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_高二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磁场-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高二物理教案磁场-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a93c4ea0ccbff121dc36831a.png)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第一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教学目的1复习左手定则,掌握F安方向的规律.2实验探索法研究F安大小的规律.3初步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有关实验的电路课前连接好,首先简单介绍J2431型电磁感应演示器,暂不接通场源电路).师:用什么方法可以探明,铁心间有无磁场(图1所示)?生:在其中放入小磁针或与永磁铁接触.师:将软磁针放入呢?(学生议论)我们试试看.【实验一】放入软磁针板,观察:再接通场源电路观察.由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生:开始因软磁针没有竖立,说明无磁场,通电后软磁针竖立起来,说明这时存在磁场.师:从磁针竖立情况看,这个磁场用磁感线描述是什么形状?磁感线的方向如何确定?生:磁感线沿竖直方向平行排列,方向可用小磁针或永磁铁的N极受力情况判断.【实验二】指定一学生用永磁铁检验两磁极极性,井以N、S标出.师:(再继续启发)检查空间有无磁场,除了用小磁针的方法外,还有什么其它方法?生:通电导线.师:也可以通过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情况来检验有无磁场(引入课题).2 新课教学师:以前学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吗?生:初中学过.师:初中我们研究过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什么问题?生: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方向.师:这个方向用什么办法判断?生:用左手定则.板书:1.磁场对电流作用力方向:左手定则.(结合投影复习左手定则内容)【买验三】利用图l装置演示电流垂直磁场时受力并验证左手定则:给滚动导体ab通电后,ab从静止状态开始滚动,说明ab在滚动方向上受力,其方向符合左手定则,改变电流方向,再验证一次.师: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大小我们没研究过,今天我门来研究.板书:2.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大小.师:磁场对电流作用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猜看(允许学生大胆猜测,不仅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还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生甲:和电流强度I有关.生乙:和导线长度L有关.生丙:和磁场强弱有关.板书:F安与I、L、场的强弱有关.师:还与什么有关?我们做实验看看.【实验四】演示电流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力,由于调节两导体轨道水平的困难,本实验改变磁场的方向(图2).这样就阻挡了学生的视线,可加一个和水平成45°角的大平面镜使学生观察到导体通电后不动.由安培表指示可运动导体上的电流,提醒学生看电流大小和运动时一样.(这个实验与实验三对比,目的是让学生悟出:“F安”还与导线放置的方位有关)结论1: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大小与导线方位有关.师:由于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大小和磁场与通电导线的位置有关,所以我们就只研究当磁场和电流垂直情况下,作用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同学们的三个猜想正确与否.师:物理学上要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几个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常采用什么方法?生:控制实验条件保持其它量不变,分别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师:我们就研究电流垂直磁场时,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力F⊥,F⊥与什么因素有关?生:因电流在磁场中位置确定,即磁场强弱一定;又因电流垂直磁场,即电流放置的方位确定;F⊥.应该与I和L有关.(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可领悟后边实验原理与研究方法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设计实验的能力.)板书:3.用实验方法研究电流垂直于磁场时,F⊥与I、L的关系【实验五】用电流天平研究F⊥.与I、L的关系.(1)介绍电流天平的构造、原理和有关电路(出示实物并配合投影片详细讲解,实物图及电路图如图3所示).提出以下问题边讨论边讲解.A.螺线管中磁场的方向如何?大小有什么特点?磁场强弱与什么有关?怎么使螺线管内部磁场保持不变?B.E型导线中通入电流后各边是否都受力?受力方向如何?怎么改变受力部分的长度?怎么改变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如何测出受力大小?(教师说明:E型通电导线中因AC、BD两段通电导线和磁感线平行所以不受力;AB段和磁感线垂直只有它受力,因此这个实验能很好研究F ⊥随I和L的变化情况.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可使学生对实验设计思想、实验装置的原理获得透彻理解)(2)实验研究F⊥与I的关系.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板书:结论2:L一定时,F⊥∝I(3)实验研究F⊥与L的关系,实验结果如表二所示(说明:表二第二组数据是从表一第二行来).板书:结论3:I一定时,F⊥∝L总结两次结论板书:F⊥=kIL(实验结果对“F安”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也为B的引入奠定了基础)师:k表示什么呢?k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我们下节课将要讨论这个问题.3 布置作业:布置紧扣本节内容的三个知识水平一般的作业题,具体题目略.