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精编版)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e625f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9.png)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第一单元活动记实一、备课教师***进行单元知识梳理。
这个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习作1及练习1这些课文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学生对写景的文章已有很多的接触,但这个单元的几篇描写较复杂,不仅有形象的比喻、拟人,而且还有作者主观的想象和体会,并且描写的地点、景物离学生较远,学生应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入情入境,去体验去感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正确认读生字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把观察、想像、朗读有机结合、感学意境读、语言读,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初步诱发学生想像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认识单元中的新字词,以及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各教师讨论、补充。
***:应给学生适当渗透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例如: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里面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学生平时多注意积累词语,例如《燕子》一课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词语,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三、***总结归纳。
活动取得成绩:通过各位教师的积极讨论,将本次集体备课推行高潮,主备人***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各位老师的意见,将本次的集体备课内容整理详细后,打印出来供年级组教师使用。
第二单元活动记实一、备课教师***进行单元知识梳理。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五角星的故事。
《最佳路径》一课讲述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尼斯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告诉人们: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dd9f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3.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4篇有叙事性的记叙文,也有说明文,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理解、发现了受到启示。
同时开展学生的观察、想像等思维品质。
对于这样一些常识味很浓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什么呢?如何开展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才能的培养呢?采用何种方式指导阅读比拟适宜呢?〔一〕加强课前指导,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需要动机,需要情境。
因此,老师的“导”延伸到课前,对指导和调控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为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说明文《蝙蝠和雷达》之前,有必要先指导学生查找关于蝙蝠与雷达的资料,同时要教给学生分析^p 、整理资料为己所用的方法。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搜集到的书面材料或图片展示到班级墙报上,供同学们互相阅读……学生查找资料的预习无疑能为课堂更好地学习创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气氛,而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更是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形式,充分表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培养和进步学生独立阅读、获取信息的才能。
本单元中的其它课文,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以级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二〕发挥老师的组织、引导功能。
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把自己查找到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当中去,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有深度和广度。
例如《蝙蝠和雷达》中,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是理解本文的难点。
但假如老师引导学生联络以前学过的课文《回声》去理解,再结合课前学生查找的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画示意图理解等方法,这个难点便可较好地解决。
有学生提出疑问时,就会有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对蝙蝠与雷达的理解作解答或补充。
这样,问题于学生,解答也回归于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
这也正好表达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3单元)集体备课记载表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3单元)集体备课记载表](https://img.taocdn.com/s3/m/72a3f38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4.png)
年级:四科目:语Leabharlann 时间:10月8日进度
第5周——第6周(第三单元)
上一单元教学得失
1、重视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敢于提问的勇气。
2、忽视了格言警句的积累。
本
单元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及
主要教
法
设
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顺承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连续观察。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的能力。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法设计
1、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第三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2836eacfa58da0116c17492b.png)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七、本单元备课总结。
1、学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3、如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多读书,多看童话书。
4、指导学生写童话。
采用恰当的语气是指导朗读童话故事的重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对课文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可能太大一致,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6、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7、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8、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9、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三、讨论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如何教学《幸福是什么》?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思想。可以以演童话为线索组织教学。
3、教学《去年的树》如何指导朗读
采用恰当的语气读是朗读指导的重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第一次树与鸟的对话要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后面的三次对话,鸟都是在寻找树,要用询问的语气来读,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三个角色的回答,其身份不一样,朗读时也应有所区别。读树根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因为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门先生的话,声音要显得平淡,因为工厂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不以为然了;小姑娘的回答,声音要稚嫩些。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第三单元)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第三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30b34d549ec3d5bbfc0a744c.png)
《大自然的启示》一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告诉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引导交流受到的启示。还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写一写自已的感想,自已从自然中受到的启示等,教师要多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写后再进行交流。
毛革老师:
《蝙蝠和雷达》一篇科普知识短文,思路清晰,很有逻辑性,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热情。也会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独立阅读,再进行合作与交流。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放手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设计图表,当解说员等方法,教师要适当点拔,热情激励。教学时还应注意“小泡泡”的要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江伟老师:
本组教材的拓展活动应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与语文园地有机的结合。之前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教师要从内容上,方法上进行指导,在交流形式上也要多种多样,力争人人参与,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还要有一定的激励手段,开展一系列的评比,如“优秀解说员”“小小发明家”“办报能手”“五星小记者”等。习作内容的选择上,引导学生可以选自己的发现,也可写自己的发现过程,还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3、在进行精读课文时,要交流学生的自己的阅读感受,从中受到启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方保中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使读者感受到保护黄河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本课时,可直接揭示课题,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要注意教学时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不能过细,但对于重点问题可做深入思考,如黄河变化的原因,可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进行研读,引导畅谈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多种朗读形式的训练,把浏览、默读、朗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组集体备课活动记载表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组集体备课活动记载表](https://img.taocdn.com/s3/m/a6a0e716de80d4d8d05a4f01.png)
精读课文时要点拨学生弄清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两点: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努力。抓住这两条线索学习课文,便能事半功倍。然后便可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头”切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每次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以下重点句朗读体会:1、“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2、“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3、“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福楼拜的语言展开,间以莫泊桑的反应,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教学场景,使读者从中既认识了文中人物的特点,也对福楼拜的话有不少的感触。
•课文解读
《寓言两则》
本篇课文包括《滥竽充数》和《画蛇添足》两则寓言。这两则寓言故事生动,语言比较浅显,但是却含有深刻的寓意。选编这两则寓言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能自作聪明,要勤奋踏实。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在学习《滥竽充数》时,“排场”一词有三个义项:表现在外面的铺张奢侈的形式或局面;铺张而奢侈;体面,光彩。课文中的“讲排场”是指齐宣王喜欢铺张奢侈的场面,听吹竽时也要三百人一齐吹。“待遇”课文中是指齐宣王给南郭先生的物质报酬。课文中这两句话值得注意:①“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这句话中“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形象地刻画出了南郭先生吹竽时不会装会的样子。“装腔作势”是一个成语,形容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也一种姿态,想吸引人注意或吓唬人。②“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可以让学生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有什么不同:a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b他有时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齐宣王“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才使南郭先生有机可乘。还要注意有感情朗读的指导。《滥竽充数》中“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一句中的“鼓”“捂”“装腔作势”,朗读时字音可以适当拖长,语调适当夸张,以表现南郭先生的丑态。朗读《画蛇添足》中“他左手拿起酒壶,右手拿着树枝,给蛇画起脚来”时,可在“左手”“右手”后面稍作停顿,重读“酒壶”“树枝”,以表现那个先画好蛇的人自作聪明、自鸣得意的心情和神态。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之间讲一讲这两个故事。还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在班上说一说。
4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稿[整理版]
![4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稿[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4209d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6.png)
小学语文四下第三单元备课辅导一、明确目标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其中包括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以及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
这一单元是科普文单元,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要教给他们什么呢?首先我们从四年级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而四年级的教学是段到篇的过渡,我们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但对整篇课文的把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领。
因此我们把本单元的教学主目标总体定位为:1.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并且受到有益的启示。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3.学生在大自然中受到的启示,会有所发现,教师重在播下学生兴趣的幼芽,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建议。
这一组教材在内容上有它的共同点,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讲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着重讲述了两个方面,一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维持生态平衡,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二是要了解和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特点,发明创造,造福人类。
这样我们教学精读课文时要做到: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通过理清文中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具体教学中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自然之道》时要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必须让学生先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得特别简练,学生能说出大致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8690c13581b6bd97f19ea9b.png)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赖玉凤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
教材还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
《巨人的花园》描写了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筑起围墙,从此花园里没有了欢声笑语,同时花园里也不再鸟语花香,最后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终于知道自己的花园为什么没有春天,于是拆除了围墙,从此花园里又生机勃勃,通过这个童话让孩子们知道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幸福是什么》通过讲三个牧童挖井,智慧的女儿称赞他们,祝他们幸福,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什么是幸福。
让学生懂得幸福是要靠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去年的树》通过写鸟和树是好朋友,鸟儿飞回南方,答应了树的要求,第二年春天小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让学生去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小木偶的故事》课文讲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小木偶”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复杂。
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情境,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
