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0946]《中央银行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差额清算:在一定时点上收到的各金融机构的转账金额总数减去发出的转账金额总数得出的净金额。
全额清算:对各金融机构的每笔转账业务进行的一一对应的结算。
大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行间往来、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黄金和外汇交易、货币市场交易及跨国交易等引发的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
小额支付系统:服务对象主要是工商企业、个人消费者、其他小型经济交易的参与者。
金融监管:金融管理当局运用一定的监管手段、采取一定的监管方式,对金融机构及经营活动、金融市场及交易行为等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
信贷渠道: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增加或者减少刺激或者抑制投资支出,从而引起总产出的变化。
、货币政策内部时滞:作为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实际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货币政策外部时滞:从中央银行实际执行货币政策到这一政策在经济中产生相应效应之间的时间。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仅有一家中央银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
(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指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美联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职责时:相对独立于国家权力、司法和政府;法律赋予的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各国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供给: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各种货币形式的总量。
货币需求:一定时期内社会公众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资产的需要总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后,从选择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作用于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最终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实现最终目标和逐次传递过程。
货币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指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之后,社会经济运行所作出的现实反映。
0946《中央银行学》西南大学网教19秋作业答案

0946 20192单项选择题1、( )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1.代理国库2.依法金融监管3.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4.依法实施货币政策2、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1. C. 结算机构2.内部机构设置3.权力分配结构4.监管机构3、以下不属于中间型监管体制的国家是()。
1.美国2.意大利3.德国4.泰国4、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1. D. 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2.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3.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4.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5、弗里德曼主张实行的的货币政策是()。
1.实行“相机选择”的货币政策2.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3.实行“伸缩规则”的货币政策4.实行“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6、下列哪项不属于金融市场统计()。
1.货币市场统计2.资本市场统计3.对外金融统计4.外汇市场统计7、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1.单一中央银行制2.复合中央银行制3.跨国中央银行制4.准中央银行制8、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是()。
1.中央银行对国债市场的监管2.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3.中央银行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4.中央银行对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9、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最早始于()。
1.美国2.英国3.法国4.德国10、理解货币政策效应差异的焦点取决于()。
1.总需求曲线形状的差异2.总供给曲线形状的差异3.对充分就业理解的差异4.是否考虑理性预期的差异1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
1.针对总量进行调节2.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的调节3.针对特殊经济领域采用的信贷调节4.以行政命令对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12、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实际上是指()。
1.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2.货币供给对实际经济变量是否有影响3.货币供给能否真正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4.是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13、M1占名义GDP的比重指标,反映了()。
中央银行学复习习题及答案(包括教材中的习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习题及答案(包括教材中的习题)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填空题1.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管机构,也是国家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_____________与流通和_______的基本保证。
3.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线,而要避免或减轻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应该由________承担最后贷款者的责任。
4.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方面,其中________是权力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权威的象征。
5.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2.最早的中央银行是()A.阿姆斯特丹银行B.威尼斯银行C.米兰银行D.英格兰银行3.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A.集中存款准备金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充当“最后贷款人”D.代理国库4.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A.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B.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C.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D.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5.什么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A.依法实施货币政策B.代理国库C.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D.依法金融监管三、多项选择题1.集中存款准备金的目的()A.保证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支付和清偿能力B.调节信用规模C.控制货币供应量D.为政府融资E.盈利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C.准中央银行制度D.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E.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A.权力分配结构B.内部机构设置C.结算机构D.监管机构E.分支机构设置4.中央银行的资本组织类型包括()A.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B.股份为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C.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E.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5.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具体体现为()A.代理国库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E.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四、判断且改错1.目前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除美国和德国之外,其分支机构都可以看作为中央银行总行或总部的派出机构。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详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盟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防范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管机构,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之一。
2、货币发行权: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
3、最后贷款人:又称最终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即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
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
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4、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5、银行的银行:(1)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汇、贷”业务的特征;(3)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
表现: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6、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7、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学》在线作业题整理

