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的遍历问题

合集下载

图的遍历算法

图的遍历算法

1图的遍历问题在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给定n个点,从任一点出发对所有的点访问一次并且只访问一次。

如果用图中的顶点表示这些点,图中的边表示可能的连接,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表示成图的遍历问题,即从某个顶点出发,沿着某条搜索路径对图中每个顶点各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

图的遍历操作和树的遍历操作功能相似,是图的一种基本操作,图的许多其它操作都是建立在遍历操作的基础上。

由于图结构本身的复杂性,所以图的遍历操作也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在图结构中,没有一个确定的首结点,图中任意一个顶点都可以作为第一个被访问的结点。

(2) 在非连通图中,从一个顶点出发,只能够访问它所在的连通分量上的所有顶点,因此,还需要考虑如何选取下一个出发点以访问图中其余的连通分量。

(3) 在图结构中,如果有回路存在,那么一个顶点被访问后,有可能沿回路又回到该顶点。

⑷在图结构中,一个顶点可以和其它多个顶点相连,当这样的顶点访问过后,存在如何选取下一个要访问的顶点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图的遍历方法目前有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两种算法。

下面将介绍两种算法的实现思路,分析算法效率并编程实现。

1.1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是树的先根遍历的推广,它的实现思想是:从图G的某个顶点V o出发,访问V o,然后选择一个与V o相邻且没被访问过的顶点V i访问,再从V i出发选择一个与V i相邻且未被访问的顶点V j进行访问,依次继续。

如果当前被访问过的顶点的所有邻接顶点都已被访问,贝U退回已被访问的顶点序列中最后一个拥有未被访问的相邻顶点的顶点W,从W出发按同样的方法向前遍历,直到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

其递归算法如下:Boolean visited[MAX_VERTEX_NUM]; // 访问标志数组Status (*VisitFunc)(int v); //VisitFunc是访问函数,对图的每个顶点调用该函数void DFSTraverse (Graph G Status(*Visit)(i nt v)){VisitF unc = Visit;for(v=0; vvG.vex num; ++v)visited[v] = FALSE; //访问标志数组初始化for(v=0; v<G .vex num; ++v)if(!visited[v])DFS(G v); //对尚未访问的顶点调用DFS}void DFS(Graph G int v){ //从第v个顶点出发递归地深度优先遍历图Gvisited[v]=TRUE; VisitFunc(v); // 访问第v 个顶点for(w=FirstAdjVex(G ,v); w>=0;w=NextAdjVex(G ,v,w))//FirstAdjVex返回v的第一个邻接顶点,若顶点在G中没有邻接顶点,则返回空(0)。

数据结构中的图的遍历算法

数据结构中的图的遍历算法

数据结构中的图的遍历算法图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广泛应用的数据结构,它由顶点和边组成,可以用来表示各种实际问题,如社交网络、路线规划等。

图的遍历算法是对图中的所有顶点进行系统访问的方法,它可以用来查找、遍历和搜索图中的元素。

本文将介绍图的遍历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实现方法。

一、图的遍历算法概述图的遍历算法是指按照某种规则遍历图中的所有顶点,以便于查找、遍历和搜索图中的元素。

常用的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两种。

深度优先搜索(DFS)是一种先访问顶点的所有邻接顶点,再递归访问邻接顶点的邻接顶点的算法。

它以深度为优先级,一直向前走到不能继续为止,然后返回到前一个结点,继续向前走,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广度优先搜索(BFS)是一种先访问顶点的所有邻接顶点,再访问邻接顶点的邻接顶点,以此类推的算法。

它以广度为优先级,先访问离起始顶点最近的顶点,然后依次访问离起始顶点更远的顶点,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二、深度优先搜索(DFS)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递归的搜索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沿着一条路径一直深入直到不能继续为止,然后返回到前一个结点,继续向前走。

具体实现时,可以使用递归或栈来保存需要访问的顶点。

以下是深度优先搜索的基本步骤:1. 选择一个起始顶点作为当前顶点,将其标记为已访问。

2. 访问当前顶点,并将其加入遍历结果。

3. 从当前顶点的未访问邻接顶点中选择一个作为下一个当前顶点,重复步骤2。

4. 如果当前顶点的所有邻接顶点都已访问,则返回到前一个顶点,重复步骤3。

5. 重复步骤4,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三、广度优先搜索(BFS)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迭代的搜索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依次访问其所有未访问过的邻接顶点,然后再依次访问这些邻接顶点的未访问过的邻接顶点,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具体实现时,可以使用队列来保存需要访问的顶点。

以下是广度优先搜索的基本步骤:1. 选择一个起始顶点作为当前顶点,将其标记为已访问,并将其加入遍历结果。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图的遍历讲解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图的遍历讲解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图的遍历讲解一、引言在数据结构实验中,图的遍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图是由顶点集合和边集合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常用于描述网络、社交关系等复杂关系。

图的遍历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挨次访问图中的所有顶点,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边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讲解图的遍历算法及其应用。

二、图的遍历算法1. 深度优先搜索(DFS)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从一个顶点出发,沿着一条路径向来向下访问,直到无法继续为止,然后回溯到前一个顶点,再选择此外一条路径继续访问。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起始顶点v,将其标记为已访问。

(2)从v出发,选择一个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w,将w标记为已访问,并将w入栈。

(3)如果不存在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则出栈一个顶点,继续访问其它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栈为空。

