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肉羊产业论
2023年我国肉羊业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
我国肉羊业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我国养羊业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全面进展,肉羊业已成为进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特殊是近十多年来,我国羊业生产快速腾飞,已跨入世界生产大国行列。
目前我国羊业生产快速进展,羊的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肉羊业生产现状依据行业统计,2022年全国绵、山羊存栏37480.6万只,羊肉产量280.62万吨,比1985年绵、山羊存栏15588.42万只,羊肉产量59.35万吨,分别增加21892.2万只、221.27万吨,增长140.4%和3.73倍;比1990年绵、山羊存栏21001.2万只,羊肉产量107.1万吨,分别增加16479.4万只、173.52万吨,增长78.47%和1.62倍;比2000年绵、山羊存栏29031.9万只,羊肉产量274万吨,分别增加8448.7万只、6.62万吨,增长29.1%和2.4%。
从1985年到2022年的19年间,全国绵、山羊存栏增加21892.2万只、羊肉产量221.27万吨,增长1.4倍和3.73倍。
目前,我国羊业生产保持快速进展态势,并在很长—段时间内,仍将是一个朝阳产业。
肉羊业生产进展前景我国羊肉产量尽管逐年增加,但还是满意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在国际贸易中羊肉增幅最高。
我国2022年羊产品出口量为2.24万吨,同比1.25万吨增长93.7%;羊肉出口额为4180.85万美元,同比2061.94万美元增长1.03倍,占羊产品出口总额的89.22%;羊肉进口额为4259.10万美元,同比3859.73万美元增长10.35%;贸易逆差为78.25万美元。
我国中粮集团大力开拓中东市场取得胜利,抓住出口机遇,向约旦、阿联酋、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等国家出口羊产品和活羊。
活羊出口增加,我国恢复向中东出口活羊。
2022年活羊出口量为15.38万只,同比增长20.17倍;活羊出口额为504.93万美元,同比增长21.83倍,占羊产品出口额的10.77%;活羊主要出口约旦,出口额为470.73万美元,占活羊出口总额的93.23%。
我国肉羊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
目的实施 , 在羊 的新 品种 及新 品系培育方面各 地也做 了 大量工作 , 杂交改 良群体数 量增加 。在积极 引进 肉羊 良 种, 加强 肉羊原种场 、 繁育 场建设 的基础上 , 加 快杂交改 良步伐 , 肉羊 良种供种 能力 明显提 高 , 无 角 陶赛 特羊 、 德 国肉用美利奴羊 、 波尔 山羊 等 良种 肉羊开始大 面积用 于
易 为逆差 , 全 国羊 肉消 费市场需 求越 来越 大 , 近 年来一
直处 于供 不应求 的状 态 , 羊 肉需 求量 的增 加 , 致 使 肉羊
羊产业化生产经营 。
出栏数迅 速提高 ,出栏 肉羊增 加部分 主要是育肥 羔羊 ,
出栏 肉羊平均胴体重提高到 1 4 k g ,瘦 肉率 明显提高 , 羊
的3 0 %提高到 4 5 %。
1 . 5 产品 市场活跃 , 养羊效益较 好
从 羊 肉需求 来看 , 市场 广阔 、 供求 两旺 , 这一趋 势为 全世界也包括我 国都提供 了前所未有 的发展空间 。羊产
收稿 日期 : 2 0 i 3 - 0 4 一 l O 作者简介 : 韩 秀珍 ( 1 9 6 3 一 女 , 高级 畜牧师 i
摘要: 文章 阐述 了我 国肉羊产业发展 的现状 、 存 在 问题 , 并提 出了发展 对策, 即加 强 肉羊 良种繁 育体
系建设; 加 强基础 设施 建设 ; 加 强优 质安 全饲 草料供 应体 系建设 ; 加 强羊 肉产品 质量 监控 , 提 高肉 羊产 业化水 平, 提升产 品品质 , 引导我 国 肉羊产业健康持 续发展 。 关键词 : 肉羊 业 ; 发展 现状
的1 5 3个优势县 ,根据不 同区域的特点明确 了各区域 的 定位 和主攻方 向。在一系列 规划政策 的推 动下 , 肉羊产
《2024年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范文
《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中国的牧业大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内蒙古肉羊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的重要畜牧业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提高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成为了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内蒙古肉羊产业现状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植被条件非常适合肉羊的饲养,这里的肉羊品质优良,具有肉质鲜美、脂肪分布均匀、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内蒙古肉羊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逐渐完善,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三、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分析(一)资源优势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为肉羊的饲养提供了充足的饲料。
此外,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肉羊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资源优势为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技术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内蒙古地区的肉羊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包括良种选育、饲料配方、疫病防治等方面。
这些技术进步提高了肉羊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了内蒙古肉羊产业的竞争力。
(三)市场优势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市场需求旺盛,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而且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内蒙古肉羊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提高内蒙古肉羊产业国内竞争力的策略(一)加强良种选育和繁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良种是提高肉羊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应加强良种选育和繁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二)推进养殖技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推广智能化养殖模式,提高肉羊养殖的效率和品质。
