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及其意味辩释
对道德形而上学道德理解
对形而上道德的理解姓名:王炎波学号:1105009 学院:经济学院专业:财政学年级:11级关键词:自由先验性物自体世界摘要:康德的形而上学道德是基于自由基础上的意志的规律,没有自由的选择,没有自由的主动因,也就没有任何的责任和道德可言。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自由的意志都愿意服从自由的意志的规律,这一部分对道德规律的屈服也必然来自形而上的、先验性的,而不是从任何的经验的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大众道德。
很显然,道德是一个好的东西(Goods),只有理性才可以赋予一个人以道德的能力,这一部分理性的特性则来自于现象世界背后的完美的物自体的世界,这是完美的上帝绝对体现。
基于对康德《到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学习,对康德道德哲学有三点感想,感受颇深,便以此为纲要浅薄的陈述对道德的理解:道德存在的基础----自由道德先验性与非经验性道德神圣的上帝意志-----现象世界与物自体世界道德的存在首先是对于人来说的,而且好像是仅仅只对于人来说的。
假如这句话反映出来的认知真正符合了道德的实际情况,那么就可以说人在这方面相对于其它任何生物或者非生物具有某种特殊性-----理性,也就是说人凭借这一理性的能力从而凭借自由选择的能力获得了体现道德的能力。
一个意志只有在自己是有选择而且是自愿主动地选择某一做法的情况下,才能称得上自己是有道德能力的。
自然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似乎没有任何的道德因素存在于其中,因此整个自然界显现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庞。
相比之下温情脉脉的人类社会总是会有各种的信条和责任,从而每个人的行为也就受到了自由地限制,为什么两者的差距这么的悬殊以使人类社会显得文明,同时使自然生物界显得野蛮起来呢?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道德是要建立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的,在人类社会中,人可以放弃一个对别人不利而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因为人是连接上帝的神性和自然的兽性的桥梁,部分的拥有理性的能力,也部分的拥有欲望主导的冲动能力,所以人显得有时候是有道德的,理性战胜了欲望和冲动,上帝赢得了人的灵魂;有时候人在选择道德的行为时显得很为难,总是在欲望和理性之间摇荡,人类的兽性还没有完全的殆灭,因此就有了拥抱魔鬼范道德错误的可能。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章读书笔记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章读书笔记》第一章:引言1.1 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章中,康德首先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进行了介绍。
道德形而上学是探讨道德原则及其基础的哲学学科,旨在寻求道德规范的根源和依据。
对于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康德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强调了道德规律的纯粹性和普遍性。
1.2 道德形而上学的重要性在引言部分,康德还阐述了道德形而上学的重要性。
他指出,道德形而上学是评价道德行为和道德原则的重要工具,是人们进行道德决策和行为的指导原则。
通过道德形而上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深入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和逻辑,拓展道德观念的深度和广度。
1.3 作者观点对于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和重要性,我深有感触。
道德形而上学作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推动人类道德观念的发展和提升道德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道德形而上学,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道德规范的普遍适用性和内在逻辑,从而引导我们在道德领域做出更为周全和合理的选择。
第二章: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在第二章中,康德深入探讨了道德规范的普遍性。
他认为,道德规范超越了个体的情感和欲望,具有普遍适用性。
这种普遍性不仅适用于特定的个体和情境,也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
道德规范的普遍性是其区别于其他规范的重要特点,也是其在道德形而上学中的核心地位。
2.2 道德规范的纯粹性除了普遍性,康德还着重讨论了道德规范的纯粹性。
他认为,道德规范应当摆脱任何形式的感性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保持其纯粹性。
只有纯粹的道德规范才能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才能在实践中指导人们进行道德决策和行为。
2.3 作者观点对于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和纯粹性,我深有共鸣。
这种普遍性和纯粹性不仅为道德规范赋予了力量和影响力,也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需要强调道德规范的普遍适用性和纯粹性,以引导人们在道德领域做出更为明智和合理的选择。
第三章:总结与回顾3.1 对于道德形而上学的理解通过对《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章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重要性以及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和纯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先秦儒学道德形上学
道 德 本 身 就 会 受 到各 种各 样 的败 坏 。” ( 4 : 3 8 9 — 3 9 0 ) 凡 是 在道 德上要成为善的 , 仅 仅 与 道 德 法则 相符 是 不 够 的 , 还 必须 是 为 了道 德 法则 的 目的而 行 动 。 如若不然 , 这 种 符合 就 只 能 是偶 然
然 的形 而 上 学 和 道德 的形 而 上 学 。其 中道 德 的形 而 上 学 是康
德关注的重点。康德认为 , 在纯粹 哲学 的范 围内. 寻求道德形
而 上学 的 必 要 性 不仅 在 于理 性 自身 追 求 纯 粹 性 的 目的 .而且 也 有 道 德 行 为 实 践层 面 上 的必 然 要 求 。这 就 涉及 到 了他 要建 立 道 德 形 而 上学 的直 接原 因 。康 德 指 出 : “ 一个 道 德 的形 而上 学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必要 的 , 并 非 仅 仅 出 于 思辨 的动 因 , 以便 探究 先 天地 存 在 于 我们 理 性 中 的实 践 原 理 之 根 源 ,而 且 还 因 为倘
2 0 1 3年 1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而不可靠的 ,因为非道德 的根据虽然有时可能会产生符合法
则 的行 为 , 但 多 数 情 况 下 往 往 是 违 背法 则 的行 为 。f l 】 无独有偶 , 与康德相 比, 先 秦 儒 家 也 有 自己对 道 德形 上学
追求的需求和努力。 先 秦 儒 家 不 关 心所 谓 “ 第 一哲 学 ” 的问 题 . 但 不 是 没 有 自己 的形 而上 学 。先 秦 儒 家 形 上学 的重 要 内容 之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道德形⽽上学原理》第⼀章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在世界之中,⼀般地,甚⾄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个⽆条件善的东西。
