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1.doc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1.doc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1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 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

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m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 时,下陷不应超过5c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轨制之杨若古兰创作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检验的尺度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保护公司和员工利益,添加用户满意度.二、拟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尺度:(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尺度》、(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尺度》、(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尺度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答应高出原平面.(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答应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3)功课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 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大面积修复后应与全体弧面相吻合.(2)修复后的弧面不答应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最低点不答应低于原弧面3mm.3、概况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 时,下陷不该超出5cm..(2)修复面不该存在膨胀反弹.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答应高出原平面.(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答应低于原平面3mm.(3)修复后线条最大曲折点不该偏离基准线1mm..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克不及出现明显的曲折,最大变形量小于2mm..(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分歧,最大相差小于.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不异,误差不大于1mm.(2)同条缝隙宽度应分歧,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答应出现漏水、漏风景象.(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拆卸后不该出现结合面缝隙.8、安定性(1)各类零件拆卸后必须安定,不答应出现松动景象.(2)各类螺丝、胶扣必须安装完好,不答应出现漏装.9、非功课面呵护(1)非功课面油漆及喷漆完成面不答应被划伤、檫伤.(2)玻璃及非功课油漆面不答应被焊渣烫伤.(3)黏结后的多余胶质必须清理干净.10、防腐质量(1)修复非喷漆功课面后应喷涂防锈漆.(2)拆卸修复后的钣金件功课面内侧必须喷涂防锈漆后在拆卸.(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尺度1、平整性(1)喷漆面手感要平滑,正面观察不该发现凹凸不服处.户外任何角度观察都不该发现凹凸不平处.(2)线条应平直、油滑.不答应出现海浪型和高低不服.2、漆面质量(1)漆面要光滑,不答应出现流痕、鱼眼、起泡等缺陷.(2)一米外观察不该看到尘点、针孔等缺陷.3、色彩质量(1)全车翻新时各处色彩必须分歧,不克不及有任何不同.(2)补漆以次要相邻部分色彩为准,一米内观察色彩分歧.远距离、多角度观察时色彩不克不及有明显不同.4、光洁度(1)漆面光洁度要丰满,反光要分歧,不答应出现雾面景象.(2)普通漆漆面除特殊请求外,不答应出现明显的橘皮景象.共12 页第3 页5、漆底质量(1)金属漆颗粒大小、密度、反光性必须与原漆面不异.(2)漆底不答应出现砂纸打磨痕.6、里、内侧喷漆质量(1)钣金拆卸前可观察到的内侧加工过的概况必须喷涂与原色分歧的油漆.(2)室内、箱内未覆盖的概况喷漆与表面不异.(3)室内、箱内板覆盖面应涂灰打磨加工,漆面请求可稍低于外概况尺度.(4)翻新车辆,胎铃盖、雨刷臂、喷水嘴、门拉手等一概要喷漆.底盘内外应喷漆.7、彩条质量(1)彩条粘贴地位要准确,偏差不答应超出2mm.(2)彩条线条要平直,不答应出现海浪景象.(3)彩条内不答应有明显的气泡,气泡直径不大于1mm.每幅彩条内不超出3 个气泡.8、非加工面呵护(1)电镀及玻璃概况不答应有砂纸打磨痕.(2)非喷漆面不答应出现磨花、漆雾等景象.(3)排气管、饰板、胶条不答应被喷上油漆.9、卫生质量(1)交钣金拆卸前,车辆内部泥沙、积水必须清理干净.(2)工序检验时,喷漆面必须清洁.不克不及有灰尘、水珠、残腊等存在.(3)竣工检验时,全车内外必须清洁.(三)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1、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处理流程2: 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处理流程说明:(1)维修过程:班组长作好无效监控,事故专员、车间主管进行过程检验,车间主管工单抽查,正常抽查率达80%,售后站长、服务经理随时进行了解过程、抽查工单.(2)车辆竣工,经主修人、班组长检验,进行竣工预交车,事故专员进行全面检验.(3)在维修过程或竣工检验中发现与“尺度”不符,检验分歧格,事故专员开具《站内质量不良返修管理表》,同义务人确认,义务人签字,如有争议,事故专员保存证据同车间主管、售后站长确认,义务人、组长未签字,一经确认所述事实成立,可加重处理.(4)《管理表》交主管清算,并作公布,每周交站出息行绩效考核根据.(5)经事故专员确认合格的车辆,售后站长、车间主管.