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之词句含义与结构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之词句含义与结构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820697d1f34693daef3eac.png)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之词句含义与结构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14分)奔走的大树刘江①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
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
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去。
②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
③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却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
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
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
也只有跑到那树下,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
④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
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
⑤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
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
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扎扎连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
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
迎娶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
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
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
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
⑥不只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
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
大树阅读短文参考答案
![大树阅读短文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db5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2.png)
大树阅读短文参考答案大树阅读短文参考答案在当今社会,阅读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扩展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然而,阅读理解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短文时。
因此,大树阅读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学习方法。
大树阅读是一种通过构建阅读树来帮助理解短文的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短文中的各个要点和细节通过树状图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逻辑结构。
通过大树阅读,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短文,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首先,大树阅读要求我们在阅读短文之前先进行预测。
我们可以通过短文的标题、导语、段落开头和结尾等信息来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这样一来,在我们开始阅读之前,就能够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短文。
其次,大树阅读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中的要点和细节进行分类和整理。
我们可以使用树状图的形式,将主要观点作为树干,将相关的细节和例子作为树枝,并通过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清晰地看到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各个要点之间的关系。
通过大树阅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短文。
阅读树的构建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将短文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梳理,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同时,通过将各个要点和细节进行分类和整理,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论证思路。
此外,大树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通过构建阅读树,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训练,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不断练习构建阅读树,我们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短文。
然而,大树阅读也并非是一种万能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阅读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有时候,一些简单的短文并不需要构建阅读树,我们只需要通过快速浏览和提取关键信息就能够理解其主要内容。
自命不凡的大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自命不凡的大树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2505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e.png)
自命不凡的大树阅读练习及答案自命不凡的大树阅读练习及答案自命不凡的大树有一棵大树,它自命不凡,常常吹嘘自己的本领,总觉得谁也没有自己的本领大。
它讥笑自己周围的房屋矮小,大地低下,自己伟大无比。
