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介绍,声母表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声母表国际音标

现代汉语声母表国际音标

现代汉语声母表国际音标现代汉语声母表的国际音标是指在国际语音学中用来标记汉语中的声母的音标符号。

声母是指汉语中在音节开头出现的辅音音素,它是构成音节的重要成分之一。

下面是现代汉语声母表国际音标的详细介绍。

声母表包括了21个声母,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b(b):双唇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松开发音。

p(p):双唇塞音,与b相似,但是发音时带有一定的气流爆破。

m(m):双唇鼻音,闭唇发音,并通过鼻腔发出声音。

f(f):上齿齿床与下唇接触发音。

d(d):舌尖顶住上齿齿床发音。

t(t):舌尖顶住上齿齿床,然后突然松开发音。

n(n):舌尖顶住上齿齿床,同时通过鼻腔发声。

l(l):舌尖顶住上齿齿床,舌尖后部抬起,气流从舌尖两侧通过,发出激越的音。

g(g):声带震动,舌尖抵住上齿齿床,气流被堵住,然后突然松开发出爆破音。

k(k):与g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发音时没有声带震动。

h(h):舌尖靠近上齿齿床,气流从口腔中通过发音。

j(tɕ):舌尖顶住上齿齿床,舌面抵住硬腭发音。

q(tɕʰ):舌尖顶住上齿齿床,舌面抵住硬腭,发音时带有一定的气流爆破。

x(ɕ):舌尖靠近上齿齿床,舌面抵住硬腭,同时带有一定的摩擦音。

zh(ʈʂ):舌尖顶住上齿齿床,舌面抵住硬腭,然后突然松开发音。

ch(ʈʂʰ):与zh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发音时带有一定的气流爆破。

sh(ʂ):舌面抵住硬腭,同时带有一定的摩擦音。

r(ɻ):舌尖靠近上齿齿床,舌面抵住硬腭,但略微弯曲。

z(ts):嘴唇微微张开,上齿齿床抵住舌尖,舌前部半抬起,气流从两侧通过发音。

c(tsʰ):与z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发音时带有一定的气流爆破。

s(s):与z相似,唯一的区别是没有声带震动。

这就是现代汉语声母表的国际音标的介绍。

这些声母在汉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它们的正确发音,汉语才能够被准确地表达出来。

26个声母表和24个韵母表

26个声母表和24个韵母表

26个声母表和24个韵母表26个声母表和24个韵母表是汉语拼音中的基本音素。

将这些音素灵活组合,就能够构成千千万万的汉字和词语。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26个声母表和24个韵母表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则和拼音规则。

声母表包括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以及y和w两个半元音。

这些声母在汉语中有着不同的发音规则和用法。

以b为例,它的发音是闭塞双唇音,在汉语中常常与韵母组合使用,如ba、bo、bi等。

韵母表包括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这些韵母有单独发音的,也有与声母组合发音的。

例如,a的发音是开放前不圆唇音,而ai的发音是开放前不圆唇音加上声母的发音,如bai。

在汉语拼音体系中,声母和韵母的组合使用有一定的规则。

一般来说,一个拼音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中间使用一个半角空格隔开。

例如,ba是由声母b和韵母a组成的。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拼音中只有韵母,没有声母,例如a。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韵母前面有i、u、ü三个字母的情况。

它们分别表示韵母之前的辅音为卷舌音、短叹息音和双唇音。

例如,yi 的发音是yi,而i的发音是yi。

同样地,wu的发音是wu,而u的发音是wu。

除了基本的声母和韵母,汉语拼音还有一些特殊的拼音规则。

例如,zh、ch、sh分别表示浊齿音、翘舌音和舌面齿音,而z、c、s分别表示清齿音、清翘舌音和清舌面齿音。

在发音时,这些音的发声部位不同,但是韵母的发音是相同的。

另外,ü的发音在汉语中属于辅音与韵母的组合。

在拼音中,它写作v。

26个声母表和24个韵母表构成了汉语拼音的基本音素系统。

它们的灵活组合能够准确地表示汉字和词语的发音。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音素和拼音规则,我们能够更好地读写汉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6个声母表

16个声母表

16个声母表一、什么是声母?在汉语拼音系统中,声母是指汉字字音的发音部分。

它是拼音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习和掌握汉语拼音是非常重要的。

二、声母的分类根据发音的特点和方式,声母可以分为16个不同的音节。

它们分别是:1.b:双唇音,声带不振动。

2.p:双唇音,声带不振动。

3.m:双唇音,声带振动。

4.f:上齿床与下唇摩擦音,声带不振动。

5.d:舌后音,声带不振动。

6.t:舌后音,声带不振动。

7.n:舌尖音,声带振动。

8.l:舌尖音,声带振动。

9.g:舌根音,声带振动。

10.k:舌根音,声带不振动。

11.h:喉音,声带不振动。

12.j:舌尖音,声带不振动。

13.q:舌尖音,声带不振动。

14.x:舌尖音,声带不振动。

15.zh:舌尖音,声带振动。

16.ch:舌尖音,声带不振动。

三、声母的发音方法每个声母都有其独特的发音方法,下面对每个声母的发音方法进行详细介绍:b和p是双唇音,发音时嘴唇要紧闭,气流被阻隔住,然后突然释放出来。

区别在于b发音时声带振动,而p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2. mm是双唇音,发音时嘴唇要紧闭,气流被阻隔住,然后缓慢地流过鼻腔,声带振动。

3. ff是上齿床与下唇的摩擦音,发音时将上齿床与下唇紧密接触,通过摩擦产生声音,同时声带不振动。

4. d和td和t是舌后音,发音时将舌尖抵住上齿龈,稍微向后抬起舌头,并迅速分离。

区别在于d发音时声带振动,而t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5. n和ln和l是舌尖音,发音时将舌尖抵住上齿龈,稍微向后抬起舌头,并使气流通过鼻腔去发声。

