病理基础:l骶髂关节由髂骨和骶骨的耳状面构成,前下2/3为滑膜部,后上1/3为韧带部。

l滑膜关节表面被覆关节软骨,骶骨关节面软骨厚2-3mm,髂骨关节面软骨厚0.6-1mm。

l骶骨侧主要是透明软骨,髂骨侧主要是纤维软骨。

l纤维软骨示免疫应答攻击的主要部位,因此骶髂关节炎常最先表现在髂骨关节面下(包括骶髂关节滑膜细胞的增生、炎性细胞的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表面侵蚀)。

l AS首先侵犯滑膜,其次是骨髓,而后是软骨。

l晚期出现关节囊的纤维化、韧带的钙化及关节骨性强直。

病理变化:l基本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骨附着性炎症,也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滑膜炎症。

l常以骶髂关节发病最早(主要是髂骨侧),晚期出现关节囊的纤维化、韧带的钙化及关节骨性强直。

l脊柱的最初损害是椎间盘纤维环和椎骨边缘连接处的肉芽组织形成;纤维环外层可能最终被骨替代,形成韧带骨赘,进一步发展将形成X线所见的竹节样脊柱。

l由于慢性炎症引起的骨质疏松和脊柱强直,患者脊柱的弹性下降,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强直性脊柱炎的放射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放射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放射学诊断发布时间:2021-07-22T15:48:59.2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6期作者:郑嵘[导读] 探讨放射影像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郑嵘(成都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临床确诊的18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放射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

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影像表现为关节面模糊,骨质侵蚀、破坏、硬化,关节间隙不规则或完全消失;CT可见小的侵蚀、硬化,轻微的关节间隙异常及软组织水肿。

结论:CT及X线片均能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改变,但CT检查对病变细节及软组织显示更清楚,较X 线片更易发现早期病变及了解病变的活动性。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放射摄影术;x线计算机Radiological diagnosi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ZHENG Ro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hengdu Sixth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00, Sichuan,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ed value of radio imaging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Methods the imaging data of 18 cases of AS were analyzed,And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was summarized.Results Fuzzy of articulum,erosion or lesion of bone,sclerosis around the joint were exhibited in radio imaging of AS,the jiont space became irregular or entirely disappear. CT scan can show slight erosion and sclerosis,slight abnormal jiont space,arthroedema.Conclusion Bone and joint changes of AS can be showed by radio imaging,But CT scan show tiny lesion and soft tissue more distinctly, and find early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it’s activity more easely. Key words:ankylosing spodylitis; radiography; x-ray computer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dylitis,AS) 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所致病变不可逆转,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阻止病变发展非常重要。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收治 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0一 I I 级) 患者 1 1 0 例, 均行 X 线及 C T检查 , 结合部分病例 自带外院 MR I 片进行 对比分析三者 中检 查方法在检 出率方面 的差异。结果 : 在 0一I 级 病变 上, 与 X线 、 c T检查相 比, M R的检 出率较高 , 检 出符合率分别为 5 8 . 7 % 与9 4 . 7 %, 差异 明显( P< 0 . 0 5 ) , 具 有统计学意义。而在 I 、 I I 级病交 区分 中, X线 、 c T及 M R检 出率无明显 差异( P> 0 . 0 5 ) ,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 在早期的强直性脊桩 炎影像学检查中, X线、 C T 、 M R检查各有优 点, 与 X 线、 c T相比, M R的检查效果更为明显 , 在强直 性脊柱 炎早 期确 诊 中
流为 2 0 0—3 2 0 mAS 。 C T扫描机使用的是西 门子 l 6 螺旋 C T , 球管旋转速度为 0 . 4 r / s , 准直 为0 . 7 5 a r m, 管
【 文章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 l 2 — 0 1 2 0— 0 l 的直观性强 , 病灶数 目与 x线平片相 比也较多 , 对I I 级局限在关节面下轻度骨质硬化不 敏感 , 充分显示 的仅有 l 2 例, 低于 X线的 l 5 例及C T检查 2 1例, 早 期强制性 脊柱 的诊 断符合率为 9 4 . 7 %, 与C T检查诊断符合率 5 8 . 7 %及 x线诊断符合率 3 7 . 0 %相 比, 差异


i‘ 删
强直 性 脊 柱炎 的早 期 影像 学诊 断
胡 英 杰
( 徐 州市铜 山区人 民 医院放射科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X线摄影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以下是X线摄影中常见的诊断特征:
脊柱骨质变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常出现脊柱骨质增生和骨质破坏的特征。

