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欺负行为的心理探析

合集下载

校园欺凌从心理角度分析欺凌者的动机

校园欺凌从心理角度分析欺凌者的动机

校园欺凌从心理角度分析欺凌者的动机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和学习的行为。

许多研究都从心理角度试图理解欺凌者的动机,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欺凌者的动机。

一、社会认同需求社会认同是人类天生具备的一种心理需求。

对于欺凌者来说,他们通过欺负别人来获得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认同感。

他们通过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自尊心,试图在同学中建立某种地位。

心理学家认为,这背后是欺凌者内心的一种不安全感,他们通过欺负他人来掩饰自己的虚弱。

二、权力欲望和支配欲在一些情况下,欺凌者可以通过对他人的侮辱和欺负来满足自己对权力和支配的渴望。

他们享受控制别人的感觉,通过欺凌来建立自己在校园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种动机往往与欺凌者的傲慢和自大有关,他们希望通过欺负他人来展现自己的优越感。

三、攻击性和自我防卫一些欺凌者可能是出于自我防卫的目的进行欺凌行为。

他们可能过去曾遭受过欺负或受到过伤害,为了保护自己,选择对他人进行欺负。

这种动机下的欺凌行为往往是出于一种害怕和焦虑感,欺凌者认为通过欺负他人可以减少被伤害的可能性。

四、群体动力和社交影响在一些情况下,欺凌行为可能是源自群体动力和社交影响。

欺凌者可能是受到同伴的鼓励和共同行动的结果。

在某些群体中,欺凌行为被视为一种潮流或一种社交行为,参与欺凌行为的人可能是为了获得同伴的认可和接纳。

这种动机背后是欺凌者对于群体认同的需求。

五、缺乏同理心和情绪调节困难欺凌者往往缺乏同理心,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内心需求。

他们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

同时,一些欺凌者可能存在情绪调节困难,他们无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愤怒、压力和挫折感,以致将负面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

综上所述,校园欺凌行为可以从心理角度分析欺凌者的动机。

社会认同需求、权力欲望和支配欲、攻击性和自我防卫、群体动力和社交影响、缺乏同理心和情绪调节困难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欺凌行为的发生。

了解欺凌者的动机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对策,从而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并为欺凌者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转变行为。

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行为

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行为

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行为校园欺凌是指那些在校园内进行的、针对弱势群体的侮辱、侵犯、伤害、恐吓等行为,这类行为不仅伤害到被欺凌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也扰乱了学校的秩序和正常运转。

在心理学视角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和影响:一、欺凌者的心理特征1. 缺乏共情能力:缺乏和别人产生共情的能力,不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求,使得他们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对别人的种种不同反应产生侮辱和鄙视。

2. 掌控欲强:希望通过欺凌来掌控被欺凌者,使自己在学校内的地位得到提高。

对于一些自卑、缺乏自信的学生来说,欺凌行为成为他们展示自己的一种方式。

3. 家庭环境问题:一些欺凌行为的孩子来自家庭暴力或其他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并模仿着一种不良的行为模式,渴望学校提供的安全和支持。

1. 缺乏自信和社交能力:这些学生可能由于性格内向、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缺乏自信等社交技能,难以和同龄人建立起正常的交往关系。

2. 孤独和弱势感:在学校中遭受欺凌的学生可能因为长期被孤立,感到弱势和无助,失去自信,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3. 心理扭曲:在受到长时间且频繁的欺凌后,被欺凌者很可能出现一些心理上的扭曲,例如害怕社交、自尊心受到伤害等。

三、影响1. 对被欺凌者的影响:受到长期欺凌的学生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如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受到身体和精神伤害。

这些影响甚至可能持续到成年。

2. 对欺凌者的影响:长期进行欺凌行为的学生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结果,如果能及时引导并纠正这种行为,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成熟、同情心更强。

如果不作为的话,这些欺凌行为会加剧其负面影响,给其带来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3. 对学校的影响:校园欺凌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严重的扰乱了学校的秩序,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1. 提高学生自信:提升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教育他们尊重自己和别人。

2. 建立正义和平等的学校环境:学校应该建立和谐、和平和公正的环境,建立尊重和支持的学校文化,倡导团结和互助。

学生参与校园欺凌事件的心理分析

学生参与校园欺凌事件的心理分析

学生参与校园欺凌事件的心理分析知识点:学生参与校园欺凌事件的心理分析一、校园欺凌的定义与类型1. 校园欺凌的概念2. 网络欺凌的特点3. 语言欺凌的表现4. 身体欺凌的形式5. 社交欺凌的内涵二、学生参与校园欺凌的心理原因1.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氛围- 父母行为的影响2. 学校因素- 教师教育方式- 学校氛围- 同伴关系3. 个人因素- 性格特点- 情绪管理能力- 自我认同感4. 社会因素- 媒体报道- 网络环境- 社会风气三、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影响1. 心理影响- 自尊心受损-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自闭心理2. 身体影响- 睡眠障碍- 饮食问题- 身体伤害3. 学习影响- 学业成绩下降- 学习兴趣减退- 缺乏学习动力4. 社交影响- 人际关系紧张- 社交恐惧四、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1. 家庭层面的预防与干预- 增进亲子沟通-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增强家庭教育能力2. 学校层面的预防与干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的预防机制- 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3. 个人层面的预防与干预- 培养良好的性格特点- 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增强自我认同感- 学会尊重他人4. 社会层面的预防与干预-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落实- 媒体宣传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支持五、结语1.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校园欺凌2.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和谐校园环境3.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关爱他人的品质4.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其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5.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共创美好未来习题及方法: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学生参与校园欺凌?A. 家庭教育方式B. 学校教师素质C. 社会风气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校园欺凌心理原因的理解。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学生参与校园欺凌的原因包括家庭、学校、个人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2. 以下哪项是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心理影响的正确描述?A. 自尊心受损B. 抑郁情绪C. 焦虑情绪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心理影响的了解。

