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下甲状腺手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ppt课件
2000年,日本,腋窝入路甲状腺手术 2001年,日本,胸乳入路甲亢手术 我国
香港医生Yeung 1997首先发表内镜甲状腺手术 2002年,仇明,大陆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 2003年,王存川,胸乳入路甲状腺手术
国外:Pubmed检索—相关论文 504 篇 国内:CNKI 检索 —相关论文200余篇,手
2. 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创伤和 免疫功能的影响
Lombardi
1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 vs. 10例传统甲状腺手术 检测术后WBC,CRP以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
( sTg) 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
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机 体的创伤相似。
国内忻颖对两种手术后患者血清IL6和CRP进行 检测。结果证实:腔镜甲状腺手术和传统甲状腺 手术对机体创伤无明显差异。
颈前悬吊法:用特制悬吊器械置入游离的 皮瓣并向上牵引形成帐篷式的操作空间。
2. 手,目前应用最多 缺点:距病灶较远,需较多地游离皮瓣,创伤
较大。手术要求较高。学习曲线长。
2.手术径路和操作方法
腋窝径路
优点:切口最隐蔽,美容效果最好。 缺点:距病灶较远,创伤大;操作视角窄,处
1997年Hischer等(意大利)腔镜颈部入路 甲状腺切除术
1998年Shimizu等(日 本)锁骨下路径内 镜甲状腺手术(scarless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
发展历史回顾
1999年Miccoli等(意大利)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 (endoscopic assisted thyroidectomy ,EAT),提出腔 镜甲状腺微创概念。
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被证明是一种安全地美容 手术。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香港医生Yeung 1997首先发表内镜甲状腺手术 2002年,仇明,大陆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 2003年,王存川,胸乳入路甲状腺手术
国外:Pubmed检索—相关论文 504 篇 国内:CNKI 检索 —相关论文200余篇,手
2. 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创伤和 免疫功能的影响
Lombardi
1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 vs. 10例传统甲状腺手术 检测术后WBC,CRP以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
( sTg) 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
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机 体的创伤相似。
国内忻颖对两种手术后患者血清IL6和CRP进行 检测。结果证实:腔镜甲状腺手术和传统甲状腺 手术对机体创伤无明显差异。
颈前悬吊法:用特制悬吊器械置入游离的 皮瓣并向上牵引形成帐篷式的操作空间。
2. 手,目前应用最多 缺点:距病灶较远,需较多地游离皮瓣,创伤
较大。手术要求较高。学习曲线长。
2.手术径路和操作方法
腋窝径路
优点:切口最隐蔽,美容效果最好。 缺点:距病灶较远,创伤大;操作视角窄,处
1997年Hischer等(意大利)腔镜颈部入路 甲状腺切除术
1998年Shimizu等(日 本)锁骨下路径内 镜甲状腺手术(scarless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
发展历史回顾
1999年Miccoli等(意大利)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 (endoscopic assisted thyroidectomy ,EAT),提出腔 镜甲状腺微创概念。
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被证明是一种安全地美容 手术。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腔镜甲状腺手术通用课件
术后注意事项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 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 合和颈部功能恢复。
观察并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 如出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如 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回 诊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腔镜甲状腺手术通 用课件
目录
• 腔镜甲状腺手术简介 • 腔镜甲状腺手术过程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优势与风险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术后护理与康复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典型案例分享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未来展望
01
腔镜甲状腺手术简介
手术定义与目的
手术定义