2. 广度优先搜索(BFS)广度优先搜索是另一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从一个顶点出发,挨次访问其所有邻接顶点,然后再挨次访问邻接顶点的邻接顶点,以此类推,直到访问完所有顶点。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起始顶点v,将其标记为已访问,并将v入队。

(2)从队首取出一个顶点w,访问w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并将这些顶点标记为已访问,并将它们入队。

(3)重复步骤(2),直到队列为空。

三、图的遍历应用图的遍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两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连通分量连通分量是指图中的一个子图,其中的任意两个顶点都是连通的,即存在一条路径可以从一个顶点到达另一个顶点。

图的遍历算法可以用来求解连通分量的个数及其具体的顶点集合。

具体步骤如下:(1)对图中的每一个顶点进行遍历,如果该顶点未被访问,则从该顶点开始进行深度优先搜索或者广度优先搜索,将访问到的顶点标记为已访问。

(2)重复步骤(1),直到所有顶点都被访问。

2. 最短路径最短路径是指图中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以用图的遍历算法来求解。

图的遍历 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  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实验报告一、引言图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一组节点(顶点)和节点之间的连线(边)组成。

图的遍历是指按照某种规则依次访问图中的每个节点,以便获取或处理节点中的信息。

图的遍历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社交网络中寻找关系紧密的人员,或者在地图中搜索最短路径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图的遍历算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实现两种常见的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并比较它们的差异和适用场景。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与实现;2. 比较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的差异;3. 掌握图的遍历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实验材料1. 计算机;2. 编程环境(例如Python、Java等);3. 支持图操作的相关库(如NetworkX)。

实验流程1. 初始化图数据结构,创建节点和边;2. 实现深度优先搜索算法;3. 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4. 比较两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5. 比较两种算法的遍历顺序和适用场景;6. 在一个具体问题中应用图的遍历算法。

四、实验结果1. 深度优先搜索(DFS)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通过探索图的深度来遍历节点的算法。

具体实现时,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或栈来实现深度优先搜索。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起始节点开始,选择一个相邻节点进行探索,直到达到最深的节点为止,然后返回上一个节点,再继续探索其他未被访问的节点。

2. 广度优先搜索(BFS)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逐层遍历节点的算法。

具体实现时,我们可以使用队列来实现广度优先搜索。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起始节点开始,依次遍历当前节点的所有相邻节点,并将这些相邻节点加入队列中,然后再依次遍历队列中的节点,直到队列为空。

3.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如下表所示:算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深度优先搜索O(V+E) O(V)广度优先搜索O(V+E) O(V)其中,V表示节点的数量,E表示边的数量。

《图的遍历》练习

《图的遍历》练习

写一个程序统计出共有多少颗珍珠肯定不会有中间重量。 【输入格式】
输入文件第 1 行包含两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 N(1<=N<=99)和 M,且 N 为奇数,M 表示 对珍珠进行的比较次数,接下来的 M 行每行包含两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 x 和 y,表示珍珠 x 比珍珠 y 重。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仅一行,包含一个整数,表示不可能是中间重量的珍珠的总数 【样例输入】 54
《图的遍历》练习
【问题描述】
1、珍珠(bead)
有 n 颗形状和大小都一致的珍珠,它们的重量都不相同。n 为整数,所有的珍珠从 1 到 n 编号。你的任务是发现哪颗珍珠的重量刚好处于正中间。即在所有珍珠的重量重,该 珍珠的重量列(n+1)/2 位。下面给出将一对珍珠进行比较的办法:
给你一架天平用来比较珍珠的重量,我们可以比出两个珍珠哪个更重一些,在作出一 系列的比较后,我们可以将某些肯定不具备中间重量的珍珠拿走。
每一个栅栏连接两个顶点,顶点用 1 到 500 标号(虽然有的农场并没有 500 个顶点)。一 个顶点上可连接任意多(>=1)个栅栏。所有栅栏都是连通的(也就是你可以从任意一个栅栏到 达另外的所有栅栏)。
你的程序必须输出骑马的路径(用路上依次经过的顶点号码表示)。我们如果把输出的路 径看出是一个 500 进制的数,那么当存在多组解的情况下,输出 500 进制表示法中最小的一 个(也就是输出第一个数较小的,如果还有多组解,输出第二个数较小的...)。输入数据保证 至少有一个解。 【输入格式】
第 1 行:一个整数 F(1<=F<=1024),表示栅栏的数目。 第 2 到 F+1 行:每行两个整数 i,j(1<=i,j<=500),表示这条栅栏连接 i 与 j 号顶点。 【输出格式】 对于每组数据输出应当有 F+1 行,每行一个整数,依次表示路径经过的顶点号。注意数 据可能有多组解,但是只有上面题目要求的第一组解是认为正确的。 【样例输入】 9 12 23

图的遍历的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的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的实验报告图的遍历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边组成。

图的遍历是指从图中的某个节点出发,按照一定的规则依次访问图中的所有节点。

图的遍历在许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社交网络分析、路线规划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图的遍历算法的基本原理;2. 实现图的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3. 比较并分析DFS和B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三、实验过程1. 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实验,使用了networkx库来构建和操作图。

2. 实验步骤(1)首先,我们使用networkx库创建一个包含10个节点的无向图,并添加边以建立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2)接下来,我们实现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从起始节点开始,依次访问与当前节点相邻的未访问过的节点,直到遍历完所有节点或无法继续访问为止。