第二节磁感应强度B教学目的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抽象出磁感应强度“B”的概念.2初步形成对“B”的物理意义、定义方法、单位及其矢量性的完整认识.3初步理解磁场对电流作用力F⊥=BIL的意义.4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教学过程1 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师:要了解公式F⊥=kIL中k的物理意义,先将公式变为k=F⊥/IL,从表一、表二中数据分析能得到什么结论?师:F⊥/IL是一个恒量,和IL的大小无关,它一定表示磁场的一种特性.表示磁场什么特性呢(停顿一会儿再分析)?它反映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力大小的特性:F⊥/IL比值大,表示磁场对相同的IL的通电导线作用力大;F⊥/IL比值小,表示磁场对相同的IL的通电导线作用力小.它反映磁场强弱的特性.这里有三点需要特别强调的:第一,我们的两次实验,都是在磁场的同一个地方,所以上述F⊥/IL比值不变,应有一个条件即对磁场中同一地方,F⊥/IL比值不变.第二,和电场强度相似,对于磁场中同一地方,即使IL等于零时,F⊥也等于零,其比值不为零,也非无限大,仍等于原来的比值.这才说明F⊥/IL表示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特性和IL值的大小、有无都无关.第三,对磁场中不同地方,F⊥/IL比值一样吗?【实验六】如图4所示,同一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不同位置时,因受力而摆起的角度不同.师:摆角大小说明什么问题?生:摆角越大,受力越大,说明相同的IL在磁场中不同位置受力不同,且受力大的比值k就大,所以k反映的是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特性.师:要在磁场中不同位置使F⊥都相同,I越大k如何?说明什么?生:I越大,k越小,说明磁场越弱;反之,I越小,k越大,磁场越强;k反映的是磁场的强弱.师:既然k能定量反映磁场强弱,它与电场中哪个物理量类似?怎么给它命名最合适?生:k与电场强度E类似,它应叫磁场强度.师: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它之前已有一个物理量叫磁场强度了,所以它叫另一名字:磁感应强度B.2 引入B板书:磁感应强度B在教师启发引导之下总结出B的物理意义、定义式、方向规定、单位,并通过例题巩固.3“F安”的定量表达师:有了B之后,如何定量表达F安呢?生:可由B的定义式导出F⊥=BIL师:这个表达式适用于什么情况?生:磁场强弱(B)一定且电流I垂直于B师:当I、L一定时,F⊥与B是什么关系?生:F⊥正比于B师:我们再用实验[五] 装置验证一下这个关系.【实验七】用电流天平验证F⊥与B的关系(首先向学生说明:螺线管内部的B与螺线中电流强度I0成正比).实验记录如表三.师:总结:在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的情况下,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大小决定于I、L、B三个因素且与它们成正比,这证明了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我们不仅找到了F⊥与I、L、B间的精确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初步尝试了如何探索物理规律.它的基本方法即:提出假设(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分析实验结果揭露本质特性→用数学方法对实验结果做出精确描述.我们所分析的决定“F安”大小的四个因素在公式F⊥=BIL中是如何体现的?若电流与磁场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是否受力?若受力,力的大小如何?以上问题我们将在课外活动讨论.(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为好学生的学习留下悬念)布置作业(略)教学说明1 标题的变动:“先讲F安、再讲B”,还是“先讲B,后讲F安”表面看似乎是小事,实则不然,我们“先讲F安,再讲B”目的是使标题顺序更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让第一个标题的出现是学生熟知的,可使学生很快在旧的认知结构中找到与新知识的连结点,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使旧知识更自然、顺利的与新知识接轨而形成为更丰富、更高级的认知结构.2 我们的思路:在初中基础上启发学生猜想F安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再仔细用定量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同时得出F⊥∝IL的关系,使这两节课充分展示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目的中渗透研究方法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3 由于充分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加之仔细定量的实验,在客观上为“B”的引入做了充分铺垫,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既不增加课时,又降低了引入“B”的突然性和台阶.只要课后不让学生解“难题”,这种教学安排不仅对今后学理科的学生有益,同样,对今后学文科的学生在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能力方面也是有好处的.4 学生和其他老师的反映:由于为学生铺设了合理的思维坡度,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热烈,思维活跃,形成了较和谐的课堂氛围,实验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关“B”的定义条件,对“B”的理解及F安的决定因素等在各种反馈信息中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听课教师都肯定了这两节课在培养能力及科学方法渗透方面的突出特点.关于演示实验的几点说明1对J2431型电磁感应演示器的改进和注意事项为保证本文【实验三】的成功,第一,要挑选质量轻表面光滑的滚动导体,我们选用一小段拉杆天线;第二,课前仔细调节两轨道的水平状况.其后做【实验四】时,我们只改变磁场方向,而不动两水平轨道.