《中央银行学》在线作业题整理1.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支付系统风险类型的是()。
A.信用风险B.流动性风险C.系统风险D.违约风险2.根据对商业票据监管的一般原则,承兑、贴现、再贴现的期限不超过()。
A. 5个月B.4个月C.6个月D. 3个月3.下列不属于货币政策目标的是()。
A.币值稳定B.经济增长C.国际收支平衡D.完全就业4.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表现的是()。
A.集中存款保证金B.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结算D.管理国库5 .根据有关规定,金融租赁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为()。
A. 5亿元B. 8亿元C. 10亿元D. 6亿元6 .下列不属于公开市场业务优点的是()。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B.可以经常、连续性的操作C.具有极强的可逆性D.技术性较强7.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一般不超过()。
A. 12个月B. 6个月C.9个月D. 8个月8.下列属于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是()。
A.韩国银行8 .中国人民银行C.英格兰银行D.德意志银行9 .下列不属于货币发行的原则是().A.垄断发行的原则B.要有可靠信用保证的原则C.要有一定弹性的原则D.盈利性原则10.下列属于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的是()。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2.判断题11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操作目标主要是基础货币,体现为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A.错误B.正确12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营业部关键岗位负责人应实行定期轮岗,轮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A.错误B.正确13 .我国现行证券监管体制属于中间型监管体制。
()A.错误B.正确14 .美国实行的是独立国库制。
A.错误B.正确15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货币工资变化率和失业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A.错误B.正确16 .外部时滞是指实施货币政策的时滞,包括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
()A.错误B.正确17 .根据奥肯定律,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关系。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一、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答: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居于领导地位,并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另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集中他们的准备金,为它们提供信用,办理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等。
表现在:1.集中存款准备金,首先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其次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和信用规模,最后是增强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
2.最后贷款人,通常采用再贴现和抵押贷款两种形式。
目的是,首先当个别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使,提供贷款,防止挤兑以及信用危机;其次增加金融机构短期头寸的调剂渠道;最后调节银行信用和货币供应。
3.票据交换和清算。
二、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答: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包括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仅有一家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3.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和地区不设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一种是没有建立中央银行的数个国家组建一家联合中央银行;另一种是联合建立跨国中央银行的各国本来就建立了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1.(A)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A.依法实施货币政策B.代理国库C.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D.依法金融监管2.按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较小模式的是(D)。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B.日本银行C.英格兰银行D.意大利银行3.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B)。
A.提高贴现率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卖出国债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4.以下各项中不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特点的是(C)。
A.强制性B.有偿性C.自愿性D.特殊性5.许多国家的金融立法中都明文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A)。
A.真实票据B.国库券C.银行承兑票据D.央行票据6.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之间关系正确的是(D)。
(其中:YF=要素净收入,TR=净转移)A.GNP=GDPB.GDP=GNP+TRC.GNP=GDP+TRD.GNP=GDP+YF7.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由于(C)对经济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中央银行在使用时一般都比较谨慎。
A.公开市场操作B.再贴现政策C.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D.窗口指导8.中介变量货币供应量对目标变量物价指数的传导是通过(B)变量。
A.利率B.消费C.投资D.收入9.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反映了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C),负债方则体现着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B)。
A.流量B.存量C.渠道D.来源10.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B)A.集中存款准备金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充当“最后贷款人”D.代理国库11.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C)。
A.外汇B.黄金储备C.有价证券D.再贷款12.货币发行按性质可分为(C)和财政发行两种。
A.信用发行B.准备发行C.经济发行D.垄断发行13.(C)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大学《中央银行学》复习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1.货币政策转导机制: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能否有效地贯彻中央银行的意图、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但取决于货币传导机制自身的构成和规范程度,也取决于传导机制所处的外部环境。
2.财政性货币发行:指中央银行为弥补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一般会导致信用膨胀甚至通货膨胀,世界各国一般都杜绝财政性货币发行。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选择和确定的短期的,数量化的,便于中央银行管理和操作的,作为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介和桥梁。
4.货币供应量;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负债的总额,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与商业银行派生的存款之和。
5.基础货币;指中央银行发行出来的,社会大众手持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它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派生存款的基础。
6.巴塞尔委员会;指国际清算银行内部专门成立的对从事国际性金融业务监督管理的常设委员会。
7.中央银行理事会;中央银行理事会是中央银行内部最高权利机构,它是具体领导和管理中央银行工作的机关。
中央银行理事会的组成一般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理事会成员必须是本国公民;第二,在政府担任要职的人员不能参加理事会;第三,理事会成员应是某一方面的专家;第四,限制政府或总统直接任免理事的数量。
这些原则体现一个中心即减少或避免政治干预,保证中央银行决策的科学与民主。
8.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向流通中投放货币的行为,指在一定时期内从流通中笼的货币小于向流通中投放的货币。
9.超额准备金:指存款式金融机构拥有的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清算户存款,即存款式金融机构全部准备金减去法定的准备金。
10.社会总需求:指在一定的时期全社会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对社会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中央银行学》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中央银行学》一、多项选择题1.中央银行制度推广的具体原因包括(ABCDE)A.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B.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瓦会议的影响;C.麦克米伦委员会的影响;D.新国家的产生;E.来自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支持。
2.引起失业的一般原因有(ABCD)A.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B.结构性原因引起的失业;C.摩擦性失业;D.季节性原因引起的失业。
E.自愿失业。
3.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包括(ABCD)A.调控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的货币供给量;B.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C.与再贴现政策配合,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D.降低货币流通量的波动幅度;E.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4.一般说来,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BC)A.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B.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内容;C.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D.规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E.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分类。
