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东北移民

合集下载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

〔往事]History|东北“新大陆”移民史今日遭遇人口危机的东北,过往曾是移民的热土。

今日的东北人,也大多是移民的后代。

®文/陈祥“回想‘九一八’事变以前,我们从沈雪纷飞,成了白茫茫的世界的时候,可是我们坐在火车上,座位是那么样的舒适,室内是这样的温暖,我们可以吃到旅大名产水果,和南方来的蜜橘,我们一点也感不到身在塞北。

”明清史学家谢国桢记录了激动人心的东北火车之旅。

彼时的东北,是中国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事业最具活力之地。

在享受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工商业发展成就的同时,东北建设速度惊人。

当贫穷的人们从地窄人稠的关内涌向地广人稀的关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只花了半个多世纪,就让白山 黑水变了模样。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振,东北 地区人口流出现象开始受到关注。

伴随着 生育率的低下,东北地区的人口前景被打 上了大问号。

而曾几何时,东北本是移民 的热土,今日的东北人也大都是祖辈“闯 关东”的后裔。

民国时代掀起移民高潮民国伊始,中央和地方政府就把发展 边疆垦殖事业视为当务之急,东北移民事 业进入新时代,也成为社会热点。

1912年3月,辛亥革命元老黄兴、蔡 元培等人发起成立拓殖协会,黄兴任会长,该组织的宗旨是“开发边土、増产兴业、拍摄时间是1931到1932年,一面坡镇的主要街道一景。

该地位于黑龙江,因滨绥铁路(东 清铁路的一段)沿线车站在此而快速兴起。

筹备军饷、杜绝帝国觊觎、减轻内地人满之患”。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批准立案,并拨款30万元,该组织可谓政治资源雄厚。

农商总长张謇在1913年制定《国有荒地承垦条例》,规定:“凡国有荒地,除政府认为有特别使用目的之外,均准人们按照本条獅垦。

”从此,开垦之规定和承领之程序,在国家法律层面上有规可循。

东北和西北等地纷纷成立垦殖机构,黑龙江率先在1914年成立垦殖局,负责测量和调查省内可耕土地,在农事上协助新来移民。

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导致中央政府失去法统,当北洋政府治理失效、地方上正式启动藩镇割据时,丛林政治状态到来。

闯关东的原因

闯关东的原因

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自身贫困逃生的。

向东北移民的原因,固然有上述中央和地方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积极招垦,以及东北自然经济所带来的引力。

但是,更大的驱动力是华北自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动荡不安,把破产的农民、难民推到东北谋生。

首先,华北地区地少人多是向东北移民的前提。

清代以后,山东、河南和直隶省人口猛增,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甚至一度成为密度最高的省份。

1840、1898和1936年全国每平方公里平均有43.63、41.29和48.88人,而山东省该三年分别为207.1人、246.24人、256.40人,其密度从在全国居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二位;河南省该三年分别为147.80人、157.07人、192.52人,由居全国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河北省该三年分别为97.39人、111.33人、139.35人,由居全国第十位上升到第八位。

(注:据章有义:《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再估计》计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随之而至的是,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逐年减少。

据统计,华北冀鲁豫咸丰元年(1851)人均耕地4.46亩,1912年前后下降至3.66亩,1928年以后又下降到2.93亩。

(注:转引自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第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耕地与人口的失调对华北农村压力极大,促使人们移民到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

其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是华北难民离乡背井去东北的直接原因。

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殃及鲁、豫、直省,山东省灾情在六分以上的村庄即达7161个,灾民逾700万人。

(注:袁长极等:《清代山东水旱自然灾难》,《山东史志资料》,1982年第2辑。

)从该年到1912年清朝覆灭的56年中,山东省仅因黄河决口成灾的竟有52年之多,共决口263次,成灾966县次。

(注:《申报》,光绪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咸丰四年(1854)直隶省连续5年遭受蝗灾,京津、直隶东北部和南部最甚,飞蝗蔽野,田地到达了春无麦,食五谷茎俱尽的程度。

清朝民国时期的移民潮

清朝民国时期的移民潮

清朝民国时期的移民潮清朝民国时期的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西行陇海线在内蒙古许多地方的汉族人老家都是山西的,语言也是中国晋语系,在东北许多人家承认老家来自山东,而在大西北几乎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河南人,河南话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些地方甚至比当地话还流行。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山西人、陕西人的走西口造就了内蒙地区的晋语化,山东人的闯关东,改变了东北人口的民族构成,增加了东北地区的向心力。

而西北地区沿陇海线的大量河南移民,改善了中国西北地区的汉民族的人口比例。

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山河不移,流民似水”,大饥荒面前,为了求生,逃荒成为灾民不得已的选择,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异地,用双脚走出一条逃荒路。

对很多逃荒者来说,逃荒路简直是死亡路,但求生的本能还是让他们毅然走上这条“希望之路”。

山西人的走西口,山东人的闯关东,以及1942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后河南灾民的西行之路,铸就了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几条移民之路。

走西口:山西人的苦难史“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止不住那伤心泪蛋蛋,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里你娶过门,二月里你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们二人不成亲……”这首二人台唱的正是当年走西口的老百姓为了生存经杀虎口到口外谋生的那段历史。

据历史记载,走西口现象大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其高潮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末民初,走西口的人口数量最大,前后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历史。

“走西口的主要是山西人,陕西、河北也有流民涌入走西口的大潮。

”山西不但土地贫瘠,而且自然灾害频繁,清光绪初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造成大饥荒,与其挨饿坐以待毙,不如走出去,也许能闯出条活路来。

刘晓焕告诉记者,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涌入归绥(今呼和浩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

“自古那个黄河向东流,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在民歌里,山西人凄惨地唱出当年走西口的人们的哀怨心声。

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泪别父母妻儿,远走异地过着孤苦艰辛的日子,心中难免充满悲伤与酸楚。

“民国”时期的东北移民潮探析

“民国”时期的东北移民潮探析

“民国”时期的东北移民潮探析姜晔【摘要】关内各省向东北移民,在"民国"时期形成了空前的高潮,大多属于自主性的人口流动,一方面由人民自发形成,另一方面则由政府提倡促成。

这些移民多来自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他们通过海路、铁路、陆路进入东北,而且大多北上,寻求生存。