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通过腔镜 技术完成的甲状腺手术,具有创 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康复指导
颈部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颈部功能锻炼,逐渐增加活动 范围,促进颈部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 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 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 酒、规律作息等,有助于术后康复。
手术目的
通过切除病变的甲状腺组织,达 到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目的,同时 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术后生 活质量。
手术发展历程
01
02
03
初始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腔镜甲 状腺手术开始出现,主要 用于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 。
发展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腔 镜甲状腺手术逐渐普及, 并开始应用于治疗恶性肿 瘤。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室】 ppt课件
3 20ml注射器连接9号针头备好
4 浸湿一块碘伏纱布,留做擦拭镜头
5 正确传递用物,注意保护镜子
6 密切配合手术
7 手术结束后及时去除连接线,保护好镜 头
8 清洗器械 总结,使用腔镜器械要小心加细心,尤 其是镜头,在镜头打开和结束使用时, 都应该检查镜头的完好性
ppt课件
28
巡回护士的配合: 1 术前一日访视病人,告知术前准备,评估病人的
5.切除肿块,留取标本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组织胶水使用方法
1
2
3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6.止血、冲洗、放置引流
ppt课件
27
• 洗手护士的配合:
1 提前洗手拿好腔镜器械,与巡回护士清 点用物
2 配好肾上腺素(150ml盐水+0.5ml肾上腺 素)
7 护送病人回病房,正确交接班
ppt课件
29
•甲状腺腔镜手术是对传统手术的一种革 新, 具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 如伤 小,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颈部无疤痕, 无 颈前皮肤感觉异常或消失, 无吞咽不适及颈 前皮肤紧缩感等。
虽然腔定,但在临床应用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如何改进现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ppt课件
1
甲状腺的相关知识 麻醉及手术体位 用物准备 手术主要步骤
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配合
小结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甲状腺由两层被膜包裹;内层被膜 为甲状腺固有膜、很薄,与甲状腺 紧密相连,外层被膜又称甲状腺外 科被膜,较厚,与内层被膜借疏松 的纤维组织联接。两层被膜间的间 隙甚狭,在此间隙内有动脉、静脉 及甲状旁腺。手术分离甲状腺时, 应在此两层被膜之间进行。甲状腺 借外层被膜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 上;又借左、右两叶上极内侧的悬 韧带悬吊于环状软骨上。
(医学课件)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气管插管麻醉
无法耐受全身麻醉或气管插管麻醉的患者,不宜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手 术。
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
对于巨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较高,不宜采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03
手术方法与步骤
手术前的准备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 查,评估手术风险,确保 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甲状腺肿大,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可减小甲状腺体积,改 善压迫症状。
禁忌症
恶性肿瘤已侵犯气管、食管、颈总动脉等重要…
由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视野和操作受限,对于已侵犯重要结构的恶 性肿瘤,手术风险较大,不宜采用。
严重心肺疾病
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由于手术和麻醉风险较高,不宜进行腔镜下甲 状腺手术。
适应症
良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癌
对于良性甲状腺肿瘤,如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等,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腔镜下甲状腺 手术也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如微小癌、 局限于一叶的分化型癌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肿大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甲状腺功能亢 进,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 方式。
