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的几种方式

合集下载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问题一:知识点过于单一。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点的传授,课堂内容相对单一,在兴趣和思维启发方面较为欠缺,这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甚至在历史知识应用能力方面出现问题。

对策一:多元化教学。

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历史成为一种乐趣。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 PPT、游戏、观察、讲解等方法,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历史。

问题二:教材更新不及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历史知识的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趋势,然而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材的更新较为缓慢,无法及时反映历史知识的最新发展水平,这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的真实认识。

对策二:运用多种资源。

教师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革,及时整理新的资料,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这样能使知识的传授更为生动,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问题三: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

对于许多历史事件,学生仅仅掌握了简单的史实,却缺乏对事件和历史背景的深度理解。

这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事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从而难以深入到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层面。

对策三:教师多角度解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展示不同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事件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层面,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并增强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问题四:考试重理解。

在现实教育中,考试中一般更注重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这容易导致初中历史课堂缺乏对学生思维层面的培养,因为学生不得不为优异成绩付出大量的记忆功夫。

对策四: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了解及观察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以此加强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时整理新的资料,增加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成长,并且,产生兴趣。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历史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一、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教学内容呈现单一、死板的特点。

这使得学生学习历史变得乏味,容易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

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引入丰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呈现鲜活的历史场景和人物。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通过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

二、内容过于繁杂历史学科内容庞大,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

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难以全面掌握。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

将历史学科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通过分模块教学,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在学完一个模块后进行巩固复习。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三、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将历史割裂于现实生活,使得学生难以将历史事件与当下社会联系起来,缺乏对历史的真正理解和认同。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参与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

选择一些与当下社会相关的历史事件作为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从而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提高学习的深入度和实用性。

四、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方式的评价。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例如,开展历史论文写作、历史展览或历史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历史学习目标,设计合适的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缺乏跨学科教学历史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历史课堂也需要不断革新和改进。

然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笔记拍摄、记录不到位、教师讲解单调等问题。

因此,探究这些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首先,笔记拍摄等行为影响了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

学生们更注重“做数目”,而忽略了听讲和思考。

这样的行为并不能促进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对策:1. 在课堂上回答学生的问题:较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课堂讨论或小游戏:这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发表观点,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4. 采用互动式教学或问答式教学,增强学生的思考动力: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次,教师讲解单调等问题也常出现在历史课堂中。

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尝试采用一些方法,如小组讨论、座谈等来改善这种现象。

具体措施如下:1. 制定教学计划,在教材内容较为枯燥的时候,加入实例或生动的事例,以便教师讲解时,能够更加生动形象;2. 采用互动讲解式教学,比如老师讲解一段内容,然后停下来,让学生提出自己对该内容的疑问,然后老师再进行回答;3. 增加课程活动分,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互动的更好;4.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比如教育网、名师课堂等来加深学习。

教师辅导、指导学生访问网络资源,引导他们认识到网络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总之,历史课程是一门内容较为繁杂、知识点较多的学科,一定要精心设计课程,采用更加生动、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历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浅析历史课堂教学中“五步”提问法

浅析历史课堂教学中“五步”提问法

浅析历史课堂教学中“五步”提问法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076750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且课堂提问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手段。

他对启发和推动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计精巧,得体的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肢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提问设计,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正问就是教师从正面提出问题,让学生顺藤摸瓜,按问究道,且为引导学生某种思考而作的逻辑发问。

这种问题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直接寻求答案。

例如在讲“鸦片战争的影响”一节,教师提问:鸦片战争经过哪几个阶段?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怎样呢?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此问的关键是通过对上一节的回忆引出这一节课要讲的,战争失败后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这样的问题一般用于复习旧课,导出新课或归纳知识,达到督促学习,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二、设问在教材内容是新的知识,学生根本想不出恰当的答案是,教师可采取设问的方式,把问题肢解,一个一个提出来,然后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导出必然结论。

