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谈_莫砺锋
古典诗词重生的新路径——评《莫砺锋诗话》
古典诗词重生的新路径——评《莫砺锋诗话》
惠联芳
【期刊名称】《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1)003
【摘要】莫砺锋教授的《莫砺锋诗话》突破了传统诗词研究专著的局限性,将自己的人生体验熔铸其中,使古典诗词穿越时空,沁入到当代人的心灵中,使诗词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读来亲切而有感染力,达到一种"人诗合一"的境界.这种对古典诗词的解读方法使古典诗词"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利于古典诗词的传播,使古典诗词获得了新生.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惠联芳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
【相关文献】
1.莫砺锋教授的唐宋诗研究--评《唐宋诗论稿》 [J], 路成文
2.《莫砺锋诗话》述评 [J], 管仁福
3.诗词阅读的经验传达——《莫砺锋诗话》述评 [J], 刘国霞
4.献给诗圣的一瓣心香——莫砺锋、童强《杜甫诗选》读后 [J], 郝润华;王燕飞
5.还原诗圣与重释诗心——莫砺锋、童强撰《杜甫诗选》读后 [J], 沈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砺锋谈唐诗宋词:读诗就是读人,接受人格熏陶和感染
莫砺锋谈唐诗宋词:读诗就是读人,接受人格熏陶和感染莫砺锋,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社科名家,“书香江苏”形象大使。
最近,莫砺锋教授在《群众·大众学堂》刊文,原题为《唐诗宋词:闪烁文化自信的光芒》。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基因,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重要的是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判断在内的精神承传,那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
得益于汉字超强的表达功能和稳固性质,中华先民的事迹及心迹相当完好地保存在古代典籍中。
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
然而古籍汗牛充栋,我们应该从何入手呢?我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读诗是了解先贤心态的最佳途径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
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
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
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杜甫兴广厦万间之愿,苏轼师四海弟昆之言。
凡如此类,皆应声而出,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
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的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先民心态的最佳途径。
读者或许会有怀疑,难道古诗中没有虚情假意或浮夸伪饰吗?当然有,但是那不会影响我们的阅读。
金代的元好问曾讥评晋代诗人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的确,潘岳其人热中名利,谄事权贵,竟至于远远地望见权臣贾谧的车马即“望尘而拜”。
可是他在《闲居赋》中却自称“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这样的作品,怎能取信于人!与潘岳类似的诗人在古典诗歌史上并不罕见,例如唐代的沈佺期、宋之问,宋代的孙觌、方回,明代的严嵩、阮大铖,皆是显例。
莫砺锋中大演讲
莫砺鋒中大演讲欧阳老师介绍:今天是我们名师讲坛第四讲,我们有幸请到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莫砺鋒教授。
莫砺鋒教授是老一辈著名古代文学专家程千帆先生在文革后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生、博士生。
他获得博士学位是在1984年,当时是全国第一位文学博士。
莫砺鋒教授的《江西诗派研究》是研究古代文学流派的一部力作,也是比较早期以古代文学流派为研究对象的,可谓开风气之先,对学术界影响很大。
莫教授这些年也一直致力于古代文学,尤其是唐宋文学的研究。
最近的一本著作《朱熹文学研究》获教育部科研成果奖。
从唐诗文献中的宋诗谈起——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献学问题各位同学、老师,很高兴有机会跟中山大学的老师同学交流。
八年前我曾来过中山大学一次,仅到陈永正老师家里坐了一次;文学院没有来过,今天是第一次。
今天的讲座临时定了这样一个题目,主要是谈谈我自己自从走上古代文学这条研究道路以后,在南京大学学习然后教书的一点心得体会。
我想国内各个高校只要有中文系的,必然都会有古代文学学科。
这一学科在全国数量非常多,各自在治学路数上应该会有一些不同;凡是著名高校,他的古代文学学科都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那么我们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呢?我想从这里讲起。
南京大学以前的古代文学专业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主要是在原来的中央大学以及金陵大学时期,那时候我们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