(3)然后,我们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广度优先搜索从起始节点开始,先访问与当前节点相邻的所有未访问过的节点,然后再访问这些节点的相邻节点,依此类推,直到遍历完所有节点或无法继续访问为止。

(4)最后,我们比较并分析DFS和B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D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E),空间复杂度为O(V)。

(2)B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E),空间复杂度为O(V)。

其中,V表示图中的节点数,E表示图中的边数。

五、实验分析通过对DFS和BFS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DFS算法和B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线性的,与图中的节点数和边数呈正比关系。

(2)DFS算法和BFS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也都是线性的,与图中的节点数呈正比关系。

但是,DFS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比BFS算法小,因为DFS算法只需要保存当前路径上的节点,而BFS算法需要保存所有已访问过的节点。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一、引言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计算机科学中,图的遍历是一种重要的算法,用于查找和访问图中的所有节点。

本实验旨在探究图的遍历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和效率。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图的基本概念和遍历算法的原理;2. 实现图的遍历算法,并验证其正确性;3. 比较不同遍历算法的效率。

三、实验方法1. 实验环境: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实验;2. 实验步骤:a. 构建图的数据结构,包括节点和边的定义;b. 实现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c. 实现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d. 验证算法的正确性,通过给定的图进行遍历;e. 比较DFS和BFS的效率,记录运行时间。

四、实验结果1. 图的构建: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无向图作为实验对象,包含6个节点和7条边。