同时,加强疫病防治,保障肉羊的健康。
(三)拓展市场渠道和深化加工产业链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渠道,深化加工产业链,提高肉羊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内蒙古肉羊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肉羊生产与资源利用
南方山羊品种
黄淮山羊、成都麻羊、川中黑山羊、川南黑 山羊、建昌黑山羊、北川白山羊、渝东黑 山羊、大足黑山羊、板角山羊、马头山羊、 湘东黑山羊、福清山羊、闽东山羊、戴云 山羊、赣西山羊、广丰山羊、麻城黑山羊、 雷州山羊、云岭山羊、昭通山羊、麻城白 山羊、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都安山 羊、隆林山羊等
--推广南江黄羊育种场经营模式-建立伞状育种和经营模式:以合作社或 总场建立种公羊培育基地,以家庭为主 的适度规模养殖模式 --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促进肉羊生产方式的转变
综合技术:
--加大草山草坡开发力度,推进饲草料基地建 设,推广秸秆等农副作物加工利用技术, 保障山羊饲草料资源。 --加强羊病防控,降低山羊生产风险,保障养 殖户养殖效益。
羊肉加工:
--延长羊肉加工产业链,丰富羊肉产品 种类,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 要。 --大力发展优质、绿色山羊肉,以满足 高端市场需求。
谢谢!
良繁体系建设
--种羊场有1465家,种羊年末存栏达270.7万只,其中 种山羊场812个, 存栏种羊58.3万只 --内蒙培育出3个绵羊新品种 --四川育成2个山羊新品种,云南正在培育肉用山羊 新品种 --开展了品种选育、资源保护
肉羊产业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现代化羊场的选址、设计、管理和经营技术; --肉羊杂交利用; --肉用羊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 --优质肉用羔羊集约化育肥和优质羊肉深加工及开发 技术; --优质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及饲草料的加工、调制和 利用技术; --肉羊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现代肉羊新品种(群)培育技术等。
政策支持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 (2015-2025)》 目标--到2025年 --形成纯种基础母羊15万只的核心育种群; --重点选育的地方品种主要肉用性能提高 10%以上; --绵羊产羔率牧区达到120%以上、农区达到 150%以上; --山羊产羔率达到180%以上; --培育10个左右肉羊新品种; --肉羊群体生产性能稳步提高。
世界养羊业现状及发展措施
世界养羊业现状及发展措施羊是一种重要的畜牧动物,具有肉、毛、皮和奶等多种用途。
在全球范围内,养羊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世界养羊业的现状及发展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一、世界养羊业现状1. 全球养羊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目前全球养羊数量约为10亿只,其中中国占养羊数量的近一半。
其他主要养羊国家包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伊朗、土耳其、阿根廷、南非等。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全球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羊规模也逐年扩大。
2. 养羊品种多样化世界各国养羊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绵羊、山羊、细毛羊、肉羊、奶山羊等。
其中,绵羊是全球最主要的养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中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等地。
山羊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是世界各地常见的养殖动物。
细毛羊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蒙古国等地,是生产羊绒的重要品种。
肉羊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等地,是供肉食用的重要品种。
奶山羊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是生产山羊奶的主要品种。
3. 养羊业发展面临挑战尽管全球养羊规模逐年增长,但养羊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养羊业造成了影响,如干旱、洪涝、暴风雪等极端天气会直接影响养羊业的生产和收益。
其次,养羊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如肉类和奶制品的价格波动、进口商品的竞争等。
此外,养羊业还面临着动物疾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和从业人员采取措施来解决。
二、世界养羊业发展措施1. 推广科学养殖技术科学养殖技术是提高养羊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羊效益。
2. 加强养羊品种改良养羊品种改良是提高养羊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养羊品种的研究和改良,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提高养羊业的竞争力。
山东省肉羊产业情况分析
2020年第3期(总第272期) 行业论坛63山东省肉羊产业情况分析刘 刚 战汪涛 曲绪仙 杨景晁(山东省畜牧总站 山东 济南 250022)中图分类号:S82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03-0063-03 山东省是肉羊养殖生产大省,近年来发展迅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
为深入了解山东肉羊产业发展状况,为政府部门决策和从业者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笔者对山东省沿黄肉羊产业优势带(涵盖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及菏泽9市)部分县区肉羊养殖场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1 山东省肉羊产业发展新特点1.1 养殖模式发生变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肉羊价格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截止7月末,肉绵羊活毛价格为30~32元/kg ,肉山羊活毛价格为38~40元/kg ,均处于历史高位。