人们经常在它的脚下浇水,它把这看做是对它的崇拜。
于是,它更加飘飘然,目空一切。
下雨天,人们成群结队地挤在树下避雨,它为了显示自己的了不起,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势,拼命摇晃。
月夜里,它讥笑大地:“你瞧瞧,月光是先由我享受,然后才轮到你。
”一天傍晚,乌云翻滚,不一会儿,暴风雨来临了。
大树一看,过路的'人四处奔跑,就是没人到它下面来避风雨。
大树在风雨中抖动着,它慌得不知所措,却硬挺着腰杆。
不一会儿,它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脚跟部松动了,它奋力挣扎,猛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大树一头栽倒在大地上。
它羞愧地对大地说:“真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有力量的。
”从此以后,它再也不敢吹嘘了。
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自命不凡( )A. 生命B. 以为C. 给予D. 命令②挺着腰杆( )A. 笔直B. 撑直C. 很D. 挺拔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因为惊慌不知怎么办才好。
( )②心里想做,可力量不够。
( )3文中“从此以后,它再也不敢吹嘘了”。
这句话中的“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根据提示,用“‖”给文章分成两段。
①大树目空一切,常常吹嘘自己的本领。
②大树被狂风吹倒了,它再也不敢吹嘘了。
《自命不凡的大树》答案:1.B、B2.不知所措,力不从心3.被狂风吹得一头栽倒在地上4.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4-5自然段。
散文阅读(三)散文的情感 (2)
![散文阅读(三)散文的情感 (2)](https://img.taocdn.com/s3/m/08ce68290722192e4536f6ed.png)
• 第3题答案: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 表达了作者想要获得一把利刃的愿望,也强烈地 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怒之情。 • 考查“散文的情感”,经常结合词句的品读来进 行。我们在做此类题时,除了赏析词句的表达特 色,还应指出该词语或句子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的作用。 • 注意:做此类题,我们可以借鉴语言品析的答题 模式,用“运用了 (语句特色), (表达效果) 地写出了(语句所写具体内容),表现了作 者 (思想感情)。”这样的句式作答。
散文阅读(三)散文的情感
• • • • • • • • •
散文阅读(三)散文的情感 【精彩回放】 1.结合《那树》这篇课文的学习体验,说说你对“村路”内涵的理解。 (2010年湖北荆州卷《村路怎能不弯呢》) 参考答案:村路具有知足与宽容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村路的赞美。\弯曲的村路体现了农村的自然的生态环境,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说出其中一个 方面即可) 2.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 虔诚、尊敬→嫉妒→ → (2011年“课易通”《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参考答案:自卑、伤感——自信、自强
• 我几次想伸出手去摸摸这匹烈性马的头。我发现, 它和我一直在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是如此的相像, 在被一根缰绳拴着,而面前又是广阔 也要发出声声嘶鸣,既喊出了愤怒,又唱出了抗 争者的欢乐。 • 忘了告诉大家,这是围栏里唯一的一匹白色大马, 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加之八匹马此刻都或 茸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 样,这匹白色大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议论抒情句中体会散文的情 感。议论抒情句往往是一篇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 情感的地方,所以阅读时要细细品味这些句子, 读出它们在文章中的特殊意蕴,从中把握文章的 情感。 • 另外,要把握散文的感情基调,对文章的开头不 能掉以轻心。因为一篇散文往往从第一个字开始, 就已经定下了一个基调,为全篇铺下了语言的底 色。如《背影》一文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 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表 达对父亲的思念,定下了全文的基调,文章就在 这种对父亲深情的怀念和感激中铺开。
树阅读题答案(通用16篇)
![树阅读题答案(通用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44159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1.png)
树阅读题答案阅读指大脑接受外界,包括文字、图表、公式等各种信息,并通过大脑进行吸收、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思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树阅读题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树阅读题答案篇1米唐的门口长着一棵树。
树是樟树,枝繁叶茂,像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
米唐常常对那棵树一望好半天。
她在树下唱歌,在树下写字,还在树下跳舞。
米唐娘看见了,说,米唐不唱了,该吃饭了。
米唐就不唱了。
米唐娘说,不写字了,该去撒把鸡食。
米唐就不写了。
米唐娘还说,米唐,不跳了,该去园子里剥些菜叶来。
米唐就蹦蹦跳跳去了菜园。
米唐考进了城里的学校。
那棵树成了米唐学费的一少部分。
凑学费的那些日子,米唐娘就想到了门前的樟树。
当米唐娘的身后跟着几个肩背锄头手拿斧锯绳索的人时,米唐就知道,再怎么挽留这棵树也迟了。
那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倒下来的时候,米唐远远地站着,买树的人也远远站着。
①树一倒地,米唐抓着一根枝就哭起来。
买树的人见了,劝她:米唐,别哭了,不就一棵树么?那些挖树的民工也跟着帮腔:再说,树就栽在离你学校不远的地方,你还可以去看!米唐就渐渐地住了哭。
买树的人示意那几个人锯断了一些树枝。
树枝脆裂的声音很响,响在米唐空旷的屋前。
树让一家工厂买走,那家工厂在城里。
米唐看见那棵脱光了衣服的樟树走上了去城里的路。
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又开始唱歌。
米唐娘听了,说,米唐,不唱了,你比娘幸运,树到了城里,你还在城里能看见,娘就真的看不见了。
②娘的话,又说出了米唐的眼泪。
米唐沿着那棵树走过的路,进了城。
米唐念书的学校,隔那家工厂不远,也就是隔那棵树不远。
米唐下了课,就对那家工厂望,就对那棵树望。
星期天,米唐就去看那棵樟树。
米唐看见樟树栽在厂门口。
厂子里的人很讲究,还为樟树搭了远看近看有点黑的凉棚,树很快就活了过来。
米唐还看见有一个人还在为树浇水。
渐渐地,米唐就跟浇水的那个人熟了。
浇水的是老魏。
