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共32页文档
读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配套文件
![读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配套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bddc5d58fb770bf68a5569.png)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概览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基本理念1.更加注重以德为先2.更加注重全面发展3.更加注重面向人人4.更加注重终身学习5.更加注重因材施教6.更加注重知行合一7.更加注重融合发展8.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2.坚持中国特色3.坚持优先发展4.坚持服务人民5.坚持改革创新6.坚持依法治教7.坚持统筹推进战略任务1.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3.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4.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5.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6.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7.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8.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9.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10.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路径总体规划,分区推进细化目标,分步推进精准施策,统筹推进改革先行,系统推进保障措施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完善落实机制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这两个文件的定位是怎样的?答: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两个文件进行解读时指出,这两个文件远近结合,各有分工和侧重,共同构成了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方案。
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https://img.taocdn.com/s3/m/469855ed5022aaea998f0f5c.png)
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分为五个部分:一、战略背景;二、总体思路;三、战略任务;四、实施路径;五、保障措施。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专题学习-教育现代化2035 全文共25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专题学习-教育现代化2035 全文共25页](https://img.taocdn.com/s3/m/15172ba9be23482fb5da4cc6.png)
文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思维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800f57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9.png)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思维摘要: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背景与意义1.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制定背景和过程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主要内容1.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2.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3.教育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三、《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3.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4.保障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5.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意义和启示1.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2.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3.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正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对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背景与意义、主要内容、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以及意义和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背景与意义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教育现代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主要内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到2035 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包括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规划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障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2035教育现代化主要发展目标
![2035教育现代化主要发展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e339a2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5.png)
2035教育现代化主要发展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2035年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我们有着许多主要的发展目标。
下面将列举2035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并作详细解释。
一、提高教育技术水平,实现信息化教学1. 加强教育科技研究,促进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
2. 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3. 增加教育技术设备投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促进教育公平与内在素质教育1.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减少城乡教育差距。
2. 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内在素质与教学水平。
三、构建生态环境教育与绿色校园1. 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2. 推进校园绿化与环境保护,打造绿色、健康、美丽的校园环境。
3. 强化学校的环保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国际化人才1.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2. 推进外语教育,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强化国际视野,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
五、加强学校管理与制度建设1.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2. 推进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3. 加强教育法规建设,规范教育行为和管理。
六、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1. 开展产教融合实践,促进教育与产业的对接。
2. 推动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与创新型人才。
七、强化教育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1. 加强教育公益活动,弘扬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构建关爱体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
这些都是2035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带来更美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于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思维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720332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2.png)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思维【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的主要目标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四、结论正文一、引言教育是国之大计,社之重任,民之希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本文将从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角度,探讨如何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的目标。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的主要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包括:1.实现教育普及和公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提高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水平,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3.提高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教育科技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推动教育国际化。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的背景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具体措施包括:1.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2.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强化实践教育,增加学生实践操作和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健全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结论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https://img.taocdn.com/s3/m/e2499a3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0.png)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学前教育是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不仅仅能为孩子未来的知识旅行提供铺垫,更是能培养孩子的人格雏形。
近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印发,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学前教育仍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
如政策关注所言,学前教育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另一个现象是,国际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全球性趋势,无论是公立民办的中小学校,还是各类教育机构都在积极发展国际化教育项目。
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学前教育水平,并将国际理念纳入中国学前教育中,是目前备受关注的话题。
专业在线少儿英语DaDa(哒哒英语)就秉持着国际前沿的教育理念,为孩子提供专属一对一外教模式在线课程。
更为重要的是,DaDa(哒哒英语)坚持“陪伴式”教育理念,由专属外教负责孩子的全部主修课教学,在连贯的教学陪伴过程中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
2018年4月,DaDa(哒哒英语)上线“爱,是陪伴”的公益视频,进一步阐释“陪伴”在孩子成长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倡导更多地给予孩子陪伴和关爱。
在学前教育方面,DaDa(哒哒英语)将“陪伴式”教育理念贯穿其中,推出针对0-6岁孩子的启蒙英语教育子品牌——DaDaBaby,用陪伴和关爱赋予学前英语教育更多可能。
DaDaBaby拥有“亲子共学”理念,通过为家长开设专属早教课程、进行课程互动等形式,将家长这个孩子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纳入学前教育过程中。
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不仅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英语知识,也增进了孩子与家长、外教之间的三方互动,有利于陪伴与情感的提升。
目前,DaDaBaby的核心课程已升级为“英语启蒙外教课”,课程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CDI(麦克阿瑟沟通发展量表)、美国CCSS(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EFR(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等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服务。
学习解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模板
![学习解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e120d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5.png)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战线,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 堂进头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小学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学习解读 中国教育当代化203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当代化2035》,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域 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落实。
第1页
前言
《中国教育当代化2035》是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印发的文献,分为五个部分: 一、战略背景;二、总体思绪;三、战略任务;四、实行途径;五、保障措施。
20XX年2月,《中国教育当代化2035》印发。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发出通知,要 求各地域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落实。
健全确保财政教育投入连续稳定增加的长期有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 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一般不低于 4%。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 培养成本的机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优化教育经费使用构造,全面实行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全 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经费使用效益。
第8页
明确了推进教 育当代化的基
本标准
基本 标准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优先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服务人民 坚持统筹推进
坚持依法治教
第9页
总体目标
到20XX年
到2035年
到20XX年
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 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 纪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显著增加教育当 代化取得主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出主要奉献。在此基础上,再通过15
中国教育现代2035第一条基本理念
