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的文化印记24页PPT

合集下载

雷州石狗文化PPT课件

雷州石狗文化PPT课件

小的仅高10厘米左右,一般的石狗跟真狗大小差不多。
雷州石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区域性的特征。在造型 艺术语言上具有内涵丰富、手法复杂多样的特点,其总体 艺术风格主要是写意性的。雷州石狗从造型上看,大致可 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时间约为春秋至秦汉时期,造型 大多粗犷古朴,形简神肃,昂首朝天,具有天人感应的图 腾特征。中期,即隋唐至宋元时期,这一时期的石狗造型 大多注重结构、线条的表现,强调生殖器的刻画,反映祈 求赐福的敦朴民俗。晚期,即明清时期,用拟人化的手法 表现形神的完美,刻工精致,纹饰细腻,展示出社会崇尚 德福的民风。








精品ppt
1
❖ 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是雷州人民时 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 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民 间艺术创作。从古至今,体 魄健壮的石狗最受雷州民众 的崇拜。于是便雕刻高大威 猛、带有硕大生殖器的石狗 进行祭拜祈祷,若有灵验, 又前来答谢石狗,还祈求其 保佑小孩平安长大。在文革 期间,石狗被视为“四旧” 而遭劫,许多石狗被砸毁, 弃之深山荒野,有的湮没泥 沙、河渠,难觅其踪。
光口不占或少占陈列墙面,以加大有效展览面积。
演绎与融合的过程。古越人、俚人、獠人对雷神的崇拜与傜人、
僮人对狗图腾的崇拜,逐渐成了雷州百越族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
所认同共识的图腾,狗图腾崇拜自然成了雷州石狗文化的源流。
精雷州石狗大多是由玄武岩雕刻而成,从湛江、雷州等 地博物馆收集的石狗来看,最大的石狗连座高约130厘米, 最
精品ppt
4
❖ 雷州石狗分类:

从造型外貌特征上看,可将其
分为百物混沌类型、人格化类型、狮
象类型等三种类型;从雕刻表现风格

雷州文化习俗1

雷州文化习俗1

雷祖祠,三元塔,天宁寺,西湖公园等名胜石狗:雷州半岛的远古图腾,在中原地区人们用传说中的龙来祈雨求安,但在雷州,民间却用石狗游坡求雨,可见狗在当地习俗中的重要位置。

“戏曲绿洲”里的特色雷剧,雷剧是一个仅仅流传于雷州半岛、雷州方言区的的独特剧种,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雷州歌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习俗、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政治时事等等。

反映雷州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题材。

雷州姑娘歌,是雷州民俗文化的奇芭。

雷州歌是雷州文化的宝贵遗产。

独树一帜的雷州高跷龙舞。

天。

百官见状,伏地而拜,文玉终年68岁。

为了纪念这一个德政昭彰的地方官,郡民于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立祠以祀,即今之“雷祖祠”。

祠依山而筑,北构南趋,山下是一望无垠的万顷洋田,其势极其雄伟壮观。

祠分三进,由山门、正殿、侧殿、后殿、东西庑、钟鼓楼、碑廊等建筑组成,全部建筑沿中轴线布局。

顺山门青石板台阶拾级而上可直通后殿,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是岭南地区最大的祠堂之一。

山门依屋宇三间面宽洞开而三,为硬山顶,硬山檩式结构。

山门门联:“霹雳开天南一祖,声名为海北同尊”,是对雷祖降世的美丽传说及“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的赞誉。

二进为祠的建筑主体,分正殿及东、西侧殿。

正殿前设有拜亭,整个建筑形制呈“凸”字形排列,依次供奉陈文玉(中)、李太尉(汉朝的李广,居左)及英山石神(右),俗称“雷词三殿”。

正殿面宽进深各三间,硬山顶,四柱抬梁式梁架结构,举梁平缓,前檐廊出檐极宽,建筑风格独特,富有地方特色。

沿着前檐廊可从东侧殿直通西侧殿,殿前屏风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雷祖祠历史悠久,词内文物十分丰富,有千年石人、乾隆御踢匾额及历代碑刻30余通。

