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圆的认识用圆设计漂亮的图案
圆的认识ppt课件
管道
在建筑和家庭装修中,圆形管道通常被用来 连接水管、电线和暖气管道等,因为这种形 状可以保证液体或气体流畅地流动,减少堵 塞和磨损。
艺术中的圆的应用
雕塑
许多雕塑作品如球体、花瓶和头 像等都采用圆形设计,因为这种 形状可以增强作品的美感和立体
对未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圆的展望
01
深入研究圆的性质
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圆的性质, 包括圆与其他图形的联系和区 别,以及圆在各种不同情况下 的表现。
02
探讨圆的实际应用
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探索 圆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如建 筑设计、机械设计、包装设计 等。
03
圆的拓展学习
学习与圆有关的其他知识,如 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以更 全面地了解圆的性质和应用。
平面图形。
圆的相关公式和定理
圆的中心位置由圆心决定,圆心到圆周上任 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圆的面积和周长与半 径有关,半径越大,面积和周长也越大。
圆的性质
包括圆的周长公式(C=2πr)、圆的面积公 式(S=πr²)以及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等
。
圆的应用
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车轮、 方向盘、钟表等都采用了圆形的形状,因为 它具有旋转不变性和对称性。
04
发展圆的创新应用
通过研究和创新,发展更多具 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圆的应用 ,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使用铅笔和尺子,从圆心 开始,以确定的半径为长 度,绘制出一条弧线。
完成绘制
在完成绘制后,检查是否 符合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使用代码绘制圆
定义圆心和半径
2024年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完美版课件
2024年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2024年《美术》教材第七章《圆形的世界》第二节“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圆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圆形图案的设计方法,学会运用圆形组合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图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运用不同的圆形组合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圆形组合设计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图案。
教学重点: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圆形组合创作图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圆形图案设计案例、彩色笔、画纸等。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运用圆形设计的美丽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新课讲解:(1)介绍圆形的基本特点,如形状、线条、面积等。
(2)讲解圆形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展示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美感。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尝试运用圆形组合设计简单的图案。
(2)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3)学生相互展示、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4. 随堂练习:(1)布置一道运用圆形设计的练习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2. 内容:(1)圆形的基本特点(2)圆形图案设计方法与技巧(3)创意设计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圆形组合设计一幅富有创意和美感的图案。
2. 答案要求:图案具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线条流畅,美观大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圆形图案设计的兴趣浓厚,实践环节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设计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创意不足、色彩搭配不合理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完美版课件
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美术》第五册第四章“平面构成”,具体内容为“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利用圆形进行创意图案设计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运用圆形进行创意设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圆形进行创意设计,使作品具有独特性和美感。
教学重点: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圆形进行图案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圆形图案设计案例、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圆形图案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运用圆形进行设计的?2. 讲解:讲解圆形的基本特点,如完整性、对称性、曲线美等,并结合实例分析如何运用圆形进行创意设计。
(1)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大圆形。
(2)在大圆形内画若干小圆形,注意大小、位置和曲线路径的变化。
(3)运用画笔、颜料等对圆形进行装饰,如填充颜色、勾勒线条等。
(4)根据设计需求,可对圆形进行组合、切割、重叠等创意处理。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圆形进行图案设计。
(1)用圆形设计一幅具有对称美的图案。
(2)用圆形设计一幅具有曲线美的图案。