校园欺凌的心理学分析与干预措施

校园欺凌的心理学分析与干预措施

校园欺凌的心理学分析与干预措施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或学生间发生的一种恶劣行为,一方通过欺压、恐吓和虐待等手段对另一方进行体力或心理上的伤害。

校园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困扰和身心健康问题,需要通过心理学的分析和干预措施来解决和预防。

一、校园欺凌的心理学分析1. 欺凌者的心理特点欺凌者往往具有攻击性强、控制欲强、自尊心低等特点。

他们通过欺负他人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以此获得他人的注意和认可。

此外,欺凌行为也可能与家庭环境不良、情绪管理困难等因素有关。

2. 受害者的心理影响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他们可能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受害者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沉湎于负面情绪中,对学习和社交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3. 观察者的心理作用观察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会对欺凌行为的发展和受害者的处境产生直接影响。

观察者可能产生冷漠、纵容或乐于参与的心态,加剧欺凌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二、校园欺凌的心理干预措施1. 心理咨询和支持针对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和欺凌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与心理专业人士的交流,受害者可以获得情绪的宣泄和心理支持,欺凌者可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负面影响并寻求改变。

2. 特定群体培训学校可以组织校园欺凌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了解。

特别是针对观察者,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减少对欺凌行为的纵容。

3. 情感管理和解决冲突技巧培训给予学生情感管理和解决冲突技巧的培训是减少校园欺凌的重要手段。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欺凌行为,并有效解决与他人的冲突。

4. 校园文化的塑造学校应该强调校园的友善和谐文化,倡导尊重、宽容和合作的价值观。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同理心,为校园欺凌提供预防和解决的良好氛围。

5. 父母和教师的参与父母和教师在校园欺凌的干预中起到关键作用。

校园霸凌行为的群体心理学分析

校园霸凌行为的群体心理学分析

校园霸凌行为的群体心理学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校园霸凌行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校园霸凌行为给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有必要通过群体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将以校园霸凌行为的群体心理学分析为主题,从个体角度和群体角度探讨霸凌行为的成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

一、霸凌行为的个体心理学分析校园霸凌行为往往源于个体心理上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体心理因素:1. 自卑感:霸凌者常常有着自卑感,通过欺负他人来提升自己的自尊心。

他们将自己的不安全感和挫折感转嫁给了其他人,以此来缓解自身的问题。

2. 失去控制感:一些霸凌者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到失去控制,为了恢复控制感,他们选择欺负他人,从中获得一种支配和优势感。

3. 缺乏同理心:缺乏同理心是导致霸凌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人往往无法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需要,对他人的感受冷漠无情,从而更容易对其他人进行伤害。

4. 成功需求:一些霸凌者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许,通过欺负他人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权威。

二、霸凌行为的群体心理学分析除了个体因素外,群体心理学也对校园霸凌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群体心理因素:1. 角色定位:在霸凌行为中,存在着明确的角色划分,如施暴者、受害者和旁观者。

这种角色分工往往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即在团体中,人们往往更容易沉默、纵容暴力行为,从而引发更多的霸凌行为。

2. 社会认同感:群体成员往往会模仿和迎合群体中的霸凌行为,以此来获得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种社会认同感助长了校园霸凌行为在某些群体中的持续存在。

3. 组织动力:一些团体可能会形成对敌对群体的共同敌意,这种敌意使得团体成员更容易参与霸凌行为。

通过参与霸凌行为,他们可以增强自身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应对校园霸凌的解决办法要解决校园霸凌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个体心理学和群体心理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

校园欺凌的心理原因与动机分析

校园欺凌的心理原因与动机分析

校园欺凌的心理原因与动机分析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环境中,一个人使用言语、行为或力量,以故意伤害、恐吓、威胁或欺骗他人为目的的行为。

欺凌行为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了解校园欺凌的心理原因与动机是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心理原因分析1. 不良家庭环境校园欺凌的心理原因之一是不良家庭环境。

一些学生在家庭中可能受到家庭暴力、冷漠或忽视,缺乏安全感和关爱。

这种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他们将自己的不满和负面情绪转嫁到其他同学身上。

2. 自尊心脆弱自尊心脆弱也是校园欺凌的心理原因之一。

在一个竞争激烈、注重成绩的学校环境中,一些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学业或外貌等方面存在缺点而产生自卑感。

