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太极拳的八门五步一、太极八门太极拳的的八门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又是八种劲别。
其中掤、挤、肘、靠四手为进攻手;捋、按、采、挒四手为化解手,即捋破掤、按破挤、采破肘,挒破靠。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夹脊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挒劲意在蹬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又名揽雀尾。
其歌诀如下:揽雀尾式是精华,掤挤肘靠进攻法。
捋按采挒为化解,引进落空把敌发。
八卦的封名是乾、坤、离、坎、震、艮、兑、巽,其卦象符号是:(三) () ()()()()()()其歌诀如下:乾三连,坤六段,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歌诀所表述的是八卦的卦形、卦象。
如乾三连,系指其符号的下、中、上三条短线(三爻)都是连线;坤六段系指其下、中、上三条短线是六小段;离中虚,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连线,中间为虚线;坎中满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虚线,中间是满实的;震仰盂的卦形好像一只口朝上的痰盂子,中、上空虚,底部是实的;艮覆碗的卦象好像是口朝下扣着的碗,碗底在上是实的,中、下部是空虚的。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是:采对乾、挒对坤、捋对离、掤对坎、挤对震,肘对艮,按对兑,靠对巽。
其歌诀如下:采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
捋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覆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以上八种对应,产生八种劲别,在外形是八种形体动作,在内则是意念活动,即右脑的形象化思维活动。
卦形是上、中、下三爻,人体是上、中、下三盘,所谓对应,就是对照卦象的虚实来用意念操控自身上、中、下三盘的虚实,如此便可产生出不同的劲别,用之于技击实战之中。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具体操作如下:一、采求乾三连(三)乾卦的三条连线,原为三点(三)的延长线。
在运用采法时,须求人体本身之上、中、下三个丹田取成垂直一线,如一根立轴,可以左右旋转。
太极拳八法五步简介
“八法五步”简介
太极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最近整理提练编写的一个新套路。
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五步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十三式。
它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是理想的入门套路。
列入各级比赛项目之一。
1. 起势
2. 左棚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
3. 右採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
4. 右棚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
5. 左採势右挒势右肘势左靠势
6. 进步左右棚势
7. 退步左右捋势
8. 左移步左挤势左移步双按势
9. 右移步右挤势右移步双按势
10. 退步左右採势
11. 进步左右挒势
12. 右移步右肘势右移步右靠势
13. 左移步左肘势左移步左靠势
14. 中定左右独立势
15. 十字手
16. 收势。
八法五步十三式
八法五步十三式八法五步十三势18-09-13 三乐四为... 关注献花(0) 收藏 原文:掤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即济。
先知四手得来真,採挒肘靠方可许。
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
释义:八法五步十三势是太极拳行气走架和搭手运用的总要领和法则,是拳功意气神形运动的八个方位和五个方向。
从有方位到无方位,从角到圆,从圆到点,从全身九个大关节球形的旋转到周身一家的太极球的螺旋缠绕,从大圈到小圈,从有圈到无圈(外形无圈而内气有圈),而形成随意所行、随心所发、随势所用,混元一体而力发一点,点点透骨无坚不摧之穿透劲。
即“功”为本,“拳”为母,练功和练拳结合,以武演道,拳道合一。
一、外八门掤、捋、挤、按即四正,采、挒、肘、靠即四隅。
四正四隅即八门八卦也。
二、五步即进退顾盼定,为五步。
三、内八劲(一)顺劲掤、捋、挤、按四正劲,棚劲为诸劲之总劲。
掤劲贯穿于整个八法八劲中。
虚领顶劲是领起中气,使精神贯注,是神气的虚掤,挤按是向前掤,按劲是向下掤,劲是左右向后掤。
挤、按的实质是:用意气向前上方的发动之谓掤劲,意气平向前方发动之谓挤劲,意气向左或右后方发动之谓劲,意气向下的发动之谓按劲。
1、何为棚劲?掤劲为八卦坎,在北方,北方壬癸水,意如流水、浮力。
人身上有命门穴,在两肾中间,属心经。