这些变化主要出现在骶髂关节、脊椎关节和骶髂骨连接处。

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常出现炎症,即骶髂关节炎。

这种炎症可以引起骨质破坏和韧带钙化等严重的改变。

脊柱骨关节可见性:X线摄影可以观察到脊柱的关节可见性,即关节的存在和关节腔的清晰度。

关节可见性的减少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之一。

磁共振成像(MRI)
MRI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MRI中常见的诊断特征:骶髂关节炎:MRI可以显示骶髂关节的炎症迹象,如关节囊增厚、关节腔积液和滑膜增生等。

脊椎关节炎:MRI可以显示脊椎关节的炎症,包括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等。

脊柱骨关节可见性:MRI可以显示脊柱骨关节的可见性,包括
关节的存在和关节腔的清晰度。

睡眠特征核磁共振成像(DTI)
睡眠特征核磁共振成像(DTI)可以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脑白
质中病变的特征。

DTI可以显示脑部神经纤维束的连通性和水分子
的扩散方向。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DTI中常常显示较高的扩散方向
不一致性。

请注意:鉴于医学诊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上描述仅为一般
情况,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确切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
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机制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机制

龙源期刊网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机制作者:张学军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1期关于强直性脊柱炎,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首先我们对于这种病症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强直性脊柱炎简介强直性脊柱炎其实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并且有可能会累及内脏以及其他身体组织的慢性进展性的风湿性疾病。

主要对于以下身体部位有所侵犯,例如骶髂关节、脊柱和近躯干的大关节。

从发病率上来看,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大约达到了0.3%,在发病的男女比例上,男性比女性多,并且多的倍数比较严重,一般比例在4:1~10:1。

从发病年龄上来看,一般在10~40岁是发病的年龄区间,20~30岁的时候是发病的高峰时期,并且会带有非常明显的家族聚集发病的现象。

二、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当患者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话,会有一些比较显著的临床表现症状,对于这种病来说,疾病是具有隐匿性的,并且对于不同的个体,病程的长短和轻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患者都会有腰骶部位的疼痛,并且在夜间疼痛会加剧,早上会呈现僵硬的状态,如果有轻微的活动之后会有所缓解。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持续三个月以上的下背部疼痛和僵硬,并且在休息之后并不能够缓解的话,以及腰椎运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胸椎段会有疼痛感受和僵硬的症状,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的话,就一定要思考自己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部分患者非对称的下肢大关节也会产生疼痛的现象,如果患者的这种病症已经达到了晚期,就容易导致脊柱和大关节强直、畸形。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变化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在发现异常的时候,尽量的早去医院进行相关的诊断治疗。

三、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然而即使我们已经对强制性脊柱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是医学上对于这种疾病的产生病因,还不是很明确,有三种比较可信的说法分别是由遗传导致的患病,第二种说法就是由感染导致的患病,第三种说法就是由于自身的免疫系统比较差导致的患病。

