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基建探矿及其成果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基建探矿及其成果应用

李志忠

(新疆阿希金矿 伊宁835000)

摘 要 介绍阿希金矿床基建探矿工程的设计、施工和成果的应用,总结矿山进行基建探矿必要性、合理性及在矿山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基建探矿 经验教训

1 矿床地质概况

1.1 地理位置

矿区地处西天山博罗科努山系科古琴山主脊南坡,琼阿希河与克希阿希河交汇处。

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褶皱系西段,地处赛里木地块与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接镶部位。

1.2 矿区地层

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C1d5)和阿恰勒河组第一岩性段(C1a13),前者属断陷盆地早期火山活动产物,是一套中酸(酸)性火山建造;后者为火山活动平息之后的正常沉积,属—套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二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

1.3 矿区构造

阿希古火山机构位于吐拉苏断陷盆地的西段中心部位,东西长约4km,南北宽约3km,总面积12 km2。矿区以剥蚀残余火山管道及火山断裂为主,金矿床受控于阿希古火山机构并分布于该火山机构的西南缘弧形转弯处。

1.4 控矿构造

火山环状断裂之一的F2是矿床的主要控矿、容矿断裂。

1.5 矿床成因

是受火山机构控制的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1.6 矿床(脉)地质特征

金矿化带总长1280m,位于F2断裂上盘,整体呈向西南凸的弧形带状分布。以8勘探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矿段。北段8~64线控制长560m,南段8~55线控制长640m。

1.6.1 北 段

由两种成因8个矿体组成。其中,热液型矿体7个,呈平行脉状分布于①号上盘位置;沉积型矿体1个(DL),分布于大哈拉军山组与阿恰勒河组之间不整合接触面上。①号矿体为主矿体,其资源储量占矿床储量的90%左右,矿体平均品位5.58×10-6。其它均为小矿体。

①号矿体:北段勘探范围8~64线,长560m,呈脉状。总体走向北东10°,倾向东100°,倾角55°~85°。控制最大斜深480m,最大厚度35m,一般11~15m。

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少量。

1.6.2 南 段

南段勘探范围8~55线,长650m,控制最大斜深385m,共圈出2个矿体①、②号。

①号矿体:位于8~43线,是北部①号矿体的延续。控制总长510m,控制斜深115~385m。

②号矿体:位于①号矿体上盘,分布于15~55线间,控制长400m,斜深70~215m。南段矿石主要以蚀变岩为主约占矿石量的90%以上,仅局部含有石英脉型矿石。

2 阿希金矿床基建探矿

阿希金矿床自矿山建设至今历经了3次基建探矿阶段,分别是北段露天矿阶段、南段露天阶段和地下开采地段(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3次基建探矿成果在不同时期对矿山建设和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1 北段露天矿基建探矿成果及其作用

2.1.1 探矿工程背景

1989年阿希金矿被列为原国家黄金局和自治区重点加速勘探矿区(并被列为“892储量承包”项目)。属于边勘探、边设计、边建设的矿山,及时对矿山建设设计首采地段进行基建探矿尤为重要。

1992年9月1日至11月10日由有色地勘局

51

2006年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701地质大队承担对北矿段1550m标高以上地段进行基建探矿工程。期间哈萨克斯坦有色金属研究院向自治区黄金局发出阿希金矿金石英脉矿石比例可能较大,会影响磨矿工艺的处理量的信息,把基建探矿的阶段成果提到了紧迫、重要的位置。为此,我们调整了施工组织、安排,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抢在大雪降临之际完成基建探矿(20~40线)全部现场工作,并迅速组织阶段报告的编制工作。

2.1.2 探矿成果

完成工程量(20~40线):钻探1401.08m,浅井20.7m,槽探25.55m,样品961件,是设计工程量的40%。地质勘探与基建探矿矿石量对比结果见表1。表1 北段地质勘探与基建探矿矿石量对比结果

对比项目对比内容增加(+)或减少(-)

矿石量

表内矿+表外矿-6%表内矿

表内矿-20%其中

石英脉-10%

蚀变岩-61%表外矿+233%

从上表可以看出:基建探矿与地质勘探两次储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二者仅相差6%。表内矿石量总量减少20%。其中:石英脉型矿石量减少10%。蚀变岩型减少61%。表外矿石量增加233%。表内矿石品位升高7%,表外矿石升高19%。

2.1.3 基建探矿的作用

⑴为矿山决策变更磨矿工艺提供了依据,保证了矿山具备大于750t/d的磨矿处理能力和1000t/ d潜力。

⑵通过“抓住重点、突出主体”的施工策略节省工程量60%,减少基本建设投资,经过生产验证是正确的。

⑶可使新建矿山的地质工作者在最短的时间段内掌握矿床特征。

2.2 南段露天矿基建探矿成果及其作用

2.2.1 探矿工程背景

1997年至4月至7月采用了钻探、少量槽探的手段对南段露天首采地段(1410m标高以上)进行了基建探矿。南矿段与北矿段在空间上为同一矿床甚至是同一个矿体,但矿体规模、产状、形态、矿石类型及有用组份分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此次探矿工作严格按照设计组织施工。

2.2.2 探矿成果

对探矿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与地质勘探结果进行了储量的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南段地质勘探与基建探矿储量对比

对比项目对比内容增加(+)或减少(-)

矿石量-41%

金属量表内矿-31%

品 位+18%

矿石量+21%

金属量表外矿+30%

品 位+7%

由表中可以看出:基建探矿与地质勘探资源储量二者计算结果差距明显,表内矿石量减少41%,金属量减少31%,品位升高18%。表外资源量相应增加。

2.2.3 基建探矿的作用

⑴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资料,南矿段初步设计露天矿建设规模为150t/d。经过基建探矿之后,结合南段矿床矿体的地质特征,确定南段露天矿建设规模为100t/d。

⑵南段露天矿间断生产了8年,生产过程验证了基建探矿的成果是准确、可靠、符合矿床实际的。

2.3 地采基建探矿成果及其作用

2.3.1 探矿工程背景

因为北段露天矿闭坑,矿山采矿作业的主体由地表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对地采的首采地段(1450~1385m标高)进行了基建探矿。勘探范围有1410地质勘探中段存在。

2.3.2 探矿成果

按照基建探矿设计组织施工,坑内钻探。基建探矿成果与地质勘探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见表3。

表3 地采地质勘探与基建探矿储量对比表对比项目对比内容增(+)或减(-)北段

矿石量表内矿-1%

金属量表内矿-2%

品 位表内矿-0.07%南段矿石量表内矿-7%

⑴北矿段:矿石量误差为1%,金属量误差为2%,品位变化几乎为零。

⑵南矿段:这次进行基建探矿的范围只有8~11线,仅进行了矿石量对比,误差为7%。另外,对1385m标高至1400m标高的局部范围进行了对比,结果是:表内矿石量减少27.9%,表外矿石量减少11%。

2.3.3 基建探矿的作用

⑴证实地质勘探成果的可靠性,尤(下转21页)

61李志忠:矿山基建探矿及其成果应用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