一直到解放以后,到五十年代,还有胡小石、罗根泽、陈钟凡、汪辟疆这样一批前辈学者。
但是这种情况到了文革结束后,已经风光不再了。
因为那个时候老先生大都已经不在人世,仅存的一位陈钟凡先生已经脑筋不太清楚了,那个时候他年纪很大,家里人都不认识了,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的古代文学学科实际上已经处于非常衰弱的地步,在南京市的范围内,大家都公认南京师大比南大要强得多,南师大有唐圭璋先生、孙王先生等一批老先生,而南大没有。
所以应该说,后来南大古代文学学科的重建,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程千帆先生来到南大工作。
功底与眼光_中国古代文学治学漫谈_莫砺锋
程 度 , 这样就 会使 你 的研究视野 受到局 限 " 当
然 , 更长远 的 目标 也许 是要 用我 们 的学 术 去 影 响 国外 , 把 我们 好 的学 术传 统 ! 好 的学 术成 果 用外 文 的方 式 译 介 出去 ! 推 广 出去 " 第三 , 白话 文 也 是 重 要 的 " 同 学 们 也 许 觉 得 白话 文 为 什 么 还 要
法 " 我们 研 究 一个 对 象 , 首先 必 须 要 掌握 全 面 的 材料 " 我 们 有 时候 对 同学们 的论 文 , 特别 对 本 科 同学 的论 文 , 最 不 满 意 的就 是还 没 有 读 过全 部 的 作 品 , 甚 至 只 读 了 一 小 部 分 , 就 轻 易地 大 发 议
以 , 我们 一定要 提高 文言 文的水平 " 然后 是外
来表达 的 "所 以 , 语 言文字方面 的功底非 常重
要 " 当年 我考 到 南 京 大学 跟 程 千 帆先 生 读研 究 生
时 , 程 先 生 第 一 个 任 务 就 是 叫 我 写 三 篇 自传 ,
二个 就 是 怎样 培 养锻 炼 自己 的眼 光 " 我认 为 , 中
国古 代 文学 学 科 , 从 根 本 上 说 是一 个 更 需要 勤 奋
平 无考 , 也 没有 什 么材 料 , 但 是 看他 的文 本 , 会
发 现 蛛 丝 马 迹 " 在 5全 唐 诗 6 六 十 九 首 牟 融 诗 中 , 标 题 上 出现 了 一 些其 他 中唐 诗 人 的名 字 , 比 如 , 乐 府 诗 人 张籍 , 还 有 朱 庆 徐 等 , 像 5赠 张 籍 6 ! 5答 朱庆 徐 6 , 诸 如 此 类 " 假 如 有 哪 位 同
莫砺锋:我怎样研究江西诗派
莫砺锋:我怎样研究江西诗派编辑同志命我在“治学门径”栏里谈谈自己学习古典文学及写作论文的体会,真使我“受宠若惊”。
在我心目中,这个栏目是专为我的老师们介绍他们的治学经验而设的。
至于我自己,总觉得古典文学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又哪里知道入室之径?但考虑到本刊的读者主要是青年朋友们,就“姑妄言之”,权当是在同学之间交流心得吧。
我从小喜欢读古典诗词,在农村插队时,几本揉烂了的唐诗宋词的小册子伴随我度过了十年的寂寞时光。
但我对古典文学真正产生兴趣,是在1979年被录取为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的研究生之后。
程先生教学生可称是循循善诱,但他同时又很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我开始写论文后,先生虽然在一些具体的操作规程上对我要求很严,但在论文的观点上却完全放手,常鼓励我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样,我在写《江西诗派研究》的过程中除了遵循先生的教诲之外,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归纳起来,有下面三点:一、研究古典文学必须掌握翔实的材料,切忌作空泛的议论。
我国的古典文学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各种典籍浩如烟海。
对于我们这一代不是从小读“子云诗曰”的人来说,确实有点望而生畏。
常常听到青年朋友慨叹说:我们一辈子也读不了老前辈学者腹中那么多的书啦!我觉得这是事实,我们在博学方面确实难与前辈学者相比。
但是总体上的劣势并不妨碍我们在个别的战役中以优势兵力来作战,也就是说,在研究某一个具体课题时,我们还是可以尽可能多地掌握材料,甚至超过前人的。
我研究江西诗派时用了一年时间收集材料,我觉得学术界所以对江西诗派缺乏正确的评价,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详尽的材料。
例如一种影响很大的《中国文学史》说:“《苕溪渔隐丛话》曾称引黄庭坚的诗说:‘随人作计终后人’,又说‘文章最忌随人后’。
”显然作者认为黄庭坚的原诗已不存在,但实际上这两首诗都见存于《山谷诗外集补》,无须从他人著作转引。
这本《中国文学史》还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但实际上存录吕氏此图的宋人著作共有四种,它们都没有提到陈与义。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莫砺锋教授演讲)莫教授以南京大学为例进行演讲,多次提及程千帆先生。
两大主要问题:一、功底欠厚二、眼光欠佳一、功底欠厚莫先生现身说法,以他当年读研实例说明。
当时南大研究生物质条件欠佳,书籍都摆在床上,可谓“年年岁岁一床书”(《长安古意》句)。
程先生来研究生寝室视察,看到他们书籍欠缺(莫先生只有几本古代文学专业书,还有一半是外文专业书。
莫先生本科外语专业出身),不是很满意,便开出书目而且还拨款给他们买书。
一)语言文字功底——极重要初入南大读研,程千帆先生要求每位研究生写三篇自传:汉语白话文一篇、汉语文言文一篇、外语一篇1、汉语文言文《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辨志:郑玄注“谓别其心意所趣乡(同'向’)也”2、外语南大许多古代文学教授外语水平出类拔萃,出访哈佛燕京学社。
而其他学校的代表多是外国文学、外国史教师。
在学术已成为世界性活动的当今,即使是中国古代相关研究也和世界密不可分。
选题勿重复,观点勿冲突。
E.G.域外汉学家宇文所安教授著作虽有译本,但还是读原著为好。
主张读一手文献。
3、汉语白话文古代研究者勿轻视。
因为这反映出一个人的表达能力。
标准:清晰、简明、文从字顺、优美。
E.G.闻一多先生《唐诗杂论》,观点、见解、文笔俱佳。
(二)读书以朱子为例。
《朱子语类》“论读书之法”类将读书喻为“煎汤剂”(中药)“煮物”。
