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要全面发展。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唯心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主要的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已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教法的创新,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在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间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等人类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1、培养学生善良正直、助人为乐的好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尊师敬长,团结同学,与人为善,文明用语,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课上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自觉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活动很多是采用集体的形式和比赛的方法,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的指导下进行的。

它既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力量,更需要集体的通力合作,并且还需要遵守一定的纪律。

这既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同时又为培养参加者的优良品质和作风提供了条件。

老师应利用这些形式和条件,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并严明有度、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团结友爱、互助合作、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尊重对方以及诚实、谦虚、文明礼貌等道德作风和行为。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浅谈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浅谈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浅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途径,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面对时代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的其中之一,其自身的特点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初中体育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开展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教育观就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评价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尺,用升学率来考查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单一,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教学评价走向了多元化,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重要策略。

通过多元教学评价来推进教学改革,强调多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情景,即致力于整体性评价,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化学习考试作为一门科学,它的计划、设计、实施和操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有其自己的要求和原则。

作为主要的评价工具之一,它不仅仅用来为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提供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检测学生学习状况的程度,还能反映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各阶段的进展,为形成性评价提供有用信息;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诊断,为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反馈。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学科除了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外,还要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思想品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

二、教学形式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是传授式的,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代替了学生的学。

教师教什么体育技能,学生就跟着做。

学生学习形式单一,对体育课的学习感到枯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师的教,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学校体育既然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必然要求。

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

同时也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呢,本文就此问题粗浅地谈几点看法。

一、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环节1、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体育学科教育目标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教育。

由于体育教学的诸多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当然要确保“三基”教学,在学习基础的过程中和打下基础后更需要关心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培养其体育学习的动机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态度。

这是体育教学功效的长远与近期结合的需要,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教育与未来终身体育相结合的需要。

2、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的主动活泼的学习锻炼,激发学生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过程,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去安排教学。

要从重视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为主,转向以学生认识体育教材内容的规律特点为主安排教学环节与步骤,而不再是教师的纯粹的“传授组织”教材,“指使”学生的活动。

还要从过去大一统较死板的规范体育课结构模式中,向较为多样化、灵活化、实效化、人格化的方向转变。

更需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条件出发,创造出不同特色的又体现素质教育功效的体育课的“结构模式”。

基本结构依然存在,但不再是千课一律,千人一面,更需要“改头换面”、“微观搞活”促使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3、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体系与方法观念,转向在教师指导、启发下的导法和学生“学习为主”的学法设计。

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向同时“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素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素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部分,积极将素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德智体全面教育,对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道德观,提高其思想素质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随着国家课程教育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是我们完成市场经济发展使命的关键。

首先,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地,要深入素质教育,就要从课堂教学入手。

本文根据小学体育的教学特点,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科学分析教材,因材施教,确定教学目的1.1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课堂常规就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也是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

因此,老师必须贯彻落实课堂常规,增强和完善教学的纪律性、完善考核以及评价制度,培养学生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的良好习惯。

每个体育老师在教学中都应及时把握课堂常规,并将其作为提高学生提高思想素质的主要工具。

1.2 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教育体育教学中,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体现,而优秀的教学方法对深入素质教学有着积极作用。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思想行为正处在慢慢形成的阶段,所以,老师应认真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全面使用课堂组织教法,对学生的每个学习环节进行教育。

例如,队列队形练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纪律性;鼓励学生对体育器材和场地加以保护,能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产的高尚品德;积极发挥学生骨干分子的中坚作用,让学生懂得如何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最后,老师还应做好课堂总结,表扬表现较好的学生,发挥激励作用。

教学内容是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我们应科学分析教材,选择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在全面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后,积极开发新课程,改革创新教材内容,扩展教学范围,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去探索和研究。

初中体育素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体育素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体育素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体育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在健康体魄、身体灵活、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担任中学初中体育教师,负责开展体育素质教育教学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实践,我总结了以下经验和体会。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在教学中,我注重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体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包括体能、技能和协调能力等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体能和技能。

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在体育训练中,我注重运动的指导和技术的训练,通过多次练习和反馈,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体育技能。

再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学生理解和认识体育、热爱体育的主观体验和价值观念。

我注重通过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体育课堂上,我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举办体育知识竞赛和体育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文化素养。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是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团队合作的体育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我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集体游戏、团体操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体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体育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素质教育的理解和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简要的评述,阐述了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了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并初步探讨了体育教学中素质实施的策略与思路。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实施策略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所谓素质教育是指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展人的天赋条件,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对具体的人来说,包容了人的自身及所有的知识与实践活动,并体现出针对性提倡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需求。