如在讲“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学生疑惑、思考时,再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仅仅是为了鸦片问题吗?”,“如果没有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中英之间会不会发生战争?”学生在疑惑、思考时,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在一语点破,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这样,就能获得很好的课堂效果。

有时在临下课前也可再提一设问,留下悬念,让学生课后思考,也有利于下一节课衔接。

三、疑问教师用怀疑的,不肯定的语气提出问题,设计疑团,使学生觉得矛盾存在。

然后教师在摆事实,讲道理,获得正确的结论。

例如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甲,俄国1861年改革是封建性的改革。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历史课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教材内容单一、教学资源匮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学校使用的教材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策: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积极拓展历史教学资源,多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观看、聆听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历史事件进行课堂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二、历史教学呈现枯燥乏味对策:为了解决历史教学呈现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游戏教学、互动讨论等,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等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历史知识脱离现实在一些学校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过分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了疏离感,认为历史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无关。

对策:为了解决历史知识脱离现实的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知识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

四、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不足在一些学校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偏重于灌输历史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停留在记住历史事件和日期的水平上,而缺乏对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对策:为了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编辑、撰写历史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一、提问前的准备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提问前需要对所要讲解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并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使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维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提问还要符合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和思路,避免在提问过程中走题或者偏离主线。

二、提问的形式和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提问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如思考性问题、情境性问题、演绎性问题、引导性问题等。

不同形式和方式的提问各有利弊,教师需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1. 思考性问题:思考性问题是一种开放式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拓思维。

“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思考,帮助他们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独立见解。

2. 情境性问题:情境性问题通过描述一个历史事件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思考,增加历史事件的感知。

“如果你是一个参加辛亥革命的普通士兵,你会如何看待这场革命?”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从事件当事人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增强对历史事件的体验和认知。

3. 演绎性问题:演绎性问题是一种逻辑性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演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社会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对事件后果进行合理推断。

4. 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是一种指导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回答。

“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认为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应该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问的技巧和策略除了提问的形式和方式外,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就提问的技巧和策略进行具体介绍。

1. 耐心等待:在提问学生时,教师不应该急于追求答案,而是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有效的教学提问是历史课堂中重要的学习策略,它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促进了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记忆。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1. 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是一种启发性的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并在讨论中得出答案。

例如,“你认为什么因素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种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并帮助他们理解事件的原因和后果。

2. 封闭性提问封闭性提问是一种积极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确认他们学到的知识,并鼓励他们运用记忆和理解技能。

例如,“拿破仑是哪个欧洲国家的领袖?”,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检验学生对课堂上的特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细节提问细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提问方式,旨在考察学生在阅读或听取材料时的细心程度。

例如,“请描述米开朗基罗的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细节。

”这种提问方式要求学生注意细节和细节的重要性。

4. 比较提问比较提问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考能力的有趣方式,通常比较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或概念。

例如,“你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宗教信仰有什么区别?”这种提问方式让学生考虑到不同的文化和信仰系统,而不只是单纯地记忆历史事件。

5. 行动或应用提问行动或应用提问要求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想出实际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你是罗马军队的统帅,你怎样制定战术来打败你的敌人?”这种提问方式激励学生运用知识,并考虑到不同的局面和策略性。

6. 探究性提问探究性提问是一种促进学生探索自己对历史事件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提问方式。

例如,“你认为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这种提问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地表达和解释他们学到的知识的舞台,同时也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讨论和理解。

有效的教学提问是历史课堂有效的教学工具。

通过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老师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从而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知识吸收率。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一、教学内容单一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点和考纲要求,缺乏灵活性和实用性。

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厌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教学。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实地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通过影视剧和纪录片等多媒体材料,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讲述式授课,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缺乏了解历史的主动性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献研究,让他们亲自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资源通常有限,教师难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支持。

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的深入了解。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和收集与历史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堂讨论和研究。

同时,学校和教师应积极争取政府或学校的支持,提供更多的图书馆、档案馆等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评价方式单一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评价大多以笔试形式出现,主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笔试以外,可以引入口头报告、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典型问题解决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典型问题解决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典型问题解决案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改善,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而解决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表现在多方面,即:(1)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由于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程度不匹配,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不足,影响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