理解、明智、判断⼒等,或者说那些精神上的才能勇敢、果断、忍耐等,或者说那些性格上的素质,毫⽆疑问,从很多⽅⾯看是善的并且令⼈称羡。
然⽽,它们也可能是极⼤的恶,⾮常有害,如若那使⽤这些⾃然禀赋,其固有属性称为品质(Charakter)的意志不是善良的话。
这个道理对幸运所致的东西同样适⽤。
财富、权⼒、名誉甚⾄健康和全部⽣活美好、境遇如意,也就是那名为幸福的东西,就使⼈⾃满,并由此经常使⼈傲慢,如若没有⼀个善良意志去正确指导它们对⼼灵的影响,使⾏动原则和普遍⽬的相符合的话。
⼤家都知道,⼀个有理性⽽⽆偏见的观察者,看到⼀个纯粹善良意志丝毫没有的⼈却总是⽓运亨通,并不会感到快慰。
这样看来,善良意志甚⾄是值不值得幸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有⼀些特性是善良意志所需要的,并有助于它发挥作⽤,然⽽并不因此⽽具有内在的、⽆条件的价值,⽽必须以⼀个善良意志为前提,它限制⼈们对这些特性往往不合理的称颂,更不容许把它们看作完全是善的。
苦乐适度,不骄不躁,深思熟虑等,不仅从各⽅⾯看是善的,甚⾄似乎构成了⼈的内在价值的⼀部分;它们虽然被古⼈⽆保留地称颂,然⽽远不能被说成是⽆条件地善的。
因为,假如不以善良意志为出发点,这些特性就可能变成最⼤的恶。
⼀个恶棍的沉着会使他更加危险,并且在⼈们眼⾥,⽐起没有这⼀特性更为可憎。
善良意志,并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善,并不因它期望的事物⽽善,也不因它善于达到预定的⽬标⽽善,⽽仅是由于意愿⽽善,它是⾃在的善。
并且,就它⾃⾝来看,它⾃为地就是⽆⽐⾼贵。
任何为了满⾜⼀种爱好⽽产⽣的东西,甚⾄所有爱好的总和,都不能望其项背。
如果由于⽣不逢时,或者由于⽆情⾃然的苛待,这样的意志完全丧失了实现其意图的能⼒。
如果他竭尽⾃⼰最⼤的⼒量,仍然还是⼀⽆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当然不是个单纯的愿望,⽽是⽤尽了⼀切⼒所能及的办法),它仍然如⼀颗宝⽯⼀样,⾃⾝就发射着耀⽬的光芒,⾃⾝之内就具有价值。
对康德_道德形而上学奠基_第_章中三条原理的分析
作者简介: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①严格说来,第一条原理在康德的文本中并没有作为一条原理的形式出现,而只是分散在用四个例子(童叟无欺、不自杀、与人为善、增进自己的幸福)外加一条《圣经》条文来解释“义务”概念的讨论中,但学界一般都认为第一条原理就是“为义务而义务”的善良意志原理。
②以上参见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Heraugegeben von der K 觟niglich Preu 覻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and IV ),Berlin :Druk und Verlag von Georg Reiner,S.399—400。
摘要: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第一章中列出了三条道德理性知识的原理:(1)你行动的准则要出于义务而不仅仅符合义务;(2)出于义务的行动的道德价值只在于它的准则的普遍性形式,而不在于任何质料;(3)义务就是由敬重法则而来的行动的必然性。
这三条原理正是要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中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从而为向下一章即道德形而上学的提升打下一个基础。
这三条原理其实已经暗示着道德形而上学的至上原理即定言命令的内在结构了,这就是在义务概念中所包含的主观准则、客观法则和由敬重而实现出来的主客统一的必然性三个环节,它们后来扩展为定言命令的三个变形的公式。
当然,这三个环节的真正意义单凭形式逻辑的分析和停留于词句的表层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深入到康德思想的深处才有可能真切地把握到。
关键词:道德形而上学;义务;准则;敬重;定言命令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47(2010)02-0080-10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I 章中三条原理的分析邓晓芒一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I 章的小标题为:《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通过这种过渡,他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中分析出了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的三条原理。
康德辩证法
康德辩证法康德辩证法是指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所提出的哲学思想。
康德认为,辩证法是哲学思考的基础,同时又是哲学批判的根本工具。
康德辩证法深受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又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使其更加符合自己的哲学体系。
康德认为,辩证法主要是指思维上的矛盾。
它是通过对这种矛盾的思考和解决,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扩展。
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抓住事物的矛盾,并将其转化为辩证合理的结论。
这种思维方式和方法是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批判来实现的。
康德辩证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形而上学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法主要是指对事物本质和本体的探讨。
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在矛盾的集合体。
这种矛盾不仅表现在事物的存在上,还表现在事物的本体和本质之中。
因此,形而上学辩证法的核心在于解决事物本体和本质的矛盾。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辩证法的根本问题在于一种悖论。
这个悖论是:任何一个事物都必须和其他事物相联系,但是它们却又是独立自主的存在。
因此,只有通过对事物本体和本质的探讨,才能解决这种悖论。
二、认识论辩证法认识论辩证法主要是指对人类认识活动本身的思考和探讨。
康德认为,人类认识活动本身就是对事物矛盾的思考和处理。
人类认识的发展是通过解决问题和矛盾来实现的。
因此,认识论辩证法的核心在于解决认识过程中的矛盾。
康德认为,人类认识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在于经验和理性的相互关系。
人类经验的道路是通过感知和感觉来实现的,但是这种经验具有局限性。
因此,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推理,才能充分发挥人类认识的作用。
这种理性思考和推理必须以经验为基础,经验也必须经过理性的分析和归纳。
三、伦理学辩证法伦理学辩证法主要是指对人类道德价值观念的探讨和思考。
康德认为,人类道德价值观念存在于人类认识的深层次,而这种道德价值观念的发展是通过解决矛盾和冲突来实现的。
康德辩证法强调道德价值观念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它认为,人类道德价值观念不仅仅存在于个体之中,更是存在于社会和文化之中。
如何理解无限制的善——论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文化·文化产业论坛如何理解无限制的善———论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邵贤曼(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北京110000)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康德以他所认为的普通理性知识关于道德的观点开始他的分析,“在世界之内,一般而言,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一个善的意志之外,不可能设想任何东西能够被无限制地视为善的”[1]。
