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常州历史文化
常州文化调研报告

常州文化调研报告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经过对常州市的文化调研,我将从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现代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常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常州市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了常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和发展。
常州的历史文化遗址包括春秋时期的吴墟、义乌镇遗址和明清时期的虎丘等,这些遗址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
其次,常州市的地方特色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常州市的传统叫花鼓戏被誉为“东方百老汇”,是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种表演形式独特,既有精妙的舞蹈动作,又有悦耳动人的曲调,是常州市独特的艺术形式。
此外,常州市还有泰州乐章、双百戏等多种传统曲艺,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最后,常州市的现代文化发展也十分活跃。
近年来,常州市大力促进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常州市的文化创意园区不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常州市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展览会和论坛,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观众。
总结起来,常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融合了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文化,同时也积极推动着现代文化的发展。
这些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使常州市成为一个独特而活跃的文化城市。
但同时也要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好常州市的文化遗产,
传承好传统文化,是常州市在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希望常州市能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常州历史文化遗产

常州历史文化遗产常州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端。
常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常州有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景观。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常州的历史文化遗产。
1. 常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是常州市属的一座现代综合性博物馆,是江苏省内首批获批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也是江南地区最好的博物馆之一。
常州博物馆馆藏的文物和珍贵藏品丰富多彩,包括陶器、织物、玉器、青铜器等多种历史文物,这些珍贵文物展现了常州的历史和文化。
2. 天目山石窟天目山石窟位于常州市溧阳市天目山脚下,是中国南方最为重要的石窟之一。
天目山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南北朝、隋、唐、宋等历史时期,一共有10个石窟,6500余尊佛像,被誉为“东南佛教艺术宝库”。
3. 白兔楼白兔楼位于常州市中心区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景点。
白兔楼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葺,现存的建筑为清代重建。
白兔楼因传说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来此作客而得名,此外,白兔楼还是革命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4. 明故城遗址明故城遗址位于常州市区繁华的解放北路和中山路之间,距离常州博物馆不远。
明故城遗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遗址之一,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遗址内保存有明故城南门、城墙、护城河、堡垒等城市建筑遗址,是研究明代城市建筑、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证据之一。
5. 长风塔长风塔位于常州市梦溪湖景区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景点。
长风塔初建于北宋宁历年间,历经多次修葺,现存的建筑为明代重建。
长风塔外观庄重大气,高无可比,内部则有精美的佛像石刻和壁画,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和艺术的珍贵实物。
6. 琴台古镇琴台古镇位于常州市区以南,与雷峰塔遥相呼应,是常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古镇之一。
琴台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古镇内有多座古建筑和古民居,如南照楼、常州梅园、伍国府等,这些古建筑和古民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7. 雨花台雨花台位于常州市天宁区东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去常州博物馆打卡的标题