具体可能是由于哪种病因导致病症的发生,都还需要具体的判断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分析
医学影像术 ,2004,20(22):136.137. [4] 梁碧玲.骨 与关节疾 病影像 诊断学【M].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006:13.
[5] 候开渝 ,肖德贵 ,王锡增 ,等.鼻骨 细微结构解剖 和鼻骨骨折 的 高分辨率 cT研究 [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39(5):527—530. (收 稿 日期 :2017.03.01)
强直 性 脊柱 炎 的影 像 诊 断 分 析
李 同华 郭 丽 李 国强
【摘 要 】 目的 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 的影像学 表现 ,评 价影像检查 对强直性脊 柱炎早期诊 断价值 。方 法 收集 3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影像 资料 ,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部侵犯骶髂关节 ,
· 224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 6月第 18卷第 3期 JPMI,June 2017,Vo1.18.No.3
部位 、程度及与周 围组织 的关 系。在各种重建技术 中,MPR+ 图像 锐化最优 ,MPR则可任意方 向、任意角度 重建 ,以最佳 角 度显 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 ,尤 其是冠状位显示骨折最 直 观清晰 ,而锐化 使图像 的性 噪 比更差 ,反而使骨 窗的分辨 率 大大提高 ,图像更 清晰 ,结合其他重建技术 ,对鼻骨骨 折的诊 断具有重要价值 。 3.2 鼻骨的解剖
综上所述 ,在鼻部外伤诊断 中,利用各种重建技术 ,鼻骨 骨折往往能作 出正确的诊断 ,但 同时应 注意与各种变异 、畸 形及 陈旧骨折相鉴别 ,避免漏诊误诊 ,提高诊断率 ,为患者及 法 医学鉴定提供准确 的诊断依据 。
参 考 文 献 [1] 敖振杰 ,张得 旺 ,黄炎标 ,等 .鼻区骨细微 结构及其 骨折 的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以脊柱椎骨关节和髂骨关节为主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特征是脊柱关节的炎症和骨质改建,可导致脊柱僵硬和不可逆的功能障碍。

影像学诊断是AS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过程及注意事项。

一、X线摄片1.骨盆及髂骨骨盆的X线摄片是进行AS影像学诊断的首要步骤。

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髂骨关节的破坏、髂骨侧增生、髂骨骶关节的强直和骶髂关节的炎症。

对于早期AS患者,骨盆X线摄片可能无明显异常,但长期随访可发现骨盆关节的改变。

2.脊椎脊椎的X线摄片是评估AS的关键方法之一。

常用的摄片方位有正位摄片和侧位摄片。

正位摄片可以观察到脊柱侧凸、椎间隙狭窄、钩骨、斜椎关节的病变。

侧位摄片则可以评估椎体骨质改建、椎体并列状态和韧带饰带骨化。

结合这两个方位的摄片可以全面了解脊柱关节的炎症畸形情况。

3.其他骨骼部位除了骨盆和脊柱,还应该对其他的骨骼部位进行X线摄片。

这些部位包括胸廓、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

这些摄片可以帮助发现AS的外关节病变。

二、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适用于早期AS和中晚期AS的鉴别诊断。

MRI可以评估炎症活动、脊柱骨质改建情况,对于AS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早期AS的MRI表现早期AS的MRI表现主要包括椎间盘炎症、椎间盘水肿、椎体骨髓炎、椎间关节炎和韧带饰带附着点的炎症。

这些表现在X线摄片中可能无法直接观察到。

2.中晚期AS的MRI表现中晚期AS的MRI表现主要包括骨质增生、骨桥形成、椎体附着点的滑膜炎和骶髂关节的炎症。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扫描在AS的诊断中主要用于评估骶髂关节的骨质改建,了解关节畸形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CT扫描对于AS患者的关节手术规划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研究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特征,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来院就诊的32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及MR诊断,分析两者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比较诊断结果。

结果CT 检查结果显示3例为0级,4例为Ⅰ级,MR检查结果显示7例为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CT骨质侵蚀及骨质硬化检出率均高于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分级判断准确性较高,MR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标签:强直性脊柱炎;CT;MR;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蚀脊柱累及骶髂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分支,易造成患者中轴关节慢性炎症病变。

传统医学据其症状表现,将其归属类风湿性关节炎,造成早期确诊难延误治疗,加重病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负担,给社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医学上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受遗传、环境引起自身免疫影响,病变多始于骸骼关节,向上累及脊柱引起柱韧带普遍硬化导致骨性强直,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缓,全身呈局部轻微症状。

该研究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来院就诊的32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特征,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来院就诊的32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9例,女13例;年龄范围18~50岁,平均年龄(27±2.1)岁;病程0.1~11年,平均(1.9±1.5)年;32例患者经检查均排除外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及感染性疾病等;临床表现:32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关节不适或僵化,包括下腰背部,其中4例出现低热症状;实验室检验:3例RF呈阳性;16例ESR加速,21例CRP呈阳性,29例HLA-B27呈阳性。