为了支持这个关键论断,即只有善良意志才具有无限制的价值,康德着手排除其他可能的选项。
康德承认存在着“在许多方面都是善的和值得期望的事物”[1],但是他同时也认为“它们也可能是极为恶的和有害的”[1]。
例如,作为自然的恩赐的机智和判断力,当它们为一个恶人所有时就是恶的了。
幸福或者“全部福祉以及对自己的状况的满意”会使人大胆且往往也因此使人傲慢或者会被在丝毫没有善的意志来装点的存在者身上发现。
在前一种情况中,康德认为幸福本身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它使得享有它的人变得大胆且傲慢;在后一种情况中,他认为享有幸福的人虽然没有成为福祉所带来的危险的牺牲品,但是仍然不配享有它。
我认为,把康德的立场和摩尔的立场比较一番是有益的。
摩尔认为一个给定的事物之整体的价值并不必然等于它的各部分之价值的总和。
因此,把一个善的事物加之于一个整体上恶的事物之上,并不必然地使得对象变得更好[2]。
确实如此,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直觉,即把一个善的事物加之于一个整体之上只会使得原先的整体变得更坏而不是变得更好。
迄今为止,这关观点与康德的观点是一致的。
然而,对这种观点我们也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
有人会说,愉悦感是善的,但是一旦为一个邪恶的人所享有就立刻失掉了它的价值。
这时候愉悦感的善良性似乎蒸发了,并且拥有了一种全新的属性———恶的或者说中立的性质。
与之相比,有的人会说,愉悦感仍然保有它的善良性,即使它被一个邪恶的人所享有,但是作为一种善物的愉悦感加之于恶人之上,使得整体情境变得更恶了。
我认为,前者是康德的立场,而后者是摩尔的立场。
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的看法
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的看法自上个世纪末期,西方形而上学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声浪,因为他们忽然发现,这些哲学问题早已远离了自己的研究范围。
从最初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批判,到对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攻击,最后演变成为当代新科学革命时期对量子物理、生物学以及基因科技的深刻思考,诸如此类,都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问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康德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怀疑。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抛出了“绝对同一性”概念,认为绝对同一性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世界只有理念才能达到。
康德把绝对同一性称之为“必然王国”的“牢笼”。
一旦在这个王国中被囚禁,任何经验事物都无法获得自身,所谓的客观世界只是观念的映像而已。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康德进一步把绝对同一性称之为“自在自为”的“囚笼”。
一旦被囚禁,事物就失去了自身,一切意志和愿望都不复存在,自由意志沦为空想。
不过,尽管康德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很多针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但他却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一种形而上学路径才是唯一正确的。
不仅如此,康德还提出了一个“知性总体”和“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并且说这两者具有等同的地位,前者能够实现绝对同一性,而后者则能够给绝对同一性下定义。
也就是说,知性总体完全可以解释绝对同一性,而先天综合判断则可以用来指导知性总体。
换句话说,知性总体决定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不仅为知性总体提供逻辑支持,而且通过指导知性总体来实现自身。
通过这样的阐述,康德将知性总体和先天综合判断统一起来,为自己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的探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
不过,康德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在逻辑上似乎又具有一定的矛盾,而这也是众多哲学家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提出质疑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传统形而上学问题不再适用于新兴科学技术时期,比如康德所讲的先天综合判断,并不适用于量子物理等新兴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康德关于先天综合判断与知性总体或先天综合判断与知性的关系的说法也颇具迷惑性,甚至还引起了某些学者对康德认知理论的质疑。
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一部分的评析
《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是康 德的另一部伦理学著作 《 实践理 性批判》 的准备 和纲要 。虽然 它 的篇 幅不长 ,但 是集 中论述 了 德 性 是 人 的 意 志 的一 种 道 德 力 量 的思 想 。 《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分 三个 部分谈 理性原 则。第一部 分 , 从 道德的普 通理性 知识过 渡到道德 的哲学原理知识 。第 二部分 , 从 大众 道德哲 学过 渡到道 德形而 上学。第三 部分 ,从 道德形 而 上 学过 渡 到对 纯 粹 实 践 理 性 的批 判 考 察 。 下 面 将 详 细 阐 述 对 第 部 分 的理 解 。 第 一部分 的标题就 是从普通 的道德理性 知识 到哲 学 的道德 理性知识的转变 。文章开 篇就 写到 “ 在 尘世 之 中,一 般地 ,甚 至在尘世之外 ,除 了善 良意志 ,不 可能设 想一个 无条件 善 的东 西。 ” 抛 出一 个 道 德 的最 高 原 则 善 良意 志 ,接 着 解 释 什 么 是 他 所 谓的 “ 善 良意志 ” 。善 良意志是 唯一 的无条件 的善 ,然而这并不 意味着 它是 唯一 的善 ,相反 ,除 了善 良意志之外 ,康 德提 到 了 有许多东西 “ 在很多方面毫无疑问是善的和可取 的” ,比如 ,思 维能力方面 的智力 、机 智和判 断力 ;精神 才能方 面 的勇敢 、果 断和执着 ;由幸运赠 赐 的东 西如 权力 、财 富、荣 誉 、健康 和幸 福 ;以及各种精 神气质 如节 欲 、自制 和沉静 。这些 都是人 们在 普通 的实践生活 中理所 当然地认 同为 善美 的东 西 ,康德也 认为 它们是善 的,但与 日常直 观 的看 法不 同 ,康 德认 为它们 只是有 条件 的善 ,而不 是绝 对 而无条 件 的善 。而且这 种有 条 件 的善 , 是需要善 良意志去匡正的 ,“ 财 富、权利 、荣誉 、甚至健康和全 部生活美好 、境 遇如意 ,也 就是那 名为幸 福 的东 西 ,就使 人 自 满 ,并 由此经常使人 傲慢 ,如若 没有 一个 善 良意 志去正确 指导 它们对心灵 的影 响,使行动原则和普遍 目的相符合 。 ” 比如一个 恶徒 的沉着冷静 ,康德 认为假 如一个 恶徒 拥有这 一善 良品质会 更加危 险、可憎 。所 以要 以善 良意志为 出发点 ,用善 良意 志去 指正 。在一定的环境 条件下 ,享 有善 的东西 的人利 用它们 去实 现某种 目的,并且 一方 面这 目的是善 的 ,另一方 面这些东 西作 为手段对实现该善 良目的是 有价 值的 ,我们 才能够 说它们 是善 的;显然 ,它们的善 良性依 赖于人们 使用 它们 的方式 、它们 与 别 的东西结成的价值 关系 ,特 别是通 过它们要 达 到的 目的的价 值性质 ,如果 所有 这些 因素都 是 善 的——用 康德 的语言 来说 , 如果有善 良意志相伴 随或 以其为前 提条件 的话 ,那 么它们 就是 善 的,既然依赖于 自身之外 的环境 关 系,并且 是受前 提条 件制 约 的 ,所 以 是 有 条 件 的 善 。智 力 、勇 敢 、权 力 和 财 富 等 是 善 的 , 因为它们可被运用于 诸如促 进公益 事业 、维 护世界 和平等 善 良 之举 ,但并非是无条 件的善 物 ,因为 它们也有 可能受 邪恶 意志 支配而被运用 于诸如偷 盗 、奸淫 、杀戮 等邪 恶之行 ,在这 种情 况下 ,它们 就不 止是一般意义上 的恶行 ,而且如康德所说 ,“ 成 为 最 大 的恶 ,是 极 端 有 害 的 ” 。一 个 杀 人 凶手 若 是 智 勇 双 全 ,并 且具有极 高 的判 断力 ,那 么 当他逍 遥 法外 ,继 续行 凶作 案 时 , 他 所 造 成 的恶 行 一 定 会 比他 若 是 没 有 这 些 品 质 所 造 成 的恶 行 要
