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百舸争流的思想》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百舸争流的思想优秀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优秀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c2a603804d2b160a4ec043.png)
存在决定思 维,是唯物
主义 然后
脑子里有 猪的形象
然后
思维决定存 在,是唯心
主义
小结:
哲学的基 本问题
是什么? (思维 和存在 内容 的关系 问题)
1、何者为第一性
(谁先谁后;谁是本原 谁是派生;谁决定 谁)
2、有无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为什么?
1、与生活的关系 2、对哲学的影响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悄然绽放。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人脑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 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存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
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很多美好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却不知道去好好珍惜,只有当我们在失去后或者犯错了,我们才会去说后悔没有珍惜,希望能给一次机会重新来过,只是这样的重来真的还能重来吗?我们谁都不能去肯定,路,自己选择,自己走下去,也许有人给你使绊,也许有人会拉你一把,但终归还是需要自己去选择,自己亲自去走。人生经历太多,失败了、跌倒了,可以站起来继续走,如果走错了,可以选择正确的路,但我们如果放弃了,就有可能一直停留在那,多年以后,或许你已经被遗忘。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010eb9b0717fd5370cdc12.png)
辨 别 : 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2、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5、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6、中外“神创论”
唯物主义
两千多年来。唯物主义 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 提高的过程,从古代的朴 素唯物主义到近代的机械 唯物主义,再到马克思、 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A、合理性: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 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B、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 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1.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 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神。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明)王守仁(阳明)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 宙。 ——(南宋)陆九渊
幡动、风动和心动反映了哪两个世界的关系?
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 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 (包括我们自身、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一关 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什么?
(思维 和存在 的关系 问题) 内容
1、何者为 本原
(谁先谁后;谁是 本原谁是派生;知论
哲学的基 本问题
2、有无 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 确认识存在)
为什么?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 与生活的关系 避。 不能回避且必须回 对哲学的影响 答。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9c6d13a45177232e60a237.png)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
是
学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什
基
内容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么
本
问
从生活实践看:
题
遇到且无法回避的。
为
原因
从哲学研究看:
什
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且必
么
须回答的问题;贯穿哲学
发展始终。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
哲学研究 的是?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 面内容?
zxxk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点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理解: ①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 ②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 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等。
Zx..xk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 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 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 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
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
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 在动啊!
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 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 会就会有饿的感觉。 存在
思维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 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 才空空的?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d4d596a8956bec0875e307.png)
2.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精选ppt
5
二、唯心主义
1.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心主义
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 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
一人骑二马
精选pptຫໍສະໝຸດ 151.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 学观点
D. 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
人限于认识 能力只能认 识“自在之 物”引起的 感觉,不能 认识“自在 之物”本身
“庄子梦蝶” 于是庄子就思 考了这样的问 题;庄子到底 是蝴蝶还是人, 梦境与现实谁 是真实的。
精选ppt
14
笛卡儿
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 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 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 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 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 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正确的是
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
总结
精选ppt
16
3.“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 子”,其意是指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精选ppt
5
二、唯心主义
1.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心主义
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 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
一人骑二马
精选pptຫໍສະໝຸດ 151.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 学观点
D. 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
人限于认识 能力只能认 识“自在之 物”引起的 感觉,不能 认识“自在 之物”本身
“庄子梦蝶” 于是庄子就思 考了这样的问 题;庄子到底 是蝴蝶还是人, 梦境与现实谁 是真实的。
精选ppt
14
笛卡儿
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 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 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 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 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 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正确的是