为了提高自己的自尊心,他们可能会找受害者发泄情绪,从而减轻自己的困惑和痛苦。

3. 社会压力社会压力也是导致校园欺凌的心理原因之一。

一些学生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他们可能没有有效的应对方式,选择通过欺凌来解脱压力或寻求自我满足感。

4. 学校氛围学校氛围也会对校园欺凌造成影响。

如果学校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对欺凌行为的惩罚不严厉或对受害者保护不力,会给欺凌者提供更大的行为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欺凌行为。

二、动机分析1. 获取权力和支配感校园欺凌者有时会通过欺凌行为获得权力和支配感。

他们通过欺负和控制他人来满足自己对权力的渴望,从而提升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

2. 寻求关注和认同一些校园欺凌者可能缺乏朋友或家庭关爱,他们通过欺负他人来吸引注意力。

他们希望通过欺凌行为引起他人的关注和认同,从而满足内心的悲伤和孤独。

3. 解脱自身不满和焦虑校园欺凌者往往自身存在一些不满和焦虑,比如学业压力、成绩不佳等。

通过欺凌他人,他们试图将自己的不满和焦虑转嫁给他人,从而缓解自己的内心压力。

4. 获得快感和满足感一些校园欺凌者可能享受欺负他人的快感和满足感,这种快感可能与他们心理上的不健康有关。

他们通过控制和伤害他人来获得某种满足感,从而提升他们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社会心理动机分析

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社会心理动机分析

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社会心理动机分析青少年校园霸凌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也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深入理解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动机,本文将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青少年校园霸凌指的是在学校环境中,一个或一群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进行反复、有意的侮辱、恐吓、排斥和伤害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也对整个学校氛围产生负面影响。

二、社会心理动机分析1. 权力与支配欲:霸凌者往往试图通过欺负其他人来获得权力与支配感。

他们会选择那些看起来比自己更弱势的同学作为目标,以满足自己的支配欲望。

2. 自尊心缺失与自卑感:有些霸凌者在家庭或社会环境中受到轻视或忽视,缺乏自尊心。

他们通过欺凌他人来提升自我形象,以此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

3. 被社会价值观影响:社会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某些社会价值观崇尚强者、歧视弱者,这会导致某些青少年在学校中选择霸凌行为,以追求所谓的“强者”身份。

4. 群体效应与从众心理:青少年在学校中常常形成小团体,作为团体中的一员,个体可能会受到团体规范和压力的影响。

当群体中有人开始霸凌行为时,其他人可能会因为从众心理而加入其中,以获得认同感和保护自己免遭欺凌。

三、影响1. 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遭受霸凌的青少年常常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自杀行为。

这对他们的正常成长和学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2. 社会关系破裂:校园霸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对整个学校的社会关系造成破坏。

受害者和骚扰者之间的矛盾可能会扩散到整个班级或学校,导致友谊破裂、信任缺失等问题的出现。

3. 教育品质下降:校园霸凌使得学校的教学环境受到严重干扰,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完全集中在学习上,从而影响教育质量。

四、解决方案1. 提高社会意识: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的宣传,提高社会大众对校园霸凌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加强对霸凌行为的谴责,形成共识,共同参与防止校园霸凌。

校园欺凌事件的心理分析与解决方法

校园欺凌事件的心理分析与解决方法

校园欺凌事件的心理分析与解决方法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在许多学校频繁发生,给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校园欺凌事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校园欺凌事件的心理分析1. 欺凌者的心理动因校园欺凌者在进行欺凌行为时往往有着某种心理动因。

他们可能是遭受了家庭暴力或受到其他欺凌的影响,通过欺凌他人来获得满足感。

此外,他们还可能具有自卑、嫉妒心理等负面情绪,通过欺凌他人来减轻自己的不安与压力。

2. 受害者的心理反应受到校园欺凌的学生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被欺凌的学生在长期受到心理伤害后,往往失去自信,对学习和社交产生严重阻碍。

他们可能感到害怕和无助,对自己产生怀疑。

3. 目击者的心理影响目击者是校园欺凌事件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群人。

他们可能因为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而选择保持沉默,或者产生对欺凌行为的被动接受态度。

长期沉默和无视欺凌行为,会使他们的道德观念逐渐扭曲,对欺凌行为麻木不仁。

二、校园欺凌事件的解决方法1. 建立有效的宣传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教育宣传,让学生了解欺凌行为的危害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相关讲座和专题活动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意识。

2. 建立支持机制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支持机制,包括心理咨询师和社工团队。

对受到欺凌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获得及时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也要为目击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鼓励他们积极举报欺凌行为。

3. 强调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应该建立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共同合作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与学校保持通畅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学校也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4. 加强监督和惩戒学校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对欺凌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对于欺凌者,学校应该采取适当的惩戒措施,并给予必要的教育处罚;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心理动机分析

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心理动机分析

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心理动机分析校园霸凌是指在学校环境中,一个或多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施加心理、言语或者身体上的强迫、恐吓、嘲笑、侮辱等伤害行为。

这种行为对被害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许多学校正在采取措施来预防和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了解校园霸凌行为的心理动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1. 优越感在一些情况下,加害者将霸凌行为视为增强自己地位和优越感的一种方式。