由下丹田起行至上丹田随手臂而上掤。
此为《胃经》“抽坎填离”,可使心肾二经之气相通,水火既济。
周身均可棚。
用掤劲时,手上不用多大力气,只要注意自己的命门穴,眼神看对方眉毛(眉攒、眉梢)就行了,掤劲属水,水见缝就钻。
2、何为捋劲?捋劲为八卦离,说火势之空灵,正南方,丙午丁,火能化万物,太极拳中叫手。
人体玄关窍,属心经。
两手臂由前伸回收或左右向后收为。
是舒展的意思,好比有褶子的地方,给它划拉开。
在棚劲先行的基础下,向后、向外的劲,是顺着的,也可以叫顺劲。
周身均可捋。
总的来说,与对方力量小于45度的劲都是捋劲。
在平面上,最多到人体中心线。
逢中必变,如果不变必然受制于人。
太极十三式要文陈国刚
一、太极十三式图解、太极十三式是由八种手法和五种步法组成。
八种手法:掤、捋挤、按、採、挒、肘、靠。
五种步法:进、退、付、顾、盼、定。
如图:八种手法用八卦表现出来。
也称八门,掤、捋、挤、按四正,採、挒、肘、靠是四隅,四正的路线是直线,四隅的路线是斜线。
二、八法的窍穴与经络调节。
四正的掤在八卦里属坎,方向正北,在五行为水,属肾经,练拳时由会阴引气随掤至上丹田(祖窍),这是抽坎填离,心肾二经相通。
捋在八卦里属离,方向正南,在五行属火,属心经,窍穴在祖窍,捋可调节心经。
挤在八卦里属震,方向正东,在五行为木,属肝经,窍穴在夹脊,挤可调节肝经。
按在八卦里属兑,方向正西,在五行为金,属肺经,窍穴在会阴,按可调节肺经。
以上是四正,再行拳过程中我们要神首其对应窍穴,可以增加内力,更可调节经络,使之气血运化。
四隅的採在八卦属乾,方向西北,在五行为金,窍穴在囟门也叫性宫,在肺腧穴两处中,属大肠经。
当运此手法时,可独守上、中、下三丹田一条线,神首囟门,可增加内力。
挒在八卦属坤,方向西南,五行为土,窍穴在中丹,引气由中丹到性宫,可补肺经之气,土生金。
肘在八卦属艮,方向东北,五行为水。
窍穴在肩井,引气由涌泉到尾闾到肩井,可调节胃机能降心火。
靠在八卦属巽,方向东南,五行为木。
窍穴在玉枕,由涌泉、尾闾到玉枕,可调节肝功能。
四隅乃斜线组成,神首可增加内劲,也可调节经络使气血运化。
三、五步法与窍穴。
五步即五个方位,即水、火、木、金、土。
(如图):进,窍穴在会阴,属肾经,五行为水。
意想会阴可催身前进。
退、窍穴在祖窍,属心经,引气催身后退。
顾、左顾窍穴在膻中,左顾由膻中引气催身转。
盼、右盼窍穴在夹脊,引气贯夹脊向右内转。
定、窍穴中丹,属脾经,气沉丹田,动中能定,动中有静,定在虚实之中。
太极十三式之运用诀掤手两臂要撑圆,动静虚实攻要难。
搭手捋开挤掌使,敌要迎招势要难。
按手用招似倾倒,二把採住不放还。
来势凶猛挒用手,进战肘靠意化先。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精尖。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之欧阳学文创编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欧阳学文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牵动时以腰发力。
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
肘:集中力于肘部,包括挤,撞,点,压等法。
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
搠为八法之首,有撑开之意,《杨氏九诀》之“八要”:“搠要撑”,《十八在诀》:“搠在两臂”,《十三行功诀》 :“搠手两臂要圆撑”,讲得都很清楚明确。搠的对应窍位为会阴穴,属肾经。太极拳走架子及推手与技击,无时无 刻不可离开此劲。搠劲产生于气劲,使周身气满而圆活顺畅,则如同充气之橡皮轮,既有防御之能,亦有反动力之 弹性在,则攻防两宜,粘走相随,运、接、蓄、发都能顺遂如意。搠犹如一道防线,进可攻,攻中有守,退可防, 而退中有攻,并可借以探听对方之虚实,借以化人发人。搠劲之用,非用手臂,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方能奏效。 搠之用有单臂搠、双臂搠之分;搠之地点,以人之关节或拗处为好。搠之先,可先用弓I劲往后向下微诱,使其劲出 而显出焦点,再借其劲而搠发,则成功无疑。发搠劲,眼睛亦须专注,否则不能克敌。
不离阴阳,因此“头顶太极,身怀八卦,脚踩五行”的概括与说明,是合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
需要说明的有二点,一是太极图与地图方位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右东、左西,而太极图是上南、下北、右 西、左东。二是太极拳的技法千变万化,不可能用五种简单的生克关系来概括,只要时刻不忘阴阳变化的理论就行 ,然而五行步法却不可不知。
8、靠劲
靠,是肩、背等部位在任何角度下向对方所发出的劲,一般以肩为主。人身的对应窍位是玉枕穴,属胆经。靠 多用
于比肘离人更近的时候,其势又比肘更猛。如善用靠,则身矮力小之人,可胜身高力大之人。靠为击人之第三 道防线。靠多用于己肘被闭而不能发劲之时。用靠,必须顶悬身正,肩与胯合,用腰腿劲加上意气靠击之。用靠劲 ,先要化得合法,靠时要快,劲要整,目标要明确。靠之种类较多,在上为肩靠,在下为膝靠,迎面为腹靠,转身 则为背折靠,皆以腰胯为发动之轴心。如以肩靠人,须顺步插入其裆内,斜而向下靠,不可平行而出,否则难奏效 。另外,还要注意防护己之面部及臂部,必须以另一手置于用靠之手臂肘弯处,则上可护面,下可防撅用靠之手臂 ,比较安全。拳式中有提手上势转白鹤亮翅时左转上步斜靠、斜飞式之七寸靠、云手之横靠等。
太极八法五步口令