"民国"时期东北的移民分为三个阶段,1927年—1930年是东北移民高潮兴起阶段,每年约百万人。

移民进入东北后,在南满地区留居的很少,大多数移民则沿中东铁路继续北进,散布于吉、黑各县及鸭绿江流域带。

在"民国"时期的移民高潮中,移入东北的居民还有外国人,如朝鲜人等。

这种大规模的移民现象,不但促进了东北人口的迅猛增涨,加速了东北各民族的融合,而且也加速了东北各地特别是东北北部的开发。

%People from provinces west to Shanhai Guan form the climax of the migration wave into the Northeast region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which was a spontaneous flow of population caused by people's spontaneity as well as government's promotion.The immigrants from Shandong Province,Hebei Province and Henan Province came into the Northeast region by sea,railways and roads and went Northward in order to earn a living.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migratio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From 1927 to 1930,it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migration wave and about one million people crowded to the Northeast,the majority of whom came northward continuously along the railways and scattered living in Jilin,Heilongjiang and Yalu River,with only a small number staying in South Manzhou.In the climax of the migration wave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even the foreigners settled down heresuch as Koreans.Such large scale of migration wave not only promote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Northeast,but also sp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region,especially the north part of Northeast.【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35)002【总页数】5页(P284-288)【关键词】“民国”时期;东北移民;影响【作者】姜晔【作者单位】大连现代博物馆,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本文“民国”时期是指1911年—1931年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

近代东北三省关内移民动态的分析

近代东北三省关内移民动态的分析

人数, 并预留村屯基址, 进行村镇规划; 有的还拨出若干数量的移民经费, 垫借口 种子。此 粮、 外, 对招垦人员也有一定的奖励措施, 还在报刊上刊登招垦广告, 招徕关内 ④ ⑤ 农民出 关垦
殖。由此开始了由政府进行有组织和有规划的移民, 标志着关内往东北的移民由2 世纪以前 0
的自发时期进人了自觉、 快速发展的时期。 到民国初年, 招垦政策更加放宽, 除了继续执行上述清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外, 还设置了垦
关, 或渡渤海”多方闯关。 因此, , ② 近代以前的大部分时间, 关内往东北移民是非法的。近 代以后, 东北开始直接遭受西方列强的人侵, 特别是俄、 两国对我国东北虎视耽耽。在近代 日
东北边疆危机下, 清政府被迫于 16 年下令对东北荒地部分开禁放垦, 81 这样, 关内往东北移民 在部分地区才由非法转为合法, 且大多是农民自 发性质的移民。但实际上,冀鲁游民出关谋 “
① 参见高劳:山 《 东之苦力》《 , 东方杂志》98 11年第1卷第7 5 号。 ② 参见《 盛京时报》97 月6日。 12 年3
③ 参见朱楔: 《 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 ,东方杂志》98 12 年第 2 卷第 1 号。 5 2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辑, 3 页 。 《 第2 第68 路遇: 《 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第3 页。 , 7 同上, 2 第4 页。 参见《 农工杂志)99 ) 0 年第2 1 期。 参见《 大公报》90 11 年3 2 月 9日。 参见《 东北年鉴》13) 册, ( 1 9 第4 东北文化社1 4 9 年影印 第 1 2 29 8 本, 2 -1 页。 8 8
间, 东北人口增长了 39 2 万人, 平均每年增长约 99 万人;88 . 7 19 年之后的 3 年间则增长了 3 29 万人, 17 平均每年增长约 6.万人。当然, 66 这些增加的人口中也包含了人口自 然增殖, 但

1775至1850年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

1775至1850年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75-1850年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姓名:徐爱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史指导教师:王景泽200611011775-1850年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作者:徐爱华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1.清世祖实录 19852.清世宗实录 19853.清圣祖实录 19854.清高宗实录 19865.清仁宗实录 19866.清宣宗实录 19867.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19368.托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19919.赵尔巽清史稿 197710.王先谦东华续录 19881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 198412.清高宗清朝文献通考 193613.洪亮吉洪亮吉集 200114.阿桂盛京通志 199715.长顺吉林通志 198616.徐宗亮黑龙江述略 198517.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 198618.郑燮郑板桥集 196219.顾炎武顾亭林文集 195920.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 200221.杨宾柳边纪略 198422.杨宾《辽海丛书》(一) 19842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98024.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 198725.李洁非东北小史 194226.罗仑.景(更生)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的社会性质 198427.赵传集山东自然灾害防御 199228.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 199529.王树楠奉天通志 198330.杨同桂沈故 198431.钱泳履园丛话 199132.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 198733.稻叶君山东北开发史 193034.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 198835.徐维淮辽中县志 193036.管凤穌《新民府志》,清宣统元年铅印本37.李祖年文登县志 193138.毕懋第《威海卫志》,铅字重印本 192939.张思勉《掖县志》,乾隆23年刊本40.许绍锦《莒州志》,清嘉庆元年刊本41.冯麟桂定陶县志 191642.张同声《胶州志》,清道光25年刊本43.王植《郯城县志》,清乾隆28年刊本44.杨启东《青城县志》,铅印本 193545.林溥《即墨县志》,同治11年刊本46.尹继美《黄县志》,清同治10年刻本47.许钟璐福山县志稿 193148.王育民中国人口史 199549.江奔东山东经济史 199850.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 198651.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 199252.孙柞民山东通史 199253.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 199054.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 199555.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199156.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199757.曹树基中国人口史 200158.王林山东近代灾荒史 200459.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 200360.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 198361.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 198662.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 198863.路遇.滕则之中国人口通史 200064.冯尔康清人社会生活 199065.费正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剑桥中国晚清史 198566.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195567.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 199868.博金斯1368-1968年中国农业的发展 198469.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200070.何炳棣.葛剑雄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 198971.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 200172.李中清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 200073.陈冬生山东经济史 199874.安作璋山东通史 199475.池子华中国流民史 200176.丛翰香十四世纪后期至十六世纪华北平原农村经济发展的考察 1986(03)77.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的粮食流通 1995(01)78.宫宝利清代游民问题探析 1998(04)79.徐辉清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1998(11)80.骆毅清朝人口数字的再估算 1998(06)81.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 1994(03)82.路遇清代山东闯关流民问题研究 1987(04)83.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矛盾 1992(04)84.孙谦试论清代闽粤海外移民的影响 1996(02)85.胡果文论清代的人口膨胀 1984(02)86.张岩对清代前中期人口发展的再认识 1999(01)87.许檀清代山东的家庭规模与结构 1987(01)88.孙百亮清代山东地区的人地矛盾与农业危机[期刊论文]-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5)89.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期刊论文]-江汉论坛 2000(12)90.高永君十九世纪中期的人口问题与农民起义 2000(02)91.丁玲玲清代前期移民台湾对泉州社会经济的影响[期刊论文]-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5)92.田彤清代(1840年前)的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1994(03)93.牛淑萍清代山东移民东北述论[期刊论文]-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1)94.高永君浅谈晚清时期的人口问题[期刊论文]-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4(2)95.王润福二十年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 1992(05)96.董龙凯清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 1998(01)97.董龙凯1855-1874年黄河漫流与山东人口迁移 1998(03)98.陈喜波清代冀东地区移民研究[期刊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5)99.池子华闯关东的历史与文化观 2002(E27)100.王杉东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期刊论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1)101.张彩霞"海上山东"的历史考察[期刊论文]-齐鲁学刊 2004(3)102.马红丽清朝山东人"闯关东"的成因及影响[期刊论文]-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5)本文链接:/Thesis_Y1012947.aspx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f5413675-2a97-43ff-85ad-9e43016c7f89下载时间:2010年12月5日。

