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地质勘察,工程]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边 坡 治 理

边 坡 治 理

4)物探
物探(又称地球物理勘探)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和 钻探的相互配合下进行,可作为一种辅助性勘探手 段。物探方法可根据工程要求、探测对象的地球物 理特性和场地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
选择物探方法时,应充分考虑边坡场地的地形 起伏、表土层的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场地附近有无 对物探工作造成干扰的因素(如变电设备、高压电线、 地下金属管道、机械振动)等场地条件的适宜性。
§1.2.2边坡工程地质勘探手段
仅通过工程地质测绘是难于查明边坡 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所以在边坡的工程地质 勘察中必须采用地质勘探工作。边坡工程地 质勘探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全面查明边坡 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征 及其成因、滑动面形状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 件,其次就是为测定边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 质、地下水运动规律准备条件。勘探的主要 手段有钻探、探井、探槽和物探等。
§1.2.1边坡勘察中的地质测绘
边坡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在图上如实 反映出边坡的地形、地貌、地物特征以及结构面的 产状和性质等。 边坡地形复杂,起伏高差大。边坡测绘时, 应尽量以导线点作测站。当导线点作测站测绘范围 受到限制时,可根据导线点用视距法或交会法设置 独立地形转点。在地物、地貌复杂处,可连续设置 第二个地形转点。 边坡测绘范围应超出工程处治范围一定距离, 一般为20m。地形图所用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500。 边坡横断面地形图测绘通常每隔20m一道。当地形复 杂变化较大时,在地形变化特征点处应加测横断面 地形图。横断面地形图所用比例尺通常不小于l: 200。
1.1.1边坡失稳与滑坡
边坡在自然与人为因素作用下的破坏 形式主要表现为滑坡、滑塌、崩塌和剥落。 滑坡(slides)是斜坡部分岩土体在重力作用 下,沿一定的软弱面,缓慢地整体向下移动, 具有蠕动变形、滑动破坏和渐趋稳定三个阶 段,有时也具有高速急剧移动现象。滑塌 (slip—slumps)是因开挖、填筑、堆载引起 斜坡的滑动或塌落,一般较突然,粘性土类 边坡有时也会出现一个变形发展过程。

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摘要:边坡治理在岩土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边坡处理不当会导致边坡岩土体稳定性低,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摘要: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对边坡治理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各种勘察方法的优势,希望能为提高勘察质量和有效开展边坡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边坡治理;重要性1岩土工程勘察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1.1提高边坡稳定性在岩土工程施工中,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着岩土工程的整体质量,边坡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灾害、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边坡稳定性不够,将会出现许多安全隐患,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要求不同,经常会出现人工放坡的现象。

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产生严重的边坡危险。

因此,良好的岩土工程勘察可以为改善边坡稳定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使边坡治理更加有效。

借助岩土工程勘察,可以分析边坡顶部、底部和边坡中的岩土结构,从而了解岩土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可行有效的边坡治理方案。

特别是在一些施工现场,有沉降区或施工环境恶劣,更需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分析边坡的岩土结构和性质。

如果调查做得不好,会给项目埋下安全隐患。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在边坡治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边坡条件的客观评价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可以获得大量的地质信息,如岩土的结构和性质、地下水的分布等。

这些调查数据可作为制定边坡治理方案、评价边坡治理可行性和有效性的主要依据,从而大大提高边坡治理的效率。

此外,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具有预防意义,可用于避免边坡治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比如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发现施工环境存在沉降,或者地下水较多,岩土成分不利于施工等。

这些信息对于边坡治理非常有用。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客观评价边坡状况,从而指导边坡治理的发展。

1.3控制工程造价边坡治理能有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利用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指导边坡治理,可有效提高岩土工程经济性。

矿山工程中地质灾害及边坡滑坡治理方法策略分析

矿山工程中地质灾害及边坡滑坡治理方法策略分析

矿山工程中地质灾害及边坡滑坡治理方法策略分析李 江,赵泽龙(内蒙古亿诚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摘 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有了针对性的改善方案。

通过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岩(土)体滑坡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性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滑坡体的分类及基本特征、岩(土)体的地质结构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和人工边坡稳定坡度的参考数据,并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工程实例,着重介绍了对非稳定边坡进行滑坡治理所采用的一般处理方法。

相关部门要利用矿山资源整合利用的方式进行对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优化,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解决这些相关隐患问题。

