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高效制冷机房深化设计
基于BIM技术的高效制冷机房深化设计
![基于BIM技术的高效制冷机房深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c5e6c702020740bf1e9bab.png)
基于BIM技术的高效制冷机房深化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高效制冷机房使用BIM技术的设计与应用,阐述了在BIM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工程实践中衍生出来的高效制冷机房概念,为日后基于BIM技术、EPC模式下的类似建筑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高效制冷机房;机电模组化建筑施工领域发展至今,BIM技术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影响传统施工技术的一股新兴力量。
有着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的BIM技术可通过建模及通过深化模型进行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前模拟,工程量计算等使用功能,从而完成施工前准备事项,优化施工工序,减少施工误差与施工碰撞,而且由于施工前已完成图纸深化,在施工中因图纸问题引起的设计变更可以在事前解决,大大缩短因变更而造成的停工时间。
此处,本文以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S1地块设备区高效制冷机房为例进行研究。
一、工程概况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S1地块项目建筑面积大,设计、施工周期短,任务重,该项目为装配式建筑,走廊窄、装修标准对竖向控制要求高,干管管线多,支管接口密集、工期紧。
项目全面采用了BIM技术进行辅助,高效的解决现场各种施工问题。
二、高效制冷机房建模及改进核对机房设计图纸时,工程人员向设计部门提出问题:平面图中从冷热水泵和冷冻水泵引出的管线过于杂乱,布置麻烦且翻弯过多,施工难度较大,可更改机房及设备安装位置,重新调整管线走向,降低施工难度且优化机房布置。
经过与设计部门的共同协商和核算数据,优化了机房布置图纸。
图1:制冷机房设计平面图优化前后对比优化后的图纸考虑到管线走向的问题,从以前的多层管线布置改为一层管线布置,节省了空间和增加净高高度;考虑到设备吊装孔位置的问题,把整个机房位置进行移动;更改设备安装位置后,冷冻水泵及冷却水泵进出水方式由原来的下进上出更改为两侧进出,优化管线布置位置。
图2:高效制冷机房模型大样高效制冷机房与普通制冷机房相比,采用了高效设备和管路路由优化。
BIM虚拟建造技术在制冷机房的应用实践
![BIM虚拟建造技术在制冷机房的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38ad45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c.png)
BIM虚拟建造技术在制冷机房的应用实践摘要:BIM虚拟建造技术在大型商业办公建筑的制冷机房的应用实践中解决了各专业图纸的三维空间的数据交流和数据关联,提高了机电图纸的深化设计效率,加强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的设计协同,方便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同时也便于对机房通道进行净高分析,是一种智慧建造的技术。
关键词:虚拟建造;智慧建造;制冷机房;BIM技术;1 概述虚拟建造技术,在机电安装中对于各专业协调、管线碰撞检查、管线综合排布、预留预埋、净高分析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由于在制冷机房中含有大直径管道、大型冷水机组和泵组,管道错综复杂,还有传统型钢支吊架和抗震支吊架,使冷冻机房的空间极其拥挤,维修通道的净高很难得到满足。
采用BIM三维可视化,可以直接在三维空间检查管线的间距是否满足施工规范、维修、安全等要求,还可以对现场安装施工队进行视频交底,减少现场沟通协调成本,极大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生产力。
由于传统二维CAD的各专业图纸无法进行直接的数据关联,在进行多专业(建筑结构梁柱、给排水管道、电气桥架、暖通风管水管)协同时,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错漏,也无法实现将各个专业管道放在同一三维空间进行深化设计,很难及时将各专业图纸进行数据交流,而BIM的虚拟化建造技术完全解决了此类问题。
2 工程概况2.1 项目概况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约为81684平方,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50541平方,地下建筑面积为31143平方。
是由地下车库、餐厅、会议、办公、多功能厅等组成的综合性商业办公建筑。
空调冷热源设计:本工程空调冷源采用水冷式机组,冷冻机房设置于地下三层,冷却塔设置于塔楼屋面。
制冷机房主要设备参数如表1。
2.2 制冷机房CAD二维图纸(如图1)。
由于建筑总高度超过50m,属于高层建筑。
冷水机组的冷冻循环水泵采用吸入式,减少了系统静水压力对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承压要求。
同理,由于冷却塔也是放置在大厦10F的屋面,冷却循环水泵也采用吸入式,减少了系统静水压力对冷水机组冷凝器的承压要求,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
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施工技术
![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0862b6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9.png)
基于 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施工技术摘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许多装配式企业对施工质量、成本、安全和施工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装配式制冷机房空间狭小,管道布置集中,布局复杂,将成为机电安装工程的重难点。
关键词:BIM;装配式;制冷机房;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工程机械安装行业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
因此,安全、节能、高效、文明、环保的施工逐渐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此指导下,“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发展将成为未来机电安装行业的选择及发展方向。