他们通过欺负他人来感觉更有自信和权力。

这种心理动机常常源于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不安全感,例如家庭环境、自尊心受挫等。

2. 欲望控制他人一些加害者被驱使着想要控制他人,并通过霸凌行为来满足这种欲望。

通过欺负他人,他们感到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并对他人产生影响。

这种心理动机常常源于他们的孤立感、无力感以及对自己生活的缺乏控制。

3. 社会认同与集体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加害者可能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交群体是校园霸凌行为的合理行为。

他们可能加入一个类似的团体,或是被这个团体影响,从而为了取得认同感而霸凌他人。

这种心理动机常常源于他们对社会认同的需求以及对他人的模仿。

4. 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一些加害者通过霸凌行为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不满情绪。

他们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不满足,无法有效地处理这些情绪,因此通过欺负他人来减轻内心的压力。

这种心理动机常常源于他们的挫折感、抑郁或愤怒等情绪问题。

5. 欲望融入群体有些加害者可能试图通过霸凌行为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和认可,以融入某个特定的群体。

这种心理动机源于他们对群体认同和社会关系的渴望。

了解这些心理动机只是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的第一步。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需要采取措施来帮助加害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行为的影响。

在防止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方面,教育和心理辅导的角色尤为重要。

对于受害者来说,提供安全的环境、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起来,校园霸凌行为的心理动机是多种多样的,通常与加害者自身的情绪、社会需求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关。

通过深入了解心理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创造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学习环境。

校园欺凌心理学角度分析

校园欺凌心理学角度分析

校园欺凌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欺凌是指学校环境中,一个或一群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进行心理或身体上的恶意攻击、威胁、侮辱或排斥的行为。

这种行为带给受害者巨大的心理伤害,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提供预防和干预的建议。

一、校园欺凌的原因1.1.社会认知理论校园欺凌行为受到个体成长环境、社会媒体以及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个体在互动中形成对行为、情感和认知的期望,一旦另一方行为与其期望不符,可能产生冲突和攻击。

1.2.心理发展理论校园欺凌行为可能与个体心理发展的某种偏差有关。

例如,一些欺凌者可能存在自尊心低、自我控制能力差或具有攻击性的人格特征,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进行欺凌行为。

1.3.权力和被动角色在校园中,欺凌行为可能是借助权力和被动角色的差异而产生的。

一些人追求权力和控制,而受害者则可能因为性格内向或外貌等原因而被排斥。

这种差异导致了攻击和受害的关系。

二、校园欺凌的影响2.1.心理影响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受害者常常感到孤立、无助、恐惧和焦虑。

他们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自卑感、失眠或食欲改变等问题。

2.2.社交影响受欺凌的学生常常遭受排斥和孤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地位受到了损伤。

这些负面经历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社交恐惧、自卑感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和建立社交关系的能力。

2.3.学业成绩影响欺凌受害者由于内心的痛苦和注意力不集中,通常在学业上表现出困扰。

他们可能无法充分专注学习,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导致学业成绩的下降。

三、预防和干预措施3.1.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通过倡导尊重、公正和平等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间的友善合作和爱心,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3.2.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影响和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3.3.加强监督和引导教师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干预欺凌行为。

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行为

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行为

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行为校园欺凌是指学校中学生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侵害行为。

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身体或言语上的暴力行为,更是涉及到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校园欺凌行为是一种具有心理动机和心理影响的特殊行为,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体心理特征、社会心理环境以及心理过程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校园欺凌行为,探讨其成因以及对受害者的心理影响。

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攻击者本身的个体心理特征。

攻击者往往具有攻击性强、自尊心低、情绪控制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心理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攻击者常常感到自己处于劣势地位,缺乏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通过欺凌行为来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愤怒情绪,以此来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感。

攻击者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可能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家庭暴力、父母离异或冷漠等,这些环境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攻击者的心理特征,使其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除了个体心理特征外,校园欺凌行为还受到社会心理环境的影响。

在学校中,攻击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常常是处于权力不平等的状态下,攻击者常常处于支配地位,而受害者则处于弱势地位。

这种权力不平等关系使得攻击者更容易对受害者实施欺凌行为。

学校中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对欺凌行为产生影响,比如以攻击行为为乐、排斥不同群体、鼓励攻击者等,这些文化环境都会对欺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校园欺凌行为对受害者的心理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

在心理学中,校园欺凌行为会对受害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创伤,表现在自尊心受损、焦虑情绪增强、抑郁情绪加重、社交障碍等方面。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受害者的学习生活,还会对其未来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受害者可能会出现逃避现实、消极自卫的心理特征,这些均会使得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陷入恶性循环。

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干预。

学校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校园欺凌分析

校园欺凌分析

校园欺凌分析引言概述: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中,一个学生或者一群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进行长期的、故意的、反复的攻击、伤害或者侮辱的行为。

这种行为对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也对整个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氛围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校园欺凌的现状和原因。