东北移民文化初探

东北移民文化初探

东北移民文化初探一、东北移民概述中国东北人口绝大多数为移民,在近代移民就高达2000万之多,主要来自于华北地区,其中以山东移民为最,河北次之,两省移民占移民总数90%以上。

探究其动因:一方面是来自原住地的推力,另一方面是来自移住地的吸力,是两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华北因人口稠密,自然灾害频发,苛捐杂税繁重,使本来就极度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困窘。

为了谋求生存,广大华北灾民被迫越海闯关,迁居到地域毗连、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的东北。

特别是清末民初,华北灾民更是成群结队地涌入东北,形成了空前未有的移民大潮。

汉人大量迁移到东北,有两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东北人口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

在东北地区,汉人己经由原先的少数变成了多数,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地同化了东北的文化,占领了主导地位。

其次,从历史上看,汉人的迁移对东北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民给东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因素和不同的生活习惯等,使得东北的土著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等发生了改变,并最终被汉人的习俗所同化。

这两大现象说明,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的东北文化是因为移民的出现而产生的,因为居民的迁移导致了文化发生迁移并进行融合,汉人文化融入了东北土著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东北文化。

二、东北的移民与文化汉唐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越来越严重,领土面积也越来越大,因此,开始有大量的中原文化进入东北。

与此同时,朝廷也派来官吏整治东北,随之而来的商贾也到东北进行经济活动,这些都为东北的土著人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教育的发展,文人骚客也渐渐地涌入了东北,创作了很多著名的著作,为东北的文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清代迁移到东北的人数,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高峰。

在这期间,有很多富有文化修养的人迁移过来。

他们曾经居住在中原和江南,受过非常浓厚的汉文化教育。

他们的迁入,带来了宗法文化,给东北土著人民带来一种全新的文化。

山东的祖上来自“云南”的资料

山东的祖上来自“云南”的资料

山东的祖上来自“云南”的资料在胶东,探讨起当地居民的祖籍或一些村落的来由,十有八九便会有人提到其祖先是明初从“小云南”迁来的。

后来同一些东北人交谈,才知道东三省的许多汉人祖上也来自“小云南”。

这“小云南”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仔细查阅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其一大移民前的山东人都哪儿去了?大凡移民,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自发的,其特点是分散,流向不定,如中原战乱时的汉人南迁以及今日国际间之移民;另一种是非自发的由政府组织的移民。

中国人不是一个善于迁徙的民族,故土难离是中国人固有的情结之一。

明初流向山东半岛的移民,规模如此之大,流向又是如此单一,必然属于非自发性质。

也就是说,这次移民是由明朝官方强制性组织的移民!问题是,为什么要移民?移民前的胶东人都哪儿去了?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山东历来是繁荣昌盛之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山东人和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属一同时代人,距今有40-50万年的历史,被考古学家定名为“沂源人”。

新石器时代灿烂辉煌的大汶口文化以山东为中心,遍布全省,波及辽东、苏、皖、豫。

春秋时期,山东半岛大部属于莱子国,莱夷人擅长种植小麦、经营畜牧蚕丝,冶铜冶铁业也比较发达,后来莱子国被齐国兼并。

齐桓公是五霸之首,齐都临淄总面积60余平方华里,是我国上古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中,山东不光人口多,涌现出的知名人士也多。

不知这洋洋人口大省,何以到了元末明初,便如风吹芦花般一夜间灰飞烟灭了呢?笔者以前一位同事,比较喜欢传统文化。

他研究了胶东一些村落的历史后,得出的结论是:胶东最古老的村落是明代形成的,并据此推断胶东在元末明初一定发生过大的海啸或地震。

然而笔者多方查找,也未找到这方面的记载,倒是查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元朝的残暴统治。

宋朝以来,山东一直战乱不止。

先是北宋末年的山东农民大起义,后来是抗金斗争。

金人在山东的统治巩固不久,又发生金元战争。

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山西和陕西人为主,目的地是内蒙及河西走廊、新疆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

这三次人口大迁移,是贫苦民众一段苦难与艰辛、血汗与泪水交织而成的回忆,是贫苦民众抗争命运、艰难创业生存的历史。

闯关东、走西口对稳固中华疆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下南洋则大大的扩展了中华文化版图。

一、闯关东关东,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

自明代开始,东北一带又称关东,只不过此时关东的地域概念,主要是指由明廷管辖的辽东地区,直到清代,才将东三省的范畴全部涵盖在内。

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为加强对内陆的统治而自称满汉一体,但实际上汉人处于被奴役地位,清廷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故废弃长城却不废山海关,其主要目地是利用此关严禁内陆人进入东北,以免破坏其风水“龙脉”。

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以山海关为界,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地作为清朝的政治、经济“特区”而受到严格保护。

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

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

有史学家认为,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

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伊始,仍有大量华北农民迁徙东北。

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及以后,为躲避饥饿和逃避政治迫害(土改时定为地主富农者,迁徙东北“打保落户”,谎报为“贫下中农”)而纷纷迁移东北。