一、装配式制冷机房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制冷机房中,预制构件包括单管段预制构件、管段与阀门预制构件、管道附件预制构件、设备管道集成模块预制构件,构件间连接方式主要为法兰连接和部分卡箍连接,现场焊接量低。
构件固定方法和型材规格根据预制构件质量准确计算,固定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施工环境确定,如门式钢支吊架、落地工字钢门形整体支吊架等。
在装配式制冷机房中采用BIM技术,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安装、节能环保、运营维护等因素,以人性化、智能化、绿色高精度的模型设计为出发点,组装制冷机房。
满足施工条件后,将预制构件运至现场组装,通过可靠连接安全有效地完成机房的组装。
二、BIM的数字化模拟建造1、模拟建造软件应用。
根据装配式制冷机房模拟建造的实际需要,项目引入多种BIM软件进行高精度建模,并结合各软件优势功能,提高模拟建造的信息化程度、准确性和效率。
项目采用Autodesk Revit结合施工图纸进行全专业三维建模和深化,Autodesk NavisWorks进行施工方案演示、进度模拟,SolidWorks精细化建模并生成预制加工图纸和构件清单明细、Autodesk CAD进行辅助设计。
2、建筑和结构的数字化测绘复核。
为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通过现场测绘技术进行现场信息采集,采集梁、板、柱、墙等现场实际定位数据。
准确比较现场实际数据与BIM数据,并根据差值修改调整建筑和结构BIM模型。
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机电设备安装深化设计
![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机电设备安装深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8204c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f.png)
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机电设备安装深化设计摘要:当今,随着城市建设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环保政策的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已成为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实现了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运输物流化及安装专业化,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减少了施工废弃物的产生。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但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方面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施工工艺尚不成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基于此,对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机电设备安装深化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装配式施工;深化设计引言工程创优对前期创优策划、过程控制、成型观感效果、技术创新、系统运行、客户评价和社会效应都有较高的要求。
应用BIM技术,通过高精度的3D模型,结合建筑、结构、装饰等三维模型的融合,可以精细到穿墙、穿楼板套管的定位、支吊架的形式及固定位置、检修通道、器具末端点位排布等,对工程创优的精细化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机电安装的特点施工中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除了公共、民用、工业等设备的安装工作外,还要进行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新工艺、新设备等。
在大型工程的安装中,对装配、吊装、检测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及时更新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
如果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运行不稳定,增加设备运行成本,更有可能因安装质量问题造成设备安全事故,给安装人员带来伤害。
此外,对于安装企业本身来说,机电安装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为了改善自身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安装单位必须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以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满足设备的使用功能。
机电安装的特点贯穿于机电安装的全过程,包括初始安装、安装后的调试、设备的运行和验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关系到安装工作的质量。
而且由于目前的建筑设计越来越复杂,机电安装也普遍呈现出设计安装精度高、安装复杂的特点,为了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要为机电安装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做好充分准备。
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2)
![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398de0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1.png)
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建造方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的需要。
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应运而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细致的计划,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实际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 工序优化: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优化和调整,减少了冗余和重复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2. 节约时间和成本:采用装配式施工方式,减少了施工时间,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3. 构件标准化和模块化:利用BIM技术,对机房装配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和生产,减少了施工中的误差和变化,提高了工程质量。