关键词:找矿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200-2Analysis on the control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and slope landslide in mine engineeringLI Jiang, ZHAO Ze-long(Inner Mongolia Yiche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Xilinhot 0260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China has made targeted improvement pla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geological disaster control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rock (soil) mass landslide formation causes and harmfulnes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expound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landslide,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rock (soil) mass influence on slope stability, puts forwar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artificial slop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stability of slope reference data, and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engineering example, introduced the unstable slope landslide governance adopted by the general processing method.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make use of the way of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 resources to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of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ak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related hidden dangers.Keywords: prospecting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control岩(土)体边坡稳定问题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它对整体工程的经济造价、安全施工和后续投人使用影响甚大,具有显著的危害性。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课件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课件
失稳治理措施
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采取了适当的失稳治理措施,如填充、支撑、加固等,有效地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感谢观看
THANKS
土壤改良
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手段,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透气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生态恢复。
生态护坡
利用天然石料、木材护底,种植护岸植物等手段,构建生态护坡,提高边坡的抗冲刷能力和稳定性,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05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高速公路边坡滑坡
详细描述
风险识别
利用概率统计、模糊数学等方法,对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和影响范围。
风险评估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如加固、排水、防护等,降低风险对工程安全的影响。
风险控制与防范
01
02
03
04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的治理措施
加固原理
通过增加边坡岩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边坡的抗滑能力和承载能力,从而防止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水电站库区边坡变形
总结词
边坡变形监测
总结词
边坡治理措施
01
02
03
04
05
06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矿山采空区边坡失稳
某矿山采空区在开采过程中,边坡出现了失稳现象,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边坡稳定性分析
针对该矿山采空区边坡失稳问题,进行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确定了失稳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后续治理提供了依据。
排水系统设计
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地表水和地下水能够及时排出。

边坡防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

边坡防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

边坡防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摘要:近年来,公路作为交通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

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路基边坡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关安全以及质量方面的问题。

因此,加强路基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研究,严格规范施工流程,提高路基边坡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从而有效地提升公路工程项目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边坡防护;治理措施;病害治理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其工程施工质量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边坡防护是我国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边坡防护不仅可以维持路基稳定,还可以美化当地生态环境。

公路边坡防护可以有效预防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避免围岩坍塌。

文章首先对公路边坡的破坏形式进行了讨论,然后重点分析了公路边坡破坏的原因、边坡常见防护及加固技术,最后提出了有关边坡防护的治理措施,旨在助力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1边坡破坏形式边坡破坏位置主要发生在风化严重区域和软弱结构面,当边坡出现局部错动、松弛、开裂、挤凸等情况时,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大范围破坏,为有效确保公路工程的通车安全和路基完整性,针对初期较小变形开展病害处理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边坡破坏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滑坡:岩土结构在自重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移动,可分为渐进式旋转和层状平移两种形式。

当边坡前沿经过人工切割或者流水冲刷,边坡上部堆载过大且地下水含量较高时,岩土边坡的内部有效应力就会减小,其软弱结构层强度丧失,造成滑坡现象;(2)崩塌:该灾害主要产生在坡度大于40°的陡坡中,当陡坡中存在风化程度较浅的软弱结构面和残积层裂隙,则会出现崩塌现象,这主要归因于岩土自身结构的不稳定,常伴随雨水、振动、温差、冻胀等自然影响而形成。

崩塌具备水平位移小于、垂直位移的特点,且破坏过程十分迅速,难以保持既有的结构完整性,滑动面几乎不明显;(3)滑动:岩土体受风化严重且受到水流侵蚀,内部组分被水流冲走造成空隙率剧增,继而在自重作用下产生向下的过大变形。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边坡工程勘察任务书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名称:******花园工程地点:*****勘察阶段:边坡工程详细勘察一、工程概况1.建筑物名称:边坡工程2.建筑物类型:低层、高层建筑3.边坡范围:约1万m2(暂定)详钻孔平面布置图二、勘察要求所有地质勘察工作,应按如下规范要求执行: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7)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边坡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三、本工程勘察的具体要求:1.查明星河丹堤北侧边坡周边是否有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若有存在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5章的要求。

2.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勘探点间距约15~20m(共布置155个钻孔(暂定),详见附图)。

一般性勘探点要求进入中等风化岩层或稳定土层3~5m,控制性勘探点需进入中风化岩层3~5m或进入坡脚高程以下稳定地层不小于5m,控制性钻孔占钻孔总数的1/3以上,在基岩出露较浅处,可用探井和探槽。

3.布设测斜孔判断滑动面的位置和空间分布,以及评价滑坡的现今活动性,于主轴断面和两侧(各1个)的辅助断面上,布置测斜孔,可利用已成钻孔,埋设测斜管后填砂作为测斜孔。