此期间的移民,仍属“闯关东”的延续。

“闯关东”大约持续300余年,至少有3500万迫于生计的华北穷苦百姓离乡背井,相继踏上关东大地。

闯关东:贫苦农民悲壮的迁移传奇

闯关东:贫苦农民悲壮的迁移传奇

闯关东:贫苦农民悲壮的迁移传奇作者:常诚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4年第11期山东人“闯关东”,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悲壮的一页。

从清初至民国,迫于兵荒马乱、灾害连年,一批山东人背井离乡“闯荡”到地域辽阔的东北大地谋生。

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数千万山东人一走就是几个世纪!常诚“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

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因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繁衍生息。

这种历史罕见、规模巨大的移民现象被称为“闯关东”,是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活动。

从“流人”到“流民”几百年前,充满传奇色彩的“闯关东”就开始了,山东人则是这一移民大潮的主力军。

山东人移民东北由来已久,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在中原的统治地位,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

细数这些“流人”,有农民起义被镇压后的余众,有文字狱或科场狱案获罪人士,有刑事犯及其家属,有失职或犯罪官员、兵士等。

在关内生活惯了的人,到那绝塞荒山、冰天雪地、远离乡土、举目无亲的环境里生活,实为凄惨。

然而,此后不久,就是这样的荒野之地也没能阻挡大批山东人自发地来到,史称“流民”。

清朝初期,山东大地赤地千里,大片荒芜,人口已经下降到400万。

顺治十八年,社会恢复,招集流散,人口达到880 万。

在经过“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康乾盛世,山东人口更是在道光年间突破了3000 万,此后仍有增加,最高时为3778 万。

人口的增加使耕地相对减少,尽管“山峦海滩,开垦无遗”,但人均耕地还是在乾隆年间就降到了“温饱常数”之下。

于是,山东各地官吏同声呼吁:“户口渐增,百病以人多为首。

”清代山东历年水旱灾害频繁,几乎是无年不灾、无处不灾。

咸丰年间,“鲁捻”、长枪会军、文贤教军等起义烈火烧得山东“大半糜烂”,山东人的生存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到关东当“流民”就不足为奇了。

一次3000万人的大迁徙,几乎改变了东北的命运

一次3000万人的大迁徙,几乎改变了东北的命运

一次3000万人的大迁徙,几乎改变了东北的命运中国近代一共发生了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移民活动,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

每一次大移民都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持续了300多年的闯关东,直接让东北的经济起飞了。

所谓的闯关东,就是指内陆的人口向东北关外移动,这里的关指的是山海关。

为什么是闯呢?因为清政府对移民东北这件事吧有过好几次的反复,在中期的时候是严禁往关外迁移的,所以关内的百姓想去就只能偷偷去,所以要称为“闯关东”。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整个往东北迁徙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这么多的外来人口对东北地区整个经济文化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要把这段历史讲清楚,就要从头开始讲了。

壹清朝大移民东北这个地方一直都是苦寒的地方,放眼世界,人口的聚集一般都不会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地方,所以高纬度地区的人烟一直都很稀少。

古代中国的人口大多是聚集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个好理解,一是气候条件比较好适合种地,二是靠近水源发展农业很方便。

像东北这样的地方,自然也是没多少人的。

1644年这一年比较特殊,明朝在这一年亡了,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当了皇帝,刚过了41天,李自成就被清军赶出了皇宫,也就是在这一年清军从东北地区入关了,跟着军队进来的还有很多是随军的家属,还有贵族带的奴仆,总共有好几十万。

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是顺治帝,等他把入关的各项工作理顺之后,回过头来发现东北空了,大量土地没人打理都荒了,我们知道满族人是渔猎民族,对农耕这个事不太在行,这么多人移到关内,留在东北的满族人连生活都成问题了。

刚好在此时关内各省由于明末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多出了很多没有土地的流民,朝廷一想,流民多了不安定正好可以往东北送,于是接连颁布法令要各级政府官员要想办法送人到东北去发展,对于到东北垦荒的人,朝廷免税三年,缺工具的可以先由朝廷出面借贷。

除了对垦荒的老百姓有优惠政策,对组织移民的人也有奖励,朝廷颁布了一个法令叫《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核心思想就是“移民授官”,凡是招揽流民到达一定数量,朝廷就给相应官位。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作者:陈祥来源:《小康》2017年第08期今日遭遇人口危机的东北,过往曾是移民的热土。

今日的东北人,也大多是移民的后代。

“回想‘九一八’事变以前,我们从沈阳坐火车到长春,或者到哈尔滨去,虽然在严冬的天气,朔风扑面,滴水成冰,大雪纷飞,成了白茫茫的世界的时候,可是我们坐在火车上,座位是那么样的舒适,室内是这样的温暖,我们可以吃到旅大名产水果,和南方来的蜜橘,我们一点也感不到身在塞北。

”明清史学家谢国桢记录了激动人心的东北火车之旅。

彼时的东北,是中国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事业最具活力之地。

在享受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工商业发展成就的同时,东北建设速度惊人。

当贫穷的人们从地窄人稠的关内涌向地广人稀的关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只花了半个多世纪,就让白山黑水变了模样。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振,东北地区人口流出现象开始受到关注。

伴随着生育率的低下,东北地区的人口前景被打上了大问号。

而曾几何时,东北本是移民的热土,今日的东北人也大都是祖辈“闯关东”的后裔。

民国时代掀起移民高潮民国伊始,中央和地方政府就把发展边疆垦殖事业视为当务之急,东北移民事业进入新时代,也成为社会热点。

1912年3月,辛亥革命元老黄兴、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拓殖协会,黄兴任会长,该组织的宗旨是“开发边土、增产兴业、筹备军饷、杜绝帝国觊觎、减轻内地人满之患”。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批准立案,并拨款30万元,该组织可谓政治资源雄厚。

农商总长张謇在1913年制定《国有荒地承垦条例》,规定:“凡国有荒地,除政府认为有特别使用目的之外,均准人们按照本条例承垦。

”从此,开垦之规定和承领之程序,在国家法律层面上有规可循。

东北和西北等地纷纷成立垦殖机构,黑龙江率先在1914年成立垦殖局,负责测量和调查省内可耕土地,在农事上协助新来移民。

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导致中央政府失去法统,当北洋政府治理失效、地方上正式启动藩镇割据时,丛林政治状态到来。