但原仪器两水平轨道间的距离比两磁极间距离大,需要老师重新打孔移动两水平轨道间的距离,才能实现我们的设想.2 对电流天平的改进和意见由于电流天平体积小,指针显示可见度低,需做改进.用轻质材料将指针加长10cm右,这样可使指针转角一定时,针端点转过的弧长增加,同时每次接通电流之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指针位置的变化.建议厂家生产供演示用的大型电流天平,同时将E型导线改为如图5所示的为可移动式,以便于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不同位置处的受力大小.3 如果电流天平数量足够,能把探索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演示实验改为并进实验,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物理优质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物理优质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8da0b1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d.png)
物理优质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电磁学》第四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围绕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安培力定律的推导,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磁感应强度的计算,以及安培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安培力定律,能够运用安培力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 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掌握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安培力、磁感应强度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安培力公式的推导及运用,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重点:安培力定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磁铁,幻灯片。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吸引力与电流、磁场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推导安培力定律,解释安培力与电流、磁场之间的关系。
(2)讲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推导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
3. 随堂练习:根据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安培力及磁感应强度的题目。
4. 知识拓展:介绍安培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电机、发电机等。
六、板书设计1. 安培力定律公式:F = BILsinθ2.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F/(ILsinθ)3. 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电流、磁场下的安培力。
(2)根据给定条件,计算磁感应强度。
2. 答案:(1)F = BILsinθ(2)B = F/(ILsinθ)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安培力、磁感应强度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流体发电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安培力定律的推导和运用2.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和计算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中的公式展示和关系图5.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一、安培力定律的推导和运用1. 安培力方向:根据左手定则,让磁场垂直穿过掌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安培力的方向。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案)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d8aa2da216147916112820.png)
第十五章
磁场
【课 题】15.2、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授课日期】2005 年 10 月 日
星期
【授课班级】高二( )第 节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于 锋
【教学目标】
1、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运用之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安培力,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平行时,安培力最小;磁场方向与电流方
2、注意: (1) 若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则磁场力的方向、电流方向、磁
场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2) 若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不垂直,则磁场力的方向仍垂直于电流
方向,也同时垂直于磁场方向。
(1)改变电流的方向: N
F I
S (2)改变磁场方向
S
I F N
N
I F S
归纳:无论是何种情况与第一幅中 F、B、I 方向关系一样。 遵循左手定则。
力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通以同向电流时,互相吸引.
B.通以同向电流时,互相排斥.