4. 可视化管理:借助BIM技术,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协调配合的能力。
三、适应范围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制冷机房,包括商业建筑、工业厂房、医院、学校等。
尤其适合规模较大、工期较紧、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是通过BIM技术进行设计和规划,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构件分解和制造。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BIM模型进行构件安装和连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此外,施工过程中还应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如预制构件的加工、模块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五、施工工艺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1. BIM模型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制作出精确的BIM模型。
2. 构件准备:根据BIM模型,对机房各个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和生产。
3. 施工准备:根据施工计划和BIM模型,组织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解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制冷机房智能化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
![解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制冷机房智能化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7e992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2.png)
解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制冷机房智能化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摘要:在装配式制冷机房中引入BIM技术进行智能化施工,能够基于高精度模型深化设计,为工厂生产构件提供准确依据。
同时可以将构件通过物流配送方式打包运输,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节约运输成本,施工人员只需结合图纸对构件进行组装即可,能够切实转变以往“测量一段,施工一段”的复杂模式。
当前,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施工已经成为引领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制冷机房;智能化施工;全过程引言:时代的飞速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促进BIM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时也对BIM技术提出更高诉求。
尤其新形势下,软件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BIM技术的应用也不再局限于翻模、碰撞检查等功能,而是更加贴近现实,可以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和价值。
近年来,在国家各种政策扶持下,装配式施工模式快速发展,为建筑业改革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具体施工中引入BIM技术,能够将传统二维图纸转变为三维立体图像,基于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能够使施工人员和业主更加深入和直观地了解项目。
并且针对施工过程遇到的有限空间或复杂环境中的管线、设备,也能够进行合理设计、科学拆分、批量生产,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所以,本文以装配式制冷机房智能化施工为例进行分析,探索BIM技术在类似工程全过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具体如下。
一、BIM技术在全过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结合施工经验总结来看,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工程项目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将应用价值总结为以下方面:第一,深化设计。
在设计环节应用BIM技术,能够构建完整的工程模型,包括机电、建筑等多个专业,可以为设计人员优化设计方案助力,便于及时发现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使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减少图纸变更问题的产生。
第二,协同工作。
BIM技术本身具备参数化、可视化、便捷化等多种优势,在完成设计方案后,可以进行不同专业的碰撞检查工作,并对结构、预留、预埋等进行深入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中央制冷机房模块化、预制化施工
![基于BIM技术的中央制冷机房模块化、预制化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60f71b5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3.png)
基于BIM技术的中央制冷机房模块化、预制化施工基于BIM技术的中央制冷机房模块化、预制化施工引言: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行着自身的创新与改革。
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工期长、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而基于BIM技术的模块化、预制化施工模式相对于传统施工模式具有更多的优势。
本文将以中央制冷机房为例,探讨基于BIM技术的中央制冷机房模块化、预制化施工的优势和应用。
