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摄影体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摄影体位解读与操作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解读与操作1.摄影时,应使被检者体位处于舒适状态,必要时利用棉垫、沙袋等辅助用具,支持和固定被检部位,避免移动造成影像模糊。
2.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至少包括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肢体长轴与IR长轴平行。
3.使用屏-片系统摄影时,在一张胶片上摄取同一部位的两个不同位置,肢体同一端应置于胶片同一端,且包括相同的关节,关节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胶片的大小应充分包括被检部位的软组织。
常规摄正、侧位片。
4.对外伤者应尽量采用X线方向或移动摄影床床面等方式,以适应摄影体位的要求。
若确需移动肢体时,应轻、准、快,以免骨折错位或增加病人痛苦。
急诊摄影应根据病人状况灵活选择摄影体位。
5.婴幼儿四肢骨摄影,常规摄取双侧对照,摄影条件应相同。
6.较厚部位应使用虑线设备,一般选用0.5-1.0mm铝当量滤过板。
厚薄相差悬殊部分应利用阳极效应。
7.加强被检者的X线防护。
8.被检者肢体尽量靠近IR,可辅助固定。
9.选择合适摄影条件,增生性骨病酌情增加管电压,溶骨性骨病或骨质疏松者应减少管电压值。
(一)手后前位(正位)1.摄片目的观察手骨的形态、关节、异物、骨龄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前,被检侧手平放在探测器上,各指伸直均匀展开,掌心向下,第3掌骨头置于照片中心。
拍摄双手时应双手对称地放在探测器上3.中心线单手摄影时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双手摄影时,中心线经双手第3掌骨头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4. 标准片显示(1)全部掌骨、指骨及腕关节清晰可见,第3掌骨关节位于照片正中(2)第2-5掌指骨正位像,各指骨间隔呈分离状显示,骨小梁清晰可见,软组织层次分明。
(3)拇指呈斜位影像显示显示部位: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影像,其余四指的掌指骨及关节、腕部诸骨及桡掌关节与尺桡关节均呈正位像。
(二)手侧位1.摄片目的观察手部软组织内异物的位置,骨折或脱位时骨块移动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前,腕部及手指伸直,拇指位于其余四指前方,第5掌骨紧贴探测器,手掌与探测器垂直,第5掌骨位于探测器中心。
医学影像技术学体位
1.头颅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手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垂直;2.头颅侧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耳部紧贴台面,被检侧上肢自然放于身旁,对侧屈肘支撑下颌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垂直于床面;3.汤氏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颏部内收,双臂自然放于身旁,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垂直4.眼眶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手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垂直;5.柯氏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颏部与鼻尖紧贴探测器,头颅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使中心线与听眦线夹角为23°角,两侧外耳孔与摄影架等距;6.瓦氏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双手扶住摄影架,头后仰,颏部接触探测器,鼻尖与探测器相距约0.5~1.5cm,听眦线与探测器成37°角;7.面骨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后仰,颏部紧贴台面,鼻尖与台面相距约1~2.5cm,听眦线与台面成45°角;8.下颌骨后前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手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头颅正中矢状线垂直探测器中线;9.下颌骨侧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头转向被检侧并后仰,下颌骨紧贴探测器,患者尽可能闭口,上下牙咬合;伸展颈部,避免颈椎和下巴重叠;1.胸部后前位: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直立,双足分开,胸部紧靠摄影架,双手内旋放于两侧髂骨上,双肩、双臂、双肘贴紧摄影架,两肩放平,头稍后仰,下颌置于摄影架上缘,两腋中线与摄影架等距;2.胸部侧位:被检者挺胸收腹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测紧靠摄影架,双手弯曲高举抱头,使身体的冠状面与探测器垂直,胸壁前后缘与摄影架左右侧距离等宽;3.胸部前弓位:被检者双足分开面向球管立于摄影架前30cm处,身体后仰,头稍向前弯曲,背部紧贴摄影架,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45°角,双手内旋置于两侧髂骨上,双肘弯曲,双肩、双臂向前伸;4.心脏右前斜位:被检者右侧胸前壁紧贴摄影架,左臂抱头,右臂内旋并置于髋后,使冠状面与摄影架呈45°~55°角;5.心脏左前斜位:被检者左侧胸前壁紧贴摄影架,右臂抱头,左臂内旋并置于髋后,使冠状面与探测器呈60°~65°角;6.