太极八法五步口令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吸引着无数爱好者。
其中,太极八法五步是一套精简而基础的套路,而口令则在练习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太极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种技法;五步,则是进、退、顾、盼、定这五种步法。
在练习太极八法五步时,清晰准确的口令能够帮助习练者更好地掌握动作的节奏、方向和要领。
首先是掤法。
口令为“掤起双手,前掤撑开”。
习练者双手抬起,微微向前伸展,仿佛在推开前方的阻力,动作要缓慢而有力,保持身体的中正和平衡。
接着是捋法,口令是“捋回手臂,顺劲牵引”。
双手顺势回收,引导对方的力量,如同牵引丝线一般,动作要柔顺自然。
挤法的口令为“前挤发力,短促刚猛”。
双手向前推送,力量瞬间爆发,但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
按法的口令是“下按沉劲,稳固扎实”。
双手向下按压,犹如将重物稳稳地压在地上。
采法,口令为“采拿旋转,灵活巧妙”。
通过手法的变化,巧妙地控制对方。
挒法的口令是“挒开分劲,快速敏捷”。
动作迅速,将力量分散出去。
肘法,口令为“肘击发力,近身攻击”。
在近身时运用肘部的力量进行攻击。
靠法的口令是“贴身靠打,整体发力”。
借助身体的整体力量进行靠打。
在步法方面,进步的口令是“前脚迈进,重心前移”。
动作要平稳,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退步的口令是“后脚回撤,重心后移”。
顾法的口令是“转头顾盼,眼观六路”。
头部转动,观察周围的情况。
盼法的口令是“远望前瞻,心有所向”。
目光注视前方,有目标感。
定法的口令是“立身中正,稳如泰山”。
保持身体的稳定和静止。
在实际练习中,口令的节奏要适中,既要给习练者足够的时间完成动作,又要保持一定的连贯性。
比如,在进行一个完整的动作组合时,如“掤捋挤按”,可以口令为“掤起双手,前掤撑开;捋回手臂,顺劲牵引;前挤发力,短促刚猛;下按沉劲,稳固扎实”,每个动作之间有短暂的停顿,让习练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动作的转换和力量的变化。
对于初学者来说,跟随口令练习太极八法五步是非常重要的。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之欧阳史创编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牵动时以腰发力。
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
肘:集中力于肘部,包括挤,撞,点,压等法。
【太极拳小知识】太极十三式你真正了解多少?
【太极拳小知识】太极十三式你真正了解多少?太极拳十三势即太极拳五步八法,包括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步法和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技击法,其中分别包括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劲五种阴劲和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阳劲。
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与五行相合。
沾连粘随,即不丢不顶之劲,主进退,为太极拳推手中最需要之基本内劲。
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可以用姿势表现出来,可以称阳劲。
沾、连、粘、随,没有固定姿势可以标榜,可以称作阴劲。
太极拳八法,指的是太极拳十三势中的八种技击法,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基本手法和劲别,分别与八卦和八方一一对应。
其中,掤、捋、挤、按为正法,称四正法或四正手,简称四正;採、挒、肘、靠为奇法,称四隅法或四隅手,简称四隅。
八法以掤为首,四正为主,四隅为辅。
掤太极拳技击中,向上向外之力为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
双方搭手,对方进身做攻势,以手前进,我则逆敌方向,以向上向外劲力承应,使对方劲力既不能到达我胸部,又不能随其意而下降,即掤劲。
太极拳技击中,掤劲极为重要。
掤,八卦为坎,方位正北。
捋太极拳技击中,向旁侧横力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动。
对方进攻,我沾其腕肘,顺其前进之势而领向我身左或右侧,即在对方劲力之上再略加向旁侧的小力,使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旁侧方向的合力,即捋劲。
捋,八卦为离,方位正南。
挤太极拳技击中,挤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的外推之力为挤,用于对下盘的外推。
对敌进攻,以手、臂、肩、背粘住对方,从而向前推掷,使对方失去平衡而离开原来位置,即挤劲挤,八卦为震,方位正东。
按太极拳技击中,将劲力向下运动为按,用于抑制对方前进的攻击。
双方搭手,我以手向下,贯以全身之力,同时向自身牵引,使对方足跟离地,或向一侧牵引,使对方身体倾斜,即按劲。
按,八卦为兑,方位正西。