(2)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教师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忽略了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受到了影响。

(3)教师缺乏对学习方法的认识。

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和思考,然而教师缺乏对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的认识,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

(4)缺乏历史学习资源。

学校缺乏充足的历史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有限的研究材料,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动机和能力。

二、解决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1)注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学习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发掘、了解、体验历史,而不是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学习工具,因此,要有效地解决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必须重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2)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对话和互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历史文献、阅读文本及做出推理分析的能力。

(3)培养教师专业素养。

要改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历史资料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恰当地学习历史知识。

(4)开发历史学习资源。

学校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资源,如在校图书馆里给学生提供历史资料,帮助他们了解历史;向学生提供一些历史研究论文作为参考;让学生参加历史相关活动,如文化考察、重要历史事件参观等;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历史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既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未来文明发展的基石。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下面我将介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问题一:知识点过于繁杂,学生难以消化吸收。

解决策略:1.精选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适当精简内容,注重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上。

2.利用多媒体教具: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具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举办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问题二:历史教学过于讲授,缺乏互动和实践。

解决策略:1.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形式、小组合作等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2.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历史场所,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历史印象。

3.课堂演讲: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演讲,让他们通过阅读、研究和发言,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表达和思维能力。

问题三:历史教学重视事实知识,忽视思维方法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解决策略:1.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

2.历史意识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使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

3.多角度讲解: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学会吸取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的优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问题四: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缺乏联系。

解决策略:1.关联现实生活: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活用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

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历 史教学 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化 的问题
而重点活动是 应该 围绕着重点 内容来设计的。好问题 一个 就 够了, 一 个好的问题既紧扣 了课程标准 , 又优 化了三维 目标 ,
学情研究不透。 包办多。 讲得多, 仅重知识的罗列与简单 更重要地是 。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 的梳理, 练得少 , 问题意识不强, 互动交流少 , 学生的思维能 了挖掘, 从而更加实效地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一个好的讨论
力、 表达能力 和创 新意识没有得 到有 效 的训 练 和培养 , 学 生
审题 、 解题及概括 能力不足 : 有 的教学 节奏 与学生 学习节 奏 题应该有 四个 关键 : 问题 是否能 紧扣教材 的 内容 . 有 利于突
不协调 。 教学媒体 的运用与学 生学 习活动不 协调 , 教学 比较 粗放 , 缺乏临场应变的指导 。
了。 只有 自己 劳动挣来的钱, 你才会这样心疼。” 其实学习也是 这个道理 。在同样 的时间和相 同的学习资源的条件下, 学生探
感知 、 感受 、 感悟 的过程 中 , 学 生应该处 于主体 的地位 , 但这 个 主体地 位不是 教师给 的 。 而是 教师应 该尊重 的 。 在这个 过 程 中教师应该发挥 主导作用 。 但这个 主导作用 的发挥必须 围 绕着学生这个 主体得到 发展这个 中心 。心理 学研究认 为 : 一 个人 只要体验 一次成功 。便会 激起无 休止地追 求意念和力
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产i
( 丰 宁满族 自治县 实验 中学 , 河北 丰宁 0 6 8 3 5 0 )
在新课程推进 的过 程中 . 存在 不少 困扰 一线教师 的急待 解决 的问题 。笔者结合 自己的教学体 会 以及观摩 学习 的心 得. 总结 出几种 常见 问题 的表 现形 式并尝试 提 出 自己的思考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历史意识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缺乏学科内涵的教学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对于历史教学的兴趣和认识都比较薄弱。

这主要是因为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科的内涵性,过多的强调记忆和死记硬背。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改进方法:1.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过程。

通过互动交流,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思辨性的讨论,学生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和理解。