区别在于n发音时声带振动,而l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6. g和kg和k是舌根音,发音时将舌根抵住后软腭,然后突然分离。

区别在于g发音时声带振动,而k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7. hh是喉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将喉部的气流通过声门,形成摩擦声。

8. j、q和xj、q和x都是舌尖音,发音时要将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分离。

区别在于j和q发音时声带不振动,而x发音时声带振动。

23个声母表读法

23个声母表读法

23个声母表读法一、声母表简介声母表(Consonant chart)是声音系统中用来表示辅音音素的字母或字母组合。

中文语言包含23个声母,每个声母都有其特定的读法和发音方式。

在下文中,将逐一介绍这23个声母表的读法。

二、b"b"的读法为/b/,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发音时,唇部轻轻闭合,然后突然松开发出声音。

例如:“爸爸”(bàba)。

三、p"p"的读法为/p/,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发音时,嘴唇紧闭,然后突然张开发出声音。

例如:“朋友”(péngyou)。

四、m"m"的读法为/m/,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缓慢地张开发出声音。

例如:“妈妈”(māma)。

五、f"f"的读法为/f/,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发音时,上齿床轻轻触碰下唇,然后突然松开发出声音。

例如:“飞机”(fēijī)。

六、d"d"的读法为/d/,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发音时,舌尖轻触上齿床,然后突然松开发出声音。

例如:“大象”(dàxiàng)。

七、t"t"的读法为/t/,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发音时,舌尖轻触上齿床,然后突然松开发出声音。

例如:“天气”(tiānqì)。

八、n"n"的读法为/n/,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发音时,舌尖轻轻触碰上齿床,然后缓慢地松开发出声音。

例如:“你好”(nǐhǎo)。

九、l"l"的读法为/l/,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发音时,舌尖轻轻贴住上前齿龈,然后缓慢地松开发出声音。

例如:“老师”(lǎoshī)。

十、g"g"的读法为/g/,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发音时,后舌触及软腭,然后突然松开发出声音。

例如:“狗狗”(gǒugou)。

十一、k"k"的读法为/k/,与英文中的发音相同。

声母表23个声母表书写格式笔顺

声母表23个声母表书写格式笔顺

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用来表示汉语中辅音的一种符号。

声母共有23个,它们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声母在汉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构成音节的基本要素,决定了汉语拼音的书写格式以及笔顺。

下面将对这23个声母的书写格式和笔顺进行详细介绍。

1. b声母b的书写格式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和一个横向的线条相结合。

首先书写竖直的线条,然后上线条的右上方书写横向的线条。

这样就构成了声母b的书写格式。

2. p声母p的书写格式和声母b类似,也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和一个横向的线条相结合。

首先书写竖直的线条,然后上线条的右上方书写横向的线条。

这样就构成了声母p的书写格式。

3. m声母m的书写格式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和一个弯曲的线条相结合。

首先书写竖直的线条,然后上线条的右上方书写一个弯曲的线条。

这样就构成了声母m的书写格式。

4. f声母f的书写格式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和一个横向的线条相结合。

首先书写竖直的线条,然后上线条的右上方书写一个横向的线条。

这样就构成了声母f的书写格式。

5. d声母d的书写格式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和一个横向的线条相结合。

首先书写竖直的线条,然后上线条的右上方书写一个横向的线条。

这样就构成了声母d的书写格式。

6. t声母t的书写格式和声母d类似,也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和一个横向的线条相结合。

首先书写竖直的线条,然后上线条的右上方书写一个横向的线条。

这样就构成了声母t的书写格式。

7. n声母n的书写格式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和一个弯曲的线条相结合。

首先书写竖直的线条,然后上线条的右上方书写一个弯曲的线条。

这样就构成了声母n的书写格式。

8. l声母l的书写格式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和一个斜向的线条相结合。

首先书写竖直的线条,然后上线条的右上方书写一个斜向的线条。

这样就构成了声母l的书写格式。

9. g声母g的书写格式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和一个横向的线条相结合。

现代汉语声母表

现代汉语声母表

现代汉语声母表现代汉语声母表共有21个声母,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每个声母都有其独特的发音特点和用法。

b、p、m、f这四个声母都是唇音,发音时需要用到双唇。

b、p是爆破音,m是鼻音,f是摩擦音。

例如,"爸爸"中的b和"妈妈"中的m 都是唇音。

d、t、n、l这四个声母都是舌尖音或舌尖近音。

d、t是爆破音,n 是鼻音,l是舌尖侧音。

例如,"大"中的d和"天"中的t都是舌尖音。

g、k、h这三个声母都是喉音。

g是爆破音,k是爆破音,h是摩擦音。

例如,"狗"中的g和"开"中的k都是喉音。

j、q、x这三个声母都是舌面音或舌面近音。

j是爆破音,q是爆破音,x是摩擦音。

例如,"家"中的j和"起"中的q都是舌面音。

zh、ch、sh、r这四个声母都是舌面音或舌面近音。

zh是爆破音,ch是爆破音,sh是摩擦音,r是舌尖卷起音。

例如,"中国"中的zh 和"出"中的ch都是舌面音。

z、c、s这三个声母都是舌尖音或舌尖近音。

z是爆破音,c是爆破音,s是摩擦音。

例如,"字"中的z和"菜"中的c都是舌尖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这些声母来表达各种意思。

通过声母,我们可以发出清晰的声音,使得交流更加方便和准确。

同时,声母也是语言的基本元素之一,它们的运用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样。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正确掌握声母的发音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们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希望大家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声母,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传递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完整版声母表