06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未来 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01
02
03
机器人辅助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精细 操作,提高手术的准确性 和安全性。
3D 腹腔镜技术
利用3D腹腔镜技术提供更 清晰的手术视野,提高手 术效果。
超声刀技术
利用超声刀进行切割和止 血,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
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05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优势 与局限性
无法耐受全身麻醉或气管插管麻醉的患者,不宜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手 术。
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
对于巨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较高,不宜采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03
手术方法与步骤
手术前的准备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 查,评估手术风险,确保 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甲状腺肿大,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可减小甲状腺体积,改 善压迫症状。
禁忌症
恶性肿瘤已侵犯气管、食管、颈总动脉等重要…
由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视野和操作受限,对于已侵犯重要结构的恶 性肿瘤,手术风险较大,不宜采用。
严重心肺疾病
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由于手术和麻醉风险较高,不宜进行腔镜下甲 状腺手术。
适应症
良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癌
对于良性甲状腺肿瘤,如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等,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腔镜下甲状腺 手术也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如微小癌、 局限于一叶的分化型癌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肿大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甲状腺功能亢 进,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 方式。
06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未来 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01
02
03
机器人辅助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精细 操作,提高手术的准确性 和安全性。
3D 腹腔镜技术
利用3D腹腔镜技术提供更 清晰的手术视野,提高手 术效果。
超声刀技术
利用超声刀进行切割和止 血,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
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05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优势 与局限性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PPT课件
CHENLI
13
主要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递酒精棉球再次消毒皮肤
2.用注射器接9号针头抽配好的肾上腺素做胸
骨前皮下组织浸润注射。在胸骨前平两乳头
连线中点做10mm的切口,在左右侧乳晕内上
缘分别作12 mm和5 mm弧形切口,深达皮下
深筋膜层。分别置入三个trocar和镜头,连
接CO2建立操作空间
有的腔镜设备、选择合适的入路、建立有效的操
作空间及提高术者操作技术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由于术中失去了术者对甲状腺的直接触摸,可能漏
切甲状腺小结节和误切过多的正常甲状腺组织或
甲状旁腺,无法准确估计甲CHE状NLI 腺残存量等。
30
马主任习惯:冲洗用灭菌用水 超声刀放在右手边,电刀放左边 电刀设置:高能电切(4,40) 喷射电凝 40 坐板凳
CHENLI
9
本
CHENLI
10
胸骨切迹上的腔镜辅助径路 锁骨上径路 胸前壁、乳晕径路 腋窝径路及腋窝乳晕径路 锁骨下腔镜辅助径路 口腔径路
CHENLI
11
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 手术体位:颈后仰仰卧位 肩部垫高
手术路径:胸前壁、乳晕径路
CHENLI
12
用物准备:剖腹包、大夹被、手术衣、消毒碗
CHENLI
6
甲状腺的淋巴汇合流入沿颈内静脉 排列的颈深淋巴结。气管前、甲状 腺峡上方的淋巴结和气管旁、喉返 神经周围的淋巴结也收集来自甲状 腺的淋巴。
CHENLI
7
本
CHENLI
8
发病初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只是在 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一质硬而高低不平 的结节,晚期常压迫喉返神经、气管、 食管而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吞 咽困难,产生Horner综合征 颈丛浅支受损时,病人可有耳、枕、 肩等部位疼痛。 局部转移常在颈部,出现硬而固定的 淋巴结。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ppt课件