技术部等抽查检验发现明显分歧格,同样进行返修,事故专员也将承担响应的义务.3、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返修判定A.B.F 类:A、B、类次要由事故专员、车间主管判定.F 类任何员工可监督并揭发,接待员、班组长、为第一监控人.售后站长、服务经理.车间主管、事故专员为流动抽查人.4、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分类及判断尺度(分A 类、B 类、F 类)A 类: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1) 车辆维修时未安装三件套(前台未使用的由前台负责,车间直接维修班组须立即反馈).2) 维修工具.新旧件.物料遗留在车上.3) 维修时需移开车主物品的,移开车上物品后未作还原.4) 主修工.班组长未自检互检,工单、报价单、义务进度等单据未按规定签名的.5) 非维修音响、空调车辆在施工中使用音响和空调的.6) 维修后,内饰、座椅、方向盘、门拉手等有油污未作处理,车内有残留铁屑未清理.7) 质检交车后,车门、灯光未关.(由最初交车人负责)8) 收买质检、事故专员,质检、事故专员被收买的.B 类:站内返修(1)漏报漏做维修项目.(2)班组功课前未对车身破损登记和检验形成争论的(接车员未登记的接车员负责, 车间直接维修班组须立即反馈).(3)少装、漏装螺丝,螺丝未按规定力度紧固.(4)换件或修复部位校订禁绝,固定不牢(偏差超标).(5)沙板焊缝不严,漏焊、脱焊,安装缝隙分歧错误称,超标.(6)更换挡风玻璃漏水,密封胶条安装不到位.(7)更换挡风玻璃,A 柱处有玻璃胶外现.(8)更换四门玻璃以后,升降器异响或不畅,门皮安装不良.(9)更换破裂的玻璃以后,碎玻璃未清除干净.(10)后挡板、尾箱盖、后翼子板功课后,惹起尾箱漏水.(11)更换灯具后灯光不亮或未按接待请求保存原灯泡.(12)油漆功课后色差过大,概况流泪、橘皮、麻点、起泡,底漆有灰印.(13)油漆覆盖面不敷,出现漏喷景象.(14)油漆功课,油漆飞溅到其他未功课部位,未作无效清理.(15)油漆施工后,抛光不全,经检验有部分地位后果明显不良.(16)喷漆后漆面凹凸不服.(17)抛光打蜡后,车辆未做清洁(蜡粉飞溅到其他缝隙部位).(18)喷漆打蜡后,雨刮喷水嘴、大灯清洗喷嘴不导通.(19)发动机头盖未盖好交车的.(最初交车人为义务人).(20)施工中又形成新的部件损坏.(21)质量检查,抽查中,发现其质量有成绩,经判断为须内返修的.(22) 不接受合理的判罚同质检争持的.(23) 更换车门后,四门润滑不良.F 类:作弊行为(1)已领零部件但未为用户更换的.经售后站长,车间主管,质检评审确定为作弊行为.(2)未开工单私自为车辆维修其他项目的.(3)未开工单,接受用户自带配件进行安装或补缀的.(4)私自带工具、配件、技术出公司的.(5)消极怠工,禁绝时交车、故意迟延交车时间惹起客户多次投诉.(6)故意报大价促使用户流失.5、:处理的基本尺度(1)A、B、类当事组员承担70%义务,班组长组长承担30%义务.(2)A、B、类为班组长功课的,班组长承担100%义务.6、:处理规定(1)分类处理:(背反A、B、F 任何一条)A 类:每月第1 次早会通报;第2 次扣20 元;第3 次扣40 元;4 次以上每次在上一次的基术上乘2.如:第4 次扣80 元、第5 次扣160 元B 类:每月第1 次早会通报,第2 次计20、第3 次计40、每多添加一次按上一次的基术*2 计算;事故专员,质检,车间主管负责A.B 类的管控,技术主管,车间主管,站长不定期抽检.F 类:背反F 类任何一条,处当事人严重罚款或并降级处理.本处理适用于公司任何人.(2)综合处理:(a)、事故专员、质检员质检合格后,经技术主管、车间主管、服务经理、站长等抽查发现分歧格,则事故专员、质检员承担同义务人义务的30%,其他义务人同样处理.(b)、经查实,有人员串通共同背反F 类的,则一路处理.(c)、形成其他经济损失进步前辈行赔偿再作处理.(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1、站外返修处理流程图2、站外返工控制流程说明(1)用户向客户部反映、投诉维修质量成绩,用户投诉到客服部,客服投诉处理单交到服务经理,服务经理进行跟进或安插跟进.(2)用户直接向前台接待投诉,接待判断是否属于站外返修,如不克不及确认,则请求质检与车间主管,技术主管确认.(3)用户来站埋怨上次维修的项目又出现质量成绩,前台接待检查零碎纪录并判断是否属于返工,如不克不及确认,则请求质检与车间主管,技术主管确认.(4)由前台直接确认后,前台接待将《站外返修管理表》交车间主管、车间主管交义务班组、事故专员、质检员签字后统计,月底交站长作当事人及班组的考核根据.(5)接待开《任务拜托书》给原维修班组,并在返工项目和因返工须要更换的零配件的工时及配件价格注明.(6)原施工班组进行返工维修,接待进行跟进,维修班组有不克不及解决成绩,请求根据实际情况召集其他维修班组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或请求技术撑持. (7)维修竣工,质检员进行检验后交接给接待,接待再次确认项目、零部件,确认成绩已完好解决.(8)接待员将返修免单或免部分单的结算单交车间主管及站长签字确认.(9)早会或周例会,车间主管在会上对返工情况进行总结 作出通报,防止当前发生.3、站外返修判定尺度,根据公司轨制的外返尺度规定及实际情况.(1)、作过喷漆维修,三个月内发生变色、开裂、脱皮等成绩视为返修.(2)、漏拆卸件,包含螺丝、螺帽 、紧固分歧请求、焊接不牢等视为返修.(3)、在上次报价后,用户没有维修的关联部位不视为返修.(4)说明:以上处理法子组长、义务人,对事故专员、质检员进行响应合理处理不签字可追加50%以上处理,前台接待及事故专员接到返修不陈述、不开工单进行私下处理,该接待、事故专员和主修人承担费用的2倍4、当事人申诉(1)申诉范围:当事人对不克不及判断为站外返修的可以进行申诉,即:是、否为站外返修,对未超出本规定判罚尺度尺度申诉,普通不予受理.(2)申诉证据:提供证据和手续,上次维修工单、本次返修工单、填写申诉表;现场鉴定:在拆检之前约请评审组裁定;(3)申诉处理规定:申诉被否定,每级可追加20%处理,用以抵偿评审的时间损失.4:外返处理尺度(1)A/B 类当事组员承担70%义务,班组长组长承担30%义务.(3)A/B 班组长功课的,班组长承担100%义务.6、:处理规定(1)维修班组第一次外返早会通报并处扣50 元,二次100 元,三次200 元,每多添加一次按上一次的基术*2 计算.(2)由返修所形成的客户赔偿.配件及辅料成本由当事人.班组长按处理尺度承担.(3) 扣款从义务人当月工资中体现.(4) 所扣款用于售后活动经费及嘉奖资金.表1《售后服务部返修管理表(站内)》表2《售后服务部返修管理表(站外)》。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1500字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1500字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及依据为确保钣喷车间维修工作的质量,规范维修流程,保护客户利益,制定本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汽车售后服务管理规范》(JT/T914-2016)等相关法律和标准。