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
总结
精选ppt
16
3.“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 子”,其意是指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优质课件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36c0068e9951e79b8927b0.png)
物 及
万物之主也”,“心即 是天”,“心外无物,心 外无事,心外无理”
物”“未有此气,已有 此理”,“未有这事,先 有这理”
②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 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 精神”,自然界和人类
其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 社会是“绝对精神”的
观 感知”,“物是观念的 外化
点 集合”
③孔子“死生有命,富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 贵在天”
在”
联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
系 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
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特别提醒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
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 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2)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 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
的问题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
唯物
主义
和唯
即⑧古__代__朴__素__唯物主义、⑨近__代__形__而__上__学__唯 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心主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
义
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即⑩_主__观_
识和物质的关 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⑥同__一__性__的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的和
百 舸 争 流 的 思 想
哲学为
的基 本问 题
什 么
无法回避的⑦_基__本_问__题__
(3)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 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9 人教课标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9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74bd64f7ec4afe04a1dfdd.png)
探究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即: 意 识 与 物 质
思维能否正 确反映存在
休谟,大卫(Hume,David 1711~1776) 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 要代表。 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心理的知觉和感觉, 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的实体还是精 神的实体,究竟是否存在,我们是无法解答的。 他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
你赞同休谟的观点吗?为什么?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古谚语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 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市场供求
思维
客观情况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从实际出发
符合 主
人们的 思想如: 理论、 计划、 思想、 观点等
客
意识 以外的 一切事 物如: 地球、 生 物、 环 境、 国 情等
对哲学含义的总结
1.从本义上看:
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3.从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
人教版_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全文课件PPT
![人教版_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全文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a3fbd9ba1aa8114531d949.png)
人教版_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全文 课件PPT (优秀 课件)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
法论
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考点三、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
基本历史形态
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 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现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 本原。
B、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 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 上是正确的。
C、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 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 简单化。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 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 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 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即时检测 人教版_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全文课件PPT(优秀课件)
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神仙, 更没有鬼。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 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
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
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
局的重大决策。这说明(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C
考点二、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
法论
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考点三、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
基本历史形态
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 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现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 本原。
B、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 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 上是正确的。
C、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 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 简单化。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 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 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 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即时检测 人教版_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全文课件PPT(优秀课件)
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神仙, 更没有鬼。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 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
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
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
局的重大决策。这说明(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C
考点二、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1fee4cb9f3f90f76c61bbd.png)
核心考点突破
答案 解析 训练