六、板书设计1. 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2. 内容:(1)圆形的基本特点:完整性、对称性、曲线美(2)圆形图案设计的步骤:画圆形、装饰、创意处理(3)例题讲解:对称美、曲线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图案。
2. 答案:(1)作品要求:具有创意、美观、独特性(2)作品形式: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运用圆形进行创意设计。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页圆的认识二。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1、圆的`特征。
2、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实践操作。
1、折一折。
每人准备一个圆,请同学们想办法找出圆心。
2、小组活动:剪几个圆,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3、汇报: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结: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r=d/2。
二、尝试练习。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长方形:2条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圆:无数条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实际测量,集体交流。
5、练一练第五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使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全课小结。
学生在掌握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存在问题: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
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2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在前面所学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的轴对称特性。
利用圆形设计图案
《圆的认识—利用圆设计图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在画图的过程中提高画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过程与方法:作能力。
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结合上节课所学有关圆的基本特征,利用圆设计漂亮的图案。
【教学难点】在利用圆设计图案时,确定所要画的圆的圆心与半径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材分析】加之前一节课对圆的基关于圆学生在以前就已经有了很多的感性认识经验,所以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利用圆设计图案这本特征又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圆的理性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及时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动手画圆的技能。
本节课应该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动手操作。
【课时安排】课时 1【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平面图形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都是平面:师其实我们刚刚认识的圆形也是平面设计师喜设计师最擅用的基本构图元素,欢用的,大家想不想做一次设计师,用圆形设计一些图案呢?让我们一起去)课件第一张出示课题,第二、三张出示示例图片看一看吧。
(.师:大家看到的这些图案都是由基本图形圆构成的,你也想用圆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二、出示例题,探究画法。
.出示例题。
(出示第四张课件)1用圆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
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师:(出示第四张课件)步画出来的。
.探究画法。
2请同学们拿出圆规和尺子在练习纸上试一试能否画出这么漂亮的图案呢。
师:生尝试后,教师选择典型性错误在黑板上展示,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位同学在设计图案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有什么办法(出示第五张课件)可以帮助一下他?生:他画的圆太大了。
师:太大了?噢,这说明要完成图形,对圆的大小有要求。
那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生:半径。
师:说的有道理,下面请看屏幕,通过观察分解图,你能确定圆的半径吗?(出示第六张课件)生:可以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小圆的直径。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利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课件PPT7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利用圆规和直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的图案吗?试 试看。
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 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
1.利用圆规和直尺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 案,作图的关键 是确定圆心和半径。 2.有时为了设计方便,还可先添加一些辅助 线。如果能利用圆的对称性(圆有无数条对 称轴),再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幅漂亮而有 创意的作品就诞生了。
课堂总结
你知道上面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说说你的方 法。
课后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画一 画,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漂亮。 2.完成本节课的配套练习。
第2课时 利用圆设计图案
课题导入
课题导入
新课探究
例
怎样用圆规和直尺画出 这个漂亮的图形呢?
新课探究
例
先确定圆的半径 和圆心
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帮助他?
新课探究
例
分解图
?
新课探究
因为同一个圆内所 有半径都相等,所 以只要找到正方形 边长的中点,也就 找到了圆心的位置。
学以致用Biblioteka 交流展示,作品欣赏