採太极拳技击中,我或一松即紧,或一落即拔,或先沉后提,或先顺后逆,意同採花摘叶,採制敌人,为採。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合招式的根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就比方,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如许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收受接管(捋). 不合八法,强调有不合的劲,不合的感到,不是光作动作罢了,而五步就没那么讲求.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合的劲与感到分离分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类似想抵抗水的力气一样.“掤”也有化解按劲.“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出力引进掉?,舍己从人.同流合污.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请求.看虽轻易但用者须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演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偏向).并且敌之虚实变更要留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到,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重要与化解挤,肘,靠.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就如水下瀑布一样.必须有下沉的感到,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到.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办法,合营沾粘(tie1)劲,分解应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掉式,逼其摔倒.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采多半应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扭转手臂,留意扭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牵动时以腰发力.扭转之劲,先松后紧,缓慢快脆,如飞轮扬水. 肘:分散力于肘部,包含挤,撞,点,压等法.讲求要有迸发力,寸劲.力道充沛饱满. 靠:应用任何一个部位来靠敌人,有肩靠,背靠,胸靠,胯靠..等.此须静持机遇,一旦得机,就猛力一靠.中间要十分留心.不克不及靠而掉个中间.靠须用上全身之力,集于一处. 在八法里,每一法都有属于他的卦位,五步则是五行.掤属坎.捋属离.挤属震.按属兑.采属乾.挒属坤.肘属艮.靠属巽.进属水,退属火,顾属木,盼属金,中属土.乾.暗示刚,硬和力气.坤.柔,弯曲.艮.暗示庄功,内守,憨厚.巽.运化,外架.坎.外实内虚.离.缓慢,快速.震.发劲,刚决,攻进.兑.暗示戍守,引进.进如涛(如滚滚大浪).退如火(比方火速).顾如木(如木在树林里,宛如彷佛在不雅察,照顾,并且站似建立于地).盼如金(有呼应之意,眼随身走,活而不飘).定如岳(不管任何情形,都稳如山岳,保持均衡). 全部大用诀(七言五十四句) 太极拳法妙无限,棚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接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提高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段变不尽,抱虎归山採挒成. 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驾功. 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进前招法成. 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立时拦名片,阁下分脚手要封. 回身蹬脚腹上占,提高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阁下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峰贯耳招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阁下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势顺峰入,金鸡自力占优势.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峰.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回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睥睨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部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八法五步拳理内容:
八法五步拳理内容:八法五步拳理内容:十三式由八卦五行组成,八卦为四正(棚、捋、挤、按)、四隅(採、挒、肘、靠),亦谓之人体的八个方位。
五行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棚:棚劲属水,在北方,北方壬癸水,人身有命门穴,在两肾(两个腰子)中间,右肾的左上角,此处发棚劲。
捋南棚北、挤东按西。
用棚劲时,手上不用使多大力气,注意想自己的命门穴,眼神看对方眉毛,他人就起来了。
而棚劲属水,见缝就钻。
捋:捋劲属火,在南方,南方丙丁火。
人体为玄关窍,在两眉当中,你看人坐着,“火”字也就表现出来了:由鼻子尖到右眉毛是一撇,到左眉毛又是一捺,这是个“人”字,再加上两只眼睛这两点,就成“火”字了。
这火,又叫午“火”,火能化万物,在太极拳中叫捋手,是舒展的意思。
在力学上叫作分力(那个发劲叫合力),即力的合成与分解。
捋的方法:用眼神带着自己的手去划时代自己的眉毛,比如用右手划,先是手心向里从左眉梢划到左眉攒,再手心向外从右眉攒向右眉梢划去,这是阴阳变化,由阴掌变为阳掌,即由柔变为刚,先柔后刚,这时对方就起来了。
不管对方的力多大、多冲,也不用着急,轻轻一划就行。
划时后手不能弱,前手带着后手走,做等距等速运动。
熟练后眼看眉毛就行,往左看,人往左转,往右看,人往右转。
挤:挤劲属木,在东方,东方甲乙木,为直劲。
在人体脊背,发的时候意想脊背,要发出整劲,就是两手的两个接触点,像两条电线的两个头,前脚放在两个接触点的中间,再用脊背去找前脚。
眼神要穿过对方,越往远处看(意念放大放远),这人出去的就越远,像木头杠子杵一下那个劲。
按:按劲属金,在西方,西方庚辛金,按破挤。
酉金在前胸,即肺脏,用按须含胸。
具体做法是前胸与右手合(酉与巳合),手与前胸一平就按。
按不是用力按,比如用力去按椅子,越用力按人绷起得越高。
以上为四正,即捋南、棚北、挤东、按西。
发棚劲进攻,用捋化解;对方用捋,你用挤来进攻,就想脊背,往这儿一想,前脚必须放在两点当中,不能偏,偏了就打旋,力量不足。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太极拳基本八法五步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的基本,便是八法五步。
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的基本,便是八法五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一、太极八门太极拳的的八门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又是八种劲别。
其中掤、挤、肘、靠四手为进攻手;捋、按、采、挒四手为化解手,即捋破掤、按破挤、采破肘,挒破靠。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夹脊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挒劲意在蹬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又名揽雀尾。
其歌诀如下:揽雀尾式是精华,掤挤肘靠进攻法。
捋按采挒为化解,引进落空把敌发。
八卦的封名是乾、坤、离、坎、震、艮、兑、巽,其卦象符号是:(三) ( ) ( )( )( )( )( )( )其歌诀如下:乾三连,坤六段,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歌诀所表述的是八卦的卦形、卦象。
如乾三连,系指其符号的下、中、上三条短线(三爻)都是连线;坤六段系指其下、中、上三条短线是六小段;离中虚,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连线,中间为虚线;坎中满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虚线,中间是满实的;震仰盂的卦形好像一只口朝上的痰盂子,中、上空虚,底部是实的;艮覆碗的卦象好像是口朝下扣着的碗,碗底在上是实的,中、下部是空虚的。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是:采对乾、挒对坤、捋对离、掤对坎、挤对震,肘对艮,按对兑,靠对巽。
其歌诀如下:采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
捋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覆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以上八种对应,产生八种劲别,在外形是八种形体动作,在内则是意念活动,即右脑的形象化思维活动。
卦形是上、中、下三爻,人体是上、中、下三盘,所谓对应,就是对照卦象的虚实来用意念操控自身上、中、下三盘的虚实,如此便可产生出不同的劲别,用之于技击实战之中。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具体操作如下:一、采求乾三连(三)乾卦的三条连线,原为三点(三)的延长线。
在运用采法时,须求人体本身之上、中、下三个丹田取成垂直一线,如一根立轴,可以左右旋转。
太极拳基本手法
太极拳基本手法2011-08-14 19:42:50太极拳也称十三势,因为它掌运八方,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足行五步,即进、退、顾、盼、定。
十三势也就是太极拳术在技击中的基本方法。
其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和中定是步法,步随身换,步法要与身法协调一致,灵活稳重。