C.通以反向电流时,互相吸引. D.通以反向电流时,互相排斥.
ab
例 2 把一根柔软的螺旋形弹簧竖直悬挂起来,使它的下端刚好跟
杯里的水银面接触,并使它组成如图 3-12 所示的电路,当电键 S 接通后,
将看到的现象是
安培力的使用条 件:磁场均匀,电 流方向与磁场方
向垂直。
四、左手定则 讨论:安培力有方向吗?如何去确定呢? 演示实验:改变 I、B 方向,确定 F、B、I 三者关系呢? 1、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
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 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 的受力方向.
高二物理最新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精品
![高二物理最新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edd691da6c30c2259019eda.png)
课题:§13.3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教学目的:1、理解磁感应强度B 的定义、单位、矢量性2、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知道什么是匀强磁场及其磁感线的分布情况3、知道什么是安培力,知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流受的安培力为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受安培力的大小F = BIL4、会用左手定则熟练地判定安培力的方向教学重点:掌握电流与磁场垂直时,安培力的大小为F = BIL ;理解和掌握左手定则教学难点:掌握电流与磁场垂直时,安培力的大小为F = BIL ;理解和掌握左手定则教学过程:磁场不仅具有方向,而且也具有强弱。
怎样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呢?实验表明:将通电导线放入磁场中,导线要受到磁场力作用,我们把这种力称为安培力。
物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证明,同样长度、同样强度的电流,方向不同时,所受的安培力也是不同的,但是,当电流垂直磁场时,所受的安培力最大。
于是,磁场的强度可以这样定义——一、磁感应强度⒈磁感应强度:在磁场中垂直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 跟电流I 和导线长度L 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
⒉表达式:B = ILF ⒊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国际符号是T 。
1T = 1m A N 。
顺便说明,一般的永磁体磁极附近的磁感应强度是0.5T 左右,地球表面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约为5.0×10-5T 。
⒋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⒌注意:⑴磁感应强度由磁场本身决定,即由产生磁场的电流大小、分布和点的位置决定,与检验电流无关。
⑵用磁感线也可直观地反映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磁感线越密处,磁感应强度大、磁场强。
若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称为匀强磁场。
根据匀强磁场的特点,请同学们画出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的空间分布。
有了磁感应强度,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研究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三、安培力⒈安培力大小:F =BI L 。
2024年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2024年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deb145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7.png)
2024年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九章《电磁学》第四节《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详细内容包括:1. 安培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2.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及其物理意义;3. 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4. 安培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安培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2. 了解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单位和计算方法;3. 能够运用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安培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磁铁、导线、电源、实验用铁架台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磁悬浮列车、电动机等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磁力原理。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安培力的定义、计算公式;(2)讲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及物理意义;(3)阐述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安培力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安培力的定义、计算公式;2.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及物理意义;3. 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4. 例题及解答;5. 实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已知电流和磁场,求安培力;(2)分析题:讨论安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3)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2. 答案:(1)略;(2)略;(3)实验步骤:①准备实验器材;②测量电流和磁场;③计算安培力;④分析实验结果。
物理教案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物理教案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b0b2a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0.png)
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五节“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
具体内容包括:安培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磁感应强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及其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安培力的概念,理解安培力的大小与电流、磁场及导体长度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理解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掌握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安培力的定义和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难点:安培力大小的计算,磁感应强度与安培力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磁铁、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架、电压表架、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等实例,让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引出安培力的概念。
2. 理论讲解(1)安培力的定义: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在磁场中会受到一个力,这个力称为安培力。
(2)安培力的大小:安培力F = BILsinθ,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I为电流大小,L为导体长度,θ为导体与磁场的夹角。
(3)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B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其单位为特斯拉(T),计算公式为B = F/IL。
3. 实践操作(1)实验一:测量安培力。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流、磁场强度、导体长度下的安培力,并记录数据。
(2)实验二:测量磁感应强度。
利用实验一的数据,计算磁感应强度,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安培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磁感应强度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安培力的定义、计算公式。
2. 磁感应强度的概念、物理意义、计算公式。
3. 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电流、磁场、导体长度下的安培力。
高二物理-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案
![高二物理-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4d553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c.png)
高二物理-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安培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理解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掌握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1.理解安培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2.运用公式完成相关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Step1:导入讲师通过实例介绍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意义和重要性。