1、广泛涉猎一一“猛火”勿为论题所限研究唐代文学也要了解先唐文学,以此了解唐人文化基础。
E.G •《文选》诗学、史学、哲(经)学。
了解时代背景。
2、精细研读——“文火”体会、涵泳黄季刚(侃)先生细读者20余部。
若能记诵,则受用无穷。
E.G.1学问狂。
戴东原(震)先生背诵十三经注疏。
E.G.2马茂元先生《唐诗选》乃当代学者唐诗选本最优者,据传他会背1万余首唐诗。
E.G.3王国维先生:韦庄《秦妇吟》使其当时曝得大名,有“《秦妇吟》秀才” 之称。
但由于作者担心遭公卿抨击而要求子孙从文集中删去,全诗失传,后近代学者众人得法藏(“伯”号)敦煌文献卷子,见一长诗,无人识得。
语文教学:莫砺锋教授与中学语文教师谈唐宋诗词
语文教学:莫砺锋教授与中学语文教师谈唐宋诗词莫砺锋教授与中学语文教师谈唐宋诗词各位老师,下午好!生平第一次和中学语文教师交流,除了我读中学的时候跟我的老师交谈之外。
我不知道该讲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讲。
我先讲一个小时,剩下的一半时间,我想和各位老师做一个互动,各位老师想和我交流什么,我们具体地来谈一谈。
我跟大家从事的职业都是语文教学,但是我们教学的对象不一样,我现在在南大,基本上是给博士生开课,上什么课呢?整天就是讲用什么版本,怎么考证,怎么写论文,就是这些东西,应该说比较枯燥乏味的东西,因为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学生能写出论文来,能拿到学位,与大家给中学生打语文基础的教学,要有一个广泛的视野,那是不一样的。
中学是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我家三口人,我们说自己母校的时候,不大讲大学的,都讲中学,我的母校是苏州中学,我的老伴母校是南师附中,我的女儿的母校是金陵中学,所以三个人一讲到中学,就彼此不相让,大家都说自己的母校好,争论不休。
中学的老师给每个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现在非常清晰地记得中学的老师,我按照现在的标准是一个理科生,如果不是文革的话,我肯定去学工科了。
我的语文老师确实讲课非常好,我自己觉得他给我们打的基础非常的扎实,所以后来我专业,从理科到文科,好像并不困难,就是中学的基础打得非常好。
今天在座的都是中学里的老师,我知道中学老师的分量。
大概十几年以前,我有一次到教育部出高考考卷,为语文考卷命题,课题组里面当然也有几个大学的老师,也有北大附中的语文老师,还有他们的退休校长,当时大家在一起命题,讨论试题的准确性,答案是不是唯一性等等,我觉得中学语文老师非常的厉害,大学语文老师如果跟他们的意见不一样,最后经常他们的意见是对的。
就是我们不太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我们比较开放,你们追求的是准确。
假如我今天讲得不够准确,请大家原谅,这是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
那么讲什么呢?还是从唐诗宋词的阅读、鉴赏、研究等,综合地谈一谈,说说我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一些体会。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莫砺锋:论杨万里诗风的转变过程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莫砺锋:论杨万里诗风的转变过程杨万里诗无疑是南宋诗坛上风格个性最为鲜明的一家。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以人而论的各家中,南宋仅有“杨诚斋体”一种,即为明证。
然而当我们考察“诚斋体”的具体特征时,却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杨万里平生诗风多变,宋末方回甚至认为“杨诚斋诗一官一集,每一集必一变”(注:《瀛奎律髓》卷一。
)。
今存杨诗共分九集,其创作年代的跨度则为44年。
既然杨诗始终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那么我们应该依据哪个阶段的作品来把握“诚斋体”的特征呢?为了较清楚地把握杨诗的风格特征,本文拟从其诗风的变化过程入手,对杨万里诗歌创作的阶段性作一些探讨。
一杨万里诗风多变,几乎是历代论者的共识。
然而当我们把这些言论排检一番,却发现它们大多源于杨万里的自述。
例如南宋后期王应麟说:“诚斋始学江西,既而学五字律于后山,学七字绝句于半山,最后学绝句于唐人。
”(注:《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
)这几句话照抄杨万里本人的《诚斋荆溪集序》,仅稍变语气而已。
再如清人黄宗羲说:“昔诚斋自序,始学江西,既学后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晚乃学唐人绝句。
后官荆溪,忽若有悟,遂谢去前学,而后涣然自得。
”(注:《安邑马义云诗序》,《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5页。
)更是明言转述杨万里自序所云。
那么杨万里自己的总结是否准确呢?让我们先对他编集和作序的情况检查一番。
南宋大诗人中存诗较多的有陆游(1125~1210)、杨万里(1127~1206)、范成大(1126~1193)三人,他们的年岁十分接近。
然而际游的存诗始于18岁时(注:见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卷一《别曾学士》注。
),范成大的存诗始于19岁时(注:见孔凡礼:《范成大年谱》,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41~46页。
),而杨万里的存诗却始于36岁时,此前的诗作千余首都被他付之一炬了。
于是,杨万里现存诗作的写作时间跨度不但比不上享年较永的陆游,而且也比不上年寿较促的范成大。
著名唐宋文学研究专家莫砺锋教授
著名唐宋文学研究专家莫砺锋教授赵超【摘要】莫砺锋,男,1949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66年毕业于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
1968年下乡插队,在江苏省太仓县和安徽省泗县务农、做临时工。