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

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

同时,也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二、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点的作用尤其明显。

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表现在增强学生体质。

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自觉锻炼身体的兴趣、习惯与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身体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的发展。

另外体育教学还有利于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目标的心理动机。

为此,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也表现出积极作用。

健康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

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

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益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显得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素质教育是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

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

体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非常重要。

一、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强健其体制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强身健体。

中学生因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强健的身体与旺盛的精力来开展学习活动。

因此,在中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若能采取正当的教育方式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免疫力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及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就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学生顽强意志与团结精神的培养实践证明,中学体育教育中学生不仅能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提高其身体素质,更对其顽强意志的培养、团结精神的树立起着莫大的推动作用。

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中认真学习与顽强拼搏,尽自身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生理或心理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时,都对学生的精神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中学生而言,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使其有更多的学习收获。

科学证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学生大脑功能的强化、思维灵活的提高及学习精力的补充都有着促进作用,这也是劳逸结合最典型的代表。

二、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对身体的锻炼,对体育技能的提高。

但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非常缺乏的,情感上没有获得成功的愉悦,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通常“懂”和“乐”是薄弱环节。

只有学生懂了理论和原理,才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举一反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体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越来越重视,然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显得极为关键。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与人相处、乐于助人、团结合作,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熟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在体育课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的任何一个环节,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一)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由于学生的体质、天赋、协调性等差异较大,完成动作的质量也就不同。

在分开小组练习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动作技术掌握娴熟的学生帮助动作技术掌握不到位的学生完成练习,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中渗透互帮互助的思想教育,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为他人服务也是一种快乐,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好精神。

体育教学中一些团体项目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教师应努力渗透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特别是在“三大球”的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一个凝聚人心、团结合作的集体,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好意志。

体育课的学习在室外,学生饱经风霜雪雨。

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培养他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意志。

特别是锻炼学生对失败的承受力,同时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拼搏的好意志。

二、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而提高全民族素质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到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素质上。

在这一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的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1.对学生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教育社会主义方向是体育教学的根本,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教育与资本主义国家学校教育最有本质性区别的特征。

贯彻方向性教育原则,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组织任何一项活动,都必须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严密的科学性。

体育教学是以发展身体素质和培养体育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但是,体育教学又是德、智、体、美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各有自己的任务,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德育是一门独立的教育过程,但又贯穿和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想性。

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其主要任务,在这个前提下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锻炼方法,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而各种体育教材又都有一定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体育的目的、任务时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而打下良好健康的物质基础。

讲授体育功能时,要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为提高祖国在世界的威望而努力学习。

在教基本技术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法规、法则,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学生。

体育教材中有好多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内容,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和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具体要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中国体育源远流长,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教师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可以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会、亚运会、锦标赛等世界大赛中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

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身体练习进行的。

而学生的思想活动很多是产生和反映在各项身体练习中。

因此,应很好地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做到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首先,谈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尝试。

本人认为应从体育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特点,结合教师、学生有机进行。

只有遵循学科思想渗透的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寓思想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贯穿始终,才能达到既”传道”又”授业”的目的。

本人认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尝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结合教材内容,计划进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教育,要做到期初周密计划,过程详细安排,注重信息反馈,期末及时总结。

教师要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可教因素,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育。

中学体育教材中,有些内容的思想性较强,思想教育内容明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材中的可教因素,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在体育的基础知识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让他们把参加体育锻炼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教育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积极锻炼身体,练成强健体魄,以便将来担负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树立起为祖国而锻炼的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主题、情节、竞赛规则,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纠正学生的”出风头”意识和与竞赛规则相悖的种种不良表现。

通过课堂感知,增强学生的社会法纪意识,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比如,田径教学方面,有些同学不愿练长跑,觉得长跑太累、太枯燥,没有趣味性。

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除着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外,更要要求同学处理好人际关系:跑前共同勉励,跑中加油鼓劲,跑后你搀我扶,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措施。

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的作用尤其明显。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因而广大救育工作者就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素质教育应该怎样进行,才能达到教育的初衷。

在体育素质教育中,我认为应该把握的基本点是:尊重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

在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1、规范训练法。

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结果。

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

此外,除了活动的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育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

2、集体训练法。

体育教师应当在采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它队员配合,一味地“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

3、对抗与竞赛训练法。

我们培养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赛的精神。

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赛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