4.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5.判明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提供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6.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基础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7.对山体的整体稳定性作出评价,提供边坡治理设计所需各岩土层的抗剪强度参数,包括直剪快剪、固结快剪(每一主要地层不少于9件)对可疑易滑地层增作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不少于6件)。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的边坡稳定问题研究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的边坡稳定问题研究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的边坡稳定问题研究发布时间:2023-01-29T06:45:49.82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37卷16期作者:田莹莹[导读] 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岩土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田莹莹达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635000摘要: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岩土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岩层的非正常变动会对边坡的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边坡的不稳定。

为了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保证坡面的稳定性,施工单位要针对不同的工程条件,制订合理的滑坡防治技术方案。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边坡稳定引言地质灾害工程的地质环境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其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等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将会危及工程建设,严重的会引起安全事故。

因此,必须对边坡的稳定进行概念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其稳定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概述1.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现状在边坡地质灾害防治中,施工单位要做到“消除不留后遗症”,通过对边坡灾害的多种可能成因的分析,并运用相应的控制技术,从而实现对边坡的综合防治。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施工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大量的处理技术已经投入到工程建设中。

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对边坡地质灾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边坡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的基本流程首先,建立地质灾害的专业监测预警小组。

建立专业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小组,及时向施工工人宣传教育,及时发现问题,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疏散;其次,加强对电力设备和桥梁的检查。

测量员要对电力设备、桥梁、大坝、住宅区和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这样当灾害来临时,可以进行有效的疏散。

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同时,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问题不但对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还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

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治理措施摘要: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针对地质灾害开展治理工作,相关技术人员要保障边坡的稳定性,加大滑坡的治理力度。

在地质灾害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对施工现场作出全面的勘察,还要针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类因素进行准确预测,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评估,以此来为后续治理手段的选择以及治理方案的规划奠定良好基础,提高地质灾害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整体水平,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稳定开展带来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地质灾害工程;边坡稳定性;滑坡治理;引言:通常情况下,当地质结构中岩土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时,就会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出现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事件,这一地质灾害便会对边坡造成巨大冲击,使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不断下降。

而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于边坡结构抗滑稳定性不断下降。

边坡稳定性不足也是滑坡灾害的因素之一,相关技术人员要深入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具体因素,制定较为恰当合理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1造成边坡稳定性不足的各类因素1.1边坡结构周围土体以及地下岩体结构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边坡自身的岩体结构以及土体物质构成,与边坡结构的稳定性存在直接关联,如果边坡自身岩体结构以及土体物质构成整体稳定性不足,那么边坡结构的稳固性就会大打折扣,在边坡自身岩体结构当中的石英、强化风岩、坡积土层、全风化岩等物质,是保障边坡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如果边坡土体当中物质极易出现溶蚀、风化等状况,那么这类边坡结构就无法具备较强的抗风能力。

其次,如果这类边坡结构周围长期聚集大量水资源,那么其边坡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会受到巨大影响,使边坡结构的力学指标参数直线下降,进而引发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

1.2人为因素对于边坡结构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以及工程项目建设,在进行挖掘施工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对边坡岩体结构以及土地造成破坏,使原本的边坡结构逐步形成陡坎状,这样一来边坡表面就会逐步出现积水和渗水的问题,在长时间的作用下边坡整体重量不断增大,进而使边坡结构坍塌问题的发生概率大幅度提高。

边坡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剖析-重庆勘察设计协会

边坡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剖析-重庆勘察设计协会

边坡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剖析边坡工程勘察是边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勘察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和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边坡工程本身的特殊性质和施工条件的复杂性,边坡工程勘察中常常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重庆勘察设计协会的角度出发,分析边坡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勘察项目确定不够全面边坡工程勘察项目的确定往往是勘察工作中的第一个环节,其确定好坏将影响后续所有工作的质量。

我们发现,一些勘察单位在确定边坡工程勘察项目时往往不够全面,存在一些遗漏或者未考虑到的方面,导致后续勘察工作受到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勘察人员在确定边坡工程勘察项目前,应充分考虑项目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全面了解边坡地质和地貌特征,充分掌握岩土工程学和地质学理论,并根据勘察项目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定勘察范围。

勘察数据收集不够全面边坡工程勘察中,勘察数据的收集是勘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主要包括地面勘探、化验分析、地形图测绘、航空遥感等,而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往往会影响后续分析和设计的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勘察人员在收集勘察数据时,需尽可能细致,包括化验分析、现场勘探等方面,同时也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不要视野狭窄,偏重于单一数据来源。

勘察过程中数据处理不合理边坡工程勘察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是较为关键的一环。

数据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勘察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进而影响到边坡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勘察人员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准确地对数据进行分类、归纳、整合和筛选,严格把控数据误差,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边坡工程的性质和特点,以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与合理。