5.直接信用控制政策包括(ABCDE)A.信用分配;B.直接干预;C.流动性比率;D.利率控制;E.特种存款。
6.中央银行支付系统的风险类型包括(ABCDE)A.信用风险;B.流动性风险;C.系统风险;D.法律风险;E.突发事件风险。
7.目前,中央银行已形成的支付清算系统框架包括(ABCDE)A.同城清算;B.全国电子联行系统;C.电子资金汇兑系统;D.银行卡支付系统;E.邮政汇兑系统。
8.储备资产的构成有(ABCD)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C.储备头寸;D.特别提款权;E.美圆。
9.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具体包括以下方面(ABC)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D.中央银行发行债券;E.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10.金融统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E)A.客观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统一性原则;D.及时性原则;E.保密性原则。
11.金融统计的基本程序包括(ABCD)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E.统计预测。
中央银行学考前知识点复习

中央银行学一、三大法宝目的、作用、优缺点定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优点:1、他对所有的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缺点:1、对经济的振动太大2、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二)再贴现政策作用:1、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2、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3、告示作用4、防止金融恐慌优点:1、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2、有利于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3、对货币供应总量、供给结构具有灵活性和微调性缺点:1、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2、具有一定的波动性3、缺乏主动性(三)公开市场业务定义: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作用:1、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2、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3、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优点:1、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而不像再贴现贷款规模不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用较小的规模和步骤进行操作,以较为准确地答道政策目标,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3、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4、具有较强的可逆转型,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现错误时,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以纠正错误。
5、可迅速的操作缺点:1、操作较为细微,缺乏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差2、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动可能减轻或抵消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3、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二、三道防线定义:归纳起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防止银行遭遇风险而设计的预防性监管;二是为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而提供的存款保险;三是为避免银行遭遇流动性困难在非常状态下提供的紧急救援。
[0946]《中央银行学》
![[0946]《中央银行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4b8a5aeefdc8d376ee32d8.png)
单项选择题1、( )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代理国库.依法金融监管.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依法实施货币政策2、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 C. 结算机构.内部机构设置.权力分配结构.监管机构3、以下不属于中间型监管体制的国家是()。
.美国.意大利.德国.泰国4、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 D. 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 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 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5、弗里德曼主张实行的的货币政策是()。
― 1 ―.实行“相机选择”的货币政策.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实行“伸缩规则”的货币政策.实行“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6、下列哪项不属于金融市场统计()。
.货币市场统计.资本市场统计.对外金融统计.外汇市场统计7、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单一中央银行制.复合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8、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是()。
.中央银行对国债市场的监管.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中央银行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中央银行对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9、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最早始于()。
.美国.英国― 2 ―.法国.德国10、理解货币政策效应差异的焦点取决于()。
.总需求曲线形状的差异.总供给曲线形状的差异.对充分就业理解的差异.是否考虑理性预期的差异1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
.针对总量进行调节.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的调节.针对特殊经济领域采用的信贷调节.以行政命令对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12、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实际上是指()。
.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对实际经济变量是否有影响.货币供给能否真正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是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13、M1占名义GDP的比重指标,反映了()。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4’简答题5×7’论述题1×10’+1×15’材料分析题1×20’第一章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⑴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国家以法律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银行券发行权的方式,将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到几家以至最终集中到一家大银行;⑵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公正的权威性清算机构,作为金融支付体系的核心,能够快速清算银行间各种票据,从而使资金顺畅流通,保证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⑶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以至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客观上需要有一家权威性机构,适当集中各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作为后盾,在银行出现难以克服的支付困难时,集中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⑷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由于金融业监督管理的技术性很强,这个专门从事金融业管理、监督及协调的职能机构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手段,还要在业务上与银行建立密切联系,以便于制定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能够通过业务活动得到贯彻实施;⑸关于政府融资问题为了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或融资的银行机构逐步成为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2、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3、中央银行的职能⑴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⑵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①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②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③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⑶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①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②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③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央银行具有政府的银行的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体现: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⑤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第二章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涵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2、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金融当局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已经达成共识,结论是:中央银行应对政策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一般分析◆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3、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4.