完整版声母表

完整版声母表声母是汉语拼音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指的是发音时声带和口腔之间所形成的带有爆破或摩擦音的音位。

汉语拼音中共有23个声母,它们是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和注意事项。

1. b (bi)b是一个闭唇塞音,发音时要把双唇紧闭,并在喉部呼出气息,然后猛地松开唇音,发出短促的爆破声。

注意不要把b音和p音弄混,p音是不带声音的气流,声音短促而清晰。

2. p (pi)p是一个不带声音的脆音,发音时要与b音一样把双唇紧闭,但不发出声音,只用气流来发音。

注意区分与b音的发音区别。

3. m (mi)m是一个鼻音,发音时也要把双唇紧闭,但在喉部呼出的气息经过鼻腔发出,声音和p音相近。

4. f (fei)f是一个带摩擦音的脆音,发音时要把下唇抬起,让气流从上下两唇之间通过,同时发出声音,注意不要和h音混淆。

5. d (di)d是一个闭喉塞音,发音时要让舌头抵住上齿龈,喉部发出气息,然后猛地松开喉音,发出爆破音。

注意不要和t音混淆。

6. t (ti)t是一个不带声音的脆音,与d音发音方式类似,但不发出声音,只用气流来发音。

7. n (ni)n是一个鼻音,发音时让舌尖抵住上齿龈,喉部呼气,让气流通过鼻腔发出声音。

注意不要和l音混淆。

8. l (li)l是一个依靠舌头卷曲以产生摩擦音的音位,发音时要让舌头抵住上齿龈,让气流通过舌头和上齿龈之间的缝隙发出音。

注意区分l音和n音的发音。

9. g (ge)g是一个带声音的喉塞音,发音时让喉部发出声音,同时松开喉音,形成爆破声。

注意不要和k音混淆。

10. k (ke)k是一个不带声音的脆音,发音方式类似于g音,但不发声,只用气流来发音。

11. h (he)h是一个带摩擦音的鼓音,发音时让气流从口腔中间发出,同时使喉部和口腔形成一个狭小的通道,使气流产生摩擦声。

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表

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表

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表在我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是构成汉字发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音、拼写和理解汉字。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进行概述,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以便于大家学习和记忆。

一、声母表概述声母是指汉字发音时,舌头、嘴唇、牙齿等器官对气流的阻碍作用。

声母共有21个,包括双唇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喉音等。

以下是声母表:1.双唇音:b、p、m、f2.舌尖音:d、t、n、l3.舌面音:j、q、x、zh、ch、sh、r4.舌根音:g、k、h5.喉音:ng二、韵母表概述韵母是指汉字发音时,声带振动产生的音素。

韵母共有39个,包括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以下是韵母表:1.单韵母:a、o、e、i、u、ü2.复韵母:ai、ei、ui、ou、iu、ie、üe、er3.鼻韵母:an、en、in、un、ün、ang、eng、ing、ong三、整体认读音节表概述整体认读音节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具有完整意义的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共有16个,以下是整体认读音节表:1.zhi、chi、shi、ri2.zi、ci、si3.yi、wu、yu4.yin、yun、yuan四、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实践应用掌握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后,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发音、拼写和理解汉字。

例如:1.利用声母和韵母组合成汉字:比如“妈”(mā)、“哥”(gē”)等。

2.使用整体认读音节表中的汉字进行阅读:如“智”(zhì)、“吃”(chī”)等。

3.通过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可以练习汉语拼音,提高发音准确性。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3个声母表格式

23个声母表格式

23个声母表格式1. 声母介绍声母是汉语拼音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汉语中表示辅音的部分。

汉语中有23个声母,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这些声母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汉语中的音节和词语。

2. 单声母下面是23个声母的详细介绍和示例:2.1 b•示例:爸爸(bàba)•发音方法:闭唇爆破音2.2 p•示例:妈妈(māma)•发音方法:轻声闭唇爆破音2.3 m•示例:妹妹(mèimei)•发音方法:双唇鼻音2.4 f•示例:风(fēng)•发音方法:齿唇摩擦音2.5 d•示例:大(dà)•发音方法:舌尖顶齿龈音•示例:天(tiān)•发音方法:轻声舌尖顶齿龈音2.7 n•示例:年(nián)•发音方法:齿尖顶齿龈音2.8 l•示例:老师(lǎoshī)•发音方法:舌尖顶齿龈侧音2.9 g•示例:哥哥(gēge)•发音方法:软腭塞音2.10 k•示例:看(kàn)•发音方法:轻声软腭塞音2.11 h•示例:好(hǎo)•发音方法:喉擦音2.12 j•示例:鸡(jī)•发音方法:浊辅音+i组合2.13 q•示例:起(qǐ)•发音方法:轻声浊辅音+ü组合•示例:西瓜(xīguā)•发音方法:轻声浊辅音+ü组合2.15 zh•示例:中国(zhōngguó)•发音方法:舌面前部颤音2.16 ch•示例:吃(chī)•发音方法:轻舌面前部颤音2.17 sh•示例:上海(shànghǎi)•发音方法:舌尖后部颤音2.18 r•示例:人(rén)•发音方法:舌尖卷起音2.19 z•示例:字(zì)•发音方法:舌尖顶齿龈擦音2.20 c•示例:词(cí)•发音方法:舌尖顶齿龈擦音2.21 s•示例:手(shǒu)•发音方法:舌尖顶齿龈擦音•示例:一(yī)•发音方法:舌尖下面的颚齿部分与舌尖部分轻接触,舌的后部靠近硬颚部分尽量贴近,气流通过这个接近的间隙中,发出轻软的音2.23 w•示例:我(wǒ)•发音方法:舌后面向软腭作用,发音方法与”u”类似3. 声母应用声母在汉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来构成汉字、音节和词语。