勘察报告编制不规范,不规范或缺乏实际应用性边坡工程勘察的最终结果是编制出勘察报告,其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与使用的安全性。

然而,一些勘察单位在编制勘察报告过程中,往往存在格式、数据不规范的情况,同时也缺乏实际应用性和实践价值。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措施摘要:边坡稳定问题是地质灾害工程中的常见问题,相关单位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滑坡问题和边坡稳定性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从而寻找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案,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

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措施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工程;边坡稳定;滑坡治理在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失稳问题极为常见,并且对地质结构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边坡的稳定性不强,将会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

通常来说,边坡问题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治理效果。

1产生边坡失稳以及滑坡问题的主要原因1.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造成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问题的重要原因,大范围的降雨会导致雨水堆积,从而引起水流冲刷,使得边坡失稳以及山体出现滑坡;动物的造穴以及风化因素导致山体的荷载结构出现变化,由于结构荷载的降低,很容易导致山体滑坡现象的出现。

在当前阶段,因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非常的常见,因此,需要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1.2人为因素在当前阶段,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边坡失稳及滑坡问题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肆意地砍伐树木、挖掘矿产资源,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地质灾害现象。

结合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山区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这种地质灾害通常属于可控范围,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

1.3地质结构因素一般来说,地质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需要建立在物理结构平衡的前提下。

随着时间的累积,土壤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风力和雨水的作用下,一部分土壤开始流失,由于地质结构引起的地质灾害也较为常见,并且这种地质灾害一般来说是不可控的,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提前治理。

2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的有效措施2.1混凝土砂浆喷涂技术混凝土砂浆喷涂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工艺简单,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有着很高的效率,能够很好地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

边坡工程勘察报告完整版

边坡工程勘察报告完整版
2.4. 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Ij)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以及钻探情况揭露,勘查区岩性为岩溶角砾岩、泥灰岩,岩溶角砾岩 强风化序度>25m,泥灰岩强风化层片度约3〜8m间。
岩溶角砾岩:褐红色、褐黃色,中砾结构,块状构造。角砾主要曲灰岩、泥灰岩碎石角 砾组成,粒径较均匀,一般粒径为2〜5cπu角砾含量约60%,泥质胶结,胶结疏松。岩溶发育 强烈,钻探揭露线溶蚀率30〜45%,溶蚀孔洞呈蜂窝状,孔洞直径约1〜3cm,据现场调查最大 溶洞直径约为60cm,强风化层溶蚀裂隙较发育,多被褐黄色或褐红色粘土充填,钻探岩芯呈 碎石土状。该层于勘查边坡区内大面积分布。
(Q^dI),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J)地层。现分述如下:
I)
(1)崩坡积(Q严T)
碎石土:褐红色、褐黃色,松散,稍湿。粒径Φ >20Omm约占15%, 200〜20mm约占55%,
20〜2mm约占5%,余为粉粘粒充填。石质成分主要为强风化质的泥灰岩、岩溶角砾岩等,呈棱
角状。该层覆于浅表,主要分布于勘查区内斜坡坡顶一带,层厚约0.2〜2πu
Φ 108IlIln,终孔孔径为①91mm。
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冲洗液流量及回次进尺,以确保采取率满足要求。本次钻探对破 碎、易垮塌段采用跟管钻进工艺,其操作严格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792)进行,土层采取率>80%,破碎岩层采取率A65%,完整岩层釆取率>85%,质 量达到优良。钻孔岩(土)芯按顺序装箱,及时编录、采样,进行数码拍照。对钻孔初见水 位、终孔水位均作观测,且终孔静止水位观测时间均大于24h。此外,对钻孔缩径、涌水、 漏水、进尺快慢等异常现象也作了详细记录。各孔均现场跟班编录并及时采样,所取得的原 始资料准确、客观。

超高填土边坡的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

超高填土边坡的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

超高填土边坡的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摘要:我国工程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大,无论是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还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都会出现超高填土边坡的问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者投入运营中形成的超高填土边坡,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应该加强超高填土边坡的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周围地质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制定完善的防护方案。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能够为提升边坡设计的合理性奠定基础,更好分析评价超高填土边坡的稳定性。

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超高填土边坡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超高填土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稳定性;综合物探法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是超高填土边坡的两种主要形式,当超高填土边坡出现变形破坏时,往往会威胁工程安全,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

为了避免超高填土边坡造成的安全隐患,应该加强地质勘察,对于引起边坡稳定性破坏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设计人员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消除存在于超高填土边坡中的风险因素,提升工程的安全性。

但是,在当前超高填土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勘察工作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比如勘察技术的落后和资料收集缺乏可靠性等。