去常州博物馆打卡的中文标题1. 常州博物馆之旅2. 中华文明的见证——常州博物馆3. 常州博物馆,发现历史的脚步4. 踏足常州博物馆,品味人文之美5. 寻访千年文化的宝藏——常州博物馆6. 游览常州博物馆,重温历史记忆7. 常州博物馆,探寻古代智慧8. 常州博物馆,感受中华民族的骄傲9. 尽赏古都风华,游常州博物馆10. 穿越时空,亲临常州博物馆11. 常州博物馆,见证中华文明的辉煌12. 千年历史,尽览常州博物馆13. 常州博物馆,传承百年文化14. 踏入常州博物馆,走近历史15. 游历常州博物馆,感受文化的魅力16. 睹古迹,游常州博物馆17. 常州博物馆,触摸历史的脉搏18. 常州博物馆,体味古人智慧19. 常州博物馆,中华文明的缩影20. 踏上常州博物馆的征程21. 常州博物馆,世界文化的宝库22. 看遍常州博物馆,领略文明之美23. 常州博物馆,品味历史的浸润24. 游览常州博物馆,体验传统文化25. 常州博物馆,探秘古代国宝26. 常州博物馆,重温璀璨的历史27. 踏入常州博物馆,聆听文化的故事28. 游历常州博物馆,探索古老的秘密29. 常州博物馆,领略古代艺术之美30. 常州博物馆,触摸历史的痕迹31. 步入常州博物馆,感悟中华智慧32. 常州博物馆,寻找传统的灵魂33. 常州博物馆,品味百年文化34. 游赏常州博物馆,品味历史沧桑35. 常州博物馆,领略优秀传统文化36. 常州博物馆,重温中华文化盛景37. 踏进常州博物馆,感受人文荟萃38. 常州博物馆,探寻古代奇迹39. 亲临常州博物馆,领略古代智慧40. 常州博物馆,见证历史的变迁41. 常州博物馆之行,畅游文化之源42. 常州博物馆,乘时光机穿越千年43. 常州博物馆,感受传承的力量44. 步入常州博物馆,感悟中华文化45. 常州博物馆之旅,探索中华智慧46. 常州博物馆,领略古代建筑之美47. 游览常州博物馆,领略丰富的历史48. 常州博物馆,触摸历史的痕迹49. 常州博物馆,传承千年的文化50. 踏上常州博物馆的神秘之旅51. 常州博物馆,重温文明的辉煌52. 游览常州博物馆,领略传统艺术53. 常州博物馆,寻访古代史迹54. 常州博物馆,触动心灵的艺术殿堂55. 常州博物馆,见证中华文明的瑰宝56. 亲临常州博物馆,领略古代智慧57. 常州博物馆,感悟百年的传承58. 踏入常州博物馆,探索文化之源59. 常州博物馆,品味历史的韵味60. 常州博物馆,重温古人的智慧61. 游历常州博物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62. 常州博物馆,触摸历史的脉搏63. 常州博物馆,探秘古代艺术之美64. 世界文化巡礼,游常州博物馆65. 常州博物馆,领略中国古代文明66. 常州博物馆,见证百年历史变迁67. 常州博物馆,追寻古代奇迹68. 常州博物馆,重温中华文化的辉煌69. 游历常州博物馆,感悟历史秘密70. 常州博物馆,领略古代艺术之美71. 踏入常州博物馆,聆听文化的故事72. 常州博物馆,探索古代神秘73. 常州博物馆,重温百年文化74. 常州博物馆,领略历史的厚重75. 游览常州博物馆,感受中华智慧76. 常州博物馆之行,探寻传统文化77. 常州博物馆,触摸古人的智慧78. 常州博物馆,见证百年的变迁79. 常州博物馆,感受历史的珍贵80. 踏上常州博物馆的神秘之旅81. 常州博物馆,重温古人创造的奇迹82. 游览常州博物馆,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83. 常州博物馆,触摸历史的传承84. 常州博物馆,传递千年的智慧85. 踏入常州博物馆,探索中华文明86. 常州博物馆,寻访古代史迹87. 常州博物馆,领略古老建筑的典雅88. 常州博物馆,探寻历史的痕迹89. 常州博物馆,品味千年的艺术90. 游览常州博物馆,体验传统文化之美91. 常州博物馆,亲临中华文明的源泉92. 常州博物馆,见证古代文明的辉煌93. 常州博物馆,重温历史的沉淀94. 踏入常州博物馆,感受人文之美95. 常州博物馆,探寻古代智慧的闪光96. 常州博物馆,品味传承的韵味97. 游历常州博物馆,发现古代的宝藏98. 常州博物馆,触摸历史的灵感99. 常州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化的瑰宝100. 踏上常州博物馆的文化之旅。
常州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介绍

常州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介绍
常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宁寺。
天宁寺建于南朝梁代,是常州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寺内保存有许多古代建筑,如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宝殿,这座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美学。
除了天宁寺,常州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胜古迹,如文昌阁、钟楼等。
文昌阁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文昌阁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阁内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和文献,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
而钟楼则建于清代,是常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高耸入云,四面风铃悦耳,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常州的历史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还体现在诗词书画、传统技艺等方面。
常州是文人墨客的故乡,名人如著名诗人周邦彦、书法家赵孟頫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传世的作品。
常州的传统手工艺也颇具盛名,如常州刺绣、夫子庙木版年画等,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作品。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常州也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如中国常州文化艺术节、夫子庙文化旅游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常州的城市形象增色不少。
总的来说,常州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通过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常州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文化名城。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常州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常州的历史文化简介450字

前言:温馨小提示:本篇文档是通过查阅资料精心整理编制的,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内容不一定完美契合各位的需求,请各位根据需求进行下载。
文档下载后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任意改写,确保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此之外,本店铺还提供各种文档材料,涉及多个领域例如活动文案、工作方案、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大家按需搜索查看!Warm tip:This document is prepared by consulting information carefully. Hope to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content of the document is not necessarily perfect to match your needs. Please download according to your needs. Thenyou can rewrite th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situation to ensure that we can help. 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a variety of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covering areas such as copywriting for activiti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reading notes, etc.正文如下:常州的历史文化简介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自古以来,常州就是江南地区的文化重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常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感受到他们追求文学艺术的热情。
其中,以清代诗人赵翼、洪亮吉等为代表的常州学派,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对常州地名由来研究教学文案

