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使学生理解和认识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1.1 铁路运输1.2 公路运输1.3 航空运输1.4 水运1.5 管道运输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2.1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2.2 公路运输的优缺点2.3 航空运输的优缺点2.4 水运的优缺点2.5 管道运输的优缺点3.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3.1 自然环境因素3.2 社会经济因素3.3 技术因素4.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4.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2 优化资源配置4.3 提高经济效益5. 案例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与发展5.1 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5.2 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趋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2. 难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讲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分别介绍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缺点。
3. 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讲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4. 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阐述交通运输布局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5.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课堂互动不足等。应对策略是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多媒体演示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问卷调查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额外的辅导,以及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具体的交通运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知识点,如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布局原则等。
3.知识点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案例进行阐述,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4.互动式教学: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完成一份关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以加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
2.选择一个本地区或感兴趣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精炼、风格清晰。布局上,将板书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区、知识点区和案例区。标题区位于板书顶部,清晰地标明本节课的主题;知识点区按照教学内容顺序列出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以突出重点;案例区则展示与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主要内容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核心概念、原则和方法。风格上,板书简洁明了,避免冗余信息,使用图表和关键词帮助学生记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把握知识结构。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草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板书内容。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掌握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原则;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改善交通运输布局的建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本地区交通运输状况;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有关交通运输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关注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增强规划意识和参与意识,为改善交通运输布局提出建议。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连续性强;公路运输:灵活性高、覆盖面广、适应性强;水运:运量大、成本低、受地域限制;航空运输:速度最快、适合长途运输、成本较高;管道运输:适合输送液体、气体等物质。
2. 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运输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线路布局的合理性;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考虑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为什么重要?交通运输有哪些方式?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原则。
3. 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及其实例。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运输状况;学生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本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相关问题,提问学生;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对交通运输的理解。
2. 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实地调查和分析报告的完成情况;学生互评,相互借鉴和学习。
3.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中包含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相关试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内容丰富、具有权威性的交通运输教材;教材中应包含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相关知识。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1.1 交通运输的定义1.2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1.3 交通运输的分类第二章:交通运输方式2.1 公路运输2.1.1 公路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1.2 公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2 铁路运输2.2.1 铁路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2.2 铁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3 航空运输2.3.1 航空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3.2 航空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4 水运2.4.1 水运的定义和特点2.4.2 水运的优势和局限性2.5 其他运输方式2.5.1 管道运输2.5.2 城市轨道交通第三章:交通运输布局3.1 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3.2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3.3 交通运输网络的构建3.4 交通运输节点的规划第四章: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1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2 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3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我国交通运输现状与发展趋势5.1 我国交通运输现状5.2 我国交通运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5.3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第六章:交通运输政策与管理6.1 交通运输政策的目标与内容6.2 交通运输政策的历史与现状6.3 交通运输管理的方法与手段6.4 交通运输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第七章:交通运输安全7.1 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类型与影响7.2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体系7.3 交通运输安全技术7.4 交通运输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八章: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8.1 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与问题8.2 城市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8.3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8.4 城市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第九章: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与应用9.1 交通运输技术的演变与发展9.2 交通运输技术创新的驱动力9.3 交通运输技术的应用案例9.4 交通运输技术的前沿领域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国内外交通运输典型案例分析10.2 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的实践项目10.3 交通运输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技巧10.4 交通运输教育与研究的实践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补充说明:在讲解交通运输的定义时,需要强调它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过程,不仅包括运输工具,还包括运输路线、节点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使学生能够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 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的特点和优缺点,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3.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交通运输问题的案例,学生进行分析和建议。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1. 公路运输:灵活、便捷、适应性强,适合短途和长途运输。