但受到过去几年小反刍兽疫以及近些年来养殖业环保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人工成本的逐步推高影响,肉羊养殖场户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一部分小散户由于资金、用地等原因逐渐退出养羊行业,另一部分养殖场户开始转型升级,调整养殖模式,向适度规模养殖要效益。
调查发现,随着传统的小规模散养模式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化、标准化的舍饲、半舍饲养殖,这部分养殖场一半以上采取了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一方面确保了全群生产各阶段的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也确保了羔羊从出生到出栏的整个生产过程生物安全可控。
而对于生产周期较短的育肥场户,一般采取全进全出育肥模式,保证了出栏的整齐度和防疫需要。
模式的变化同样带来了规模的提高,据统计,存栏200只以上基础母羊的养殖场户占本次调研场户总数的80%;年出栏300只及以上的养羊场户占本次调研场户总数的50%左右,20%的育肥场户年出栏商品羊在500只以上。
规模的提升不但减少了养殖过程中的成本,而且从防疫的角度而言,降低了疫病发生的概率,同时也与羊场上下游生产、屠宰、加工企业形成了良性的利益协作关系。
《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范文
《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内蒙古地区的畜牧业作为该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了支撑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而其中的肉羊产业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分析其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二、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肉羊产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内蒙古肉羊产业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品种改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我国羊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的追求,内蒙古肉羊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分析(一)资源优势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气候适宜,为肉羊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内蒙古地区的肉羊品种繁多,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种源。
(二)产业链优势内蒙古肉羊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育种、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紧密,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三)市场优势内蒙古肉羊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内蒙古肉羊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政策支持国家对畜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内蒙古地区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内蒙古肉羊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一)挑战1.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其他地区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 环保压力: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需要加强环保治理。
3. 养殖成本上升:饲料、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上升,影响了肉羊产业的盈利能力。
(二)机遇1. 消费升级: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的需求不断增加。
国内外肉羊胴体分级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 :本文从新西兰 、荚国、澳大利 哑等 圈 肉羊产业 的现状 出发 ,较系统地概括 其 肉羊胴 体分 级标准的发展现
状 。 同 时 对 我 国亟 需建 立 ‘ 完 整 、快 速 、全 面 的胴 体 分 级 标 准 体 系 的 必 要 性 进 行 分 析 , 并提 出 一 具体 建议 和 套 些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1 32 1)404 —5 0 18 2 (0 10 —0 1 0
纵 观 全 球 ,养 羊 业 有 着 悠 久 的 发 展 历 史 , 羊 是 人 类 最 早 饲 养 的家 畜 之 一 。 1 ~ 1 6 9世 纪 , 养 羊业 注 重羊 毛 生产 适 应 区 域 自然 资源 特 点 ,推 动 了毛用 羊 产 业 的形 成。从 2 0世 纪 5 0年 代开 始 ,由 于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和 自身保 健 意 识 的不 断 增 强 ,人 类 对 羊 肉 的需求 量 逐年 增 加 ,羊 肉的 生 产 效 益 远 远 高 出 了羊 毛 。 受 世 界 养羊 业 发 展 以 肉用 为主 的大 趋势 影 响 ,世 界各 个 国家 的 肉羊
分 级 标 准 成 为 实 现 羊 肉 制 品 优 质 优 价 的重 要 措施 和 手
段 , 它不 仪 可 以在 消 费者 和 生 产 商之 间建立 一个 良好 的 交 流 平 台 , 而 且还 有 利 于 提 高 胴 体 质 量 ,增 强 市场 竞 争 力 [1。 1J 追溯 胴 体 分级 的发 展 历程 ,早 期 的胴 体分级 主 要 是 对 胴 体经 济 性 状 的 主 观 评 价 。存 现 实 肉类 加 工 企业 中 , 这 种 基 于 人工 分 级 方 法 也 是最 常 用 的 。但 这 种主 观 的 感
肉羊养殖现状及分析报告
肉羊养殖现状及分析报告引言肉羊养殖是一种以培育、饲养和管理羊只为目的的畜牧业,其目的是获得羊肉,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肉羊养殖是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供优质肉类产品和创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当前肉羊养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发展肉羊养殖业具体的挑战和机遇。