声母表23个声母表占格及写法

声母表23个声母表占格及写法

声母表23个声母表占格及写法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指的是一个字的第一个音节中的辅音。

在汉语中,共有23个声母,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这些声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发音规律,因此掌握声母的正确发音对于学好汉语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是23个声母表(按字母顺序排列)及它们在拼音中所占的格位和写法:1. b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b”。

例如,“ba”、“bi”、“bu”等。

其写法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加上一个半圆。

2. c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c”。

例如,“ca”、“ci”、“cu”等。

其写法是一个斜线加上一个半圆。

3. ch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ch”。

例如,“cha”、“chi”、“chu”等。

其写法是一个斜线加上一个半圆,再加上一个横线。

4. d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d”。

例如,“da”、“di”、“du”等。

其写法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加上一个横线。

5. f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f”。

例如,“fa”、“fi”、“fu”等。

其写法是一个横线加上一个半圆。

6. g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g”。

例如,“ga”、“ge”、“gu”等。

其写法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加上一个半圆和一个横线。

7. h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h”。

例如,“ha”、“he”、“hu”等。

其写法是一个横线和一个半圆。

8. j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j”。

例如,“ja”、“ji”、“ju”等。

其写法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加上两个半圆。

9. k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k”。

例如,“ka”、“ke”、“ku”等。

其写法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加上一个半圆和一个点。

10. l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l”。

例如,“la”、“li”、“lu”等。

其写法是一个竖直的线条加上一个半圆和一个横线。

11. m声母:它在拼音中占据的格位是“m”。

普通话声母表

普通话声母表

普通话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j q x zh ch sh r zc s声母的分类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2个。

1. 按发音部位分为7类:1) 双唇音:双唇紧闭成阻而发出的辅音2) 唇齿音:下唇和上齿接触成阻而发出的辅音3) 舌尖前音:舌尖顶住或接近上门齿背成阻而发出的辅音 (又称平舌音)4)舌尖中音:舌尖顶上齿与上齿龈交界处成阻而发出的辅音。

5) 舌尖后音:舌尖顶住或接近硬腭前部成阻而发出的辅音。

(又称翘舌音)6) 舌面前音:舌面前部上升,靠着或接近前硬腭成阻而发出的辅音7) 舌面后音:舌面后部上升,靠着或接近软腭成阻而发出的辅音。

(又称舌根音)2. 按发音阻碍方式分为5类1)塞音:气流通路紧闭然后突然打开而发出的辅音b p d t2)擦音:口腔通路缩小,气流从中挤出而发出的辅音f h s3)塞擦音:气流通路紧闭然后打开一缝隙,气流挤出发出的辅音 4)鼻音:口腔通路阻塞,软腭和小舌下垂,气流从鼻腔通过而发出 5)边音:口腔中间通路阻塞,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而发出的辅音3. 按发音时有无送气段分为 2 类1)送气音:发辅音时有送气段的叫送气音p t k2)不送气音:发辅音时没有送气段的叫不送气音b d g4. 按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分为 2 类1)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只有4个:m n l r2)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除上述4个浊音外,其余均为清音,b p f d t g k h j q x zh ch sh z c声母练习练习:(注意:清音与浊音;送气与不送气;舌位;口形)b:b` (八) bù (不) b0n (本) bi2o (表) p:pò(破)p3 (怕) p9ng (朋) pi3o (票) m:mó(模)m9i (没) m9n (门) m2i (买) f:fó (佛) f$ (夫) f8i (飞) f1ng (房) d:d3 (大) d9 (德) d3o (到) d# (地) t:t` (他) ti1n (田) t! (题) tu@ (腿) n:n@ (你) n) (女) n2 (哪) niú (牛) l:l_ (绿) l& (路) l1i (来) li2ng (两) g:g- (个) gu`n (关) gu`ng (光) g4ng (工) k:k- (客) k2o (考) k6u (口) ku3i (快) h:h$ (忽) h9 (和) hu3 (画) h2o (好) j :j@ (几) j& (句) j#n (进) j~ng (京) q:q& (去) qi3 (恰) qu1n (全) q%n (裙) x:xu9 (学) xi2o (小) xi`n (先) xi4ng (兄) zh:z h# (志) zh- (这) zh& (住) zh4ng (中) ch:c h~ (吃) ch2n (产) ch9n (晨) ch9ng (成) sh:shí (十) sh3ng (上) s h8ng (生)shu@ (水) r:r# (日) r9n (人) rùn (润) ru2n (软) z:z# (字) z3i (在) z$n (尊) zu7 (坐) c:c! (词) c$n (村) c2o (草) cóng (从) s:s# (四) s& (宿) s2o (扫) s`n (三)零声母: 注意口形 y~ (一) y!n (银) y!ng (迎) y7ng (用)w^ (五) w6 (我) w2n (晚) w 8ng (翁) y^ (语)yuè (月) y%n (云) yu1n (园) - (饿)9r (儿) 4(哦) ê(诶)。

汉语拼音声母表

汉语拼音声母表

汉语拼音声母表拼音是汉字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汉语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拼音中的声母表更是学习拼音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汉语拼音声母表,并对各个声母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一、声母表介绍汉语拼音声母表是由21个声母组成的。

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这些声母在拼音中起到了区分不同汉字发音的作用。

二、不同声母的解释和说明1. b:拼音中用b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ba”,读音是“ba”。

