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外国小说欣赏》考点分类梳理

合集下载

“外国小说欣赏”高考考点解读.doc

“外国小说欣赏”高考考点解读.doc

“外国小说欣赏”高考考点解读-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除散文这种常考文体之外,小说也是最近几年尤其是新课程高考中非常热门的一种文体。

由于湖南省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必选了一门《外国小说欣赏》,从而凸显了外国小说阅读在今后湖南省高考中的地位,需要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外国小说欣赏》由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等八个话题知识组成,因而这些话题知识很可能就是高考出题的八个考点,试题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所以在外国小说阅读的复习中,考生宜紧扣教材的八个话题知识展开,细密梳理八个话题知识及掌握答题要领,规范作答话语。

具体而言:1.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考点梳理】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如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无优劣之分,选择怎样的视角完全依照小说的具体需要。

一篇小说可以通篇都用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也可能有视角的转换。

如鲁迅的《祝福》。

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相比较而言,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外国小说欣赏要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要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阅读小说三大要素最要紧:情节、人物和环境。

所以考试也会围绕三个要点展开。

读小说第一步要读懂小说,理清课文情节思路,体会这样安排的意义,归纳主题思想;第二步分析小说人物,特别要抓住小说人物言行、心理(环境对人物塑造也有作用,如《炮兽》)进行分析,从而归纳人物形象,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解读塑造该人物的意义;第三步分析小说的环境,主要是归纳环境的特点和环境的作用(重点是环境对情节推动的作用、人物塑造的作用和主题深化的作用)。

第四步,要认真品读小说的语言,分析某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比如对塑造人物、表现环境、深化主题上的作用,学会鉴赏评价。

总之,就是要扣住文章主旨,从三大要素入手,内容与形式共同关注。

情节是基础,主旨是关键,解题是目的。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及考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及考点整理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整理一、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二、单元专题涉及的作家作品外国小说知识汇总一、了解八个单元十六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爱尔兰)(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炮兽》雨果(法国)(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5.《丹柯》高尔基(苏联)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高考外国小说欣赏考点全解

高考外国小说欣赏考点全解

• 【常见题型】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 (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 ②读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 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一点体会); •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 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 【例题】 • 1.《桥》以“桥”为题,好在哪里?指出两 条理由。 • 解析:“桥”一词有双关意义和象征意义。 既指实实在在的桥,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又 是老汉用生命搭建的生命之桥,象征着老汉 那崇高的为人民献身的牺牲精神。小说用 “桥”来暗示主题、揭示主题。 • 答案:(1)桥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 (2)桥象征老汉的崇高精神,老汉的生命是 一百多个群众通向生路的桥。
高考外国小说欣赏考点全解
叙述、场景、主题、人物、 情节、结构、情感、虚构。
• 【考点梳理】 • 叙述角度:“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 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 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 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 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 有限视角: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 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 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 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这 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 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 但是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并不是无边界 的,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应该相对合理而不 能离谱地误读。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但读者读出的毕竟还应该是哈 姆雷特。 • 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主题而不 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 •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 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 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 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 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 作品的主题。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汇总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汇总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汇总一、了解八个单元十六篇小说得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1.《桥边得老人》海明威(美国)(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得挂念,揭示战争得罪恶,呼唤人性与爱得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 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2。

《墙上得斑点》伍尔芙(爱尔兰)(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得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得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得向往、对男权得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

辐射状结构 B。

自由联想3.《炮兽》雨果(法国)(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得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A.对照法B。

拟人手法,将无生命得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得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得田园梦境,在对昔日得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得留恋,对贵族衰落得不满,对时世变迁得惆怅与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得写景状物手法.(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得对照。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得乡村生活。

5。

《丹柯》高尔基(苏联)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得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得人们。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得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得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与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同时鼓励人们要敢于为梦想打拼。

(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7.《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活泼、天真、热情争强好胜、渴望受关注及胸无城府、率真个性为爱义无反顾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得人物塑造方法。

高中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整理

高中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整理

小说赏析知识提要概述:●四大文学类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小说: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传统运行方式)“摇摆”(现代运行方式)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如何赏析小说题目:线索;悬念;寓意;主题。

一、叙述:二、场景:●什么叫场景?场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篇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小说场景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①给全篇“定调”(一般置于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热爱、赞扬、批判、向往、反对、喜爱、憎恨……②营造意境、渲染气氛:欢快、悲伤、压抑、轻松、紧张、和谐、纷乱……③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一般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之中)④导引人物出场;(铺垫,一般置于人物出场前)⑤烘托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衬托、一般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⑥具有象征意义,深化小说主题。