1978年考入安徽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
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程千帆教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期刊名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1【总页数】1页(P1-1)【关键词】文学;专家;江苏省;高级中学;安徽大学;南京大学;硕士学位;无锡市【作者】赵超【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26.1莫砺锋,男,1949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66年毕业于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
1968年下乡插队,在江苏省太仓县和安徽省泗县务农、做临时工。
1978年考入安徽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
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程千帆教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为国内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
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并任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学术兼职有全国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莫砺锋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长于唐宋文学研究,对唐宋文学大家杜甫、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有深入研究,对唐宋时期的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有全面把握。
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种,其学术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1986年)、《杜甫评传》(1993年)、《中国文学史·宋代卷》(1998年)、《朱熹文学研究》(2001年)、《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2005年)、《杜甫诗歌讲演录》(2007年)、《唐宋诗歌论集》(2007年)等。
莫砺锋: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谈
莫砺锋: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谈今天谈谈研究方法。
刚才杜(贵晨)老师也讲到了我的导师。
那么我就从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情况说起,和大家交流一下。
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来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学科。
我们在解放前的源头是两所大学,一所是中央大学,一所是金陵大学,50年代院系调整的时候把它们合并成了一个大学,两个学校的文学院就成了南京大学的中文系,现在我们也改名叫文学院了。
所以我们这个学科历史上曾经有一些著名的学者,像大家都知道的黄季刚、吴梅、胡小石、陈中凡、罗根泽等。
但是这样一批学人,等到上世纪60年代,就是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不在了。
所以到1978年,我们国家的教育恢复正常的时候,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实际上已经相当衰弱了。
我昨天跟山大的老师们在一起交流,他们觉得山大以前有“冯陆高萧”,后来觉得后继无人。
我们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也是这种情况。
就在这个时候,南大的老校长匡亚明从武汉把一个退休的街道居民,也就是我的导师程千帆先生聘请来南大了。
因为程千帆先生当了18年右派,摘帽以后,武汉大学就让他退休了,就不要他工作了,程先生就变成了一个街道居民,工资都从街道上拿。
当时匡亚明校长力排众议,就把他给聘来了。
程先生就到南大来工作,这里也是他的母校。
他回来工作以后,第一他搞科研非常勤奋,第二他也非常认真地培养研究生,同时也培养中青年教师。
过了几年以后,我们南大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就开始振兴了。
到1987年,我们国家第一次评全国重点学科的时候,我们就评上了。
那时候全国只有两家,一家是北大,一家是南大。
后来第二次评、第三次评,我们都一直保持下来。
所以我们南大的古代文学学科能有今天的气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程先生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整个学科,我们的学风,都打下了程先生个人的印记,比如说他对学术的一些理念,他对于研究生培养的一些要求,都明显地体现在整个学科的面貌上。
后来他退休了,过世了,但是他的学生开始挑大梁了,如今程先生的三传弟子已经当上博士生导师了,我们的一个梯队已经形成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莫砺锋访谈录
研究 方 向的 ? 答者 :说来话长 ,我们这代 人 ,
和现在的年轻人经历不太一样。我们 中学毕业时,文革发生了。其实我原 来在 中学 时,并不准备报考文科。我 毕业于苏州中学 (当时叫苏高中 .因 为只有高 中部 ).那所学校 的风气极 端重理轻文,考文科 的同学很少 。记 得 当时我 班里 只有两个 同学报考 文 科 .其余 四十多 个同学 ,包括女 同 学 ,都报考了理科。我物理 和数学 比 语文还好 ,所以第一志愿是报考清华 大学的数学力学系 ,但是父亲一定要