2. 非肿瘤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毒性 甲状腺肿、甲状腺炎性结节、甲状腺囊肿
PPT课件
9
• 1碘源性因素 2自身免疫因素 3家族遗传因素 4医源性因素 5其他因素
病因
PPT课件
10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结节
PPT课件
11
• 甲状腺功能 • 自身抗体 • 影像学
诊断
核素扫描(SPECT) 甲状腺超声 甲状腺CT
腔镜器械剥离棒超声刀溶脂液手术体位与麻醉?患者垂头仰卧位双腿分开60?气静复合全麻手术步骤?器械台准备与巡回护士常规清点器械和敷料准备好手术所用腹腔镜手术器械与各种连接线器械台准备与巡回护士常规清点器械和敷料准备好手术所用腹腔镜手术器械与各种连接线?沿手术路径注射溶脂液在胸骨前平双侧乳头连线的中点做12cm切口在左右侧乳晕内上缘分别作5mm和10mm弧形切口深达皮下深筋膜层用特制剥离棒在此平面做皮下隧道行胸前初步分离沿手术路径注射溶脂液在胸骨前平双侧乳头连线的中点做12cm切口在左右侧乳晕内上缘分别作5mm和10mm弧形切口深达皮下深筋膜层用特制剥离棒在此平面做皮下隧道行胸前初步分离?分别置入3个trocar注入co2气体建立手术操作空间导入10mm30腔镜镜头co2气体压力为8mmhg分别置入3个trocar注入co2气体建立手术操作空间导入10mm30腔镜镜头co2气体压力为8mmhg?从深浅筋膜的间隙进入用单级电勾游离至甲状腺上缘平面建立操作空间用超声刀切开颈白线和病变侧颈前肌层再切开甲状腺外层被膜从深浅筋膜的间隙进入用单级电勾游离至甲状腺上缘平面建立操作空间用超声刀切开颈白线和病变侧颈前肌层再切开甲状腺外层被膜?切除甲状腺肿块
• 气体交换受损:由于CO2气体在体内储留产生高碳酸血症, 改变了NaHCO3/H2CO3的正常比例,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PPT课件
9
• 1碘源性因素 2自身免疫因素 3家族遗传因素 4医源性因素 5其他因素
病因
PPT课件
10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结节
PPT课件
11
• 甲状腺功能 • 自身抗体 • 影像学
诊断
核素扫描(SPECT) 甲状腺超声 甲状腺CT
腔镜器械剥离棒超声刀溶脂液手术体位与麻醉?患者垂头仰卧位双腿分开60?气静复合全麻手术步骤?器械台准备与巡回护士常规清点器械和敷料准备好手术所用腹腔镜手术器械与各种连接线器械台准备与巡回护士常规清点器械和敷料准备好手术所用腹腔镜手术器械与各种连接线?沿手术路径注射溶脂液在胸骨前平双侧乳头连线的中点做12cm切口在左右侧乳晕内上缘分别作5mm和10mm弧形切口深达皮下深筋膜层用特制剥离棒在此平面做皮下隧道行胸前初步分离沿手术路径注射溶脂液在胸骨前平双侧乳头连线的中点做12cm切口在左右侧乳晕内上缘分别作5mm和10mm弧形切口深达皮下深筋膜层用特制剥离棒在此平面做皮下隧道行胸前初步分离?分别置入3个trocar注入co2气体建立手术操作空间导入10mm30腔镜镜头co2气体压力为8mmhg分别置入3个trocar注入co2气体建立手术操作空间导入10mm30腔镜镜头co2气体压力为8mmhg?从深浅筋膜的间隙进入用单级电勾游离至甲状腺上缘平面建立操作空间用超声刀切开颈白线和病变侧颈前肌层再切开甲状腺外层被膜从深浅筋膜的间隙进入用单级电勾游离至甲状腺上缘平面建立操作空间用超声刀切开颈白线和病变侧颈前肌层再切开甲状腺外层被膜?切除甲状腺肿块
• 气体交换受损:由于CO2气体在体内储留产生高碳酸血症, 改变了NaHCO3/H2CO3的正常比例,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PPT课件
❖ 专科情况:右侧甲状腺腺叶內可扪及约2*2CM大小肿块, 质稍硬,无压痛,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气管居中
23
.
病例介绍
❖ 1.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凝血功能及大、小 便常规无明显异常
❖ 2.乙肝、丙肝、HIV抗体、梅毒初筛试验均为阴性 ❖ 3.胸片:正常 ❖ 4.电子喉镜显示:鼻咽部未见明显异常,慢性咽喉炎。 ❖ 5.甲状腺功能正常
24
.
❖ 甲状腺彩超: (1)甲状腺右侧多发结节,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 (2)双侧颈部淋巴结 ❖ 颈部血管彩超: (1)双侧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 (2)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 (3)双侧颈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 颈部CT:右侧甲状腺肿大
25
病例介绍
.
❖ 心电图:窦性心律,下壁Q波异常,
电轴左偏
4
.
甲状腺的解剖
呈H形 左右两叶+峡部+锥状叶
5
.
❖ 甲状腺的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发自颈 外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发自锁 骨下动脉。
❖ 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中静脉—汇 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汇入无 名静脉。
6
甲状腺的血供
.
❖ 喉上神经来自迷走神 经,分内支、外支
❖ 内支(感觉支)分布 在喉粘膜上,手术损 伤会出现饮水呛咳。
❖ 外支(运动支)与甲 状腺上动脉贴近、同 行,支配环甲肌,使 声带紧张,损伤后引 起声带松弛,音调降 低。
7
甲状腺神经
.
❖ 喉返神经来自迷走神 经,支配除环甲肌以 外的所有喉肌,一侧 损伤引起声音嘶哑, 双侧损伤可引起失音 或严重的呼吸困难。
甲状腺神经
8
.
23
.
病例介绍
❖ 1.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凝血功能及大、小 便常规无明显异常
❖ 2.乙肝、丙肝、HIV抗体、梅毒初筛试验均为阴性 ❖ 3.胸片:正常 ❖ 4.电子喉镜显示:鼻咽部未见明显异常,慢性咽喉炎。 ❖ 5.甲状腺功能正常
24
.