(照应,置于小说结尾)三、主题:●小说主题的实现:①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②形象大于思想:“情”大于“理”;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③模糊处理:朦胧美(隐喻、象征)④主题的表现:多元化(复杂性、矛盾性)★怎样分析小说的主题:①从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②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③从题材中寻找:作者在小说题材确定时,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其中蕴藏着小说的主旨。

如战争题材的小说往往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为主题。

④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外国小说欣赏》话题知识点汇总教案.docx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外国小说欣赏》话题知识点汇总教案.docx

《外国小说欣赏》话题知识点汇总【叙述】第一单元 --- ①《桥边的老人》②《墙上的斑点》叙述角度:A、“现在进行时”的叙事,使读者与人物一同经历着成长的悲欢。

B、全知视角,叙事人对所叙之事了如指掌且进行一定的评述。

(传统小说的做法)有限视角,遮藏意图环节,留给读者推理、评判的空间。

(现代小说的做法)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以故事的参与者(局内)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叙述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情;第三人称:以参观者的身份(局外)讲述故事,视角为有限、无限。

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受的约束,相对较自由。

第二人称:以小说中的人物讲述局内的“我”,使叙述者与人物之间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桥边的老人》采用了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叙述。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注重探索人的心理世界,是对一个人意识活动的记叙, 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

【场景】第二单元 --- ③《炮兽》④《安东诺夫卡苹果》场景是小说的最小的构成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场景的功能: 1、给全篇定调; 2、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 3、导引人物出场; 4、解释人物性格。

(物质空间是人精神世界的反映和遗存);5、作为象征。

#小说的场景观:古典小说——细致、确切。

现代小说:模糊、虚幻。

(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在《炮兽》中,作者用极浪漫的手法、大胆夸张,写了炮队队长和大炮的搏斗场景,让人深切体会到人的力量。

在这个场景中,人物之间相互衬托,层层铺垫,展示了老乘客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

《安东诺夫卡苹果》以欢快喜悦的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的打猎场景收尾,最终以一首悠扬悲壮的歌谣作结。

这一悲一喜,暗示着今不如昔的感叹,表达作者对往日生活的留恋和对贵族衰落现实的不满。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整理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整理
艾萨克什维辛格(美国)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卢布的魔术师》
“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拟人叙述的作用;理解主题。
礼拜二午睡时刻
通过一对母女去祭拜被当作小偷打死的亲人的经过,向我们展示出了母爱的执著以及神父的宽容,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中那固有的爱。
墙上的斑点
描写了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后来却发现,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一只蜗牛。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第一个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海浪》《到灯塔去》《雅各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
其“小说就象一张蜘蛛网。也许只是极其轻微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黏在生活之上。”在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真实内在的看法。
2、作品大多从身边取材,以观察细腻、描写精确为特色。
3、本文:倒叙的作用、对比的意义、情节的跌宕对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作用要掌握。
在桥边
通过对“我”在桥边数过桥人的记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生动地描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暗恋故事,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感情及对美好情感的执著追求。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1972年《与一位女士的合影》获诺贝尔文学奖,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
博尔赫斯(阿根廷,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作家们的作家,知识型作家)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诗集,此地为奥运圣火传递地)《虚构集》(短篇小说集)
作品文体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本文:沙之书的象征意义;故事情节的淡化;内心的描写。
娜塔莎——《战争与和平》

高中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汇总素材

高中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汇总素材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汇总一、了解八个单元十六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 B.表达简约,含蓄深远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爱尔兰〕〔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 B.自由联想3.《炮兽》雨果〔法国〕〔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5.《丹柯》高尔基〔苏联〕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通过表达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同时鼓励人们要敢于为梦想打拼。