Step2:知识点阐述讲师介绍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等,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
Step3:实验探究教师根据实验设计,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数据,并引导他们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Step4: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相关的实例和计算公式,分析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Step5:讲解案例讲师使用故事、实例、案例等方式,讲解实际生活中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6:总结巩固教师让学生从实验、讨论和案例中总结和巩固知识点,检查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Step7:作业让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结果、讨论和总结,检查学生对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通过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3.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在实验、讨论和总结中发挥主体作用。
《安培力_磁感应强度》教学设计
![《安培力_磁感应强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042a6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7.png)
《安培力_磁感应强度》教学设计《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学设计222011315231228 冯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2)会利用安培力公式F=BIL 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ILF B = 进行相关计算;(3)掌握匀强磁场的特点;(4)熟练应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2)与电场一节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
(3)掌握物理学常用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德育目标:(1)体会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2)学习物理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意义;(2)安培力公式F=BIL 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ILF B =理解与应用;(3)安培力方向的判断:左手定则;教学难点: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实验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提问:①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②巨大的电磁铁能够吸起成吨的钢铁,小磁铁只能吸起小铁钉;磁场中,不同位置的磁感线疏密不同。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③我们如何表示磁场的强弱呢?2.类比分析:通过类比分析得出:本节课讨论的思路是从研究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着手,寻找出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3.引入新课:通常我们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称为安培力,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确定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新课教学]一、安培力的概念: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实验电路图:师:请大家对照实验电路图先猜想一下,安培力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生:可能跟磁场的强弱有关、跟导线的长度有关、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跟导线放置有关。
(若学生回答不全面,教师可引导、补充。
)师:我们如何把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复杂问题变的简单?生:采用控制变量法。
师:我们首先来看导线放置的位置与安培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研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θ与安培力大小的关系。
高中物理《磁感应强度》教案10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磁感应强度》教案10 新人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f5b7c5bb910ef12d2af9e77e.png)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2课时)【教学目标】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会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形象地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知道什么叫匀强磁场,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分布。
知道什么是安培力,会用公式F=BIL解答有关问题。
知道左手定则的内容,并会用它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磁感应强度概念。
安培力公式。
左手定则【教学难点】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磁场不仅具有方向,而且也具有强弱。
为表征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就要引入一个物理量。
怎样的物理量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呢?用电场强度的定义来类比。
二、进行新课一、磁感应强度实验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作用我们把这种力称为安培力。
为了简便起见,我们研究导线方向与磁场垂直时,安培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实验2:研究安培力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板书:1、(1)电流不变,改变导线长度,实验表明F ∝L (2)导线长度不变,改变电流,实验表明F ∝I 归纳得出F ∝IL F=BIL B=ILF比较E=q F 与B=ILF,在磁场中不同点与同一点的特点及此比值大小的意义,得出可以用B 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2、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 跟电流I 和导线长度L 的乘积IL 的比值。
如导线很短,B 就是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国际符号是T 。
问:1T 是如何定义的?4、矢量性:磁感应强度是矢量,把某点的磁场方向定义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与电场线对比,在磁场中用磁感线可以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二、匀强磁场1、特点:B 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
2、产生方法:相距很近的两异名磁极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除边缘部分外,都可认为是匀强磁场。
有了磁感应强度,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研究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三、安培力1、安培力的大小:F=BIL适用条件:(1)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2)匀强磁场。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教案7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教案7](https://img.taocdn.com/s3/m/e4acf0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0.png)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案)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高二物理组代安全[教学目标]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电流)的作用力叫安培力;2.通过实验(或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明白①通电导线跟磁场方向平行时安培力为零;②通电导线跟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最大;③通电导线跟磁场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平行时安培力为最大和零之间的某一值;3.理解安培力作用的规律,同时体会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F/IL=常数);4.知道安培力方向的特点(安培力方向既跟磁场方向垂直,又跟电流方向垂直),能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或者是安培力、磁场和电流三者方向之间的关系);5.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1.磁感应强度B的物理意义;2.安培力方向的特点及左手定则。
[教学难点]通过安培力作用的规律让学生体会磁感应强度的意义。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分析和讲授相结合。
[教学媒体]演示实验配合多媒体课件。