二、编写意图及特色1、以“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贴近童话,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2、师生共同查找一些著名的童话故事及资料;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学生朗读课文的训练;4、推荐一些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供学生阅读及欣赏。
三、教学目标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从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3、鼓励学生读童话,编童话,演童话。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从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体会童话的特点。
五、教学建议或措施:本单元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efaf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4.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五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表(单元)博乐市第五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表主备人辅备人备课时间2017.3.7科目语文单元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以“大自然的启示”编写的。
《自然之道》遵循大自然的规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育我们合理的规划,利用土地;《蝙蝠和雷达》教育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的启示》教育我们要学会从自然界中获得发明与创造。
本组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写26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思维的品质。
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阐述的道理。
教学思考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默读和自学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问题解决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诵读,质疑探究等多种手段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 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究科学精神。
课时划分9自然之道(2课时)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课时)11、蝙蝠和雷达(2课时)12、*大自然的启示(1课时)语文园地三(4课时)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研讨记录: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
《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张敏:《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韩玲美: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
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
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稿《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稿《第三单元口语交际》](https://img.taocdn.com/s3/m/1e1d417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8.png)
①明确思考要求,出示小贴士。
课件出示:
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可以继续补充。
②个人思考生活中影响视力的原因,找课代表将大家的发言依以下表格记录。
课件出示:
4.举手交流。
(1)课代表发言,说清楚影响视力的因素。
提示:大家认为影响视力的因素有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环节四:教师引导思考,提出建议
1.过渡:刚才我们对某学校班里同学的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想想说说如何保护视力。
2.引导思考。
(1)提示:依据刚才找到的影响视力的原因,从不同角度想一想怎样保护眼睛,你有哪些建议。
(2)学生举手教师开麦,学生发表意见。
(3)班长梳理记录建议,最后教师合并发言。
预设:
①挑选合适的护眼灯;不在太阳光下阅读、写字。
②多吃蔬菜,补充体内的微量元素。
……
3.教师直接讲述。
(1)提示学生认真倾听。
(2)
4.教师小结。
10.备评价
多与学生互动,进行客观的鼓励性评价。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6c367d5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b.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示例文章篇一:《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场有趣又有意义的探索之旅》在我们的学校里,有这么一件超级有趣又特别重要的事儿,那就是集体备课。
我今天就想跟大家唠唠我们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集体备课呢。
我们的语文老师啊,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要带着我们在这个单元的知识海洋里畅游。
这个单元的课文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岛,每个小岛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和宝藏。
先来说说课文的选择吧。
我就想啊,选课文的老师是不是就像大厨在挑选食材呢?得精挑细选,选出最适合我们这些小食客的“美味佳肴”。
你看啊,这个单元的课文,有的像是讲述古老传说的神秘老人,用那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把我们带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有的又像是我们身边亲切的小伙伴,和我们分享着生活中的小确幸和小感动。
就拿《精卫填海》来说吧。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像在挖掘一座古老城堡的秘密。
他们讨论着怎么把精卫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像传递接力棒一样传给我们。
我记得有个老师特别激动地说:“哎呀,这精卫鸟多了不起啊,小小的一只鸟,就想着用小树枝和小石子去填平大海,这得是多大的决心啊!咱们得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种不放弃的力量。
”其他老师也纷纷点头。
这时候我就感觉,老师们就像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努力。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学生有时候也会被拉进去当“小参谋”呢。
有一次,老师问我们:“你们觉得怎么学《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会更有趣呀?”我当时就举起手说:“老师,我们可以像演小话剧一样来学习,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啦。
”老师眼睛一亮,说:“嘿,这是个好主意!”你看,这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我们也能为这集体备课出一份力呢。
再说说那些生字词吧。
生字词就像是散落在小岛上的小宝石,得一颗一颗地捡起来,擦干净,放进我们的知识宝盒里。
老师们讨论着怎么教我们记住这些生字,有的说可以编一些有趣的顺口溜,就像把生字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歌谣。
比如“那个‘惩’字啊,两心上面一个征,做错事儿就得惩。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8cd4cf26a8114431b80dd810.png)
学期
下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单元(章节)
第三单元
文本类别
草案
研讨
主持人
王海燕
研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间
研讨
人员
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项目
内 容
地
位
作
用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组织编写教学内容,其中包括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通过本组文本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经受洗礼。
对
应
课
教
学
目
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重
点
难
点
1.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2.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知
识
结
构
与
课
时
安
排
自然之道两课时
蝙蝠和雷达两课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
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
语文园地四三课时
教
学
准
备
PPT
教
学
评
价
本单元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14bd219580216fc700afdeb.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走近童话小屋内容简介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