〔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7.《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活泼、天真、热情争强好胜、渴望受关注及胸无城府、率真个性为爱义无反顾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方法。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情节之二
情节的运行方式有: 1、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基本 模式)(注意倒叙) 2、摇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 契诃夫的《变色龙》故事不是一下子讲 完而是在摇摆中进行) 3、出乎意料和情理之中。(欧亨利式 的结尾:《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篇 长青藤叶》、《警察与赞美诗》)
3、简要说说小说主题的价值和意义。
注意:要结合小说,注意主题的多义性, 新颖和创新
贴着人物写 揣摩人物的心理
人物
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 物”* 人物在现代小说的退隐*
要点: 1、“贴着人物写”。一是贴着人物的心 理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写出人物的精 神世界。一是贴着人物言行写,以人物自 身的言语和行动来刻画人物。 2、最常见的心理描写手段是内心独白;梦 境描写和幻觉描写也是一种心理描写手段。 梦境往往是现实无法达到的渴望的折射和 反映。《卖火柴的小女孩》 3、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封闭的,情感、 情绪、念头等,最终都会流露出来。(言 语、行动、神态、细节)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虚构
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 小说。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 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小说最终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 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 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 等于生活的真实。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之一
《外国小说欣赏》总复习
了解《外国小说欣赏》的知识体系
以小说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 叙述 场景 主题 人物 情节 结构 情感 虚构
什么是小说?
传统观点认为: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古典小说、19世纪现实主义 小说)

《外国小说欣赏》高考考点解读

《外国小说欣赏》高考考点解读

除散文这种常考文体之外,小说也就是最近几年尤其就是新课程高考中非常热门的一种文体。

由于湖南省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必选了一门《外国小说欣赏》,从而凸显了外国小说阅读在今后湖南省高考中的地位,需要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外国小说欣赏》由“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与“虚构”等八个话题知识组成,因而这些话题知识很可能就就是高考出题的八个考点,试题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所以在外国小说阅读的复习中,考生宜紧扣教材的八个话题知识展开,细密梳理八个话题知识及掌握答题要领,规范作答话语。

具体而言:1.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考点梳理】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如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与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有限视角的特点就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瞧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就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想象力。

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无优劣之分,选择怎样的视角完全依照小说的具体需要。

一篇小说可以通篇都用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也可能有视角的转换。

如鲁迅的《祝福》。

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与第三人称“她”。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相比较而言,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与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就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外国小说欣赏》总复习

《外国小说欣赏》总复习

《外国小说欣赏》总复习了解《外国小说欣赏》的知识体系以小说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什么是小说?传统观点认为: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古典小说、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现在观点认为:小说是作家凭想象虚构的一个世界。

(现代小说)如《墙上的斑点》走进文本,掌握小说阅读的方法(一)体验——阅读的起点文本的意义空间就在细读中得到丰富与深化。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叙述之一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即故事由谁来讲。

叙述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全知)。

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叙述之二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

(《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但是全知视角)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

契诃夫的《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

既利于交代背景,也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

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场景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场景之分。

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是生活的横截面。

场景作用:(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从“场景”的角度欣赏小说的要点与步骤:1、结合小说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描写了怎样的场景(…的人在…的环境里做…的事)2、用一两个双音节词点明这个场景的特点3、点明场景描写在小说中起到的具体作用。

高三语文_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学科外国小说八大常见主题梳理

高三语文_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学科外国小说八大常见主题梳理

江苏省高考《外国小说欣赏》八大话题综述话题一:叙述【考点】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知识梳理】一、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人,故事由谁来讲,它的视角和口吻都不一样。

●1、“上帝俯瞰”——全知视角特点:小说的叙述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2、“凡人目光”——有限视角特点:小说的叙述人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二、叙述人称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叙述的依据。

●1、第一人称——“我”——有限视角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2、第三人称——“他”——全知或有限视角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站在故事的外部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好处:叙述客观而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在具体运用时可以灵活变换、结合,如:《林黛玉进贾府》。

三、速度控制加速:次要情节,一笔带过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多用叙述手法,读者一般用快速阅读,无须细品。

减速:关键情节、精彩之处,浓墨重彩减速是“弛”,是慢行,是详写,多用描写手法,读者须慢读细品。

小说的阅读魅力:加速与减速交织,一张一弛,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

注意:这一技巧也是我们写好记叙文的法宝!【命题形式】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

【答题要领】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高考小说技巧都在这里!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高考小说技巧都在这里!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高考小说技巧都在这里!展开全文《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话题:叙述1.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3)作者: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2020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汇总(教师版)

2020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汇总(教师版)

《外国小说欣赏》文本内容速读(一)、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一向以()著称。

(“”)的代表作家。

他因(《》)一书获诺贝文学奖。

(二)、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

请大家思考: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本文是有限视角)1、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3、由“我”来讲述故事,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缺点教师总结: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便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2)“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总结:这也是一处减法。

“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

平静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问: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三)、让我们在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那些地方是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1)“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总结:#“微笑”就是一处减法。