2. 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安全性高,适合长途运输。
3.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度高,适合长途和国际运输。
4. 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适合长途和大宗货物运输。
5. 管道运输:安全性高、损耗小,适合输送液体、气体等物质。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1. 地理位置:沿海、沿河、沿湖等地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2. 人口密度:人口密集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3.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运输需求大,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1.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交通运输问题的案例,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提出解决方案。
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交通运输数据,了解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述1.1 交通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1.2 交通运输的分类1.3 交通运输的功能和作用第二章:交通运输方式2.1 公路运输2.1.1 公路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1.2 公路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1.3 公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2 铁路运输2.2.1 铁路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2.2 铁路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2.3 铁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3 水路运输2.3.1 水路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3.2 水路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3.3 水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4 航空运输2.4.1 航空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4.2 航空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4.3 航空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5 管道运输2.5.1 管道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5.2 管道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5.3 管道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三章:交通运输布局3.1 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目标3.2 交通运输布局的规划和设计3.3 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和调整3.4 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第四章: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1 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2 交通运输对城乡发展的影响4.3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交通运输政策和管理5.1 交通运输政策的目标和内容5.2 交通运输管理的机构和职能5.3 交通运输法规和标准5.4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第六章: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6.1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6.2 交通运输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系6.3 交通运输对区域城乡结构的影响6.4 交通运输与区域旅游发展的互动第七章: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和技术7.1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流程7.2 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和技术7.3 交通运输规划软件和工具的应用7.4 交通运输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八章:交通运输服务的创新和发展8.1 交通运输服务的现状和问题8.2 交通运输服务的创新模式8.3 交通运输服务的发展趋势8.4 交通运输服务的提升策略第九章: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9.1 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9.2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9.3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实践9.4 交通运输与绿色发展的融合第十章:交通运输未来展望10.1 交通运输技术发展趋势10.2 交通运输服务模式创新10.3 交通运输与智慧城市10.4 交通运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交通运输的分类和功能关注点: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为后续学习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布局两大部分。
交通运输方式部分介绍了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及选择;交通运输布局部分则探讨了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航道等)和交通运输站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等)的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地理和日常生活中对交通运输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特点和选择的依据缺乏系统的认识。
(二)学习能力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综合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学习兴趣交通运输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高的兴趣,但可能会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理解存在困难。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理解交通运输线和点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绘制交通运输线路图,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正确的交通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交通运输线和点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解析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作者:邓林林日期:2015.12.25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结合实例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利用教材案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邮政通信等。
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因此,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较少,且欠缺深入的分析和具体的实例,单纯的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其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根据运输对象的特点及运输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及线路;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③了解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表格分析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②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趋势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②培养用发展的、变化的和辩证的观点分析地理现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教学难点:1、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2、南昆铁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课件13: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自然
南昆铁路经过地区,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地质条件极 为复杂
技术
在自然条件复杂的条件下修建铁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南昆铁路是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南昆铁路建设的决 定因素有: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 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 。
在现代铁路布局中,社会经济因素已超过自然 因素成为现代铁路布局的决定性因素。
4.南昆铁路的建设意义?