一、中央制冷机房的特点中央制冷机房是大型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设备来实现空调制冷、冷冻水供应等功能。
传统的中央制冷机房一般由现场定制,并需要现场进行冷却塔、冷水泵等设备的组装安装,施工周期较长,容易受到现场因素的影响并且质量无法保证。
二、基于BIM技术的模块化、预制化施工的优势1. 提高施工质量:基于BIM技术进行机房的设计和预制化构件的加工制作,可以消除传统施工中的人为因素,提高施工精度和质量。
同时,基于BIM技术的模块化设计还可以避免施工中的错误和纠正,减少了施工风险。
2. 缩短工期:通过使用预制化构件进行施工,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因为预制化构件可以在工地前制作、运输到现场后直接安装,不需要像传统施工一样在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时间。
3. 降低成本:基于BIM技术的模块化、预制化施工可以实现工程的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预制化构件的质量和精度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后期的维修成本。
4. 优化空间利用:基于BIM技术进行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5. 方便维护和更新:基于BIM技术进行模块化、预制化施工的机房具有灵活性,可以方便地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如果需要更换或升级设备,只需要替换相关的构件即可,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施工。
三、基于BIM技术的模块化、预制化施工在中央制冷机房中的应用1. 设计阶段:通过BIM技术进行机房的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冷却塔、冷水泵等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和优化,减少冷却系统的能耗。
BIM技术在空调制冷机房安装施工的运用分析
![BIM技术在空调制冷机房安装施工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1e66fbb4daa58da1114a14.png)
BIM技术在空调制冷机房安装施工的运用分析发表时间:2019-07-03T11:07:10.9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洪宏鉴[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发展,建筑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大量应用,BIM技术作为新型工程技术逐步应用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制冷机房中设备型号众多,布线走向复杂多变,施工时间短,施工技术难度比较高且视觉观感要求高,BIM技术利用三维软件的可视化、协调性、可出图性、模拟性对制冷机房安装实施模拟建造过程,对管线交叉布置、空间布局反复模拟调试,实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精细化管理。
广东建鑫投融资住房租赁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发展,建筑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大量应用,BIM技术作为新型工程技术逐步应用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制冷机房中设备型号众多,布线走向复杂多变,施工时间短,施工技术难度比较高且视觉观感要求高,BIM技术利用三维软件的可视化、协调性、可出图性、模拟性对制冷机房安装实施模拟建造过程,对管线交叉布置、空间布局反复模拟调试,实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精细化管理。
本文对BIM技术应用路线进行初步阐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空调制冷机房BIM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展开详细探究,提升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科技创新应用水平。
关键词: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BIM 技术;空调制冷机房;运用一、引言我国近年来工程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工程技术随着行业的发展得到快速提升,BIM技术作为新型辅助施工技术在国内得到大力推广应用,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施工企业都把BIM技术应用作为公司获得大中型新项目的重要手段,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应用BIM技术对空调制冷机房进行设计、安装、施工,全新应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全程模拟化、协调化的优点,可以实现空调制冷机房安装模拟过程,管线走向和布置方式最优化,安装整体空间布局最佳方式。
二、BIM技术应用实现方式BIM技术自信息时代应用在建筑行业中以来,欧洲、美国等传统建筑业发达的强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近年来开始对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应用实施示范推广,尤其是大型房地产企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型建筑央企、地方建筑龙头企业等在一带一路走向国外进行参与国际行业竞争过程中,BIM技术成为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助推器。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BIM技术在空调制冷机房的运用分析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BIM技术在空调制冷机房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f59f032cc58bd63086bd66.png)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BIM技术在空调制冷机房的运用分析摘要: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真实的建筑工程为例,对该工程中机电安装的BIM技术在空调制冷机房中的实际操作进行了分析。