xx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doc
XX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和画圆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经历“猜想一验证—归纳”的过程,认识圆周率;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能正确、灵活地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探究问题的乐趣,增强应用意识;通过介绍圆周率等数学史料,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圆的认识。
圆是最常见的图形之一,它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之一。
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出示一组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当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时,这个正多边形就会越来越接近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要做到不拖沓,点到为止。
关于画圆,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学生借助一些圆形实物画圆, 这样画圆有两个目的:其一,从用眼看,用嘴说,到动手画,让学生逐步感知圆的特点;其二,为进一步认识圆心创造研究材料。
第二个层次,为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创造研究材料。
第三个层次是用圆规画圆,体会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等。
在学生操作时,老师要给学生指出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
2.该推理时要推理,不要一味地从操作学具做起。
教学“认识圆”,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练一练”等活动中认识圆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所有认识都要从动手开始,该推理时就要推理,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对“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的认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3圆的认识——设计图案-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3 圆的认识——设计图案-西师大版本教案针对六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1章3节《圆的认识——设计图案》内容设计。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圆,以及圆的性质并且能够通过圆的性质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教学目标如下:•认识圆,掌握圆的概念和性质。
•学会运用圆的性质设计图案,锻炼创造力和审美观。
•增进小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
2.教具:纸和笔等,圆规和量角器。
3.可能会用到的知识:角的概念及其度量、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如对角线互相垂直、平行四边形的边的长度相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让学生观察课室内的圆形物品,比如圆桌、圆形稻草帽、手表等等,让学生谈谈对圆的认知,收集学生的答案。
2.投影展示图片,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并找出圆和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
二、巩固知识1.给出一些半径不同的圆的图形,让学生利用圆规量出每个圆的半径,并把结果填到表格里。
圆的编号123半径2.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研究:–两条半径的和是否等于圆的周长?–两个圆相切时,接触点与圆心和半径的关系是什么?–如果连接两个相切的圆心,会得到什么形状?三、拓展应用1.完成以下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设计图案。
–假设有五个一样大的圆,在平面上随意排列,他们最多能够组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利用半径相等的两个圆,设计一个类似于羽毛球/保龄球的形状。
2.把学生分成小组,在给出的一张纸上,让他们协作设计一个用圆、直线、弧线、三角形或矩形组成的图案,并解释图案的特点和设计过程。
每个组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来展示创造力,同时也学习到了团队合作。
课后作业1.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主要是圆的性质。
2.继续思考如何运用圆的性质设计图案。
3.自行设计一幅图案,并使用圆规和量角器进行绘制。
课堂评价1.学生的回答和思考是否切合课程内容,参与度如何?2.课上小组设计的图案是否比较特别有创意?是否具有一定的美观度?3.通过对圆性质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自行从现实事例中发现圆的影子,比如早上的太阳和白天的球类等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 第2课时 用圆设计图案 教学课件 (2)
1.先画一个圆。 2.在圆上画两条经过圆心并且互 相垂直的直线。 3.依次连接对称轴与圆的4个交点。 4.以正方形一条边的一半为半径, 画一个过大圆圆心的半圆。 5.同样的方法依次画4个半圆。
四、实践运用
[教科书P59 练习十三 第10题]
1.利用圆规和三角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的图形吗? 试试看。
3.14×[(30÷2+5)2-(30÷2)2 ]=549.5(m2) 答:面积增加了549.5m2。
3. 如下图所示,图形的中间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整个图形 的周长是51.4 cm,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由图可知,圆的周长加两个直径的 长度为这个图形的周长,是51.4cm。 51.4÷( 3.14 +2)=10(cm) 3.14×(10÷2)2+10×10=178.5(cm2)
答:这个圆的面积是314cm2。
以题为例,积累经验
1.用10m长的铁条做直径是50cm的圆形铁环,最多 可以做多少个?[选自教材P76 练习十七 第3题]
C=πd=3.14× 50=157(cm)=1.57m 10÷1.57≈6(个)
答:最多可以做6个。
易错点:余料不够做一个铁环,结果采用“去尾法”取整。
C=2πr =3.14× 2× 5 =31.4(m)
31.4÷ 2=15.7(m) 答:需要15.7m长的栅栏。
1.一个羊圈依墙而建,呈半圆形,半径是5m。
(1)修这个羊圈需要多长的栅栏?