一、心理因素1.1 欺凌者的心理特点:欺凌者通常具有攻击性、自卑感、控制欲和缺乏同理心等心理特点。

1.2 受害者的心理反应:被欺凌者往往感到恐怖、无助、自卑,甚至浮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1.3 观望者的态度:部份学生在目睹欺凌行为时选择观望,这可能是因为胆怯被牵联、缺乏同理心或者对欺凌行为的认识不足。

二、社会因素2.1 家庭环境:家庭暴力、家长缺乏关注和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

2.2 同伴压力: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伴群体中存在的排斥、歧视和欺凌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

2.3 学校氛围: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师生关系等因素都会对校园欺凌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三、技术因素3.1 网络欺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成为校园欺凌的新形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欺凌行为更加隐蔽和普遍。

3.2 手机侵害:手机的普及使得欺凌行为再也不局限于校园内,通过手机发送威胁、侮辱等信息对受害者进行欺凌。

3.3 游戏欺凌:一些网络游戏中存在着对新手玩家的欺凌行为,这种行为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四、教育因素4.1 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中缺乏对欺凌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偏差。

4.2 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对校园欺凌的发生和解决起着重要作用,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欺凌行为。

4.3 心理辅导: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匡助,同时对欺凌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五、预防与干预5.1 教育宣传:学校应加强对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知和对受害者的同情心。

心理学培训课件 学童欺凌-心理剖析(一)

心理学培训课件 学童欺凌-心理剖析(一)

心理学培训课件学童欺凌-心理剖析(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注重。

而其中,心理学培训课程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以学童欺凌为例,深入探讨其心理剖析。

一、学童欺凌的概念学童欺凌是指某些学生为了满足心理或行为需求,以虐待、恐吓、威胁等方式侵犯、羞辱或伤害其他学生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发展。

二、学童欺凌的心理原因学童欺凌的心理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中心: 这种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学生自我中心的心理。

他们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以自我为中心制定行为规则,不断追求自己的利益,无视别人的感受和权益。

2.对他人的焦虑: 有些学生因为自身焦虑感太强,对于身边的人存有疑虑和敌意,藉此寻求安全感,通过欺凌行为来减轻自己的焦虑程度,提升自身的满足感。

3.社会认同感: 有些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不是很强,常常照搬其他人的行为,为了获得自己所期待的周围人的认可,在欺凌他人的行为中得到自我认同感和存在价值的反馈。

三、有效解决学童欺凌的方法1.加强师生沟通:老师应该通过与学生的家长、孩子和其他老师交流,了解到欺凌行为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建立互信关系、良好的沟通渠道,对于受到欺凌和施欺凌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2.培养学生的学习、社交和生活技巧:加强校风建设,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课外活动和校际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扩大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达遵守秩序、尊重他人、学习友好相处的理念,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风尚。

四、总结学童欺凌的确是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需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的心理培训,长期的策略措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和自己,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了解校园欺凌的心理动机与背景

了解校园欺凌的心理动机与背景

了解校园欺凌的心理动机与背景校园欺凌是指学校内一些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肢体或心理上的虐待或侮辱。

这种行为经常导致受害者在学业、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受到长期的伤害。

了解校园欺凌的心理动机和背景是我们预防和解决这一现象的重要前提。

一、心理动机校园欺凌的心理动机多种多样,其中一些常见的心理动机包括:1.权力欲望:有些学生欺负他人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力和控制欲。

他们通过欺压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自尊和群体认同感。

2.自卑感:一些欺凌者可能具有自卑心理,他们通过欺凌他人来减轻自己的不安和自卑感。

他们认为通过欺凌他人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交地位和自尊心。

3.焦虑和压力:一些欺凌行为可能源于欺凌者自身面临的焦虑和压力。

他们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嫁给其他学生,以获得一时的发泄和满足。

4.模仿作用:一些学生可能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尤其是如果他们观察到某些行为在群体中得到了认可和赞扬。

他们可能会从小群体中学到欺凌行为,并试图通过模仿来提升自己的社交地位。

二、背景因素校园欺凌的背景因素也是了解这一现象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影响校园欺凌的背景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暴力、家人关系紧张和家庭缺乏支持等因素可能导致学生在校园中表现出欺凌行为。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情绪稳定和行为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2.社交环境:学生在学校的社交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地位也会影响他们是否参与欺凌行为。

较低的社交地位、受排斥或群体动态等社交因素可能增加学生参与欺凌行为的概率。

3.教育环境: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的角色对于预防和管理校园欺凌至关重要。

缺乏有效的反欺凌政策和教育措施可能导致欺凌行为的蔓延。

4.媒体影响:媒体的呈现方式和对暴力行为的宣传可能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

过度曝光和渲染暴力行为可能让学生误以为欺凌是一种常见且可接受的行为。

了解校园欺凌的心理动机和背景对于我们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行为

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行为

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行为校园欺凌是指学生在学校内对其他同学进行身体或精神上的恶意攻击或侮辱。

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被欺凌者造成身心上的创伤,也会对整个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校园欺凌行为由来已久,但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心理学视角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分析不仅能够解释欺凌行为的成因和影响,也为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心理学家认为,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个体层面上,认知、情感和性格特点都可能影响一个人是否会参与欺凌行为。