二、教材内容单一化现行的历史教材内容主要是国家层面的历史,对于地方性历史或者其他国家历史的介绍相对较少。

这导致学生的历史视野比较狭窄,缺乏对多元文化的了解。

改进方法:1. 拓宽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将其他国家的历史事件纳入教学内容。

通过比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

2. 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方历史考察,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地方历史案例,增强学生对本地区历史的认知。

三、缺乏历史艺术欣赏教学历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历史事件的讲解,忽略了对历史文物和历史艺术作品的欣赏教学。

改进方法:1. 历史文物展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或者通过PPT、图片等方式展示历史文物和艺术作品,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2. 制作历史艺术作品: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参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目前,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以书面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和主动性。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

改进方法:1. 综合评价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和课堂作业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历史地理的理解和掌握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问题一:知识点过多,难以掌握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涉及到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杂而且深度不一,学生难以掌握。

特别是在学校的教学进度又要赶上教材的进度,老师不得不匆忙授课,导致学生对某些重要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

解决策略:1. 突出重点,深入讲解针对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老师可以安排专题讲解课,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这些内容,确保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

2. 知识串联,梳理思路历史知识是有条理、一脉相承的,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历史内容的整体认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问题二:教学内容抽象,缺乏实际应用历史教学内容大多是关于历史事件、思想、文化等抽象概念的阐述,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导致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兴趣不足。

解决策略:1. 历史案例与当代联系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当代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案例与当前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对历史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 实地考察和参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亲身感受历史文化遗迹,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三:历史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历史教学方法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板书、讲解阶段,缺乏互动性和多样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策略:1. 多媒体辅助教学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使历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2. 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在历史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或者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历史教学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历史教学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历史教学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023年,历史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仍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需要解决,以便更好地教授历史知识。

以下是历史教学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慢节奏的历史课堂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中,老师通常会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历史事件,而且还会详细地解释每件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这样的授课方法可能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乏味,因为他们很难与那些看似遥远的事件产生联系。

此外,学生很难专注于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的课程,尤其是在晚上或下午。

解决方法:老师可以采用更为有趣的方法来教授历史知识,例如让学生分组将某个历史事件演绎出来、请外界来宾或校友来讲述历史故事等等。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交流,邀请他们来分享自己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和理解。

通过这些交流和互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中来。

二、历史事实的遗漏和失真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经常会导致学生对某些历史事件存在偏见和误解。

例如,在一些教科书中,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掩盖了某些国家的罪恶行径。

这种局面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观点,并影响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解决方法:老师们应该使用多种来源的教学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通过展示历史视频、音频或图片,以及使用可信的历史书籍和公开文献等。

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背景和文化进行适当的讲述,注重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些做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历史认知偏见和成见,全面地了解历史事实。

三、历史教学内容与当代社会联系缺失学生们通常很难看到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

他们会觉得历史教学内容是一些遥远的事情,与当代生活没有联系。

这种看法会大大降低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难以从中获得启示。

解决方法:老师们可以通过展示当代社会问题,例如民主制度的运作、公共管制流程以及公民权利、法律和道德问题,来让学生们意识到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的密切关系。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还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未来。

然而,历史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兴趣等。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一、问题分析1. 单一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记忆。

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往往是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历史故事背后的内涵。

2. 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做题目的重复性练习,而没有能力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脱离现实生活的历史教学许多历史教材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

学生很难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无法认识到历史对于今天的重要性。

二、改进方法1.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老师可以利用讲故事、图片展示、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2. 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知识的灌输,历史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

3. 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于今天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结语历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不断探索改进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育界能够加大对历史教学的关注,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
1. 教学内容单一:一些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过于注重知识的输入,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

2. 教学方法传统: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缺乏多样化和创新性,难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3. 研究方式被动:有些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机会。

应对策略:
1. 多元化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设计多元化的研究
内容,包括观看历史纪录片、阅读历史小说等,以激发学生兴趣。

2. 创学方法: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能动性。

3. 推崇学生主体地位: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
问题、表达观点,并提供积极引导和评价,使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
能力。