历代显宦名流,骚人墨客,游览之余无不留下感人的诗篇。

寇准有诗,东坡有赋,丁谓作记,李纲题碑,这些诗赋碑刻历尽人世沧桑至今尚珍藏于祠内,堪称祖国文物之瑰宝。

湛江文化

湛江文化

湛江文化:湛江红土文化既是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天南重地”区域文化,在南粤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与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并称为广东四大文化,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自西汉以来,位于半岛腹部的“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航运的中心,因而被称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雷州半岛位居祖国大陆紧南端边陲,优秀的中原文化广泛吸收融会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新,逐步形成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

如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傩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雷州人龙舞等“雷字号”风物,凸现雷州文化特有风采。

传统艺术:人龙舞人龙舞,堪称雷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其节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

雷州半岛现有东海岛人龙舞和沈塘人龙舞。

东海岛人龙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

该舞盛行于东海岛的东山镇。

东山镇位于该岛的中部,历来是军事要地。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全镇东、西两街的“人龙舞”就会倾情连续演出三个晚上,吸引着岛内、岛外的群众前来观赏。

人龙舞起源于明末清初。

当时,福王朱由嵩带领他的余部南撤,准备到海南建立反清复明基地。

相传八月十五走到该地。

当地乡绅为了让士兵能够过好中秋,就把流传于孩子中间的一种杂耍组织起来进行表演。

从这个时候开始,人龙舞开始逐步定型,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

人龙舞盛行于清乾隆、嘉庆年间。

清雍正十年,雷州守备师移驻东山圩,改名为东山水师营,有官兵253人,并在东山圩设有武秀才考场。

自此,东山圩得以迅速发展。

当时,东山圩东、西街各有一支人龙舞队伍。

武秀才的考试一般设在八月十五。

于是,人们白天看武试,晚上看“人龙舞”,两支人龙舞的队伍相互也展开了技艺的比赛。

一时间,东山圩热闹非凡。

就这样,年复一年,约定俗成,人龙舞一直舞到当代,历久不衰。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
• 在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雷州半岛的雷州市、 遂溪县和徐闻县以及湛江市区和廉江市、吴川市 的部分地区,逐渐形成独特的以闽语雷州话为通 用语言的区域文化,其中雷州城是雷州文化的核 心区域,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繁衍 生息,自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置徐闻县治、 合浦郡治始,长期为县、郡、州、军、路、府、 市之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岛及环北部湾地区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 记汪洋在湛江调研时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发展雷 州文化精华,打造广东地域文化品牌,用雷州文 化充实和丰富岭南文化。
雷州石狗
• 雷州石狗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系第一批“中 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其历史悠久,源远 流长,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内涵丰富,造型千 姿百态,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为全国罕见,是 一份独具地方特色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
•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雷州半岛境内的雷州市、徐 闻县、遂溪县、湛江市区、廉江市等地方,现存 有3万—4万只古石狗,因此,雷州石狗被称为散 布民间的“南方兵马俑”。
• 蕴藏在雷州半岛的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这大批雷 州歌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雷剧
• 雷剧是我国众多地方剧种中独特的一个, 同时也是广东省的四大地方剧种之一,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行于 我国雷州半岛以及全球各国各地区的雷人 社区,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雷州 半岛,是雷剧的故乡。雷剧植根于雷州半 岛,土生土长,由于它语言通俗易懂,并 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越来越为雷州人 民所喜爱。
Hale Waihona Puke 人龙舞• 雷州人龙舞,曾流行于雷州府三县九所, 为雷州文化区域独有的一种民俗文化。 人龙舞植根于雷州,土生土长,堪称雷 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其节奏鲜明,鼓 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

雷州半岛文化

雷州半岛文化

雷州半岛文化雷州半岛文化概述摘要:雷州因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

民俗风情、雷歌、雷剧、雷州方言、雷祖雷神、石狗……雷州文化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关键词:雷州、文化、奇、交融、历史悠久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属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

远在新石器时代,雷州便有人类繁衍生息。

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

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天南重地”之称。

作为雷州半岛上的一员,了解雷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雷州半岛的地理特点。

雷州半岛行政区划上属于湛江市,是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广东省西南部,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是我国第三大半岛。