一些欺凌者可能具有攻击性或控制欲较强的性格,他们可能借助欺凌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一些被欺凌者可能具有内向、自卑或缺乏自信的性格特点,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欺凌行为的对象。

在社会环境层面上,校园欺凌行为也与学校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价值观等因素密切相关。

学校对于欺凌行为的严肃程度、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都可能影响欺凌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校园欺凌行为会对受害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

被欺凌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

在校园欺凌行为发生后,受害者往往会陷入消极的情绪和自我评价中,产生对自己的否定和怀疑,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校园欺凌行为还可能对受害者的行为和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学生在遭受欺凌行为后可能不愿意参与校园活动,不敢与同学交往,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和人际关系紧张。

有些受害者甚至会产生对社会的不信任,对未来失去希望。

针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学家提出,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干预应该从受害者、欺凌者以及校园环境三个方面着手。

对于受害者来说,心理干预应重点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比如提供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和增强应对欺凌行为的能力。

对于欺凌者来说,心理干预应该重点关注其攻击性行为的改变和人际关系的重建,比如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调整。

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心理干预应该重点关注学校文化的调整和师生关系的改善,比如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心理学视角下校园欺凌行为的探究分析及思考

心理学视角下校园欺凌行为的探究分析及思考

心理学视角下校园欺凌行为的探究分析及思考该文以某地一起导致严重后果的校园欺凌事件为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引发欺凌行为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和完善学校心理教育;家庭教育,首先改善家庭氛围;从法律层面,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从而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保障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标签:校园欺凌;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心理学最近一个时期,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如某地,一位15岁的少年以服毒自杀的方式选择结束同学对自己的欺凌。

15岁,正直花季少年,两次自杀,留下三封遗书。

他受到同学的欺凌,长期反复地遭受侮辱、谩骂、殴打,与老师和父母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等,无法忍受这种心理的折磨,最终他用最为强烈的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痛苦。

这是一个校园欺凌事件中引起极端后果的特殊事件,需要高度重视,也需要多角度来分析这一事件。

本文主要以此事件为例,从学生的个性人格发展、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方面的教育三个方面剖析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

一、关于校园欺凌行为的原因分析1、学生心理的研究分析校园欺凌属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在上述案例中,询问施暴者对受害者攻击的原因得知,受害者以前对个别施暴者进行过处罚行为,使他怀恨在心,以此来结伙攻击受害者。

(1)“挫折—攻击”假说。

多拉德与米勒等人依据许多实验和观察总结出“挫折—攻击”相关理论。

认为挫折感是指当人们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付出汗水时遭受到阻碍,致使目标达不到预想的目标时的心理及情绪状态,人的侵犯行为就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引起的,是心理上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从以上理论可以认为,挫折是引发校园欺凌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施暴者为什么会选择受害者作为攻击对象,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受害者以前是宿舍社长。

由于施暴者中有一个人没有按照规定打扫卫生,舍长对此进行惩罚,使他的自尊感受到“挫折”或获得尊重的目的没有达到,而怀恨在心。

不难看出,施暴者的不满情绪是由受害者引起的,所以发泄情绪的目标确定了。

可见,“挫折—攻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校园欺凌行为的起因,可以总结为:当人们的心理期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受到无能力的挫折感,进而诱发人们的愤怒和焦虑,因此会引起侵犯的行为的发生。

校园欺凌的心理学机制分析

校园欺凌的心理学机制分析

校园欺凌的心理学机制分析校园欺凌是一种以恶意、熟悉环境的方式对他人施加压力或伤害的行为。

这种行为对被欺凌者不仅在身体上造成伤害,也对其心理造成深远的影响。

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心理学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欺凌现象,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

校园欺凌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多样而复杂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心理机制,以及它们在欺凌行为中的作用。

一、权力欲望权力欲望是一种渴望控制和支配他人的心理需求。

欺凌者常常通过欺凌行为来满足这种需求,通过恐吓、羞辱或威胁来建立自己的优势地位。

他们通过控制和压迫被欺凌者来获得满足感,进而提高自己的自尊心。

二、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人们渴望获得他人认可和接纳的心理需要。

欺凌者可能因为自身的不安全感、自卑心理或对社会认同的需求感到焦虑。

通过欺凌行为,他们试图通过欺负他人来树立自己的社会地位,以获得外界的认可和尊重。

三、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人们希望自己超越他人、获得更高地位的心理驱动。

在校园欺凌中,欺凌者可能通过羞辱、讽刺或侮辱被欺凌者,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并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