通过邻接矩阵表示图的关系。

```0 1 1 0 0 01 0 1 1 0 01 1 0 0 1 10 1 0 0 0 00 0 1 0 0 00 0 1 0 0 0```2. DFS遍历结果:从节点0开始,遍历结果为0-1-2-4-5-3。

3. BFS遍历结果:从节点0开始,遍历结果为0-1-2-3-4-5。

4. 算法效率比较:我们记录了DFS和BFS算法的运行时间。

经实验发现,在这个图的规模下,DFS算法的运行时间为0.001秒,BFS算法的运行时间为0.002秒。

可以看出,DFS算法相对于BFS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五、讨论与分析1. 图的遍历算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图中的节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DFS算法和BFS算法都可以实现图的遍历,但其遍历顺序和效率有所不同。

DFS算法会优先访问深度较大的节点,而BFS算法会优先访问离起始节点最近的节点。

3.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DFS算法相对于BFS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这是因为DFS算法采用了递归的方式,遍历过程中不需要保存所有节点的信息,而BFS 算法需要使用队列保存节点信息,导致额外的空间开销。

图的遍历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实验报告图的遍历实验报告一、引言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其他领域。

图的遍历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访问图中的所有节点。

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了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2. 掌握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两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3. 通过实验验证图的遍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

三、实验过程1. 实验环境准备:在计算机上安装好图的遍历算法的实现环境,如Python编程环境;2. 实验数据准备:选择合适的图数据进行实验,包括图的节点和边的信息;3. 实验步骤:a. 根据实验数据,构建图的数据结构;b. 实现深度优先搜索算法;c. 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d. 分别运行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并记录遍历的结果;e. 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分析其异同点;f. 对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评估其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算法实现,得到了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的遍历结果;2. 分析结果:a. 深度优先搜索:从起始节点出发,一直沿着深度方向遍历,直到无法继续深入为止。

该算法在遍历过程中可能产生较长的路径,但可以更快地找到目标节点,适用于解决一些路径搜索问题。

b. 广度优先搜索:从起始节点出发,按照层次顺序逐层遍历,直到遍历完所有节点。

该算法可以保证找到最短路径,但在遍历大规模图时可能需要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开销。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2. 掌握了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两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3. 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4.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遍历算法,权衡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5. 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图的遍历算法,可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六、参考文献[1] Cormen, T. H., Leiserson, C. E., Rivest, R. L., & Stein, C. (2009).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3rd ed.). MIT Press.[2] Sedgewick, R., & Wayne, K. (2011). Algorithms (4th ed.).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图的遍历技巧

图的遍历技巧

图的遍历技巧
图的遍历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沿着边遍历图中的所有顶点,使得每个顶点都被访问一次且仅一次的过程。

常用的图的遍历技巧有以下两种:
1. 深度优先遍历(Depth First Search, DFS):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先访问该顶点,然后依次访问与该顶点相邻的未被访问过的顶点,并以此递归地进行遍历。

当不存在未被访问的相邻顶点时,回溯到上一个顶点,继续遍历其他未被访问的相邻顶点,直至所有顶点都被访问完。

2. 广度优先遍历(Breadth First Search, BFS):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先访问该顶点,然后依次访问与该顶点相邻的未被访问过的顶点,并将这些顶点按照入队的顺序加入队列中。

接下来再从队列中取出一个顶点,重复前述操作,直至队列为空。

这两种遍历技巧可以分别应用于不同场景的图问题。

深度优先遍历一般适用于需要探索整个图中某一支路径的问题,而广度优先遍历一般适用于需要确定最短路径或者按层遍历的问题。

第7章-2-(7.3图的遍历)

第7章-2-(7.3图的遍历)

v2 v3
2 v2
v1 v4
v5
3 V3
v1 v6
v7
4 V4 v2 v8
5 v5 6 v6 7 v7 8 v8
v2 v8 v3 v7 v3 v6 v4 v5
v,1
v,2
v1 v,4
v5
v1
v2
v,8
v4
v,5
v2
v8
v,3
v,6
v7
0
1 v1
v2 v3
2 v2
v1 v4
v5
3 V3
v1 v6
v7
v,6
v7
v2
v,8
v3
v,7
v4
v,5
v2
v8
v3
v6
0
1 v1
v2 v3
2 v2
v1 v4
v5
3 V3
v1 v6
v7
4 V4 v2 v8
5 v5 6 v6 7 v7 8 v8
v2 v8 v3 v7 v3 v6 v4 v5
v,1
v,2
v,3
v1 v,4
v5
v1
v,6
v7
v2
v,8
v3
v,7
v4
v,5
v3
3 V3
v1 v6
v7
4 V4 v2 v8
5 v5
v2 v8
v1 v,4
v5
v2
v,8
6 v6 7 v7 8 v8
v3 v7 v3 v6 v4 v5
v4
v,5
v2
v8
0
v,1
1 v1
v2 v3
2 v2
v1 v4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图的遍历算法是一种重要的算法,它用于在图数据结构中
访问每个顶点和边。

图的遍历算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深度优先搜索(DFS)
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算法进行实验,并比较
它们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使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对一个简单的无向图进行遍历。

通过实验结
果可以看出,DFS算法会首先访问一个顶点的所有邻居,然后再递归地访问每
个邻居的邻居,直到图中所有的顶点都被访问到。

这种算法在一些应用场景中
非常有效,比如寻找图中的连通分量或者寻找图中的环路。

接下来,我们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对同样的无向图进行遍历。

通过实验结果
可以看出,BFS算法会首先访问一个顶点的所有邻居,然后再按照距离递增的