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70公里,面积8500余平方公里。

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总长达1450公里,海洋资源相当丰富。

地势平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在100米以下。

南部为玄武岩台地;中西部和北部多为海成阶地;中东部为冲积和海积平原,地形平缓。

正是这种地形特征,造成了雷州半岛地表水缺乏,河流短少,且成放射状独流入海。

雷州半岛气候湿热,降雨丰富,属热带气候。

因而成为中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雷州之名的由来。

雷州半岛属于多雷暴地带,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雷州因多雷而得名”。

而古雷州得名是否与多雷有关,翻阅雷州的史籍,看到的是干旱的记载,世代祭雷祈雨的记载,却没有雷暴灾害的记载。

据权威的气象资料显示,云南勐腊年均雷暴日数达123.7天(最多148天),海南儋县122.5天(最多139天)……而湛江市年均雷暴日数为94.6天,古雷州的腹地今雷州市年均雷暴日数是96天,均不及印尼爪哇物茂的年均雷暴日数322天的三分之一。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组员:邓羚羚,高肖玲,黄海燕,梁子珊,肖观弟,叶晓莹。

目的: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广东六大、粤西地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雷州文化作为独特的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粤西地区珍贵的财富,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并发扬这种珍贵的文化。

正文:雷州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中以雷歌,雷剧,姑娘歌文化,“雷州换鼓”文化,雷州石狗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为其传统文化的代表。

1、雷歌雷歌,广东省雷州半岛湛江地区民间歌谣,广东“四大民歌”之一,是雷州文化“活化石”。

被誉为雷州半岛人民唐诗宋词。

2008年2月,雷歌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雷歌历史久远,专家推测已逾千年。

流落民间歌谣有近数十万首,被搜集、整理和出版约有数千多首。

2、雷剧雷剧,是雷州土生土长之文化艺术瑰宝,是粤西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雷剧起源于广东省雷州市(原海康县),广泛流传于雷州半岛以及雷州话方言地区。

曾经有过劝世歌、歌本班、大班、雷剧的发展过程,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雷剧经常在雷州、遂溪、徐闻、廉江、电白五县(市)和湛江市郊各地演出。

其演出人物众多,场面宽阔,内容丰富,深受群众的喜爱,成为广东四大剧种之一。

雷剧用雷州地区方言表演,以雷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声腔体系完整、曲调优美。

唱腔创作以板式变化结构为主,采用原雷讴散、慢、中快板,高商雷讴散、中、快板,高台羽调慢、中板,高台宫调中板,原腔混合复、慢板等11种板式,根据剧情和不同的意境采用女声伴唱,男女声重唱的作曲手法来渲染不同的戏剧氛围。

3、姑娘歌姑娘歌是雷州民间演唱艺术一绝,它是中国绝无仅有的即兴口头文学创作,所唱之歌便是雷歌。

男为“相角”,执一扇,女称“姑娘”,执一扇一巾,以女角为主,故名为“姑娘歌”。

表演形式为男女相互对唱,相互挑战,比赛歌才。

唱腔古拙粗犷,并辅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内容有敦情说义、颂神祈福、家长里短等。

姑娘歌之“劝世歌”演变为雷剧。

4、雷州换鼓文化古代的雷州半岛是蛮荒瘴疫之地,赤地千里之乡。

雷州文化概述

雷州文化概述

雷州文化概要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

全市总人口150万,辖18个镇1个街道办,459个村居委会、3306条自然村,29个党委、1692个支部、44505个党员。

境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面积40平方公里,雷城常住人口23万。

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6.57亿,其中工业产值15.84亿、农业产值43.21亿、社会零售总额26.38亿元、民营增加值32.25亿,三大产业比值4301:17.5:39.4。

本级财政年收入1.092亿元,在岗职工年纯收入9109元,农民年纯收入3206元。

雷城为雷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国务院颁布的10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颗熠熠生辉的南国明珠,是蕴藏历史文化的“大观园”。

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她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多元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系雷州文化。