三、人文地理与地名
• 常州文风蔚然,每年高考升学率在江苏省历年数 第一,全市人均购书量连续七年全国第一。教育
使常州历代人文荟萃,名家辈出,这里先后出了 15位皇帝、9名状元、1546名进士,56名常州藉两 院院士。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如大家耳熟能详
的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刘海粟、华罗庚、
李公朴、盛宣怀、赵元任、吴祖光等。龚自珍曾
一、地名分布 二、地理环境与地名 三、人文地理与地名
四、地名保护
目录
一、地名分布
研究地名的分布,首先要揭 开地名的文字伪装,即辨淮之间有很多村庄叫舍,反映开发初期的 只是一个小房舍。舍在吴语区俗写作厍(晏殊第七 子注(下同):如吴江有北厍镇),《广韵》为始 夜切,应读sa,江淮方言的泰(州)如(皋)片的 舍今读sa。邻近泰州、兴化的高邮水乡有很多厦, 读sa,不是大厦,其实就是舍(注:高邮农村,× 家厦的村庄名非常多),因为高邮在江淮方言的淮 扬片,淮扬片把舍读作sei或xi,所以听到高邮东乡 里下河地区的sa(舍),就记作厦了。同样,在北 边的滨海县,sei(舍)有时被误写为同音的社,比 如清代治河书籍中黄河(今废黄河)边的陈家社应 该是陈家舍。因为睢宁、宿迁、邳州、赣榆等淮北 州县实行乡社制,所以诱人犯错。
• 我们知道文化有核心区和外围区,地名区也一样。有 些看来只分布于特定区域的地名,实际分布范围要超 过那个核心地区。比如有学者认为泾、浜局限于太湖 以东、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北水网密集地带,长江 以北完全没有以泾、浜为名之地。实际上,江北的滨 海县有河浜,淮安、盐城有泾口,宝应有泾河浜(注 :又,海门东南部有汲浜镇)。其他很多江南特色的 地名在江北都有,比如:作为河流的港,遍布于江苏 的江淮之间;以常州为分布中心的墅,江北的阜宁有 郭墅,高邮有邱墅阁,江都有戚墅庙。吴语区的地名 在外围分布一般不越过淮河,这是江南为核心的地名 影响北界。所以地名区的划分不但要注意核心区,还 要考察外围区。江北的少数江南特色地名可能是江南 移民带入的,也可能是历史时期此类地名群退化后的 残迹。
常州历史文化介绍课件

常州历史名人
01
02
03
季札
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有“ 南方夫子”之称。 Nhomakorabea赵翼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诗 人、戏曲理论家、批评家、 书画家、鉴赏家。
盛宣怀
清末官员,洋务派代表人 物之一,创办了北洋大学 堂(天津大学)等近代学 堂。
常州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军曾在常州与清军激战数月, 最终攻占常州城。
抗日战争时期
常州曾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之 一,发生了多次战役。
02
常州文化特色
常州传统艺术
常州戏剧
常州戏剧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 地方特色。其中,常州地方戏是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喜剧、 闹剧见长,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和地方色彩。
常州曲艺
常州曲艺形式多样,包括评话、 弹词、相声等。其中,常州评话 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说 表细腻、刻画入微著称,深受广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3
常州古迹与旅游景点
常州古代建筑
总结词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详细描述
常州古代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这些建筑包括明清时期的 古民居、古寺庙和古桥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常州市区内的天宁寺和红梅阁。这 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是常州文化的象征。
常州园林景 观
总结词
江南园林的代表,精致典雅
详细描述
常州园林是中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小中见大、布局精巧、意境深远。 常州著名的园林有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等,这些园林以水景为主,辅以假山、 花木和亭台,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氛围。
常州自然风光
总结词
山水相依,景色秀美
详细描述
我的家乡古韵犹存的常州

我的家乡古韵犹存的常州常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我的家乡,常州以其独特的古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建筑,还是传统的手工艺,都展示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 岳麓书院:古老的智慧殿堂岳麓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也是我家乡最引人注目的文化遗产之一。
建于北宋年间,岳麓书院是我家乡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这座宏伟的建筑展示了南方山水风光与北方建筑文化的结合。
我常常去岳麓书院,感受古代士人的智慧与品味。
二. 南通巷:独特的传统街区南通巷是常州最富有传统特色的街区之一。
这里的建筑保存着古老的风貌,有着细密的砖雕和精美的木雕。
漫步在南通巷的小街道上,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常州。
这里的古香古色令人陶醉,每一处都是令人惊喜的美景。
三. 金坛柿饼:独特的地方特产金坛柿饼是我家乡的地方特产之一,也是我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金坛柿饼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这种柿饼外观金黄,口感酥脆,非常美味。
每年秋天,金坛柿饼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城市,让人垂涎欲滴。
四. 明日广场:现代与古韵的完美结合明日广场是常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象征。
这座大型广场位于市中心,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广场上的喷泉,儿童游乐设施以及绿树成荫的草坪,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在这里,现代化与古韵完美结合,展示了常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五. 天宁寺:佛教文化的瑰宝天宁寺是常州市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庙建筑宏伟壮观,佛教文化内涵深厚。
无论是香客还是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每年的佛诞节,寺庙内庄严肃穆,香火鼎盛。
来到天宁寺,心灵得到了宁静和平衡。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常州确实古韵犹存。
这座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无论是岳麓书院还是南通巷,无论是金坛柿饼还是天宁寺,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常州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带着古韵,带着美食,带着历史,迎接着您的到来。
常州历史文化