1. 肉羊养殖的现状肉羊养殖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
同时,全球肉类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消费者对高质量肉类产品的追求,也推动了肉羊养殖业的发展。
以下是肉羊养殖的现状:1.1 养殖规模的扩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肉羊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许多农民将养殖规模从小规模家庭养殖转变为大规模商业养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1.2 品种的改良肉羊品种的改良是肉羊养殖业的又一重要特点。
通过选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肉羊品种,提高了养殖效益和肉品质量,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要求。
1.3 技术的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肉羊养殖业的进步。
新的饲养管理技术、养殖设备和数字化监控系统的引入,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量,降低了养殖成本。
2. 肉羊养殖面临的挑战尽管肉羊养殖业在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肉羊养殖面临的主要挑战:2.1 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气候变化对肉羊养殖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可能导致饲草和水资源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养殖效益和产量。
2.2 劳动力和管理问题肉羊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专业的管理人才。
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农村地区缺乏合适的劳动力,导致了养殖业的发展受限。
2.3 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肉羊养殖业需要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肉羊养殖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效率。
3. 肉羊养殖的机遇尽管肉羊养殖业面临挑战,但也存在许多机遇,可以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国内外肉羊胴体分级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肉羊胴体分级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张宏博;靳烨【摘要】本文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肉羊产业的现状出发,较系统地概括其肉羊JR体分级标准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我国亟需建立一套完整、快速、全面的NR体分级标准体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和设想.【期刊名称】《肉类研究》【年(卷),期】2011(025)004【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肉羊胴体;分级标准;现状;建议【作者】张宏博;靳烨【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1.41纵观全球,养羊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羊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家畜之一。
16~19世纪,养羊业注重羊毛生产适应区域自然资源特点,推动了毛用羊产业的形成。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身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人类对羊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羊肉的生产效益远远高出了羊毛。
受世界养羊业发展以肉用为主的大趋势影响,世界各个国家的肉羊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不久,法国、英国、新西兰、美国将养羊业重点完全转向肉用型羊的生产,拉开了世界范围内肉羊业发展的序幕[1-5]。
由于肉制品是现代饮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羊肉也因其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味美多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产量和消费量正在逐年递增[6-7]。
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统计资料预测世界羊肉产量仍将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8-10]。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当前羊肉产量的迅猛增加,低品质的冷鲜羊肉制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各种鲜、嫩羔羊肉却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建立一整套快速、简便、准确的胴体分级标准成为实现羊肉制品优质优价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它不仅可以在消费者和生产商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胴体质量,增强市场竟争力[11]。
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内蒙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肉羊养殖基地之一,肉羊产业在该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全面了解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报告将对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的规模、品种、养殖模式、市场需求等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的规模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具有较大的规模和潜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地区的肉羊存栏量达到1000万头,年出栏量超过300万头,年产肉量超过30万吨。
其中,细毛羊、山羊和草原羊是主要的品种。
内蒙古地区的肉羊养殖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地。