胸骨后前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台一边,俯身使胸骨紧贴台面并对探测器中心偏X线管一侧,两臂内旋置于身旁;7.胸骨侧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双足分开站稳,下颌抬高,两臂背后交叉,两肩后倾,使胸骨前挺;8.胸锁关节后前位:被检者直立于摄影架前,两臂自然放于身旁,双肩尽量内收,头稍后仰,颏部紧贴探测器;9.膈上肋骨后前位: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直立,双足分开,胸部紧靠摄影架,双手内旋放于两侧髂骨上,双肩、双臂、双肘贴紧摄影架,两肩放平,头稍后仰,下颌置于摄影架上缘,两腋中线与摄影架等距;10.膈下肋骨前后位:被检者直立于摄影架前,面向X线管,双手抱头,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摄影架正中线一致并垂直,背部紧贴探测器;1.腹部仰卧前后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双手抱头,正中矢状面与床的中线平行;2.腹部站立前后位:被检者面向X线管,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的中线重叠,背部紧贴摄影架,双上肢抱头;3.膀胱前后位:被检者仰卧在摄影台上,下肢伸直,双手抱头;4.骨盆前后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双手抱头,双下肢伸直并内旋使两足拼拢;1.寰椎、枢椎张口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稍后仰,枕外粗隆置于探测器中心上方2cm 处,口尽量张大;2.颈椎前后位:被检者直立于摄影架前,头部后仰,胶片上缘超出枕外粗隆;3.颈椎侧位:被检者直立于摄影架前,头稍后仰,两肩尽量下垂,身体站稳,外耳孔平探测器上缘;4.颈椎前后斜位:被检者直立于摄影架前,背向探测器,身体的冠状面与探测器成55°角,颏部内收,头部向被检侧外旋,使头部的矢状面与探测器平行;5.胸椎前后位:被检者仰卧在摄影台上,背部贴紧台面,双臂自然放于身旁,双膝并拢,两足紧贴台面;6.胸椎侧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双手抱头,双髋、双膝弯曲,脊椎与床中线平行;7.腰椎前后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双髋、双膝弯曲,背部紧贴床面,双手自然放于身旁;8.腰椎侧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双臂弯曲抱头,双膝弯曲且拼拢,使脊柱长轴与台面平行,背侧垂直台面9.腰椎前后斜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倾斜,被检侧背部紧靠台面,对侧抬高,使冠状面与床面成45°角,被检侧下肢弯曲,对侧伸直,双手抱头;10.骶椎前后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双膝稍并拢,两臂自然放于身旁;11.骶椎侧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双手抱头,两膝并齐弯曲,背部与床面垂直;12.尾椎前后位:被检者仰卧在摄影台上,两臂自然放于身旁,双下肢并拢;13.尾骨侧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台上,两膝部稍弯曲,背部垂直于床面,尾骨对准床面中心;1.手后前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前,被检侧手平放在探测器上,各指伸直均匀展开,掌心向下,第3掌骨头置于照片中心;2.手后前斜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前,手掌向内倾斜,第5掌骨紧贴探测器,使手掌与探测器成45°角,各指均匀分开稍弯曲,第3掌骨头置于探测器中心;3.腕关节后前位:被检侧前臂弯曲,手呈半握拳状,掌面向下,腕关节置于探测器中心;4.腕关节侧位:被检侧前臂弯曲,第5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探测器;手掌后倾约10°角;5.腕关节尺偏位:被检侧前臂伸直,掌面向下并尽量偏向尺侧,腕关节置于探测器中心;6.尺桡骨前后位:被检侧前臂伸直,掌面向上,背面紧靠探测器;7.尺桡骨侧位:被检侧肘部弯曲成直角,尺侧在下,拇指朝上;8.肘关节前后位:被检者正面坐于摄影台旁,被检侧前臂伸直,掌面向上,肩部放低,肘关节背部紧靠探测器;9.肘关节侧位:被检侧肘部弯曲成直角,桡侧在上,拇指向上;肩部尽量放低使肘部紧贴探测器;10.肱骨前后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者手臂伸直,向外展20~30°角,掌面向上;11.肱骨侧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弯曲内转成侧位,屈肘呈直角,掌心置于腹上;12.肩关节前后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上肢伸直并外展,掌心向前;身体旋转,对侧肩关节离开探测器向前倾斜15°角,被检侧肩部紧贴摄影架;13.肩关节侧位: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肢自然下垂并紧贴探测器,对侧上臂环手抱头,尽量使对侧肩部上移,使两侧肩关节不在同一水平线上;14.锁骨后前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肢内旋,掌心向上,头向对侧偏转,锁骨紧贴探测器;1.足前后位:被检者坐在摄影台上,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紧贴探测器;2.足内斜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弯曲向内倾斜,足底内缘紧贴探测器,足底与探测器呈30°—40°角;3.跟骨轴位:被检者坐在摄影台上,被检者下肢伸直稍内旋,用绷带向后牵拉足部;4.跟骨侧位:被检者坐在摄影床上;被检侧足外侧紧靠探测器;5.踝关节前后位:被检者坐在摄影床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足内旋10°角向上,踝关节稍跖屈;6.