常州历史文化
渊源流长,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称)至今,已经是有了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别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
常州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区,全市土地面积4375平方公里。
常州古称延陵、毗陵、兰陵,隋文帝时定名为常州。
自西晋起,常州始终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吴重镇,八邑之都之誉。
常州的手工艺品宫梳名篦驰名中外,早在20世纪初,就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另外,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650-655)的天宁寺;唐昭宗年间(889-904)的红梅阁;以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学家唐荆川先生读书处的名称命名的陈渡草堂,以及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
无不蕴涵着常州浓厚的文化色彩。
的发展,到常州解放前,大致可粗略地分为四个时期,即:文化肇兴时期(从古吴文化至南北朝);文化发展时期(从隋唐至明代);文化鼎盛时期(贯穿整个清代);文化延续时期(从清末至民国)。
古吴文化,大致可从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殷商末年算起。
到了隋唐至明代时期常州出了五位状元,加上清代的
四位,常州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九位状元,另外,自红梅公园内的文笔塔建成以后,常州先后出现了15位皇帝,1333名进士,因而文笔塔便成了常州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登塔祈祷,这也体现出常州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常州文化遗产说明文600

常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常州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常州文化遗产的详细说明:
一、传统工艺
常州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其中,常州梳篦、留青竹刻、乱针绣等都是代表性工艺品。
这些工艺品以独特的手法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常州文化的魅力。
二、古代建筑
常州有着众多的古代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宁寺、红梅阁和文笔塔等。
这些建筑风格独特,技艺高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三、文化节庆
常州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如常州灯会、溧阳茶叶节、金坛茅山庙会等。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展示了常州的文化底蕴,也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常州吟诵、常州道情、常州锡剧等都是代表性项目。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常州文化的珍贵财富,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五、历史人物
常州的历史人物也是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唐代诗人孟郊、清代书法家钱泳等都是著名的常州籍人士。
他们的文化遗产为常州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常州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常州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对常州地名由来研究分析

3.城市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 南京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周围和军事有关的地名很 多,比如市郊很多门是明朝外郭城的城门。扬州城 东南旧有头桥、红桥、高桥、大桥、吴桥、砖桥、 霍桥、施桥、黄桥、谢桥十个乡镇,淮安城东南有 车桥、仇桥、平桥、席桥、季桥、朱桥六个镇,这 么多以桥而名的镇集中在淮、扬二城东南不是偶然 的。在干旱地区和水太多的苏州,很少有很多以桥 为名的镇。水稍多的淮扬地区小县城周围也不会有 ,因为那里经济不怎么发达:所以只有在淮、扬二 城周围才会有这么多以桥而名的镇。
还有以神化传说得名的地名,如化龙巷、升 仙弄、凤冠弄、石柱弄等。有以数字排列为名的 如头条弄、二条弄、四美里、十八间等;有以姓 氏为名的如庄家场、胡家场、艾家场、郑家场、 周家巷、陆家巷、许家村等四五十处。在常州市 郊的506个自然村中以姓氏冠名的村占90%以上
2. 经济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 (1)产业地理。 • 吴必虎做过苏北平原墩、垛的分布图,据图可知 ,墩集中在盐城地区,垛集中在旧泰州地区,墩 最初是海边盐民住的高土台,垛是湖中农民住的 高土台。又如1942年从上海转移到阜宁县的文学 家阿英发现南通地区的市镇(注:这里的镇指的 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集镇,而非今天经过撤并后 的建制镇)明显比西面的如皋县、泰县、泰兴县 多(见阿英《敌后日记》1942年6月5日,江苏人 民出版社,1982年),这是因为南通的商业向来 比如皋发达。
再看常州: 依据地形,地势得名的地名,有牛角尖、马蹄巷、三角场、 五角场、高墩子、高头村、高墩湾、低坝头、黄泥坝等。 有许多的地名以方位得名,如东、西、南、北大街,五角场 东、西、北路,关河东、中、西路,劳动东、中、西路, 怀德南、中、北路,和平南、北路,浦前东、西、北路, 延陵东、西路,东、西横街,东、西下塘,西、南、北城 脚,大、中、小马园巷,大、小火弄,前、后湾,前、后 北岸,上、中、下街等。此类以方位定名的地名市区有七 八十处。
文化名城常州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文化名城常州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文化名城常州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常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更是齐梁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现在前后北岸的名字已经被越来越多人知晓了,因为这里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历史文化创意街区,尽管大多数市民知道这里曾经住了很多名人,却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文化名城常州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文化名城常州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在位于常州城区中心的前北岸、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一间间苏南明清时期民居风格的房屋,黛瓦粉墙,曲巷通幽,东西不过500多米,南北不过200多米,小小的地方其传统底蕴却非常丰厚,集中了宋至明清时期的历史遗产精华,集中展示着常州文脉在中华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漫步其间,前后北岸真的可以堪称常州的一处繁华胜景,这里曾经碧波环抱,烟桥画柳,曾经龙舟竞渡,百舸争流,这里是三面环水的半岛,古称白云尖,明清以来,名士云集,灿若群星,清代全国诗坛闻名的“毗陵七子”中,就有五位出自这里,那前北岸、后北岸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民俗专家季全保介绍:“他是由于这里面有一条河,产生了河这边和河那边,所以要解释前北岸后北岸的名字,一定要讲到一个白云渡也叫白云溪,因为只有白云溪这条河,才能取决河这边和河那边。
白云渡是宋朝时期,由常州把这条河前后开通,原来的常州城里有两条河,一条是前河,一条是后河,也就是一条是市河,我们运河入城是从西市河进城,东市河出城,到了市中心原来就是从青果巷后面的那条河走的,但是到了宋代把后河疏通后,就打通了常州的文脉,常州的文脉就是在前后北岸这个地段,叫白云溪,又叫云溪古渡。
”据相关资料记载,这里在历史最巅峰的一百多年间,全国有九名状元中就有一位状元喝着白云溪水长大的`,这里出现了非常多的状元、榜眼和谈话,在这么小一个地方,怎么会出现这么多文化名人呢?民俗专家季全保告诉记者:“文人全部集中在前岸后岸,这里是顾塘桥,顾塘桥边就是大文豪苏东坡寄居在常州的孙家,这里是吕宫府,这里是很多常州的大户人家都在这里,那么后河就是白云溪古渡的渡口,前河就是小营前东大街的主要马路,旁边就是文庙,所以在这个地盘,是所有常州最具文脉特色的地方,所以现在打造前后北岸街区,其实就是打造常州文脉的地方,所以前后北岸能够产生常州最大文气,也是为了体现常州2500年来千载读书地的最大亮点。
有关常州历史文化的文章