手法也称为推手八法,即:1.掤:在太极拳法中,将向上向外之力称为掤。
双方搭手,对方进身做攻势,以手前进;我则逆敌方向,承其劲力而含有向上向外的劲力,使对方的劲力既不能到达我的胸部,有不能随其意而下降,即所谓掤劲。
掤劲在太极拳法中极为重要,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掤劲都不可丢失。
这里应注意之处有三:第一,掤劲使沾住对方,而不是与对方向对抗;第二,掤劲要保持自己臂肘有一定的弧度,而不使自己的小臂靠近腹部;第三,掤劲要贯彻敌进我退的原则,而此处的进退都是腰腿的运动。
这样,使对方直来的劲力成为我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其极力将失去着力点,影响身体的平衡的稳定,并将受到我的支配。
2.捋:在太极拳法中,将向旁侧的横力成为捋。
对方向我进攻时,我沾住其腕肘,顺其前进之势而领向我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即在对方劲力之上在略加向旁侧的小力,使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旁侧方向的合力。
关键:首先,要顺对方的劲力而动,略微改变其感想;其次,要转腰坐胯,含胸拔背而不得僵滞;再次,须连着对方腕肘,并防止对方受捋肩击胯打。
这样,只要将自己先安排好,对敌人的劲力采取顺应而施力的原则,就能使对方失去平衡陷入被动。
3.挤:挤是压迫,有向外之意。
在太极拳法中,将挤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的外推之力称为挤,即以手、臂、肩、背粘住对方,从而向前推掷。
挤劲是进攻,其目的在于排挤对方失去平衡而离开原来的位置。
因此,在挤法中,手臂要用力,而更重要的劲力却要来自腰腿,脚趾抓地,前腿弓,后脚蹬,腰部发力,直向对方中心,威力很大。
4.按:将劲力向下称为按。
在太极拳法中,用手下按,以抑制对方前进的攻击。
太极基本八法
太极基本八法太极基本八法太极基本八法太极拳也称十三势,因为它掌运八方,即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足行五步,即进、退、顾、盼、定。
十三势也就是太极拳术在技击中的基本方法。
其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和中定是步法,步随身换,步法要与身法协调一致,灵活稳重。
而手法也称为推手八法,即:1. 棚:在太极拳法中,将向上向外之力称为棚。
双方搭手,对方进身做攻势,以手前进;我则逆敌方向,承其劲力而含有向上向外的劲力,使对方的劲力既不能到达我的胸部,有不能随其意而下降,即所谓棚劲。
棚劲在太极拳法中极为重要,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棚劲都不可丢失。
这里应注意之处有三:第一,棚劲使沾住对方,而不是与对方向对抗;第二,棚劲要保持自己臂肘有一定的弧度,而不使自己的小臂靠近腹部;第三,棚劲要贯彻敌进我退的原则,而此处的进退都是腰腿的运动。
这样,使对方直来的劲力成为我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其极力将失去着力点,影响身体的平衡的稳定,并将受到我的支配。
2. 捋:在太极拳法中,将向旁侧的横力成为捋。
对方向我进攻时,我沾住其腕肘,顺其前进之势而领向我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即在对方劲力之上在略加向旁侧的小力,使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旁侧方向的合力。
关键:首先,要顺对方的劲力而动,略微改变其感想;其次,要转腰坐胯,含胸拔背而不得僵滞;再次,须连着对方腕肘,并防止对方受捋肩击胯打。
这样,只要将自己先安排好,对敌人的劲力采取顺应而施力的原则,就能使对方失去平衡陷入被动。
3. 挤:挤是压迫,有向外之意。
在太极拳法中,将挤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的外推之立称为挤,即以手、臂、肩、背粘住对方,从而向前推掷。
挤劲是进攻,其目的在于排挤对方失去平衡而离开原来的位置。
因此,在挤法中,手臂要用力,而更重要的劲力却要来自腰腿,脚趾抓地,前腿弓,后脚蹬,腰部发力,直向对方中心,威力很大。
4. 按:将劲力向下称为按。
在太极拳法中,用手下按,以抑制对方前进的攻击。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之欧阳育创编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牵动时以腰发力。
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
肘:集中力于肘部,包括挤,撞,点,压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太极拳的理论很深奥,功法很完备,结构也相当严密,八法、五步合称“十三式”,就是太极拳表示的方位、运行的劲路和有效的技击手段。
所谓“八法”,亦称“八劲”,即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方法和劲路,它含四正四隅八个方位。
四正是北、南、东、西,四隅是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这正合于后天八卦图,北掤、南捋、东挤、西按、西北采、西南挒、东北肘、东南靠。