[课时课型]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过程](40分钟)一.课题导入(3~5分钟左右)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磁体(或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磁场不仅有方向,而且有强弱的不同,巨大的电磁铁能够吸引成吨的钢铁,小的磁铁只能吸引起小铁钉,我们怎样描述磁场的强弱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线)产生力(磁场力)的作用,物理学中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叫做安培力,下面我们来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规律。
二.新课教学(30分钟左右)(一)安培力的大小、磁感应强度1.实验研究(或多媒体课件演示)①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小,等于零;②当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受到的安培力最大;③当导线与磁场方向斜交时,所受的安培力介于最大和最小值之间。
教师提出: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的情形作为我们实验的研究方式,通过实验来探究安培力作用的规律。
2.演示实验(或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从实验中我们发现,通电导线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导线所受安培力就越大;电流一定时,通电导线越长,安培力也越大。
物理教案-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物理教案-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04d02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0.png)
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本篇教案主要讲解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相关知识。
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它们的原理和应用,对于学生理解电磁现象具有重要作用。
一、安培力安培力也被称为电流感应力,是一个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对另一电流所受到的作用力。
其方向则由安培定则决定。
在电路中,如果两根导线平行而又近距离平行排列,通过其中一根线圈通去电流,就会在另一根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这是电焊、电机、变压器等电器的基础。
对于学生,理解安培力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电器问题。
二、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表示的是空间中磁场的强弱程度,可以用磁通量密度来表示。
磁感应强度与其磁场的感应强度有关系,但磁场与磁感应强度不同,磁感应强度是属于磁场的向量,而磁场是磁场强度。
磁感应强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医学上的MRI、电磁波、磁悬浮、电磁轨道炮等电磁设备中都有磁感应强度的应用。
三、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理解安培力的概念和作用;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2.教学内容:1) 安培力的概念及其作用;2) 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3.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其应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物理现象。
2) 实验讨论法:通过实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磁感应强度与磁场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更深入地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应用。
4.教学步骤:1) 介绍安培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2) 介绍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3)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究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应用。
4) 通过实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磁感应强度与磁场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5.教学效果:1) 学生对物理学中的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有了较深刻的理解;2) 学生掌握了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在电器、电磁设备等方面的应用;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更加深入地理解磁感应强度与磁场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学设计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1d6b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f.png)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安培力的概念及其公式表达;2.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掌握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器材:电磁铁、铁球、电池、导线等;2.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安培力、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介绍、相关公式推导;3.学生准备相关学习资料,如笔记本、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介绍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使用电磁铁和铁球来探究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观察铁球的移动情况,从而推断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3.知识讲解:讲解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相关公式,并进行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
4.例题讲解: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练习与拓展: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更深入的物理问题。
6.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同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操作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采用这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024年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2024年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b734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2.png)
2024年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物理》(选修31)第四章第4节“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
具体内容包括:安培力的定义、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其计算,通过实验探究安培力与电流、磁场的关系,以及左手定则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安培力的概念,掌握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计算方法;2. 使学生掌握磁感应强度的定义,了解磁感应强度与安培力的关系;3. 培养学生运用左手定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安培力的计算,左手定则的应用。
教学重点: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磁场演示仪、磁铁、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源等。
学具:左手定则图示、计算器、草稿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力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 教学内容讲解:(1)安培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介绍磁感应强度的单位;(3)左手定则的应用,讲解安培力方向与电流、磁场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演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左手定则和安培力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安培力与电流、磁场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安培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2. 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单位;3. 左手定则的应用;4. 典型例题及解题过程;5. 实验探究步骤及结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已知电流和磁场,求安培力;(2)判断题:判断安培力方向;(3)应用题:运用左手定则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课后统一发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测量方法,探讨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导线长度的关系,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安培力的计算方法;2. 左手定则的应用;3. 实验探究安培力与电流、磁场的关系;4. 作业设计的难度与答案的准确性。