可以把西南内陆的资源优势同沿海地区区 位优势结合起来;
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西南地区 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
巩固民族团结,加快脱贫步伐。
5.南昆铁路区位综合因素分析
因素
影响
社会 经济
把资源丰富的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线,便捷通道的华 南地区联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带动 和繁荣沿线地区经济并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少数 民族方式是( C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2.下列交通运输线中的成本低廉的是( B ) A.太原至广州的航空线 B.武汉至上海的长江航线 C.大庆至秦皇岛的输油管道 D.南宁至昆明的铁路线 3.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 D )
流通过程中的运输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生产 活动中地域联系 的重要性和主要 方式
层级要求 知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 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 理解: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影响因 素。 应用:能够分析铁路建设对国民经济 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两种以上运输 方式形成的运 输网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一种运输方式 形成的运输网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2.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布局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实例。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交通运输方式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交通运输布局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3. 案例分析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2. 讲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陆运、海运、空运、铁路运输等。
3. 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效率、便捷、安全、经济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交通运输布局实例,如城市交通、机场布局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案例研究:分析交通拥堵问题1. 引入案例:展示一段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的新闻报道。
2.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提到的交通拥堵原因。
3. 总结原因:总结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如车辆增多、道路设施不足等。
七、解决方案设计:提出改善交通拥堵的措施1.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善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
2. 分享方案: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如增加公共交通、优化交通信号等。
3. 评价方案:让学生评价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八、模拟实践:设计合理的交通布局1. 情景设定:设定一个城市交通规划的情境,让学生设计合理的交通布局。
2. 学生操作:学生利用模拟软件或手工绘制的方式,设计出合理的交通布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方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和分析,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学会使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进行交通运输布局的设计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述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意义和目标。
2. 第二章: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铁路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航空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水运: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管道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
三、教学资源1. 地图和图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布局图等;2. 案例资料:实际交通运输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相关资料;3. 调查工具:问卷调查、访谈等;4. 软件工具: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模拟软件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的设计和评价能力;3.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4.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4课时;3. 实践环节:4课时;4. 总结和评价:2课时。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交通运输问题,让学生学会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价和优化。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交通运输布局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合作。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交通运输设施和布局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问题引导: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高一地理庞立文一、分析教材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密切相关。
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后,安排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发展的趋势;二是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二、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举例说明生产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区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结合实例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能够运用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具体交通线的布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敏锐的地理眼光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搜寻资料,积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感受祖国、家乡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增强学生爱国和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四、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是本着以下两个原则来展开的:1.从生活中来,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相互举例,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选择依据。
在地理教学中,联系这些生活常识,尤其联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运用地理科学知识加以解释,是增强中学地理教学的感染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必要补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
2.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运用所学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调查分析家乡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原因,既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合作调查分析中,发现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课件ppt
体展示图片
1.阅读各种交通运输优缺点对比表格。
2.对生活中的日常出行和货物运输选择 合适运输方式。
3.阅读材料总结交通线布局的区位条件
4.结合图片,归纳车站,机场,港口布 局的区位条件。
5.完成课堂练习
1.为后面交通运输方式选 择做准备,培养学 生观察能力。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三、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能够区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结
合实例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 2.能够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
▪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 难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 五、教学方法 ▪ 本节主要采用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分发
材料,组织学生讨论、自助探讨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一、教材分析
▪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与 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密切相 关。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三章“农业地域 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 成与发展”后,安排了“交通运输布局及 其影响”。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讲 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运输方式的 优缺点及其发展的趋势;二是交通运输线 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作者:邓林林日期:2015.12.25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结合实例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利用教材案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邮政通信等。