有关常州历史文化的文章常州作为"天府之国"六朝古都之一,拥有逾2500年的悠久历史。
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战国时期,常州先后为吴、楚、越等国所据,是当时重要的军事要塞。
到了秦汉时期,常州作为都亭县,成为重镇,物产丰饶。
进入三国时代,孙吴在此设立郡,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东晋时期,常州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僧侣云集,寺院林立,契丹王朝在此设立开国定都的都城。
宋代时,金陵迁至常州,成为御驾所向之地,不少著名文人骚客在此留下诗词佳作。
元代,常州先后成为行省府治,给这座城市带来新的发展。
明清两代,不少皇家私邸、行宫别苑修建在此,为常州文化添加浓重的一笔。
近代以来,常州成为热土革命运动的重要阵地,留下了不少革命遗迹古迹。
今日的常州,既保留着历史文化古迹,又拥有现代化发展的面貌。
在这里,可以看到历代宫殿园林的风姿:北宋青年大将岳飞的住所—"狮峰";历经八代人持续600多年的私家园林—"盘门里";素有"归有光华"之称的园林—"辛丑行宫"等。
也可欣赏到园林艺术的精髓:古老园林"环秀山庄"、"免园"、"天主园"等。
除了园林建筑,常州还留存了不少古刹古寺,比如曾是佛教圣地的天王寺和建于明朝的外国宗教建筑天主教堂。
同时,它也是各种艺术形式的发祥地或重镇,如剪纸艺术、昆曲戏曲等。
今天的常州虽然已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但是这座城市的每一分子却都洋溢着古老文化的气息。
游览常州,感受它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会让每位到访者都有全新的体验与领悟。
作为拥有2500多年文明史的古城,常州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永恒的东方文化精髓。
常州历史与文化作文

常州历史与文化作文
嘿呀,常州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呢 !
我对常州的历史和文化可感兴趣啦,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常州可是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哦 ♂️!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比如春秋淹城、天宁寺、文笔塔等等 。
这些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常州的历史底蕴 。
常州还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比如锡剧、常州梳篦、留青竹刻等等 ♂️。
这些文化遗产可都是我们的宝贝呀,它们代表着常州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
我最喜欢的就是锡剧啦,它的唱腔优美,表演精彩,让人看了就停不下来 。
除了这些,常州还有着许多美食,比如大麻糕、加蟹小笼包、银丝面等等 ♂️。
这些美食可都是我的最爱呀,每次吃都觉得好开心 。
哎呀,常州的历史和文化真是太丰富了!我为自己是常州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
我希望大家都能来常州看看,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魅力 ♂️!。
常州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介绍

常州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介绍
常州是一座有着超过32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誉为“龙城”,传说中常州古有龙气,南北朝时期先后出了齐、梁两代15个皇帝。
春秋末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标志着长达两千五百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的开始。
这座城市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
其中,天宁禅寺、天目湖、舣舟亭等都是常州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些景点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展现了常州独特的人文景观。
另外,还有一部分“十大文化遗产”如锁桥和常州学府等。
锁桥位于西直街中段,康熙年间重建,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该桥横跨在运河支流上。
常州学府在西横街得市第二中学内,是古代儒生读书与祭祀孔子的地方,创办于唐肃宗至德年间,现存的古建筑是光绪二年(1876年)所建。
综上,常州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深受游客喜爱。
1。
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