❖ 甲状腺彩超: (1)甲状腺右侧多发结节,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 (2)双侧颈部淋巴结 ❖ 颈部血管彩超: (1)双侧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 (2)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 (3)双侧颈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 颈部CT:右侧甲状腺肿大
25
病例介绍
.
❖ 心电图:窦性心律,下壁Q波异常,
电轴左偏
4
.
甲状腺的解剖
呈H形 左右两叶+峡部+锥状叶
5
.
❖ 甲状腺的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发自颈 外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发自锁 骨下动脉。
❖ 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中静脉—汇 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汇入无 名静脉。
6
甲状腺的血供
.
❖ 喉上神经来自迷走神 经,分内支、外支
❖ 内支(感觉支)分布 在喉粘膜上,手术损 伤会出现饮水呛咳。
❖ 外支(运动支)与甲 状腺上动脉贴近、同 行,支配环甲肌,使 声带紧张,损伤后引 起声带松弛,音调降 低。
7
甲状腺神经
.
❖ 喉返神经来自迷走神 经,支配除环甲肌以 外的所有喉肌,一侧 损伤引起声音嘶哑, 双侧损伤可引起失音 或严重的呼吸困难。
甲状腺神经
8
.
腔镜甲状腺手术PPT课件
全腔镜手术空间建立视频
腔镜下喉返神经的暴露
腔镜甲状腺术中操作要点
1.手术空间的建立 上至环状软骨上缘水平, 外侧至胸锁乳突肌外侧,按“天黄地红”层 次潜行 2.切开甲状腺峡部,显露气管-腔镜甲状腺手 术的航标 3.与开放手术不同,腔镜甲状腺手术操作应 遵循“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和先浅后深”的 原则,按甲状腺峡部-下极-外侧-背侧-上极 的顺序游离、切除甲状腺
腔镜甲状腺的优点
1.颈部无疤痕,美容满意度高,患者疼痛轻 2.心理创伤减小 3.通过高清系统使神经、血管、旁腺清晰可 见,减少术中损伤可能 4.超声刀止血效果确切、可靠,术中、术后 出血少,安全有效。
腔镜甲状腺的不足
1.手术费用较高 2.手术难度较大,较难推广 3.皮下分离创面较大,微创? 4.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困难
TET的适应症
1.有美容要求者 2.良性甲状腺肿瘤,实性结节小于6cm ,囊 性可超过6cm 3.肿瘤活动度可,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明 显粘连 4.原发或继发甲亢在II度以内 5.无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的低度恶性甲状 腺癌
同LC一样,适应症不断扩大
手术禁忌症
1.没有美容要求的患者 2.Ⅲ度肿大的甲状腺-甲亢? 3.甲癌伴淋巴结广泛转移,尤其有固定 4.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 5.胸前壁及颈部有疤痕
效果不低于甚至高于传统治疗的前提下,尽可能减 少病人近期和远期因手术带来的痛苦(外科现实问
题),是微创外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之一
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
1.颈部仍然有个小切口(2.5-4cm )-小切口术式
2.不充气(建腔器悬吊),建立手术空间 3.手术随时可以中转为传统手术 4.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基本同开放手术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进行颈部超声、CT等影像 学检查,了解甲状腺病变 的范围和程度,为手术提 供参考。
手术器械准备
腔镜设备
确保腔镜系统正常工作,包括摄 像系统、光源系统、气腹机等。
手术器械
准备甲状腺手术所需的器械,如 超声刀、电凝钩、吸引器等。
一次性用品
准备手术所需的一次性用品,如 手术衣、手套、敷料等。
手术室环境准备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 的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
其他甲状腺疾病
如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 等,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 手术治疗。
手术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广泛应用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 90年代,早期技术不够成熟,手术难 度较大。
目前,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已经在国内 外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甲状腺 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止血与缝合
止血措施
采用止血纱布、止血钳等工具进行止血。
缝合方法
采用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方法关闭手术切口,确保缝合严密、平整。
04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与血肿
出血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或止血 不彻底,可能导致出血。出血可能导 致血肿的形成,影响手术视野和操作 。
处理
对于出血,应及时止血,清理积血, 确保手术视野清晰。对于血肿,小的 血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肿可能需要 穿刺抽吸或引流。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通过以上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腔镜下 甲状腺手术的成功经验,包括术前严格评估 、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精心护理等。此外, 医生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关 状腺手 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未来,我们可以进 一步探索如何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 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医 生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腔镜下甲状
腔镜甲状腺手术PPT课件
腔镜甲状腺的展望
腔镜甲状腺早期尚存在争议,但近10年在沿 海发达城市发展迅猛,应用范围及手术适应 症不断扩大,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作为甲状 腺的革新技术,代表了甲状腺手术的前进方 向,相信在我们外科同仁的努力下,腔镜甲 状腺手术一定能得到普及!