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

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意识地进行对抗,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

4、表率示范法。

表率示范法是教育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的方法,它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众所周知,体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

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所有体育老师关注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1在体育教学之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中通过细心、巧妙构思安排结合课的具体内容的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画龙点睛的提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思想品德素质,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进取、活泼、开朗等良好品质,可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组织纪律性和国防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体育道德观,以及诱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

2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

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

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

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

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3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别差异、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

体育素质教育

体育素质教育

体育素质教育一、体育教育重要性的具体表现1.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

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

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

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

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2.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

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

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鼓励与帮助、尊重与信任、理解与体谅。

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能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和大家协同配合,增强凝聚力。

在对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充分体现爱心的同时,也自然会得到社会给予的信任与友谊等相应的回报。

3.一)、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一般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大部分。

具体表现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健心和学会创造。

学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基于此。

体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同样承载着对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培养教育功能。

由于传统教学中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形成已久,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思想跟植在我们的大脑之中。

我们如何才能突破传统教育教学的思维禁地,去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呢?一、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一)体育教学是指导学生提高体育素质的根本途径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它是唯一从小学到大学连续设置的课程,因而更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

由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二)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人体器官的健康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体魄是重要的物质基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使学生学习的负荷越来越重。

学校体育具有健体功能,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身体各种机能,为学生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其次,教育功能上智育方面,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等人类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让体育课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让体育课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让体育课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和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任务。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该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注重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能水平,增强抵抗力,提高学习效果,并有利于减轻学生压力。

在体育课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度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课可以通过进行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排球比赛、足球比赛等集体项目可以让学生锻炼相互协作、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培养集体荣誉感。

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体育课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会踢球、跑步等具体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进行一些综合训练,包括身体素质的培养、技术与战术的训练、运动技能的发展等。

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上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四,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体育课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团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支持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友情和团队意识。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快乐,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

体育课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精神。

通过合理的体育课教学安排,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满足学生身体发展的需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体育课教学和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区别,其他学科是在教室内完成的,而我们的体育课是在室外完成的,虽然在不同的环境下开展教学,但教学目标是一样的。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

而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整体水平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和健康成长的重要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身心健康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创造性地学习,科学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并与同伴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在锻炼中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随着国家对中学课程实施了大力度的改革,无论是课程模式、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科教兴国、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

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必须做出新的探索。

在特色体育教学方面还必须进行新的理论论证、实验研究和反思,从中不难发现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中几十年不变,容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努力,但还是属于局部的改进,没有根本改变传统模式所特有的弊病。

体育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身兴趣和爱好作为课改的突破口。

无论做任何事情,兴趣和爱好都是一种内动力,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必然会去投入,在不断的投入中,形成了爱好,并且会把爱好作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乐趣。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转轨?途径是多方面的,但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所以要实现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人手。

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

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体育教师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如果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不连续,“充电”不及时,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

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

体育教师应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

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

体育教师还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

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

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

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

同时,也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1.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1.1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1.2 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

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1.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

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1.4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1.5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2.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2.1 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

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体育课是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课程,可保证学生连续接受教育。

学生的各种思想
和个性可以在体育课的实际活动中直接表现出来,平时较难掌握的学生心理特点在体育课中
易于暴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言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其
他学科所不可比的。

体育学科本身就有很强的思想性,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往往会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热爱每位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追求人人有发展,
个个有进步,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的需要赋予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

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多采用“一律化”“齐步走”的模式,出现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
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厌恶并远离体育。

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就要认真了解和研究每位学生,使每个学生能够在空间
和时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进行适度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不仅要关心优
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
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进行适当的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
上进行简化,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树立他们的信心,多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激发他们的
自尊和上进心。

2.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
任务,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
的集体,才会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
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要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树立克服困
难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意识
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
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

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
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强的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如体操、球类等);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
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如韵律操、体育舞蹈等);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
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张扬个性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有些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等在各个年级重复出现,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新教一遍动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解决,或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去完成,在一些技术细节上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示范,而后放手让学生去练。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练习过程中练习一个动作应允许学生自己有创意,在进行准备活动时,也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学生在组织时往往有很多新的方式,教师从中也可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样,结束时的放松内容也可让学生自己组织,甚至课堂中一些内容也可让学生自行组织练习,并且给每个学生机会,教师作适当引导。

从而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课外体育活动课可以让学生自由锻炼,更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结合实际,把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文章编号】1236-3619(2010)06-20-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