4.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
教学、在线资源等,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通过采取上述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有效解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初中生,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如今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在课改中教师对历史教学研究不足在目前的教学观念中,往往存在着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这种观念往往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学生一切都要以教师马首是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的听,拼命地记,学生完全沦落为知识的容器。

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主观能动性几乎得不到什么发挥,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了。

与这种教学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持有这种教学观念的教师往往以年轻的教师居多,这些年轻的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上课的时候更加注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感受。

这种想法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在上课的时候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学生本身知识面窄小、零散,而所学的知识分散,历史时间跨度大,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会出现教学内容偏离轨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等。

2、对于历史学科的看法存在误区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唯有历史是固定不变的,毕竟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是可以改变历史的。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很多过去认为是史实的东西也有可能会被推翻,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五课教材中就认为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叫司母戊鼎,但是随着考古学、历史学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新教材就推翻了这一观点,而是把把它改名为后母戊鼎。

相较于具体史实,历史观念的变化往往会更加频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历史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即使是在同一时期,站在不同的立场,采用不同的视角,结果也会导致观念存在差别,因此,历史观念也像其它事物一样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六种提问技巧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六种提问技巧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六种提问技巧肖秀灵【内容摘要】本文提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六种提问技巧,即诱导式提问、疏导式提问、阶梯式提问、对比式提问、迂回式提问和材料式提问,同时例举大量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此六种技巧。

此文对广大需要加强提问技巧的历史教师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历史教学提问技巧【正文】一、问题的提出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提问,提问是否有其技巧性?我们先看下面一个事例:某教师在讲完辛亥革命的内容以后问:同学们对辛亥革命的过程清楚不清楚?答:清楚。

问:好,辛亥革命为什么能赶走皇帝?答:(一时语塞)。

这个事例中,教师提问了两次,第一次只是一般性的询问,并没有起到实际效果,第二次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思维才真正调动起来。

显然,在历史教学中关非随意提问就才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讲究提问的技巧,以提高我们的历史教学质量。

二、六种提问技巧笔者认为广大历史教师常用的有以下六种提问技巧。

(1)诱导式提问①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诱导提问。

例如,有位教师提问学生:原始初民驯养小动物的最初动机是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获取食物,为了吃动物的肉,剥取动物的毛皮。

这是没有教师暗示下的原有思路延伸的结果。

接着教师诱导一位平时爱养小狗小猫和各种昆虫的学生,让他联想从小爱养小动物的生活体验谈谈想法,结果他提出了一种新看法:小动物多可爱好玩!初民们最早饲养小动物也可能是为了好玩,是为了与孩子们作伴,是为了增添生活乐趣。

各种动物驯养多了,驯养时间长了,才成为家畜,才发展起畜牧业来。

等到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才谈得上经济价值。

饲养动物,追求经济价值是后来的事,不是原始初民最早的动机。

原始初民最早时还头脑简单,还不可能有先养后吃的长远打算,只可能凭着喜爱动物这种感性冲动来饲养动物。

这样,就开拓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开拓出了创造意境。

②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诱导对问题的理解。

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币去买米,请问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显然比起“战国时货币形式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趣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的几种方式
银川十五中刘晓燕
课堂教学总是以问题来呈现的,教学问题呈现的方式过于单一是造成教学问答模式化、程式化和课堂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

丰富课堂内涵,真正反映课堂的应有面貌,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就必须运用多样化的问题呈现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同一知识点,有经验的教师一般不会直接灌输,而是会利用种种手段,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感受这个问题情境之后,觉察到其中所发生的问题,引起探究问题的兴趣,带着强烈的动机去探索问题。下面我以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为例,具体说明:
一、问题从日常生活中引出
历史知识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引出本课重要历史人物梁启超时,运用许多学校也包括我校在内,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都组织学生背诵的《少年中国颂》,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会很熟悉,很亲切,所以会有兴趣。

二、问题从视频材料中引出
过多的问题提问易造成支离破碎、碎问碎答的而缺少整体感,和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也容易造成思维倦怠。