雷州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

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是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雷州文化表现八大历史脉络:以雷州石狗为代表的古代图腾文化;以“雷州换鼓”、雷歌、雷剧、姑娘歌、傩舞、头禄花灯、散花舞、蜈蚣舞、雷州音乐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以汉代伏波祠、唐代雷祖祠、宋代十贤祠、夏江天后宫、明代三元塔、清代古骑楼、古亭石桥、古牌坊、古民居为代表的古代建筑文化;以汉唐宋明时期促使雷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陶瓷古都”的南渡河沿岸的古民窑群址为代表的古代陶瓷文化;以“合浦珠还”、“中国珍珠第一村”流沙为代表的传统南珠文化;以宋代真武堂、浚元书院、雷州府学宫、元代海康学宫、明代雷阳书院、清末民初贡院等为代表的古代书院文化;以唐代“雷祖”陈文玉、宋代“十贤”、清代“清官”陈瑸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以“雷阳八景”、鹰峰岭、九龙山、天成台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文化。

雷州旅游与文化

雷州旅游与文化

雷州的旅游与文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选择,而且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追求就不只停留在物质的层面,而是向审美层面、精神层面发展。

古城雷州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半岛上随处可见传习久远的古老民俗,它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可惜它的旅游业的发展过于单调而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要发展它的旅游业应该捉住它本身独有的优势,同时发展多元化的文化和相关产业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来吸引顾客的眼球关键词:雷州旅游旅游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选择,而且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之所以旅游,就是图个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也就是说,当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以后,人们的追求就不只停留在物质的层面,而是向审美层面、精神层面发展。

求知、求美、求新成为了现代旅游者的主要追求。

这些在吃、住、行方面强烈地表现出来。

吃,不仅仅为了充饥果腹,而是要品味有当地文化传统特色的名菜、名点;住,也不仅仅是求得七尺之地以解困乏,而是要享受到具有异国他乡情调的接待和服务;行,不仅仅是作为旅游的一种手段,而是要与旅游观赏的目的结合,特别是在景区内的行,本身就是对异地文化的一种体验,如乌篷船、羊车、狗拉雪橇、骑马、花轿、驴车等等;购,旅游者到异地绝不是想买一般的日用消费品,而是要买具有文化内涵的工艺纪念品,或有历史文化含量的土特产。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坐落在雷州半岛,处在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

它气候宜人,自然景观独特,拥有中国唯一的玛珥湖、中国最长的沙滩、中国最大的珊瑚礁群,还有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地理坐标;它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古城雷州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半岛上随处可见传习久远的古老民俗;它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热带风光、海岛、海滩、文物古迹、水库、水上和温泉等类型的资源;它开辟的海滨浴场和观景渡假区的岸段总长约150多公里、气候官人,不少岸带有洁白细柔的地滩、蔚蓝清澈的海水,是海滨浴场的良好场所,对想旅游的人来说湛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在历史文化的渊河中,雷州文化是一代又一代雷州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文化宣传,创造出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雷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新石器时代,雷州先民创造雷州原始文化,英良、英楼出土的石斧石凿,象征青铜时期雷州古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楚子熊挥筑石城,建楚阔楼,奠定了雷城为古代雷州半岛甚至岭南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百越五大铜鼓,中国四绝之首"雷州换鼓",印证了雷州南越文化的辉煌。

秦朝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从雷州开始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先河。

唐宗宋祖时,大量汉人南迁,贬官为宦室的流入,商贾骚人的涌进,中原文化在这片红土地中扎根结果,使雷州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独放异彩。

此外,闻名遐迩的雷阳八景,饮誉海外的雷州陶瓷、珍珠,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技艺精湛的石雕木刻,别具一格的雷歌雷剧,奇异独特的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剧,摊舞、石狗等等。

雷州文化成了炎黄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作为雷州人民之一,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大家介绍雷州的经典文化:雷祖祠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只做了七年雷州刺史的陈文玉去世。

其任职期间,致力于各民族的和睦和对朝廷政令的执行,廉洁奉公,爱民惜土,平贼冠,筑防城,使雷州风调雨顺,物阜人丰,民风向上。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唐太宗皇帝表彰其功绩卓著,下诏为陈文玉建祠堂永世纪念。