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f7318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4.png)
物理教案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详细内容包括:安培力定律的推导和表述,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的介绍,通过实验和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安培力在通电导线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安培力定律,能够推导出安培力的计算公式。
2. 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掌握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安培力定律和磁感应强度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安培力定律的推导和应用,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难点:安培力方向的判定,磁感应强度与电流、磁场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磁铁、滑动变阻器、演示用安培力实验装置。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用安培力实验装置,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磁铁、滑动变阻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悬浮列车,引导学生思考磁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安培力的概念。
2. 教学内容讲解:(1)安培力定律的推导和表述。
(2)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安培力定律和磁感应强度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计算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安培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安培力定律的推导和表述。
2.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3.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推导安培力的计算公式。
(2)计算给定电流和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安培力在电动机、发电机等设备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安培力定律的推导和表述。
2.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高中物理-高二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案
![高中物理-高二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b2639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4.png)
高中物理-高二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安培定则和比奥-萨伐尔定则的应用;掌握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掌握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采取多维度的教学手段,如案例研讨、引导性讨论等,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高效学习;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注重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安培定则和比奥-萨伐尔定则的应用3. 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4. 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三、教学重点:1. 掌握安培定则和比奥-萨伐尔定则的应用2. 掌握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3. 了解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2. 实验教学法3. 课堂讲授法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并说明学习本节课的作用。
2.知识点讲解:a. 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及概念b. 安培定则和比奥-萨伐尔定则的应用c. 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d. 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3.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中,给学生一些物理问题,让他们自行讨论并在小组内得出结论。
4.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知识点,例如用电流测量安培力、用磁通量计测量磁感应强度等。
5.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练习,提高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总结知识点,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技能。
七、教学资源:1. 电磁体的构成与性质实验器材2. 安培力、磁通量计等实验器材3. 《物理教育》杂志等教育资源八、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能力测试2. 做题能力测试3. 课堂参与度4. 上课互动情况5. 课后答疑情况九、教学反思: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做题能力、课堂参与度和上课互动情况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及单位.
2、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知道什么叫匀强磁场,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4、知道什么是安培力,知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流受的安培力为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受安培力的大小.
②将开关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增大和减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示数),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比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③将开关合上,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改变电磁铁的接线,增加通电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实验小结:让学生归纳、概括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实验表明:
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1.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螺线管,提问:要使螺线管的周围产生磁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给螺线管通电,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
进一步提问: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
提问: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哪个大?这表明什么?
(插入铁棒后,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增大,这表明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性大大增强。)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强呢?
学生讨论得出:铁心插入通电螺线管,铁心被磁化,也要产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场大大增强了。
在上一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回忆电场强度的定义,对比说明引入磁场强度的定义的思路是通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研究得出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磁场,可以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设计方案
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及单位.
2、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提问:电磁铁在实际生产中有哪些重要应用呢?
板书:四、电磁铁的应用。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彩图:电磁起重机。说明它能将钢材吊起的原理。
介绍两种常用的电磁起重机:一种是圆柱形电磁铁,一种是蹄形电磁铁。蹄形电磁铁的两个异性极在同一端面上,能同时吸住一块铁,因而磁性更强。
引导学生讨论课本上的“想想议议”。
3.小结:略。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掌握电流与磁场垂直时,安培力大小为:
(2)掌握左手定则.
2、难点
对左手定则的理解.
3、疑点
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
4、解决办法
以演示实验为突破口,直观地引导学生掌握电流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反复地借助实验,来理解左手定则,建立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关系的正确图景.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1、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
(1)与电流大小有关.
(2)与导线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场中的长度有关.
(3)与导线在磁场中的放置方向有关.