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护货币的稳定2独立的制定或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第四章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由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和资本业务构成;2、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①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②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③有利于资金的支付清算④有利于政府资金融通并保持货币稳定3、了解准备金存款业务⑴准备金存款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中数量最多、作用最大的一项;准备金存款业务与存款准备金制度直接相关,主要目的是配合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⑵基本内容:①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②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③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A 如何确定存款余额B 如何确定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⑶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与调整①按存款的类别规定准备金比率②按银行规模、经营环境规定不同比率③规定存款准备率的调整幅度④规定准备金中现金和存款的比例4、货币发行业务的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5、货币发行的种类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划分,一般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两种;货币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货币财政发行,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A政府可以通过发行纸币直接弥补财政赤字;B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公债,迫使银行额外增加纸币发行;6、货币发行渠道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渠道是通过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和外汇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将货币注入流通,并通过同样的渠道反向组织货币的回笼;7、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⑴垄断发行的原则垄断发行的原则是指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这样才能统一国内的通货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便于中央银行指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的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同时,由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还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政府完全得到发行钞票的经济利益;⑵有可靠信用做保证的原则有可靠信用做保证的原则是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黄金或有价证券做保证,即通过建立一定的发行准备制度,以保证中央银行独立发行;⑶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是指货币发行具有高度的伸缩性和灵活性,不断适应经济状况变化的需要,既要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因通货不足而导致经济萎缩,也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数量,避免因通货过量供应造成经济混乱8、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准备金有连大类:一是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二是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等;9、货币发行准备金的比率简称“准备率”,指一国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准备与证券准备各占多少比例;10、发行基金的含义发行基金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11、发行基金计划的含义发行基金计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发行或回笼货币的计划;它是一个差额计划,是通过货币投放与回笼相抵后的差额货币净投放或净回笼,反映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情况;作为一个差额计划,发行基金计划是由货币投放、货币回笼、货币净投放净回笼三部分组成,它们与现金计划收支项目有密切关系;12、发行基金与现金的区别⑴从性质上看,发行基金是国家未发行的货币,而现金则是现实的通用货币;⑵从管理主体看,发行基金只归中国人民银行管理,而现金则可以拥有合法现金收入的任何单位及个人管理;⑶从价值形态看,发行基金的价值体现在印制费用、调拨费用及管理费用三方面,而现金的价值则是以其购买力体现出所代表的社会一般劳动;⑷从流通形式看,发行基金的流通必须通过上级行的调拨命令来实现,而现金的流通则可以通过其任何拥有者的购买活动来实现;13、发行库和业务库的区别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是为国家保管待发行的货币发行基金的金库;业务库是商业银行基层行处、所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⑴机构的设置不同发行库是各级人民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垂直领导,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自身机构情况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的;业务库则是各家商业银行根据基层行处、所对外营业的需要而设立的;⑵保管的货币性质不同发行库保管的事发行基金;业务库保管的事现金;⑶业务对象不同发行库的业务对象是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库的对象是全社会,是与商业银行有业务关系的普通客户;⑷收付款项的起点不同发行库出入库的金额七点是以千元为单位,必须整捆出入库;而业务库收付现金则不受金额起点的限制;14、中央银行债券的含义是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15、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目的一是针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超额准备过多的情况,发行债券以减少它们的超额准备,以便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并为央行提供可供调度的资金来源;二是以此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之一;16、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商业银行购买中央银行债券超额准备金减少可贷资金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17、中央银行债券的发行方式一种是信用发行;另一种是外汇质押发行18、中央银行需要多少资本金从技术上讲,中央银行可以零资本运作如韩国银行;实际中,中央银行大都或多或少持有一些资本,作为运作中风险承担的最后防线;第五章1、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⑵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其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2、贷款业务的内容⑴对金融机构的放款①对金融机构放款是中央银行放款中最主要的种类之一②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放款A对存款货币银行的放款B对特定存款机构的放款C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③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用途A流动性贷款,包括用于解决各个存款货币银行票据和联行汇差清算临时头寸不足的短期贷款,以及用于解决农民从事种养、农副产品加工储运、农村消费等的农村信用联社支农贷款; B专项政策性贷款,包括粮棉油受过与储备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良资产收购贷款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有商业银行专项政策性贷款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C金融稳定贷款,包括仅用于兑付破产金融机构存款人、债权人本息的紧急贷款,及地方政府为治理农村信用社向中央政府申请的专项借款;随着金融经济中不稳定因素的出现,这部分放贷的占比将会上升;D 1999年开始,为有效支持农村信用社改进支农贷款服务,促进“三农”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在再贷款品种中增加了“支农再贷款”项目;支农再贷款专门以农村信用社作为贷款发放对象,通过向农村信用社提供贷款支持,壮大其经济实力,进而改善农村地区信贷资金不足的局面;⑵对政府的放贷A直接放款B间接放款——购买政府证券⑶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A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B对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贷款3、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⑴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三大基本工具之一;⑵中央银行买卖证券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影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体系内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变化平缓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的目标;4、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象⑴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很高的有价证券;⑵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中央银行票据等;5、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品种⑴回购交易①正回购:是中央银行向交易对手卖出有价证券收回市场流动性,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②逆回购:是中央银行向交易对手购买有价证券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交易对手的交易行为;⑵现券交易错误!现券买断:现券买断为央行直接从交易对手处买入有价证券,一次性投放基础货币;错误!