之后,历朝历代都进行扩建、修缮,使祠堂不断扩大和延续下来。

现在所见到的雷祖祠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依山而立,坐北向南,气势不凡,古木葱笼,形凝古风。

祠堂分三进三殿两庑和花园,分别供陈文玉、飞将军李广、石神和陈文玉父亲。

祠内石刻碑文楹联众多,其中有宋朝宰相寇准题诗,大文豪苏东坡赋词,宰相李纲碑记,乾隆皇帝御笔匾额等,对“雷祖”给予无限的褒扬。

1996年,雷祖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州三元塔三元塔位于现在的雷州市区内,是我省著名砖塔之一,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州文化简介1

雷州文化简介1

雷州文化简介雷州,一个古老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

这里面有什么神秘、奥妙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让我们来了解雷州文化、学习雷州文化、感受雷州文化、传承雷州文化,共同探索那几千年来的文化溯源,了解其中的历史。

为此,我们对雷州文化进行了一些调查,其中包括了雷州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雷州民系、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州古文物等等。

让我们走进雷州,走进雷州文化吧!雷州文化,即在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雷州半岛的雷州市、遂溪县和徐闻县以及湛江市区和廉江市、吴川市的部分地区,逐渐形成独特的以闽语雷州话为通用语言的区域文化,其中雷州城是雷州文化的核心区域,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繁衍生息,自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徐闻县治、合浦郡治始,长期为县、郡、州、军、路、府、市之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岛及环北部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湛江调研时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发展雷州文化精华,打造广东地域文化品牌,用雷州文化充实和丰富岭南文化。

雷州文化,即是雷州半岛文化的简称,又称雷文化,亦称雷州文明。

是岭南地区最古老、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雷州思想指的是传统上雷州半岛内部对雷州半岛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称之为拥护雷州文化的意识形态。

雷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域名称,它地域包括现今雷州半岛上的雷州市、徐闻县、遂溪县、湛江市,由于雷州历史悠久促使形成产生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雷州半岛)――雷州文化;雷州和雷州文化在天下雷人心中都具有相当崇高的地位,雷州也成了海内外全体雷人的精神像征所系之处;雷州以它的深厚文化内涵“养育”了历史上无数个雷州先贤,促使造就了近现代无数个雷州精英,从而使雷州和雷州文化名满天下。

雷州半岛历代英才辈出,唐代刺史陈文玉“德政彰明”开发雷州半岛,被尊为“雷祖”;宋代广东名画家、诗人白玉蟾;明末清初越南河仙城开拓先驱华侨领袖鄚玖(莫玖);明清时期岭南三大清官之一陈瑸治理台政,官至闽浙总督,康熙皇帝称其为“清廉卓绝”;清代“汉学广东第一人”陈昌齐“著作等身、誉满京华”;清代“蓝旗飘飘,好汉任招。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怪!雷州敬狗又食狗众所周知,印度将“牛”敬奉如神灵般,牛过马路时人车都得让其三分,可见牛在印度的待遇甚至比人的还要好!然而,雷州却不同!且看雷州三怪中的两怪:怪一,不用狮子不用神,石狗镇宅把大门:怪二,一边敬狗为神仙一边狗肉吃得欢!印度的牛,雷州的狗,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雷州敬狗,奉祀的是石狗,石狗被视为神灵,而家犬却有着天壤之别的待遇,如狐朋狗友、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连狗的忠诚也被屈辱地丑化为狗腿子、走狗等。

雷州人敬狗却毫不忌讳地大啖其肉,两者背道而驰,算不算是亵渎神灵呢?是不是自相矛盾呢?为了解开这一怪谜,这还得追溯到石狗的相关文化和雷州民族的变迁。

石狗在雷州一带是家喻户晓的,据不完全统计,雷州境内现存有1.5万至2.5万只石狗,数量多且星罗棋布,这些石狗形态各异,给与人不同的美感:多数是蹲坐式,咧嘴仰首,立耳前视,刻工粗犷,有的形象似人,有的却如同狮子;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高大威武;笑容可掬者憨态怡人,面怒狰狞者不怒而威,被人们称为散布民间的“南方兵马俑”,已经成为雷州传统文化特色之一了!可是,石狗的摆放位置不像其他被奉祀的神灵那样正规,一般多见于城门古道、巷口、村口、井口、墓前、田间、桥头上、房屋前、乡野荒郊,有的还有修建石狗屋,或是将石狗放置在高高的石柱上。