整体设计问题是解决问答式教学和碎问碎讲的主要策略。

在讲述历史事件公车上书时,对它的时间、地点、发起人和上书的主要内容,设计为一个问题,所以,让学生从一段视频中整理历史性息,把这个历史事件就搞清楚了。

三、问题从文字材料中引出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引用一些材料来引起学生注意,并通过对材料中信息进行分析、提取、整合,然后得出结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是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例如对康梁的主张的提问,先给出一些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四、问题从情境设置中引出
例如本课在内容进行到提问为什么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没有直接提问,而是给出一段视频,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中,然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视频里这个略显清瘦的的年轻人,假如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五、问题借助假设猜想引出
例如在分析百日维新的内容时,借助身份猜想来分析变法措施究竟会得到哪些人的反对?哪些人的支持?
六,问题从角色扮演中引出
在讲到戊戌政变时,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从角色体验中,体味和分析当时人的心态,解决一组问题: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维新变法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力?2袁世凯为什么背叛维新派?3,维新派自生有哪些弱点?
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提问虽然普遍使用,但大多提问的效率不高,,提问的随意性较强,提问的针对性不强,提问对象的选择上常常只顾及到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极少数成绩差或者调皮的弱势者,考虑不到,使他们游离于课堂教学的边缘。

针对历史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我结合今天的授课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如何去有效、科学的设计问题
1、预设问题,问题由课标而来,如问题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尽可能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如问题日本算不算强国?
3、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如问题,你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怎么去发展、自强?
4、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如问题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
5、、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疑,在学生思路的转折处设疑,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和矛盾处进行提问,这是有效提问的基本着眼点。

如问题你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怎么去发展、自强?
二、如何去引导学生有效回答问题
在有效、科学的设计问题的前提下,怎样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
题达到对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培养。

我将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

基础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开放性问题。

不同问题教师理答的方式也不相同。

基础性的问题:此类的问题较简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即可完成,多数学生都能完成。

比如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

理解性的问题:理解层次的问题需要学生改变交流的形式,能够转述或重新组织所学过的知识,展现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解释、概括和说明的能力。

要回答这些问题,前提是学生必须记忆相关的知识,但是仅有记忆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文字的能力,还需要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加以思考、重新组织有对概念真正理解了,才能换一种方式表述出分来。

教师要做的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讲透,讲清知识点,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去引领学生去思考。

如问题日本算不算强国?
分析性的问题:分析层次的问题能促进历史概念的形成和历史思维的进行,它往往是探究或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基本的形式。

分析层次的问题是要学生发现历史现象背后的道理,回答这类问题时,学生需要识别逻辑错误,区分事实、观点和假设,得出结论。

本课我设计的此类问题较多,这主要是基于本课的类型和课标的要求。

这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特点是较高的分析、理解难度与较强的故事性并存。

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因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和矛盾处进行设问,巧设疑问,环环相扣,抽丝剥茧,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促进历史概念的形成和历史思维的进行。

比如政治方面关于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的举措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或伤害谁的利益?
开放性问题。

它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有些问题只是让学生表达出他们的感悟即可。

由于每个人的学识、阅历不同,感悟到的可能会不一样。

作为教师,在设计这类问题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细节、更新的历史研究成果。

如果史实过于简单,加之学生年龄、阅历的局限看过之后很难做出有质量的回答。

在本课中我设计了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国人,面对中国被列强瓜分这种情况,将会怎样办?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然后结合自身的学识、阅历,去畅所欲言。

为了便于学生回答,我给学生播放了时局图的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去了解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危机。

设计此类问题的目的,关键不在于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达到正确答案,而是激发一个学习活动,这个过程不仅成功地构建更为准确的答案,而且这些答案是运用学生自己选择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个性化的探索和发现活动去获得的。

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

这样,问题——回答——问题——回答,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对话。

师生问答使整堂课形成不断地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实践中困惑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所有的实效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

但是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学生主动探究少,大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进行的。

学生主动参与的面较小。

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