踝关节侧位:被检者侧卧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下肢外侧在下呈侧位,外踝紧贴探测器;7.胫腓骨前后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足尖向上并稍内旋;8.胫腓骨侧位:被检者侧卧在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外侧紧靠探测器;9.膝关节前后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足尖向上并稍内旋;10.膝关节侧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外侧紧靠探测器,膝关节弯曲120°—140°角,股骨与摄影台长轴平行;11.髌骨轴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膝关节屈曲,探测器放在髌骨的下方;髁部可绕一绷带牵拉,以保持膝关节屈曲角度稳定和下肢稳定;膝关节屈曲角度大,大小腿之间的角度小于90°角时,中心线自上方垂直于探测器投射;12.股骨前后位:被检者仰卧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足尖内旋,股骨紧贴探测器;13.股骨侧位:被检者仰卧摄影台上,将对侧臀部垫高,被检侧外转成侧位,股骨外侧紧靠探测器;14.髋关节前后位:被检者仰卧摄影台上,双下肢伸直并内旋,两足跟分开,足尖并拢;。
放射科下肢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科下肢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足一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部紧贴暗盒。
2 .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跑骨。
第3跖骨中点置于暗盒中心。
3 .摄影距离为90SIOOCm。
4 .中心线经第3跖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5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诸跑骨,中心线可向足跟侧倾斜10°~15°(二)足——内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弯曲,足底部置于暗盒上。
6 .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
7 .被检侧下肢向内倾斜,使足底与暗盒成30°~50°。
第3跖骨中点置于暗盒中心。
8 .摄影距离为90-IOOcmo9 .中心线经第3跖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10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第1、2跖骨或第1、2楔骨关节间隙时,可采用足的外斜位。
(三)足一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靠近床面,膝部屈曲。
11 被检侧足部外侧缘紧贴暗盒,使足底平面垂直暗盒。
12 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跟骨。
13 摄影距离为90-IOOcmo14 中心线经足部中心,垂直射入暗盒。
15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该体位诸跖、趾骨重叠较多,故一般用于定位检查。
16 进行足弓测量时,必须采用双足的负重水平侧位。
(四)跟骨一一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外侧靠近床曲,膝部屈曲。
17 被检侧足部外侧紧贴暗盒,使足底平面垂直暗盒。
18 跟骨置于暗盒中心,整个跟骨包括在暗盒内。
19 摄影距离为90-IOOcmo20 中心线经跟距关节,垂直射入暗盒。
21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检查跟骨骨刺时,应双侧对照。
各部位常见病X线摄影体位选择
病变首选体位其余体位颅骨骨折头颅前后位仰卧水平侧位颅骨凹陷性骨折头颅前后位切线位颅骨感染头颅后前位前后位头颅侧位颅骨肿瘤头颅后前位切线位头颅侧位多发性骨髓瘤头颅后前位头颅侧位颅骨陷窝头颅侧位茎骨过长茎突前后位茎突侧位颅内肿瘤头颅后前位汤氏位头颅侧位颅底位颅内钙化头颅后前位头颅侧位脑积水头颅后前位头颅前后位头颅侧位视网膜母细胞瘤柯氏位头颅后前位瑞氏位黄色素瘤头颅后前位头颅侧位肢端肥大症头颅侧位侏儒症头颅侧位鞍区肿瘤、垂体瘤头颅侧位库欣综合征头颅侧位耳源性脑脓肿许氏位劳氏位中耳乳突病变许氏位伦氏位梅氏位内听道病变斯氏位颅底位汤氏位额窦病变柯氏位鼻窦侧位蝶窦病变鼻窦侧位颅底位筛窦病变瓦氏位鼻窦侧位柯氏位上颌窦病变瓦氏位鼻窦侧位各部位常有病 X 线拍照体位选择头颅胸部病变首选体位其余体位肺及支气管病变胸部后前位高千伏拍照(可依病变而定)胸部侧位胸腔游离积液胸部后前位胸部侧卧后前位胸部侧位胸部仰卧侧位包裹性积液胸部后前位切线位肺下积液胸部后前位胸部侧卧后前位胸部仰卧后前位气胸胸部后前位胸部侧卧后前位胸部侧位胸部半坐前后位肺不张、中叶综合征胸部后前位胸部前凸前后位胸部侧位胸部后仰后前位咯血胸部后前位胸部侧位纵膈病变胸部后前位胸部侧位左心房增大胸部后前位胸部左边位胸部右前斜位右心房增大胸部后前位胸部右前斜位胸部左前斜位胸部左边位左心室增大胸部后前位胸部左边位胸部左前斜位右心室增大胸部后前位胸部左边位胸部右前斜位胸部左前斜位膈膨出胸部后前位胸部侧位横膈麻木、支气管异物胸部后前位(摄呼气相和吸气相)膈下脓肿胸部后前位高千伏拍照胸部侧位胸部外伤胸部后前位(依病变而定)脊柱病变首选体位其余体位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斜位颈椎侧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侧位颈椎前后位颈椎斜位锥动脉型颈椎病颈椎斜位颈椎前后位颈椎骨折(第1、 2 颈椎)第 1、 2 颈椎张口位颈椎侧位颈椎骨折(下段)颈椎侧位颈椎前后位寰枢椎病变第 1、 2 颈椎张口位颈椎侧位落枕颈椎前后位第 1、 2 