(2)如果要扩建这个羊圈,把它的直径增加2m,羊
圈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R=5+2÷ 2=6(m) S=(πR2-πr2)÷ 2
2.儿童乐园要修建一个圆形旋转木马游乐设施,圆的直径 是8m,周边还要留出1m宽的小路,并在外侧围上栏杆。 栏杆内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选自教材P76 练习十七 第4题]
六年级数学《利用圆设计图案》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教学反思
圆是个神奇的平面图形,中国人认为,圆代表美满、团圆。
在学习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圆》之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感受圆的特征,体会图形的变换,增强空间观念,提高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安溪县第十一小学六年级9班的学
生们开展了小小设计师——利用圆设计美丽图案的实践活动。
利用圆设计图案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圆规画圆的技能,促进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又能让学
生在用尺规画出漂亮图案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
力,学会欣赏数学的美,培养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课后实践作业丰富了作业设计,让学生“玩”起来,“学”进去,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增强了作业的层次性、选择性、趣味性。
但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部分学生存在画圆有困难,对圆规的使用不够熟练,因此在本课前最好能先多利用时间让学生熟练画圆。
六年级数学上册5圆1圆的认识第2课时用圆设计图案课件新人教版
a.a〔.×〕
a. 3.解比
例
a. 〔1〕1 :5 = x : 9
36
a.解 5 :6
x=9
1 3
x=3 5 6
x= 18 5
a. 〔2〕8 = 0 . 4
21 x a:.解8x=210.4
x=8.48
x=1.05
a.4.依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 , 并且解比例。
a.〔1〕12 a.与x的比等于43 与18 的比。
a.〔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 如果已 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 , 能不能求出这个 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
a.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 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 铁塔的模型 , 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 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
a.解 : 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 x m。
a.b议. 一议ax.:怎:32样0=求1:比10例中的未知数 ?
a.做一做
a. 1.解比例。 a. 〔1〕x : 10 1 : 1
43
a. 〔2〕0.4:x1.2:2
a. 〔3〕1 2 3
2 .4 x
x 7.5 x 2
3 x 0.6
a. 2. 餐馆给餐具消毒 , 要用100ml消 毒液配成消毒水 , 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 是1:150 , 应加入水多少毫升?
a.解 : 设应加水 x ml
b. 100:x=1:150
c.
x=150×100
d.
x=15000
a.答 : 应加水15000ml。
a. 解比例2 . 4 = 6
1 .5 x
a.解 : a.x
=
×6
a.x a.〔 〕×〔a.6 〕
=
a.〔
a.x a.〔〕 〕
《圆的认识》圆PPT优秀教学课件
04
圆的综合应用举例
求解切线方程问题
切线定义及性质
典型例题解析
回顾切线定义,阐述切线与半径垂直 的性质。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切线方程问题,详 细解析求解过程。
切线方程求解方法
通过圆心坐标和切线斜率,利用点斜 式或斜截式求解切线方程。
求解切线长问题
切线长定义及性质
回顾切线长定义,阐述切线与半 径、切线长与弦长的关系。
圆心、半径和直径
01
02
03
圆心
圆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
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 的线段,用字母r表示。
直径
通过圆心且两端点都在圆 上的线段,用字母d表示, 且d=2r。
圆的周长与面积
圆的周长
围绕圆形绘制的线的长度,计算公 式为C=2πr或C=πd。
圆的面积
圆形所占平面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S=πr²。
半径
03
一般方程中,半径$r=frac{sqrt{D^{2}+E^{2}-4F}}{2}$。
圆的参数方程
01 02
定义
以点$O(a,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为 $left{ begin{array}{l} x=a+rcostheta y=b+rsintheta end{array} right.$,其中$theta$为参数。
求解割线性质问题
割线性质概述
总结割线的性质,如割 线与半径的关系、割线 定理等。
割线性质应用
利用割线性质解决与圆 相关的角度、长度等问 题。
典型例题解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割线 性质问题,详细解析求 解过程。
05
与圆相关的数学问题拓展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推导及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全套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全套教案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和画圆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认识圆周率;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能正确、灵活地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探究问题的乐趣,增强应用意识;通过介绍圆周率等数学史料,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1.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圆的认识。
圆是最常见的图形之一,它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之一。
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出示一组图(5个正多边形和1个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当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时,这个正多边形就会越来越接近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要做到不拖沓,点到为止。
关于画圆,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学生借助一些圆形实物画圆,这样画圆有两个目的:其一,从用眼看,用嘴说,到动手画,让学生逐步感知圆的特点;其二,为进一步认识圆心创造研究材料。
第二个层次,为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创造研究材料。
第三个层次是用圆规画圆,体会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等。
在学生操作时,老师要给学生指出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
2.该推理时要推理,不要一味地从操作学具做起。
讲授“认识圆”,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练一练”等活动中认识圆的特征及各局部的称号。
但这其实不是说,学生的一切认识都要从着手入手下手,该推理时就要推理,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常识,建立起常识之间的联系,如对“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的认识。
13.注意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综合应用。
5.1.1 圆的认识和用圆规画图-六年级上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 线段叫作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 上的线段叫作直径。
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作圆心,一般用字母 O 表示。
想一想 下列线段是直径吗?