并对BIM技术在空调机房中的十二级优化、施工顺序安排和施工中的仿真模拟以及其他的相关工程操作进行了具体的详细的研究论述,希望能够提高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BIM技术;空调制冷机房引言BIM技术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英文全称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是通过建立数字化的模型来实现对项目工程的设计、施工建造和后期运营等全过程的优化管理。
并且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近几年,我国的众多大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都在深入落实BIM技术,例如在空调制冷机房中的设计、安装以及施工过程里,可以根据BIM技术的统筹性、可视性、完善性、具体性等技术优势,来解决管线交叉问题,以此来完成对建筑空间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的及时调整和优化。
同时,通过虚拟模型建造和演示、管线的综合平衡、三维可视化交底和指导施工、智能算量以及决策支撑,从而实现对机电安装工程的科学精细化的管理。
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海口某大型建筑工程,总建筑占地面积为107000m2,空调面积为7000m2,冷水机房设置在该建筑工程的地下室之中,通过异程式系统来完成输配管网的布置,预设的负荷在1450kW左右,共设有冷冻水泵3台、冷却水泵3台,除此还设有2台786kW制冷量的制冷机组,水泵两用一备;同时,还设置了4台新风空气处理机组以及3套组合式空调机组,分别为设备管理用房和公共空间供冷。
因为此建筑工程规模大、质量高,在前期的机电安装工作中进程较为缓慢,不能明确确定准确的交工时间。
在2016年12月明确该建筑工程将于2017年6月投入使用,并要求异程式系统于2017年7月前实现对本建筑区内设备管理用房和公共空间全面供冷。
空调机房深化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空调机房深化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aed8333186bceb18e8bb54.png)
空调机房深化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近年来该BIM技术被机电安装工程充分应用。
特别是在落实空调机房设计工作时,考虑到设备管线非常复杂,紧紧结合空调机房施工项目要求,在积极构建精准的空调机房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基础上,防止产生返工现象,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提升空调机房深化设计工作效益。
【关键词】BIM技术;空调机房;设计工作;三维模型【引言】空调机房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对BIM技术进行应用,主要就是将该施工项目的各项信息数据作为基础依据,以此来完成建筑模型建设工作,为后续提升深化设计工作有效性创造条件。
BIM技术设计效果具有可视化特征,传统形式下的二维图纸,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施工视觉效果要求,将BIM技术与空调机房深化设计工作全面结合,在提升设计合理性的同时,也能落实低碳施工建设工作。
本文从空调机房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BIM技术与模型相关内容展开阐述,针对在空调机房深化设计工作中,如何正确应用该项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1、空调机房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模式下落实空调机房设计工作,基本上都是以应用二维空间线条方式为主,以此来表示各种设备管道轮廓线和阀门投影、应用数字标注的方式,标识与之相应的各类尺寸信息。
一旦前期设计图纸存在表意不明的问题,极易使管线标高、定位交叉等多种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果是在此种状况下施工,那么前期阶段实际安装的管道还比较方便,但是到后期阶段所安装的管道就非常困难,无形中就会产生管道安装在不合理的位置或是标高上,不仅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影响美观性。
大部分的空调机房都具有设备众多,管线凌乱的特征,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下施工,需要一边施工一边修改,不仅增加了工程量,同时也不利于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1]。
因此,传统形式下的空调机房设计图纸,存在整体布局缺乏合理性、检修与维修工作难度大、水电气管路排布混乱等问题,这是现阶段实际落实深化设计工作期间,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BIM技术在装配式制冷机房施工及管理措施
![BIM技术在装配式制冷机房施工及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4a209e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4.png)
BIM技术在装配式制冷机房施工及管理措施摘要:BIM已经广泛应用到机房模块化的施工工序之中,能够对建筑施工的项目进行高精度的建模和各个专业的后期深化设计,并能对工厂的下料时间、下料内容等进行精确指导,BIM可以借助物流实现模块化的运输和配套处理,能够降低运输等相关成本,对于装配式的机房施工来说,更是能够实现量一段、做一段的施工具体模式,在此模式,安装人员也能够根据装配的具体图纸来以装配拼接的方式最终完成机房安装,这种技术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技术也是一种技术层面的革命,也会引领后续建筑施工的具体趋势。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制冷机房、管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BIM逐渐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其中对于BIM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之带来的是科学技术的额不断进步,各种软件丰富的变化,更新速度较快,BIM在当代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在具体的网页浏览、模板确定等等,当今阶段的BIM技术更能够贴近建筑实际,落地性更强,在施工方面的应用更加顺畅。
在进行某装配式制冷机房的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应用BIM技术,成效显著,并获得了由2018年广东省建工集团颁发的BIM技术应用一等奖以及2019年广东省建工集团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见图1及图2)现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BIM技术装配式制冷机房的施工和管理措施进行全方位研究。