三、内蒙古地区肉羊品种特点内蒙古地区的肉羊品种多样,适应性强,具有以下特点:1. 细毛羊:体型较大,肉质细嫩,适应性强,适合草原环境养殖。
2. 山羊:体型中等,繁殖力强,抗病能力强,适合山区养殖。
3. 草原羊:体型中等,肉质鲜美,适应性强,适合草原环境养殖。
四、内蒙古地区肉羊养殖模式内蒙古地区肉羊养殖主要采用户外放牧和圈舍养殖两种模式。
1. 户外放牧:内蒙古地区广袤的草原资源为户外放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养殖户将肉羊放养在草原上,让其自由觅食,这种养殖模式成本较低,但存在天气变化、疫病传播等风险。
2. 圈舍养殖:由于内蒙古地区气候寒冷,部分养殖户选择在圈舍内养殖肉羊。
圈舍养殖可以有效控制肉羊的饲养环境,提高养殖效益,但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和劳动力。
五、内蒙古地区肉羊市场需求内蒙古地区肉羊市场需求旺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内需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优质肉羊的需求也在增加。
内蒙古地区的肉羊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稳定。
2. 外销市场:内蒙古地区的肉羊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等地。
国际市场对内蒙古地区肉羊产品的需求较大,价格较高。
六、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内蒙古地区的肉羊产业,提高养殖效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品种改良: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提高养殖效益。
国内外肉羊业生产现状度研究进展
少由于胆固醇过高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 羊肉中 蛋 白质含量高 , 人类第一 限制性氨 基酸一赖氨酸含量 丰富。 羊肉还含有对人体合成胶原有利的丙氨酸、甘氨酸、脯氨 酸。 因此对发育中的儿童及病人有特殊的营养作用。 羊肉脂
世界养羊业发展逐渐 由毛用型转向肉用 型方 向。
目前 ,肉羊 已成为 世界 畜牧业 发展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英 国是典 型 的“ 肉主 毛从 ” 国家 . 国所 有 的 3 个 品种 的 全 8
均为 肉用 型 品种 , 其羊 肉收入 占养 羊业 收入 的 8 %; 国 0 美 绵羊 品种 的 9 %为肉用 ,羊 肉收入 占养羊 业收入 的 8 %: 2 3 法 国绵羊 的 7 %为 肉用 , 肉收入 占 9 %, 西兰 被誉 为 5 羊 5 新
我 国发展肉羊生产具有极 大的潜 力。 首先 , 肉越来越 羊 受到消费者 的青睐。国内市场对羊 肉的需求量加大 。 且羊肉
“ 肉王 国”毛 用羊 只 占到 5 羊 , %。
与猪牛 肉及其它 肉类相 比 , 羊肉具有许多优 点。首先 , 羊 肉肌 纤维 细 , 肌纤 维 问含脂丰 富 , 使得羊 肉柔 嫩多 汁 , 口 感极好。其次 , 肉胆 固醇含量低 , 羊 据测定每 lO 羊 肉中仅 Og
其是我 国加入 WT O后 , 主要饲料原料 的价格呈 一度 的下降 趋势 。因此 。 国养羊成本较 低 。 品价格 低于世 界 贸易 水 我 产 平 , 肉价格仅是 国际市场 的 7 % 5 活羊价格 只是 国际 羊 O %,
含 2m 胆 固醇 , 9g 而牛 肉含 7 m , 肉含 6m , 肉含 6 ̄ 5 g兔 5 g鸡 o
肉羊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肉羊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品质肉类需求的增加,肉羊养殖业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肉羊肉质鲜美,脂肪含量较低,且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肉羊养殖行业有望取得可观的收益,因此值得进一步探究其发展潜力。
二、行业现状1.肉羊市场需求肉羊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的态势,尤其是高品质、有机肉羊更是备受消费者欢迎。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肉羊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2.养殖环境肉羊喜欢干燥、通风的环境,适宜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湿度不宜过高。
理想的养殖环境应该是拥有良好的饲料和养殖管理条件的养殖场。
3. 养殖技术肉羊养殖技术是决定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都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
三、市场前景在中国,肉羊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消费者对高品质肉羊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肉羊养殖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其次,随着国家对农村产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完善,肉羊养殖业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相比于牛、猪等畜禽养殖业,肉羊养殖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四、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当前肉羊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高品质、有机肉羊产品更是备受追捧。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肉羊养殖业有望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2. 技术支持肉羊养殖要想获得成功,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技术支持。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3. 资本投入肉羊养殖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场地租金、养殖设备购置、饲料采购、养殖人员工资等方面的支出。
在投资前需要做好详细的规划和预算,确保资金使用合理有效。
4. 风险控制肉羊养殖业虽然有望获得丰厚的收益,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风险。
羊肉市场分析
国内外市场供应预测1.羊肉产品的市场供应预测从世界消费趋势来看,羔羊肉的市场供应是空缺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全球经济已一体化,国内市场同时也是国际市场,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是羔羊肉产业的战略资源。