颈椎张口位颈椎侧位颈椎脱位颈椎侧位功能位颈椎前后位椎间关节绞锁颈椎结核颈椎侧位颈椎前后位颈部软组织病变颈椎侧位颈部软组织侧位胸腔张口综合征颈椎前后位颈肋颈椎前后位(包含T2)截瘫相应脊柱段前后位、侧位上段胸椎病变胸椎上段前后位胸椎上段侧位、斜位胸椎结核、肿瘤、炎症胸椎前后位、侧位胸椎骨折胸椎前后位、侧位胸椎横突前后位胸椎仰卧水平侧位脊柱侧弯胸椎前后位腰椎前后位椎体骨软骨病胸椎前后位、侧位腰椎前后位、侧位腰椎横突前后位腰椎骨折腰椎前后位、侧位胸椎仰卧水平侧位腰椎结核、肿瘤、炎症腰椎前后位、侧位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前后位、侧位腰椎斜位腰间盘脱出腰椎前后位、侧位强直性脊柱炎腰椎前后位腰椎侧位骶髂关节前后位胸椎前后位腰椎滑脱腰椎前后位、侧位腰椎斜位腰椎侧位功能位腰椎椎弓峡部裂腰椎斜位腰椎关节突关节位脊柱裂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腰椎前后位(包含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骶髂关节前后位骶髂关节前后斜位布氏杆菌病腰椎前后位腰椎斜位骶髂关节前后位骶尾骨骨折骶、尾骨侧位骶、尾骨前后位四肢与关节病变首选体位其余体位指和趾畸形手(足)正位手(足)斜位手掌和足骨折手(足)正位、斜位手和足部异物手(足)正位、斜位骨结核正位、侧位软骨瘤双手(或足)正位双手(或足)斜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或足)正位肘、膝、肩、髋关节正位大骨节病双手正位双踝关节正位呆小症双手正位头颅侧位或脊柱、骨盆正位垂体性侏儒症双手正位头颅正位或胸部正位佝偻病双腕关节正位柯(克)雷骨折前臂正、侧位(包含腕关节)腕部舟状骨骨折腕关节尺偏位腕关节正位察看尺神经沟肘关节轴位肱骨外科颈骨折上臂前后位、近端侧位痛风足正位、内斜位足外斜位马蹄内翻足足正位和踝关节侧位指骨骨疣足正、侧位扁平足足负重侧位骨软骨瘤膝关节正、侧位成骨血瘤病侧骨正、侧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正位髋关节前后斜位先本性髋关节脱位双髋关节正位、蛙形位股骨头后脱位谢氏位肘部外伤肘关节正、侧位肩关节病变肩关节前后位骨龄丈量: 1 岁之内双膝关节正位或足正位1~6 岁双手及双腕正位7 岁以上双手、双腕、肘关节及肩关节正位腹部病变首选体位其余体位急性胃扩充腹部站立前后位急腹症(急性胃肠道穿孔、腹部站立前后位腹部侧卧后前位肠阻塞、肠套叠及肠扭转)胆系结石胆区后前位胆区右后斜位、腹部侧卧侧位泌尿系结石腹部仰卧前后位腹部侧卧侧位游走肾、肾下垂腹部站立前后位、腹部仰卧前后位异物腹部仰卧前后位、腹部侧卧侧位先本性肛门闭锁腹部倒立前后位、腹部倒立侧位。
肩关节肩腋轴位的摄影方法
肩关节肩腋轴位的摄影方法
肩关节肩腋轴位摄影应该在端正体位下进行,前后臂和上肢应分别与上肢平行,肩膀要后仰,内外侧的照片分别拍摄。
1. 腕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上肢抬高,使大小腕垂直于胸部,内外翻或侧臂可将前后照片分别拍摄。
2. 手部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上肢应平行于躯干,可拍摄不同部位的照片,以及手指外翻和内翻的照片。
3. 膝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膝盖要保持伸直,使内外侧分别转换成90度,以拍摄前后照片。
4. 踝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膝盖要保持伸直,胫骨可根据不同的角度,拍摄各个方位的照片,并保持内外侧45度角。
5. 胸腰椎的摄影方法:用抬头体位将胸腰椎的照片拍摄,可以更清晰的查看病患的病变情况。
6. 手肘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拍摄,前后臂分别以45度角展开,以清晰拍摄患者的手肘关节病变照片。
7. 下肢脊柱的摄影方法:在半横位下,两腿自然分开,两肩平行,以便拍摄脊柱的病变情况。
8. 骶尾椎的摄影方法:在半横位下,两腿分开,两肩平行,头往后凹陷,通过正侧位照片来清晰拍摄骶尾椎椎体情况。
9. 胸部X光摄影:在端正体位下,可以摄取正侧位及平片照片,配合血气分析,查看患者呼吸道感染等病变情况。
10. 脊段X光摄影:在半横位下,两肩平行,以便正侧位及平片照片拍摄,以及可以查看脊柱退行性病变情况。
常用解剖部位正确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常用解剖部位正确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一)肘关节肘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1.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咀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1.3挠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1.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165o~170o(女多为165o,男多为170o)。
2.质控要点:2.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2.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踝中点下1英寸。
肘关节侧位:1.评价标准:1.1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1.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1.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Δ”形重迭显示。
2.质控要点:2.1前臂与上臂成90”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2.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2.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二)肩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 1/3呈“纺锤状”重迭面;1.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mm不应重迭,肱骨大结节显示;1.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mm的肩锁关节面。