2. p:拼音中用p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pa”,读音是“pa”。

3. m:拼音中用m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ma”,读音是“ma”。

4. f:拼音中用f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fa”,读音是“fa”。

5. d:拼音中用d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da”,读音是“da”。

6. t:拼音中用t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ta”,读音是“ta”。

7. n:拼音中用n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na”,读音是“na”。

8. l:拼音中用l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la”,读音是“la”。

9. g:拼音中用g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ga”,读音是“ga”。

10. k:拼音中用k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ka”,读音是“ka”。

11. h:拼音中用h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ha”,读音是“ha”。

12. j:拼音中用j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ji”,读音是“ji”。

13. q:拼音中用q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qi”,读音是“qi”。

14. x:拼音中用x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xi”,读音是“xi”。

15. zh:拼音中用zh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zhi”,读音是“zhi”。

16. ch:拼音中用ch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chi”,读音是“chi”。

17. sh:拼音中用sh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shi”,读音是“shi”。

18. r:拼音中用r来表示这个音。

例如拼音“ri”,读音是“ri”。

声母表23个声母表

声母表23个声母表

声母表23个声母表当提到普通话的声母表,通常指的是普通话拼音中的23个声母。

下面我将对这些声母进行详细介绍:1. b (bā): 发音时双唇轻轻闭合,然后突然分开,发出爆破音,类似于英语中的/b/ 音。

2. p (pā): 发音时嘴唇闭合,然后突然分开,发出爆破音,与英语中的/p/ 音相似。

3. m (mā): 发音时双唇轻轻闭合,鼻腔通过鼻音发出,类似于英语中的/m/ 音。

4. f (fā): 发音时将上齿轻轻放在下唇上,通过唇齿间的气流发出摩擦音,类似于英语中的/f/ 音。

5. d (dā): 发音时将舌尖轻轻触碰上齿龈,然后迅速离开,发出爆破音,类似于英语中的/d/ 音。

6. t (tā): 发音时舌尖轻轻触碰上齿龈,然后迅速离开,发出爆破音,与英语中的/t/ 音相似。

7. n (nā): 发音时舌尖轻轻触碰上齿龈,气流通过鼻腔发出鼻音,类似于英语中的/n/ 音。

8. l (lā): 发音时舌尖轻触上齿龈后,气流通过舌尖与上齿龈之间的空隙发出辅音音素,类似于英语中的/l/ 音。

9. g (gā): 发音时将舌后部与软腭接触,然后突然分开,发出爆破音,与英语中的/g/ 音相似。

10. k (kā): 发音时将舌后部轻轻触碰软腭,然后突然离开,发出爆破音,类似于英语中的/k/ 音。

11. h (hā): 发音时将口腔中气流压力降低,通过口腔收缩形成气流噪音,与英语中的/h/ 音相似。

12. j (jiā): 发音时先将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迅速向后撤回,使气流通过舌尖与上齿龈之间的空隙形成辅音音素,与英语中的/j/ 音相似。

13. q (qiā): 发音时先将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迅速向后撤回,使气流通过舌尖与上齿龈之间的空隙形成辅音音素,与英语中的/ch/ 音相似。

14. x (xiā): 发音时将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迅速向后撤回,使气流通过舌尖与上齿龈之间的空隙形成辅音音素,与英语中的/sh/ 音相似。

声母表26个字母

声母表26个字母

声母表26个字母一、声母表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二、发音方法简单介绍1. b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例如“爸爸(bà bà)”中的“b”。

2. p双唇紧闭,阻碍气流,再放开双唇,使气流迸出成音。

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爬山(pá shān)”中的“p”。

3. m双唇紧闭,舌头后缩,将气流逼入鼻腔,使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张开嘴,让声带颤动。

如“妈妈(mā mā)”中的“m”。

4. f以上齿接触下唇,形成窄缝阻碍气流,再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

像“丰富(fēng fù)”中的“f”。

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放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

例如“大地(dà dì)”中的“d”。

6. t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再放开舌尖,使气流迸出成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如“天空(tiān kōng)”中的“t”。

7. n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同时声带颤动。

例如“牛奶(niú nǎi)”中的“n”。

8. l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尖用力,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像“快乐(kuài lè)”中的“l”。

9. g舌根抵住软腭,阻碍气流,然后突然放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

例如“哥哥(gē ge)”中的“g”。

10. k舌根抵住软腭,阻碍气流,再放开舌根,使气流迸出成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如“可口(kě kǒu)”中的“k”。

舌根靠近软腭,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

例如“喝水(hēshuǐ)”中的“h”。

12. j舌面前部向硬腭尽量接近,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例如“姐姐(jiějie)”中的“j”。

13. q舌面前部向硬腭尽量接近,阻碍气流,再放开,使气流迸出成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26个声母和韵母表和整体认读

26个声母和韵母表和整体认读

26个声母和韵母表和整体认读汉语拼音是一种将汉字音素转写为拉丁字母的文字工具,是学习汉语拼音的基础。

其中,声母和韵母是汉语拼音的核心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26个声母和韵母表,并讨论汉语整体认读的重要性。

一、声母表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一个音节,它通常出现在音节的最前面。

汉语拼音共有26个声母,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还有一个特殊的声母是零声母。

这些声母的发音方式各不相同,学习者需要逐个进行记忆和练习。

二、韵母表韵母是声母后面的音节部分,它决定了汉语拼音中音节的开音度和韵腔。

汉语拼音共有36个韵母,它们是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韵母的发音方式也各不相同,学习者在记忆和练习时要注重口型和发音的准确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ü是一个特殊的韵母,它的发音与其他韵母不同,需要特殊的发音技巧。

三、整体认读的重要性在学习汉语拼音时,了解并熟练掌握26个声母和36个韵母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单独掌握声母和韵母并不足以准确拼读汉字。