【典例4】
本题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大哲学派别为切入点,考查
(2010·江苏单科,25)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 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 都主张( )。 A.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考生对唯心主义的正确判定。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 客观唯心主义。它们虽有不同 表现,但在世界本原问题的认 识上是相同的,即意识是世界 的本原。A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 现;B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D是不可知论的表现;只有C能
2. 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 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意识依赖于物质。
根本对立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 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 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 依赖于意识。
判断: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 有哪些?在观点后面打“√”号。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命题揭密
★★近三年有3次在此处命题,属于低频考点。命题形式为选择题。 高考命题通常直接考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的原因或者以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评论为背景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是考查重点,注意掌握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
复习要求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感受其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感受到毛泽东 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当代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高中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精品课件9
![【高中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精品课件9](https://img.taocdn.com/s3/m/44894d3ff12d2af90242e6ac.png)
B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的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 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正确答案:D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标准
对哲学含义的总结
1.从本义上看:
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3.从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 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
•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 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 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 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 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 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 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 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 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 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主观出发
一律抓 紧抗旱!
漫画说 明了什么 问题?
请领导 指示
结论一: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 问题。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结论二: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教学课件9 人教课标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教学课件9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af194f1711cc7931b716ea.png)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古谚语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 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市场供求
思维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客观情况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从实际出发
人们的 思想如: 理论、 计划、 思想、 观点等
符合
主
客
观
观
脱离
从情等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的问题 C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A
B 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正确答案:D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标准
高官,为什么发表这样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赶
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
“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
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你认
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二者的关系应该
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 维 即: 与意 存识 在与 的物 关质 系 问 题
百舸争流的思想优秀PPT课件8 人教课标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优秀PPT课件8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6fb48c49649b6649d74743.png)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历史形态
(1)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 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 是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 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成世界的 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 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精神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 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 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
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 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风景在路上,我们需要去寻找,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谁都有无奈,谁都有生活的压力,只是你们的选择不一样,当你走上自己的路,或许你会觉得轻松,或许你会觉得很难,但那终归是属于自己的路,因为生活,始终在你手中。是在医院渡过,然而和母亲在一起的毎一刻都是温暖美好的。四年前,母亲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生命就是如此脆弱,逝去和別离,陈旧的情绪某年某月的那一刻如水泻闸。水在流,云在走,聚散终有时,不贪恋一生,有你的这一程就是幸运。那是地久天长的在我的血液中渗透,永远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生命里。
人,活着其实很累,在公司,上有可能需要讨好领导,下还需要和同事打好关系,回家需要处理好家庭的关系,交际需要维护好朋友自己的友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各种质疑的话语,让我们心里、身体上背负着更重的压力。
百舸争流的思想优秀PPT课件9 人教课标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优秀PPT课件9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dfd9a1c8d376eeafaa3143.png)