康德与朱熹的道德底形而上学比较
康德与朱熹的道德底形而上学比较
李昌舒
"
理论反映出理在朱熹哲学中的绝对地位。 对理性或理的推崇必然又意谓着对感性或 气的贬斥, 定言命令及其三个公式都把感性从道 德规律中排除出去。康德的设准是人由感性存在 与理性存在两部分构成,感性欲求是偶然的、 个 别的, 理性规律是必然的、 普遍的。感性的被否 定、 被清除是道德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自然规 律确立道德行为的原则,它要求感性服从理性。 自在目的确立道德行为的目的, 它要求把作为感 性的物件( 排除掉。自律性是道德行为的 (-./&*) 总括, 它要求纯粹实践理性的完全自我约束。“ 纯 粹的责任观念在对自身尊严的意识中卑视那些
! 疑又有相通之处。” 探讨此同与不同, 有助于我
理性出发, 才有道德规律。在朱熹, 理本身虽不可 以善恶言之, “ 本然者是一性,善恶者又是一性”
( 《 语类》 一零九》 ) , 但“ 继之者善, 是天理流行处” ( 《 语类》 九四) , 理规定了善是对自己的继承、 追从。
们理解中西哲学的差异以及形成此差异的原因。
"
集中表现于社会道德中利己主义、 个人幸福原则 的盛行, 这种以感官享受为生活原则的生活方式 直接导致了社会道德的败坏。有感于此, 康德以 三大批判构筑自己的理性主义的人学大厦。“ 位 我上者灿烂星空, 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康德此言 可以说是这座大厦的概括。前一句意谓着人属于 自然, 就人的自然性而言, 人与天地万物一样服 从自然的因果必然性。后一句意谓着人拥有自 由, “ 道德规律向我展示一个独立于动物性、 以至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元哲学反思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元哲学反思哎呀呀,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讲一个有点复杂的东西,叫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元哲学反思。
我知道这名字听起来就像绕口令一样,让人脑袋发晕,但是咱们试着来搞明白它,好不好?康德这个人啊,他可厉害了,想了好多好多关于道德的事儿。
那啥是道德形而上学呢?可能就像是一个大大的神秘盒子,里面装着好多关于啥是对的、啥是错的想法。
我觉得吧,这就好像咱们在学校里,老师说不能随便打人,这就是一种简单的道德规则。
但是康德想得更深,更深,深得就像一个无底洞。
也许你们会问,想这么多干啥?咱们每天开开心心玩不好吗?其实啊,康德这么琢磨,是想找到一个最最根本的道理,能让大家都知道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好。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在路上捡到钱了,他是自己留着买糖吃,还是交给老师找失主呢?康德可能就会说,不能只看你当下想干啥,得想想那种大家都能照着做,而且永远都不会出错的办法。
我有时候也在想,康德这想法是不是太复杂啦?咱们普通人过日子,哪能想这么多呀?可能就是凭着心里那点善良和直觉做事儿。
但是呢,又转念一想,要是没有像康德这样的人去深入思考,咱们的世界会不会变得乱糟糟的?就像没有交警的十字路口,车都堵成一团啦。
比如说,要是大家都觉得偷东西没关系,那我们的书包是不是随时都会不见啦?这多可怕呀!康德的这些想法,有时候让我觉得像天上的星星,看着很美,但是够不着。
我也不知道自己理解得对不对,也许对,也许错。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呢?是不是觉得有点晕乎啦?哈哈,其实我讲着讲着自己都有点晕乎啦。
不过没关系,咱们慢慢琢磨,说不定哪天就突然明白啦!你们想想,要是按照康德的想法,那做好事是不是就得像完成一项超级难的任务,得不停地思考思考再思考?哎呀,那得多累呀!可再想想,如果大家都随便做事,不管对错,那世界不就乱套了吗?这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元哲学反思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又糊涂又想弄明白。
小朋友们,咱们以后长大了,可能会对这些有更深的理解,也可能还是觉得迷糊。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一直是改变我们对道德的看法的重要理论。
他把道德与心理学、哲学、文化等完美地结合起来,让许多个体对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特征,并分析他如何改变我们对道德的看法。
首先,康德把道德分为两个部分:即普遍的道德原则和具体的道德原则。
普遍的道德原则是指我们普遍遵守的道德规则,而具体的道德原则是指行动的判断。
康德认为,这些普遍的道德原则可以通过推理得出,而这些具体的道德原则需要我们作出判断。
其次,康德认为道德应该建立在个人的理性上。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以理性的思考来理解和实施道德,而不是凭借教条或传统。
此外,康德还提出了一种“纯粹理性”,即他认为理性应该首先考虑行为的逻辑性和必要性,而不是传统的行为习惯和情感。
正是由于这种理性的观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坚定性。
第三,康德认为道德不是一种宗教命令,而是一种关系。
他认为,我们应该以爱和尊重为基础,建立一种合理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准则。
康德认为,这种关系可以基于普遍的道德原则,可以引导我们做出理性和公正的行为。
最后,康德认为,“自由”是道德的重要原则。
他认为,只有拥有自由的人才能够做出自主的行为,而自主的行为是道德的重要基础。
此外,康德还认为,拥有自由的人也更有可能拥有责任感,不仅能够做出有益于他人的行为,也能够把责任负在自己身上。
以上便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特征。
康德的道德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改变我们对道德的看法:一是他把道德的基础从传统和教条转换到理性;二是他把道德的重点从宗教转换到社会关系;三是他把自由视为道德的基础。
这些改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责任感,使人们有能力做出更加理性和公正的行为。
因此,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它改变了人们对道德的思考,使人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呀!这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东西哦。
你想想看,我们每天都在做各种选择,小到吃什么饭,大到怎么对待别人。
这中间就有道德的影子呀!康德说,道德不是随随便便的,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则。
就好比我们走路,得有个方向吧,不能瞎走一气。
道德就是我们行为的指南针呢!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比如说,诚实就是个很重要的道德准则。
你总不能到处撒谎吧?那多不靠谱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能稳吗?我们和别人相处,要是没了诚实,那关系不就跟纸糊的一样,一戳就破啦。