1.2 方法1.2.1 CT 检查患者进行CT检查过程中,仰卧进入扫描仪,从头开始扫描整个骶髂关节,120 kV电压,350 mAs电流,对患者采取骨窗观察法,要求窗宽2 000,窗位500,层间距2.5 mm,层厚度2.5 mm。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发表时间:2017-03-21T14:27:37.0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王贵明[导读]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甘肃省泾川县 744300[摘要]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对35例诊断为强直性柱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35例均行X线检查,平片发现Ⅲ级以上的骶髂关节改变,主要表现为关节面破坏、间隙狭窄和关节强直,其中27例行CT检查发现Ⅲ级以下骶髂关节的改变,10例MRI检查显示关节腔、关节软骨、骨髓信号及关节囊等改变。

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三种检查方与其他疾病鉴别时则考虑有选择性地应用CT或MRI检查。

[关键词 ]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影像表现诊断价值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疾病,几乎骶髂关节全部受累,常导致脊柱韧带广泛骨化而致骨性强直。

可波及其它关节及内脏,可造成人体畸形及残疾。

本病的早期诊断有赖于临床特点,C反应蛋白、血沉、HLA_B27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并不能确切诊断早期改变,而CT检查诊断价值尚有争议,MRI检查又缺乏大量病例报道。

为了明确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就我院收集的资料比较全的55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其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AS的早期诊断。

加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表现的认识及诊断水平的提高。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5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0例,女性15例,年龄11—45岁,平均27.8±5.8岁:病程8个月—21年,平均7.5±3.5年。