中国的肉羊产业,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国内羊肉消费市场,这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所不具有的。
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只要守住国门,不让列强攻进来,就等于占领了三分之一的国际市场。
中东阿拉伯国家,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聚居区,以食牛羊肉为主,其中羊肉比重达90%以上,也可以说是以吃羊肉为主,是羊肉巨大的消费市场。
中东国家多是沙漠地区,当地不能养羊,只能进口活羊与羊肉,中东盛产石油,民众购买力强,所以羊产品出口潜力非常大。
我国是世界养羊大国,羊肉产量长期位居世界之首。
近几年我国肉羊生产进入快速增长期,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科技进步步伐进一步加快,肉羊生产今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从饲养量增长潜力分析,目前,全国作为饲用的农作物秸秆约2亿吨,到2015年提高到3亿吨,其中40%用作肉羊饲料,按750公斤养一只羊计算,可增加肉羊养殖5330万只。
由此估算,到2015年我国新增肉羊养殖的潜力约为8345万只。
从个体增产潜力分析,我国肉羊个体小,产肉量少。
全国平均肉羊胴体重为15-17公斤,低于养羊业发达国家18公斤的水平。
近年来,肉羊胴体重逐年提高。
随着肉羊品种改良步伐加快,饲养管理水平提高,肉羊个体增产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从农民增收潜力分析,肉羊养殖条件要求不高,饲料来源广泛,生长快,疫病较少,养殖成本低,所需启动投资少,向来是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羊肉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效益逐年上升,激励了农民的养羊积极性。
目前,很多地区把养羊业作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积极加以扶持。
有经济效益的拉动,生产潜力会不断释放,为今后养羊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国际市场开拓潜力分析,目前,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羊肉国际贸易量逐年增加,主要出口目标区域是东南亚、中东和中亚等地区。
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产业现状分析。
肉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然而,目前我国肉羊产业存在着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品种改良滞后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二、发展目标。
1. 实现肉羊产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养殖效益;2. 提高肉羊养殖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3. 推动肉羊品种改良,提高养殖品种适应性和生产力;4. 建立健全的肉羊产业发展政策和支持体系。
三、发展策略。
1. 加强科技支撑,推动肉羊养殖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益;2. 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引进优良肉羊品种,提高肉羊的育肥速度和肉质品质;3. 加强养殖规模化经营,推动养殖场规模化发展,提高养殖效益;4. 加强市场开发,拓展肉羊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实施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肉羊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提供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2. 加强科技创新,设立肉羊养殖技术研发专项基金,支持科技创新项目;3. 加强品种改良和推广,建立肉羊品种改良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4. 加强市场开发,组织肉羊产品推介活动,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预期效果。
1. 肉羊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2. 肉羊养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3. 肉羊品种改良成效显著,养殖品种适应性和生产力明显提高;4. 肉羊产业发展政策和支持体系逐步健全,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总结。
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将有力推动我国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养殖户共同努力,积极落实上述方案,共同推动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
山东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山东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王守经等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04期摘要:根据山东省肉羊主要养殖区的产业调研情况,阐述了全省肉羊养殖、屠宰及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肉羊;屠宰;加工;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S826.9+2(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118-05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是一种营养保健肉质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羊肉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山东省是我国传统的畜牧业大省,也是除三大牧区之外的全国最大农区肉羊养殖生产大省之一,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品种资源、饲料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羊产业的迅猛发展必将成为今后全省畜牧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2,3]。