时光在飞逝,父母容颜渐渐沧桑,望着父母佝偻的背影,心里一阵阵莫名的心酸。年轻时不努力拼搏,老了就自己受苦,这是现在年轻人经常激励自己的话,为了所谓的以后,我们牺牲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却没有谁知道以后的样子又会是如何,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在选择,学业、事业、爱情……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以说生活中我们时刻面临着选择,选择不一样,结局也会不一样,只是你的选择是否真正发自内心还是出自于生活的无奈,已经无人理会。人生路需要走很久,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正如我们工作平台选择不一样,起点也会不一样,领导选择不一样,或许你的结局也会不一样,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所以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去指责,生活对谁都一样,选择永远在你手中,跟着心走,或许你就能找到一个真正的自己。
老吴走后每一天孩子起床都是老李叫他们起床,洗脸,吃饭上学,都是老李管的。孩子们放学就在老李家里学习,写作业,吃饭。每到星期天老石钓来鱼做熟以后,就端到老李家让老吴的孩子打牙祭。老赵的孩子学习好,只要有时间就去老吴家帮助他的孩子辅导功课。就这样两个多月很快过去了,老吴两口子回来了,他们看到家里面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孩子们也长胖了,也爱学习了。他当面给老李鞠了一躬表示十分的感激,还给老石的孩子带了一些当地的土特产,给老赵的孩子买了几件衣服。 老干部老李当时家里有一部电话机,这个电话机就成了几家人共同使用的了。那个时候打个电话一般不太容易,当时电话机是个除了单位有一部以外,根本很少有个人电话的。老石在休息的时候喜欢出去钓鱼,他这个人喜欢钓鱼,就是不太喜欢吃鱼。钓的鱼一部分留下给自家孩子吃一些,大部分的鱼都分给邻居吃了。老李特别喜欢吃鱼,老石就经常把钓的鱼给他吃。老赵是个食堂的采购员,经常可以买到别人还没有吃到的反季节蔬菜,大家经常让他给代买一点便宜的蔬菜,或者便宜的鸡蛋,或者便宜的肉和其他调味品。 当时一般的人家里都没有电视机,最多有个半导体收音机就是很好的了。大多数人下班吃完饭没有事就是喜欢串串门,一起都聊的是过去的事情,以及现在的工作和家常事。串门是特别普遍的现象。现在这个年代在一起住了好久也不知道邻居是干啥的,或者姓啥叫啥,哪里的人都不知道。就是住在隔壁的也就是看见了打个招呼点个头,各自开门关门就走开了,与那个时候的邻里关系没法相比。老吴是个老师,也是一个戏迷,爱听京剧,也是一个爱下象棋的。老吴一有空就和老李下棋玩,于是他们有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几家人的孩子相处得也是特别的好,一般放了学就在一起学习玩耍。 在那个时候,人们心里都是充满着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是跟着毛主席共产党好好的为人民服务。小孩玩的游戏,多是是刀枪、打仗的游戏,还有电影里看见的剧情。他们拿着玩具枪,还有木头做的宝剑,或者花五角钱可以买一根长杆木头大刀。他们拿着这些玩具就分出两个队伍。你这个队伍藏起来,他们埋伏起来之前还要伪装好,他们一般都是藏在山坡底下或者是草多的地方。有的头上还要带上细树枝编的帽子或者是柳树条编的头箍,他们就趴在草丛里一般很难被另外一群小伙伴发现的。那个队伍就到处找他们,这个游戏叫做抓特务,或者叫做打伏击抓俘虏。他们一有时间,或者一放寒暑假,一群孩子就喜欢玩这个游戏,特别好玩。那一两个月就是孩子们的天下了,非常热闹。除此之外就是滚铁环、碰膝盖游戏。女孩子喜欢跳皮筋、跳格子、跳绳、打沙包、唱歌,也喜欢玩抓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在选择,学业、事业、爱情……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以说生活中我们时刻面临着选择,选择不一样,结局也会不一样,只是你的选择是否真正发自内心还是出自于生活的无奈,已经无人理会。人生路需要走很久,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正如我们工作平台选择不一样,起点也会不一样,领导选择不一样,或许你的结局也会不一样,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所以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去指责,生活对谁都一样,选择永远在你手中,跟着心走,或许你就能找到一个真正的自己。
老吴走后每一天孩子起床都是老李叫他们起床,洗脸,吃饭上学,都是老李管的。孩子们放学就在老李家里学习,写作业,吃饭。每到星期天老石钓来鱼做熟以后,就端到老李家让老吴的孩子打牙祭。老赵的孩子学习好,只要有时间就去老吴家帮助他的孩子辅导功课。就这样两个多月很快过去了,老吴两口子回来了,他们看到家里面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孩子们也长胖了,也爱学习了。他当面给老李鞠了一躬表示十分的感激,还给老石的孩子带了一些当地的土特产,给老赵的孩子买了几件衣服。 老干部老李当时家里有一部电话机,这个电话机就成了几家人共同使用的了。那个时候打个电话一般不太容易,当时电话机是个除了单位有一部以外,根本很少有个人电话的。老石在休息的时候喜欢出去钓鱼,他这个人喜欢钓鱼,就是不太喜欢吃鱼。钓的鱼一部分留下给自家孩子吃一些,大部分的鱼都分给邻居吃了。老李特别喜欢吃鱼,老石就经常把钓的鱼给他吃。老赵是个食堂的采购员,经常可以买到别人还没有吃到的反季节蔬菜,大家经常让他给代买一点便宜的蔬菜,或者便宜的鸡蛋,或者便宜的肉和其他调味品。 当时一般的人家里都没有电视机,最多有个半导体收音机就是很好的了。大多数人下班吃完饭没有事就是喜欢串串门,一起都聊的是过去的事情,以及现在的工作和家常事。串门是特别普遍的现象。现在这个年代在一起住了好久也不知道邻居是干啥的,或者姓啥叫啥,哪里的人都不知道。就是住在隔壁的也就是看见了打个招呼点个头,各自开门关门就走开了,与那个时候的邻里关系没法相比。老吴是个老师,也是一个戏迷,爱听京剧,也是一个爱下象棋的。老吴一有空就和老李下棋玩,于是他们有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几家人的孩子相处得也是特别的好,一般放了学就在一起学习玩耍。 在那个时候,人们心里都是充满着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是跟着毛主席共产党好好的为人民服务。小孩玩的游戏,多是是刀枪、打仗的游戏,还有电影里看见的剧情。他们拿着玩具枪,还有木头做的宝剑,或者花五角钱可以买一根长杆木头大刀。他们拿着这些玩具就分出两个队伍。你这个队伍藏起来,他们埋伏起来之前还要伪装好,他们一般都是藏在山坡底下或者是草多的地方。有的头上还要带上细树枝编的帽子或者是柳树条编的头箍,他们就趴在草丛里一般很难被另外一群小伙伴发现的。那个队伍就到处找他们,这个游戏叫做抓特务,或者叫做打伏击抓俘虏。他们一有时间,或者一放寒暑假,一群孩子就喜欢玩这个游戏,特别好玩。那一两个月就是孩子们的天下了,非常热闹。除此之外就是滚铁环、碰膝盖游戏。女孩子喜欢跳皮筋、跳格子、跳绳、打沙包、唱歌,也喜欢玩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基本派别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近代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和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基本形态 本原 进步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
唯 唯物主义 物
主 近代
形而上学
义 唯物主义
具体 物质 形态
否认神创论, 坚持了唯物 主义的方向
(1)没有科学依据 (2)复杂问题简单化
知识体系
易错知识大追捕 1、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 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3、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问题。
4、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 就是唯心主义。
易错知识大追捕 5、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彻底认识世界 是不可能的。
唯
客观唯心主义
心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
主 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义
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 由超时间、超空间的“客观精神”决定的, 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以下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客 观 唯
理 生 万
心
物
主
义 朱熹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
•
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 会给出 标题。 同学们 要留意 并仔细 分析文 段的标 题。因 为大部 分标题 本身就 概括了 文言文 的主要 内容。 理解题 目可以 帮助自 己理解 材料的 内容, 从而正 确答题 。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第一方 面的不同
思即 维 意 谁是本原 与 识 (谁决定谁) 存与 在物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 一标准
的质 关 的 有无同一性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系 关 (思维能否正确 (可知论)
问 系 反映存在) 题问
题 包括两个方面
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前者是一般哲
学都会遇到的问题,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
问题。
D 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 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考点突破 02
•
6.赫鲁晓夫因退一步成就了自己,卡 耐基因 退一步 获得友 谊,由 此可见 ,退一 步不但 给他人 留下一 片天地 ,同时 也给自 己留下 了更宽 阔的天 地。退 一步不 仅表现 了对他 人一份 爱,更 表现了 自己对 自己的 爱,这 种爱已 经超出 了人与 人的界 限,于 社会每 一个角 落中显 示着它 的力量 。
观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南宋)陆九渊
唯
心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主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义 --《坛经》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英)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 ”
哥哥你大胆的往前走啊!莫回头!