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常州的历史变迁常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自古以来,它就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常州见证了无数次沧海桑田的变迁,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常州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当时,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人类的痕迹。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常州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时的一处繁荣之地。
公元前333年,常州成为吴国的一部分,开始了长期的发展。
常州曾是南京的下辖县,唐朝时又曾经是苏州府的下辖县。
直到元代,常州才独立成为一座州城,迈入了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时期,常州成为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对周边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
明代,常州进一步发展繁荣。
清朝时期,常州成为江苏八大经济重镇之一,经济水平和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影响了整个江南地区。
尤为著名的是文学家纳兰性德、书法家徐渭等。
然而,近现代的常州经历了许多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磨难。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许多外国势力涌入常州,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随后,太平天国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战乱让常州一再遭受破坏,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过解放战争,常州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19日,常州解放,成为江苏省省辖市。
新中国成立后,常州人民抓住时机,积极开展重建工作,使城市经济逐渐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常州逐渐崭露头角。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常州开始引进外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至今,常州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拥有了很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常州的历史遗迹得到了妥善地保护和传承。
古城墙、古街巷、古建筑等都保存完好,成为人们观赏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同时,常州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使常州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常州历史文化介绍

常州历史概况
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 化古城,底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 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 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代置县。城名多 次更迭为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南兰 陵、尝州、武进等。“常州”之名始于隋,此前 称“郡”,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 、清称“府”,均有辖县。1953年1月常州市定 为省辖市。
常州历史文化遗产——淹城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湖塘镇大坝 行政村,占地一千亩,考古确认为春秋时期所筑。淹城古称 “奄”国,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的历史,学界 较权威的说法为古奄国是由山东曲阜一支殷商后裔来此建立, 后水源充分,地方县志改为“淹” 。
淹城是我国目前春秋晚期城池遗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 座古城遗址。从里向外,它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 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种筑城形制在中国的城 市建筑史上,可谓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因为当时的城,大 多为一城一河,少数是两城一河或两城两河,而三城三河, 在国内仅此一家。பைடு நூலகம்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呈方 形,周长1500米;外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2500米。 另外,淹城外城河的外侧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 淹城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
常州西瀛门城墙
西瀛门明城墙景色
常州梳篦