2.质控要点:2.1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2.2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2.3为要肩关节无肱骨头重选呈切线显示,应取15”斜位设置。
(三)踝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踝关节间隙呈‘]’中括号显示:上端为胫距关节面;内侧胫距关节面;外侧腓距关节面,仅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重选;1.2距骨上缘水平线同胫骨切线,腓骨切线互成交角各为80o;1.3胫骨的中轴线与距骨的垂直轴线相接续。
2.质控要点:2.1小腿平伸,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斜或外斜;2.2中心线垂直通过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达胶片。
(四)跟骨轴位1.评价标准:1.1跟骨投影其横径与纵径之比为1:2;1.2距下关节应显示。
2.质控要点:2.1足底与胶片垂直;2.2中心线35o向头通过第五跖骨基底部。
(五)膝关节膝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膝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约4~8mm,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切线与胫骨相应关节面切线平行;1.2胫骨嵴分离呈“笔架”样;1.3腓骨头与股骨仅少部份重迭;1.4髌骨居内外髁中间略偏外。
人体常见部位X线摄影(2)
人体常见部位X线摄影(2)X线常用摄影体位(一)上肢X线摄影一、手后前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测手掌伸直,掌心向下,五指伸直自然分开。
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若同时摄取双手,中心线经两手第3掌骨头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
3.显示部位:显示被检侧手掌的正位影像。
被检测二至五掌指骨呈正位影像,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像,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显示良好。
二、手后前斜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桡侧抬高,手指内旋,使掌面与IR成45°角。
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各指尖触及摄影台面,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3.显示部位:显示手的斜位影像,被检侧二至五掌骨指呈正位影像,第四五掌骨基底部有不同程度重叠,手背侧内部及掌侧外部的骨皮质呈切线位显示,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三、腕关节正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掌面向下,肘部弯曲成90度角,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
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IR中心。
2.中心线对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入射。
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3.显示部位: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桡腕关节面清晰,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四、腕关节侧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尺侧在下,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尺骨茎突置于IR中心。
照射野包括尺桡骨远端和掌骨远端,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经桡骨茎突垂直入射。
3.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侧位影像。
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清晰,腕部诸骨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八、前臂前后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肩部放低,前臂伸直掌面向下,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或掌心向上前臂长轴与探测器长轴平行)。
骨骼系统摄影技术(下肢)
足前后位摄影体位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或弯曲,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部紧靠暗盒。
暗盒前缘包括足趾,后缘包括足跟。
第三跖骨底部放于暗合中心,并使暗盒中线与足部长轴平行。
中心线(1)对准第3跖骨底部.与暗盒垂直。
(2)向足跟侧倾斜15o,对准第3跖骨底部射入暗盒中心。
用途常规位置。
如为测定异物和检查趾骨与跖骨骨折移位情况,可用垂直中心射线投照。
如为观察一般病变可用倾斜中心射线投照.倾斜中心斜线的目的是为使胫骨、腓骨下端稍向后移,各跗骨能更清晰显示。