顺序访问每个邻居的邻居。

这种算法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也非常有效,比如寻找
图中的最短路径或者寻找图中的最小生成树。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DFS和BFS算法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DFS算
法适合用于寻找图中的连通分量和环路,而BFS算法适合用于寻找最短路径和
最小生成树。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总的来说,图的遍历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算法之一,它在许多领域
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DFS和BFS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它们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通过这篇实验报告,读
者们也能对图的遍历算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四 图的遍历算法

实验四   图的遍历算法

实验四图的遍历算法4.1.实验的问题与要求1.如何对给定图的每个顶点各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图的遍历?2.如何用这些算法解决实际问题?3.熟练掌握图的基本存储方法4.熟练掌握图的两种搜索路径的遍历方法5.掌握有关图的操作算法并用高级语言实现4.2.实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和树的遍历类似,图的遍历也是从某个顶点出发,沿着某条搜索路径对图中每个顶点各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

它是许多图的算法的基础。

遍历常用两种方法: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广度优先搜索遍历4.2.1 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Traversal)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递归的过程,正如算法名称那样,深度优先搜索所遵循的搜索策略是尽可能“深”地搜索图。

在深度优先搜索中,对于最新发现的顶点,如果它还有以此为起点而未探测到的边,就沿此边继续下去。

当结点v的所有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结点v有那条边的始结点。

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结点可达的所有结点为止。

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结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结点并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结点都被发现为止。

1.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的递归定义假设给定图G的初态是所有顶点均未曾访问过。

在G中任选一顶点v 为初始出发点(源点),则深度优先遍历可定义如下:首先访问出发点v,并将其标记为已访问过;然后依次从v出发搜索v的每个邻接点w。

若w未曾访问过,则以w为新的出发点继续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至图中所有和源点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亦称为从源点可达的顶点)均已被访问为止。

若此时图中仍有未访问的顶点,则另选一个尚未访问的顶点作为新的源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所有顶点均已被访问为止。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类似于树的前序遍历。

采用的搜索方法的特点是尽可能先对纵深方向进行搜索。

这种搜索方法称为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

相应地,用此方法遍历图就很自然地称之为图的深度优先遍历。

图算法表示及遍历方法详解

图算法表示及遍历方法详解

图算法表示及遍历方法详解图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用于表示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图的算法表示以及遍历方法,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和应用图算法。

一、图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图是由节点(顶点)和边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

常见的图表示方法有两种: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1. 邻接矩阵表示法邻接矩阵是一个二维矩阵,其中的元素表示图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对于一个有n个节点的图,邻接矩阵是一个n x n的矩阵,用0和1表示节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

例如,对于一个有4个节点的图,邻接矩阵可以表示为:1 2 3 41[0, 1, 1, 0]2[1, 0, 0, 1]3[1, 0, 0, 0]4[0, 1, 0, 0]邻接矩阵表示法简单直观,适用于节点数量相对较小、边的数量相对较大时。

2. 邻接表表示法邻接表是通过链表的形式,将每个节点的邻接顶点存储起来,用于表示图的连接关系。

对于一个有n个节点的图,可以使用一个长度为n 的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链表,链表中存储了与该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

例如,对于一个有4个节点的图,邻接表可以表示为:1->2->32->1->43->14->2邻接表表示法相对节省存储空间,适用于节点数量较大、边的数量相对较小的情况。

二、图的遍历方法图的遍历是指按一定规则依次访问图中的每个节点,以达到查找、搜索或其他操作的目的。

常见的图遍历方法有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1. 深度优先搜索(DFS)深度优先搜索从某个节点开始,沿着一条路径一直访问到最后一个节点,然后回溯到上一个节点,再选择另一条未访问过的路径,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DFS可以使用递归或栈来实现。

以下是使用递归实现DFS的示例代码:```pythondef dfs(graph, start, visited):visited[start] = Trueprint(start)for neighbor in graph[start]:if not visited[neighbor]:dfs(graph, neighbor, visited)```2. 广度优先搜索(BFS)广度优先搜索从某个节点开始,先访问其所有邻接节点,然后再访问邻接节点的邻接节点,依次类推,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图的遍历的概念

图的遍历的概念

图的遍历的概念图的遍历是指通过遍历图中的所有节点,访问图中的每个节点一次且仅一次的过程。

在图的遍历过程中,我们会将节点标记为已访问,以确保不重复访问节点。

图的遍历是解决许多图相关问题的基础,如查找路径、遍历连通图、检测图的连通性等。

常用的图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

深度优先搜索(DFS):DFS是一种先访问节点的深层节点,再回溯访问较浅层节点的遍历方式。

DFS通过递归或者使用栈来实现。

从图的某个起始节点开始,沿着一条路径访问到尽头,再回溯返回上一个节点,继续向另一条路径遍历。

DFS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沿着树的深度进行遍历的过程。

DFS的一个经典应用是在迷宫中找到一条路径。

广度优先搜索(BFS):BFS是一种先访问离起始节点最近的节点,再逐渐扩展访问离起始节点更远节点的遍历方式。

BFS通过使用队列实现。

从图的某个起始节点开始,先将该节点加入队列中,然后逐个访问队列中的节点,把与当前节点相邻且未访问过的节点加入队列。

BFS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树的层次遍历的过程。