一、BIM技术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分析项目在应用期间使用BIM技术,可以充分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和应用情况,结合相关项目进行分析,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设计成果的深化使用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结构和机电等相关专业融合为一体,并构建统一的模型,另外,也能更好的优化施工方案,根据模型的情况来深化相关图纸,避免施工和设计的缺陷,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果。
(二)协同工作BIM技术拥有智能可视化的特点,在建筑模型构筑完成之后,可以进行各个专业的实际测验,通过结构测试和净空分析等方式,结合各个专业可以更好的进行协调工作,降低工作漏洞和工作损失。
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机电设备安装深化设计
![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机电设备安装深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69b0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e.png)
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机电设备安装深化设计
吴飞飞;孙陈玉
【期刊名称】《江苏建筑》
【年(卷),期】2022()5
【摘要】采用基于BIM的装配式技术可以实现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运输物流化及安装专业化,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减少施工废弃物的产生。
文章以扬州
西区万达广场项目购物中心为例,介绍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机电设备安装设计,深化管理及质量安全。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吴飞飞;孙陈玉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3
【相关文献】
1.地铁车站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应用
2.基于BIM的装配式制冷机房管段模型标准化智能分解思路探讨
3.BIM技术在某大型商业建筑制冷机房装配式深
化设计中的应用4.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高效制冷机房分析应用5.基于BIM的数据中心制冷机房深化设计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M技术辅助制冷机房施工工法
![BIM技术辅助制冷机房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eb4a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c.png)
BIM技术辅助制冷机房施工工法一、前言制冷机房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医院、金融机构和其他重要的电子设备房中,制冷机房的作用愈加重要。
为了保证机房的稳定运行,制冷机房必须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结构,并配备高效的空调制冷系统。
在机房施工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工法进行辅助,提高施工质量、效率以及工程安全性。
二、工法特点BIM技术与制冷机房施工相结合,可以实现如下优点:1、对设计进行优化,提高工程质量;2、预测与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增强施工安全性;3、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4、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5、促进供应链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水平。
三、适应范围BIM技术辅助的制冷机房施工工法适用于任何技术难度的制冷机房项目,能够满足各类客户需求。
四、工艺原理制冷机房施工工法基于BIM技术,建立完整的模型基础上实现了施工方案与设计、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协作,从而更加精准地实现施工目标。
BIM技术辅助施工工法的实现,基于以下技术措施:1、BIM建模:通过构建机房的3D模型,提前设计好机房系统,并对模型进行验收,以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2、机房模型集成:整合模型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管道、电缆、设备等等,以传达各个单独方面的信息。
3、现场操作模拟:模拟机房施工各种操作,实现施工过程各项指标的预测和调整,保证施工按计划完成。
5、物料管理:基于供应商和承包商之间的合作,实现机房物料的管理与控制,确保施工材料质量有保证。
五、施工工艺1、机房现场勘测:如果需要施工,则需要对现场进行详细勘测,量取各种数据,以确保机房建设工艺的完美实现。
2、制备工程图纸:基于勘测的数据,制备机房建设的详细图纸,包括建筑、管道、电缆、设备等方面,以确定施工所需的具体工具和设备。
3、机房建筑施工: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机房建筑的施工,包括门窗、墙、地板、屋顶等部分。
4、设备安装:通过精确定位和调整设备位置达到准确安装,实现设备之间的协调和协作。
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
![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5bd0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6.png)
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制冷机房作为建筑中重要的设备空间,其施工工法也需要跟进创新。
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正是一种创新的施工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以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该工法。
二、工法特点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装配式施工:通过预制构件和模块化设计,实现制冷机房的快速组装和安装。
2. BIM技术支持:利用BIM技术对制冷机房的设计、构建和管理进行全过程集成管理。