谢
谢
甲状腺疾病的现状
尸检报告50%的人存在甲状腺结节
5%的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 瘤,平均增长6.2%
美国1989-2009年甲状腺发病率增长4.99倍
2010年韩国癌症统计报告甲状腺上升至癌
症首位
2012中国卫生部统计报告:2011年北京甲
状腺癌患病率9年增长了225.2% 2010年上
同LC一样,适应症不断扩大
手术禁忌症
1.没有美容要求的患者 2.Ⅲ度肿大的甲状腺-甲亢? 3.甲癌伴淋巴结广泛转移,尤其有固定 4.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 5.胸前壁及颈部有疤痕
胸乳入路手术的关键点
1.有丰富的开放甲状腺手术经验 2.有腔镜基础? 3.手术空间的建立(隧道的建立) 4.腔镜下缝合技术 5.超声刀的熟练应用(超声刀不是万能的, 但腔镜甲状腺没有超声刀是万万不能的!) 6.喉返神经的显露与保护 7.甲状旁腺的保护(神经、旁腺与超声刀的 安全距离是5mm )
全腔镜手术空间建立视频
腔镜下喉返神经的暴露
腔镜甲状腺术中操作要点
1.手术空间的建立 上至环状软骨上缘水平, 外侧至胸锁乳突肌外侧,按“天黄地红”层 次潜行 2.切开甲状腺峡部,显露气管-腔镜甲状腺手 术的航标 3.与开放手术不同,腔镜甲状腺手术操作应 遵循“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和先浅后深”的 原则,按甲状腺峡部-下极-外侧-背侧-上极 的顺序游离、切除甲状腺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PPT参考幻灯片
• 止血,冲洗,缝合颈前肌,放置引流管,最后检 查有无出血,退出腔镜镜头及手术器械,放出腔 内二氧化碳气体,退出trocar,清点手术器械和物
品数目,取回腔镜镜头,手术器械,消毒皮肤, 干净纱布擦干,用4—0的可吸收线缝合切口,敷 料贴覆盖切口。
2020/3/21
19
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 问题 :虽然腔镜甲状腺手术有许多优点,美容效果较为肯 定,但在临床应用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如何改进现有的腔 镜设备、选择合适的入路、建立有效的操作空间及提高术 者操作技术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它对机体的免疫情况及创 伤程度尚未系统研究,由于术中失去了术者对甲状腺的直 接触摸,可能漏切甲状腺小结节和误切过多的正常甲状腺 组织或甲状旁腺,无法准确估计甲状腺残存量等。
• 胸骨切迹上的腔镜辅助径路 • 锁骨上径路 • 胸前壁、乳晕径路 • 腋窝径路及腋窝乳晕径路 • 锁骨下腔镜辅助径路 • 口腔径路 • 其他径路
2020/3/21
18
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
• 腔镜手术美容效果好,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腔镜甲状腺手 术在手术时间上与传统手术相比并不占优势,甚至长于传 统手术时间[。在术后并发症发面,有学者认为腔镜甲状腺 手术颈部皮肤神经损伤少或不被损伤,麻木及感觉异常极 少发生;颈部皮瓣游离较小,吞咽不适程度较轻 。其他如 喉返、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组织损伤等问题, 其发生率与 传统手术无差异。在对腔镜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的比较 中发现,排除甲状腺炎患者,腔镜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在 手术时间上无差别。但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美容效果和术后 患者疼痛方面明显占优势;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无明显 差别
2020/3/21
25
• 分别置入3个trocar,注入CO2 气体建立手术操作 空间,导入10 mm 30°腔镜镜头,CO2气体压力为 8 mm Hg
甲状腺腔镜手术课件
02
甲状腺腔镜手术的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病史采集
术前评估与沟通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甲状腺疾 病症状、家族史、用药情况等,以便 评估手术风险和制定手术计划。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目的、风 险、注意事项等,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