米唐每次走的时候,就跟老魏说,魏叔,很感谢你,过几天来看你。
说完,米唐就默默走开。
高中语文 2.5.3 树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2.5.3 树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dc0964aa32d7375a5178058.png)
树一、语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殆.尽(dài)畸.零(qī)褐.色(hè)间.隙(jiān)B.氛.围(fèn) 叶廓.(guò) 庶.民(shù) 踱.步(duó)C.斑斓.(lán) 干涸.(hé) 细胞.(pāo) 锡箔.(bó)D.翌.年(yì) 蓑.衣(suō) 瘦削.(xuē) 砍斫.(zhuó)解析:A项,“畸”应读jī,“间”应读jiàn 。
B项,“氛”应读fēn ,“廓”应读kuò。
C项“胞”应读bāo。
答案:D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靡靡之音连篇累椟枉加揣测好高鹜远B.人才辈出全力已赴无精打彩心驰神往C.初生牛犊不径而走既往不究原形必露D.除恶勿尽融汇贯通煽风点火利行节约解析:A项连篇累椟-连篇累牍,枉加揣测-妄加揣测,好高鹜远-好高骛远。
B项全力已赴-全力以赴,无精打彩-无精打采。
C项不径而走-不胫而走,既往不究-既往不咎,原形必露-原形毕露。
D项除恶勿尽-除恶务尽,融汇贯通-融会贯通,利行节约-厉行节约。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时下商业竞争愈演愈烈,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
B.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藩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C. 如果把这些现有的曲艺概念奉为清规戒律....来规范和约束现实中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曲艺艺术,就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D. 《密战》尝试大幅度引入科技元素,这既与当今时代保密防谍工作高科技和信息化特色相结合,又呈现了令观众焕然一新....的现代化荧屏景观。
解析:A项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梁实秋《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180d33e2bd960591c67717.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树北平的人家,差不多家家都有几棵相当大的树。
前院一棵大槐树是很平常的。
槐荫满庭,槐影临窗,到了六七月间槐黄满树,使得家像一个家。
槐树寿命很长,有人说唐槐到现在还有生存在世上的。
这种树的树干就有一种纠绕蟠屈的姿态,自有一股老丑而并不自谦的神气。
后院照例应该有一棵榆树,榆与余同音,示有余之意。
至于边旁跨院里,则只有枣树的份,枣实只合做枣泥馅子。
院子中央的四盆石榴树,那是给天棚鱼缸做陪衬的。
我家里还有些别的树。
东院里有一棵柿子树,每年结一二百个高庄柿子,还有一棵黑枣。
垂花门前有四棵西府海棠,艳丽到极点。
西院里有四棵紫丁香,占了半个院子。
后院有一棵香椿和一棵胡椒,椿芽、椒芽成了烧黄鱼和拌豆腐的最好的佐料。
在从前的一处家园里,还有更多的树,桃、李、胡桃、杏、梨、藤萝、松、柳,无不俱备。
因此,我从小就对于树存有偏爱。
我尝面对着树生出许多非非之想,觉得树虽不能言、不解语,可是它也有生老病死,它也有荣枯,它也晓得传宗接代,它也应该算是“有情”。
树的姿态各个不同。
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的有之,有张牙舞爪者,有佝偻其背者,有戟剑森森者,有摇曳生姿者,各极其致。
我想树沐浴在熏风之中,抽芽放蕊,它必有一番愉快的心情。
等到花簇簇、锦簇簇,满枝头红红绿绿的时候,招蜂引蝶,自又有一番得意。
落英缤纷的时候可能有一点伤感,结实累累的时候又会有一点迟暮之思。
我又揣想,蚂蚁在树干上爬,可能会觉得痒痒出溜的;蝉在枝叶间高歌,也可能会觉得聒噪不堪。
总之,树是活的,只是不会走路,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永远没有颠沛流离之苦。
小时候听“名人演讲”,有一次是一位什么“都督”之类的角色讲演“人生哲学”,我只记得其中一点点,他说:“植物的根是向下伸,兽畜的头是和身躯平的,人是立起来的,他的头是在最上端。
”我当时觉得这是一大发现,也许是生物进化论的又一崭新的说法。
怪不得人为万物之灵,原来他和树比较起来是本末倒置的。
人的头高高在上,所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大树阅读参考答案
![大树阅读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289c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a.png)
大树阅读参考答案大树阅读参考答案大树阅读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它通过将文字内容与图像、音频和视频相结合,为读者提供更丰富、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在大树阅读中,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使用特定的阅读应用程序,将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对准书籍上的图像,即可获得与该书相关的多媒体内容。
大树阅读的出现,为传统阅读方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传统的纸质书籍只能通过文字来传达信息,而大树阅读则打破了这一限制。
通过添加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元素,大树阅读可以更直观地展示作者的想法和意图,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内容。
例如,在一本历史书籍中,通过大树阅读,读者可以看到历史事件的现场照片、听到相关人物的讲述,甚至观看历史纪录片,从而更加生动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大树阅读不仅可以增强阅读的视听体验,还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教育领域,大树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
学生可以通过大树阅读获得与教材相关的视频讲解、实验演示等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大树阅读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通过扫描书籍上的二维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大树阅读还可以为作家和出版商提供更多的创作和推广渠道。
传统的纸质书籍销售面临着诸多限制,而大树阅读则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将作品推广到全球范围。
作家可以通过大树阅读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创作元素,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作品的影响力和销量。