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既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总体构想本单元的教学分为六个模块模块一预习模块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模块三领悟表达欣赏评价模块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模块五整本书阅读指导模块模块六编写童话剧本模块学习目标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4.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流程一预习模块板块一、看图激趣教师出示图片:红头发的小女孩,黄头发的小男孩,要求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情。
出示神奇的童话小屋图片,思考,这样的小屋在什么样的世界里才会出现呢?(童话世界)板块二、走近童话屋一篇童话就是一座小屋。
小屋是由门,窗户,房顶……组成的,说说一篇童话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生发言,师归纳:事情的开始,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局,还有主人公、主角、情境、主要问题、板块三、了解《巨人的花园》故事结构自由朗读《巨人的花园》,一边读一边想,试着填写故事结构单。
(生读文)试着把这间小屋搭建起来:故事是主人公是──巨人时间是──从前发生在什么地方──小村子,巨人的花园主要问题是──巨人旅行回来,把孩子赶出了花园。
四、合作交流,填写结构单带着刚才好奇的心情,默读这三篇童话,想想这三间童话屋由什么组成的?读完后,同桌合作,搭建小屋,合作填写故事结构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ee22e3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3.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目标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了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重点;- 理解第三单元中的课文,掌握词语、句子的基本意思;-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文研究:通过阅读《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第三单元课文,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词语、句子的基本意思。
- 词语研究:重点研究第三单元中出现的生字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活动、互助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交流能力。
2. 教学方法本次备课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并提供相关例句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 阅读训练:让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 互助研究: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研究,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三、教学步骤以下是本次备课的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通过复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 课文研究:讲解第三单元课文的主题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词语研究:重点讲解第三单元中的生字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
4. 阅读训练:让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5.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交流和讨论课文内容。
6. 总结复: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复,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情况。
-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时完成课后作业,达到预期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作者:张桂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45 更新时间:xx-11-9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校本部四年级组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
这几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各地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全文共6个自然段,是一种很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第一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总写了济南的泉水不但多而且美。
2-5四个自然段为全文的重点,分别介绍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声喧腾”和趵突泉的“大、清、美”。
作者生动而详细的介绍,令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个自然段采用了相同的构段方式,都是先介绍泉水的位置,再描绘泉水的特点。
另外全文还多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泉水的特点。
《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的美丽自然景色,体现了人与自
然的和谐。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
文章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话梅,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
课文描写形象、生动,文字优美。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来历。
第三、四自然段,如数家珍似的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的珍禽异兽。
第五自然段回味总结,赞叹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读完全文,令人有一种实地游览的酣畅,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
本文重点是3自然段,重点介绍了九寨沟的自然原始风光,四种景物: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这四种景物各有特点,要让学生体会到这四种景物不同的美。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
“牧场之国”闻名于世。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是其他动物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
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
了草原的寂静。
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
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向,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向往之情。
《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了童年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
第二到第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第五到第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同时点题,写“我”爱童年的“摇花乐”。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
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案例
9、《九寨沟》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用融入真情的语言介绍九寨沟的景点。
2、通过学习文章内容、利用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了解更多的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俗,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3、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知道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那里的人与动物能和睦相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欣赏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色,以及文中优美词句
和精彩语段解读内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出去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2、同学们都去过那么多美丽的地方,今天我想和大家去游览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哪里呢?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歌曲,在里面找一找?(放音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问题
过渡:课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查阅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下大家都对九寨沟有了哪些了解呢?(交流资料)
1、同学们都知道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它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还有那里的景色非常的美,那么,想不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呢?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九寨沟游览(出示多媒体课件),同学们先在下面自己试着读一读。
(自读准备)
3、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4、同学们真棒,现在就让我们出发,一起到九寨沟去游一游吧!