![中国教育现代2035第一条基本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2cd0f9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1.png)
我国教育现代2035第一条基本理念一、理念概述我国教育现代2035的第一条基本理念,即“素质教育为根本,全面发展为目标”,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指导方针。
此理念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这一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教育将从单一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向全面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深入探讨1.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2035的基本理念之一。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注重培养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这一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教育将不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而是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挖掘。
2. 全面发展教育现代2035的另一基本理念是“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还要具备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能力。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能够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有所发展,不再一味追求分数和知识的获取,而是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回顾我国教育现代2035第一条基本理念“素质教育为根本,全面发展为目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一理念的提出,呼吁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不再单一追求分数和知识的获取,而是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
实施这一理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个人观点我认为我国教育现代2035第一条基本理念“素质教育为根本,全面发展为目标”非常值得肯定和支持。
在过去,学生们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取得好成绩,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https://img.taocdn.com/s3/m/fc68368476a20029bc642d3a.png)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作者:来源:《科教新报》2019年第09期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一是學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三是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七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八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九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十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还明确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路径:一是总体规划,分区推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https://img.taocdn.com/s3/m/e1105fe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1.png)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我国继1993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阶段性规划之后,又一份全面覆盖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
新规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流教育兴国。
具体来看,教育和人才发展的现代化实现了质量全面提升、制度更加成熟、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世界领先。
”新规划共包括八个方面战略任务。
首先,加强中小学教育发展,形成全面而有特色的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
其次,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优质化、国际化。
第三,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第四,推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区域、家庭、健康和残疾等不同群体受教育机会和得到的教育质量差距。
第五,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各类创新人才。
第六,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支持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第七,发展高水平世界一流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技术创新能力。
第八,建设社会共治、社会协同、社会参与的教育体制。
实现这八个方面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协力推进。
与此同时,新规划也提示了很多重要的工作重心,具体包括: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全体人民受益。
教育要始终紧紧围绕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取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为市场经济服务,为民族复兴服务。
二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努力把优质教育纳入普及。
优质教育要普及,普及要优质。
新规划提出比较系统的方案措施,包括:建立全国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推行教育课程标准优化和“减负增效”政策,加强师生德育建设,积极推进学科交叉和实践教学,加强特殊教育。
三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新规划提出的方案措施包括: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改革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加大人才培养的策略性投入,补充专业优化快速融入社会最前沿。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PPT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e0819a65ce0508763213c3.png)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背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
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
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
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
制定教育现代化文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
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
会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编制背景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汇报人:多多
汇报时间:201X
1 2
3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编制背景意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五大突出特点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背景
01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 编制背景意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编制背景意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五大突出特点
突出 特点
注重规划实施。坚持宏观引导与具体行动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实 的战略任务,明确了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指导,使文件在规划教育现代化全局的同时对各地推进实施具有更强的指
导性。
03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 战略背景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背景
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解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31d8f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e.png)
一、引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教育现代化对于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行解读,分析其意义和影响,并探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和策略。
二、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与意义1.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教育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需要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和提供思想文化服务。
2.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教育现代化是推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经过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教育体系,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推动国家实现长足发展。
三、《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制定背景和目标1. 制定背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教育现代化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
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制定,旨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2. 目标设定《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旨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的发展目标,包括普及12年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一流学科和研究机构等。
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推动力。
四、《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与措施1. 教育均衡发展2. 推进教育技术创新3. 实施素质教育4. 促进学校内涵建设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6.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7. 加强职业教育发展8. 打造国际化教育体系9. 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五、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路径和策略1. 加大教育投入2. 建立现代化教育制度3. 加强教育评价和监管4. 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5. 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6. 加强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7. 推动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8.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六、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影响与挑战1. 影响《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实施,将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b97c111d192e45361066f59e.png)
政策与焦点•新闻速递P y《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共分为战略背景、总体思路、战略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措施五个部分。
总体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战略任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三是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畅通转换渠道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https://img.taocdn.com/s3/m/bec14ed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b.png)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2021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我国教育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为我国学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总体方向。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以人为本,面向未来,质量导向,创新驱动”,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建设教育现代化体系,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均衡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文件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首先,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加强协同配合,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帮助有条件的学校、教育集团提升自身教育质量,特别是推进国家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其次,要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建设一批创新型学校和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打造一流教育品牌。
第三,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加强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实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
第四,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
第五,要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加快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实体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第六,要推进教育公平和区域均衡发展。
制定一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强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打破教育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壁垒,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均衡发展。
总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一份面向未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这份指导性文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