BFS的一个经典应用是在社交网络中寻找两个人之间的最短路径。

在图的遍历中,我们除了记录已访问节点外,还可能需要记录节点的前驱节点,以便在找到目标节点后,能够回溯找到从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图的遍历可以用来解决许多问题。

比如在地图应用中,我们可以用图的遍历算法来查找最短路径。

在社交网络中,我们可以用图的遍历算法来查找两个人之间的路径或者关系的强度。

在编译器设计中,我们可以用图的遍历算法来检查代码的连通性。

在迷宫问题中,我们可以用图的遍历算法来找到一条通往出口的路径。

然而,图的遍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尤其是针对大规模的图。

在处理大规模图的遍历时,我们需要考虑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以及算法的效率。

为了提高图的遍历的速度和效率,我们可以借助剪枝等优化技巧,以减少搜索空间。

《图的遍历和连通性》课件

《图的遍历和连通性》课件
《图的遍历和连通性》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图的遍历 • 图的连通性 • 图的遍历和连通性之间的关系 • 图遍历和连通性的实际应用 • 图遍历和连通性的算法复杂度分析
01
图的遍历
深度优先遍历
深度优先遍历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或图的算法。这个算法会尽可能深地搜索 树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在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的那条边的 起始节点。
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目标检测
图像拼接
图像增强
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 域,图遍历算法被广泛应用 于图像分割。通过图遍历算 法,可以将图像划分为不同 的区域或对象,便于后续的
识别和分析。
利用图遍历算法,可以对图 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和定位 ,为后续的目标跟踪、行为
分析等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图遍历算法,可以将多 张图像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图 像,便于全景图的生成和展
关键节点和最短路径等重要信息。
输入 交通标拥题堵优

利用图遍历算法,可以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找到拥 堵瓶颈路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优化建议,提高路 网的通行效率和运输能力。
交通路网分 析
路径规划
在物流配送领域,图遍历算法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最优 的配送路径,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配送效率。
物流配送优 化
通过图遍历算法,可以找到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或最 少拥堵路径,为出行者提供路线建议,提高出行效率 和舒适度。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01
时间复杂度为O(V^3),用于计算所有顶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
Johnson算法
02
时间复杂度为O((V+E)logV),适用于稀疏图,通过预处理计算

7图的遍历

7图的遍历
6
数据结构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void BFSTraverse(Graph G, Status (* visit)(int v)) { for(v=0; v<G.vexnum; ++v) visited[v] = FALSE; IntiQueque(Q); for(v=0; v<G.vexnum; ++v) if(!visited[v]) { visited[v] = TRUE; Visit (v); EnQueue(Q,v); while(!QueueEmpty(Q)){ DeQueue(Q,u); for(w=FirstAdjVex(G, u);w;w = NextAdjVex(G,u,w)) if(!visited[w]) {visited[w]=TRUE; visited(w); EnQueue(G,w); } } } 7 数据结构 }
void DFSTree(Graph G,int v ,CSTree &T) { //从第 个顶点出发深度优先遍历图G 建立以T //从第v个顶点出发深度优先遍历图G,建立以T为根的生成 从第v 树 visited[v]=TRUE; first=TRUE; for(w=FirstAdjVex(G,v);w>=0; w=NextAdjVex(G,v,w)) if(!visited[w]) p=(CSTree)malloc(sizeof)CSNode));//分配孩子结点 { p=(CSTree)malloc(sizeof)CSNode));//分配孩子结点 *p={GetVex(G,w),NULL,NULL}; //w 的第一个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 if (first) //w是v的第一个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作 为 根的左孩子结点 T{ T->lchild=p; first=FALSE; } //w 的其它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 else { //w是v的其它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作为上一 邻 接顶点的右兄弟 q->nextsibling=p; } q=p; D 从第w //从第 DFSTree(G,w,q); //从第w个顶点出发深度优先遍历 A 图 G,建立生成子树q 建立生成子树q 12 数据结构 B C E }

深度优先遍历的练习题

深度优先遍历的练习题

深度优先遍历的练习题深度优先遍历的练习题深度优先遍历(Depth First Search,简称DFS)是一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它以深度优先的方式遍历图中的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对深度优先遍历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题一:岛屿数量给定一个由 '1'(陆地)和 '0'(水)组成的二维网格,计算岛屿的数量。

岛屿被水包围,通过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相邻的陆地连接而成。

假设所有的网格都是正方形且边长相等。

思路:我们可以使用深度优先遍历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遍历整个二维网格,当遇到岛屿('1')时,将其周围的岛屿都标记为已访问,并递归地遍历它们的相邻节点。

每次遍历完一个岛屿后,岛屿数量加一。

练习题二:被围绕的区域给定一个二维的字符数组,其中包含 'X' 和 'O',将所有被 'X' 围绕的区域替换为 'O'。

被围绕的区域指的是所有不被 'X' 包围的 'O' 区域。

思路:我们可以使用深度优先遍历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遍历整个二维数组的边界,当遇到'O' 时,将其标记为已访问,并递归地遍历其相邻节点。

在遍历完成后,我们将所有未被标记为已访问的 'O' 替换为 'X',即被围绕的区域。

练习题三:课程表现在你总共有 n 门课需要选,记为 0 到 n-1。

在选修某些课程之前需要一些先修课程。

给定课程总量以及它们的先决条件,判断是否可能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

思路:我们可以将课程之间的先决条件看作是有向图中的边。

首先,我们需要构建这个有向图,并使用深度优先遍历来检测是否存在环。

如果存在环,则说明无法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否则,可以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

练习题四:单词搜索给定一个二维网格和一个单词,找出该单词是否存在于网格中。

离散数学中的图的遍历与最短路径

离散数学中的图的遍历与最短路径

离散数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离散结构与离散量的关系。