简言之,即使拳路和劲路照顾到四面八方,而不偏向于某一处。
“五步”,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种步法。
就五行说,前进属火,后退属水,左顾属木,右盼属金,中定属土。
其中又有五行生克说: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因此《杨谱》有“怀藏八卦,脚跐(踏)五行”之论,后来又有拳家加上"头顶太极”一说,也很有道理,太极拳本来处处不离阴阳,因此“头顶太极,身怀八卦,脚踩五行”的概括与说明,是合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
需要说明的有二点,一是太极图与地图方位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右东、左西,而太极图是上南、下北、右西、左东。
二是太极拳的技法千变万化,不可能用五种简单的生克关系来概括,只要时刻不忘阴阳变化的理论就行,然而五行步法却不可不知。
所谓五行步法,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的步法。
试以自身为中心,站立之处属土,由此向右行,右属金,此即土生金;由此向后走,后退属水,此即金生水;由此向左走,左属木,此即水生木;由此向前行,前进属火,此即木生火。
这就是五行步法,一般称此走生门,走生门,则很顺畅,很快。
现在散打与武术比赛,绝大多数参赛者都是左脚在前,固然这与个人习惯有关,但是却不合五行步法走,'--kf-]之意,很别扭,也快不起来!现将“八法”、“五步”分述如下,先述“八法”:1、掤劲:掤为八法之首,有撑开之意,《杨氏九诀》之“八要”:“掤要撑”,《十八在诀》:“掤在两臂”,《十三行功诀》:“掤手两臂要圆撑”,讲得都很清楚明确。
掤的对应窍位为会阴穴,属肾经。
太极拳走架子及推手与技击,无时无刻不可离开此劲。
掤劲产生于气劲,使周身气满而圆活顺畅,则如同充气之橡皮轮,既有防御之能,亦有反动力之弹性在,则攻防两宜,粘走相随,运、接、蓄、发都能顺遂如意。
掤犹如一道防线,进可攻,攻中有守,退可防,而退中有攻,并可借以探听对方之虚实,借以化人发人。
掤劲之用,非用手臂,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方能奏效。
掤之用有单臂掤、双臂掤之分;掤之地点,以人之关节或拗处为好。
掤之先,可先用引劲往后向下微诱,使其劲出而显出焦点,再借其劲而掤发,则成功无疑。
发掤劲,眼睛亦须专注,否则不能克敌。
2、捋劲:捋有拉回之意,为掤劲反方向之劲。
捋的对应窍位为印堂穴,属心经。
捋时一手沾人腕部,一手粘人肘、演示提手上势臂,振向己之两侧偏后处。
捋时可用掌缘近腕处,亦可用手掌振,视需要而定。
捋时应注意的是:一则方向不可用直线,以用30。
左右之斜角为好:二则捋之前,须用掤劲,掤则对方必起抗意,然后捋自得势。
功深者,掤、捋之劲转换变化,至微至细,不但旁观不易辨明,即身受者亦难以觉察。
掤.、捋变换,也就是粘走相因,阴阳相济之意。
捋时还要注意手要轻(见《杨氏九诀》之“八要”),并将己身之腰腿略上升,当掤至胸口之前,人背己顺之时,即坐腿松胯,转腰而捋发之。
眼神亦须注视,精神勿有一丝懈怠。
3、挤劲挤为补助掤劲之劲,是乘势前进之劲,亦可谓联合之搠劲。
挤的人体之对应窍位是夹脊穴,属肝经。
使双手之劲,交叉聚焦于一点,则掤的度数自然增加。
挤劲,是以小臂肱部挤击对方之身体,不可过高或过低,此劲生于对方捊己之后,有顺势之能。
右手挤,进右步;左手挤,进左步。
如不进步,则将臂伸直,对其后肩挤之。
挤亦可用于人靠之后。
挤时,不能仅用手臂之劲,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其姿势应求圆满,勿生棱角。
当顶悬身正,沉肩含胸,收住尾间,上身勿向前俯,免得失去重心。
此劲近于攻,与采处于相反一方,亦可用为采之预备招数。
挤劲用法得当,其势甚为凌厉。
惟初学者,推手时大半缺少挤劲,致使对方少了威胁。
4、按劲按劲甚为巧妙,变化亦多。
按有按兵不动之势,有听劲之用。
按的人体对应窍位是膻中穴,属肺经。
按之劲为下掤劲,有沉的功用。
在沉劲之内,含有牵动之势,可使对方足根浮起。
按劲变化甚多,按而向前进,则为掤劲:按向左右,则为捋劲;按而合之,则为挤劲:而用按得势,则成为放劲。
按之特点,有粘定而不使逃脱之能:且按中又藏有手指之功,为太极拳擒拿法之一,因而按有单按、双按之分,以掌根为主。
按以顺步为得势,按中不仅有开合之意,并要含有由上到下、由前到后之一立体圆圈,如仅直按,既无效,又易为人所制。
还有,按之开合,须手足相应,前进后退有升降之势。
功深者用按法,以起步为虚,落步为实,虚为引,实为发。
按之时间亦需注意,不可过快,过快易被人借劲。
当借腰腿之前伸,蠕蠕而动,人必觉受制而无所施为了。
至于按的身形与神气的要求与挤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论之掤、捋、挤、按,为“八法”中之四正手,有相互为用,善于变化之妙,须下苦功夫得其真谛。
王宗岳《打手歌》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可见它的重要性。
其奥妙在于微微转动中,已变化劲路。
概括而言,掤、捋近于走,挤、按近于粘。
分别而论,掤之成分大多为运劲,捋之成分大多为蓄劲,挤之成分大多为接劲,按之成分大多为发劲,况且又在圈内,如能将此四手练得式式圆满,不生棱角,而且身形和顺,伸舒自如,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均能沾粘连随,感觉灵敏,毫无拙力,则无须采用其他手法,亦能得机得势,足以应敌。