同时,大树阅读也为出版商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出版商可以通过与大树阅读平台合作,为读者提供定制化的阅读体验,从而增加读者的黏性和忠诚度。
然而,大树阅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大树阅读需要读者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目前,大树阅读的普及程度还相对较低,很多读者并不了解或者无法使用大树阅读技术。
其次,大树阅读需要作者和出版商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与传统的纸质书籍相比,大树阅读需要更多的创作和制作成本,对于一些小众作品和出版商来说,可能难以承担。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散文专题训练题目如何统摄全文(含答案)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散文专题训练题目如何统摄全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b8c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f.png)
散文专题训练--------题目如何统摄全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皇渠村的地窝子刘亮程1地窝子门口长着五棵大榆树,两棵向西歪,一棵朝北斜着身子,另两棵弯向东边的大马路。
夏天常有过路人走到这儿停下来,在路上的阴凉处歇脚。
不时望一眼我们的房子。
我们坐在西歪的两棵树荫里,也看着路上人。
2经常有树根顶破墙壁伸进地窝子。
春天墙上一层白毛根。
那些细小根须一不小心伸进我们的屋子,几天就长到一拃长。
父亲说挖地窝子时砍断了好多树根。
一支根有人的大腿粗,是中间那棵歪榆树的,砍它时那棵树不住地抖。
3抖下来许多叶子。
父亲说。
4应该是上个秋天的叶子。
父亲挖地窝子是在开春,榆钱才刚吐蕾呢。
每年秋天树上都有一些不愿落地的叶子,片片地缀在枝头。
秋雨中飘零一些,冬天刮寒风时雪地上坠落几片儿。
其余的一直坚守到来年的新叶长出。
5一棵树上总有几片老叶子看见下年的新叶子。
早先每到春天就听奶奶说这句话。
我以为她没事了说废话呢。
谁朝春天的榆树上望几眼都能说出比这更有意思的一句话来。
6后来我知道奶奶在说我们家斜对过的徐老太太。
她们家是村里的老户,一排十几间房子,有钱有势。
徐老太太比奶奶还显年轻些,已经抱上玄孙子。
奶奶那时已下不了炕,她知道自己熬不到我们长大成人,看不到我们娶妻生子。
7那个根又在动了。
奶奶说这句话时又是一年春天了。
前一年春天她便说过一次。
8奶奶说的是从炕底下穿过来的那条粗树根。
它一往前伸地上宣起一层虚土。
另一条粗树根贴着南边墙壁向西伸去。
那片墙上也常往下掉土。
9粗树根是我们家地上唯一的一片硬地皮,劈柴砸东西都垫在粗树根上。
一砸到树根,外面的榆树便震动,树上鸟会惊飞起来,有时震落几片叶子。
刮大风时屋里的粗树根也会动。
它似乎在用劲。
耳朵贴上去能听见刮过整棵大树的呜呜风声。
10在老皇渠村的那几年,我们似乎生活在地底下。
半夜很静时,地上的脚步声停息,能听见土里有一些东西在动。
辨不清是树根在往前伸,还是虫子在地下说话。
一只老鼠打洞,有一次打到地窝子里。
【初中散文阅读】《大树和我们的生活》阅读及答案
![【初中散文阅读】《大树和我们的生活》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735e4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0.png)
【初中散文阅读】《大树和我们的生活》阅读及答案大树和我们的生活【课文分析】本文是当代散文家周涛的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
文章以大树为对象,歌颂了大树高贵的气质、不朽的历史、博大的胸怀、坦然承受苦难的坚韧精神。
文大树和我们的生活[文本分析]本文是当代散文家周涛的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
文章以大树为对象,歌颂了大树高贵的气质、不朽的历史、博大的胸怀、坦然承受苦难的坚韧精神。
这篇文章以一个惊人的假想句开头,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伟大、高尚和智慧的人在你身边呢?”你应该向大树学习。
事实上,作者以拟人化的方式将这棵树比作人类中的伟人、贵族和智者。
最后,作者总结了大树“伟大、高贵、智慧”的品质。
这种开放是先发制人的,为以后的抒情和讨论奠定了基础。
接下去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展示大树的品质:这棵大树是历史和皇帝。
阅读世界的沧桑。
大树比哲学更能给人以启示和教益:沉静、不言,却能不朽。
树与山、河与地、鸟与兽、风、雨与闪电之间的关系比人更深刻、更和谐。
大树有顽强的生命力。
这棵大树有一种高贵的外表和一个大男人的风度。
文章通篇贯穿着作者喷薄欲出的激情,在文字表述上,也不是按部就班。
文字简洁明了,判断也不马虎,看起来很大气。
【思维训练】1.从“累积单词”中选择五到六个单词,写一段带中心的段落。
2,为了说明“一棵大树……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作者引用了哪些材料?(引用了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国古籍格言、十三陵的古柏三个材料。
)3,文章罗列哪些现象来说明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此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启迪?(以静以不言而寿,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向人类贡献全部而从不向人类索取。
与大自然的万物处于十分和谐、有序的关系。
)4,文章说“树决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依据是什么?(树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之和谐、深入已远超过了自诩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
)5,从本文看,“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大自然与人类心灵相通,相处十分融洽、和谐。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文本阅读 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文本阅读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c3e333852458fb770b5691.png)
人生树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生树下王开岭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
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朱熹集传》),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
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家乡”的代称。