足前后内斜位摄影体位(1)卧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被检侧膝部稍弯曲,足底部紧靠暗盒。
暗盒前缘包括足趾,后缘包括足跟。
第3跖骨底部放于暗盒中心,使暗合中线与足部长轴平行。
然后将躯干和腿向对侧倾斜,使足底与暗盒成30o~45o角。
两侧膝关节之间放一沙袋支撑,使足部保持平稳不动。
(2)坐位:患者坐于摄影台上,两膝弯曲,被检测足底部紧靠暗盒。
暗盒前缘包括足趾,后缘包括足跟。
第3跖骨底部放于暗盒中心,使暗盒中线与足部长轴平行。
然后将被检侧下肢内倾,使足底与暗盒成30o~45o角,并用对侧下肢支撑被检侧膝部,以作固定。
中心线对准第3跖骨底部,与暗盒垂直。
用途常规位置。
足前后外斜位摄影体位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部紧靠暗盒。
暗盒前缘包括足趾,后缘包括足跟。
第三跖骨底部放于暗合中心,并使暗盒中线与足部长轴平行。
中心线对准第2跖骨底部,与暗盒垂直。
用途适用于检查第1和第2跖骨和与楔骨间关节的病变。
足外侧位摄影体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
对侧下肢向前上方弯曲。
被检侧足部外侧缘紧靠暗盒,足部摆成侧位。
膝部稍弯曲,并用沙袋稍垫高,使足底部与暗盒垂直。
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使暗盒中线与足部长轴平行。
中心线对准足部中点,垂直于暗盒。
用途常规位置。
足趾前后位摄影体位患者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部紧靠暗盒。
摄影位置学5-四肢骨关节摄影位置2
华西放射
跟骨外斜位
摄影体位 ○患者坐于或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下肢伸
直,踝部弯曲。 ○被检侧足部外转,使小腿与探测器约成45度
角。 ○膝关节和小腿可用沙袋固定。
华西放射
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12~18度,对准内踝 下方3cm处射入探测器中心。
照片显示 显示跟骨外斜位影像。跟骨形态、 骨质显示清晰。
摄影注意事项,和上肢基本相同,其不 同之处为:
○由于下肢骨较粗大,与上肢骨相同厚度部位 摄影时应适量增加曝光条件。
○股骨颈等较厚的部位摄影时,应使用滤线器。 ○足的跗骨部与趾骨部体厚相差较大,全足正
位摄影时可选用高Kv、低mA。以取得相似 的密度。
华西放射
部位
足 跟骨 踝关节 胫腓骨 膝关节 股骨 髋关节
华西放射
中心线 ①不用角度板时,中心线向足趾侧 倾斜10~15度,对准跟腱射入探测器中心。 ②用角度板时,中心线向足趾侧倾斜7~10 度,对准跟腱射入探测器中心。
照片显示 显示跟骨轴位影像。跟骨形态及骨 质清晰,载距突和其他各突出清晰显示。
用 途 观察跟骨轴位形态和骨质情况,尤其 是跟骨体、载距突和其他各突的病变。
下肢具有支撑体重和行走、跳跃等功 能,所以一般形体较粗壮、坚实,有一定 的弯曲度和角度。如股骨干轴线与胫腓骨 轴线形成10度的外偏角。
华西放射
下肢关节
○骶髂关节,由髋骨耳状面构成。 ○耻骨联合面,由耻骨上、下支移行部的内侧面组成,
为一长圆形的粗糙面。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 ○踝关节,也称距小腿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连
华西放射
华西放射
临床常见X线摄影考核体位考点
《临床常见X线摄影考核体位》序号体位名称序号体位名称1手后前位36腰椎正位2手侧位37腰椎侧位3手后前斜位38骨盆正位4腕关节后前位39胸骨正位5腕关节侧位40胸骨侧位6碗关节尺偏位41胸部正位7尺、桡骨前后位42胸部侧位8尺、桡骨侧位43胸部站立前凸位(前弓位)9肘关节正位44心脏后前位10肘关节侧位45心脏右前斜位11肱骨正位46心脏左前斜位12肱骨侧位47腹部仰卧前后位13肩关节正位48腹部站立前后位14肩关节侧位(穿胸位)49膀胱仰卧前后位15肩胛骨正位50膀胱侧位16肩胛骨侧位17锁骨正位18足正位19足内斜位20跟骨侧位21跟骨轴位22踝关节前后位23踝关节侧位24胫、腓骨侧位25膝关节前后位26膝关节侧位27髌骨轴位28股骨正位29股骨侧位30髋关节正位31髋关节水平侧位32颈椎正位33颈椎侧位34胸椎正位35胸椎侧位胸部摄影摄影距离肺部150~180cm;心脏200cm。
胸部后前位:头稍上仰,两手背放在髋部,双侧肘部尽量内旋向前,双肩下垂。
下缘包括肋膈角。
中心线:经第五胸椎水平垂直射入。
胸部侧位:两臂上举屈肘交叉抱头,上缘平第7颈椎,下缘平肋膈角,前胸臂及后背与摄影架边缘等距。
中心线:对准腋中线第6胸椎水平垂直射入。
(四)心脏后前位(正位)1.摄影目的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心弱比2.摄影体位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直立,双足分开,胸部紧靠摄影架,双手内旋放于两侧骼骨上、双肩、双臂、双肘贴紧摄影架,两肩放平,头稍后仰,下颌置于摄影架上缘,两腋中线与摄影架等距。
3.中心线对准剑突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SID为2m。
4.标准片显示(1)心脏及大血管的正位影像。
(2)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主动脉走向清晰。
(3)两侧肿野、膈肌显示完整,并可测量心胸比值。
心脏右前斜位:45~55度,左臂上举屈肘抱头,右手背放在髋部。
IR上缘超出锁骨6cm,下缘达第12胸椎。
上缘超过锁骨6cm,下缘达第12胸椎。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之摄影位置学
被检侧下肢屈膝,外侧在下紧贴暗盒。
外踝上lcm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对准内踝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踝关节侧位摄影要点
踝关节侧位体位示意图
踝关节侧位照片
显示踝关节侧位影像。
1
踝关节诸骨影像显示清晰。
2
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3