华北成为军阀混战的主战场,反倒是张作霖自1918年统一东北后,关外在奉系军阀统治下显得秩序安稳,直到“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没有大规模战争,只有个别骚乱和剿匪行动。

“闯关东”是怎么闯的?其中山东人占80%

“闯关东”是怎么闯的?其中山东人占80%

“闯关东”是怎么闯的?其中山东人占80%2008-02-25 08:30:16茅屋再新墙再葺——"闯关东"的曲折历程及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谈到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人们多会想起“湖广填四川”、“洪洞大槐树”、“下南洋”、“走西口”,但对“闯关东”似乎知之甚少。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约略地反映出一些有关“闯关东”的历史情况,引发了人们对这一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关注。

那么,真史中的“闯关东”是怎样形成的?究竟是哪些人在“闯关东”?如何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的角度来认识这段移民史?“闯关东”体现和孕育了怎样的人文精神?请看——■“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中国移民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之一主持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再现了近代中国发生在东北大地上的一段移民史。

在我国历史上,几次有名的大规模的移民现象都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如“湖广填四川”、“洪洞大槐树”、“下南洋”、“走西口”,其形成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那么,为什么把关内向关外移民的这种现象称为“闯关东”呢?葛剑雄:“闯关东”的形成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1644年清兵入关后,满族人口几乎全部从东北迁入关内,原来汉人相对集中的辽东也变得人口稀少。

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辽东一带还是“有土无人”,“自沈阳至卜奎(今齐齐哈尔),中间数百里无居民”。

为了限制蒙古人内迁和汉民外迁,划分游牧地和农业区,清朝于顺治年间沿明朝辽东边墙旧址筑了约900里长的“柳条边”,康熙年间又加筑了新边墙。

边墙设20座边门,每门常驻数十名官兵,稽查出入,禁止边内居民越过篱笆打猎,采人参,放牧。

“卖儿卖妇路仓皇,千里音书失故乡。

”这句竹枝词反映了“闯关东”者的无奈和悲苦。

上图:山东人徒步北上“闯关东”(1929年)。

(照片选自《闯关东——2500万山东移民东北的历史与传说》,刘德增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由于关东长白山地区盛产人参,从事采参与贩运获利丰厚,关内人出关买卖人参的人日渐增加。

清代山东人闯关东不是第一次,看看东北的移民历史屯垦顺治清廷

清代山东人闯关东不是第一次,看看东北的移民历史屯垦顺治清廷

清代山东人闯关东不是第一次,看看东北的移民历史屯垦顺治清廷清代曾经,东北人口主要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间满族人口份额占多数,汉族人口几乎没有。

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法则》”拨民“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二十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从盛京(今辽宁沈阳)起驾,迁都北京,王公贵胄、八旗兵丁等等,络绎不绝,连绵一千多里。

辽沈区域人口大多“从龙入关”,留住东北区域的人口约40万人。

东北区域土地肥美,地广人稀,如果移民开垦,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财路。

就是在这种局势下,清廷命令:“民人愿出关垦地者,山海道造册报部,分地寓居。

”山东的大众大多迁至了大连和丹东,而其他省份的大众大都迁至了辽西和辽北区域。

许多东北区域因移民而"有利地势大辟,户益繁息"。

原本就地广人稀的东北,在满清入关后愈加荒芜,除盛京和锦州有少数部队驻守,东北基本上是田里无农人,路上无商人。

清廷为了康复战役创伤,开展辽东农业生产,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开端,实施移民奖赏方针,拨内陆各省人民来此开垦。

先后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的人,连绵不断来到东北大地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发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法则》,规则“凡移住之农人,每月供应粮食一斗,每垧垦地给种子六升,垦民每百人贷与耕牛二十头,其间粮食、种子于秋收后,如数归偿”“凡招来新民,归部遣官偕同县官,城中每丁给地基二绳,约三丈(二日)于野,每丁给地五绳(二十五亩),永为民业”。

顺治十五年还规则“还依开垦面积之多寡,决议当地官的升官,或赐匾额,高悬家世,以示奖励”。

方针非常优惠,许多当地整村屯迁来,有的当地官带领而来,推动了屯垦,这就是著中的顺治年间拨民事情。

、然而,开发与约束方针并行,清廷紧接着开端建筑闻名的柳条边,即两头密密植下杨柳的壕沟。

边外是满族渔猎区和蒙古族游牧区,制止汉族入内开荒。

与此同时,清廷还划出诸多由皇室独占的禁地,有山林、河川、草场、围场、官荒、皇室陵园、出于维护皇家风水而封禁的山脉,如长白山在1677年定为“发源圣地”。

亲历者口述60年大饥荒中鲜为人知的“闯关东”

亲历者口述60年大饥荒中鲜为人知的“闯关东”

73经典阅读2010.08大饥荒年代“闯关东”1960年代,山东等大饥荒重灾区,老百姓又重蹈祖辈“闯关东”之路。

广袤的东北大地接纳了这批至今仍无法统计确切人数的移民,历史记录却沉默经年。

《中国新闻周刊》电话访问了研究山东移民历史的专家,山东教育学院教授刘德增,他表示,大饥荒时鲁西南是重灾区,确有当地老百姓为了活命,以“盲流”的身份“闯关东”。

而本文则记述了位于鲁西南的汶上县百姓,在大饥荒年代有组织地移民东北的历史。

本文是一篇读者来稿,1960年,作者全家从山东汶上县城关公社东门大队移民至辽宁清原县英额门公社孤山子大队。

现今的清原县英额门镇镇政府,向本刊证实确有山东汶上移民一事。

作者郭春生并随稿附上了孤山子、丁家街移民户户主姓名、汶上原住址及移民时的家庭人口统计清单,共约30户,涉及约180人。

一个亲历者的1960年记忆,续上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闯关东”的历史。

1960年,农历晚春四月,山东省汶上县有来自城关镇、军屯等公社的三批移民,分乘三列火车奔赴辽宁,这些人的正式身份为“支边户”。

他们分别在辽宁清原县的英额门、南山城、湾甸子等公社,以及沈阳市于洪区的杨士、下沙等地安了家。

当时笔者已是十八岁的七尺男儿,那三批移民洒泪抛离故乡汶上的场面,不时在眼前淡出淡入……移民马上就得走1959年,父亲跟着“卫星营”开赴南门外扎寨。

“卫星营”就是公社抽调各队劳力,集中一起吃住,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突击完成某项农活如抢收地瓜、深翻土地。