②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伴着年轮涟漪和虬枝皴肤,它春华秋实、生生不息,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老,俯看儿孙绕膝。
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
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
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片盛大的荫凉。
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山东的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筑鹊窝,下落石几。
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勾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
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
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
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首,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
无荫不成庐,无林不成族。
就像民谣里所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幡。
它比屋高,比人久。
离家者,最后一眼看到的是它;返乡者,第一眼瞅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江南的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谐音“两箱丝绸”)。
一棵树现代文阅读答案
![一棵树现代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79495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e.png)
一棵树现代文阅读答案一棵树现代文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章。
(14分)长成一棵树厉勇①世间有树,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地球,因为有树,变得适宜居住。
人类,因为有了树,诗意地栖居才成为可能。
我常常觉得,这个世界甚至可以没有人,但不能没有树。
②树,以挺拔的站姿坚守脚下的土地,它的根在地底下匍匐蜿蜒。
我想它一定是积聚了树全部的力量。
树的根也许密如细发,但一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让树得以在坚硬的泥土里进行着生命的运动,从而扎根生长。
③树,以仰望的姿态朝天空发出邀请。
枝枝杈杈是树的臂膀,片片绿叶是树的语言。
树,站着会生长。
过不了几年,便拥有自己的树冠。
一团绿色的火焰在大地上燃烧,随着岁月更迭,时光变迁,树不仅没有变老,反而让自己的生命更加蓬勃昂扬。
大树参天,遮天蔽日,树为脚下的土地撑起一片荫凉,为在树上栖息的鸟、虫子、蚂蚁、松鼠等阻挡风雨。
④与树相望,我总觉得树是可以亲近的。
树洞里埋藏了人类的秘密,树阴下有人们活动的身影。
树的绿色能让我们绝望的眼睛看到希望,至少也能让疲倦的眼睛得以休息。
细心的人总能发现,每个季节甚至每一天,树的绿色都不相同。
春天是草绿、浅绿,夏天是明亮的绿、浓厚的绿,秋天是深沉的绿。
⑤村口有大树。
古老的村庄,因为有了大树的守候,才有了灵气。
有它们陪伴的岁月,村子宁静而安详,村子里的生活如桃花源一般神秘而美好。
老家村口不仅有参天的香榧树,还有巨大的香樟树、松树,人们从那里远远走过,就能闻到树的香味。
松树村头村尾各有一棵,村头的那棵村里人说树冠长得像龙,村尾的那棵却是笔直向上生长。
村里人相信,这些大树都是有灵性的,它们的命运也就是村子的命运。
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闻到村口大树的香味。
那是家乡的香味。
是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希望,这些村口的大树都能站立在村口。
只要我们一走近,就像是见到了熟人,分别久了,便会热泪盈眶。
村口的大树,人世间的村庄有了你才像个村庄啊!⑦寺庙有古树。
寺庙里的古树散发着佛光,抬起头,所见的是清荫下,信仰的天空。
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试题及答案大树与小草高中作文
![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试题及答案大树与小草高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3434cf856a561252d36f3c.png)
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试题及答案大树与小草高中作文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大树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的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
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
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⑵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
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⑶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叹息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
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动——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⑷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
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没有人肯静下来想一想,没有人想到向树学习点什么,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
那么在树的心目中人是什么东西呢?不清楚。
能够清楚的是,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
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却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谁敢到那种险处去呢?树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⑸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
高考试卷语文讲解
![高考试卷语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d3a94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1.png)