这时就需要进行整体认读了。

整体认读是指通过组合声母和韵母来快速识别汉字的发音。

汉字的发音和发音规律是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的,通过学习整体认读,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对汉字发音的准确性和速度。

以声母和韵母表中的字母组合为例,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迅速掌握汉字的整体认读。

比如 "ba"、"bi"、"bo"、"bu" 等,通过掌握这些组合的发音规律,即可准确拼读相应的汉字。

四、实践与练习学习26个声母和36个韵母后,学习者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以提高拼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练习:1. 语音录音:将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录音下来,并反复听录音,逐渐熟悉每个字母的发音。

24声母字母表

24声母字母表

24声母字母表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是汉语拼音的三大要素,其中声母指的是以元音和辅音开头的音节,是汉语拼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汉语拼音制度规定了有24个声母字母,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yi 。

一、声母:1、辅音b、p、m、f、d、t、n、l:b:表示清爆音,发音时双唇分开,上下齿略有发出爆音时的尖端,舌位在双齿之间,声带震动。

如:ban(班),bi(比)。

p:表示清爆音,发音时双唇尽量接近,上下齿接近,舌位在上下齿之间,声带震动。

如:pan(叛),pi(皮)。

m:表示清合音,发音时双唇尽量接近,上唇显眉,下唇收起,舌位在双齿之间,唇齿表达音,声带震动。

如:man(满),mi(米)。

f:表示清爆音,发音时双唇稍微接近,上下唇稍微分开,舌位在上下齿之间,唇齿表达浊音,声带震动。

如:fan(番),fu(服)。

d:表示清爆音,发音时双唇尽量接近,上下齿略有发出爆音时的尖端,舌位在双齿之间,唇齿表达浊音,声带震动。

如:dan(但),di(底)。

t:表示清爆音,发音时双唇稍微接近,上下齿分开,舌位在上下齿之间,唇齿表达浊音,声带震动。

如:tan(叹),ti(体)。

n:表示清合音,发音时双唇尽量接近,上唇显眉,下唇收起,舌位在双齿之间,唇齿表达音,声带震动。

如:nan(难),ni(尼)。

l:表示清合音,发音时唇张得略宽,舌位在双齿之间,唇齿表达音,声带震动,发出混合清音。

如:lan(烂),li(里)。

2、辅音g、k、h、j、q、x:g:表示音,发音时双唇略张,上下齿靠的很近,舌位在双齿之间,唇齿表达浊音,舌头稍稍向上拱形,声带震动。

如:gan(赶),gu估)。

k:表示音,发音时双唇略张,上下齿略有间隔,舌位在上下齿之间,唇齿表达浊音,舌头稍稍向上拱形,声带震动。

如:kan(看),ku裤)。

h:表示音,发音时双唇几乎接触,上下齿间隔不大,舌位在上下齿之间,唇齿表达浊音,舌头稍稍向上拱形,声带震动。

16个声母表

16个声母表

16个声母表汉语拼音是中国官方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被广泛应用于拼写汉字时的音标和标注。

在汉语拼音中,一共有16个声母,无论是汉语初学者,还是进阶者,都需要对这些声母的发音、规律和特点熟悉掌握。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16个声母的相关参考内容。

1. b(bǎi)b音是爆破音,其特点是嘴唇紧闭,气流在口腔中积聚,然后突然释放,发出爆炸声。

读b音时,需要把舌尖顶在嘴底,让空气从口中迸出。

例如,百、抱、摆等。

2. p(pāng)p音也是爆破音,与b音的区别在于,读p音时舌头应该放在齿龈上,让空气从口中迸出。

例如,旁、啤、普等。

3. m(mā)m音是鼻音,气流通过口鼻共鸣产生。

读m音时,嘴唇紧闭,但鼻子要张开,使气流从鼻子中出来。

例如,妈、马、面等。

4. f(fěng)f音是摩擦音,发音时嘴唇轻松,让气流从唇齿之间摩擦产生声音。

例如,风、份、发等。

5. d(dōng)d音是爆破音,发音时舌尖放在齿龈上,气流从口中迸出。

它的特点是发音比较轻,发音结束时嘴巴要张开。

例如,东、大、地等。

6. t(tóng)t音也是爆破音,和d音的不同在于,发音时舌头放在齿龈上,嘴唇也要轻微闭合,然后迅速把舌头拿开,产生爆破声。

例如,同、特、踢等。

7. n(nǚ)n音是鼻音,和m音的区别在于发音时舌头要抬起,靠近齿龈。

例如,女、难、年等。

8. l(lǐ)l音是侧唇音,发音时嘴唇稍微张开,舌头顶住齿龈,略微弯曲,让气流从侧面排出。

例如,离、力、路等。

9. g(gǔ)g音是爆破音,其发音方式和k音相似,但要把声带震动起来,能感受到声音的震动。

例如,骨、古、观等。

10. k(kū)k音也是爆破音,发音时需要舌头放在齿龈上,然后轻微闭合嘴唇,产生压力,然后迅速打开嘴巴,让气流从口中迸出。

例如,苦、看、科等。

11. h(hé)h音是摩擦音,和f音的区别在于,h音是从喉咙中产生的,需要把气流从喉咙中挤出,嘴唇张开状。

例如,和、花、好等。

汉语拼音字母表及发音方法完整版

汉语拼音字母表及发音方法完整版

汉语拼音字母表及发音方法完整版汉语拼音是中国国家通用的罗马字拼写方法,用于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表示。

它是学习和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也是汉语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您介绍汉语拼音字母表及其发音方法。