再想想,善良也是吧?看到别人有困难,咱能帮就帮一把呀,这多好。
这就像是给别人的心里照进一束光,能温暖人家的心呢。
那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到底厉害在哪呢?它不是光说表面的东西,而是深入到本质。
它告诉我们,道德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而是本身就应该去做的。
这就像你喜欢一个人,不是因为他能给你带来什么,而是单纯地喜欢呀。
咱平时做事,是不是有时候会犹豫,这个对不对呀?这时候康德的理论就能帮咱啦!它就像个智慧的老师,在旁边给咱指点迷津。
你说,要是大家都按照这个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来做事,这世界得变得多美好呀!没有欺骗,没有伤害,到处都充满了爱和温暖。
这难道不好吗?反正我觉得挺好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呀,做个有道德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就像一颗火种,慢慢点燃更多的火焰。
大家可别小瞧了自己的力量哦!一个人的改变也许微不足道,但很多人的改变加起来,那可就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啦!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更美好吧!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努力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而加油吗?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二部分的评析
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二部分的评析作者:申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摘要:《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二部分的标题就是从大众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要说明必须超出指引善良意志、良心或人们日常的道德判断为基础的哲学、伦理学,而研究一切道德的终极基础(研究道德的规律),进入带有先验性、必然性的法则,指导人们超出经验的范围,达到纯粹的先验。
关键词: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康德[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62-01《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二章采用分析判断的模式,循环论证,后来又发现进入恶性循环论证后,要摆脱分析判断的模式,举了大量的例子,反例证的分析。
要说明必须超出指引善良意志、良心或人们日常的道德判断为基础的哲学、伦理学,而研究一切道德的终极基础(研究道德的规律),进入带有先验性、必然性的法则,指导人们超出经验的范围,达到纯粹的先验。
康德认为大众哲学是以例证为基础的,不能把伦理学的先天的部分和经验的部分分开,应先把先天部分和经验的部分区分开来。
大众哲学只表明人们已经做了什么。
这就需要从大众哲学过渡到道德的形而上学,在人们行为之前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承担的责任。
大众哲学不能把的经验的和先验的分开,而道德形而上学可以讲两者分开,道德形而上学是伦理学先验的部分,找到在行为的时候每个人应该拥有的理性,行动之前的法则。
一个有理性的行为者在行为时应拥有行为的准则,如果他的理性意志和行为相结合,那么行为就是善良的。
在一个不完全理性的东西那里来说,是命令逼迫着意志。
一个原则如看做是必需的而不是必然的,这个必需的东西就叫做命令,这样的命令公式就叫做命令式。
“一切命令式,或者是假言的(hypothetisch),或者是定言的(kategorisch)。
假言命令把一个可能行为的实践必然性,看做是达到人之所愿望的另一个目的的手段。
定言命令,即绝对命令则把行为本身看做是自为地客观必然的,与另外的目的无关。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康德是18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伦理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是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之一,也是他伦理学思想的重要阐述。
本文将对这部著作进行解读和探讨,试图阐明康德的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
首先,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道德如何成为一个必然的规律,而不仅仅是个别人的主观决断。
他认为,道德的根源不在于宗教、习俗或社会规范,而是在于人们固有的理性。
康德主张道德律是通过纯粹理性的抽象思维得出的普遍规范,而不是凭借外部的权威。
这使道德律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其次,康德提出了他的“行动准则”:即“人人都应当按照一种原则而行动,这种原则可以成为普遍法则。
”这意味着个人的道德行为不应只是基于个人的喜好、欲望或情感,而是应该符合普适性的规律。
康德坚信人类理性的自主性,认为自由意志需要通过理性来约束和决定。
只有通过遵循普遍的道德法则,个人的行为才能具备真正的道德性。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康德符合道德规律与追求幸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认为,道德行为并不以个人的幸福为目标,而是基于普遍法则的义务感。
个人的道德行为要遵循普遍法则,而不是出于个人对幸福的追求。
康德用“人人都必须这样行动,而且这样行动才是对的”这个准则来判断道德行为的正确与否。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
此外,康德也对德性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人类德性的本质在于自律,即通过自觉、自我约束和自主性的行动来遵从道德律。
与此同时,他也批判了基于动机的道德行为,即出于自我利益或动机而追求道德的人,并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出于道德律的原则而不带有任何动机。
康德认为,只有通过自律并行使纯粹理性的抽象思维,人们才能达到道德的高度。
综上所述,《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展现了康德哲学中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
康德通过强调道德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适性,接受道德律作为普遍法则的判断标准。
第9讲 康德与《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一、善良意志(good will)
• (一)人不同于物。后者只是按照规律而活动,前者的活动则由意志 而发动。康德强调,要使规律见之于行动,必然需要理性,所以,这 种意志绝不是一种非理性力量,而是实践理性。 • (二)道德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至善,但善有两种:意志的善和结果的 善。只有意志的善才是真正的道德善。人性中其他好的特征如理解、 明智、判断力以及勇敢、果断和忍耐等,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是有价 值的,因为它们既可以被用于善,也可以被用于恶。而善良意志则内 在地即是善的,其价值完全是自足的,全然独立于其各种外部关系, 甚至独立于它的结果。 • (三)善良意志不仅合乎义务,而且出于义务。康德严格区分出于道 德与合乎道德。拥有善良意志的人,会仅仅因为义务本身而履行义务, 而不会期望任何回报,或可能带给他的任何幸福或快乐。 • (四)区分幸福论与德性论。“区别由经验原则构成整个根基的幸福 论与毫无经验成份的道德论,是赋予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的第一的和 最重要的任务”。