梳篦,又称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是 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古 代汉族妇女常把精美的蓖箕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 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汉族技艺,用料精良,制作过 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 兽骨等。 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 州篦梳其制作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至今已有 1600多年的历史。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 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篦箕和木梳从原料 到成品,分别需经过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 常州梳篦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单位为常州梳篦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嚼旧名香亦溢---常州地名由来研究常州的老地名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无论从那个角度都能反映常州的历史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不要小看这些老地名,往往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就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或文化。
老地名承载着不平凡的历史,记录着杰出的历史人物,流传着古老而动人故事,表现着某种民俗史实。
老地名具有时代的遗痕,它浓缩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
纵观常州地名,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诸如历史变迁,社会变化、经济发展、文化文物、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可在地名中找到轨迹。
分析和研究地名,能增长历史知识,熟悉家乡,热爱家乡,令人兴味无穷。
常州的地名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常州历史的特征,这能从地名的分类中可以得到验证。
常州是历代郡、州、府治和县治所在地,为官者亦多,因此,以官署、官职、官宅得名的地名不少。
诸如府直街、府东巷、府西巷、府桥头、常春路(明初,常州称常春府)、县直街、县学街、察院弄、尚书弄、局前街、传胪里、尉司湾、尉司路、官保巷、尚书码头、西宫廨、善庆里(此处旧有县狱,取“庆尔从善”之意)等。
还有以驻军营地命名的如西瀛(营)里、小营前、小校场、营房前、校场弄、马园巷等。
这里,我就分几个部分来看看我研究的常州地名。
研究地名的分布,首先要揭开地名的文字伪装,即辨明同义异字和同字异义。
比如在江淮之间有很多村庄叫舍,反映开发初期的只是一个小房舍。
舍在吴语区俗写作厍(晏殊第七子注(下同):如吴江有北厍镇),《广韵》为始夜切,应读sa,江淮方言的泰(州)如(皋)片的舍今读sa。
邻近泰州、兴化的高邮水乡有很多厦,读sa,不是大厦,其实就是舍(注:高邮农村,×家厦的村庄名非常多),因为高邮在江淮方言的淮扬片,淮扬片把舍读作sei或xi,所以听到高邮东乡里下河地区的sa(舍),就记作厦了。
同样,在北边的滨海县,sei(舍)有时被误写为同音的社,比如清代治河书籍中黄河(今废黄河)边的陈家社应该是陈家舍。
因为睢宁、宿迁、邳州、赣榆等淮北州县实行乡社制,所以诱人犯错。
我们知道文化有核心区和外围区,地名区也一样。
有些看来只分布于特定区域的地名,实际分布范围要超过那个核心地区。
比如有学者认为泾、浜局限于太湖以东、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北水网密集地带,长江以北完全没有以泾、浜为名之地。
实际上,江北的滨海县有河浜,淮安、盐城有泾口,宝应有泾河浜(注:又,海门东南部有汲浜镇)。
其他很多江南特色的地名在江北都有,比如:作为河流的港,遍布于江苏的江淮之间;以常州为分布中心的墅,江北的阜宁有郭墅,高邮有邱墅阁,江都有戚墅庙。
吴语区的地名在外围分布一般不越过淮河,这是江南为核心的地名影响北界。
所以地名区的划分不但要注意核心区,还要考察外围区。
江北的少数江南特色地名可能是江南移民带入的,也可能是历史时期此类地名群退化后的残迹。
有些地名分布区是中间消失,保留两头。
比如墟,现在作为地名多见于长江以南,但是淮北的涟水、沭阳、连云港一带也有不少,比如沭阳有高墟、连云港有墟沟,《雍正安东县志》记载安东县(今涟水县)有瓦墟、张墟、石墟、团墟、桑园墟。
江淮之间古代有柴墟镇(在今泰州市口岸镇),但是今天则几乎没有一个墟。
拿苏州与无锡来看:苏州市东南部的水域面积比无锡大,水网更密集,所以苏州的聚落内部会有很多桥,但是很少有以桥为名的村镇,无锡以桥命名的地名却很多。
这是因为苏州的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聚落内部,聚落之间用舟联系,而无锡的桥却是陆路网的一部分。
在水网较疏的太仓和张家港,以桥为名的村子又有很多。
再看常州:依据地形,地势得名的地名,有牛角尖、马蹄巷、三角场、五角场、高墩子、高头村、高墩湾、低坝头、黄泥坝等。
有许多的地名以方位得名,如东、西、南、北大街,五角场东、西、北路,关河东、中、西路,劳动东、中、西路,怀德南、中、北路,和平南、北路,浦前东、西、北路,延陵东、西路,东、西横街,东、西下塘,西、南、北城脚,大、中、小马园巷,大、小火弄,前、后湾,前、后北岸,上、中、下街等。
此类以方位定名的地名市区有七八十处。
1.百姓、习俗、文化对地名的影响常州是文化古城,人文荟萃之地。
许多地名以历史名人或史迹得名。
诸如十子街、正素巷、周线巷、荆川路、雪洞巷、王守沿、半山亭、临川里、百花楼、书卷弄、赵家园、唐家湾、盛家湾、孙府弄、久思弄、陈渡桥、民元里等。
还有以出资修路、建桥之人命名的如留芳路、琢初桥、椿庭桥、世丰桥、润芝桥、广成桥等。
自古以来,常州官府为科第世家或贞妇烈女建树的牌坊甚多,以牌坊得名的地名也相应出现。
据旧志记载,以坊为地名的,宋代有23处,明代有38处,清代有33处。
至今尚存的有双桂坊、椿桂坊、早科坊、世科坊、青云坊、三牌楼、牌楼路、兴贤巷(原有兴贤坊)等。