现券卖断:现券卖断为央行直接从交易对手处卖出持有有价证券、一次性回笼基础货币;第六章1、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包括清算机构、支付清算系统、支付结算制度和同业间清算安排2、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1定义: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顺利完成,以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2主要内容:★组织票据交换★提供异地跨行清算服务★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净额清算服务★提供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服务3、支付清算系统的种类及其优缺点⑴按所有者/运行者划分:①由中央银行所有并运行②由私营清算机构所有并运行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有并运行的系统内支付系统⑵按支付系统的服务对象及单笔业务支付金额划分①大额支付系统②小额支付系统零售支付系统⑶按支付系统服务的地区范围划分①境内支付系统②国际性支付系统优点:错误!同城支付清算和结算的高度与安全性错误!支付清算系统的综合性及较高的自动化缺点:支付清算系统存在着系统相对独立分散,功能分割等明显缺陷;第七章1、国库制度1定义:国库制度系指对国家预算资金的保管、出纳及相关事项的组织管理与业务安排;2两种基本的国库制度:错误!独立国库制度:指国家特设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职能机构,专门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保管、出纳工作;——少数国家采用错误!委托国库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多数国家采用2、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重要意义:⑴中央银行经理国家金库符合对国家财富运用、保管及监督的特殊需要;⑵中央银行经理国库便利于国家预算收入的及时入库和预算支出的按时拨付;⑶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有利于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的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及相互监督,有利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⑷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有助于扩大中央银行资金来源,对其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力度具有直接影响;⑸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有利于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第九章1、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1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之一,而这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供求来实现的2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下面四个方面: 错误!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错误!总需求决定总供给;错误!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错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2、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⑴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货币供给决定公式的分析来说明;▲M s = m ·B其中:M s 为货币供给量;m 为货币乘数;B 为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由通货C 和存款准备金R 这两部分构成,即B =C +R ;货币供给量是由通货C 和全 部存款货币D 这两部分构成,即: ➢ 式中:C /D 为通货──存款比率;R /D 为准备──存款比率;➢ 总体来看,通货──存款比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行为,但也受中央银行政策调整的影响;➢ 准备──存款比率的大小特别是超额准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但中央银行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力;基础货币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运用政策工具直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因此,货币供给虽然不完全是外生的,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基本上是可控的;★如果对上面的货币供给决定公式作更细致的划分,其基本结论仍是如此;⑵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①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通过AD-AS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进行分析;如图9-2所示:从AD-AS 模型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动推动总需求曲线移动,使经济的均衡点从原有的均衡点向新的均衡点移动来实现的;②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货币政策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具有扩张或紧缩经济的作用,适当的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经济的剧烈波动;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影响和货币政策使用时机、力度等掌握难度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不当也可能加剧经济的剧烈波动;③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适当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金融稳定,而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将导致金融动荡;3、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是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和某种特定的经济状况下,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目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在一定条件下,信贷量和汇率等也可以充当中介指标;4、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直接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如再作细分,还可以有法定储备、超额储备及借入储备、非借入储备等;这些变量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动反应较为灵敏,是政策工具操作直接引起变动的指标,也是在中央银行体系内首先变动的指标;D R D C DC R CD C B M m S ++=++==1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内容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与客观条件一主要标准1. 相关性2. 可测性3. 可控性4. 抗干扰性二客观条件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受经济管理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在一定条件下,贷款量和汇率亦可作为中介指标;一货币供给量优点:其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且能被中央银行所控制;缺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并不是绝对的;二利率✓优点✓缺点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能否同时作为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这两个指标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果同时选择两个指标,可能使中央银行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四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孰优孰劣货币供给总量目标和利率目标是互不相容的;如何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呢根据前面的选择标准对二者进行一些比较;✓可测性✓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总之,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指标孰优孰劣很难从选择指标的标准直接比较;五其他可作为中介指标的指标★除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外,还有一些指标可以充当中介指标,主要有贷款量和汇率;▲贷款量◆优点:数据较易获得;具有可测性、较好的可控性;◆缺点: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较弱;▲汇率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一准备金✓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的主要传递指标;✓准备金有不同的计量口径: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超额准备、借入储备、非借入储备等;二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充分显示了其在货币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基础货币是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二者均是货币创造的基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也不是完全的;✓通过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还取决于货币乘数是否稳定可测;✓基础货币也是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第十章1、货币政策工具⑴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①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②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③调节货币供给总量;优点: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缺点:其一,对经济的振动太大;其二,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⑵再贴现政策作用:①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②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③再贴现率的升降可影响公众预期;告示作用④防止金融恐慌;优点: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缺点:其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其二,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其三,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缺乏主动性⑶公开市场业务作用:①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②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③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优点:①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②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的进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③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④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⑤公开市场业务可迅速的操作;缺点:①缺乏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其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差;②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动可能减轻或抵消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③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中央银行学》复习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中央银行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程碑,被认为是中央银行的始祖。