• (二)哥白尼革命(Kant‘s Copernican Revolution) • 1.在对行星运动现象的解释上,相对于传统的托勒密的地 心说的理论框架,哥白尼建立了新的思维模式,主张地球 在运动,而太阳是不动的,并处于宇宙的中心。人们一般 把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称为“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学说的最大意义在于对自然意识的克服。 • 2.在解释知识的本性时,相对于传统认识论“认识必须符 合对象”的立场,康德提出:对象必须符合我们的认识, 知性是自然的立法者,于是,实现了哲学中的“哥白尼革 命”。这种革命的实质也是对于自然意识的颠覆。在近代 哲学史上,笛卡尔率先对这种自然意识提出了挑战,强调 了第一人称观点的重要性。康德进一步推进了笛卡尔的工 作。
• (三)康德的不可知论 • 1. 感性:用先验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 整理感觉材料,形成关于现象的知识。 • 2. 知性:用先验范畴(因果性等十二范畴) 整理感性知识,形成关于现象的知识。 • 3. 理性:用先验范畴认识世界整体,形成 各种幻相。物自体(先验自我、上帝、灵 魂等)是不可知的。科学知识只能达到现 象,不能触及物自体。
哲学教案康德道德形而上学
哲学教案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哲学教案: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在哲学的广袤领域中,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人类思考道德问题的道路。
本教案旨在深入浅出地探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核心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康德其人及其哲学背景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生活在 18 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哲学界受到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双重影响。
经验主义强调知识来源于经验,而理性主义则认为理性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康德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从而构建起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
二、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绝对命令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是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绝对命令是一种无条件的道德法则,它不是基于个人的欲望、利益或情感,而是基于纯粹的理性。
康德提出了绝对命令的两种表述形式。
第一种表述是:“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够愿意它成为一条普遍法则的那个准则去行动。
” 这意味着我们的行为准则必须具有普遍性,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这个准则行动,而不会导致自相矛盾或不合理的结果,那么这个准则就是道德的。
例如,“说谎”这个行为准则就不能成为普遍法则,因为如果每个人都随意说谎,那么就没有人会相信别人的话,交流就会变得不可能。
第二种表述是:“要把人当作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
” 这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每个人都具有内在的价值,不能被仅仅当作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
例如,剥削工人就是把工人当作了获取利润的手段,而没有把他们当作具有自身目的和价值的人,这种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三、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中,自由意志是道德的前提。
只有当我们拥有自由选择的能力,我们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有道德可言。
然而,康德所说的自由不是指随意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而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自主地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
康德认为,我们在现象世界中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但在本体世界中,我们的意志是自由的。
由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谈其道德教育意义
3022013年12月下半月刊现代教育管理由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谈其道德教育意义张 堃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从作为人本性的理性和自由出发去寻求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
人的理性是道德原则的基础,人是道德活动的目的,人的意志自由应体现为对客观的道德法则的遵循,对绝对命令的服从。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在教育学方面至今仍给我们以富有意义的启发。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观念》一文中强调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
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匾乏而不健全的。
”这表明,在现代世界如果只看重知识的力量,在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进步或成功,但长期看却会留下隐患。
一味追求急功近利的填鸭式知识的教导而忽略以完善人格为目的的道德教育,是我们现有教育中的缺失。
这种道德教育的缺失现象更多的引发了我们关于当代道德哲学及其教育意义的思考。
一、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内容是:人只服从自己立法的道德,人是自己的,不是上帝的工具。
人是目的,人是自身的主宰。
它是从作为人本性的理性出发去寻求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
道德就是关乎人自身行为准则的,因此理性是道德原则的基础。
这样的“普遍的立法形式”,使人们“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
”履行这条人人都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是一条绝对命令。
它不能带来任何利益,有的只是道德的责任和道德的义务。
义务成了道德最牢固的支柱,成了绝对命令的唯一源泉。
只有义务而不是其它动机才能使行为具有道德的性质。
一个为了“道德义务”而行事的意志就是善的意志。
康德讲:“德性之所以有那样大的价值,知识因为它只招来那么大的牺牲,于是因为它带来任何利益,全部仰慕之心,甚至效法这种人品的企图,都完全依据在道德原理的纯粹性上。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作者:马荣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24期【摘要】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其伦理思想立足于一般人的道德意识,然后抽象出道德的形而上学原理,树立起道德主体的尊严;从先验自由的逻辑前提出发,探讨来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的关系。