不是直径
· O
是直径
不是直径
小组合作
1.用圆规画几个不同大小的圆, 剪下来。
2.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 一量。
3.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定点 圆心
决定位置
直径d 圆心·O
定长 半径 决定大小
同圆(等圆)
无数条
d =2r
r
=
1 2
d
旋转 直径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小组合作 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如何用实物或者
学具画圆。 2.动手画一画。 3.在小组内分享作品。
用实物画圆
用三角尺画圆
用线绳画圆
用一根线绳绑在两支铅笔上,线的 一端固定在一个点上,拉紧线绳,把 另一端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用圆规画圆
① 定长(半径)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 脚间的距离(以3厘米为例)。
用圆规画圆
① 定长(半径)
② 定点(圆心) 把带有针尖的一 只脚固定在一点 (即圆心)上。
用圆规画圆
① 定长(半径) ② 定点(圆心) ③ 旋转(一只 脚旋转一周)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画圆?为什么?
圆规可以画任意大小的圆。
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 ·O 直径d 圆心
选自教材第56页做一做第1题
2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 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d
o
r 2cm
选自教材第56页做一做第2题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案及反思-【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让“以生为本”不仅仅只是口号——《利用圆设计图案》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59页利用圆设计图案及第61页练习十三第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利用圆设计图案,加深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2.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提高画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
3.学会欣赏数学的美,培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圆设计图案,确定圆心与半径。
课前思考:《利用圆设计图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新增的内容,按照以往的常规上法,先复习圆的认识的基础知识,再出示一些用圆规和直尺设计出的美丽图案,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接着让学生看课件或看教材的分解图示,了解运用圆规和直尺画出例图的过程,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例图,再进行拓展,创作新图。
这样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味灌输,表面上过程顺利,看似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学生动手画例图的时候胆怯,耗时长。
学生只学会了画这一幅例图,没有切实掌握运用圆设计图案的方法,不会举一反三。
表现在独立创作畏难情绪大,创作欲低下,创作的作品一般。
在《运用圆设计图案》这一课上,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让“以生为本”不仅仅是口号,把课堂真的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创作欲。
本人做了以下尝试: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情引新1、回忆旧知,启发思考: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知道了圆的哪些知识?生:我知道了圆是曲线图形,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同一个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欣赏图案,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一组图案,学生欣赏,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师:一个圆很单调,许多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师:这些图案都是利用圆设计出来的,你想用圆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设计意图:呈现用圆为基本图形设计出的各种图案,通过图形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其中第4幅图是教材的例图,它比较简单,易于学生观察图案的构成方式,有利于新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你知道上面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说说你的方法。
龙感湖中心小学——和谐绿洲
实验 先把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
用剪刀剪下来,再把纸打开,看一看能得到 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更多全套课件免费下载: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 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
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长方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方形
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 条对称轴?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做
+ 一
做
F
+
无数条
利用圆设计图案
怎样用圆规和直尺画出 这个漂亮的图形呢?
先确定圆的半径 和圆心
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帮助他?
二、画法探究
?
利用圆规和直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 的图案吗?试试看。
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它有几条对称轴?
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平面图形中有也轴有对轴称对图称形图吗形?!
不是轴对称图形
无
数
不是轴对称图形
条
不是轴对称图形
1.量一量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 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 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