二、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钣喷车间的所有维修工作,包括车辆故障诊断、维修计划制定、维修执行、后续检验等环节。

三、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的工作流程(一)接车检查1.接待客户时,要认真倾听客户对车辆的问题描述,详细了解车辆维修历史等情况。

2.对接车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动力、悬挂、制动等方面,确保对车辆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3.经过检查评估后,针对车辆问题制定维修方案,向客户说明维修方案和所需费用,并经客户同意后进行维修。

(二)维修执行1.维修人员在维修前要认真阅读维修方案,认真了解每项维修工作的要求和技术规范。

2.维修人员要严格按照维修方案开展工作,避免随意更换零部件或采用不规范的维修方法。

3.维修人员要对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检查和日常维护,确保它们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使用。

4.对于特殊修理,如更换整个部件或者需要特殊测试,必须要有操作指导书或者特殊的操作流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三)维修质量控制1.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要不断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符合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避免出现漏修、误修等情况。

2.在维修完成后,钣喷车间要进行质量验收,并要记录相关信息,进行后续跟踪。

3.钣喷车间要建立质量缺陷管理制度,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记录和处理,并进行反馈,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出现。

四、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要求1.钣喷车间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工作,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钣喷车间要定期进行维修流程和技术规范的培训和考核,确保维修人员掌握最新的维修技术和规范。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志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厂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厂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厂内返修管理规定》、(四)《厂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c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cm*10c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形(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cm*10cm。

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c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时,下陷不应超过5cm(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c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cm(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cm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cm(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cm(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cm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cm(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cm(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雨现象(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配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2)各类螺丝胶扣必须安装完整,不允许出现漏装9.非作业面保护(1)非作业面油漆及喷漆完成面不允许被划伤、擦伤(2)玻璃及非作业面油漆面不允许被焊渣烫伤(3)黏结后的多余胶质必须清理干净10.防腐质量(1)修复非喷漆作业面后应喷涂防锈漆(2)拆卸修复后的钣金件作业面内必须喷涂防锈漆后再装配(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手感要平滑,正面观察不应发现凹凸不平处。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规定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规定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规定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

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m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时,下陷不应超过5c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得: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与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得标准性与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维护公司与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得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得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 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得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得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得凸点。

(3)修复后得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m 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 时,下陷不应超过5c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得外缘不能出现明显得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得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配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前言钣喷车间是自动化车身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复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线正常运转和车身质量标准。

为了提高钣喷车间维修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以规范钣喷车间各项维修流程和管理措施,确保维修质量达到标准。

二、管理目标1. 确保维修零件安全可靠。

2. 确保维修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3. 提高维修效率,缩短维修时间。

4.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三、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钣喷车间的所有维修活动,包括维修计划、零件采购、安装调试、维修记录等方面。

四、工作流程1. 维修计划制定维修计划根据生产线维修需求,由维修班组长和生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确定维修工作的内容、时间、负责人等,及时报告生产管理部门,以便协调生产计划调整。

2. 零件采购根据维修计划,班组长负责向采购部门提出零件需求清单,采购部门采购零配件并保证质量。

3. 维修前准备班组长指导维修工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调整设备以及零配件备齐等。

同时,维修工人应了解维修内容及细节,制定维修方案。

4. 维修实施根据维修方案,维修工人进行现场维修,保证维修质量和维修时间。

5. 维修记录管理每次维修完成后,班组长和维修工人应对维修记录进行填写,包括工时、材料、维修方法等,以备日后查看和维修参考。

五、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技术人员培训制度,保证每名维修工人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经验。