在当前超高填土边坡地质勘察中,经常使用综合物探法,能够对不同地质状况进行深入勘察和分析,帮助工作人员制定对应的防护方案,不断提升超高填土边坡的稳定性。

此外,还应该对灾害等级进行有效评定,提升边坡监测的力度。

1、工程概况分析在某道路隧道工程中,附近采石场产生了近70万方的废弃渣土,开采区域距离工程地点较近,渣土深度到达了50m以上。

该隧道进口与超高填土边坡底部距离约20m,其顶宽为250m,底宽为25m。

这样的超高填土边坡严重威胁着该隧道的安全性,必须加强地质勘察,对于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

2、地貌、地质条件分析该工程的主要地貌形式为丘陵,地面标高起伏范围为123~368m,最高相差245m,在该区域还具有较为茂密的植被覆盖。

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 舒阳

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 舒阳

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舒阳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发展,岩土工程技术应用也越来也广泛,岩土工程勘查作为岩土工程的重要基础工作,为边坡治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参数依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查;边坡治理;重要性引言如何防治地质灾害发生和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很多程度取决于岩土的性质。

要很好的解决岩土工程问题、防灾、治灾,必须首先进行勘察与测试、试验与分析,并利用土力学、岩石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等的理论与方法,对各类工程进行系统研究。

因此,岩土勘察是岩土工程规划设计、防灾的前期工程,也是地基与基础设计,治理地质灾害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岩土工程勘查的主要内容1.1岩土工程路线勘查对于道路岩土工程施工工作来讲,在处于预备区间时,工作人员与相关从业人员要完成一下三个阶段的勘察工作:第一阶段是踏勘,就是要相关人员到施工现场去走一走,看一看,对现场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第二阶段是初察,该阶段属于专业性勘查和检测工作的第一步,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辅助;第三阶段是详细勘察,是以第二阶段的工作为基础,由勘察工作相关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来完成,通过他们的认真投入,获取边坡治理设计工作需要的各项参数。

在完成基本工作后,相关部门和人员还需要针对获得的各类勘察数据进行总结和专业型的分析,以便明确各个路线阶段、各种不同类型地质条件的特点,在综合各类新型的基础上给出最佳的勘察结果,合理的选择和规划施工路线,做好设计和施工方案的预备工作,以便确保道路最终能够经济合理完成,工作作业的预备工作可以满足相关要求。

1.2路基路面勘察对道路岩土工程来讲,对路基路面进行勘察属于“沿线土质调查”工作的范畴,它贯穿于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个基本阶段中,勘察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已经选择完成的施工路线和工程方案,以及其所在位置对应中线两侧的水文、地质、岩土等的理化性质展开调查分析。

当道路岩土工程的施工路线已经选择完成后,做好特定范围内地质的详细勘察,保证勘察作业结果的稳定性,将会为后续路基路面的施工设计等各方面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的依据作参考,有时该项数据甚至会直接决定工程施工的成败。

边坡防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边坡防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边坡防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09-17T16:30:15.1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吴春良[导读] 摘要:路基边坡的防护工程与路基稳定关系很大,它影响到行车安全,它是高等级公路环保、美化、绿化的一项内容,如何搞好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提高路基工程质量,是高等级公路必须考虑的问题。

身份证号:422123197****XXXX39摘要:路基边坡的防护工程与路基稳定关系很大,它影响到行车安全,它是高等级公路环保、美化、绿化的一项内容,如何搞好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提高路基工程质量,是高等级公路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路基;病害边坡;防护;治理措施引言:近年来,我国公路事业取得较大的发展,公路的修建速度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交通量也大幅增加,这对公路的修建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考验。

而在影响公路质量的因素中,路基边坡的稳定与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确保路基边坡的稳定、降低道路病害成为建设的重点。

1路基边坡防护原则与病害原因分析1.1路基边坡防护设计原则路基边坡沿公路分布的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如果在防护的同时,能够注意保护环境和创造环境,采用适当的绿化防护方法来进行,则会使公路具有安全、舒适、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也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此,边坡设计应遵循“安全绿色、水土保持、恢复自然、环保之路”的设计原则。

1.2路基边坡病害原因分析路基边坡的滑塌是最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根据边坡土质类别、破坏原因和规模不同,主要破坏形式为溜方、滑坡、剥落和碎落崩塌四种。

溜方是由于少量土体沿土质边坡向下移动所形成,即边坡上薄的表层土下溜,通常是由于降水、降雨等流动水冲刷边坡或施工不当而引起的。

滑坡是指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边坡的某一滑动面滑动,主要是因土体的稳定性不足引起的。