本文综合阐述了山东省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旨在为山东省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1山东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11品种资源优势目前山东省通过国家认定的地方羊遗传资源(品种)共计12个,占全国羊遗传资源总数的86%,其中绵羊品种5个(包括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泗水裘皮羊和鲁中山地绵羊),山羊品种7个(包括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崂山奶山羊、沂蒙黑山羊、文登奶山羊、莱芜黑山羊和牙山黑绒山羊)。
这些品种的繁殖力、主要生产性能、适应性等种质性状都很突出,丰富的品种资源是发展山东肉羊产业的坚实基础。
此外,山东还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十几个优良羊种,如波尔山羊、夏洛莱羊、无角道赛特等。
12产业规模近十年来,山东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山东省羊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从2000年的2 260万只、2 37573万只,上升为2011年的3 2100万只和4 1160万只,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24%和512%[4]。
山东养羊业的另一特点是:养殖区域化布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正在向鲁北(东营、德州等市)和鲁西(聊城、菏泽、济宁等市)转移,青岛、烟台等传统的养羊地区,养殖规模正在缩小(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肉羊产业论摘要:肉羊是适应外界环境最强的家畜之一,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
饲养肉羊投资少、周转快、效益稳、回报率高。
近年来,国内外羊肉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使肉羊生产正成为一个黄金产业。
近20年来,由于市场对羊毛和羊肉的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养羊业由毛用为主转向肉毛兼用而发展到肉羊为主,肉羊生产发展迅速。
本文主要阐述对国内肉羊的认识,附带一些对国外市场肉羊业的看法。
一、我国现状我国肉羊生产业化兴起的时间较短, 国内采取各种方式开展肉羊杂交工作, 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成果. 尤其是近几年来, 国内外市场羊肉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肉羊产业离国际化、规模化生产还有较大差距, 在发展中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畜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加快养羊业的发展, 对于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世界养羊大国而不是养羊强国, 肉羊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多年来, 我国绵羊和山羊数量, 羊肉、羊皮、羊肠衣及山羊绒等生产量均居世界第1 位. 但个体生产羊肉水平不高, 商品率较低,品质较差. 肉羊良种覆盖率约仅为55%, 而国外养羊业发达国家多在75% 以上.个体平均产肉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年消费羊肉量为1.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国际现状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 国际养羊业开始向多极化发展。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从毛用转向肉用为主, 肉羊业在大洋洲、美洲、欧洲和一些非洲国家得到迅猛发展, 世界羊肉生产和消费明显增长,特别是许多国家羊肉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以生产瘦肉率高、脂肪含量少的优质羊肉, 特别是羔羊肉为主, 并对此开展了相关的育种工作。
全世界羊的存栏数、羊肉产量、人均占有羊肉量逐年增加。
2004 年, 世界羊的存栏数为179 311.6 万只; 羊肉产量为1 281 万t; 全世界羊肉的进出口总贸易量基本相同, 进口量为87.27 万t, 出口量为87.09 万t。
中国是养羊生产第一大国, 2005 年羊存栏数位居世界前十位的分别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苏丹、巴基斯坦、伊朗、尼日利亚、新西兰、孟加拉国和土耳其。
世界羊的总屠宰量为912.9 万只; 羊肉产量排世界前十位的分别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新西兰、伊朗、土耳其、英国、苏丹和西班牙。
所采用的主要肉羊品种为无角陶赛特、萨福克、德克赛尔、德国肉用美利奴、东福利胜等。
三、对于畜牧业未来方向的分析(一)畜产品生产量的增长预测1961—2011年,畜牧业生产日益受到人们饮食习惯和食品消费模式的转变所驱动,呈快速发展势头,并且发展中国家增速明显快于发达国家。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分别增长了5 倍、8 倍和3 倍以上,而发达国家的增长则分别在2 倍、0.5倍和0.5 倍以下。
其中,在世界人口增长较快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肉类的消费量以每年约3%速度增长,乳制品消费量以约5%速度增长。
虽然羊肉占的比重减少但是产量仍在增加,说明羊业的培育工作还有很大的潜力。
年份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万t 比重/% 产量/万t 比重/% 产量/万t 比重/% 产量/万t 比重/% 1961 2480 34.7 2876 40.3 603 8.4 895 12.5 1970 3584 35.6 3966 39.4 683 6.8 1510 151980 5270 38.5 4717 34.5 734 5.4 2595 191990 6992 38.9 5532 30.8 969 5.4 4094 22.8 2000 8551 37.9 5773 25.6 1118 5 6643 29.4 2005 9294 37.2 6078 24.3 1229 4.9 7849 31.4 2010 10604 36.9 6478 22.6 1310 4.6 9605 33.5 2011 10654 36.7 6462 22.2 1330 4.6 9938 34.2 增长率/%330 125 121 1010 (2011 年比1961 年)注:(1)牛包括水牛和肉牛,羊包括山羊和绵羊;(2)资料来源:FAO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秘书处统计预测,到2022 年全球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但由于饲料和能源成本的增加,以及其他价格相对较高的作物与其竞争土地、水和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全球畜产品产量增速减缓,预计未来8 年肉类生产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6%,低于上个10 年的2.3%。