到了某些节日,还有村民到石狗面前烧香奉祀,敬酒敬肉的,供如神灵般!当有小孩将石狗当马骑时,必遭到大人的责骂,最后大人还得带着小孩向石狗赔罪呢!现为了保护石狗文化,雷州市建立了专为石狗设计的博物馆!为何敬狗?到底石狗是不是雷州先民的图腾象征?这尚未定论,上古时代,人们的思维发展处于原始状态,面对自然界发生的现象迷惑不解,而臆造某一物象或籍以某一物象作为图腾,而又因当时的雷州是蛮荒要地,且地处多雷,弱小的先民们无法抵抗又深感恐惧,于是,便有“九耳呈祥,雷祖诞降”传说出现:据《雷祖志》记载:州西南起立,有村曰白皖,其居民陈氏……捕猎,养有九耳异尤,耳有灵机。

雷州半岛文化

雷州半岛文化

雷州半岛文化雷州半岛文化概述摘要:雷州因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

民俗风情、雷歌、雷剧、雷州方言、雷祖雷神、石狗……雷州文化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关键词:雷州、文化、奇、交融、历史悠久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属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

远在新石器时代,雷州便有人类繁衍生息。

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

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天南重地”之称。

作为雷州半岛上的一员,了解雷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雷州半岛的地理特点。

雷州半岛行政区划上属于湛江市,是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广东省西南部,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是我国第三大半岛。

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70公里,面积8500余平方公里。

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总长达1450公里,海洋资源相当丰富。

地势平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在100米以下。

南部为玄武岩台地;中西部和北部多为海成阶地;中东部为冲积和海积平原,地形平缓。

正是这种地形特征,造成了雷州半岛地表水缺乏,河流短少,且成放射状独流入海。

雷州半岛气候湿热,降雨丰富,属热带气候。

因而成为中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雷州之名的由来。

雷州半岛属于多雷暴地带,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雷州因多雷而得名”。

而古雷州得名是否与多雷有关,翻阅雷州的史籍,看到的是干旱的记载,世代祭雷祈雨的记载,却没有雷暴灾害的记载。

据权威的气象资料显示,云南勐腊年均雷暴日数达123.7天(最多148天),海南儋县122.5天(最多139天)……而湛江市年均雷暴日数为94.6天,古雷州的腹地今雷州市年均雷暴日数是96天,均不及印尼爪哇物茂的年均雷暴日数322天的三分之一。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

雷州,这个临近大海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本该是精致柔情的,却让我感受到粗犷、剽悍,一种不信天命只信自己的思想,一种虽然敬畏但不是流于表面而是真正的从心底、在血液中尊敬的态度和信仰。

雷州最著名的便是石狗文化。

当走进博物馆大门往右侧进去的时候,一排排一列列以某种动物形象示人的石雕呈现在眼前。

按照中国传统喜爱石狮的固定思维去看待,这雷州的石狮形象真是可人,从未见过如此憨态喜人的石狮子,而且身形不大就更显可爱。

走近仔细观察后又觉得这石雕似乎少了狮子的凶态和血腥,五官也略有不同,但也从未往犬类动物上联想过,更别说狗了。

一直到看到石雕旁边的文字解说才大吃一惊,原来这石雕的动物形态是狗,文字上还详细解释了石狗的来源,雷州人民为何崇拜狗,都一一有讲述和传说。

雷州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石狗的雕像,房屋的石狗镇宅辟邪;公园桥上的石狗做装饰;村里每年都会祭祀石狗以保平安,风调雨顺;还有小孩子穿戴着狗形帽子和衣服,寄托着长辈们平安长大的美好寄愿;等等。