一、题目回顾(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那片树林①在我生活的南方,有一种树,叫桉树。
它树干笔直,叶细如针,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它生命力极强,能在荒山野岭扎根生长,也能在城镇乡村安家落户。
②从我记事起,我家附近就有一片桉树林。
春天,它抽出嫩绿的新芽,远远望去,犹如一把绿色的伞;夏天,它撑开茂密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巨伞,为行人遮阳挡雨;秋天,它结出累累果实,掉落一地,像无数小灯笼;冬天,它仍绿意盎然,好像在向人们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
③小时候,我喜欢到桉树林里玩耍。
那里是鸟儿的天堂,常有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我常听大人们说,桉树是“风水树”,谁家门前种了桉树,谁家就吉祥如意。
因此,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家都会买桉树回家,让家里充满节日的气氛。
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对桉树有了更深的了解。
桉树虽然长得快,但它的木材很硬,用途很广。
它可以用来造纸、建筑、家具制作等。
桉树还能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是城市绿化、改善环境的好帮手。
⑤然而,桉树也有它的缺点。
桉树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另外,桉树的生长速度过快,容易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在种植桉树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避免过度种植。
⑥如今,那片桉树林已经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我时常想起那片桉树林,它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如今,它虽然消失了,但它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写桉树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生长特点,展现了桉树顽强的生命力。
B.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C. 文章以“那片树林”为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D. 文章通过对桉树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对桉树的描写,展现了桉树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生长特点。
《大树》的阅读题及答案
![《大树》的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cd1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1.png)
《大树》的阅读题及答案关于《大树》的阅读题及答案大树阅读答案看树①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
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
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②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
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
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
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
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③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
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
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
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
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
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
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④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
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
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
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
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⑤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
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
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
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
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树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树](https://img.taocdn.com/s3/m/33580c0ce009581b6ad9eb03.png)
树
郑敏
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
像我听见树的声音,
当它悲伤,当它忧郁
当它鼓舞,当它多情
时的一切声音
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
你走过它也应当像
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
你听不见那封锁在血里的声音吗?
当春天来到时
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
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
我从来没有真正感觉过宁静
像我从树的姿态里
所感受到的那样深
无论自哪一个思想里醒来
我的眼睛遇见它
屹立在那同一的姿态里。
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
在它的注视下溪水慢慢流去,
在它的胸怀里小鸟来去
而它永远那样祈祷,沉思
仿佛生长在永恒宁静的土地上。
1.“树”这个意象有何含义?