在从自由与道德法则的相互规定中体现来自由的积极意义。
在康德看来,只有意志自律才可作为道德的最高原则。
【关键词】德性;善良意志;形而上学;理性;自由;实践理性批判康德说:“人们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性多固有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是幸福。
”[1]在这康德是将道德的纯洁性和严肃性提到了首要的地位,他反对那种把个人幸福作为最高原则的学说,认为绝不能将“使一个人成为幸福的人”和“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混为一谈。
由幸福原则提供来的动机完全摧毁了道德的崇高,是败坏了道德的,这种动机是将为善的动机和为恶的动机等量齐观的,抹杀了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
然而,人之所以崇高并不是他获得了说追求的目的,或是满足了自己的爱好,而是由于他的德性。
把道德原则提升为定言命令是康德对伦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德性就是力量,是实践理性的自主性。
“德”这个词在古代汉语种,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出众的品质和特长。
[2]柏拉图曾在《国家篇》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德性说,认为在国家里每一个阶层都有自己所独具的品质和特长、都有自己所善于做的事情。
治理者善于谋划,他的德性是智慧;保卫者善于战斗,他的德性是勇敢;劳动者安分守己,他的德性是节制。
而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德性也保持着这个基本含义,他认为伦理的德性就是“具有选择中间之点的特长”。
德性就是力量,就是坚强。
然而,康德的德行论力求证明:德性和恶邪之间绝非程度之不同,而是质上的差别,是行为准则的特殊,是准则和道德规律在关系上的差异。
康德认为,德性就是意志的一种道德力量,在他那里没有和理性意志想违反的欲念,所以可以随心所欲。
德性只是在责任的恪守中,责任就是人们自身立法意志所产生的一种道德必要性。
道德形而上学思想对人生及社会进步的指导意义
康德举了四个例子来对真正的道德行为加以解释。
这四个例子就是:1.做买卖童叟无欺(对他人的消极义务);2.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消极义务;3.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积极义务);4.增进自己的幸福(对自己的积极义务)。
在这四个例子中,人们很容易看出这些行为要能够具有道德涵义必须是“出于义务”,而不仅仅是“合乎义务”。
合乎义务的事从普通的道德理性来看是值得嘉奖和鼓励的,因而属于“普通的道德理性的知识”;但从哲学的道德理性来看却还不一定值得高度推崇,还要看它是否真是“出于义务”而做的。
有人做好事是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或是出于自己乐善好施的性格,有人维持生命只是出于本能或爱好,追求幸福只是为了享受,在康德看来这些都不能算作道德的。
只有为义务而做好事,只有即使在生不如死的艰难处境中仍然不自杀,这才上升到了哲学的道德理性的层次。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经验文化氛围的负面效应,使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发生倾斜。
表现在人们对共产主义道德,金钱、利益和人生幸福的理解与认同上产生某些不正确的观念,并极强地影响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而要调适、整合道德意识的负值效应,在坚持健全客体控制(宣传教育)与主体控制(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控制机制,完善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吸取前人某些道德规范和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而康德的道德哲学最终目的就是找寻做人之道,揭示规范“人的行为”的道德“法令”,构筑“至善”的道德人格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道德形上学及其意味辩释兼及牟宗三先生有关康德伦理思想的理解【作者】唐文明【作者简介】唐文明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生一、引子:关于道德形上学及文化比较的可能性道德形上学作为复合词是个需澄清的概念。
道德与形上学在复合时谁为主词,谁为宾词,结果大不一样。
宾词具有解释主词的功能,在复合后充当修饰词。
用形上学解释道德,是要给道德寻找形上学的根据;用道德解释形上学,是要为形上学寻找道德的根据。
牟宗三先生意识到这种区别并由此搭起比较儒家伦理思想与康德伦理思想的一个解释框架。
他说,道德底形上学(Metaphysic of Morals)与道德的形上学(Moral Metaphysics )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关于道德的一种形上学的研究,以形上地讨论道德本身之基本原理为主,其所研究的题材是道德,而不是形上学本身,形上学是借用。
后者则是以形上学本身为主(包含本体和宇宙论),而从道德的进路入,以由道德性当身所见的本源(必性)渗透至宇宙之本源,此就是由道德而进至形上学了,但却是由道德的进路入,故曰道德的形上学。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引自《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进而,在此区分下,牟先生认为康德只有道德底形上学与道德神学,并无道德的形上学,而且,道德神学是康德在道德的形上学层次上所做的努力,而又由于康德自身的局限未能达至道德的形上学(同上)。
即使我们完全同意牟宗三先生对康德的这种评价,仍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道德形上学在伦理学上的理由是什么?但这一问题可能成立的前提是须预先假定一种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
若能作出这种假定,文化比较的预备性理由就具备了。
即把这种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作为解释框架,对不同文化的伦理观念和思想作出解释和评价。
但是,以理论姿态作出这种假定是危险的,因为合理性在文化意义上是一个历史的和地域性的概念。
(参见麦今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因此,把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作一悬置,使上述问题采取功能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姿态也许更为明智:道德形上学在某种特殊文化中履行何种功能?把考察道德形上学的理论态度置换为文化态度,对于伦理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比较是必要的。
康德开出了道德推理的典型模式,但其所处文化的特殊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康德以纯理论形式所建构的伦理思想框架亦具有文化意义上的特殊性,同样,儒家文化也只能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合理性系统。
但把理论态度置换为文化态度不得不付出相应的代价:直面无公度性带来的理论挑战。
两种文化间的对话可能是竞争性的,也可能是建设性的,且二者可以并行不悖。
当我们去组织一合理性互相竞争的游戏时,须首先制定游戏规则。
若把某一特殊文化可能持有的基本立场标榜为普遍适用的立场并由此制定游戏规则,那么这种游戏规则就可能成为一种合理性战胜另一种合理性的功能系统,所谓的文化比较就沦为请君入瓮式的行为。