2.购买质量保证的原材料和配件。

3.引进符合国际标准的设备和检测工具,确保维修质量。

4.制定实施质量控制计划,确保维修质量持续稳定。

5.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维修操作,不得漏项。

6.定期进行维修所用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行。

7.班组长和维修工人应对维修活动进行严格的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以保证维修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六、绩效评估对钣喷车间的维修质量进行月度绩效评估,以确保维修质量满足标准,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七、结论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本着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原则,旨在提高钣喷车间的维修质量和生产效益,为生产线顺畅运转创造良好的维修环境。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提高钣喷车间维修质量,保障车辆维修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特制定本《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确保钣喷车间的维修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保证钣喷车间维修的安全性,防止发生事故和质量问题;3.提高钣喷车间维修的效率和效益,增加顾客满意度。

三、责任与义务1.车间主任负责钣喷车间的维修质量管理工作,并组织制定和修订相应制度;2.各维修技术人员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维修工作,并保证维修质量;3.车间主任、技术人员以及维修工人要对维修质量负责,并对可能影响质量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4.保质员要对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5.各级领导要积极关心和支持钣喷车间的维修质量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资源。

四、质量管理流程1.维修准备:(1)车间主任要确保维修工作场所环境和设备的符合要求;(2)技术人员要仔细阅读车辆相关技术资料,熟悉维修要求,并制定维修方案;(3)保质员要对维修用品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可用性。

2.维修过程:(1)技术人员要按照维修方案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质量;(2)维修工人要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具体的维修工作,保证工作质量;(3)保质员要对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维修验收:(1)技术人员要对维修结果进行验收,并填写相应的验收记录;(2)保质员要对维修结果进行质量检查,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车主或者相关部门负责对维修结果进行验收,满意后签字确认。

五、质量控制措施1.制定维修操作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步骤;2.设立质量管理档案,对每一次维修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3.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维修技能和质量意识;4.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和改进质量问题;5.执行规范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程序,确保维修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六、质量评估和改进1.定期进行维修质量评估,对维修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提高维修质量和工作效率;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档案和维修记录,为质量评估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 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 :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 , 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 ,提高一次性修复率 , 减少站外返修 , 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 , 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 :( 一) 《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 二) 《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 (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 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 10mm*10mm(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 3mm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

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 3mm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时,下陷不应超过5c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 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 1mm.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 , 最大变形量小于 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 , 最大变形量小于 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 , 最大相差小于。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 , 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 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 , 最大高度相差小于 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店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店外返修,以维修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店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店内返修管理规定》、(四)《店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最低点不允许于原弧面3m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时,下陷不应超过5 m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于小 5 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平面3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备后不应出现结合缝隙。

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备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 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

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m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 时,下陷不应超过5c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配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厂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厂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厂内返修管理规定》、(四)《厂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C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CM*10C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