那时我既不可能有 自己研究 的方 向,也不可 能有 什 么系 统 的学 习计 划 ,反正到手 什么书 ,就读什么书 。 前五六年,就这样杂乱无章地 读了一 些书。现在回想起 来,当时读 的与古 代 文学相关 的书籍 .大致 有王 力 的 《古代汉语 》,刘大杰的 《中国文学发 展 史 》,胡 云翼 的 《宋词 选 》,以及 《唐诗三百首 》等。我看的书特别少 , 所 以也就看得特 别细 .反反复复看 , 凡是可 以背诵的地方 .基本都看到能 背诵 了 。 《孙 子兵 法 》 《唐诗 三百 首 》 《古文观止 》等 .基本都能全文 背出。我之所以今天从事古代文学研 究,跟那个时候打下的背诵基础应该 有点关系吧。套句俗话 ,可说是 “无 心插柳柳成荫”。当然,虽 然曾经是 一 个想报考理工科的学生 .但我原来 就 比较 喜欢 _ 占 ft文 学的 。农闲 的时 候,我还无师自通地基本掌握 了诗词 格律 ,虽然写得不好 .但 是格律基本 搞懂了。因为农闲时有 的是时间 .很 多知青下棋打牌 ,玩得 昏天黑地 。但 我一直迷恋于读书。农村 十年 中的后 四年时问.我主要 是学 习英语 .虽然 那时学英语是有风险的.我只好偷偷 摸摸看英语 书。主要的原因 .是没有 书看了。五六年来 .书 的来源基本桔 竭 了,手头 的书都看烂 了,而英语书 看得很慢 ,很经看 。我从同学的亲戚 那里借到一本非常厚的世界著名短篇 小说选 ,是英 文本的 ,感到很高兴 . 因为很多单词不认识 ,可以看很长时 间 了。许 国璋等 人编 的六册 《英语 》 课本,我曾经全文抄录过。
莫砺锋:古代文学研究生,需要加强哪几方面的功底
莫砺锋:古代文学研究生,需要加强哪几方面的功底莫砺锋治学经验谈:功底与眼光▲莫砺锋先生许多研究生入学以后,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经常会听到这样两句话,一句是:“我们的功底很差,基础很差,怎么办?”还有一句就是问:“我们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到题目,怎么做研究?”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可归结为我今天要讲的两点,一个就是怎么打功底,第二个就是怎样培养锻炼自己的眼光。
我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更需要勤奋而不是天才的学科。
也就是说,即使你入学时候功底比较差,只要你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勤奋地学习,都是可以补上的。
那么,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研究生,我们需要加强的是哪几方面的功底?我想,主要是下面四个方面:第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无论是我们研究的对象,还是自己要写个东西,都是用文字来表达的。
所以,语言文字方面的功底非常重要。
当年我考到南京大学跟程千帆先生读研究生时,程先生第一个任务就是叫我写三篇自传,一篇用白话文,一篇用文言文,还有一篇用外文。
写三篇内容一样的自传,就是想了解我语言文字的功底、我的表述能力。
首先是文言文。
中围古代文学学科的研究生,将来要面对的文本基本上都是文言。
除非专治古代的白话小说,不过里面也夹杂些文言。
对研究诗、文、词的人来说,面对的都是文言的材料。
但是古人留下的文言作品,并没有做好标点、做好注解,我们要面对的是大量的原文,也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阅读古文的能力。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学了一年,要看你有没有学好,就考查你离经辨志的本领怎么样。
所谓“离经”,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
”就是给古文断句。
不能断句,就表示你没有读懂,或者没有读通;而断句有差,就会导致文章意思南辕北辙。
所以在研究生阶段,我们必须要训练自己有比较强的对于古代的文献进行准确断句的能力。
此外,还要注意诗词格律的问题,它是古代汉语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南大,曾有一个硕士生同学来找我,说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里有一首苏东坡的七言律诗前后押的韵不一样,转韵了,问这是怎么回事。
莫砺锋:读杜甫诗的正确姿势
莫砺锋:读杜甫诗的正确姿势杜甫无疑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当你翻开任何一本今人所选的唐诗选本或古代诗歌选本,杜甫的作品肯定是赫然在目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已经读过一些古代诗歌,里面多半已经包括若干首杜诗在内。
本文想谈的是,如果你想要比较深入地读杜诗,应该如何着手呢?也许你已经听说过“千家注杜”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是夸张吗?如果不是夸张,我们又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杜诗注本或选本呢?我们在读杜诗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蒋兆和绘杜甫像01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位文学家的作品拥有像杜诗那么多的注本。
自从南宋出现《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等注本后,“千家注杜”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了。
虽说黄氏往本中实收注家仅有151人,但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著作确已超过千人,成为文学史上罕见的壮观。
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当然不需要读那么多的注本。