答案:在这首诗中,树像一个失去了自由的民族,树的千万片叶子像千千万万的人民,虽然当时的气氛是肃杀的,但还有流在血管里的声音,还有“强壮的”如“啼扰的婴儿”般的生命和希望。
诗中从树联想到历史、社会、宇宙,是哲学思考。
所以,《树》的主题意识是从一个民族的忧患得失升华到人类的历史轮回,从而超越了生存意识中的忧患感,是智悟。
2.如何理解“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这句诗?
答案:“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这句诗超越了时代这个层面,而进入到历史,树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3.在“当春天来到时/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拟人。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树木的勃勃生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答案(2) 高中散文阅读《大树》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大树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的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
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
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⑵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
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⑶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叹息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
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动——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⑷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
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没有人肯静下来想一想,没有人想到向树学习点什么,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
那么在树的心目中人是什么东西呢?不清楚。
能够清楚的是,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
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却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谁敢到那种险处去呢?树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⑸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
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
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
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
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⑹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
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
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
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
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⑺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旱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么大的道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⑻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声势造就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义。
⑼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这件事我也在《和田行吟》一文中描述过。
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它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味儿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
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己的宫殿。
⑽但是树和人一样,同样有各式各样的苦难伴随,除了被砍伐之外,还有各种艰难。
在天山南麓温暖干燥的农村,白杨是路边、渠旁、屋后、田畔常栽的树,它绿叶飒飒直耸高天。
可是有一年冬天,南疆奇冷,这些适应了温暖干燥气候的白杨遭受了打击。
有些已经非常粗壮高大的白杨被生生从中间冻出一条裂缝,裂缝一指宽,从树这边透过裂缝可以一眼看到那边的农田。
⑾还有一年八月北疆下大雨,下着下着,变成了大雪。
大雪里饱含水汽,落在仍然枝叶翠绿茂密的树上,积成很厚、很重的银冠。
第二天阳光一照,十分奇丽壮观。
但是不少树承受不了了,枝丫被压得劈开。
银雪、绿叶之下,被劈折后露出的白生生的枝丫的内质,望过去就像人的白骨被折断后的模样,一样的惊心动魄。
树无声,可是你完全可以感受到它的疼痛。
⑿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
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
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
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寻常,一看就知道,是具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
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
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
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就只有这些了。
⒀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雄姿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
一派大人物风范。
我当时就颇觉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⒁看来我们对它们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文章来自: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大树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的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
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
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⑵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
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⑶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叹息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
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动——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⑷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
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没有人肯静下来想一想,没有人想到向树学习点什么,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
那么在树的心目中人是什么东西呢?不清楚。
能够清楚的是,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
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却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谁敢到那种险处去呢?树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⑸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
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
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
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
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⑹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
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
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
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
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⑺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旱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么大的道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⑻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声势造就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义。
⑼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这件事我也在《和田行吟》一文中描述过。
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它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味儿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
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己的宫殿。
⑽但是树和人一样,同样有各式各样的苦难伴随,除了被砍伐之外,还有各种艰难。
在天山南麓温暖干燥的农村,白杨是路边、渠旁、屋后、田畔常栽的树,它绿叶飒飒直耸高天。
可是有一年冬天,南疆奇冷,这些适应了温暖干燥气候的白杨遭受了打击。
有些已经非常粗壮高大的白杨被生生从中间冻出一条裂缝,裂缝一指宽,从树这边透过裂缝可以一眼看到那边的农田。
⑾还有一年八月北疆下大雨,下着下着,变成了大雪。
大雪里饱含水汽,落在仍然枝叶翠绿茂密的树上,积成很厚、很重的银冠。
第二天阳光一照,十分奇丽壮观。
但是不少树承受不了了,枝丫被压得劈开。
银雪、绿叶之下,被劈折后露出的白生生的枝丫的内质,望过去就像人的白骨被折断后的模样,一样的惊心动魄。
树无声,可是你完全可以感受到它的疼痛。
⑿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
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
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
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寻常,一看就知道,是具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
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
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
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就只有这些了。
⒀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雄姿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
一派大人物风范。
我当时就颇觉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⒁看来我们对它们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文章来自: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大树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的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
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
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⑵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
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⑶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叹息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