我在离城十八里的次丘读中学住宿。

家里俺娘领着两个妹妹天天就靠生产队的大食堂喝一口地瓜面稀汤。

大食堂散了,父亲、大妹也回来了,全家只好靠自己的能耐了——妹妹们偷了好几把大马车上的运往梁山的棉花种,吃得上吐下泻差一点丢命;二妹浮肿眼看危险,这时,黑龙江运来了成坨的糖渣,她们熬过来了!1960年5月初的一个下午,班主任领我们拉一辆木轮大车出去给校田地拾粪——1958年冬天,我们班的卫星田不上不下报了七万斤,到了1959年初夏割麦,却只打了半笸箩几十斤,班主任差一点被“拔白旗”。

清末民初山东人“闯关东”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清末民初山东人“闯关东”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清末民初山东人“闯关东”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清末民初,许多山东人移居东北地区,被称为“闯关东”。

这股移民潮对东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并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历史走向产生了影响。

山东人的移居给东北地区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从清末到民初的几十年间,山东人涌入东北地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经济资源和劳动力。

他们在东北地区经营各种生产,如农业、渔业、矿业等,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他们普遍勤劳勇敢,具备较高的商业才能和创业精神,积极开拓市场,创办企业,为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移民对东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他们带来了山东独特的语言、习俗和传统文化,与当地的汉族文化交融,形成了东北的独特文化特色。

山东移民中的知识分子对东北地区的学术、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创办了许多学校和报纸,并积极传播近代科学知识和西方文化,为东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山东移民也推动了东北地区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变革开辟了新的篇章。

在新的政治格局下,山东移民中的一部分人积极参与到政治事务中,成为时局中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中的一些人担任了重要职务,如政府官员、军事将领等,为新中国的建设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移民带来的影响也有一些负面方面。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竞争加剧,一些山东移民与当地居民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在资源分配、土地问题等方面,山东移民往往被视为外来者,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和民族纷争。

山东移民过程中的一部分人也带来了不良行为和社会问题,如涉及违法犯罪、社会秩序混乱等。

这使得山东移民在当地居民中形成了一定的特殊形象和社会认知。

为什么东北很多人的祖籍在山东

为什么东北很多人的祖籍在山东

为什么东北很多人的祖籍在山东
说到山东人和东北人,其实流传着很多挺有意思的说法,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的东北人很多都是山东人迁徙过去的,但也有人说山东人的祖上其实是东北人。

那么这些说法是随便说的,还是有所依据呢?
从19后期开始,满清已经走上了衰亡之路,北边的沙俄一直热衷蚕食我国北方土地,连东北这样的寒冷的地区也没有幸免。

历届镇守这片“龙兴之地”的将领,都渐渐地被沙俄给打怕了,这片地方的人口越打越少。

怎么办呢?
于是清朝的禁令就没有以前那么严格,甚至还鼓励百姓移民到东北,充实那里的人口,开发那里的资源,壮大东北的守备能力。

但是,因为当时关内的局势还不是很糟糕,所以在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响应。

但是,1855年全国发了一场罕见的洪水,多个省份受到波及。

这场洪水不但让众多百姓破产,更因为运河的堵塞、漕运模式的改变,导致了产业链的崩坏,因此很多人失去了活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往东北开垦荒地,成为了谋生重要途径。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又有数次洪水出现,再加上清政府为了赔偿各种款项而增加的重税,导致更多的百姓流亡到了关外地区。

于是,到了1910年的时候,关东的人口已经近2000万。

接下来又是混乱的民国时期,又引发了大量百姓出逃。

据统计,整个清代闯
关东的山东移民,约700万至800万人。

占当时闯关东移民的七成至八成,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

到建国前,在东北近4000万居民中,山东人就占了两千万。

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力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

所以说,如今很多东北人的祖籍在山东,是有据可依的。

从近代人地矛盾的角度考察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

从近代人地矛盾的角度考察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

从近代人地矛盾的角度考察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孙合秀;杜晶【摘要】近代山东人移民东北是各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人地关系紧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近代山东地区人口迅猛增长,而可耕地面积却日益减少,人多地少,使人地矛盾激化,农民生活贫困,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求生存,迫于各种压力之下的山东人不得不外出寻求生存空间,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惯于安土重迁的山东人不得不为生计而继续移民东北的旅程.【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2)004【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人地矛盾;山东移民;安土重迁;关东【作者】孙合秀;杜晶【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中国农民是安土重迁的,非迫不得已少有离家外出者。

近代山东人大规模移民东北是社会、政治、经济、交通运输等各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

而一向受安土重迁传统观念影响的山东人之所以会离开其所生息繁衍的土地去他处谋生,人地矛盾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得不外出,正如当地俗谚所言:死逼梁山下关东(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

由于东北地区与山东地理位置相近,且有较优越的资源,交通运输方便,山东人移往东北人口非常多,每年从烟台、登州和龙口抵达东北者,据《盛京时报》载“合计共达三十五、六万人之谱”。

本文试从地矛盾关系的角度探讨近代山东人移民东北的基本原因。

所谓人地矛盾,即指人口增长与可耕地增长不相适应的矛盾,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耕地面积增长的速度。

在以农为主的社会里,土地是农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其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尺。

山东民间有谚云:“千行百行,种地才是本行。

”失去土地的农民,其日常生活就会陷入深深的困境。

近代山东地区人稠地狭,人口增长过快,而耕地面积增长缓慢,加之天灾人祸、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生活步履维艰。

从嘉庆朝的23万人,到清末时的1841万人,东北来了多少山东移民?

从嘉庆朝的23万人,到清末时的1841万人,东北来了多少山东移民?