当然,两种文化间的建设性对话也是可能的。
因为解释框架是在比较过程中形成的。
这正如在比较带卧室与厨房的居室设计与带卧室与客厅的居室设计时产生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带卧室、厨房、客厅的理想设计。
由于卧室、厨房、客厅都能履行某种功能,因而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因而应被纳入解释框架中。
若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背景下,客厅的合理性就在竞争中失败了。
甚至在后现代状况下,在比较中形成的解释框架仍然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参见利奥塔:《后现代状况》)由此看来,理论意义上的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是值得用奥康的剃刀剃掉的,但在比较中形成的伦理学的解释框架又是值得假定的,因其具有建设性。
这样,由无公度性所带来的比较的理论困难就有所解决最起码使比较得以可能。
本文试图从以道德底形上学、道德的形上学、道德神学的诸层面所构成的解释框架考察康德的道德形上学理论,并采取与某些已有的对康德的评价对话的方式。
对于牟宗三先生认为道德神学是康德在道德的形上学层面上的努力这一点,本文采取存疑态度,并认为上述解释框架是在比较中形成的一个较为合适的框架。
由于康德的道德形上学更主要地提供了道德推理的典型模式,故本文除了涉及到牟宗三先生对康德伦理思想的理解外,还涉及到其他一些来自不同理论立场的学者对康德的理解。
因此本文的目的不仅从特殊意义的文化立场上,而且在道德推理的一些理论问题上,对康德道德形上学及其意味作出文化的和理论的辩释。
二、关于道德底形上学康德认为,人是有理性存在者,有理性意味着依自由观念行事。
但若问自由意志如何可能,或纯粹理性自身何以有实践能力,就超出理性管辖的界限,康德称之为一切实践哲学的极限。
(康德:《道德形上学探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5页)康德强调,自由是一个消极概念,因为如果把自由当作一个肯定概念看,那它就需要理智的直观才能成立,而在这里我们完全不该假设有这种直观。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0页)看起来康德是在对自由作出限制,其实在限制背后已无条件地允诺了自由具有实践能力,而且以一种无可辩驳的理性姿态使我们对为什么自由能实践自身这一问题必须保持沉默。
自由概念是解释意志自律的关键。
就生类是有理性的这一点说,意志是生类所有的一种起因作用,而起因这个概念隐含由规律规定这个概念,因此,自由必须不被认为无规律,或者说,离开规律,自由意志就毫无意义。
(《道德形上学探本》,第60页)而意志自律又意味着只遵照可以使自身作为普遍律的格准去行为,于是自由意志与合乎道德律的意志只是一件事。
(同上)康德从自由意志推出意志自律,又从意志自律推出道德律,构成了理性为自身立法的简单论证。
自由成为道德律的条件并通过道德律实现自身,这样自由意志就具有双重含义。
首先,自由意志有立法能力,意味着我愿做什么,就命令什么(《实践理性批判》,第31页),其次,自由意志有行为能力,意味着如果我们该行某事,我们就能行某事。
(同上)立法能力是蕴涵在自由意志概念中的;行为能力则是我们先天地认识到却无法理解的。
对于后一点,成为人们批评的焦点之一。
道义逻辑学者把如果我们该行某事,我们就能行某事称为康德原理,并指出康德原理是违反人们直觉的。
比如,一个人的借约到期了,他应该还给别人钱,而他此时身无分文;或者一个人应按时上班,但由于上班途中发生车祸不能按时上班。
(参见周礼全编:《逻辑》,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这种批评固然有效,但又恰恰是对康德的误解。
照康德,只有把人当作自由存在者即属于本体界而不把人当作自然存在者即属于现象界时,康德原理才是有效的。
康德明确地区分了技术地实践与道德地实践。
不能到期还钱与不能按时上班是技术地实践领域内的问题,而非道德地实践领域内的问题。
康德原理是一道光辉的道德命题,它体现了理性的力量和人的自由本质,表明人作为道德存在者的伟大人格能力。
而且,康德原理实际上也成为康德提倡义务论的一个理论基础。
他说:在实践的范围中,它(理性)又必须预先假定它自己的因果作用作为关于自然是不受条件限制的,换句话说,它必须预先假定它的自由,由于它是意识到它自己的道德命令的。
如果事件的根源是在自然里面而不是在自由或者说理性的因果作用里面的。
这样一来,这种行动带有它的道德秩序的绝对必然性就被看为在物理上是完全不必然的,因之道德规律的必须表现为命令,符合于这些规律的行动的必须表现为职责,而且理性把这种必然性不是以一个是或者发生(即存在或事实)来表达而是以应该是的(即义务)来表达,很明显都是出自我们实践能力的主观性格的。
(韦卓民译:《判断力批判》下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60页)对道义逻辑学者的上述误解作出解释已足够。
但他们所持的批评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伦理学领域内如何看待技术问题。
技术地实践是本体界的自由理念在现象界落实的过程,因而如何能够落实或者说本体界与现象界如何能够沟通,这也是康德道德推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康德是在《判断力批判》中解决这一问题的。
康德有一个著名的命题:美是道德的象征。
美是一种主观合目的性,它本身与概念不发生关系,但作为美的理想的鉴赏原型是由理性提供的,因而与理性的概念有关,这样美就以目的论的方式使善象征性地落实到经验中来了。
在谈到象征时,康德说:(象征就是)把概念运用到一个感性直观的对象,所以一个君主制国家是通过一个有灵魂的躯体来统治的。
假使它是按照内在的人民的法律。
(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册,第200页)对于只有概念没有感性直观的理性来说,在经验中落实是其实践能力的要求,而这种落实只能以象征的方式。
这样,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由于只有理性才能提供目的这一概念,所以真善美的合一必将在道德形上学的框架之内,美只是作为对道德在经验中落实的合目的性的主观体验,因而具有技术价值,而真在目的论意义上是作为善的完成。
在康德这里我们看到了理性安排世界以实践自身的方式的一个方案。
〔1〕牟宗三先生认为,康德把自由当作消极意义上的概念,认为智的直觉不能被假设,因而无法回答且不去回答自由意志如何可能或纯粹理性何以有实践能力,正是表明康德的局限。
(参见《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其实,这并非康德的局限,恰恰相反,却反衬了儒家的局限。
自由正是康德高出儒学的特质。
当然,若无法回答自由意志如何可能,道德的建筑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实下来。
这种批评使我们注意到,康德不是直觉主义者。
但直觉并非道德落实的唯一方案。
康德理论的实践者虽然可在德性的道路上日进无疆,奋勉不息,但没有成圣的希望这就是康德伦理思想与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大差异。
这种差异表明儒家(尤其是心学一系)的道德谋划更注重在存在状态上的谋划,即更注重道德情感谋划。
相比之下,康德的形式主义的法则谋划更注重法则的规范意义,但也并非像牟先生所说落实不下来。
对于康德,道德落实除了要解决技术的可能性问题外,主要是通过道德神学来完成。
从康德建构的理性神学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基督教文化背景。
简单说来,道德神学的建构是理性推荐上帝的过程。
上帝作为实践理性的悬设将给人以一种好的道德心情。
(同上书,第118 页)但上帝可能会给同康德处于同一文化中的人以好的道德心情,却可能无法给另一文化(比如儒家文化)中的人以同样好的道德心情,因此,这一点明确地显示了康德尽管是通过道德推理建构道德神学,但仍然无法摆脱文化的特殊性。
由此可见,康德与儒家在道德落实问题上的差异是一种文化差异,并非一种理论差异或表明某一方具有理论缺陷。
无独有偶,在《实践理性批判》与《实用人类学》中会找到康德对儒家的可能的批判:康德反对类似通灵术的道德狂热学说。
(参见《实践理性批判》,第125 页)所以,问题并非是道德能否落实,而是道德将以何种方式落实。
若说康德更注重规范伦理学的话,那么儒家更注重德性伦理学〔2〕。
实践理性具有立法能力,故道德律或道德法则须遵循如下要求: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