这种欲望常常源自于自己的自卑感或渴望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优势。

四、社会学习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形成的。

在校园欺凌中,欺凌者可能受到家庭、同伴或媒体的影响,从而将欺凌行为视为正常或可行的行为模式。

他们在模仿他人的欺凌行为时,可能得到了某种积极的反馈,进而加强了他们的欺凌行为。

五、情绪调节校园欺凌行为也与情绪调节有关。

欺凌者可能通过欺负他人来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愤怒、不安或挫败感。

对他人的伤害可以短暂地让他们感到得意和满足,从而暂时缓解自己的不快情绪。

六、群体影响群体影响是指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态度受到他人的影响的现象。

在校园欺凌中,欺凌者可能受到学校、班级、同伴圈子或社交媒体等环境的影响,从而加剧了他们的欺凌行为。

他们可能将欺凌行为视为一种获得社会认可的手段,以迎合群体中的规范和价值观。

校园欺凌产生的心理分析与对策建议

校园欺凌产生的心理分析与对策建议

校园欺凌产生的心理分析与对策建议近两年来~校园欺凌屡屡见诸网络~令父母担忧~令学校头疼~令社会不安。

校园欺凌~发生在男生当中~也发生在女生其间~发生在城市学生当中~也发生在农村学生之间~小学有~中学也有~国内有~国外也有。

到底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发生校园欺凌的心理动因或心理机制是什么~我们来做一个心理分析~并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一、青少年欺凌者的心理行为特点青少年欺凌者对有些同伴、同学怀有敌意。

儿童青少年攻击者中的大多数是男孩~他们用身体、用工具攻击~也用语言攻击。

也有一些攻击者是女孩~她们除了用敌意的语言攻击那些容易受攻击的同伴~现在也发现她们也用身体和工具来攻击那些容易受攻击的同伴女孩。

欺凌者往往都是同伴中逞能的孩子~比如年龄稍大、身强力壮、性格蛮横、孩子王。

青少年欺凌有始于儿童期情绪行为问题的早发型和始于青少年时期的晚发型两种类型。

早发型的儿童可能有喜欢攻击他人的遗传特质~比如生活不规律、接受新经验较慢、情绪不安、消极和强烈的反应等难照养型气质~如果父母不主动调整改进养育方式~他们和父母容易形成拒绝型依恋~表现为生气、拒绝~有时候拍打妈妈~爱哭闹~不容易被安抚。

早发型的儿童养育比较困难~他们很早就情绪暴躁、好动和任性~表现出有一些攻击行为~同伴拒绝~容易与与同伴和成人发生冲突~甚至有的存在智力偏低~也存在一些认知障碍。

不良的家庭氛围和父母养育方式——比如父母不和、家庭缺少温暖~矛盾冲突不断~家庭教养严厉~缺乏管教原则~会促使孩子把他们难于自控的行为转化成挑衅和持续的攻击行为~长大以后~常常对人发火、身体攻击、摔打东西、骂人打人、不遵守规则~如果再加上学习不良~被父母和老师批评~被同伴拒绝~就更容易结交不良同伴~增加暴力行为。

晚发型的青少年表现出的欺凌和情绪行为问题~主要不是生理遗传原因~而是儿童青少年期的不良同伴关系~以及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所致。

比如~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无效~教育方法极端~或者家庭氛围不好孩子不愿意在家~或者撒手不管~或者没有在身边陪伴孩子~孩子就容易加入不良的小圈子而减少孤单~其观念和行为就可能被小圈子同化~屈从于同伴~在同伴压力下~不听父母的话~忽视学习~表现出各种行为问题~包括结伴欺凌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学生欺负行为的心理探析
一、欺负行为的主要特征
欺负行为是青少年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心理学资料表明,欺负行为可以被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

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行为一样,欺负是指有意地造成接受者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但是欺负行为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的攻击行为的三个主要特征①:(1)未受激惹性(有意性),即欺负者的行为并未受到被欺负者的激惹。

比如,一个学生的口吃,可能引来别人的欺负(如嘲讽、起绰号等),但是因为他口吃而去欺负他,这是不合乎情理的。

(2)重复发生性,即欺负行为具有反复发生的性质,偶尔的打架并不属于欺负行为。

(3)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主要是指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以多欺寡,而受伤害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

力量不均衡性除了强调双方体力方面的不均衡以外,还包含双方权力或势力的不平衡性。

比如某些学生依仗自己的家庭有权有势,在学校里横行霸道,成为人人不敢惹的“班霸”或“校霸”。

正是这类学生的存在,影响了学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正常的学校秩序遭到破坏。

这些学生通常以各种方式欺负他人,如群体殴打、勒索钱物、破坏物品、言语侮辱、威胁、散布谣言以及对他人进行群体排斥等。

欺负行为可能发生在各种场合下,如学校的操场上、教室里、走廊里、宿舍内、校门口或者学生上学放学的必经路段以及大街上等各种地方。

可以说,青少年学生之间的欺负行为在任何学校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研究表明:欺负行为不但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从长远来看,还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经常受欺负的学生会遭受情绪抑郁、孤独、失眼、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差、厌学、自尊心下降等痛苦。

经常受欺负的学生成人以后仍可能成为受欺负者;对于经常欺负他人的学生来讲,欺负行为不仅会使他们养成专横跋扈的性格,进而形成不良的品德,而且严重的还会危害其他师生的人身安全乃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

经常欺负他人的学生,成人以后会更多的出现诸如酗酒、行为失调和暴力犯罪等不良行为。

总之,欺负行为的发生对欺负双方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是一个潜在的消极因素。

二、欺负行为产生的心理分析
造成青少年学生这种超越正常心理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

笔者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欺负者和被欺负者双方的心理特征以及其他相关的心理因素对产生欺负行为的影响,希望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此问题的关注,以减少学生的欺负行为,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而安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提供一定的心理依据。