但如果你想了解到底有哪些有关杜甫的著作的话,也不妨去翻阅一下周采泉《杜集书录》和郑庆笃《杜集书目提要》这两种有关杜诗的目录学著作,它们对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杜诗的著作有相当详尽的介绍。
在为数甚多的今人所选注的杜诗选本中,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杜甫诗选》与聂石樵、邓魁英的《杜甫选集》是最好的两种,它们所选篇目数量适中而且有代表性,注释则简明扼要而且比较准确,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但是,如果你想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杜甫,只读选本是显然不够的,读杜诗全集才是准确的选择。
由于由山东大学所承担的《杜甫全集》的校注工作尚在进行之中(编者按:本文作于2000年,《杜甫全集校注》已于2014年出版,而新近又有清华大学谢思炜教授的《杜甫集校注》问世),我们暂时只能以清人的注本为首选读本。
你可以对下列注本进行选择:一、杨伦的《杜诗镜铨》。
这是最为晚出的杜诗全注本,初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
它的特点一是参酌众本之长,又出之以简明扼要,一立论则平正通达,一是最适于一般读者的杜诗全注本。
诗词阅读的经验传达——《莫砺锋 诗话》述评
诗词阅读的经验传达———《莫砺锋 诗话》述评刘国霞 《莫砺锋诗话》是现代学者、著名杜诗研究专家莫砺锋先生的一本漫谈古典诗词的作品。
这部诗话用浅近、平易的语言为读者赏析了作者自己最欣赏的上百首古典诗词名篇,既富有现代人文气息,又不乏浓郁的斑斓古色。
为了突出这部贯通古今“诗话”的新意所在,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古代诗话的流变。
诗话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批评文体,关于它的起源,章学诚认为“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但一般认为最早正式以诗话命名的作品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诗话在后世的流传主要由这两大流派构成:一种是以钟嵘《诗品》为代表的论辞体诗话;一种是以欧阳修《六一诗话》为代表的论事体诗话(以上观点参考郭绍虞先生的看法)。
《诗品》“第作者之甲乙而溯厥师承”,重在论述诗人的艺术传承,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纯粹是引退之后为消遣日月“资闲谈”而作的一种随笔。
《莫砺锋诗话》更接近于一种随笔体的读后感,它并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没有对诗词文献或诗人身世的严密考证,也不像古代诗话一样提倡某种诗歌理论,而是一个与诗结下不解情缘的诗人、学者与读者共享古诗阅读经验的现代文本。
作者的意图已经明白地表明了这一点,“本书有两方面的写作意图,一是与喜爱古典诗歌的读者朋友交流读诗心得,二是向读者推荐作者最喜欢的某些古代诗人及其作品。
”这部诗话不是带有浓厚学术意味的专著,它所期待的读者群体是更广大的喜爱古典诗词的朋友。
中国古代文论有知人论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了解到莫砺锋先生早年的坎坷与不幸,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读诗时的那份感动和他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作者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不仅夺走了作者最亲爱的父亲,也消磨了作者十年美好的年华。
他原本对理科感兴趣,少年时曾获得县级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著名的中学,憧憬着进入清华大学进行深造,但是文革这场风暴改变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他被下放到农村插队务农。
谈古典文学研究的革新
谈古典文学研究的革新
周书文
【期刊名称】《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2
【摘要】本文联系作者的研究实践,分析了现代科学研究出现分工的分支化精细化与研究方法的一体化综合化趋势下,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思维方式,改变古典文学研究中传统方法侧重微观研究忽视整体研究的弊端,力求把物质世界看成系统的存在,注意从整体上观察事物及其内部的有机联系,方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取待突破性进展。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周书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谈 [J], 莫砺锋
2.文坛名探发幽揭谜--谈苏雪林的古典文学研究 [J], 邱瑰华
3.探求古代诗歌革新的历史轨迹——葛晓音古典文学研究举隅 [J], 宋绪连
4.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文化遗产的继承与革新的学说彻底批判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修正主义观点 [J], 无
5.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兼谈“非审美化的形式研究” [J], 方笑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S HANDONG NORM AL UNIVER SITY (Hu mani t ies and Soci al Sciences) 2009年第54卷第5期(总第226期)2009 Vol.54 No.5(General No.226)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谈*莫砺锋(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要: 2009年4月26日上午,南京大学文学院莫砺锋教授应邀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为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作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