A瑞典银行B英格兰银行C法兰西银行D德国国家银行2.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A 江西瑞金B 陕西延安C 河北石家庄D 北京3.在12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中,最特殊的是。
A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B 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C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D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4. 世界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的中央银行体制。
A 复合B 单一C 跨国D 类(准)5.__ ___是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基础。
A享有货币发行权B分权制衡C减少政府干预D加强对金融业监管6.下列中央银行中无资本金的是。
A日本银行B韩国银行C英格兰银行D荷兰银行7.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进展,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创新。
在此方面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跨国中央银行是:。
A 西非货币联盟B 中非货币联盟C 东加勒比货币区D 欧洲中央银行8.中央银行对财政部门关系中,不属于...被禁止的行为是。
A对财政透支B直接认购国债C包销国债D二级市场购买国债9.以下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小的国家是。
A 日本B 英国C 德国D 美国10.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针对国债实施的,这是因为这些证券最具有。
A 流动性B 收益性C 稳定性D 货币性11.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A具有法律强制性B规定法定存款缴存比率C目的是便于清算D中央银行直接影响其存款数量12.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
A非盈利性B流动性C公开性D安全性13.______有利于限制货币的财政性发行,但弹性较低。
A 现金准备发行制B证券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C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制D比例准备制14.财政性货币发行。
A有经济增长作基础B为了弥补财政赤字C有利于市场供求平衡D有利于物价稳定15.美国的货币发行制度属于。
A 现金准备发行制B 证券准备发行制C 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发行制D 证券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16.在货币发行制度中,采用“发行抵押”制度的国家是。
2019年西南大学作业答案[0946]《中央银行学》
![2019年西南大学作业答案[0946]《中央银行学》](https://img.taocdn.com/s3/m/9a6a5b5b0b1c59eef8c7b485.png)
0946 20191单项选择题1、( )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代理国库 . 依法金融监管. 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依法实施货币政策2、以下不属于中间型监管体制的国家是( )。
. 美国. 意大利. 德国 .泰国3、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
. B. 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 . 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 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4、从央行独立性强弱看,其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
. 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完全独立的中央银行5、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优点有()。
.货币供给量自身的抗干扰性较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6、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是指()。
.操作时滞.市场时滞.内部时滞.外部时滞7、如果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同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两个指标之间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果同时选择两个指标,将使中央银行进退两难.二者同时作为中介指标以更好地发挥二者的各自优势.由于二者之间对应关系不十分严格,故无法判断孰优孰劣8、衡量一国的外债偿还能力的偿债率是指()。
.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年偿还外债本息/年外汇总收入.外债余额/年外汇总收入.年偿还外债本息/国民生产总值9、由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知宏观经济均衡的关键是()..货币均衡.国际收支均衡.社会总供求均衡.微观经济基础的完善10、以下指标中,()能更准确地体现货币流动性的强弱。
.M0/M1.M1/M2.M1/M0.M2/M111、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
.财政部.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12、我国一般将( )定为中央银行的主要操作指标之一。
中央银行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央银行学——考试题库及答案题目:11、按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较小模式的是日本银行英格兰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意大利银行答案:意大利银行题目:5、货币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需要增加货币流通量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中央银行为弥补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的要求增加现金流通量答案: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题目:7.国际间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是国际收支的调整国际储备的调整汇率和利率政策的协调以上都是答案:汇率和利率政策的协调题目:1、如果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中介指标时应侧重于货币供应量利率利率汇率答案:货币供应量题目:3.国际金融组织中最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机构是国际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国际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题目:4.当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面临困境时,金融监管当局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决定是否给予援助分析该金融机构的性质、经营存续的可能性以及该金融机构倒闭的外部效应放弃援助给予资金援助答案:分析该金融机构的性质、经营存续的可能性以及该金融机构倒闭的外部效应题目:9、香港金融管理局不执行的职能有监管职能发行货币清算功能政府的银行答案:发行货币题目:2.金融监管的内在原因是市场失效的补救保护社会大众的利益对金融危机的防范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答案:市场失效的补救题目:9.贴现利率、再贴现利率由()制定、发布与调整。
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银行国务院答案:中央银行题目:7、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发行货币对政府提供信贷代理国库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答案: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题目:10.银行资本金在银行的安全性和股东的收益间存在()关系没有关系互补关系以上都不对替代关系答案:替代关系题目: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增进各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合作,为成员国的国际金融提供便利在国际金融清算业务中充当受托人和代理人的角色接受各国中央银行的存款向各国中央银行提供贷款答案:增进各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合作,为成员国的国际金融提供便利题目:10、现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独立于商业银行完全独立于政府相对独立性凌驾于政府之上答案:相对独立性题目:4、哪种宏观经济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产业政策收入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答案:财政政策题目:9、最常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是信用配额管理利率控制流动性比率管理直接干预答案:利率控制题目:3、以下影响因素中,不属于影响外部时滞的因素的是哪一个金融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中央银行的控制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政策的操作力度答案:中央银行的控制题目:1、最早的中央银行是威尼斯银行英格兰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米兰银行答案:英格兰银行题目:10、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银行等中介商有价债券的持有人中央银行答案:中央银行题目:5、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AD曲线移动只会造成通货膨胀而不会影响产出水平,货币政策无效,这是()的观点。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

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一、填空题1.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__________、和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除了、等主要业务以外,还有一些业务也可以成为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并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变化,如、和等。