估计这里的狗都会被好好对待吧,就如在泰国人心中大象是高贵的,特别是白象,所以他们对大象尤其保护喜爱。

某种动物被某个地方的人所喜爱就会受到超出寻常的保护和偏爱,如熊猫、袋鼠等。

随着人流一边细细欣赏形态各异的石雕一边耳听工作人员的解说,心想,这回狗在总算在中国这最南端的地方是打了场翻身仗,地位竟如此的高,被奉若祖先神明。

想不到的是一道名叫白切狗的菜式把我从惯性思维中拽出来狠狠地打了两巴掌,盖上一个否定的戳印。

对啊,怎么可以把这道雷州人爱吃的菜给抛之脑后呢!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疑惑,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何雷州人会有如此独特的文化?一边把狗奉若神明进行祭拜,一边却能毫无芥蒂地大块吃肉,这是得有多强悍的心理才能做出的举动。

若要说他们不尊敬也是说不过去的,从他们种种隆重而繁杂的习俗活动中可以看出雷州人对狗的敬畏,他们深信自己是犬类祖先和人类结合而繁衍出来的后人。

思前想后,我只能想到一个原因。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一、介绍雷州文化雷州是广东省的一个岛屿,地处南海之滨,自古以来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州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融合了岭南地区丰富的历史、传统和风土人情,形成了独特而多彩的文化景观。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扮演着传承和创新的角色,既传承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为岭南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雷州文化的传承1. 雷州文化的传统雷州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当地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习俗传统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基因。

雷州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民间舞蹈、方言等都是对岭南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延续。

2. 雷州文化的历史价值雷州地区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这些遗迹和遗产不仅见证了雷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人研究岭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3. 传统节庆活动雷州地区的传统节庆活动也是雷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例如春节的舞狮表演、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对岭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三、雷州文化的创新1. 文化产业的兴起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雷州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雷州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这为文化产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2. 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在文化创新方面,雷州地区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方式。

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将传统音乐与现代演出形式相融合,推出具有雷州特色的音乐节目等等,这些都展现了雷州文化的创新魅力。

3. 文化交流与融合雷州地区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进外来文化的也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新元素,使雷州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开展国际文化艺术节,举办岭南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都为雷州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总结回顾雷州文化作为岭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传承了岭南文化的丰厚底蕴,又在不断发展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PPT24页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PPT24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Leabharlann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4

雷州文化概述

雷州文化概述

雷州文化概述(总2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雷州文化概要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

全市总人口150万,辖18个镇1个街道办,459个村居委会、3306条自然村,29个党委、1692个支部、44505个党员。

境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面积40平方公里,雷城常住人口23万。

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6.57亿,其中工业产值15.84亿、农业产值43.21亿、社会零售总额26.38亿元、民营增加值32.25亿,三大产业比值4301:17.5:39.4。

本级财政年收入1.092亿元,在岗职工年纯收入9109元,农民年纯收入3206元。

雷城为雷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国务院颁布的10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颗熠熠生辉的南国明珠,是蕴藏历史文化的“大观园”。

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她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着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多元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系雷州文化。

雷州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

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是2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雷州文化表现八大历史脉络:以雷州石狗为代表的古代图腾文化;以“雷州换鼓”、雷歌、雷剧、姑娘歌、傩舞、头禄花灯、散花舞、蜈蚣舞、雷州音乐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以汉代伏波祠、唐代雷祖祠、宋代十贤祠、夏江天后宫、明代三元塔、清代古骑楼、古亭石桥、古牌坊、古民居为代表的古代建筑文化;以汉唐宋明时期促使雷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陶瓷古都”的南渡河沿岸的古民窑群址为代表的古代陶瓷文化;以“合浦珠还”、“中国珍珠第一村”流沙为代表的传统南珠文化;以宋代真武堂、浚元书院、雷州府学宫、元代海康学宫、明代雷阳书院、清末民初贡院等为代表的古代书院文化;以唐代“雷祖”陈文玉、宋代“十贤”、清代“清官”陈瑸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以“雷阳八景”、鹰峰岭、九龙山、天成台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