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床上。
被检侧小腿中点置于照射野中心。
被检侧下肢伸直且稍内旋,足尖向上。
被检侧上肢稍外旋且与躯干分开,肩部背侧紧贴暗盒,暗盒上缘超出肩部软组织3cm。
肩胛骨喙突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喙突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肩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肩关节前后位体位示意图
肩关节前后位照片
A
显示肩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显示清晰。
B
肩部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
被检侧上臂外展,与躯干垂直,前臂上举,背侧在下,肘部弯曲900角。
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01
02
03
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
被检侧手呈半握拳或伸直,腕部尺侧在下(靠近暗盒)。
尺骨茎突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腕关节侧位摄影要点
腕关节侧位体位示意图
腕关节侧位照片
01
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靖晰。
02
腕部背侧及掌侧的软组织显示良好。
03
1
2
3
股骨颈仰卧侧位;髋关节后前斜位; 髋关节前后斜位;双侧髋关节与股骨颈侧位(蛙形位)。
4
下肢其他摄影位置(讨论)
感谢聆听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摄影位置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膝关节髁间凹投照技术
放射科
于值昌
常规膝关节正位
• 体位:被检者仰卧或做在摄影床上,被检 查下肢伸直,足尖向上稍内旋,腘窝贴近 暗盒并置于中部。
中心线
• 髌骨下缘1cm,垂直投照。
示意图
标准显示及用途
• 标准显示:膝关节正位像位于片正中,腓 骨小头与胫骨有少许重叠,骨纹理显示清 晰,软组织层次可见。 • 用途:膝关节病变(常规体位)。
投照显示
15°投照
2
20°投照
谢谢大家!
2016.6.14
常规体位投照显示
膝关节髁间凹前后位
• 体位:被检者仰卧或做在摄影床上,被检 测膝关节弯曲(约150°),腘窝贴近暗盒 并置于中部。
中心线
• 对准髌骨下缘向头侧倾斜15-20°投照,
示意图
标准显示及用途
• 标准显示:膝关节正位像位于片正中,股 骨髁间凹显示清晰,骨纹理显示清晰,软 组织层次可见。 • 用途:观察股骨髁间凹的病变情况。
膝关节X线摄影技术
膝关节前后位
X线片标准结构显示: ✓ 显示股骨远端和胫腓骨近端。 ✓ 远侧胫腓关节间隙可见,终端可见的胫骨关节面仅可见很少部分。 定位: ✓ 股骨、胫骨内外侧髁和关节间隙对称说明没有旋转。 ✓ 腓骨头内侧半与胫骨重叠。 ✓ 可见髁间隆起位于髁间窝中心。
膝关节前后位
理想的正位X光片既可观察到明显的胫骨关节间隙,同时又使内侧胫骨平台前后缘完全重叠
腓骨头与胫骨分离,表示旋 转过多
中心线未做倾斜角度导致股骨 内、外髁重叠不佳,上下方向 分离
膝关节负重前后位
病变显示: ✓ 显示膝关节间隙的软骨病变或其他膝关节病变。双膝关节一次曝光,用以对比。 体位设计: ✓ 患者站立位,站在脚踏板或脚凳上,以达到足够让X线束水平投照的高度。 ✓ 双足均匀负重;给予患者扶持,保持躯体稳定。 ✓ 足部与双肩同宽,并内旋15°。 中心线: ✓ 中心线对准髌骨尖远端0.5英寸或1.25cm处(髌骨下缘)垂直入射
膝关节斜位
内斜位
外斜位
膝关节斜位
X线片标准结构显示: ✓ 显示股骨远端和胫腓骨近端,髌骨与股骨内侧髁重叠。 ✓ 股骨和胫骨外侧髁显示清楚,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间隙不对等。 定位: ✓ 近侧胫腓关节开放,股骨和胫骨外侧髁可见,说明旋转适度。 ✓ 腓骨头和颈可见,没有重叠,大约半个髌骨可见,没有与股骨重叠。
髌骨轴位(Hughston法/Settegast法)
病变显示: ✓ 显示髌骨半脱位,以及髌骨和股髌关节的其他异常。 Hughston法体位设计: ✓ 患者俯卧,片盒置于膝关节下方,缓慢屈曲膝关节到45°; ✓ 用绷带固定患者足部,或让足靠在遮光器或其他地方;足和可能发热的遮光器之间搁置
垫子。 ✓ 中心线: ✓ 中心线向头侧成角15°~20°(与股髌关节成切线)。侧位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
第33页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膝关节侧位
➢体 位:侧卧,膝关节外侧贴紧探测器,膝部矢 状面与探测器平行,踝部垫平,保持下肢稳定。 ➢中心线:经髌骨下缘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
第34页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
第35页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膝关节侧位影像。
➢显示部位: 胫腓骨远端关节面、 踝关节正位影像。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
第18页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 【注意事项】 为预防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下肢。 【评价标准】 1.踝关节间隙呈‘ ’中括号显示:上端为胫距 关节面;内侧胫距关节面;外侧腓距关节面,仅 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重选; 2.距骨上缘水平线同胫骨切线,腓骨切线互成交 角各为80o; 3.胫骨中轴线与距骨垂直轴线相接续。 【质控关键点】 1.小腿平伸,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斜或外斜; 2.中心线垂直经过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达胶片。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呈 内、外踝重合踝 关节侧位影像 。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