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因此,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较少,且欠缺深入的分析和具体的实例,单纯的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其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根据运输对象的特点及运输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及线路;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③了解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表格分析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②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趋势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②培养用发展的、变化的和辩证的观点分析地理现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教学难点:1、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2、南昆铁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图片,如共享单车、地铁、高铁等,让学生思考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提出问题: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我国交通运输有哪些方式吗?”“这些交通运输方式是如何布局的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3.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与同事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
针对反思结果,我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加强对重点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掌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布局的因素。板书风格简洁明了,关键词突出,辅以图表和箭头展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突出教学重点,增强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解答疑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2.生生互动:
a.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b.角色扮演:模拟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知识。
c.互评互鉴: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批性思维。
(3)学会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5.1《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说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二
说过程
课后探究: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 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郑西铁路客运 专线东起郑州枢纽的郑州东站(即新郑州站),向西经 过洛阳市、三门峡市、渭南市,西至西安枢纽的西安北 站(新建)。 站点设置: 郑州(东)、巩义南、洛阳 龙门、渑池南、三门峡南、灵宝西、华山北、渭南北、 临潼东、西安北 。
4、青藏铁路建成后,管理不慎可能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
沿线垃圾污染;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破坏当地植被。
小结
说过程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
交通运输的布局
经济
社会
技术
自然
(决 定 因 素)
说过程
阅读案例1“南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所经过地 区地形险峻、地质 条件复杂,通过七 度以上高烈度地震 区242千米,可溶 性岩区375千米, 膨胀土区146千米, 被称为“地层博 览”。该铁路从海 拔78米的南宁盆地 上升到海拔2000多 米的云贵高原,工 程难度是铁路建设 史上前所未有的。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
界性工程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相当大! 青藏铁路经过可可西里和羌塘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野生动
物,铁路沿线修建了25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 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沿线冻土、植
被、湿地环境、自然景观、江河水质等,得到了有效保护,青藏高原生态 环境未受明显影响。
思考:上述材料说 方 式
说过程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发展趋势
高速化 大型化 专业化
说过程
二、交通说过运程 输布局
说过程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公开课)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运输问题为例,如城市交通拥堵、快递物流等,作为新课导入的引子。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交通运输问题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交通问题?”、“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案例,如城市交通拥堵、快递物流等,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如设计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提出改善现有网络的建议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和作用。
2.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布局方法;
-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策略;
-理解和应用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解决复杂问题;
-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倡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学生年龄特征为高中生,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大的知识储备。在认知水平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对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解,能够接受和理解较为复杂的交通运输知识。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们对实际生活中的交通运输问题较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学习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较少主动探索和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用逐步呈现知识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让学生对交通运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接着,我会逐个介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然后,我会讲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以及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和作用。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结合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咼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通运输线----铁路的区位因素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一一铁路的区位因素一、考纲要求: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中国的主要铁路线高考对铁路的考查:直接考查一一能否抓住主导区位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对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间接考查一一农业、工业、城市、旅游业的区位因素、中国区域地理、世界区域地理知识(一)区位因素分析区域特征入手或以国家重点工程为切入点,A综合分析区位因素!---- 构建区位因素结构抓主导因素是关键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区位变化趋势,动态地分析问题(二)区位评价分析区位因素的优势和劣势,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某类地理事物的最佳区位选择,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近几年四川文综卷涉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考点回顾:05年文综卷:36:(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京广线)(14分) 07年文综卷:选择题11: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3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
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
火车经过的区域是?(宝成线)36:(2)港口区位: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
(鹿特丹港口、第二亚欧大陆桥)(6分)09年文综卷:39:(4)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公路昆曼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分)(6)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8分)2010年文综卷:39:(1)评价杭州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铁路交通条件。
(沪杭线和浙赣线)(2分)2011年文综卷:36: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 的理由。
(整合人地关系对交通运输的影响)(6分)注意:高考在考查本单元知识点时特别注意将其与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 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
交通运输布局说课稿
交通运输布局说课稿【篇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高一地理庞立文一、分析教材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密切相关。