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cm*10cm。

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C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时,下陷不应超过5c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c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c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c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c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c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c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配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之迟辟智美创作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年夜面积不年夜于10mm*10mm.(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年夜于3mm 时,必需清除后进行修复.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年夜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年夜面积不年夜于10mm*10mm.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mm.3、概况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 时,下陷不应超越5cm..(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3)修复后线条最年夜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年夜变形量小于1mm..(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呈现明显的弯曲,最年夜变形量小于2mm..(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年夜相差小于.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年夜于1mm.(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年夜高度相差小于1mm.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呈现漏水、漏风现象.(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呈现结合面缝隙.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配后必需稳固,不允许呈现松动现象.(2)各类螺丝、胶扣必需装置完整,不允许呈现漏装.9、非作业面呵护(1)非作业面油漆及喷漆完成面不允许被划伤、檫伤.(2)玻璃及非作业油漆面不允许被焊渣烫伤.(3)黏结后的过剩胶质必需清理干净.10、防腐质量(1)修复非喷漆作业面后应喷涂防锈漆.(2)装配修复后的钣金件作业面内侧必需喷涂防锈漆后在装配.(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喷漆面手感要平滑,正面观察不应发现凹凸不服处.户外任何角度观察都不应发现凹凸不平处.(2)线条应平直、圆滑.不允许呈现海浪型和高低不服.2、漆面质量(1)漆面要光滑,不允许呈现流痕、鱼眼、起泡等缺陷.(2)一米外观察不应看到尘点、针孔等缺陷.3、颜色质量(1)全车翻新时各处颜色必需一致,不能有任何分歧.(2)补漆以主要相邻部份颜色为准,一米内观察颜色一致.远距离、多角度观察时颜色不能有明显分歧.4、光洁度(1)漆面光洁度要丰满,反光要一致,不允许呈现雾面现象.(2)普通漆漆面除特殊要求外,不允许呈现明显的橘皮现象.共12 页第3 页5、漆底质量(1)金属漆颗粒年夜小、密度、反光性必需与原漆面相同.(2)漆底不允许呈现砂纸打磨痕.6、里、内侧喷漆质量(1)钣金装配前可观察到的内侧加工过的概况必需喷涂与原色一致的油漆.(2)室内、箱内未覆盖的概况喷漆与外表相同.(3)室内、箱内板覆盖面应涂灰打磨加工,漆面要求可稍低于外概况标准.(4)翻新车辆,胎铃盖、雨刷臂、喷水嘴、门拉手等一律要喷漆.底盘内外应喷漆.7、彩条质量(1)彩条粘贴位置要正确,偏差不允许超越2mm.(2)彩条线条要平直,不允许呈现海浪现象.(3)彩条内不允许有明显的气泡,气泡直径不年夜于1mm.每幅彩条内不超越3 个气泡.8、非加工面呵护(1)电镀及玻璃概况不允许有砂纸打磨痕.(2)非喷漆面不允许呈现磨花、漆雾等现象.(3)排气管、饰板、胶条不允许被喷上油漆.9、卫生质量(1)交钣金装配前,车辆内部泥沙、积水必需清理干净.(2)工序检验时,喷漆面必需清洁.不能有灰尘、水珠、残腊等存在.(3)完工检验时,全车内外必需清洁.(三)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1、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处置流程2: 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处置流程说明:(1)维修过程:班组长作好有效监控,事故专员、车间主管进行过程检验,车间主管工单抽查,正常抽查率达80%,售后站长、服务经理随时进行了解过程、抽查工单.(2)车辆完工,经主修人、班组长检验,进行完工预交车,事故专员进行全面检验.(3)在维修过程或完工检验中发现与“标准”不符,检验分歧格,事故专员开具《站内质量不良返修管理表》,同责任人确认,责任人签字,如有争议,事故专员保管证据同车间主管、售后站长确认,责任人、组长未签字,一经确认所述事实成立,可加重处理.(4)《管理表》交主管整理,并作公布,每周交站长进行绩效考核依据.(5)经事故专员确认合格的车辆,售后站长、车间主管.技术部等抽查检验发现明显分歧格,同样进行返修,事故专员也将承当相应的责任.3、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返修判定A.B.F 类:A、B、类主要由事故专员、车间主管判定.F 类任何员工可监督并揭发,接待员、班组长、为第一监控人.售后站长、服务经理.车间主管、事故专员为流动抽查人.4、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分类及判断标准(分A 类、B 类、F 类)A 类: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1) 车辆维修时未装置三件套(前台未使用的由前台负责,车间直接维修班组须立即反馈).2) 维修工具.新旧件.物料遗留在车上.3) 维修时需移开车主物品的,移开车上物品后未作还原.4) 主修工.班组长未自检互检,工单、报价单、责任进度等单据未按规定签名的.5) 非维修音响、空调车辆在施工中使用音响和空调的.6) 维修后,内饰、座椅、方向盘、门拉手等有油污未作处置,车内有残留铁屑未清理.7) 质检交车后,车门、灯光未关.(由最后交车人负责)8) 收买质检、事故专员,质检、事故专员被收买的.B 类:站内返修(1)漏报漏做维修项目.(2)班组作业前未对车身破损挂号和检验造成争执的(接车员未挂号的接车员负责, 车间直接维修班组须立即反馈).(3)少装、漏装螺丝,螺丝未按规定力度紧固.(4)换件或修复部位校正禁绝,固定不牢(偏差超标).(5)沙板焊缝不严,漏焊、脱焊,装置缝隙分歧毛病称,超标.(6)更换挡风玻璃漏水,密封胶条装置不到位.(7)更换挡风玻璃,A 柱处有玻璃胶外现.(8)更换四门玻璃之后,升降器异响或不顺畅,门皮装置不良.(9)更换破裂的玻璃之后,碎玻璃未清除干净.(10)后挡板、尾箱盖、后翼子板作业后,引起尾箱漏水.(11)更换灯具后灯光不亮或未按接待要求保管原灯胆.(12)油漆作业后色差过年夜,概况流泪、橘皮、麻点、起泡,底漆有灰印.(13)油漆覆盖面不够,呈现漏喷现象.(14)油漆作业,油漆飞溅到其他未作业部位,未作有效清理.(15)油漆施工后,抛光不全,经检验有部份位置效果明显不良.(16)喷漆后漆面凹凸不服.(17)抛光打蜡后,车辆未做清洁(蜡粉飞溅到其他缝隙部位).(18)喷漆打蜡后,雨刮喷水嘴、年夜灯清洗喷嘴不导通.(19)发念头头盖未盖好交车的.(最后交车人为责任人).(20)施工中又造成新的部件损坏.(21)质量检查,抽查中,发现其质量有问题,经判断为须内返修的.(22) 不接受合理的判罚同质检争吵的.(23) 更换车门后,四门润滑不良.F 类:舞弊行为(1)已领零部件但未为用户更换的.经售后站长,车间主管,质检评审确定为舞弊行为.(2)未开工单私自为车辆维修其他项目的.(3)未开工单,接受用户自带配件进行装置或修理的.(4)私自带工具、配件、技术出公司的.(5)消极怠工,禁绝时交车、故意拖延交车时间引起客户屡次投诉.(6)故意报年夜价促使用户流失.5、:处置的基本标准(1)A、B、类当事组员承当70%责任,班组长组长承当30%责任.(2)A、B、类为班组长作业的,班组长承当100%责任.6、:处置规定(1)分类处置:(违反A、B、F 任何一条)A 类:每月第1 次早会通报;第2 次扣20 元;第3 次扣40 元;4 次以上每次在上一次的基术上乘2.如:第4 次扣80 元、第5 次扣160 元B 类:每月第1 次早会通报,第2 次计20、第3 次计40、每多增加一次按上一次的基术*2 计算;事故专员,质检,车间主管负责A.B 类的管控,技术主管,车间主管,站长不按期抽检.F 类:违反F 类任何一条,处当事人严重罚款或并降级处置.本处置适用于公司任何人.(2)综合处置:(a)、事故专员、质检员质检合格后,经技术主管、车间主管、服务经理、站长等抽查发现分歧格,则事故专员、质检员承当同责任人责任的30%,其他责任人同样处置.(b)、经查实,有人员通同共同违反F 类的,则一起处置.(c)、造成其他经济损失先进行赔偿再作处置.(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1、站外返修处置流程图2、站外返工控制流程说明(1)用户向客户部反映、投诉维修质量问题,用户投诉到客服部,客服投诉处置单交到服务经理,服务经理进行跟进或安插跟进.(2)用户直接向前台接待投诉,接待判断是否属于站外返修,如不能确认,则要求质检与车间主管,技术主管确认.(3)用户来站埋怨上次维修的项目又呈现质量问题,前台接待检查系统纪录并判断是否属于返工,如不能确认,则要求质检与车间主管,技术主管确认.(4)由前台直接确认后,前台接待将《站外返修管理表》交车间主管、车间主管交责任班组、事故专员、质检员签字后统计,月底交站长作当事人及班组的考核依据.(5)接待开《任务委托书》给原维修班组,并在返工项目和因返工需要更换的零配件的工时及配件价格注明.(6)原施工班组进行返工维修,接待进行跟进,维修班组有不能解决问题,请求根据实际情况召集其他维修班组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或请求技术支持. (7)维修完工,质检员进行检验后交接给接待,接待再次确认项目、零部件,确认问题已完全解决.(8)接待员将返修免单或免部份单的结算单交车间主管及站长签字确认.(9)早会或周例会,车间主管在会上对返工情况进行总结 作出通报,防止以后发生.3、站外返修判定标准,根据公司制度的外返标准规定及实际情况.(1)、作过喷漆维修,三个月内发生变色、开裂、脱皮等问题视为返修.(2)、漏装配件,包括螺丝、螺帽 、紧固分歧要求、焊接不牢等视为返修.(3)、在上次报价后,用户没有维修的关联部位不视为返修.(4)说明:以上处置法子组长、责任人,对事故专员、质检员进行相应合理处置不签字可追加50%以上处置,前台接待及事故专员接到返修不陈说、不开工单进行私下处置,该接待、事故专员和主修人承当费用的2倍4、当事人申诉(1)申诉范围:当事人对不能判断为站外返修的可以进行申诉,即:是、否为站外返修,对未超越本规定判罚标准标准申诉,一般不予受理.(2)申诉证据:提供证据和手续,上次维修工单、本次返修工单、填写申诉表;现场鉴定:在拆检之前邀请评审组裁定;(3)申诉处置规定:申诉被否定,每级可追加20%处置,用以赔偿评审的时间损失.4:外返处置标准(1)A/B 类当事组员承当70%责任,班组长组长承当30%责任.(3)A/B 班组长作业的,班组长承当100%责任.6、:处置规定(1)维修班组第一次外返早会通报并处扣50 元,二次100 元,三次200 元,每多增加一次按上一次的基术*2 计算. (2)由返修所造成的客户赔偿.配件及辅料本钱由当事人.班组长按处置标准承当.(3) 扣款从责任人当月工资中体现.(4) 所扣款用于售后活动经费及嘉奖资金.表1《售后服务部返修管理表(站内)》表2《售后服务部返修管理表(站外)》。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 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