然而为顾全万一越出圈外,加以补救计,那么运用四隅手是最好的方法,它能使越出圈外之身手复归于正。
此四隅手,就是采、挒、肘、靠四劲。
现继续分述于下。
5、采劲采,可称为反方向的挤劲,即以手执人之手腕或肘部往下沉采。
人体的对应窍位是性宫、肺俞两穴,属大肠经。
采的效用与捋近似,欲使对方重心已向前时,乘势使其前倾。
采法是由上向后下斜而采之,也非仅用手采,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而采,采如得势,能使人头昏目眩,脑部受到震动,足根浮起,人往前冲。
亦可采后即发,拳式中海底针即用采劲,后接以扇通背,也即采后随发之意。
因此用采劲时不可过轻,过轻易被人借劲,不采便罢,采则采足,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采亦不能同时采两边,采两边更易被人借力。
采时必须头悬身正,沉腰坐腿,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气沉丹田,眼神下视。
拳式中有抱虎归山之转身采、野马分鬃之斜采、倒撵猴之分采等。
6、挒劲挒,有挡开和转移之意。
人身的对应窍位是丹田穴,属脾经。
挒劲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的挒,是指两手转移对方的动向,向斜前方或后侧方,用捋与合的惯性原理,使劲由顺变横,形成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的旋转力,使己顺人背以击发人的方法。
其中亦有反关节之意。
挒时要快,要干脆,要使人猝不及防。
挒法有挒、左挒、正挒、反挒等。
拳式的野马分鬃,是典型的挒法。
广义的挒,是指击劲,此与发放之劲不同,在求击中而不求击倒,用时须有开合、对衬之能。
拳式中用此类挒劲的很多,如撇身捶之翻挒、栽捶之下挒、玉女穿梭之掀挒、上步七星之合挒等等。
7、肘劲肘,是小臂内屈用肘尖或肘之四周向外击发的劲。
人体的对应窍位是肩井穴,属胃经。
肘为击人之二道防线。
肘较手为短,而较手为猛,在与对方距离过近,用手不得势时,则用肘为宜,可直攻人之要害处,利害非常。
发时须与膝相合,身正顶悬,沉肩垂肘,眼神注视对方,用腰腿向外击出。
肘有宽、窄之分,宽指肘之四周,窄指肘尖,宽面伤人较轻,窄面伤人较重,幸勿轻试之。
击法以项、挑、拐、压为主,有拦腰肘、穿心肘、下采肘等,穿心肘为毒手。
拳式中如肘底捶、翻身撇身捶、高探马、左右打虎等均含肘法在内。
需要注意的是,此劲虽猛,用不得法,亦易为人所借力。
8、靠劲靠,是肩、背等部位在任何角度下向对方所发出的劲,一般以肩为主。
人身的对应窍位是玉枕穴,属胆经。
靠多用于比肘离人更近的时候,其势又比肘更猛。
如善用靠,则身矮力小之人,可胜身高力大之人。
靠为击人之第三道防线。
靠多用于己肘被闭而不能发劲之时。
用靠,必须顶悬身正,肩与胯合,用腰腿劲加上意气靠击之。
用靠劲,先要化得合法,靠时要快,劲要整,目标要明确。
靠之种类较多,在上为肩靠,在下为膝靠,迎面为腹靠,转身则为背折靠,皆以腰胯为发动之轴心。
如以肩靠人,须顺步插入其裆内,斜而向下靠,不可平行而出,否则难奏效。
另外,还要注意防护己之面部及臂部,必须以另一手置于用靠之手臂肘弯处,则上可护面,下可防撅用靠之手臂,比较安全。
拳式中有提手上势转白鹤亮翅时左转上步斜靠、斜飞式之七寸靠、云手之横靠等。
总之,太极拳是以掤、捋、挤、按四正手为经,采、挒、肘、靠四隅手为权,经权互用,方圆相生,为太极拳严密的规范与结构。
一般必先经过方圆参半的阶段,待到功夫稍进,则四正手常显露,而四隅手愈隐微。
可以不常用隅手,而不可以不善用隅手。
如能将隅手隐而不显,遇有空隙瑕疵,立刻出现,奇正变化,方为上乘功夫,也符合太极阴阳两仪的理论。
下面接着述“五步”。
步为全身之根,迈步的关键在于腰胯,屈伸则在于膝。
《太极拳经歌诀诠解》指出:“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间求之。
”而腰腿之间,就是胯,胯不顺,则步不正。
因此,步法的正确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到全身动作的圆活与畅达。
一切动作的运化,均以手为先,手之根在身,身根则在步,所以进、退、左、右、中的五种变化,非由步动不可。
步能随身顺逆圆活地转动,才能达轻灵变化之妙。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是五种步法,五个方向,而不是五种步型或步式。
进、退、左、右、中五种步法内均含有好几种步型,而且步型的名称,各家也不统一,主要为新、旧名称的不同。
还须指出的是,“五步”是一个整体,在运行、运用上多具有交叉与综合性,不是单一说明就能明白的。
可以这样说,凡是前进、后退之步,无不藏有顾、盼之势,而左顾、右盼之步内,也无不含有进、退之能。
中定,则既稳如泰山,又可以随时变换成前、进、顾、盼之法。
总而言之,太极拳的“五步”,以中定为主,中定是太极拳运作和技击的核心和根本,而以左、右步合沾、粘,进、退步合连、随,并以轻灵为体,沉着为用。
下面分别作简要的论述。
1、前进此步法之中,含有弓箭步、逼步、连枝步。
人体的对应窍位是会阴穴,属肾经。
如欲前进,意想会阴,眼神向前上看,有助于顺畅前进。
弓箭步为今名,即后脚尖外移约45度,踏实,腿略伸直,前脚向正前方迈出~步,脚尖朝正前方,全脚掌着地踏实,膝前弓至小腿垂直为度,身体正向前腿的正前方。
如搂膝拗步等拳式。
旧名“(上面坫,下面瓦)步”(音店,支也),较形象、准确,因它也点明了运作之法,旧称这是太极拳的独特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