体检与辅助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 查,如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CT 等,以确定甲状腺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
特点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甲状腺腔镜手术具有更小的手术切口、更短的恢复时间和 更好的美容效果。同时,由于手术视野放大,能够更精确地操作,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甲状腺良性肿瘤、结节性甲状腺 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疾 病。
禁忌症
甲状腺癌已侵犯气管、食管或颈 部大血管,以及严重心、肺、肝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案例三:腔镜手术治疗复发甲状腺癌
总结词
复发甲状腺癌、治疗效果良好
详细描述
患者曾接受过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经过腔镜手术治疗,成功切除癌变组织,患者术后恢复良 好,肿瘤无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立通道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部 位,避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同 时要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和操作方
便。
建立通道的方法有多种,如钝性 分离、超声刀切割等,具体方法 应根据手术需要和术者经验选择
。
手术操作步骤
分离甲状腺
切除甲状腺
在手术通道的引导下,使用分离钳、超声 刀等器械分离甲状腺组织,直至完全暴露 出甲状腺腺叶和峡部。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切割缝合器、电凝器 等器械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
清扫淋巴结
止血与缝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购置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器械
14
15
▪ 二是通过腋窝途径, ▪ 三是通过乳晕途径(三孔法)。开始为乳晕、
乳沟途径,后改良为全部乳晕途径。
3
4
5
6
适应症及禁忌症
▪ 适应症:
➢ 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单纯性甲状腺肿 ➢ 结节性甲状腺肿或伴囊性增生 ➢ 甲状腺腺瘤 ➢ II度肿大以内的原发或继发性甲亢
▪ 禁忌症:
➢ 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不足 ➢ 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麻 ➢ 难以纠正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在乳晕上缘,位置比较隐蔽,且颈 部不留疤痕
▪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出血少、 并发症发生率也不高。
9
风险
▪ 出血 ▪ 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损伤 ▪ 甲状旁腺损伤 ▪ 皮下气肿和高碳酸血症
10
质量安全保措施(1)
▪ 出血:术前用加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皮下 注射,术中应用超声刀止血,明显地减少 了出血
▪ 损伤:由于内镜的放大作用,局部解剖结 构非常清楚,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 旁腺都能得到清晰的暴露,只要操作得当, 很少发生损伤
7
手术步骤
▪ 麻醉→体位→消毒铺巾→乳晕切口→ 注射盐水→ 造皮下隧道→ 置穿刺鞘→ 造空气间隙→ 游离腔隙→切开颈白线 →游离颈前肌→暴露甲状腺→切断甲 状腺血管→游离甲状腺→切除甲状腺 及包块→取出标本→放置引流→排出 气体→关闭切口。
8
优点
▪ 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符合病 人的心理要求:手术小切口选择
12
项目开展需要条件和已经具备条件
▪ 1)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对包括超声刀 等器械能准确应用,对仪器的性能非常熟 悉,
▪ 2)有丰富的普通甲状腺手术经验,有丰富 的甲状腺及邻近组织的解剖知识,能正确 辨认气管、胸锁乳突肌、甲状旁腺及喉返 神经等重要解剖标识;
▪ 3)有相对固定的团队。
13
需要医院的支持