作者隐藏的是:#“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

作者隐藏的是:(3)“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总结:小说全篇简洁,惜墨如金,这里却反复提及另外几只动物的危险,好像用了“加法”,其实依然是“减法”。

专题——外国小说欣赏

专题——外国小说欣赏

专题——外国小说欣赏高二语文陈智超一、考点解析【考点一:外国小说欣赏】(一)知识清单中国小说只有三要素:情节、人物与环境。

外国小说则有8个基本元素: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

话题重要概念、举例、观点叙述叙述角度:分为全知视角(《墙上的斑点》)与有限视角(《桥边的老人》)。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自然亲切、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

第三人称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

第二人称拉近距离,便于抒情。

场景场景即“场面描写”,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与环境组成。

场景可以:(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与为后文铺垫)(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主题小说必有主题,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

小说忌“主题鲜明”,主张“形象大于思想”。

小说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

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物人物就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贴着人物写,就就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分析小说,要注意人物的内心与言行。

如娜塔莎、丹柯、朱阿等。

扁平人物性格简单,如别里科夫。

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如美国小说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里的斯佳丽。

情节情节就是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

情节的运行方式有:1、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基本模式)(注意倒叙)2、摇摆。

《老人与海》与《变色龙》均在摇摆中进行。

3、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既“欧•亨利式的结尾”:《麦琪的礼物》结构结构就是一个“容器”:将生活中的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来;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牲畜林》《半张纸》)。

组织结构的方式可依赖情节,也可依赖情绪;可横向组合,也可层层推进;还可按心理时序而展开即意识流小说。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与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就就是写潜意识的意识流小说。

情感情感就是小说的动力,作家根据情感来取舍时间,一秒钟可以很长,十年也可以很短。

高中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知识要点梳理

高中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知识要点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知识要点梳理(浓缩要点,值得印发)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有16本。

高中教学时间紧,无法穷尽这些教材和知识,但应该把重点教材的要点知识给学生讲解或者复印给学生。

小说几乎是全国卷必考文本。

今天推送《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的知识要点梳理,由某名校高三备课组整理,也适用于中国小说欣赏。

刚好一张8K双面纸,试卷大小。

值得印发给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很有必要。

比如2018年全国卷三考查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有道问答题是: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6分) 显然就和《外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的“虚构”一章不无关联。

附录: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有16本。

其中标为红色的教材,是各地选修较多,或者和高考关联相对紧密的。

一.诗歌与散文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4.《中国小说欣赏》5.《外国小说欣赏》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7.《影视名作欣赏》三.新闻与传记8.《新闻阅读与实践》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四.语言文字应用10.《语言文字应用》11.《演讲与辩论》12.《文章写作与修改》五.文化论著研读13.《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16.《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叙述1. 叙述角度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如莫泊桑的《项链》。

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会考基本篇目知识要点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会考基本篇目知识要点

《外国小说欣赏》会考基本篇目知识要点一、《桥边的老人》1.关于小说:四大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概念: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类:⑴按篇幅:长、中、短、微⑵按创作原则:现实主义浪漫主义⑶按时代: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⑷按国家:中国小说、外国小说⑸按题材:言情武侠科幻魔幻侦探历史纪实……⑹表现手法:诗体、书信体、章回体、意识流人物描写手法:⑴按内容: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细节环境(景物)⑵按技巧:工笔白描侧面正面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情节模式:⑴完整模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⑵一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

老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我”是谁?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推测:“我”也许是名战地记者,也许是名抗击法西斯的战士。

⑴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⑵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情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个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⑶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题旨: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

小说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谴责的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3.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外国小说欣赏》考点分类梳理[教材知识综述]除散文这种常考文体之外,小说也是最近几年尤其是新课程高考中非常热门的一种文体。

由于湖南省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必选了一门《外国小说欣赏》,从而凸显了外国小说阅读在高考中的地位,需要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外国小说欣赏》由“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等八个话题知识组成,因而这些话题知识很可能就是高考出题的八个考点,试题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精粹点睛]在外国小说阅读的复习中,考生宜紧扣教材的八个话题知识展开,细密梳理八个话题知识及掌握答题要领,规范作答话语。

1.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考点梳理」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如莫泊桑的《项链》。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相比较而言,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考点纠错」混淆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不能结合具体文本回答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应的表达效果。

「命题形式」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

「答题要领」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2.把握场景的功能「考点梳理」场景这个话题主要应把握场景的5点功能:①给全篇定调: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