(一)对欺负他人学生的心理分析
有些青少年学生之所以欺负他人,是由于他们如下几方面的心理特征所造成的。

1.强烈的权力欲和支配欲使某些青少年学生喜欢控制别人。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学生的人格特征而言。

在同伴交往中,一些学生喜欢占控制地位,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支配力量,并获得别人对自己的敬畏感,从中体验某种快乐和愉悦。

有欺负行为的学生一般具有人格异常的特征,如自控力差、好冲动等。

欺负行为可以使欺负者获得控制和支配小群体的社会地位,但是这是以牺牲许多同伴的欢迎为代价的。

2.欺负他人的青少年学生可能缺乏移情。

研究认为:多数学生对欺负行为持否定态度,但一些欺负他人的学生则对欺负行为持中性甚至肯定的态度。

这种同情心的欠缺致使欺负他人的学生体会不到欺负行为给被欺负者带来的痛苦及不良情绪。

3.有些青少年学生的家庭生活经历使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敌意,这种感情和冲动促使他们从伤害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家庭是塑造儿童早期行为的关键性场所。

早期亲子关系的亲疏、父母教养方式的适当与否以及父母的言行举止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并且对以后的行为有预言作用。

研究表明:在早期亲子关系中,儿童如果不能形成对父母的安全感和依恋感,就会对这个世界及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和敌意感,具有这种不安全感的儿童以后可能会出现某种不良行为;而父母教养方式如果过于简单粗暴,对儿童的行为缺乏引导和监督,也会导致儿童对别人产生敌意进而进行攻击以补偿自己的失衡心理;同样,以欺负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父母,其孩子也会作欺负方式来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另外,经常欺负他人的青少年不仅成人后仍可能成为欺负者,而且有可能“培养”出有经常欺负他人倾向的孩子。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儿童,把欺负看成是对父母模仿的结果。

4.社会竞争压力会导致某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畸形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增强,人际关系也日趋复杂化,这必然会导致人的心理压力增大,产生心理紧张,使人们普遍出现思想的困惑、观念的冲突和心理的失衡。

在学校教育中,虽然我国已经提出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但有些学校仍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

特别是有些学校过分强化竞争意识,奖优汰劣,在学生之间就出现了诸如奖学金分配等利益竞争的问题,对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容忍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然,这种竞争本身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其负效应也不容忽视。

由于竞争中难免会出现不公平现象,再加上教育引导不当,又由于少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这就会产生学生相互间关系紧张、嫉妒和不满而导致欺负行为。

正是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重教育压力下,一些孩子的精神心理发展畸形而导致了欺负行为并以此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愤慨和精神压抑等。

这种欺负行为一旦发展下去,便会形成一种欺负癖。

染有这种欺负癖的青少年,则会从欺负他人的“快慰”中去品尝在教育压力下所丧失的生活和学习的乐趣。

5.物质利益的驱使造成某些青少年学生的欺负行为。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独生子女享受着丰厚的物质生活,又由于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形成互相攀比、不思进取的心理,一旦父母不能满足其欲望,他们就会为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而产生抢夺他人物品的心理和行为。

长期勒索他人钱物的事件在青少年学生中并不少见。

正如有学者在描绘西方社会时所说的那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反差使人感到商品正在吞食人格。

”②
6.社会责任分散机制使某些欺负者产生侥幸心理。

在同伴群体中,欺负者常常三五成群,彼此结成“同伙”或“同党”,在这种亚文化中,他们彼此依赖,共同实施欺负行为。

社会心理学认为,儿童会因为有很多人参与欺负行为而降低自己对事件的责任感,这种责任的分散会减弱儿童对欺负事件产生的负罪感,最后导致群体欺负的产生。

(二)对被欺负学生的心理分析
很多学生被欺负后,不敢或不愿向别人诉说自己的遭遇,这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心理:
1.畏惧报复的心理。

一些学生受到欺负后,不敢向教师或家长讲述,因为他们往往受到欺负者的威胁、恫吓,害怕说出去后会遭到更大的报复,便将事件隐藏在心底,“心甘情愿”的在“冰尖”之下默默在忍受。

2.拙于表达的心理。

产生这种心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受欺负者往往年龄较小,表达能力差,或其他原因拙于口头表达,如口吃,这样就使别人难以了解他们的处境;二是由于欺负方式有多种,其中一些间接欺负方式如社会排斥、背后揭短、讽刺等都难以被受欺负者感知或表达出来,导致被欺负的儿童成为沉默的羔羊。

3.自卑心理。

由于一些学生经常受欺负,导致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极度下降,产生自卑心理。

这类儿童对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情况也缺乏足够的信心,不敢自我表露。

而且,即使有些学生对父母讲述了自己被欺负的事情,一些父母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去学校大吵大闹,会给被欺负的学生造成更大的尴尬甚至招来更为严重的报复,这进一步挫伤了被欺负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导致继续反复地受欺负。

而这些经常受欺负的学生的忍让和儒弱心理,又反过来强化了欺负者的欺负行为,使欺负者认为他们是一些软弱可欺的人,从而新的欺负不断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