3.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可分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_________、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_________、特定机构和私人部门存款等几种。
4. ____________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营运情况,以及银根松紧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存款的方式向这些金融机构集中一定数量的资金而形成的存款。
5.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准备金有两大类:一是现金准备,二是___________。
现金准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6.中央银行的资本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⒈以下各项中不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特点的是( C )。
A.强制性B.有偿性C.自愿性D.特殊性⒉在我国,( D )不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A.财务公司B.信用合作社C.金融租赁公司D.证券公司⒊以下各项中,( C )不是香港的港币发行银行。
A.标准渣打银行B.中国银行C.嘉华银行D.汇丰银行⒋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出入境时,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为( D )元。
A. 5 000B. 6 000C. 8 000D. 20 000⒌货币发行按性质可分为( C )和财政发行两种。
A.信用发行B.准备发行C.经济发行D.垄断发行三、多项选择题⒈中央银行的特种存款业务具有( ABD)的特点。
A.期限较短B.强制性C.面向所有金融机构D.非常规性E.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渠道有( ABC D)。
A.再贴现B.贷款C.购买证券D.收购金银和外汇E.央行办公费用支出⒊世界各国对中央银行发行钞票都规定有一定准备制度,主要有( ABCDE )。
《中央银行学》总复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中央银行P5中央银行制度P5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234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点的资产负债表上。
5、货币发行P80货币发行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两者通常都被称为货币发行。
6、存款准备金制度P74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7、发行基金P85891011是支持各种支付工具应用、实现资金清算并完成资金转移的通道,是维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社会公众之间的纽带。
12、支付体系P127是在既定的法规制度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通过支付工具的应用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13、国库制度P149系指对国家预算资金的保管、出纳及相关事项的组织管理与业务安排。
一般而言,国家根据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确立和实施相应的国库制度。
14、公开市场业务P222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劵,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15。
123时,必须履行保持货币币值稳定的重要职责,这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4、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也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和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力量。
因此,具有“发行的银行”这一基本职能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集中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

中央银行学考试选择题2.下列关于货币的叙述,正确的有(ABD)A、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B、货币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C、货币需要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D、货币是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3. 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ABCD)A、税款缴纳B、贷款发放C、工资发放D、商品赊销4. 货币所具有的特征是(ACD)A表现商品价值B 在世界范围内流通C衡量商品价值D和一切商品交换5. 纸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ABC)A纸币的制作成本低B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C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D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6. 全国银行间债市交易的债券品种有(ABC)A国债B中央银行融资券C政策性金融债券D企业债券E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只有当中央银行的(AB )低于市场利率时,商业银行才愿意以再贴现、再贷款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
A.再贴现率B.再贷款率C.基准利率D.同业拆借率8.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具体体现为(ABCDE )A.代理国库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E.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34节课Team 2(请将不定项选择题填写在下方)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中,独立性较大的模式有(AE)。
A.美国模式B.日本模式C.意大利模式D.英国模式E.德国模式34节课Team 10(请将不定项选择题填写在下方)CH3 Topics:互联网金融,中美央行比较等12节课Team 5(请将不定项选择题填写在下方)在国内每刷一次银行卡,提供刷卡机的商户都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这个手续费被(ABC)分成了三份。
A.银行卡所属银行 B. 提供POS机的银行或银联的子公司“银联商务”C. 银联D.央行12节课Team 6(请将不定项选择题填写在下方)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46]《中央银行学》2015年春季中央银行学第四次作业[单选题]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A:针对总量进行调节B: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的调节C:针对特殊经济领域采用的信贷调节D:以行政命令对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参考答案:C[单选题]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人是()A: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凯恩斯B: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C:合理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卢卡斯D:新凯恩斯学派的斯蒂格利茨参考答案:B[单选题]收入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C: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D: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参考答案:A[单选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各指标宏观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最终目标、操作指标、中介指标B:中介指标、操作指标、最终目标C: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最终目标D: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参考答案:D[单选题]货币政策时滞直接影响货币政策自身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它一般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而内部时滞又细分为()A:决策时滞和操作时滞B: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C: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D:认识时滞和市场时滞参考答案:B[单选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的监管的一般原则中规定,承兑、贴现、转贴现的期限一般不超过()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参考答案:B[单选题]理解货币政策效应差异的焦点取决于()A:总需求曲线形状的差异B:总供给曲线形状的差异C:对充分就业理解的差异D:是否考虑理性预期的差异参考答案:B[单选题]在选择哪种准备金指标作为操作指标时,美联储认为()更好。
A:法定准备B:超额准备C:借入储备D:非借入储备参考答案:D[单选题]在较多情况下,当通货膨胀不成为主要矛盾时,而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时,往往选()为中介指标。
A:利率B:汇率C:贷款量D:货币供应量参考答案:A[多选题]理论界存在的货币政策选择的单目标论,在唯一目标的选择上又有两种观点,它们是()A:主张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B:主张以充分就业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C:主张以经济增长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D:主张以金融稳定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E:主张以国际收支平衡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参考答案:AC[多选题]我国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和贷款利率一般包括:()A:储蓄存款利率B:银行间拆借利率C:准备金存款利率D:企事业单位存款利率E: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参考答案:ADE[多选题]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明确()A: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B: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主被动关系C:真实货币总量与名义货币总量的区别D:中介目标的货币总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E:受政策工具控制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ADE[多选题]下述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都在上升,但经济增长水平高于通货膨胀水平。