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后,安排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发展的趋势;二是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二、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举例说明生产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区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结合实例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能够运用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具体交通线的布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敏锐的地理眼光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搜寻资料,积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感受祖国、家乡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增强学生爱国和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四、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是本着以下两个原则来展开的:1.从生活中来,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相互举例,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选择依据。
在地理教学中,联系这些生活常识,尤其联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运用地理科学知识加以解释,是增强中学地理教学的感染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必要补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
2.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运用所学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调查分析家乡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原因,既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合作调查分析中,发现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1讲交通运输线
----铁路的区位因素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铁路的区位因素
一、考纲要求: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中国的主要铁路线
高考对铁路的考查:
直接考查——能否抓住主导区位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对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间接考查——农业、工业、城市、旅游业的区位因素、中国区域地理、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一)区位因素分析
区域特征入手或以国家重点工程为切入点综合分析区位因素
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区位变化趋势,动态地分析问题
(二)区位评价
分析区位因素的优势和劣势,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某类地理事物的最佳区位选择,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近几年四川文综卷涉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考点回顾:
05年文综卷:
36:(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京广线)(14分) 07年文综卷:
选择题11: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3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
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
火车经过的区域是?(宝成线)
36:(2)港口区位: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
(鹿特丹港口、第二亚欧大陆桥)(6分)
09年文综卷:
39:(4)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公路昆曼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分)
(6)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8分)
2010年文综卷:
39:(1)评价杭州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铁路交通条件。
(沪杭线和浙赣线)
(2分)
2011年文综卷:
36:(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整合人地关系对交通运输的影响)(6分)
注意:高考在考查本单元知识点时特别注意将其与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
三、复习内容
1、主要内容及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作用
铁路线的区位因素(京九铁路为例)
交通是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其作用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举足轻重。
现代高考关注交通运输网中线(铁路、公路、管道、桥梁)的考查,尤其是铁路。
2、复习内容的处理
1、不注重知识的系统化,不注重抓学科体系的重点,不善于归纳和总结
2、答题用套话,区域性不突出
3、学生对考题中的设问弄不明白,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4、复习策略
第一、在整合中形成地理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
让学生在分析京九线的区位因素时,整合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因素)、自然因素(限制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形成知识网络和系统性,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第二、在比较中突出地理知识的区域性
在整堂课中涉及京九线、南昆线、青藏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泛亚铁路;涉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区域知识;涉及高、初中地理知识的衔接。
让学生在完成上述线的区位因素的比较分析中,进一步深刻的把握区域特征。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产、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三、在解题中贯穿着元素思想,构建答题模式
在整堂课中,在共安排了学生五次过手训练。
目的是给学生搭建展示基础知识、展示思维过程、解题能力的平台。
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贯穿着元素思想,从而构建答题模式
例如:在分析影响铁路建设的自然区位因素时,其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一级元素: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等有利元素和限制性元素进行分析、评价。
其中,地形、地势元素又可以细分为以二级元素:以什么地形为主;哪边
高哪边低;地表起伏大或和缓;地质条件是否复杂,是背斜、向斜还是断层;是否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冻土地貌、风蚀地貌等)。
有了这样的元素思想后,学生在答具体题目时,便有了明确的方向,才不会漏点或少漏点,从而提高得分率
四、学情
基础知识----已忘记
本节内容在高一下册和高二中国地理教学中学过。
学习习惯----不预习
讲课前,发知识结构,起到一定预习作用。
学习能力----比较低
能听懂的不会举一反三,剩下的就是听不太懂的。
同时也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五、复习目标
(1)认知目标
把握主要因素,构建框架
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研究铁路的发展变化
联系国土整治,有效整合区域知识。
(2)技能目标
通过读图表,培养读图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影响京九铁路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地理问题能力。
通过对南昆铁路线的区位因素探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及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京九铁路、青藏铁路和南昆铁路的区位比较,帮助学生学会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对其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六、复习的重、难点
在深入研究、分析考纲的基础上,结合历年四川文综卷在交通运输方面的考题、考点,我确定了以下的复习重点和难点。
复习重点:
影响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及分析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复习难点:
综合分析某一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
对比分析不同铁路线区位因素的异同。
跟据实际区域环境的特征,对其影响因素做出有利和不利的评价
确立重、难点的依据: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一般要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知识的综合性强,跨度大,对学生的整合能力、迁移能力要求相当高,而目前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均较薄弱。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复习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七、复习方法:
基于该堂课知识容量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我准备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剖析案例法
创设发现学习、研究学习的环境,达到掌握方法,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目的。
运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
强化了学生的图文信息转化能力,学会综合分析问题,辨证地思考问题。
八、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复习过程:
(一)、导入(2分钟)
通过视频“西成高铁”引入交通运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分钟)
(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集体探究的复习方法,以复习方法、过手能力培养为
重心,放手让学生集体讨论,主动参与到知识、能力形成的整个学习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高效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迁移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教师:成都美视国际学校—高文平
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