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报刊为什么没有演变成近代报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报刊为什么没有演变成近代报刊

摘要: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璀璨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报刊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部分,经历了近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先后诞生了邸报、小报和京报等类型。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印刷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古代报刊并没有演变成近代报刊,而是一步步走向了消亡、最后惨遭淘汰的地步。

关键词:报刊封建专制演变信息文化大众传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璀璨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报刊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部分,经历了近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先后诞生了邸报、小报和京报等类型。然而,中国古代的报刊起源甚早,但发展缓慢,到了近代仍处在很低的发展水平。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印刷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古代报刊并没有演变成近代报刊,而是一步步走向了消亡、最后惨遭淘汰的地步。

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悠久,内容的丰富,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中国古代报纸,从唐至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邸报、小报和报房京报等类报纸。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的开元杂报,不仅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唐代两份“敦煌进奏院状”,距今 1 2 0 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的原始状态的报纸。北宋末年出现的印刷报纸,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报纸;宋代小报可以说是民营报纸,或多或少反映了一些表达民意的内容。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种由朝廷邸报派生出来的民营印刷发行的《京报》,《京报》与邸报比较是一大进步,它把千年以来只在官吏中内部发行的邸报“参考消息”,演变成了具有商品特征的大众传播工具,扩大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是明清时期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一大进步。但是,正如近代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一样,近代报纸也没能在近代中国产生,我国的近代报纸是随着西方的殖民侵略而产生的。马克斯·韦伯说:“印刷在中国古已有之。但是印刷的文献,即仅为印刷而设计并且仅能通过印刷得到的文献,尤其是报纸和期刊,却只见于西方。”古老的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但无论是唐代的邸报,还是明清的京报,历史发展近千年,始终没有摆脱“官文书”的特征,仅仅满足于抄录宫门钞、谕旨和奏章。早期近代报纸并不是由中国古代的报纸演变而来,而是外国传教士独立创办的。中国古代报纸之所以没有演变为近代报纸,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印刷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正是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中国古代报纸最终走向消亡。

中国古代报刊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封建统治阶级对新闻传播进行严厉控制,古代报纸只能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办报者从官员扩展到私人,并进而成为社会上一种行业;从官办为主到以民办为主,从类似新闻信件的手抄品到活字印刷的小册子,从非卖品到沿街叫卖收费订阅,总趋势是逐渐进步的。但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官方的邸报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喉舌和御用的宣传工具;民办的小报和京报,要在严格控制下活动,没有言论自由。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掌握传播媒介,控制舆论工具,限制言论出版自

由的历史。

第二,中国古代报刊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是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的。经济的自足必然导致生产经营的封闭,没有商品流通就不会有商品信息的需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封闭自足的经济上产生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生活、封闭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状态,在这样的土壤上,很难产生对信息的数量和时效的要求,作为其商业化承载体的近代化报纸就更难出现了。同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滋生重农抑商,重文轻商的思想。古代中国的主流意识是反商业经济的,闭关锁国是其极致表现。我国古代报纸的政治性太浓,主要报道政治、军事动态,经济新闻的消息几乎没有,整个社会都觉得邸报刊登过多的经济新闻是非常可笑的,认为经商同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不相容的。“学而优则仕”,而不是经商,发展经济。这样导致有商业信息需要的从事生产的人不懂文字,而懂文字的读书人、士大夫一族又不屑于商业。以商业化信息提供者为标志身份的近代化报刊就没有了发生发展的理由。

第三,受雕版印刷术的束缚。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全套金属活字印刷系统,完全符合现代报刊的出版要求。而在中国,一直到晚清,活字印刷却始终没能进入主流,雕版印刷,一直占据强势地位。活字印刷的特点是成本低廉,印刷迅捷,而雕版印刷费时费钱,要用来印刷生产现代报纸,几乎是不可能的。传统印刷工艺技术的制约,使得报刊不能快速出版,也不能扩大发行量。这是因为报刊的印刷不同于书籍印刷,有着较强的时效性,需要尽快出版发行。传统的雕版印刷显然不能适应。再者,雕版印刷费工费时。雕版宜于存版重印,许多经典古籍都是雕版印刷。而报刊是一次性印刷品,印后不再重印。由于速度、经济的制约,雕版印刷不适宜于报刊印刷。采用活字版印刷方为上策。可中国文字数量庞大,加上常用字的重复使用,必须模刻很多字模。活字制作始终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上,木活字因为材料为木质,较易磨损。造字排板的成本就太高,不如雕版可以保存,随时按需要印刷。明末清初,也开始制造金属活字,但是难度极大,如重复的同一个字,差异明显。即便使用活字,也是手工印刷,与雕版印刷工艺差别不大。这种泥活字、金属活字也不可能闯入近代印刷报刊的领域。中国人没有找到一种适宜浇铸活字的金属合金、适合快速印刷的油墨以及机械动力,像谷登堡所使用的那样。所以,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于报刊的多次的长期的大量印刷无多大作为。

第四,需求量过小限制了中国古代报刊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对报刊的需求量不大。首先,在古代民间,时事传播途径主要依靠日常的娱乐方式,普通市民的大多数历史常识、时事消息,都来自说书场和刊行的戏文小说里面。对极具时效性的新闻作小说戏文式的舒缓解读,表明整个社会对昨日的追忆与向往超过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是有悖于近代新闻精神的。其次,在社会上层,四书五经垄断了无数读书人的大脑,而没有精英分子对世界做出深度的关注和思考。中国智识阶层都成了书斋学者,当然也就没有能力创办出需要广阔视野和现世关怀的近代报刊;再者,中国的封建文化意识根深蒂固,读书毕竟是少数人的事情,社会对书籍、报刊的需求往往是少量的需求。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读书不看报,文化传播的需求小,大众文化素质就不能提高;大众文化素质不高,更不想读书看报,文化传播的需求就更难增长。而活字印刷只有当书的印数达到相当数量,才能显示出优越性。因为没有市场的压力、消费的需求,传统印刷术便没有革新的动力。报刊需求量规模过小,因而也就限制了中国古代报刊向近代报刊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