路堤边坡发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边坡坡度过陡或坡脚被挖空,或填土层次安排不合适等;路堑边坡发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边坡高度和坡度与天然岩土层次的性质不相适应。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砂岩中的柱状节理(松弛张裂)
(二)蠕动变形
蠕动变形,是指边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发生长 期缓慢的塑性变形的现象,有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两种类型。
表层蠕动,主要表现为边坡表部岩体发生弯曲变形,多是 从下部未经变动的部分向上逐渐连续向临空方向弯曲,甚至倒 转、破裂、倾倒。
深层蠕动,是由于坚硬岩层组成的边坡底部存在较厚的软 弱岩层时,由软弱岩层发生塑性流动而引起的长期缓慢的边坡 蠕动变形。
表层蠕动变形示意图
深层蠕动示意图
(三)崩塌
崩塌指在陡峭地段,边坡上部的岩体受陡倾裂隙切割,在重力 作用下,突然以高速脱离母岩翻滚堕落的急剧变形破坏现象。
盐池河崩塌
(四)滑坡
滑坡是指边坡一部分岩体以一定加速度沿某一滑动面发生 剪切滑动的现象。按滑动面的形态,可划分为圆弧形滑面和平 面两种类型。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一、概述
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 一定坡度的坡面。
丹江口水利工程土石坝边坡
卵石边坡
边坡包括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两种类型。 自然边坡:在自然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山体斜坡、河谷岸坡、 海岸陡崖等;
人工边坡: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规模不同、陡缓不等的斜坡。 水电工程中的运河渠道边坡,船闸、溢洪道边坡、饮水水洞 进、出口边坡、土石坝边坡及坝肩边坡等。
常见的边坡变形破坏主要类型有:松弛张裂、蠕动、崩塌、倾 倒、滑坡。
(一)松弛张裂
由于河谷部位的岩体被冲刷 侵蚀或者人工开挖,使边坡岩体 失去约束,应力重新调整分布, 从而使岸坡岩体发生向临空面方 向的回弹变形及产生近平行于边 坡的拉张裂隙的作用过程。
临空面是指岩土体滑动时 自由空间的边界面,如斜坡 的坡面,硐室的边墙、坝基 下游河床面等

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中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

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中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

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中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摘要:边坡支护工程的主要措施是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初期要合理勘察岩土,充分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以此来提升工程的勘察设计水平。

本文分析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中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边坡支护工程设计提供质量保证。

关键词: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问题1岩土工程中应用边坡支护技术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数量也在逐年不断增加。

在整个建筑活动中,岩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成本和质量安全。

尤其山地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形成大量的人工边坡,故边坡支护工作的重要性越发突出。

要做好边坡支护,首先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通过查明边坡的规模、坡度、走向、岩性构成、地下水等情况为设计提供相应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后期可能的支护形式提供重要的支撑。

同时岩土工程勘察也能查明现状下及后期施工过程中可能因地质情况导致的一系列不良的地质问题,为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2阐述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在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中,岩土工程是主要的流程。

岩土工程的作用是对边坡支护的地面或者水下进行施工,所以需要严格勘查自然环境下的土层结构、岩土分布等,从而得出有关数据,为岩土施工提供保障。

岩土工程勘探要研究各种勘查方法,使其和对应勘察流程相符合,对各时期刊勘察进行部署。

边坡支护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图若是发现存在问题,则应分步处理问题,联系理论进行整体评价,岩土工程勘探在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中,进行勘察的目的是为,确保工程在施工设计上,勘探得出的数据能够为地质水文条件的开展实施提供保障,对不符合工程建设的数据元素,建设边坡支护工程需要研究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

勘探岩土工程能够为施工提供便捷,节省费用,从而实现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中,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分析3.1地质形态与岩土参数问题岩土工程勘察中,须重视地质形态与岩土参数问题。

岩土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岩土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60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高压旋喷桩桩径采用600 m m ,叠桩部位为100 m m ,墙后软土经高压旋喷处理后抗剪强度指标提高1.5倍。

重力式挡土墙总高度为7.5 m ,其中地下埋深2 m 出露坡脚5.5 m (挡墙顶高出边坡顶0.3 m )。

持力层为全风化闪长岩,其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80 k P a (该段勘察剖面采用Z K 08为典型钻孔参考计算)。