唯心主义-- 把意识作为本原
(1)哲学上两个对子
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物 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义 和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唯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心
主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义
辨证的
辨证的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
形而上学的
命题点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解题指导:如何判断唯物主义派别和唯心主义派别
•
4.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 型即词 语解释 题、句 子翻译 题和内 容理解 题。对 于不同 的题目 则采用 不同的 解题方 法.
•
5.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 思路, 把握文 章层次 之间的 关系, 并且能 够概括 出文章 各个层 次的含 义。其 次,能 够抓住 文章的 关键语 句,概 括文章 的要点 ,把握 文章的 主旨。 在答题 之前我 们要结 合注释 ,疏通 文意, 读懂语 段。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 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 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 才是惟一存在的“唯我论”。
以下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
主
————(明)王守仁(阳明)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图示各属什么观点?
1.水上乐园 (唯心主义)
2. (唯物主义)
3.庄子梦蝶 (不可知论)
4.神七飞天(可知论)
《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 )
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B.体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
原子
坚持并 发展了 唯物 主义
(1)仍然把物质归结具体的物 质——原子
(2)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形态。
(3)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 物 - 唯物主义 质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把意识作为本原
•
1、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 学习的 价值, 具有积 极的学 习态度 和浓厚 的学习 兴趣;能养成 良好的 学习习 惯,掌 握适合 自身的 学习方 法;能自 主学习 ,具有 终身学 习的意 识和能 力等。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王守仁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 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 家,称阳明先生。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
康德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
• 一是关于物质对 象和上帝是否存 在不可知;
理绝 念对 世精 界神
知识延伸——绝对精神. 黑格尔心中有一个“世界之神” ——创造了这世界上一切东西。 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从它那里产生,最后又都返回到它那 里去。不同于人的“精神”,是独立于所有人、事物的。它是 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的一种精神性的本原。 这就是“绝对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宗 教)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 一标准
典型代表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系 关 (思维能否正确 (可知论)
问 系 反映存在) 题问
题 包括两个方面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典型代表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唯物主义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
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 材料中惠子认为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 乐趣,因此是不可知论。B不符合题意,可知论与不 可知论的分歧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 不符合题意,这是可知论;D与题意无关。
• 易错点 错误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 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
朱熹的经典论述,“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
寂”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论断。
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 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 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 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下列观点唯心主义有区别吗
1、 心外无物。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我思故我在。 5、理在事先。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 另一个是关于经 验之间因果关系 (或普遍必然规律) 是否存在不可知。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 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 在的,即所谓“自在之 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 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 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 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 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 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 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 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13、二元论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之外的第三大哲学派别。
14、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 赖、不可分割的。
15、世界上尚有不可认识之物。
考点突破 01
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第一方 面的不同
思即 维意 与识 存与 在物 的质 关的
谁是本原
(谁决定谁)
有无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6、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7、人的意志就是绝对精神 。
8、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
9、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于客观唯心主义而言是 种进步。 10、形而上学只能和唯心主义相结合。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近代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和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基本形态 本原 进步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
唯 唯物主义 物
主 近代
形而上学
义 唯物主义
具体 物质 形态
否认神创论, 坚持了唯物 主义的方向
(1)没有科学依据 (2)复杂问题简单化
知识体系
易错知识大追捕 1、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 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3、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问题。
4、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 就是唯心主义。
易错知识大追捕 5、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彻底认识世界 是不可能的。
唯
客观唯心主义
心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
主 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义
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 由超时间、超空间的“客观精神”决定的, 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以下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客 观 唯
理 生 万
心
物
主
义 朱熹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
•
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 会给出 标题。 同学们 要留意 并仔细 分析文 段的标 题。因 为大部 分标题 本身就 概括了 文言文 的主要 内容。 理解题 目可以 帮助自 己理解 材料的 内容, 从而正 确答题 。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第一方 面的不同
