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提升机基础加固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物料提升机基础加固方法及荷载计算 (1)
3 满堂脚手架加固计算书 (2)
1 工程概况
万达文化旅游城B2-1地块位于市滨湖区太湖新城,基地西临长广溪湿地公园,东邻蠡湖大道,北侧为B1地块。项目由13栋 6层多层住宅(局部 7层)、2栋1层沿街商业及一座整体一层地下车库组成(无人防),小区总建筑面积约为83608m2,其中地上 47568m2,地下36040m2。建筑物高度21.4米。施工物料提升机安装高度24米。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800m。
工程名称:XDG-2014-42号地块开发建设项目B2-1施工工程
建设单位:万达城投资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省建设监理
勘察单位:市民用建筑
总包单位:中建八局第设
SS100施工物料提升机是一种主要在建筑施工中用于提升物料的货用垂直运输设备。它是由一只吊笼,在卷扬机构的牵引下,沿标准节导轨作上下垂直运动来达到运送物料的目的。吊笼的额定载重量为800KG,额定提升速度为25m/min,整机的独立高度为12m,通过附墙最大安装高度可达60M。同时,该机还配备有停靠装置、上下限位装置、防断绳装置、电器连锁装置。因此,SS100施工物料提升机是中低层建筑施工中理想的一种快捷、安全、高效、经济的建筑施工设备。
因物料提升机基础座落在地下一层车库顶板上,顶板结构板厚250mm。为保证地下室底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确保物料提升机的使用安全,对物料提升机布置的位置,在地下室车库底板与施工升降机基础承台间进行支撑加固。
2 物料提升机基础加固方法及荷载计算
根据施工升降机说明书,选用基础尺寸为3.5mX3m,基础板厚为300mm,基础配14200双层双向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在升降机基础部位3.5mX3m围的地下车库用Ф48X3.0mm钢管盘扣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作为对地下室顶板加固。
加固做法:
(1)采用Ф48X3.0钢管盘扣满堂搭设,由立杆、横杆、纵横向剪刀撑等杆件组成受力体系,节点采用铸铁扣件,顶部采用木方顶托或钢管支撑,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75m。
(2)导轨架底部应力加固区域立杆纵距0.9m,立杆横距0.9m,,其余周边部位立杆纵距0.9m,立杆横距0.9m,步距1.5m,扫地杆满布,距离地面200mm。
(3)排架的四个外立面均连续布置剪刀撑。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4-7根,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
(4)排架周边凡有框架柱处,每两步设一道拉结杆,采用钢管与扣件对排架与框架柱进行拉结。
(5)次楞采用40X90木方,间距300mm,主楞采用双钢管,采用顶托顶撑。
SS100物料提升机地面承载计算:
1、地下室顶板施工活载5kn/m2
2、安装高度24m时,钢结构总重约:3100kg=30380N
3、物料重:1000kg=9800N
4、基础混凝土重:1.25m3×2.3=2.875t=28175N
总重:30380+9800+28175=68355N
4.基础承载面积:3.12m2=3.12×106mm2
故地面承载:
P=68355/(3.12×106)=0.022N/ mm2 (MPa)=22KN/m2
物料提升机基础承载P=231KN
3 满堂脚手架加固计算书
为保证现场结构安全,本工程计算按立杆纵横间距为0.9m计算,满足承载力要求。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75m,
立杆的纵距 b=0.9m,立杆的横距 l=0.9m,立杆的步距 h=1.50m。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主梁最大悬挑长度l2(mm)150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纵向剖面图
横向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2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6.83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350面板计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连续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20×20/6=66666.667mm3,I=bh3/12=1000×20×20×20/12=666666.667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
1=[1.2×(G
1k
+(G
2k +G
3k
)×h)+1.4×Q
1k
]×b=[1.2×(0.1+(24+1.1)×0.15)+1.4×9]×1=17.238
kN/m
q
1静=[γ
G
(G
1k
+(G
2k
+G
3k
)h)]b = [1.2×(0.1+(24+1.1)×0.15)]×1=4.638kN/m
q
1活=(γ
Q
×Q
1k
)×b=(1.4×9)×1=12.6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
G (G
1k
+(G
2k
+G
3k
)×h)+γ
Q
×Q
1k
)×b
=(1×(0.1+(24+1.1)×0.15)+1×9)×1=12.865kN/m 计算简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