从嘉庆朝的23万人,到清末时的1841万人,东北来了多少山东移民?"山东汉子闯关东,关东汉子家山东,中间扁担两边筐,携儿带妻赶路忙。

"这是清朝顺治年间流传在关东的一首民谣,是山东人闯关东的真实写照。

还有一首歌谣说的更形象:"黑土地、红高粱,路上走来仨老乡,一个山东妹两个山东郎。

"由此可见,山东人在东北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十个东北人不敢説九个来自山东,但至少有六七个老家来自齐鲁大地的。

东北大地在清朝那是龙兴之地,在清朝前期还一度封关,不允许汉人北上,到了现在,没有几个是皇室后裔,因为清军入关后,满清皇族都跟着进京享受荣华富贵去了。

把大半个东北都空了出来,可以说是十室九空,一片荒凉,没有人烟,颇有点千村霹雳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模样。

当时中国人口很少,幅员辽阔,也不在乎这点耕地。

而东北是满清的发祥地,满人是高人一等的民族,官员们按照康熙皇帝的旨意,把东三省列为军事禁区,不让那些汉族人擅自进去,唯恐弄脏了他们的宝地,弄散了他们的旺气,防范自己的"帝王龙脉"受到外人的玷污,而断送了大清的万年基业。

到了乾隆时期,封禁政策延续下来,而且更加严厉。

所以,当时的东北,除了原住民,只有极少数发配者被关押在那里,为皇帝种植人参和乌拉草,生产貂皮,采集鹿茸和虎骨,少有其他人存在。

这些刑徒终其一生不能走出东北,只能老死在那里。

东北大地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成为皇帝和王公贵族的天然狩猎基地,供他们游玩。

而广为人知的柳条边,就是康熙皇帝在位时,专门设置的隔离墙。

这道隔离墙一直修了数十年,到顺治十八年(1661)盛京边墙才基本竣工,为东北封禁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这道隔离墙南边在凤凰城,东南边界在临海,向东北经兴京折而西北至开原县威远堡,在折向西南接山海关长城。

总长度有450公里,设26道关卡,因为沿途插满八九尺高的柳条,所以称为柳条边。

禁区设立后,一般人是不敢进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民国年间(1912—1949),山东移民东北的规模大大超过清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山东人多地少,而且土地占有极不合理,造成广大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这是山东人口迁移东北的基本原因。

民国年间山东耕地不到1亿亩,而人口数却始终浮动在3000万上下。

人均耕地不到3亩。

特别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土地都被地主占有。

据调查,陵县丰皇乡,1942年有3700户,1.5万人,土地4万亩,人均耕地2.7亩。

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耕地70%以上,而80%的贫苦农民只占有15%的土地,其中有近一半贫苦农民根本没有土地。

仅1943年这个乡迁往东北的就达200多户,1000多人。

高密县城关镇南关村,1948年98%的土地被人口占22%的地主霸占,而人口占78%的农民只占有2%的土地。

正是这种情况,迫使全村34户计118人逃荒东北。

2、灾荒与战乱是促使山东人口大规模迁移的直接原因。

民国时期,山东天灾频繁,兵连祸结,战争连年不已,兵匪、旱灾、蝗灾常常轮番发作,酿成极严重的饥荒。

1927年山东大灾荒几遍五六十个县,受灾者20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0%。

灾区中之居民,有田不得耕,有房不得住,于是颠沛流离,辗转而赴东三省者,不下百余万人。

据《哈尔滨晨报》特派通讯员调查,难民中最多者,为山东沂水、黄县二地之民,日照、莒县、济宁、临沂、菏泽、定陶等地次之。

据难民言,沂水县人民十分之七逃荒庄外,则该地灾情之大,可以想见。

1928年山东连续灾荒。

1925年至1928年军阀张宗昌盘踞山东时,任意加捐派款。

天灾人祸,导致了1926年至1930年的第一个移民高峰。

1938年至1944年第二个移民高峰,其直接原因也是灾荒和战乱。

临朐县1940年至1942年3年大旱不雨,粮食不收,加上日寇汉奸和土匪杂牌军对人民烧杀抢掠,致使该县成为骇人听闻的“无人区”。

1940年全县38万人,到1942‘年只剩下8万人,逃荒东北三省的竟达12.8万人。

蓬莱县1942年至1943年由于战乱和旱灾渡海到东北三省者达12.1万人,占当时全县人口的35%。

据陵县县志载:1942年至1943年在遭到旱涝夹击的同时,又发生了特大蝗虫灾害,许多人被迫逃荒东北。

旱、兵、蝗灾之外,尚有水灾。

据历史记载,1921、1924、1925、1937年黄河决口,许多县遭灾,受灾百姓携儿带女,肩挑步行,逃往东北。

3、东北三省地广人稀,土质肥沃,对山东破产农民有很大的吸引力。

1931年东北三省已有耕地2亿亩,人口2380万,人均耕地8.5亩,为当时山东同时期人均耕地的3倍。

而且土质肥沃,三江平原谷物收成较山东为好。

1931年东三省谷物亩产93公斤,比山东解放前正常年景亩产62.5公斤要多30.5公斤。

此外,东北三省尚有大量可垦荒地,这无疑对山东无地或少地而想获得土地的破产农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4、东北三省工商业比较发达,也是吸引山东破产农民迁移的重要因素。

东北三省有丰富的农产品、森林资源以及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这对工商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日俄帝国主义的侵入,加速了东北三省资源的开发。

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三省作为军事侵略的基地,工业发展极为迅速。

工商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吸引着与东北三省毗邻的山东人去经商做工。

山东胶东一带每年有大批人去东北三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如莱阳县城厢镇民国年间迁入东北的360人中,就有290人到大连等地做工经商。

5、日本帝国主义的征招,使山东大批劳动力被遣往东北三省。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应付战时紧急状态所需的庞大的劳动力数量,很大一部分不得不依靠关内。

据伪满调查,1939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每年都强行征集和招募二三百万劳工。

1940年关内进入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即达122万人,山东便是这些劳动力的主要供应地。

据对惠民县1948名迁移者调查,被骗去当劳工的就达1712人,占88%。

6、山东与东北三省毗邻,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大抵有两条路线,第一条是西路,由京奉铁路入关,然后沿京奉、南满、打通、四洮等路分散。