在离散数学当中,图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图的遍历与最短路径是图论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它们在计算机科学和网络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图的遍历是指通过某种策略,按某个顺序访问图的所有节点。

在图的遍历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一种数据结构来记录已经访问过的节点,并按照某种规则来选择下一个要访问的节点。

常用的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递归的搜索算法,它会首先访问一个节点的所有邻接节点,然后再依次递归访问这些节点的邻接节点,以此类推,直到没有未访问的邻接节点。

深度优先搜索能够完整地遍历图中的每个节点,并且可以用来解决一些需要遍历整个图的问题,例如判断图的连通性或寻找图的割点。

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非递归的搜索算法,它从图的某个起始节点开始,先访问该节点的所有邻接节点,然后再依次访问这些邻接节点的邻接节点,以此类推,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广度优先搜索能够找到最短路径,因为它首先访问的是距离起始节点最近的节点,然后再访问离起始节点更远的节点。

因此,广度优先搜索常用于寻找最短路径或解决一些需要在有限步数内找到目标节点的问题。

最短路径是图论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它用于寻找两个节点之间最短的路径。

在有向图中,最短路径可以使用Dijkstra算法或Bellman-Ford算法来求解。

Dijkstra算法通过维护一个距离数组来记录起始节点到其他节点的距离,并通过选择路径距离最短的节点来更新距离数组,直到找到最短路径。

Bellman-Ford算法则利用动态规划的思想,通过多次循环来更新距离数组,直到没有更新为止。

在无向图或有向无环图中,最短路径可以使用广度优先搜索来求解。

广度优先搜索能够找到距离起始节点最近的节点,并且同时能够记录节点之间的路径。

因此,在广度优先搜索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组来记录节点之间的路径,并根据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来回溯,从而找到最短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NAN UNIVERSITY数据结构实验报告题目:图的遍历问题学生姓名梁天学生学号************专业班级计科1403指导老师夏艳日期2016.05.14背景网络蜘蛛即Web Spider,是一个很形象的名字。

把互联网比喻成一个蜘蛛网,那么Spider 就是在网上爬来爬去的蜘蛛。

网络蜘蛛是通过网页的链接地址来寻找网页,从网站某一个页面(通常是首页)开始,读取网页的内容,找到在网页中的其它链接地址,然后通过这些链接地址寻找下一个网页,这样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把这个网站所有的网页都抓取完为止。

如果把整个互联网当成一个网站,那么网络蜘蛛就可以用这个原理把互联网上所有的网页都抓取下来。

这样看来,网络蜘蛛就是一个爬行程序,一个抓取网页的程序。

在抓取网页的时候,网络蜘蛛一般有两种策略: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如下面这张简单化的网页连接模型图所示,其中A为起点也就是蜘蛛索引的起点)。

深度优先顾名思义就是让网络蜘蛛尽量的在抓取网页时往网页更深层次的挖掘进去讲究的是深度!也泛指: 网络蜘蛛将会从起始页开始,一个链接一个链接跟踪下去,处理完这条线路之后再转入下一个起始页,继续跟踪链接! 则访问的节点顺序为==> A --> B --> E --> H --> I --> C --> D --> F --> K --> L --> G。

深度爬行的优点是:网络蜘蛛程序在设计的时候相对比较容易些;缺点是每次爬行一层总要向"蜘蛛老家" 数据库访问一下。

问问老总有必要还要爬下一层吗! 爬一层问一次.... 如果一个蜘蛛不管3721不断往下爬很可能迷路更有可能爬到国外的网站去,不仅增加了系统数据的复杂度更是增加的服务器的负担。

广度优先在这里的定义就是层爬行,即一层一层的爬行,按照层的分布与布局去索引处理与抓取网页。

则访问的节点顺序为==>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K --> L。

广度爬行的优点是对数据抓取更容易控制些,对服务器的负栽相应也明显减轻了许多。

问题描述若用有向网表示网页的链接网络,其中顶点表示某个网页,有向弧表示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

试设计一个网络蜘蛛系统,分别以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的策略抓取网页。

基本要求((1)首先输入顶点的数量,然后是各顶点对应的字母,再输入各条弧(权值都置为1)。

(2)输出从首个顶点开始的广度优先遍历序列和深度先遍历序列。

测试用例输入输入顶点数和弧数:8 9输入8个顶点.输入顶点0:a输入顶点1:b输入顶点2:c输入顶点3:d输入顶点4:e输入顶点5:f输入顶点6:g输入顶点7:h输入9条弧.输入弧0:a b 1输入弧1:b d 1输入弧2:b e 1输入弧3:d h 1输入弧4:e h 1输入弧5:a c 1输入弧6:c f 1输入弧7:c g 1输入弧8:f g 1输出广度优先遍历: a b d h e c f g (写反了)深度优先遍历: a b c d e f g h实验提示(1)设图的顶点大于1个,不超过30个,每个顶点用一个编号表示(如果一个图有n个顶点,则它们的编号分别为0, 1, 2, 3, …, n-1)。

(2)此题为求有向图的遍历问题,采用邻接表存储图,实现图的基本操作,并编写DFS 和BFS程序。

选做内容使用邻接矩阵存储图,编写DFS和BFS程序。

课后题目求图的最大连通子图。

一、需求分析1. 首先输入顶点的数量,然后是各顶点对应的字母,再输入各条弧(权值都置为1);输出从首个顶点开始的广度优先遍历序列和深度先遍历序列;2. 为了达到任意图的遍历(结点名称不一定是数字,可以是任意可见字符),可以自定义一个字符数组类型,保存该结点的名字;3. 图使用相邻矩阵来实现;4. 测试数据:输入输入顶点数和弧数:8 9输入8个顶点.输入顶点0:a输入顶点1:b输入顶点2:c输入顶点3:d输入顶点4:e输入顶点5:f输入顶点6:g输入顶点7:h输入9条弧.输入弧0:a b 1输入弧1:b d 1输入弧2:b e 1输入弧3:d h 1输入弧4:e h 1输入弧5:a c 1输入弧6:c f 1输入弧7:c g 1输入弧8:f g 1输出广度优先遍历: a b c d e f g h (这才是正确的结果)深度优先遍历: a b d h e c f g二、概要设计抽象数据类型class Queue//循环顺序队列,为广度优先遍历设计;图类基本操作:Graph(int numVert) bool prior(struct patient x,struct patient y);//图的构造函数void init (int n)//初始化矩阵int n(){return numVertex;}//返回顶点数目int e(){return numEdge;}//返回边数int first(int v)//返回结点v的第一个邻接结点int next(int v,int w)//返回v的在w之后的第一个邻接结点void setEdge(int v1, int v2, int wt =1)//设置一条边void delEdge(int v1 ,int v2)//删除一条边bool isEdge(int i,int j)//判断两个顶点是否有边连接int weight (int v1,int v2) {return matrix[v1][v2];}//返回V1 V2 相连的边权值int getMark(int v) {return mark[v];}//返回V顶点是否已经访问的标志int getSub(char c)//获取顶点名字的下标void setMark(int v,int val) {mark[v] = val;}//设置标志char getName (int v){return Name[v];}//获取顶点名字void setName(int v,char name){Name[v] = name;}//设置顶点名字图的遍历函数:void DFS(Graph* G,int v) //深度优先遍历函数体void BFS(Graph* G,int start,Queue<int>* Q) //广度优先遍历函数体算法的基本思想用自定义类型的数组,记录每个结点的信息(包括名称Name、是否被访问Mark),这两个数组作为图的私有成员;深度优先采取的递归思想。

首先,将从起点,沿某条边,顺势遍历下去,直到不能继续遍历下去。

这时,回溯,接着从未访问的边遍历下去。

如此往复,直到将所有结点遍历完。

广度优先搜索需要使用队列。

首先,将起点入队,并标为已访问。

进入循环,当队列不为空时,将队首元素出队,输出到屏幕上,并将与队首元素相邻的且未访问的结点全部放入队列,(一般按照序号由小到大入队)标为已访问。