有以祥词得名的地名。
千百年来,人们盼望吉祥如意,福寿延年,安居乐业。
把这种愿望定为地名以图吉利。
如东升路、和平路、振祥路、长生路、成全巷、兴隆巷、仁寿里、百安里、济美里、留余里、日新街、光明巷、博爱路等。
还有以神化传说得名的地名,如化龙巷、升仙弄、凤冠弄、石柱弄等。
有以数字排列为名的如头条弄、二条弄、四美里、十八间等;有以姓氏为名的如庄家场、胡家场、艾家场、郑家场、周家巷、陆家巷、许家村等四五十处。
在常州市郊的506个自然村中以姓氏冠名的村占90%以上2. 经济地理对地名的影响(1)产业地理。
吴必虎做过苏北平原墩、垛的分布图,据图可知,墩集中在盐城地区,垛集中在旧泰州地区,墩最初是海边盐民住的高土台,垛是湖中农民住的高土台。
又如1942年从上海转移到阜宁县的文学家阿英发现南通地区的市镇(注:这里的镇指的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集镇,而非今天经过撤并后的建制镇)明显比西面的如皋县、泰县、泰兴县多(见阿英《敌后日记》1942年6月5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这是因为南通的商业向来比如皋发达。
常州历来商业、手工业比较繁荣,有许多地名为证。
如青果巷、蔬菜弄、鲜鱼巷、惠商弄、米市河、豆市河、缸行街、马山埠、当店弄、浴室弄、伞店弄、石灰弄、炒米浜、木匠街、木梳路、蓖箕巷、织机坊、打索巷、铁市巷、斛樘巷、麻巷、硝皮尖、竹行弄、爆仗弄等。
以动植物名得名的地名的有东、西狮子巷、金鱼弄,鹤园弄、蛤蜊滩、杨柳巷、荷花池、桑园村、大树头、茭蒲巷、花椒园、柏树头等。
(2)地区经济差异对地名的影响。
江苏的淮北、淮南、江南是三个经济层次,钱大昕(注:钱大昕,清中期诗人、史学家,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在宝应县泛光湖边感叹:“行到淮南胜淮北,草房渐少瓦房多。
”(《潜研堂诗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正是淮北地区主要住草房,所以瓦房(瓦屋)有了指示作用。
新沂、淮阴、滨海、阜宁有瓦房庄,沛县、淮安、盱眙、金湖、宝应有瓦屋庄。
江南很少用瓦房作地名,因为那里都是瓦房。
有以相关地物的名称得名的地名。
如大仓路、西仓路、东仓桥路等是因当地有府、县的仓廒而得名;红梅路、公园路、因傍公园而得名;体育路、健身路因体育场而得名;黄石墙(匠)弄因弄内原有黄色石墙而得名;红壁弄因原常州府文庙有红照壁而得名;还有因宾馆尔有迎宾路,因邮电局而有邮电路,因民丰场而有民丰路等。
3,城市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南京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周围和军事有关的地名很多,比如市郊很多门是明朝外郭城的城门。
扬州城东南旧有头桥、红桥、高桥、大桥、吴桥、砖桥、霍桥、施桥、黄桥、谢桥十个乡镇,淮安城东南有车桥、仇桥、平桥、席桥、季桥、朱桥六个镇,这么多以桥而名的镇集中在淮、扬二城东南不是偶然的。
在干旱地区和水太多的苏州,很少有很多以桥为名的镇。
水稍多的淮扬地区小县城周围也不会有,因为那里经济不怎么发达:所以只有在淮、扬二城周围才会有这么多以桥而名的镇。
旧常州武进、无锡、宜兴、江阴为中心地区有很多地名带墅字,往西的丹阳、江宁越来越少,苏州也很少(注:江宁、栖霞一带尚有桦墅、大里墅、宋墅等村庄名,苏州仅保留了浒墅关镇,以及越溪附近的蠡墅)。
墅的本义是农舍,引申为别墅。
北宋徐铉《稽神录》卷一《李诚》:“江南军使苏建雄,有别墅在毗陵,恒使人李诚来往检视。
乙卯岁六月,诚自墅中回,至句容县西。
”说明苏建雄住在江宁府(今南京),有别墅在常州,他之所以到常州建别墅,可能是离南京较近的缘故,这可能是常州多墅的初始原因。
常州为江南水乡,河渠纵横,桥梁众多。
许多地名以河渠桥梁得名。
诸如:关河路、三宝浜路、龙游路、大圩沟、新河滩、池塘沿、小河沿、沟浜头、采菱路、青龙路、梅港巷、前北岸、后北岸、长沟弄、横沟弄、西庙沟、白云渡、乌衣浜、太平桥路、万福路、玉带路、吊桥路、怀德路、青山路、罗汉路、芦墅路、虹桥湾、锁桥湾、斜桥巷等。
4,人口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今姜堰、泰兴交界地区有很多村庄名字带野、空田(注:泰兴黄桥镇附近有野屋,泰州有野徐镇,姜堰有野杨、野朱、野庄等村庄,如皋袁桥镇附近有小空田,下原镇附近有王家空田等),这是否说明这里现在很空旷呢?相反,两泰地区是江苏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根据1993年《泰兴县志》第五章《区、乡(镇)简况》,以野、空田为名的村子建立时间最晚,在这之前确实很荒凉,但是人口迅速增长,使得荒野都兴建为村。
野、空田在如皋也有。
汉族是由无数民族融合成的,原来的民族名称变成了各地汉族名称。
江苏江淮方言区淮扬片的人把说官话的人叫侉子,说吴语的人叫蛮子。
在淮扬话地区,很多村庄名称明确显示居民的迁出地,比如:宝应的纪蛮舍、阜宁的侉周村。
(注:海安县原有洋蛮河镇,现已并入城东镇。
另外,吴语区也把淮北官话区的人叫侉子,如苏州葑门外原有侉庄,现已并入莫邪路。
)常州境内,寺庙观庵较多,从地名中可见一斑。
诸如大庙弄、小九华路、竹林路、清凉路、神仙观弄、正觉寺弄、玄妙观弄、关帝庙弄,灵官庙弄、药王庙弄、天王堂弄、可庵弄、玉隆观巷、茅司徒巷、太初庵、乌龙庵、西庙沟、庙西巷、庙直街、庙巷、白马巷、济农路、新堂路、小庙弄等。
5,聚落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西南丘陵区有地名通名为笪,如溧水的马笪里、严笪里,溧阳的杨笪、陆笪里,《溧水县地名录》第10页只解释为村庄。
按:笪有竹屋的意思,江苏西南丘陵才有竹海,所以出现这种地名。
此区有不少棚子,反映开发初期山民的住房简陋。
和丘陵区的小棚子相反,高沙土平原上的如皋市有的村庄长达好几里,如钱家长庄、石家长庄。
常州的例子:茶山:茶山非山,据清乾隆年间《常州赋》称:茶山在县西南广化门外十里内,墩阜累累,有山型焉。
唐末,湖(州)常(州)二守会阳羡(今宜兴)造茶进贡,由此往返,故名茶山。
中凉亭:位于常州南郊,是古代贡献茶的三茶亭。
宜兴茶由此而来。
迎春桥:民间惯称行hang春桥,位于旧子城迎春门前。
古代每逢立春,是地方官员举行迎春仪式必经之地。
十子街:北宋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邹浩,号道乡,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礼部侍郎、龙图阁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