作为我国建立博士学位制度后第一位博士生,莫先生深情地回忆了25年前从国学大师程千帆先生问学和后来随同一起工作的经历,追溯了南京大学古典文学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程千帆等先生带领逐步复兴壮大成为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的历程。
报告着重就研究生治学方法作了三个方面的论述:首先是要在古典文献学上打好基础,其次研究选题要注重学术的价值和大小难易适度,最后写论文要选取与所研究问题性质密相契合的方法。
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如话家常,尤多现身说法,亲切感人。
听者满堂,或坐或立,如沐春风。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方法;文献;选题;论文写作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9)05-0003-09*收稿日期:2009-08-05作者简介:莫砺锋(1949 ),男,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由张宏据录音整理出文字稿,莫砺锋改定。
今天谈谈研究方法。
刚才杜(贵晨)老师也讲到了我的导师。
那么我就从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情况说起,和大家交流一下。
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来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学科。
我们在解放前的源头是两所大学,一所是中央大学,一所是金陵大学,50年代院系调整的时候把它们合并成了一个大学,两个学校的文学院就成了南京大学的中文系,现在我们也改名叫文学院了。
所以我们这个学科历史上曾经有一些著名的学者,像大家都知道的黄季刚、吴梅、胡小石、陈中凡、罗根泽等。
但是这样一批学人,等到上世纪60年代,就是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不在了。
所以到1978年,我们国家的教育恢复正常的时候,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实际上已经相当衰弱了。
我昨天跟山大的老师们在一起交流,他们觉得山大以前有 冯陆高萧 ,后来觉得后继无人。
我们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也是这种情况。
就在这个时候,南大的老校长匡亚明从武汉把一个退休的街道居民,也就是我的导师程千帆先生聘请来南大了。
因为程千帆先生当了18年右派,摘帽以后,武汉大学就让他退休了,就不要他工作了,程先生就变成了一个街道居民,工资都从街道上拿。
当时匡亚明校长力排众议,就把他给聘来了。
程先生就到南大来工作,这里也是他的母校。
他回来工作以后,第一他搞科研非常勤奋,第二他也非常认真地培养研究生,同时也培养中青年教师。
过了几年以后,我们南大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就开始振兴了。
到1987年,我们国家第一次评全国重点学科的时候,我们就评上了。
那时候全国只有两家,一家是北大,一家是南大。
后来第二次评、第三次评,我们都一直保持下来。
所以我们南大的古代文学学科能有今天的气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程先生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整个学科,我们的学风,都打下了程先生个人的印记,比如说他对学术的一些理念,他对于研究生培养的一些要求,都明显地体现在整个学科的面貌上。
后来他退休了,过世了,但是他的学生开始挑大梁了,如今程先生的三传弟子已经当上博士生导师了,我们的一个梯队已经形成了。
概括地说,我们这个梯队,或者说我们这个学科,有什么特点呢?我想国内兄弟院校的一些基本3学术理念都是差不多的,但具体的做法各有各的特点。
第一,在学术理念上,我们比较强调古典文学研究一定要跟古典文献学的研究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强调你在进行古代文学的研究时一定要首先在古典文献学上打好基础。
因为文献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文献,同时也指导我们对于这些文献怎么进行处理,这一点是我们整个学术工作的基础。
程千帆先生非常强调这一点。
所以我们对硕士生、博士生都开授校雠学的课程,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
有的同学可能看过程千帆先生和我的师兄徐有富教授合作的那个四卷本的 校雠广义 ,最早就是齐鲁书社出版的。
那个 校雠广义 就是在程先生亲自为我们讲授校雠学的讲义的基础上编的。
我昨天跟山大的老师还回忆过,当年,程千帆先生应邀到山大来讲授校雠学,山大的研究生做了一个记录稿,后来有一个油印本,我们南大的同学也有一个记录本,也有一个油印本,后来就把这两个油印本合起来,又进行扩充,就形成了这样一个4卷本的 校雠广义 。
我们以为古代文学研究的对象都是过去的文本,过去的文本即使近代文学,距离我们也是百年以上,更不说唐诗宋词,更早的 诗经 楚辞 。
这些作品流传到我们今天,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间隔以后,他的文本存在形式发生了某种变异,比如有的作品亡轶了,有的作品传抄过程中间文本有变化,不再是原本的面貌。
所以我们开始研究的时候要注意,你所研究的文本是不是准确可靠。
这个问题首先是个全不全的问题。
我相信山师的老师肯定也是这样要求同学们的。