挡墙采用M 10水泥砂浆块石砌筑,块石采用 图1 1—1剖面图仰斜式挡墙,墙胸坡比1∶0.30,墙背坡比1∶0.15,墙底逆坡坡比0.10∶1。

墙缩缝,分缝处采用沥青止水。

墙顶和墙底分别设置黏性土夯实层,墙背后设300m mV C排水管,水平间距2.5m,竖向间距从上至下分别为1.5、2.0m,外倾斜5%坡度,水口处设滤网。

计均布荷载为20k P a、该坡顶上的3#养护楼(3层)采用的是独立基础,基础埋深166m。

支撑结构考虑了该建筑基底压力扩散后对边坡支撑结构的影响,该建筑基标高为98.39m,坡顶的设计室外地面标高为97.5m。

施工时需要将坡顶标高削至层粉质黏土、③全风化片岩。

用排桩支护方案。

排桩采用直径800m m混凝土灌注桩,),其中嵌固深度为7.50m。

冠梁尺寸为1000m m×600m m,位于自然地面上。

支护层厚度为50m m。

该支护排桩外砌毛石装饰墙面,以保持与1—1剖面外观一致。

处采用沥青止水。

墙顶和墙底分别设置黏性土夯实层,墙背后设300m m砂砾石反滤层。

间距2.4m,竖向间距从上至下分别为1.5、2.0m,外倾斜5%坡度,梅花形布置。

4.5~5.5m,该段挡墙坡顶无建筑物。

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支护,墙体的砌筑和排水方该段边坡为强风化至中风化闪长岩坡面,坡顶无建筑物,支护方案采用喷锚支护。

岩面放坡1∶0.5。

喷锚面采用C30混凝土,喷面厚度150m m,喷锚面内钢筋坡土方开挖应与边坡支护配合进行,并严格遵循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

矿山边坡治理中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矿山边坡治理中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矿山边坡治理中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方 强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物质来源。

在当前阶段中,我国正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建设活动增多,对矿山资源需求量增长很快,为满足各个建设工作对矿产资源的具体需求,矿山企业都开始加大开采效率,更多矿产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保障经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然而,矿山资源持续开采中,边坡失稳问题持续产生,直接威胁到采矿人员及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我国矿山地质灾害情况分析,基本上大部分矿山所产生的安全事故都与边坡失稳有效重大联系,对开采作业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矿山边坡治理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治理方案,从而保障矿山开采作业的安全性。

而治理过程是无法脱离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这是整个治理工作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

矿山边坡治理工程是否可以科学合理开展,与岩土工程勘察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勘察过程所获取的各项地质环境数据资料,都是开展治理工作的有效依据。

关键词:矿山边坡治理;岩土工程勘察;重要性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是广泛的,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种类的矿山分布,所面临的地质情况不同,导致地质灾害也是存在差异性。

但是,矿山开采活动中面临的边坡失稳问题有着一定的共性,都是矿山建设过程导致的,让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地质环境变得更加脆弱,从而形成诸多地质灾害问题。

比如,泥石流、滑坡、塌陷等,都会影响到正常的开采作业,如果矿区处于偏远地区,往往周围没有居民居住,所产生的影响更多只是针对开采人员及生态环境,然而大部分矿山周围都有居民生活,一旦这些地质灾害产生,将会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防治矿山边坡问题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很多情况下都是与岩土工程存在密切关系。

要科学合理解决矿山边坡问题,应当利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岩土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且使用土力学、岩石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等理论及方法,对矿山边坡治理过程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边坡的概念进行简单的阐述,综合分析边坡治理的必要性、原则性以及边坡治理的意义,进而对边坡治理工程的地质勘察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探讨分析某边坡工程失稳事故的地质勘察。

【关键词】边坡治理;地质勘察;边坡失稳
我国各地的地质条件不一,地质环境也很复杂,多地的公路工程常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滑坡、边坡失稳等现象,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减少边坡失稳事故,就必须严抓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从地质勘察的工作中分析边坡工程的风险因素,从而更好的对边坡进行控制、管理和防治。

对边坡工程进行地质勘察,首先可以查明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这对边坡的设计有一定的帮助,进而分析边坡工程可能产生的破坏模式,通过风险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和防治措施。

1 边坡治理工程
1.1 边坡的概念
1.1.1 边坡的概念
边坡是由人工或自然形成的一种斜坡,也是地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形式。

然而边坡常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重大灾难事故,例如泥石流滑坡、工程坍塌、崩塌、剥落等事故,这些事故常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会影响国家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和谐。

我国大部分的基础工程中都会涉及到边坡工程的问题,例如公路建设、水利建设、矿山建设等,只有正确认识了边坡问题,对边坡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治理,才能有效的降低灾害的破坏力。

1.1.3 边坡失稳的分类
在研究边坡的稳定性时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土质边坡失稳以及岩质边坡失稳。

土质边坡有天然土坡和人工土坡两类,这类边坡发生失稳现象主要是因为剪力遭到破坏,外部影响因素多为地震、降雨以及人类活动等,失稳模式主要有:边坡土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型滑移和沿岩土界面或地面线发生折线型滑移。