一、声母表汉语拼音共有23个声母,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一个音节,它们的发音特点如下:1. 清辅音:声带不振动,声音清脆。

b、p、m、f、d、t、n、l2. 浊辅音:声带振动,声音较浑厚。

g、k、h、j、q、x、zh、ch、sh、r、z、c、s3. 半元音:不独立成音节,多由其他音与之合并。

y、w二、韵母表汉语拼音共有36个韵母,它们分别是: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ia、iao、ie、iu、ian、uan、üan、iang、uang、üe、üan。

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二个音节,它们的发音特点如下:1. 单元音:发音单纯,没有滑音。

a、o、e、i、u、ü2. 复元音:由两个元音合并而成,其中ü为特殊符号,由u和i合并而成,读音接近英文中的"iou"。

ai、ei、ui、ao、ou、iu、ie、üe、er3. 鼻韵母:声音通过鼻腔发出。

an、en、in、un、ün4. 元音加声母:前面带有辅音的元音。

ang、eng、ing、ong5. 复韵母:由韵母和鼻韵母组合而成。

ian、uan、üan、iang、uang、üe三、声调汉语拼音中有四个基本声调,分别用数字1-4表示,还有一个轻声用5表示。

声调是汉语中的音调,它能改变一个字的意思,以下是声调的发音方法:1. 高平声(第一声):声调平稳高扬。

汉语拼音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汉语拼音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汉语拼音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汉语拼音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汉语拼音是用拉丁字母来书写汉字发音的一种方法。

它采用了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来表示汉字的发音,并且还有一些整体认读的音节。

下面将分别介绍汉语拼音的声母表、韵母表以及整体认读音节表。

一、声母表汉语拼音的声母表有21个声母,分别是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b、p、m和f是唇音,发音时唇部用力。

d、t、n和l是舌尖音,发音时舌尖靠上齿龈。

g、k和h是喉音,发音时声带振动。

j、q和x是软腭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腭。

zh、ch和sh是舌面音,发音时舌面抵住硬腭。

r是齿舌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

z、c和s是舌尖音,发音时舌尖抵住龈尖。

二、韵母表汉语拼音的韵母表分为21个单韵母和35个复韵母。

单韵母有:a、o、e、i、u、ü和ê。

复韵母有: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iong、iang、uang。

其中,声母i、u和ü可以与所有的韵母搭配。

三、整体认读音节表整体认读是指一些汉字发音不按照声母和韵母的组合规则,而是直接用一个拼音音节来表示的。

整体认读音节表如下:的、地、得、蒂、迪、底、狄、第、笛、敌、涤、嫡、低、滴、穸、砥、谛、嘀、邸、棣、翟、氐、娣、籴、诋、抵、柢、觌、荻、觅、唧、嗲。

这是整体认读音节表的一部分,其中有些音节是直接取自字的发音,有些音节则是根据字形或意义等特殊规则确定的。

总结:以上是汉语拼音的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的介绍。

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些音节是学习和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对汉语拼音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习和使用汉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26个声母和韵母表

26个声母和韵母表

26个声母和韵母表声母和韵母是语言学上对音节的组成部分进行分类研究的重要概念。

在汉语拼音系统中,常常将声母和韵母结合起来,用来表示汉字的发音。

声母指的是汉字在音节中的辅音部分,而韵母则是指汉字在音节中的元音部分。

在汉语中,共有26个声母和韵母,下面将对这些声母和韵母进行详细介绍。

1.声母表汉语中的声母有21个,分别为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这些声母用来表示辅音的发音,不带有元音部分。

2.韵母表汉语中的韵母有5个单元音和20个复韵母。

单元音指的是单独成音节的元音,而复韵母则是由韵母和一个或多个辅音构成的。

2.1 单元音单元音包括a、o、e、i、u,分别表示a音、o音、e音、i音、u 音。

2.2 复韵母复韵母是由韵母和辅音构成的音节,共有20个,分别为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iong、iang。

以上是汉语拼音系统中的26个声母和韵母表。

汉语拼音是用来标注汉字发音的一种方式,通过组合声母和韵母可以准确地表示出汉字的读音。

掌握声母和韵母表对于学习汉语拼音和正确发音非常重要。

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我们需要注意每个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

不同的声母和韵母之间在发音上会有一些规律和区别。

对于声母来说,有些声母是浊音,如b、d、g等,这些声母发音时带有一定的气流摩擦,而有些声母是清音,如p、t、k等,这些声母发音时没有气流摩擦。

韵母的发音则遵循一定的规律。

例如,a音在韵母前面的时候发开口音,而在韵母后面的时候发合口音;e音在韵母前面的时候发尖音,而在韵母后面的时候发圆音。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复韵母的发音规则。

有些复韵母中的辅音部分需要发浊音,如-ian、-uan、-ing等,而有些则需要发清音,如-uai、-uei等。

当我们掌握了以上的声母和韵母表,并且了解了它们的发音规律,就能够更准确地标注和发出每个汉字的读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母简介
汉语的声母组成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不同的面貌(时间上演变),同时正统的语音又影响不同的地域的方音的发展(空间上的差异),彼此间(不同时代的声母表,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方言声母表)有着系统性的变化和联系(即不同方音或历史语音间,有整齐的声母转换和替代关系)。

[1]
编辑本段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中的声母
声母表
b 玻p 坡m 摸 f 佛
d 得t 特n 讷l 勒
g 哥k 科h 喝x 希
j 基q 欺w 屋y 一
zh 知ch 吃sh 诗r 日
z 资 c 雌s 思
1.y、yu、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u的改写,不应划入声母。