此外,还有许多贫苦农民拖儿带女,肩挑步行,从柳条边的威远堡门、法库门、辽东边墙的各边口及喜峰口、古北口等处进入东北三省。

第二条是东路,移民大都是坐车或步行到烟台、威海卫、青岛、石臼,然后坐火轮船到大连登陆,由南海转赴长春、滨海等地。

或是在沿海的小渡口,如黄县的龙口、蓬莱的兰家口、刘家旺、蓬莱城等渡口,坐帆船到对岸营口、丹东登陆。

由于路程近、交通便利,路费比较便宜,船费只要几元钱,迁移者只要变卖点家产,或亲朋相助,即可解决。

7、山东与东北三省广泛而密切的社会联系,是山东移民东北三省的心理因素。

山东人闯关东历史悠久,到清朝末年移民数量已不下几百万。

这些移民散居于东北三省各个地区,从事各种职业。

正是这些移民与山东老家的亲属邻里保持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山东广大破产农民由此取得各种信息,形成迁移动机。

如果缺少这些社会联系,移民新到一地,举目无亲,是很难落脚的。

在1912年至1949年的38年中,山东移民东北三省以及回返、留住人数究竟有多少,历史均无确切记载,只能根据现有资料推断。

陈彩章先生在1936年所著《中国历史人口变迁之研究》一书中讲到关内人口迁移东北三省的情况时说:“大概移往东三省之人口,百分之八十为山东人,次之为河北及河南人。

”我们根据陈先生所讲的这个比例,参照有关历史资料及实地考察所得资料,推算1912年至1949年这38年之中,山东移民东北三省总人数达1836.4万人;返回山东的有1044.5万人,回返率为56.9%;留住东北的有791.9万人,留住率为43.1%。

这些数字虽不十分准确,但可以说大体上是反映了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的实际情况的。

取其两例加以印证。

一是1927年的移民数字。

据当时有关报刊记载:“据大连某船长调查,谓难民北来,以由大连上陆者为最多,一至八月末由青岛来者伍拾贰万柒仟壹百人,加以在青岛候船未来者尚有十余万人。

由营口上陆者三十一万人,加以京奉路来者,总在百万人以上。

”由此可推算1927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人数约为84万。

二是回返率。

据笔者在山东惠民地区调查,民国年间去东北的19575人中,回返者11043人,回返率为56.4%,这同推算的回返率56.9%,几乎完全吻合。

但从总体上来讲,推算数字是稍低于实际数字的。

其一,推算所依据的数字,多系当时铁路局及港口统计数字,而未包括西路肩挑步行闯关者以及东路沿海民间帆船渡海登陆者;其二,推算所依据数字,有的系劳动力数字,随迁的家属并未计算在内。

二、山东移民东北的特点由于民国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条件所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的状况具有许多特点:1、移民数量大,持续时间长,形成了一个巨大而持久的迁移流。

民国时期38年间,山东移民数量,历年少则二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平均每年达48万人之多。

移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这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2、移民数量起伏大,两起两落,形成了一个双峰驼。

1912年至1925年移民数量历年在25万至40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到1926年至1930年,移民数量剧增,这5年形成了第一个移民的高峰区间,1927年、1929年这两年都在80万人以上,顶峰年为1928年,移民竟达百万人以上。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人严禁关内人进入东北,因此,1931年移民数量骤降,1932年降到29万,1937年以前一直在三五十万之间浮动,形成了移民低谷区间。

1938年到1944年形成了第二个移民高峰区间,1939年、1941年、1942年、1943年都在八九十万以上,顶峰年为1940年,又上升到百万以上。

自此以后,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直至1949年迁移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

3、移民年龄低。

从年龄构成上来看,移民年龄一般为15~36岁。

由于各地区和各时期的特点不同,移民在年龄构成上也存在着差别。

这种差别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少年型。

他们多在十五六岁。

蓬莱县北沟公社草店大队和刘家镇安香于家村调查了迁移东北而又回返的8位老人,其中6位迁移东北时年仅15岁到16岁,多是上过几年学的。

家长托亲靠友把他们送到隔海相望的辽宁省学做生意,以图有出头之日。

这种现象在胶东是比较普遍的。

二是青年型。

邹平县孙镇公社迁往东北的114人中,最小的12岁,最大的38岁,而绝大部分都是18、19、20岁的青年。

惠民迁移东北的青年占87%,他们主要是1937年至1941年去做劳工的。

三是成年型。

这个类型的移民有些是携带全家闯关东谋生,年龄多为25岁—36岁。

4、移民中男性居多。

解放前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性别比平均高达121以上,这个比率大大高于全国其他省区。

造成这种高性别比的主要原因是迁往东北的移民中男性多。

上面讲的少年型、青年型的迁移者几乎全是男性。

成年型的移民也基本上是男性,只是所带妻室家小杂以女性。

据记载,1928年以前关内迁往东北的移民只有15%左右是妇女和小孩。

这一现象,主要是因迁移者多是为谋生去下苦力,这是民国时期山东风行缠脚的女性所胜任不了的;同时,民国时期封建意识浓重,男子可以闯关东,而这在女子中却是极少见的。

5、移民的职业差异大。

由于迁移年代的不同,以及迁入、迁出地域的差别,造成了移民职业差异大。

1917年以前,移民多为春往冬归,大部分是从事采矿业、制造业、森林业或造船业。

1917年之后,移民渐向农业发展,到1928年,据满铁、中东路及其他公共团体调查,85%移民志在农业,为工者10%。

在辽宁省的移民60%被人雇用垦地,30%自领官地垦荒,其余10%因为无力领荒,便被人雇为工人。

自“九一八”事变之后,移民的产业结构也逐步由农业为主,向工矿、商业方面转化,特别是在1937年以后,这种变化趋势更为明显。

就移出地而论,胶东一带多迁到辽宁、吉林从事工商业;鲁中、鲁北一带多迁到黑龙江、吉林从事工矿、森林采伐业;鲁西、鲁南一带多迁移到黑龙江、吉林北部从事农业及森林采伐和矿业。

三、回返移民的问题山东移民东北三省中,回返移民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而且伴随着移民高峰而来的便是回返移民高峰。

这是因为:1、有些移民到东北三省之后,生活上比原来并好不了多少,甚至有些陷入更悲惨的命运,这部分移民不得不考虑返回家园。

在东三省从事农业的移民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租种地主的土地,生产出的粮食交租后所剩无几;二是自己开垦荒地,由于工具、肥料不足,生产水平很低,生活也得不到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移民感到与其在异地受苦,还不如回老家受苦。

从事工矿业的移民,有的在民族工商资本家厂矿干活,有的受雇于日本人办的厂矿,但不论在哪种类型的厂矿劳动,都要受到把头的欺压毒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