发病诱因隐匿,起初多为臀部、骶髂关节或大腿后侧隐痛,难以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强直性脊柱炎重要的检查手段。MRI 组织分辨率高于 CT但能反应关节软骨病变的早期改变,而且对关节水肿、关节囊 的增厚、关节面下骨质改变以及骨髓水肿、脂肪沉积的显示能 力明显优于 CT,0 ~ Ⅰ级及部分Ⅱ级病例的异常征象只有在 MR 上才能检出。MR 检查比 CT 能更早的发现强直性脊柱炎 的早期改变。但 MR 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年第 35 卷第 11 期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4,Vol. 35,No. 11
·1631·
可以有效降低胰蛋白酶及胰脂肪酶的活性,降低血浆内的毒 素水平,对肠黏膜形成保护作用,有效降低细菌感染的几率, 有效减轻胰腺和其他脏器的刺激性损伤,对胰腺炎异常免疫 状态进行调节。西医药方中的奥曲肽是一种生长抑素类似 物,该药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的胰腺分泌,降低胰酶的含量,促 进胰腺腺泡细胞加速凋亡,对炎性因子形成良好的抑制效果, 有利于炎症的尽快消除。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 以有效发挥二者优势,提升治疗效果。实践表明,该方式可以 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治疗费用和治疗成本。 患者反应良好,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比较影像学。影像学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至关重 要,X 线平片检查,价格低廉,但密度分辨低,前后组织重叠, 对Ⅰ级和Ⅱ级病例的诊断符合率不高,显然早期诊断有一定 的局限性,中晚期的强直性脊柱炎的 X 线表现具有特征性, 如“方形征”、“竹节椎”及双侧对称性骶髂关节受侵犯等,始 于关节面破坏而终于关节骨性强直发展过程在诊断上有重要 价值[7],此对于Ⅲ级、Ⅳ级患者选用平片检查,不仅价廉而且 是有效的检查手段。由于高分辨率 CT,密度分辨率高,且为 断层图像,层面无干扰,对骶髂关节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硬化、 关节间隙、关节面的细微改变显示率较高,能发现皮质破坏中 断、斑块状脱钙及囊变,以及关节囊、韧带骨化等,且能暴露椎 小关节并能发现早期改变,有利于骶髂关节间隙增宽、狭窄及 关节强直程度的判定,因此 CT 在显示病变能力方面明显优 于 X 线平片,能使 X 线平片不能确诊的可疑病例得以确诊, 它对于Ⅱ级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可诊断,由此可见 CT 扫描
二、结果 1. 本组 28 例强直性脊柱炎,发现Ⅰ级病例 4 例,其中 3 例平片为阴性,Ⅰ级病例平片表现为关节面结构稍显模糊不 清、边缘欠光整。CT 表现为骶髂关节面髂骨侧局部轻度骨质 疏松,轻微硬化,关节面模糊、毛糙,病变较局限,可单侧也可 双侧,MRI 表现为骶髂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可出现少量积 液,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被不均匀混杂信号取代。Ⅱ级病例 7 例,平片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下局灶性骨质密度减低、侵蚀 性骨破坏、关节面轻度骨硬化,关节间隙模糊不清; CT 表现为 骶髂关节面疏松、不规则破坏,软骨下小囊变,关节面的硬化 波及到骶骨面; MRI 表现为骶髂关节髂 骨 侧 髂 骨 侧 局 灶 性 T1WI 低信号,T2WI 及压脂像高信号,边缘模糊。Ⅲ级病例 10 例,平片表现为骶髂关节滑膜部关节面下斑片状骨质疏 松、骨侵蚀破坏,关节面不整呈锯齿状、毛刷,关节间隙“假性 增宽”,关节面下出现囊变区; CT 表现为关节面下囊变向关节 面破溃,关 节 面 侵 蚀 破 坏 呈 锯 齿 状 凹 凸 不 平 或 毛 刷 状 改 变[2],可增生硬化 增 厚 明 显,关 节 间 隙 不 规 则 变 窄 或 假 性 增 宽,部分关节面开始融合强直,失对称,呈半脱位状态,关节囊 可钙化; MRI 表现为骨髓水肿范围扩大,可累及骶髂骨皮质, 出现皮质缺损,引起关节腔的假性增宽,关节不光整,呈锯齿 状。Ⅳ级病例 7 例,平片出现关节间隙狭窄、消失,骨小梁通
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 现对于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并不困难,但对于不典型病例的诊 断、早期病变的诊断,以及对发病机制的研究,除影像学之外 还要靠穿刺活检,取得病理学方面的信息资料。因此强直性 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还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本病几乎 100% 累及骶髂关节,且对称发病,大多累及脊 柱,其它四肢关节较少累及,青年男性易发病,血清阴性。致 密性髂骨炎 25 岁左右女性多见,病变多累及双侧髂骨,表现 为尖端向上的三角形骨均匀硬化,硬化区致密、均匀、边缘清 晰,关节间隙无改变,与强直性脊柱炎不同。骶髂关节退行性 变多见于老年人或重体力劳动者,以软骨变性、骨质反应性增 生为主,表现为 关 节 边 缘 骨 桥 形 成,没 有 骨 侵 蚀、破 坏 表 现。 类风湿性关节 炎 多 发 生 于 女 性,对 称 性 发 病,主 要 侵 犯 小 关 节,以骨质疏松、关节面破坏较常见。结核性关节炎以两侧关 节软骨破坏为主,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周围脓肿形成,肌肉萎 缩,关节变形、脱位,但关节骨性强直少见,发病可不对称。与 牛皮癣性关节炎鉴别时应结合临床、细菌免疫及影像学资料 综合判断。
·1632·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年第 35 卷第 11 期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4,Vol. 35,No. 11