思即 维 意 谁是本原 与 识 (谁决定谁) 存与 在物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 一标准
的质 关 的 有无同一性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系 关 (思维能否正确 (可知论)
问 系 反映存在) 题问
题 包括两个方面
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前者是一般哲
学都会遇到的问题,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
问题。
D 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 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考点突破 02
•
6.赫鲁晓夫因退一步成就了自己,卡 耐基因 退一步 获得友 谊,由 此可见 ,退一 步不但 给他人 留下一 片天地 ,同时 也给自 己留下 了更宽 阔的天 地。退 一步不 仅表现 了对他 人一份 爱,更 表现了 自己对 自己的 爱,这 种爱已 经超出 了人与 人的界 限,于 社会每 一个角 落中显 示着它 的力量 。
观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南宋)陆九渊
唯
心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主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义 --《坛经》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英)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 ”
哥哥你大胆的往前走啊!莫回头!
唯心主义-- 把意识作为本原
(1)哲学上两个对子
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物 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义 和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唯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心
主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义
辨证的
辨证的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
形而上学的
命题点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解题指导:如何判断唯物主义派别和唯心主义派别
•
4.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 型即词 语解释 题、句 子翻译 题和内 容理解 题。对 于不同 的题目 则采用 不同的 解题方 法.
•
5.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 思路, 把握文 章层次 之间的 关系, 并且能 够概括 出文章 各个层 次的含 义。其 次,能 够抓住 文章的 关键语 句,概 括文章 的要点 ,把握 文章的 主旨。 在答题 之前我 们要结 合注释 ,疏通 文意, 读懂语 段。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 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 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 才是惟一存在的“唯我论”。
以下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
主
————(明)王守仁(阳明)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图示各属什么观点?
1.水上乐园 (唯心主义)
2. (唯物主义)
3.庄子梦蝶 (不可知论)
4.神七飞天(可知论)
《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 )
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B.体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
原子
坚持并 发展了 唯物 主义
(1)仍然把物质归结具体的物 质——原子
(2)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形态。
(3)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 物 - 唯物主义 质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把意识作为本原
•
1、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 学习的 价值, 具有积 极的学 习态度 和浓厚 的学习 兴趣;能养成 良好的 学习习 惯,掌 握适合 自身的 学习方 法;能自 主学习 ,具有 终身学 习的意 识和能 力等。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的存在
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王守仁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 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 家,称阳明先生。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
康德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
• 一是关于物质对 象和上帝是否存 在不可知;
理绝 念对 世精 界神
知识延伸——绝对精神. 黑格尔心中有一个“世界之神” ——创造了这世界上一切东西。 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从它那里产生,最后又都返回到它那 里去。不同于人的“精神”,是独立于所有人、事物的。它是 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的一种精神性的本原。 这就是“绝对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宗 教)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 一标准
典型代表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系 关 (思维能否正确 (可知论)
问 系 反映存在) 题问
题 包括两个方面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典型代表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唯物主义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
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 材料中惠子认为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 乐趣,因此是不可知论。B不符合题意,可知论与不 可知论的分歧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 不符合题意,这是可知论;D与题意无关。
• 易错点 错误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 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
朱熹的经典论述,“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
寂”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论断。
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 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 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 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下列观点唯心主义有区别吗
1、 心外无物。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我思故我在。 5、理在事先。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 另一个是关于经 验之间因果关系 (或普遍必然规律) 是否存在不可知。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 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 在的,即所谓“自在之 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 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 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 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 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 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 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 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13、二元论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之外的第三大哲学派别。
14、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 赖、不可分割的。
15、世界上尚有不可认识之物。
考点突破 01
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第一方 面的不同
思即 维意 与识 存与 在物 的质 关的
谁是本原
(谁决定谁)
有无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6、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7、人的意志就是绝对精神 。
8、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
9、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于客观唯心主义而言是 种进步。 10、形而上学只能和唯心主义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