或者定下情感的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或顺理成章。

②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

③如果场景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

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

如《简爱》中对庄园的描写不仅交待了任务活动的主要舞台,还对罗切斯特的出场起到了暗示和铺垫的作用。

④如果场景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

⑤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

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

在大多情况下,小说中的某个场景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要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考点纠错」不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生搬硬套场景功能;作答时遗漏要点。

「命题形式」小说的描写了某某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

等等。

「答题要领」主要从场景对于氛围、情节和人物等角度切入思考,要结合具体文本的具体位置进行具体分析,最好分点作答。

3.探究复杂多义的小说主题「考点梳理」所有作品都是有主题的,“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是小说家写不厌的“母题”,作家试图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对婚姻、家庭和爱情的体悟,对人性弱点的悲悯与失望,或者对真善美的讴歌与追求。

这样的小说主要以思想的深度来展示其独有的魅力,我们称之为思想小说。

有些小说则主要以讲故事为目的,其魅力在于故事本身的曲折、离奇或者故事讲述的独特技巧。

这样的小说,我们称之为故事性小说。

但凡优秀的小说,它的形象大于思想,它靠形象来揭示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

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好的小说总是赋予读者丰富的解读空间,让读者见出其中复杂多义的世界。

从而充分展示其无穷魅力。

罗兰。

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

”说的正是小说主题具有复杂多义的特点,这就使得小说主题具有丰富的探究性。

但是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并不是无边界的,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应该相对合理而不能离谱地误读。

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者读出的毕竟还应该是哈姆雷特。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主题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考点纠错」没有对小说进行整体把握,只从局部某一点草率作答,导致片面理解甚至误解小说主题;不联系文本具体分析,而是居高临下作架空分析;对主题的分析不到位,不能自圆其说。

「命题形式」小说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联系这篇小说,你有怎样的人生启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探究这篇小说的可能有的多种主题。

等等。

「答题要领」主要把握主题与情节、人物、背景或构思的关系,多角度思考问题,分点回答。

要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生活世界加以阐述,回答要能够自圆其说。

4.学会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考点梳理」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大多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因而在小说阅读的考查中,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小说塑造人物的常见方法是“贴着人物写”,通过紧贴人物的心理写,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紧贴人物的言行写,使小说有更强的动作感。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方法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直接描写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样,让人物在矛盾斗争中说话、行动、神情变化、心理活动,能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

「考点纠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不甚了了;不能结合具体的细节进行分析概括;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不全;对人物的评价欠妥。

「命题形式」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答题要领」一般可从四方面去把握: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5.了解情节运行方式和情节安排技巧「考点梳理」情节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是摇摆。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

亨利式结尾”。

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小说家为了更好地创造小说的艺术效果,往往会注重情节安排技巧的运用,常见的技巧:⑴注重节奏。

节奏是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

情节的进展也应张弛有致、起伏有序、缓急有度。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情节安排。

⑵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

在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所谓“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

⑶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⑷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⑸串联:串联将两个或多个并无时空联系的事件组合起来,在相互对比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这实际上与电影蒙太奇很相近,如果两个事件的组合没有生成超越两者的第三种意蕴,这一串联就不能算成功。

⑹并联:并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系列组合为一个整体结构。

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时离时合、互动相成的复杂关联。

「考点纠错」对情节运行方式判断不准;不能辨识小说的情节安排技巧;遗漏答题要点。

「命题形式」文中画线部分的情节叙述,采用了哪种小说手法?请简述其特点。

纵观全文,这样的情节安排有哪些好处?等等。

「答题要领」阅读文本时,要先把握小说的大致情节,然后分析其运行方式,概括各部分所叙述的相应情节内容。

有时候还要把握情节对于结构、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6.掌握常见的几种小说结构模式「考点梳理」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者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传统小说通常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

而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结构模式:一是“延迟”式结构。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如《牲畜林》。

二是生活的横断面。

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

如《半张纸》。

三是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

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

如《墙上的斑点》。

「考点纠错」对小说的几种结构模式特点辨识不清;不能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命题形式」小说作者是位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请简要分析小说在结构上的特点。

等等。

「答题要领」对结构的分析先整体分析小说属于情节性小说、生活横断面式小说还是心理小说,从而辨识该小说属于何种结构模式,然后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结构安排的特点及其艺术效果。

7.体悟小说情感及其处理方式「考点梳理」文学是情感的产物。

无论何种文学样式,它在字里行间总是浸润着作者或浓或淡的情感,表达作者对世界的各式各样的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