当你试图要研究某个课题,当你试图就某个对象写一篇论文的时候,老师们肯定会要求你要掌握全部的资料。
比如你要写一篇关于李白的文章,你一定要读过全部的李白作品,你不能光读一部分的李白作品就来立论,那么你的材料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现在有的同学,年轻人,脑子很灵活,脑子灵活当然是好事,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往往不愿意下苦功夫。
我在南大发现过这种情况,尤其是本科的论文,他根本没有读 李太白全集 ,他只读了一本李白诗选,他就写一篇论文,大谈李白的浪漫主义如何,李白的气象如何。
结果那本李白诗选,我数了一下,大概一共选了一百二、三十首诗,但是传世的李白诗有900多首,那么你这个结论是根据100多首李白诗得出的,你怎么知道你的结论对那800首的李白诗都适用呢?我们根据部分的材料不能得出一个笼盖全局的结论,掌握材料一定要求全。
当然更聪明的同学连李白诗选都不读,他只读作品选里的那十几首李白诗,也能写一篇论文出来,那就更加不对了。
所以资料一定要全面,我们在评同学们的论文的时候,好的评语就是材料完整,材料翔实。
然而文献全或缺、完整或不完整,对我们的学术研究的影响还不是最致命的。
你得出的论据是偏颇的,不全面的,但还不至于致命,不至于南辕北辙。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文献的真伪问题,材料的可靠性,它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错了,那么你的整个立论可能是南辕北辙,可能是完全错误。
实际上在古代文学的资料中间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相当常见。
拿我本人比较关注的唐宋诗歌来说,比如 全唐诗 ,在闻一多先生的年代,在李嘉言先生的年代,就是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他们那一代学人,研究唐诗的论文如果注出处的话,注明 全唐诗 卷几就可以了。
当时认为 全唐诗 是可靠的、完整的,但现在我们明确知道,第一 全唐诗 不全,还有 全唐诗补编 ,把原来的49000多首,现在又扩展又了6700多首。
我当年读王力先生 汉语诗律学 的时候,非常佩服老一辈学者的功夫之深。
王力先生在 汉语诗律学 里谈到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唐人写诗,不犯 孤平 。
什么叫犯 孤平 呢?就是一句近体诗中间,也就是要讲究平仄格律的一句诗中,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这个平声字又跟押韵的那个韵脚不连在一起,它是个孤零零的平声字,这种情况叫作 孤平 。
王力先生说,唐代诗人不犯 孤平 ,唐代诗人视 孤平 为大忌,他的立论根据是什么?他说 全唐诗 5万首诗中,孤平只有3个例子。
要知道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我们现在也许弄个软件一检索就出来了,那时候他要一首一首地检索,5万多首诗一首一首地查阅。
我读书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老一辈学者之所以成就大,是他下的功夫深,他决不投机取巧。
但是到了今天,假如我们重新检查这个结论,我们就要加以修正了。
因为除了 全唐诗 ,还有 全唐诗补编 ,你还必须要把这6700多首也搜罗一遍,你才能下这个结论,因此文献资料一定要全。
即使是一些大学者,在材料不全的情况下,他的立论也会有偏颇。
我们举钱钟书为例,钱钟书的 宋诗选注 。
在此书的初版本中,选了南北宋之交的一个诗人叫吕本中,选了吕本中的 兵乱后杂诗 。
因为吕本中是亲身经历了靖康之变的,当金兵南下,北宋军民进行汴京保卫战,后来又沦陷的这个过程中,吕本中本人正在围城中间,他亲身经历了那个天翻地覆的大4事,所以他就写了一组诗来咏这个事件。
这样的诗当然具有诗史的性质,吕本中其人又是南北宋之交重要的诗人,重要诗人写重大题材,这样的作品选入 宋诗选注 ,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选哪几首?因为这是组诗。
我们看钱钟书的 宋诗选注 的初版本,他说,原作共有5首,他从中选了2首。
我想,按钱先生的眼光,他的判断能力,他从5首诗中选2首出来,我们可以断定他选的是最好的2首,这一点大致上不会有问题。
就是说有这样一个分数,五分之二,这个作为分子的二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分母。
吕本中的这一组诗到底是不是只有5首?实际上吕本中的这一组诗规模很大,一共有29首。
钱钟书当时没有看到全部的29首,他只看到了5首,他是根据 瀛奎律髓 入选的5首来再做选择的。
假如当时钱钟书先生看到了那29首,他再来选的话,是不是一定选2首?要是只选2首的话,他是不是一定选现在选的这2首?这都是存在问题的。
也就是说,你的判断,一定要建立在占有全部资料的基础上,才可能准确。
当然这也不怪钱钟书先生,当时那29首很难看到。
我是看到了,因为我博士论文作江西诗派,吕本中算是江西诗派的诗人。
这个本子原来大陆上已经没有了,美国的国会图书馆有一本,后来北图从那里买了一个缩微胶卷过来,原来那29首都在。
当然补充一句,钱钟书这本书的修订版已经说明原来有29首了。
这些例子说明掌握材料要全。
但是我刚才已经说了全还是不全,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真伪的问题才是最严重的,它的影响更为严重。
我们还是看 全唐诗 。
全唐诗 是按时代排列的,我本人通读 全唐诗 时有这样一个印象,就是从卷1到卷38,突然出现了一个使我眼睛一亮的诗人,这个人就是初唐的王绩。
为什么王绩的诗使我眼前一亮呢?原因就在于在 全唐诗 的前面几卷都是以唐太宗为首的宫廷诗人的作品。
宫廷诗人的作品内容是写帝王生活、王家的苑囿、宰相的府第、皇家的宴会等,它的风格则是华丽的、典雅的。
这样一种诗歌,我们普通的读者是不喜欢的,因为距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
但是读到第38卷,出现了王绩以后,情况就变了。
王绩虽然长期在长安做官,但是他始终怀念田园生活,他的诗中有对田园的向往与追忆,他的诗歌风格又是学习陶渊明的,自然、朴素、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