岩质边坡是在自然作用或人为作用的情况下使岩体形成的具有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岩质边坡的失稳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周边的建筑物以及人民可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主要是因为应力场失衡导致边坡发生位移,内部影响因素为岩体自身的强度参数、边坡的结构特征等,外部影响因素除了地震、降雨以及人类活动外,还与温度变化、雨旱交替等因素有关。

岩质边坡破坏模式主要有:滑移型和崩塌型。

滑移型破坏特征为沿外倾结构面滑移或沿极软岩、强风化岩、碎裂结构或散体状岩体中最不利滑动面滑移。

崩塌型破坏特征为沿陡倾、临空的结构面塌滑;由内、外结构不利组合切割,块体失稳倾倒;岩腔上岩体沿结构面剪切或坠落破坏;陡立边坡,因卸荷作用产生拉张裂缝导致岩体倾倒。

边坡治理主要是为了尽可能的规避灾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生命财产和经济的损失。

在进
行边坡治理时要从根本上解决边坡的各项风险因素,因此常以预防为主。

若总是等到事故发生再进行治理和弥补,则不能达到防灾避灾的效果。

在对预防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时要充分考虑水的危害和人工加固的作用。

我国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边坡治理工程,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城镇化政策的不断推进,公路工程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随着自然破坏情况的加重,大部分的公路边坡均存在植被破坏和土壤裸露的现象,这种情况使边坡失稳事故的发生率更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有着极大的隐患。

加强公路边坡工程的治理可以促进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会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对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大的贡献和意义。

2 边坡治理工程的地质勘察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查明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的类型,分析边坡的破坏模式,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边坡支护的方案建议以及为边坡的设计提供合理的参数。

2.1 确定边坡的类型
2.1.1 按照边坡倾向与岩层面倾向进行分类
水平层状岩质边坡的岩层面倾角小于10o的一种边坡,其类型较为特殊。

在实际工程的开挖过程中不会因开挖的朝向而发生严重的边坡失稳事故,其整体结构也较为稳定。

2.1.3 依据高度对边坡进行分类
2.2 边坡治理工程的地质勘察手段
2.2.1 边坡治理工程的地质测绘和调查
边坡勘察应先进行地质测绘和调查,应查明边坡的形态、坡角、结构面产状和性质等,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范围应该包括可能对边坡稳定有影响及受边坡影响的所有地段。

特别是挖方边坡的坡顶存在重要建筑物或存在滑坡,虽然距离坡顶超过了2倍边坡高度,调查范围必须包含坡顶重要建筑物和滑坡。

必须收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埋深等,以及滑坡的边界、规模及形态特征等。

若勘察技术人员现场不调查清楚,没有收集到资料,边坡开挖过程极易出现边坡失稳安全事故。

2.2.2 边坡工程勘察方法
2.3 现场原位测试
2.4 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取值
对于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支护设计来说,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的可靠性起到较重要的指导作用,直接关系到边坡支护工程的成败。

若确定的计算参数过高,就容易造成边坡失
稳事故;若确定的计算参数过低,就会增加工程治理的成本。

常被应用的参数有重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变形强度等。

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取值主要是根据相关规定查表,结合试验成果和地区经验取值。

准确确定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十分困难的,需要综合试验成果、地区经验,并考虑施工期和运行期各种因素影响,才能合理取值。

2.5 边坡稳定性评价
3 实例分析
3.1 工程案例
重庆沙坪坝区某高15m岩质边坡,由于业主对拟建道路场地平整,对坡脚进行了大面积开挖,边坡为顺向坡。

边坡岩质大致按1:0.75进行了放坡处理,形成的边坡坡角45~53°,局部较陡。

3.2 边坡勘察
针对该工程的边坡失稳事故,边坡勘察工作以工程钻探、地质测绘为主,工程测量、室内试验等综合手段和方法。

勘探线垂直于边坡走向布置,并结合场地地质及地形情况,进行工作量布置,布设钻孔40个。

通过勘察查明边坡范围内地层结构及空间分布情况,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了边坡类型和破坏形式,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了边坡支护方案建议为边坡治理提供相关设计参数。

3.3 勘察结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边坡治理问题展开对边坡失稳类型的分析,根据边坡失稳带来的灾害性来分析边坡治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进而详细阐述了边坡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通过地质勘察可对边坡进行分类,然后选择合理的勘察手段来进行地质勘察。

参考文献:
[2]吴丽,吴飞,陈礼仪等.震后边坡治理工程风险评价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1).
[3]任延鹏.浅议岩土工程勘察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4(30).
[5]邹永吉.边坡治理基本方法及治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J].建材发展导向,201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