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m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 时,下陷不应超过5c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配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doc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doc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 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

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m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 时,下陷不应超过5c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汽车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信息收集方式:采 用问卷调查、在线 评价、实地考察等 多种方式
信息处理流程:对收 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整理、分析,并制定 相应的改进措施
信息反馈机制:定期 向员工和顾客反馈改 进成果,提高员工和 顾客的满意度
质量问题的整改与预防措施
针对常见质量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定期对维修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收集客户反馈和员工建议,持续改进维修质量。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对质量标准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规范维修流程,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 效率。
保障员工安全:制度化管理可以规 范员工操作,降低安全风险。
制定流程
调研:了解钣喷车 间的维修流程和需 求
制定:根据调研结 果,制定维修质量 管理制度
审核:邀请专业人 士对制度进行审核 和修改
发布:将最终的维 修质量管理制度发 布给相关人员
客户投诉接待:记录投诉内容,安 抚客户情绪
客户投诉处理流程
提出解决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 定解决方案,与客户沟通并达成一 致
添加标题Biblioteka 添加标题调查分析:查明原因,确认责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执行解决方案:迅速行动,解决问 题,确保客户满意
客户满意度提升措施
提供高质量的维修服务:确保钣喷车间的维修质量,减少维修失误,提高客户对维修效果的 满意度。
需求
维修计划:根 据检验结果, 制定详细的维 修计划和报价
维修作业:按 照计划进行维 修,确保每个 环节符合质量
要求
质量检测:维 修完成后,进 行质量检测, 确保达到预期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厂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站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3)作业面原子灰层大于3mm 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