但预计未来几年内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现有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规模经济的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改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畜产品产量仍将迅速增长。
预计2022 年肉类产量增量中的80%、奶类产量增量中的74%都来自发展中国家。
世界肉类产量、出口和人均消费的年均变动率(部分)所有肉类羊肉年份产量出口人均消费产量出口人均消费2003—2012 2.3 4.3 1.3 2.1 0.3 1 2013—2022 1.6 1.6 0.6 1.3 1.3 0.3 注:资料来源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FAO。
世界年人均畜产品占有量(kg)肉类年份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奶类1961 8 11.2 2.9 4.6 75.21970 9.6 12.6 4.1 5.1 75.61980 11.9 12.2 5.8 5.6 76.91990 13.2 12.1 7.6 6.4 77.42000 14.1 11.4 10.9 8.1 77.62005 14.5 11.4 12 8.4 82.42010 15.6 11.4 14.1 8.9 89.12011 15.5 11.3 14.4 8.9 90.3增长率93.75 0.89 396.55 93.48 20.08(2011 年比1961 年)/%根据1961—2011 年世界人均畜产品占有量,选择回归预测法和趋势外推预测法,分别用指数模型、对数模型、线性模型、增长模型进行模拟,建立世界人均肉类、蛋类、奶类等指标发展趋势模型,预测2015—2022 年世界人均肉类、蛋类、奶类占有量发展趋势预测值如下:2015—2022 年世界年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发展趋势预测值(kg)年份肉类蛋类奶类2015 42.67 9.79 91.552016 43.04 9.94 92.472017 43.41 10.09 93.402018 43.78 10.24 94.342019 44.15 10.39 95.292020 44.52 10.54 96.252021 44.89 10.70 97.222022 45.26 10.86 98.20从2015—2022 年世界人均肉类、蛋类、奶类占有量发展趋势预测值可以看出,未来人类对畜产品需求仍会不断增加,到2022 年世界人均肉类、蛋类、奶类占有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0.78%、1.54%、0.91%。
FAO 认为全球对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是未来畜产品生产与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国内外肉羊的发展之路查找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找到相关数据,中国的羊肉产量和羊肉产量比上年增长值看到,未来中国的羊肉产量一定会越来越多,虽然较上年增长率低,在技术革新等领域(下面会分析)做好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
查找相关数据,全世界羊的存栏数、羊肉产量、人均占有羊肉量逐年增加。
2007 年,世界羊肉产量为1 384 万t,同比增长2.14%。
其中,发展中国家产量1 046 万t,占全球总量的75.57%;发达国家342 万t,占24.71%。
亚洲位居首位,羊肉产量846 万t,占全球的61.12%;其次是非洲,产量212 万t,占15.31%;欧洲和大洋洲的产量均为134 万t,各占9.68%。
全球羊肉贸易量在90 万t 左右,其中发展中国家进口43.9 万t,出口9.9万t,呈现贸易逆差;发达国家进口48.8 万t,出口74.1 万t,呈现贸易顺差。
专家预测,世界羊肉产量仍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五:展望---尽管肉羊产业前景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下结合国外的状况针对国内问题作以对比的分析:1、品种角度—没有形成品种高效利用体系和缺乏高产自主肉羊新品种1.1 地方种质资源较多,但缺乏世界公认的高产肉羊品种我国32 个省、市、自治区中均有羊的分布,绵羊主要分布在温带、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带,西部多于东部,北方多于南方;而山羊则较多分布在干旱贫瘠的山区、荒漠地区和一些高温高湿地区。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则,结合行政区域,可将我国内地羊的分布划分为8个生态地理区域:东北农区、内蒙古地区、华北农区、西北农牧交错区、新疆牧区、中南农区、西南农区和青藏高原区。
每个区域均有一些地方品种,有的种质特性明显,如小尾寒羊、湖羊和济宁青山羊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多胎绵羊和山羊品种之一。
在中南农区分布着黄淮山羊、马头山羊、雷州山羊、台湾山羊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等近20 个以产肉、优质板皮和笔料毛为特色的优良地方山羊品种。
此外,近几十年来,我国引进了很多肉羊品种,如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萨福克羊、无角道赛特羊、德克赛尔羊、夏洛来羊、杜泊羊、波尔山羊等。
经过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适应性饲养,这些品种已经基本适应了我国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在我国宝贵的羊品种资源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1.2地方品种资源利用不合理,没有形成保护和利用并重的格局虽然地方品种较多,也不乏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品种,但缺乏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体制。
优良基因面临丢失,品种利用缺乏有效指导,如在杂交利用方面,由于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杂交利用模式也不同,但现在还没有一个较为客观、标准的杂交利用模式,只是有一些研究报道,在不同的地方开展了一些杂交效果研究,没有形成行业层面的较为统一的杂交利用推广体系。
没有统一的技术指导,盲目跟风,导致了优势地方品种资源减少,杂交利用效果不明显,经济效益不显著,制约了肉羊产业发展,同时长期形成的地方特色品种资源面临锐减、丢失的危险。
2、羊群结构不合理, 杂交利用体系不健全由于羊群中适龄母羊比例偏低, 周转速度慢,出栏率低, 使得饲养成本偏高。
我国的地方羊品种大都未经过系统选育, 具有生长速度慢,产肉力和胴体重偏低的缺点, 与专门化的肉羊品种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但与引进的肉羊品种杂交, 杂种优势显著。
但由于目前杂交繁育体系未真正建立起来, 使二、三元杂交商品肉羊生产仍处于试验或小范围推广应用阶段, 大部分农牧民还存在盲目性生产, 远不能满足规模化肉羊生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