B:随着货币供给的进一步增加,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都进一步上升,但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慢,而通货膨胀却逐步加剧。
C:但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慢,而通货膨胀却逐步加剧。
D:随着货币供给的进一步减少,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都进一步降低,但经济衰退的速度逐步加快,而通货膨胀下降幅度却逐步减小。
E:货币政策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进而影响总供求均衡,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因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是有效的。
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下列对早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菲利普斯曲线可视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B: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C: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D:菲利普斯曲线也可表示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E:菲利普斯曲线也可表示为货币工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就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孰优孰劣的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都存在可测性问题B:央行对二者都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C: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二者都很难计量D:当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时,往往选利率为中介指标E:当通货膨胀成为主要矛盾时,往往选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以下对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层次控制的现状描述正确的是()A:90年代以前主要以现金M0作为中央银行控制重点之一B:从90年代初期和中期开始以M1作为货币控制的重点C:从90年代末期开始则逐步将控制重点转向了M2D:目前,已经开始有逐步将控制重点转向M3的趋势E:我国中央银行每年年初均对外公布M0、M1和M2的控制目标参考答案:ABCE[多选题]1998年3月,我国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内容主要为()A:合并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账户B:将法定准备率下调为8%C:降低了存款准备金利率D:将法定准备率上调为8%E:将存款准备金定位为无息的参考答案:ACD[多选题]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之一。
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一般包括()几方面内容。
A:政策的最终目标B: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C: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D: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E: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通常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其分歧主要存在如下()方面。
A:货币供给量的调整是否会对财政政策产生“挤出效应”B:货币供给量的调整对实际经济(产出和就业)是否有影响C:货币供给是否会促使总需求的形成,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D:货币供给的变动是否会对价格总水平(或通货膨胀)产生重要影响E: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即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参考答案:BE[多选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中的中介指标主要包括()A:利率B:准备金C:基础货币D:货币供应量E:公开市场操作参考答案:AD[单选题]我国一般将( )定为中央银行的主要操作指标之一A:法定准备B:超额准备C:借入储备D:非借入储备参考答案:B[单选题]研究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就是要以()为中心。
A:目标变量B:中介变量C:操作变量D:货币变量参考答案:B[单选题]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最早始于()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参考答案:B[单选题]若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则选择中介目标时应侧重于()A:利率水平B:基础货币C:货币供应量D:存款准备金参考答案:C[单选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形成的储备是()A:法定准备B:超额准备C:借入储备D:非借入储备参考答案:D[多选题]导致卢卡斯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的直接原因是()A:假设价格是粘性价格B:假设价格是完全伸缩性价格C:认为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不是适应性预期而是理性预期D:认为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不是理性预期而是适应性预期参考答案:ABD[多选题]中央银行"三大法宝”之一的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是()A:再贴现率的提高,可能使再贴现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B: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C: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D:再贴现政策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需要以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前提E: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易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参考答案:BCE[多选题]以下关于货币的流动性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M1是主要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B:M2包括银行活期存款等准货币C:M1体现了现实的社会购买力D:M2代表了未来的社会购买力E:M1占M2比重的高低,体现了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货币政策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因为货币政策具有()的功能。
A: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B: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C: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D: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E: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以下可以作为中介指标的有()A:利率B:汇率C:信贷量D:基础货币E:货币供给量参考答案:ABCE[多选题]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A:经济手段B:货币政策C:法律手段D:行政手段E:公开市场操作参考答案:ACD[多选题]1967年弗里德曼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前提基础是()A:自然率理论B:粘性价格C:理性预期D:适应性预期E:完全伸缩性价格参考答案:ABD[填空题]1.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中的中介指标主要包括()和()。
2.若以经济增长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则选择中介目标时,从效果来看,()更佳;从传导途径看,()更直接。
3.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的()相关关系,同时,菲利普斯曲线也可表示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
4. 决定货币供给的三个基本因素是:()、()和()5. 法定准备金率在世界范围内有()的趋势。
6. 选择货币政策指标的主要标准包括:()、和()。
7. 商业银行准备金越多,其增加贷款的能力就越()。
8. 研究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就是要以()为中心。
9. 就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M0、M1和M2而言,()代表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而()代表了潜在的社会购买力和支持经济增长的投资潜力。
参考答案:1.利率; 货币供应量2. 利率;货币供应量3. 通货膨胀率;负;正;4. 通货―存款比率; 准备―存款比率 ; 基础货币5. 降低6. 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 抗干扰性7. 强8. 中介变量9.M0和M1; M2[单选题]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A:财政部B:国务院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参考答案:B2015年春季中央银行学第二次作业[论述题]简答题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2. 简述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3. 简述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地位。
4. 试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1. 答:(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
由于各国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的情况不同,因此,各国的具体监管目标也有所不同。
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共性:①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②保护消费者权益;③增进金融体系的效率;④规定金融机构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①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金融监管的原则: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依法监管原则;"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稳健运行和风险防范相结合的原则;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②中国金融监管原则:不干涉银行内部管理的原则;公正、独立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