3.效率提升:由于采用装配式施工方式,工期大幅缩短,施工效率明显提高。
4. 质量保证:通过工厂化生产和标准化设计,保证制冷机房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5. 环保节能:预制构件和模块化设计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和能耗,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
三、适应范围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制冷机房,包括商业建筑、工业厂房、医疗机构、酒店等。
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项目,都可以采用该工法进行施工。
四、工艺原理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1. 工法与实际工程的联系:通过BIM技术建立建筑模型,并在模型中根据实际要求添加制冷机房模块,然后进行构件分解和预制加工,最后将预制构件和模块进行现场组装。
2. 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模块化设计和一体化加工,实现构件的精确拼接和一次性安装。
利用BIM技术对机房设备和管道进行空间协调,避免施工冲突和错误。
五、施工工艺基于BIM+的制冷机房装配式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工艺准备: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队伍和分工、准备施工图纸和工具材料等。
2. 基础施工:按照基础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浇筑基础,确保机房基础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绿色高效制冷机房深化及研究
![绿色高效制冷机房深化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20984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4.png)
绿色高效制冷机房深化及研究摘要:本文以我司在上海南站万科项目中高效机房的实际施工应用为案例进行分析说明,讨论在高效机房深化和BIM工作中,如何从优化系统、施工前期策划、机房三维建模和施工中节点控制等方面来诠释实现高效机房的“高效”概念。
关键词:系统优化、减阻、建模、节点控制引言:随着双碳政策的发展以及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进,高效机房对于节能的意义非凡,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设备的运行成本。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安装高效机房是我们开始研究探索的方向。
一、系统优化:由减阻方法带来的机房管线排布特点1.1.冷却水管和冷冻水管管路优化冷却水管采用1个90°弯头和一个斜向插入的顺水三通;冷冻水管采用了1个45°弯头、1个90°弯头和一个斜向插入的顺水三通。
相比普通机房的做法,将45°弯头改为90°弯头,略微增加了局部阻力,但在相当程度上节省了管线对通行空间的占用,也回避了三维空间双45度夹角管线的定位问题,使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可谓是性价比较高的方案。
1.2. 水泵优化水泵方面,常规排布的弯头不多。
端吸泵(下进上出的水泵形态):水泵吸入端常规来说是一个三通和一个90°弯头。
若考虑节省阻力,可采用类似冷机进出口的45°斜向上弯头。
那么如果按照水泵进口和主管高差3m计算,则简单计算可得,管道从弯头开始向水泵的轴向和水平向均需要伸出3*1.41=4.24m。
显然,对机房空间的要求极高,一般的机房无法容纳如此跨度的直管。
故南站项目采用了90°弯头加顺水三通的形式,将机房的空间需求保持在常规机房的水平。
水泵出口端是垂直向上的接口,若以正三通接入,则整段出水管除了不可省略的阀门附件外仅有一个三通。
若是采用斜向插入主管的支管,则原本竖直一根的管道需要添加一个45°弯头,则会成为一个弯头加一个斜三通的形式。
从阻力系数上分析,按红宝书给出的数据,一个合流正三通是1.5,一个合流斜三通是0.5,一个45°弯最大是1.0,最小是0.5。
空调机房基于BIM技术的预制化设计
![空调机房基于BIM技术的预制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17bfbf1711cc7931b716c2.png)
空调机房基于BIM技术的预制化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应用的兴起,机电安装行业管道安装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现场加工组装模式逐渐向工厂预制化加工,现场组装模式的转变。
同时,BIM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完善,也使其贯穿施工全过程,从前期施工图纸深化设计,施工方案的的确定,到后期技术交底,现场指导施工,BIM技术所占的比例逐渐在增大。
关键词:空调机房BIM深化;建模;预制化一、概述机电安装工程中管道预制加工与组合安装的分离势在必行,如何将管道预制技术有效的运用到管道预制工厂和管道预制现场,提高管道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缩短管道工程建设的工期,降低管道工程建设的成本,是目前行业前沿课题。
依托Revit 3D精准建模技术,在施工前期能够建立、汇总各专业3D建模,提出问题,调整确定Revit 3D模型。
同时根据已确定的模型能够快速的确定管线预制加工部分,建立管线加工明细表,绘制加工平面图,管道组装平面图。
从源头上解决了传统管线布置不够精确,预制加工图的精确度低,预制加工图制作方法繁琐问题,解决管道预制加工的根源性问题。
我司在北七家未来科技城项目中将BIM技术延伸应用到空调机房风管预制加工中,采用BIM技术与管道预制加工组合安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道工程建设,为预制加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现以北七家未来科技城项目为例来介绍BIM技术在空调机房风管预制加工和组合安装中的应用。
二、工程概况2.1本次基于BIM技术施工空调机房为北七家未来科技城项目,该空调机房位于5#楼B1层,净面积约为130㎡,净空5m,风井连梁高度为2400mm。
机房狭长,整体呈现“折”子型,操作空间较小。
该空调机房主要设备为一台组合式空调新风机组,尺寸大,对基础尺寸精确度要求较高,四台大尺寸静压箱为机房工程施工难点之一。
本空调机房采用采用BIM风管预制化施工,风管工厂化预制,施工作业单位现场组装。
全过程以机电专业为主导,建筑,结构专业及物资部门等配合。
BIM技术如何应用于冷冻机房安装工程
![BIM技术如何应用于冷冻机房安装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5ec0d8be1e650e52ea99f0.png)
BIM技术如何应用于冷冻机房安装工程
以上海某地铁站的机电安装工程为实例,展示该项目在冷冻机房安装上是如何应用BIM技术的?