3、磁感应强度
定义:
单位:特斯拉(T)
4、安培力的大小
当电流方向垂直磁场方向时,安培力大小
5、安培力方向
左手定则.
实验:研究电磁铁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介绍物理学家安培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靠勤奋自学、刻苦钻研的顽强意志,让学生感受物理学家们的人格美、情操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法直观教学,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启发讲解,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公式及B的定义式.结合练习法使学生掌握左手定则使用.
2、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在教师启发的指导下总结规律,积极动手动脑理解公式,掌握左手定则的应用.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用条形磁铁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内吸起较小质量的铁块,巨大的电磁铁却能吸起成吨的钢块,表明磁场有强有弱,如何表示磁场的强弱呢?我们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安培力来研究磁场的强弱.
2、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利用演示实验装置,研究安培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保持导线在磁铁中所处的位置及与磁场方向不变这两个条件下,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改变导线中电流的大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铁架台、三个相同的蹄形磁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先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总结出安培力.
公式,再引入磁感强度B的定义式,通过讲解类比电场强度,启发学生理解公式的意义,借助墙角(或桌角)帮助学生建立三维坐标空间,理解掌握左手定同.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通过研究安培力的大小,我们定义了反映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同时,我们可以据此求解安培力的大小,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来确定.
如果磁场方向不与电流方向垂直,安培力的大小,方向仍可用左手定则判定.
八、布置作业
P150(1)(2)(3)(4)(5)
5、会用左手定则熟练地判定安培力的方向.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2、通过学习左手定则,理解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安培定则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科学的发现不仅需要勤奋的努力,还需要严谨细密的科学态度.
3、知道什么叫匀强磁场,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4、知道什么是安培力,知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流受的安培力为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受安培力的大小.
5、会用左手定则熟练地判定安培力的方向.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4.作业:课本上的练习第1、2题。
第三节安全用电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具
幻灯机,有关电的应用方面的几张投影幻灯片,自制课本图10—11、图10—13的投影幻灯片(或插图),课本图10—14的挂图一幅。
(三)教学过程
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导线摆动的角度大小随电流的改变而改变,电流大,摆角大;电流小,摆角小.
实验结论: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受到磁场的作用力的大小眼导线中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大,作用力大;电流小,作用力也小.
(2)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有关.
保持导线在磁铁中所处的位置及方向不变,电流大小也不变,改变通电电流部分的长度.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导线摆动的角度大小随通电导线长度而改变,导线长、摆角大;导线短,摆角小.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铁心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能获得较强的磁场。我们把插入铁心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
2.进行新课
板书:第五节实验:研究电磁铁
一、电磁铁:插入铁心的通电螺线管。
提问: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它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
2、通过学习左手定则,理解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阅读材料介绍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说明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本身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外,刻苦勤奋地学习和工作,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更为重要,鼓励和激发学生从现在开始更加发奋地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学生实验:首先请同学们从盒子里拿出实验器材,放在桌上摆好,观察所用的器材,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这些实验器材应连接成怎样的电路?
(应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联电路)
用什么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
学生将实验器材连接好,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
①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情况,判断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学是在上一节学习了磁场的概念及方向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磁场的强弱性质,根据磁场力的性质用定义法定义B描述磁场的强弱,用磁感线形象地反映磁场的强弱,同时利用定义式来计算安培力的大小,再用左手定则来确定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的方向.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实验结论: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大小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有关,导线长、作用力大;导线短,作用力小.
(3)与导线在磁场中的放置方向有关.
保持电流的大小及通电导线的长度不变,改变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当夹角为0°时,导线不动,即电流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安培力作用;当夹角增大到90°的过程中,导线摆角不断增大,即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受安培力最大;不平行也不垂直时,安培力大小介于和最大值之间.
4、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可得通电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置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举例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安培力的方向如何呢?还过前面的演示实验现象可知,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方向跟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磁场方向都有关系.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通电导线受安培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存在着一个规律——左手定则.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
螺线管,铁棒,几个小磁针,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