第22页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胫腓骨正位
➢ 体 位:仰卧或坐位,小腿伸直置于探测器正中, 小腿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胶片上缘包含膝关节, 下缘包含踝关节 。
➢ 中心线:经胫腓骨中部垂直射入。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
第2页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
第3页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足正位
➢ 体 位:坐位或卧位,膝关节弯曲,足踏于探 测器上。对侧腿伸直,保持身体平稳 。
摄影体位操作方法
摄影体位操作方法一、胸部1、胸部正位(后前位)摄影要点:(1)病人面向探测器站立于摄影架前,前胸紧贴探测器,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并对准探测器的中线。
(2)两手背放在髋部,双侧肘部内旋,肩部下垂,使锁骨成水平位。
(3)下颌置于探测器上缘,头稍上仰,探测器上缘超出锁骨5厘米,下缘包括第12胸椎。
(4)摄影距离:180—200厘米。
(5)中心线水平投射,对准第6胸椎(相当于肩胛下角水平)垂直摄入。
(6)吸气后屏气曝光。
2、胸部侧位摄影要点:(1)病人侧立于摄影架前,患侧胸壁紧贴探测器,身体矢状面与探测器平行。
(2)两臂上举,交叉抱头,使两肩尽量不与肺部重叠。
(3)胸部腋中线对准摄影架中线,探测器上缘超出肩部(4)摄影距离:180—200厘米(5)中心线水平投射,平第6胸椎高度经侧胸壁中点,垂直摄入。
(6)吸气后屏气曝光。
二、颈椎1、颈椎(3—7)正位(前后位)摄影要点:(1)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探测器并对准探测器的中线。
(2)两臂置于身旁(3)头稍上仰,听鼻线垂直于探测器(4)探测器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平颈静脉切迹(5)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度角,经甲状软骨(相当与第5颈椎水平)摄入。
2、颈椎侧位摄影要点:(1)病人侧立于摄影架前,颈椎长轴及矢状面与探测器平行(2)肩部尽量下垂,以免肩部与下部颈椎重叠(3)头稍上仰,,以免下颌骨与上部颈椎重叠(4)探测器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平第1胸椎(5)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中点,垂直入射。
三、许氏位(乳突25度侧位)摄影要点(1)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身体长轴与床面中线平行(2)被检侧耳廓前折(3)头部侧转,被检侧乳突贴近探测器,乳突尖置于探测器中心(4)头颅矢状面与探测器平行,瞳间线与探测器垂直(5)中线线向足侧倾斜25度角,经被检侧乳突尖摄入。
四、膝关节摄影要点:1.膝关节正位(前后位)摄影要点:(1)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床上。
X线骨骼部分摄影体位
X线骨骼部分摄影体位(拍片体位)2010-03-12 12:43:56|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
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
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四肢摄影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经髌骨和股骨关节 间隙垂直射入。
【照片显示】髌骨和股骨 的关节面呈轴位影像,髌 骨呈板栗状,位于股骨髁 间窝的下方,骨小梁清晰 显示。
【影像显示】膝关节侧 位影像,股骨内、外髁 重叠,髌骨呈侧位,膝 关节间隙显示清晰;骨 小梁清晰显示,周围软 组织层次可见。
12.髌骨轴位
【摄影目的】观察髌骨骨质及骨折后左右分离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膝部屈曲, 使膝部矢状面与IR垂直,被检者用布带拉住小腿或用手拉 住小腿,保持腿部稳定,对侧下肢伸直。髌骨置于照射野 中心。
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四节 四肢摄影
崔军胜 南阳医学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专科学校
第四节 四肢摄影
10.膝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膝关节间隙、组成膝关节各骨骨质及 膝部软组织等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床上,被检侧下肢伸 直且稍内旋,足尖向上,腘窝靠近IR,膝部正中矢状面 与IR垂直,髌骨下缘置于IR中心。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膝关节正位 影像,关节间隙清晰,腓 骨小头与胫骨少许重叠; 骨小梁清晰显示,周围软 组织层次可见。
11.膝关节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膝关节侧位及髌骨侧位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膝关节外侧贴紧IR, 屈膝约呈135°角,膝部矢状面与IR平行,对侧下肢屈曲置于被检侧 下肢前方,髌骨下缘与腘窝折线连线中点置于IR中心。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与腘窝折线连线中点垂直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