过关节间隙,关节面硬化增厚,造成骨性强直; CT 表现为关节 间隙完全或部分消失,有骨小梁通过,两侧关节面融为一体, 关节面硬化带增宽,最终骨性强直,关节间隙留下一条高密度 硬化痕迹,形成一致性骨质疏松; MRI 表现为骨髓腔内脂肪沉 积,表现为 T1WI 及 T2WI 上高信号区,骶髂关节及脊柱周围 韧带骨化,T1WI 及 T2WI 均为低信号,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容 易骨折,MRI 检查发现强直后脊柱骨折比平片敏感,并能显示 脊髓受压情况[3]。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标准为 双侧骶髂关节炎大于或等于 2 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 3. 4 级。 临床标准: 腰痛、僵硬在 3 个月以上,活动后症状改善,休息无 改善。腰椎屈曲、侧弯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 性别的正常人群。肯定强直性脊柱炎必须符合放射学标准和 1 项以上临床诊断标准。可能强直性脊柱炎符合 3 项临床标 准或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临床标准,应除外其他原因所 致的骶髂关节疾患。实验室 HLA-B27 阳性都是诊断中的重 要指标,但是它们都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能准确地反映强直 脊柱炎不同阶段的进展情况,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依 据,所以该病的 诊 断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一 直 依 赖 于 影 像 学 检 查。 总之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实验室 HLA-B27 阳性都是确 诊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依据,三者要综合起来进行判断。
社,2011: 239-241. [5] 沈鹏. 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 华
西医学,2011,21: 358.
( 收稿日期: 2014-3-10)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胡清军
【摘要】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分级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 28 例强直性脊柱 炎病例资料,其中有 28 例行 DR 检查,22 例行 CT 检查,16 例行 MRI 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级。结 果 强直性脊柱炎几乎 100% 侵犯骶髂关节,大多数累及脊柱,其它四肢关节亦有受累现象,影像学表现 以关节面的骨质疏松、破坏、硬化、骨水肿、关节面不整及关节骨性强直为主要表现; 发现Ⅰ级病例 4 例,Ⅱ 级病例 7 例,Ⅲ级病例 10 例,Ⅳ级 7 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是不可或缺的,它即能 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病变程度进行分级,又能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在发现早期病变方面 MRI 检查优越 CT 及 X 线检查,为早期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2. 本组 28 例中骶髂关节全部受累及,且为对称性发病, 22 例不同程度累及脊柱,以腰椎受累及为最多、最重。开始 病变侵蚀椎体前缘上下角及骨突关节,椎体前缘凹面平直或 稍突起,形成“方形椎”; 椎体前纵韧带骨化,脊柱呈“竹节样” 外观[4]。晚期出现关节囊、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骨化,脊 柱强直,部分病例出现骨折表现; 脊柱还可表现为不同程度骨 质疏松,椎间小 关 节 间 隙 模 糊 甚 至 消 失,导 致 椎 体 间 骨 桥 形 成,此时脊柱骨质疏松更重。3 例累及四肢其它关节,多为双 侧,主要表现为关节面疏松、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呈轴性 脱位。关节囊,韧带钙化,关节缘骨赘形成,最终关节骨性强 直。
讨论 病理及临床表现。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免 疫性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性易感因素有关。男女性别 比例为 5∶ 1,15 ~ 40 岁为本病的高发年龄,20 岁左右发病率 最高,40 岁以后发病逐渐减少。女性病变发展相对缓慢。附 着病是强直性 脊 柱 炎 的 主 要 病 理 特 征,表 现 为 以 关 节 囊、肌 腱、韧带与骨附着点为中心的慢性炎症,淋巴细胞、浆细胞及 多核细胞浸润,附着点出现侵蚀、骨髓炎、肉芽组织形成,病变 由关节外围,沿关节间隙向关节内蔓延,侵蚀破坏软骨,也可 侵入骨内,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出现,出现骨硬化,韧带及关节 囊钙化形成骨桥[5],其病变的最终结局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 间盘骨化,形成“竹节椎”,以及中轴关节出现骨性强直,导致 关节运动功能丧失,可见病理性成骨是致残的主要原因,其治 疗也是解决 韧 带 和 滑 膜 的 骨 化[6]。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从 多 从 骶 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累及腰椎、胸椎、颈椎,有部分可累 及四肢关节。强直性脊柱炎几乎 100% 侵犯骶髂关节,多为 对称发病,且为首先侵犯部位。因此骶髂关节的影像检查是 该疾病诊断的关键。临床表现以晨僵腰痛、腰椎各方面活动 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
参考文献
[1] 肖树东,许国铭. 中华胃肠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0: 795-797.
[2] 杜斌. 麻省总医院危重病医学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0: 459.
[3] 刘为. 实用重症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69. [4] 吴中. 承气汤类方现代研究与临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