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m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 时,下陷不应超过5c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配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4S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店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店外返修,以维修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店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店内返修管理规定》、(四)《店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

最低点不允许于原弧面3m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时,下陷不应超过5 mm。

(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于小5 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平面3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

(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

(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备后不应出现结合缝隙。

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备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

(2)各类螺丝、胶扣必须安装完整,不允许出现漏装。

9、非作业面保护(1)非作业面油漆及喷涂完成面不允许被划伤、擦伤。

(2)玻璃及非作业油漆面不允许被焊渣烫伤。

(3)黏结后的多余胶质必须清理干净。

10、防腐质量(1)修复非喷漆作业面后应喷涂防锈漆。

(2)拆卸修复后的钣金件作业面内侧必须喷涂防锈漆后再装备。

(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1、平整性(1)喷涂面手感要平滑,正面观察不应发现凹凸不平处。

户外任何角度观察都不应发现凹凸不平处。

(2)线条应平直,圆滑。

不允许出现波浪型和高低不平。

2、漆面质量(1)漆面要光滑,不允许出现流痕、鱼眼、起泡等缺陷。

(2)一米外观察不应看到尘点、针孔等缺陷。

3、颜色质量(1)全车翻新时各处颜色必须一致,不能有任何差别。

(2)补漆以主要相邻部分颜色为准,一米内观察颜色一致。

远距离,多角度观察时颜色不能有明显差别。

4、光洁度(1)漆面光洁度要饱满,反光要一致,不允许出现雾面现象。

(2)普通漆漆面除特殊要求外,不允许出现明显的橘皮现象。

5、漆底质量(1)金属漆颗粒大小、密度、反光性必须与原漆面相同。

(2)漆底不允许出现砂纸打磨痕。

6、里、内侧喷漆质量(1)钣金装备前可观察到的内侧加工过的表面必须喷涂与原色一致的油漆。

(2)室内、箱内未覆盖的表面喷涂与外表相同。

(3)室内、箱内板覆盖面应涂灰打磨加工,漆面要求可稍低于外表面标准。

(4)翻新车辆,胎铃盖、雨刷臂、喷水嘴,门拉手等一律要喷漆。

底盘内外应喷漆。

7、彩条质量(1)彩条粘贴位置要正确,偏差不允许超过2mm;(2)彩条线条要平直,不允许出现波浪现象;(3)彩条内不允许有明显的气泡,气泡直径大小1mm。

每幅彩条内不超过3个气泡。

8、非加工面保护(1)电镀及玻璃表面不允许有砂纸打磨痕;(2)非喷漆面不允许出现磨花、漆雾等现象;(3)排气管、饰板、胶条不允许被喷上油漆;9、卫生质量(1)交钣金装备前,车辆内部泥沙、积水必须清理干净。

(2)工序检验时,喷漆面必须清洁。

不能有灰尘、水珠、残腊等存在。

(3)完工检验时,全车内外必须清洁。

(三)店内工作质量不良及店内返修管理规定1、店内工作质量不良及店内返修处理流程2、店内工作质量不良及店内返修处理流程说明:(1)维修过程:班组长做好有效监控,质检员、车间主管进行过程检验,车间主管工单抽查,正常抽查率达80%,服务总监、服务经理随时进行了解过程、抽查工单。

(2)车辆完工,经主修人、班组长检验,进行完工预交车,质检员进行全面检验。

(3)在维修过程或完工检验中发现与“标准”不符,检验不合格,质检员开具《店内质量不良返修管理表》,同责任人和班组长确认,责任人、班组长签字,如有争议,质检员保留证据同车间主管、服务经理确认,责任人、组长未签字,一经确认所述事实成立,可加重处理。

(4)《管理表》交质检整理,并做公布,每周交服务总监进行绩效考核依据。

(5)经质检员确认合格的车辆,服务总监、服务经理、车间主管等抽查检验发现明显不合格,同样进行返修,质检员也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3、店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返修判定A、B、C类:A、B类主要由质检员、车间主管判定。

C类任何员工可监督并揭发,服务顾问、班组长、为第一监控人。

4、店内工作质量不良及店内返修分类及判断标准(A类、B类、C类)A类:店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1)车辆维修时未安装四件套(前台未使用的由前台负责,车间直接维修班组须立即反馈)。