·通过CAD图进行冷冻机房管线三维建模
·根据CAD图及设备样本进行机电设备信息建模
·检测出冷冻机房管线管线碰撞
·优化后的冷冻机房管线图
·确定主要吊支架形式及以CAD形式出图进行预制加工
三维草图→三维模拟渲染图→现场安装情况冷冻机房三维草图 1
冷冻机房三维模拟渲染图 1 冷冻机房现场安装情况 1
冷冻机房三维草图 2
冷冻机房三维模拟渲染图 2
冷冻机房现场安装情况 2
冷冻机房三维草图 3
冷冻机房三维模拟渲染图 3 冷冻机房现场安装过程中 3
冷冻机房三维草图 4
冷冻机房三维模拟渲染图 4
冷冻机房现场安装情况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BIM技术的高效制冷机房深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08T11:35:35.0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作者:李逸骏
[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高效制冷机房使用BIM技术的设计与应用,阐述了在BIM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工程实践中衍生出来的高效制冷机房概念,为日后基于BIM技术、EPC模式下的类似建筑项目提供参考。
(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广州 510030)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高效制冷机房使用BIM技术的设计与应用,阐述了在BIM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工程实践中衍生出来的高效制冷机房概念,为日后基于BIM技术、EPC模式下的类似建筑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高效制冷机房;机电模组化
建筑施工领域发展至今,BIM技术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影响传统施工技术的一股新兴力量。
有着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的BIM技术可通过建模及通过深化模型进行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前模拟,工程量计算等使用功能,从而完成施工前准备事项,优化施工工序,减少施工误差与施工碰撞,而且由于施工前已完成图纸深化,在施工中因图纸问题引起的设计变更可以在事前解决,大大缩短因变更而造成的停工时间。
此处,本文以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S1地块设备区高效制冷机房为例进行研究。
一、工程概况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S1地块项目建筑面积大,设计、施工周期短,任务重,该项目为装配式建筑,走廊窄、装修标准对竖向控制要求高,干管管线多,支管接口密集、工期紧。
项目全面采用了BIM技术进行辅助,高效的解决现场各种施工问题。
二、高效制冷机房建模及改进
核对机房设计图纸时,工程人员向设计部门提出问题:平面图中从冷热水泵和冷冻水泵引出的管线过于杂乱,布置麻烦且翻弯过多,施工难度较大,可更改机房及设备安装位置,重新调整管线走向,降低施工难度且优化机房布置。
经过与设计部门的共同协商和核算数据,优化了机房布置图纸。
图1:制冷机房设计平面图优化前后对比
优化后的图纸考虑到管线走向的问题,从以前的多层管线布置改为一层管线布置,节省了空间和增加净高高度;考虑到设备吊装孔位置的问题,把整个机房位置进行移动;更改设备安装位置后,冷冻水泵及冷却水泵进出水方式由原来的下进上出更改为两侧进出,优化管线布置位置。
图2:高效制冷机房模型大样
高效制冷机房与普通制冷机房相比,采用了高效设备和管路路由优化。
设备选型:
水泵:选用高效变频水泵(一级电机)。
冷却塔:选用可变风量、变水量运行冷却塔。
风机可变频控制,可30%~100%变水量运行。
管路路由按以下几个原则进行优化:
1、主机出口与水泵直接连接,减少弯头数量,可降低阻力损失约30%;
2、将直角弯头、直角三通替换为锐角弯头和锐角三通,可降低阻力损失约40%;
3、直角管段替换为斜管段,减少总管长度且降低水阻;
4、主机与水泵一对一连接,取消部分蝶阀和过滤器;
5、选用阻力更低的过滤器与止回阀;
通过上述原则对初始模型进行深化,重点为改善管线连接方式和对碰撞管线进行翻弯调整;根据图纸要求对管路弯头、三通等部位进
则将各类传感器、阀门阀件精确定位在系统管路上。
图3:水泵主管采用斜管连接,有效降低水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