继续队首元素出队,将与队首元素相连的未访问元素入队,直到队空;三、程序的流程:输入顶点数、边数——>完成图的初始化——>输入顶点名称、设置边——>输入遍历起点——>深度优先遍历,输出结果——>广度优先遍历,输出结果。

四、详细设计:物理数据类型根据用户的输入结点数初始化图void init (int n)//初始化矩阵{int i;numVertex = n;numEdge = 0;mark = new int[n];Name = new char[n];for(i=0; i < numVertex;i++){mark[i] = UNVISITED;//全部标志设为未访问Name[i] = NULL;//顶点名字全部设为空}matrix = (int **)new int*[numVertex];for( i=0;i < numVertex;i++)matrix[i] = new int[numVertex];for( i=0;i < numVertex;i++)for(int j=0;j < numVertex;j++)matrix[i][j] =0;}2.根据用户输入的边信息用邻接矩阵存储边权值;3.用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图,输出结果;算法的时空分析对于具有n个顶点e条边的无向图,当图采用邻接矩阵存储时,算法的总时间为O(2n)。

四、调试分析本算法代码为书本上的代码稍微修改得来,理解起来较容易,但是邻接表的创建我一直都搞不懂,所以用了邻接矩阵来创建图;五、测试结果七、附录程序源代码(c++)/*图的遍历*/#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clude<assert.h>enum{UNVISITED,VISITED};const int MAX=100;//队列最大元素个数template <typename E>class Queue//循环顺序队列{private:int maxsize;//队列的最大值int front;//指向队首int rear;//指向队尾E * array;//队列数组指针public:Queue(int size = MAX)//构造函数,同时初始化队列{maxsize = size +1;//空出一个位置不存放元素,方便判断空队列和满队列rear =0; front =1;array = new E[maxsize];//开辟一个大小为maxsize的队列}~Queue(){delete [] array;}void enqueue(const E & it)//元素进队函数{assert((rear+2) %maxsize != front, "Queue is full");//判断队是否满array[(++rear) %maxsize] = it;//在队尾插入新元素}E dequeue()//出队函数{assert(length() !=0 , "Queue is empty");//判断队是否空E it = array[front];//取出队首元素front = (front+1) % maxsize;//队首下标后移一个位置return it;}virtual int length() const//队列长度{return ((rear + maxsize) - front +1) % maxsize;}};class Graph//图类{private:int numVertex, numEdge;//顶点数量和边数;int ** matrix;//二维数组指针;int *mark;//标志数组指针char *Name;//顶点名字;public:Graph(int numVert){init(numVert);//初始化图}~Graph(){delete []mark;delete [] Name;for (int i=0; i < numVertex ;i++)delete [] matrix[i];delete [] matrix;}void init (int n)//初始化矩阵{int i;numVertex = n;numEdge = 0;mark = new int[n];Name = new char[n];for(i=0; i < numVertex;i++){mark[i] = UNVISITED;//全部标志设为未访问Name[i] = NULL;//顶点名字全部设为空}matrix = (int **)new int*[numVertex];for( i=0;i < numVertex;i++)matrix[i] = new int[numVertex];for( i=0;i < numVertex;i++)for(int j=0;j < numVertex;j++)matrix[i][j] =0;}int n(){return numVertex;}//返回顶点数目int e(){return numEdge;}//返回边数int first(int v)//返回结点v的第一个邻接结点{for(int i=0;i < numVertex;i++)if(matrix[v][i] != 0) return i;return numVertex;}int next(int v,int w)//返回v的在w之后的第一个邻接结点{for(int i=w+1;i < numVertex;i++)if(matrix[v][i] != 0) return i;return numVertex;}void setEdge(int v1, int v2, int wt =1)//设置一条边{assert(wt >0, "Illegal weight value");if(matrix[v1][v2] == 0) numEdge++;matrix[v1][v2] =wt;}void delEdge(int v1 ,int v2)//删除一条边{if(matrix[v1][v2] != 0) numEdge--;matrix[v1][v2] =0;}bool isEdge(int i,int j)//判断两个顶点是否有边连接{return matrix[i][j] !=0;}int weight (int v1,int v2) {return matrix[v1][v2];}//返回权值int getMark(int v) {return mark[v];}//返回标志int getSub(char c)//获取顶点名字的下标{for (int i =0;i < numVertex; i++)if(Name[i] == c) return i;}void setMark(int v,int val) {mark[v] = val;}//设置标志char getName (int v){return Name[v];}//获取顶点名字void setName(int v,char name){Name[v] = name;}//设置顶点名字};void DFS(Graph* G,int v) //深度优先遍历函数体{cout << G->getName(v) <<" ";G ->setMark(v, VISITED);for(int w = G->first(v); w < G->n(); w = G->next(v,w))if(G->getMark(w) == UNVISITED)DFS(G,w);}void BFS(Graph* G,int start,Queue<int>* Q) //广度优先遍历函数体{int v,w;Q->enqueue(start);G->setMark(start, VISITED);while(Q->length()!=0)数据结构——实验报告{v = Q->dequeue();cout << G->getName(v) <<" ";for(w=G->first(v); w<G->n();w=G->next(v,w))if(G->getMark(w)==UNVISITED){G->setMark(w,VISITED);Q->enqueue(w);}}}/*主函数*/int main(){int numVertex,numEdge,weight,i=0;//顶点数,边数,权值,循环控制值ichar Name1,Name2;//顶点名字变量Queue<int> *Q = new Queue<int>[30];//开辟一个队列用来存放BFS搜索的数据cout << "输入顶点数和弧数:";cin >> numVertex >> numEdge;Graph G(numVertex);//根据输入的顶点数初始化图cout << "输入" << numVertex << "个顶点." <<endl;for(i=0;i<numVertex;i++) //输入顶点名字{cout << "输入顶点" << i << ":";cin >> Name1;G.setName(i,Name1);}cout << "输入" << numEdge << "条弧." <<endl;for(i=0;i<numEdge;i++) //设置边{cout << "输入弧" << i << ":";cin >> Name1 >> Name2 >> weight;G.setEdge(G.getSub(Name1),G.getSub(Name2),weight);//设置顶点连接关系}cout << "广度优先遍历:";BFS(&G , G.getSub('a'), Q);for(i=0;i<numVertex;i++)G.setMark( i,UNVISITED);cout << "\n深度优先遍历:";DFS(&G, G.getSub('a'));cout << endl;return 0;}11/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