▪ 皮 下 气 肿和高碳酸血症:注气压力控制 在6一8mmHg
11
质量安全保措施(2)
▪ 疼痛控制:游离空间时皮下注射利多卡因 及罗哌卡因
▪ 病例选择:先易后难,渐进而行,逐步建 立信心;从单侧结节开始,尽量选择<4cm 的结节,临床考虑为良性肿物的病人。
▪ 相对固定的团队:团队的默契配合,可以 减少频繁擦洗镜头、更好地准确暴露视野, 从而最终达到精准解剖、缩短手术时间。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1
项目背景
▪ 随着腔镜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步,已 不再局限于在原有的空腔内进行,已 开始向潜在腔隙或无腔隙区域发展。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最近几年发展的 一种新术式,把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 藏起来,达到美观、微创的效果。
2
入路选择
▪ 一是腔镜辅助,在颈部2-3cm切口,悬吊 后游离皮瓣,在腔镜下游离甲状腺。或颈 部放置3-4个穿刺鞘,造气腹后腔镜下游离,
14
15
▪ 二是通过腋窝途径, ▪ 三是通过乳晕途径(三孔法)。开始为乳晕、
乳沟途径,后改良为全部乳晕途径。
3
4
5
6
适应症及禁忌症
▪ 适应症:
➢ 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单纯性甲状腺肿 ➢ 结节性甲状腺肿或伴囊性增生 ➢ 甲状腺腺瘤 ➢ II度肿大以内的原发或继发性甲亢
▪ 禁忌症:
➢ 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不足 ➢ 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麻 ➢ 难以纠正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在乳晕上缘,位置比较隐蔽,且颈 部不留疤痕
▪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出血少、 并发症发生率也不高。
9
风险
▪ 出血 ▪ 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损伤 ▪ 甲状旁腺损伤 ▪ 皮下气肿和高碳酸血症
10
质量安全保措施(1)
▪ 出血:术前用加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皮下 注射,术中应用超声刀止血,明显地减少 了出血
▪ 损伤:由于内镜的放大作用,局部解剖结 构非常清楚,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 旁腺都能得到清晰的暴露,只要操作得当, 很少发生损伤
7
手术步骤
▪ 麻醉→体位→消毒铺巾→乳晕切口→ 注射盐水→ 造皮下隧道→ 置穿刺鞘→ 造空气间隙→ 游离腔隙→切开颈白线 →游离颈前肌→暴露甲状腺→切断甲 状腺血管→游离甲状腺→切除甲状腺 及包块→取出标本→放置引流→排出 气体→关闭切口。
8
优点
▪ 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符合病 人的心理要求:手术小切口选择
12
项目开展需要条件和已经具备条件
▪ 1)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对包括超声刀 等器械能准确应用,对仪器的性能非常熟 悉,
▪ 2)有丰富的普通甲状腺手术经验,有丰富 的甲状腺及邻近组织的解剖知识,能正确 辨认气管、胸锁乳突肌、甲状旁腺及喉返 神经等重要解剖标识;
▪ 3)有相对固定的团队。
13
需要医院的支持
▪ 皮 下 气 肿和高碳酸血症:注气压力控制 在6一8mmHg
11
质量安全保措施(2)
▪ 疼痛控制:游离空间时皮下注射利多卡因 及罗哌卡因
▪ 病例选择:先易后难,渐进而行,逐步建 立信心;从单侧结节开始,尽量选择<4cm 的结节,临床考虑为良性肿物的病人。
▪ 相对固定的团队:团队的默契配合,可以 减少频繁擦洗镜头、更好地准确暴露视野, 从而最终达到精准解剖、缩短手术时间。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1
项目背景
▪ 随着腔镜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步,已 不再局限于在原有的空腔内进行,已 开始向潜在腔隙或无腔隙区域发展。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最近几年发展的 一种新术式,把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 藏起来,达到美观、微创的效果。
2
入路选择
▪ 一是腔镜辅助,在颈部2-3cm切口,悬吊 后游离皮瓣,在腔镜下游离甲状腺。或颈 部放置3-4个穿刺鞘,造气腹后腔镜下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