2.韵尾ng属于鼻辅音,但普通话发音系统中,此音不再作为首辅音,故不在普通话声母的范畴,但在一些方言中,可能以声母形式出现。

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①双唇音:b p m(3个)
②唇齿音:f(1个)
③舌尖前音:z c s(3个)
④舌尖中音:d t n l(4个)
⑤舌尖后音:zh ch sh r(4个)
⑥舌面音:j q x(3个)
⑦舌根音:ɡ k h(3个)
2.按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
3.(1)阻碍方式
4.①塞音:b p d t ɡ k(6个)
5.②塞擦音:z c zh ch j q(6个)
6.③擦音:f h s sh r x(6个)
7.④鼻音:m n(2个)
8.⑤边音:l(1个)
9.(2)声带是否颤动
10.①清音(不颤动):b p f d ……(17个)
11.②浊音(颤动):m n l r (4个)
12.(3)气流的强弱
13.①送气音:p t k c ch q(6个)
14.②不送气音:b d ɡ z zh j(6个) 21个辅音声母总起来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四个方面去描写,将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形成各个声母的“名称”。

其公式:名称=部位+气流+声带+阻碍方式如: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 双唇送气清塞音m 双唇浊鼻音 f 唇齿清擦音
声母的发音
要区分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声母的本音是声母本来的音值,不带元音。

声母的呼读音是声母后面带上一个元音而成的音。

如:bo,po,mo,f o,de,te,ne,le ……
声母辨正
1.z c s 舌尖前音z c s,山东不少地区发音时,舌尖伸出放在上下齿之间,成了齿间音。

普通话没有齿间音,矫正时,应上下齿轻轻咬合,阻止舌尖的外伸,从而发出纯正的舌尖前音。

东北部分地区,平翘相混,把部分z c s的音发成zh ch sh。

2.zh ch sh 舌尖后音zh ch sh,山东的一些方言区容易发成舌叶音。

即舌前边缘跟上齿齿龈接触,舌尖脱离硬腭,舌面前部向硬腭抬起靠拢,舌面凹下形成一个小孔道,嘴唇略向前突出,这样发出的音叫舌叶音。

矫正时,应将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发出纯正的舌尖后音。

小孔道,嘴唇略向前突出,这样发出的音叫舌叶音.矫正时,应将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发出纯正的舌尖后音。

长江以南绝大部分地区、山东济宁、东北部分地区,大多将翘舌音zh ch sh发成平舌音z c s.如何发好翘舌音难度较大,尤其南方地区,长期发音习惯很少将舌尖翘起,使得舌尖不那么灵活。

练习翘舌音,必须改变以往习惯,反复使舌尖上抬,按照发音要领,准确发出zh ch sh,其次要掌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有些同学能够练习发好声母zh ch sh,但发具体音节时,又会出错,其原因是不清楚哪些字读翘舌音,哪些字读平舌音。

下面提供几种方法,试着练习:
①记少不记多普通话舌尖前音的字比起舌尖后音的字要少,那么记住平舌音的字,采用排除法,其余便都是翘舌音了。

②偏旁类推法汉语一些相同偏旁的字,读音大致相近,如:朱zhū珠株蛛、贞zhēn 侦祯桢、直zhi值植殖、宗zōnɡ综棕踪、厕ce侧测恻、才cai财材等。

③留心听广播凡事就怕用心,若能细心将播音主持的发音与自己的发音进行比较,将差距较大的音用小本子记下来,日积月累,你的翘舌音音准定能有所提高。

3.j q x 普通话j q x是舌面音,人们常叫团音。

而全国许多地区将j q x分读为两类不同的音即尖团音,这是从古汉语沿袭下来的,我国由南到北许多地区将一部分j q x发成接近z c s的音,例如:常把“进修”读作“zinsiu”、“新鲜”读作“sinsian”、“秋千”读作“ciucian”。

解决的办法:将习惯读成尖音的字词改为团音。

如果意识不到,可将j q x类声母的字词,自己发音录到随身听里,然后播放,如能听出尖音,就可以逐步加以改正。

4.f h 有些地区发音时容易把f与h相混,例如把“反对”读作“huǎndui”、“斧头”读作“hǔtou”、“开花”读作“kāifā”、“荒山”读作“fānɡshān”。

纠正的办法:
①声旁类推法同声旁字的声母与声旁本身的声母一般是一致的,记住了声旁字的声母,就可以类推出同声旁一系列字的声母。

例如:“方”的声母是f,以方为声旁的“放、房、防、纺、芳、访、仿、妨、肪、邡、枋、舫”等字的声母都是f;“化”的声母是h,如“花、哗、华、铧”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记住几乎所有的形声字。

②利用声韵配合记忆普通话中f不跟ai相拼,在相关方言区中念“fai”的,普通话中大多念“huai”,如“坏、怀、槐”等。

5.n l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将n与l相混,如“男女”读作“lanlǚ”、“努力”读作“lǔli”、“蓝色”读作“nanse”、“流连”读作“niunian”、“湖南”读作“fulan”。

纠正的方法:首先区分n与l的发音方法不同,n是鼻音,l是边音;其次做听辨音练习,从听觉上区别n声母音节和l 声母音节,然后读词语对比训练;第三记住哪些是n声母字,哪些是l声母的字。

6.r r是舌尖后浊擦音.一些地区的方言中,有的将r 发成i,如“热”读作“ye”、“日”读作“yi”、“肉”读作“you”,有的将r发成l,如“融”读作“long”、“然”读作“lan”、“让”读作“lang”,有的将r发成z,如“人”读作“zen”、“认”读作zen、“容”读作zong。

纠正的方法,首先要把握准r声母的发音要领,将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气流振动声带,从成阻部位的窄缝中摩擦成声,反复练习,养成发r声母的习惯;其次要掌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分清楚哪些字读r声母,也可强化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