(2)维修工具,新旧件、物料遗留在车上。

(3)维修时需移开车主物品的,移开车上物品后未作还原。

(4)主修工、班组长未自检互检,工单、报价单、责任进度等单据未按规定签名的。

(5)非维修音响、空调车辆在施工中使用音响和空调的。

(6)维修后,内饰、座椅、方向盘、门拉手等有油污未作处理。

(7)质检交车后,车门、灯光未关。

(由最后交车人负责)(8)收买质检、质检被收买的。

B类:店内返修(1)漏报漏做维修项目。

(2)班组作业前未对车身破损登记和检验造成争执的(接车员未登记的接车员负责,车间直接维修班组须立即反馈。

)(3)少装、漏装螺丝,螺丝未按规定力度紧固。

(4)换件或修复部位校正不准,固定不牢(偏差超标)。

(5)沙板焊缝不严,漏焊、脱焊,安装缝隙不对称,超标。

(6)更换挡风玻璃漏水,密封胶条安装不到位。

(7)更换挡风玻璃,A柱处有玻璃胶外现。

(8)更换四门玻璃之后,升降器异响或不畅,门皮安装不良。

(9)更换破裂的玻璃之后,碎玻璃未清除干净。

(10)后挡板、尾箱盖、后翼子板作业后,引起尾箱漏水。

(11)更换灯具后灯光不亮或未按接待要求保留原灯泡。

(12)油漆作业后色差过大,表面流泪、橘皮、麻点、起泡、底漆有灰印(13)油漆覆盖面不够,出现漏喷现象。

(14)油漆作业,油漆飞濺到其他未作业部位,未作有效清理。

(15)油漆施工后,抛光不全,经检验有部分位置效果明显不良。

(16)喷漆后漆面凹凸不平。

(17)抛光打蜡后,车辆未做清洁(蜡粉飞濺到其他缝隙部位)。

(18)喷漆打蜡后,雨刮喷水嘴、大灯清洗喷嘴不导通。

(19)发动机盖未盖好交车的。

(最后交车人为责任人)(20)施工中又造成新的部件损坏。

(21)质量检查(抽查中)发现其质量有问题,经判断为须店内返修的。

(22)不接受合理的判罚同质检争吵的。

(23)更换车门后,四门润滑不良。

C类:舞弊行为(1)已领零部件但未为用户更换的。

经服务总监,车间主管,质检评审确定为舞弊行为。

(2)未开工单私自为车辆维修其他项目的。

(3)未开工单,接受用户自带备件进行安装或修理的。

(4)私自带工具、备件、技术出公司的。

(5)消极怠工,故意拖延交车时间引起客户多次投诉。

(6)故意报大价促使用户流失。

5、处理的基本尺度(1)A、B类当事组员承担70%责任,班组组长承担30%责任。

(2)A、B类为班组长作业的,班组长承担100%责任。

6、处理规定(1)分类处理:(违反A、B、C任何一条)A类:每月第1次早会通报;第2次扣20元;第3次扣40元;4次以上每次在上一次的基数上乘2。

如第4次扣80元、第5次扣160元。

B类:每月第1次早会通报;第2次计20、第3次计40、每多增加一次按上一次的基数*2计算;质检、车间主管负责A、B类的管控,技术主管、车间主管,服务总监不定期抽检。

C类:违反C类任何一条,处当事人严重罚款或降级处理。

本处理适用于公司任何人。

(2)综合处理:(a)质检员质检合格后,经技术主管、车间主管、服务经理、服务总监等抽查发现不合格,则质检员承担同责任人责任的30%,其他责任人同样处理。

(b)经查实,有人员串通共同违返C类的,则一起处理。

(c)造成其他经济损失先进行赔偿再作处理。

(四)店外返修管理规定2、店外返工控制流程说明(1)用户向客服部反映、投诉维修质量问题,用户投诉到客服部,客服投诉处理单交到服务经理,服务经理进行跟进或安排跟进。

(2)用户直接向服务顾问投诉,服务顾问判断是否属于店外返修,如不能确认,则要求质检员与车间主管、技术经理确认。

(3)用户来店抱怨上次维修的项目又出现质量问题,服务顾问查看系统记录并判断是否属于返工,如不能确认,则要求质检员与车间主管、技术经理确认。

(4)由服务顾问直接确认后,服务顾问将《店外返修管理表》交车间主管、车间主管交责任班组、质检员签字后统计,月底交服务总监做为当事人及班组的考核依据。

(5)服务顾问开《任务委托书》给原维修班组,并在返工项目和因返工需要更换的零备件的工时及备件价格注明。

(6)原施工班组进行返工维修,服务顾问跟进,维修班组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根据实际情况召集其他维修班组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或请求技术支持。

(7)维修完工,质检员进行检验后交接给服务顾问,服务顾问再确认项目、零部件,确认问题已完全解决。

(8)服务顾问将返修免单或免部分单的结算单交车间主管及服务经理、服务总监签字确认。

(9)早会或周例会,车间主管在会上对返工情况进行总结,做出通报,防止以后发生。

3、店外返修判定标准:根据公司制度的外返标准规定及实际情况:(1)做过喷漆维修,三个内发生变色、开裂、脱皮等问题视为返修;(2)漏装备件(包括螺丝、螺帽)、紧固不合要求、焊接不牢等视为返修;(3)在上次报价后,用户没有维修的关联部位不视为返修;(4)说明:以上处理办法组长,责任人、对质检员进行相应合理处理不签字可追加50%以上处理,服务顾问接到返修不报告、不开工单进行私下处理,该服务顾问和主修人承担费用的2倍。

4、当事人申诉:(1)申诉范围:当事人对不能判断为店外返修的可以进行申诉,即:是、否为店外返修;对未超过本规定判罚尺度标准申诉,一般不予受理;(2)申诉证据:提供证据和手续;上次维修工单、本次返修工单、填写申诉表;现场鉴定:在拆检之前邀请评审组裁定;(3)申诉处理规定:申诉被否定,每级可追加20%处理,用以补偿评审的时间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