三、讨论问题:.
过渡:下面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注意,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同学们去游览了一遍九寨沟,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和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板书)
四、交流问题:
过渡:同学们,书读得可真认真啊!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景区里,刚进入景区我们就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雪峰
1、这个感觉真美,来到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啊?(雪峰)(出示图片)
2、它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为什么会“峰顶银光闪闪”呢?
湖泊
1、然后是什么吸引了你呢?(湖泊)(出示图片)
2、谁能读一下课文中对湖泊是怎么描写的?(朗读)
3、通过读你感觉湖泊是什么样子的?
4、你又是从哪里感觉出来的?
5、(出示图片、文字)指图,让我们一起把这么美的景色用自己的朗读来读好吧!(学生齐读)
瀑布
1、我们继续前行,接下来大家又看见了什么?(瀑布)(出示图片)
2、谁能读一下描写瀑布的句子?(指名读)
3、同学们看到图中高高低低的小瀑布了吗?它们像什么?(好象一级一级的阶梯)
4、你听见过瀑布泻下的声音是怎么样子的吗?(水哗哗地落下来,声势很大。
)
5、有谁能来模仿一下这声势?(学生模仿)
6、假如此时,你就站在一泻千里的瀑布前,你感受到了什么?
7、谁能再读一下,让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瀑布的壮观?(有感情朗读)
五点拨引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点拨。
(1)雪峰插云
重点抓住:云霄、银光闪闪。
(点击相关网页链接)师:站在雪峰脚下,你会有怎样的感想呢?
学生自由直书胸臆。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指导朗读。
(2)古木参天
重点抓住:林深叶茂、游人稀少
(点击相关网页链接)师:在这幽静的森林里,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学生通过留言板写话。
集体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指导朗读。
(3)平湖飞瀑
重点抓住:大大小小的湖泊,宝石,彩带般,色彩斑斓,倒映,五彩缤纷,五花海,五彩池,高低不平,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点击相关网页链接)师:此时,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主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知,如五彩池的成因,景色的独特等。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指导朗读。
(4)异兽珍禽
重点抓住:各种小动物的特点。
师:你对哪中小动物最感兴趣?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并指导朗读。
师:在自学过程中,你还知道九寨沟还有哪些珍惜动物呢?
学生交流。
我们已经欣赏了美丽如画的风景,看到了可爱的珍惜动物,现在,我们该回去了,你现在心中是什么感受?你想对九寨沟说些什么呢?其实,作者当时的感受是和我们一
样的,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齐读)
师:九寨沟不仅有神奇迷人的景色,还有惹人喜爱的珍惜动物,九寨沟的确是——人间仙境!
六、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九寨沟,我们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美丽神奇的九寨沟,那里有很多美丽的景色,但我们不能独自享受,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景点写成简短的话语,把它的美丽神奇介绍给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吧!
文章录入:张桂娟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