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梳理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教学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教学课件
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 铁丝的内能增大了,铁丝的内能增大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 功。
小结:做功可改变内能。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下面的铁锅、棉被的内能改变了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 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
铁锅热得烫手
棉被被晒得暖呼呼的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冷敷,冷敷时,热从 人体 传 给 毛巾 。 人体和毛巾的内能有改变吗? 有,人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毛巾的温度升高,内能 增多。
(C)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随堂训练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运动的物体有动能但没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 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1)物体的质量和材料决定了物体所含的分子的数目;温度越高,分子 运动得越快,分子动能越大;物质的状态决定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2)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强化训练
(武汉中考)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 热水中,如图所示,橡皮膜会向外凸。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分于子的无规则运动会加剧 B.内能会增大 C.质量会不变 D.压强会减小
金属块和砂石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这说明,通过___做__功______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新知讲解
实验: (2)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 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课件教学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课件教学
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进 行冷敷。冷敷时,热从__病__人_传给 _湿__毛__巾_。传热的结果,_病__人___的 温度降低, _湿__毛__巾_的温度升高。
练一练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认识内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知道对于同一个物
A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2014•漳州)下列做法,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
A.搓手取暖 B.烤火取暖 C.热水袋取暖 D.向手“呵气”取暖
3. (2014•黄石)下列事例中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小实验
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 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 瓶塞跳起时,观察瓶内有什么变 化?为什么? 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 瓶塞跳起时,空气推动瓶塞对瓶 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实例分析 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搓手时手 变热了
滑下时摩 擦发烫了
钻木取火
D.冬天用热水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
理解物体的内能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是个别 分子和少数分子所具有的内能,而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 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所以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 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根据分子运动理论, 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 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体 积多大,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何情况 下都具有内能,也就是说,内能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形 式的能量.例如:50℃的水具有内能,降低到0℃时仍具有 内能,就是变为-20℃的冰也同样具有内能,只是对于质量 相同的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了而已.

(九年级)第十二章 内能和热机 知识点复习—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九年级)第十二章 内能和热机 知识点复习—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能的种类 如何量度改 是否改变 变了多少 不变 内 传递热量 能的转移 的多少
改变 做功的 机械能与内 多少 能相互转化
注意: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 等效的。
4、下面哪个事例说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B )
A、用热水袋给手取暖; B、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 C、用嘴对手哈气给手取暖; D、把手放在炉火旁边取暖。
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烧水经验告诉我们:水的质量越大
升高的温度越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科学实验表明:
物体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
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成 正比,
跟物体温度变化多少成 正比
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得出
1千克水温度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 量是4.2×103J.
5、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 )
A、铁棒放在炉子里被烧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锯条锯木头时会发热; C、古时候的猿人钻木取火。
12.2热 量与热值
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
发生热传 递的条件
1.定义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是存有温在差
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了多少;
相反,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了多少
2.符号 Q 吸热时Q吸,放热时Q放
3.单位 热量和内能的单位焦(J)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 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 一个物体的温度即使很高,也 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多
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 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内能与热机教育教学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内能与热机教育教学课件

3.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昆明,又名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昆明的周 边,现在滇池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 总面积300平方千米,湖岸线长163.2千米,最大水 深10.4米,平均水深4.4米。那里的气候宜人,四季 如春,这与滇池密切相关。你知道其中的缘故吗?
二、热量的计算
1kg的水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___4_._2_×_1_0_3_ J. 2kg的水在温度升高1 ℃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解: c=4.2×103J/(kg·℃) △t=100 ℃-50 ℃=50 ℃ Q吸=cm △t
=4.2×103J/(kg·℃)×2kg×50 ℃ =4.2×105J 答:需要吸收4.2×105J的热量。
例2、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 了60℃,水放出了多少热量?
解:Q放=cm(t0-t) =4.2╳103J/(kg.℃) ×2kg × 60℃ =5.04 × 105J
做一做 用不同物质比一比吧! 看看不同种类的物质,吸收热量的性质是否相同。
实验准备
(1)比什么?拿谁比?怎么比? (2)怎么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热量多? (3)要记录哪些数据?
进行实验
1、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保持__质_量__和__升_高__的__温__度__ 相同, _物__质_种__类____不同. 2、取两个_相__同___的烧杯盛放__质_量__相__同_的两种液体 (水和煤油), 用___相__同的两个电热器给它们加热使它 们升高____相_同__的__温_度,看它们的_______所_用__时长间短.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 反映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12.1 认识内能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以及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类比的方法认识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

器材准备装有适量冷、热水烧杯(400 mL)各一只、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酒精灯、锤子、铁砧、砂纸等。

教学过程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我首先通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来源问题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活动展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交流讨论,亲身实验,感受体验,列举实例,强化应用。

我个人觉得教学方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内能的概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各种热机图片,如汽油机、柴油机、汽车、火车、拖拉机、轮船、喷气式飞机、火箭等,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交流、归结要点:(1)都需要燃烧燃料;(2)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

提示:热机实质上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

由此引出本章课题《内能和热机》。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内能1.阅读分析,充分交流讨论思考:(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2)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相同,为什么?(3)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典例解读 1.(多选)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解析】从内能概念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分子个数(质量决定)、分子动能大小(温度决定)及分子势能(体积决定)三个因素决定,其中质量越大,温度越高,体积越大时,物体的内能会越大。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总结1、内能: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3、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

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是不变的,故选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物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 )A.地球外的陨石,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炎热的夏天,西瓜在冷水浸泡后吃起来更加凉爽可口C.划着火柴,火柴燃烧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答案】B【解析】A.流星是由于陨石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燃点燃烧形成的,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B.西瓜在冷水浸泡后温度降低,是由于西瓜与冷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改变了它的内能,B符合题意;CD.划火柴、锯木头,都是由于外界对他们做功内能增大,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1、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物体的机械能则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及相对位置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宏观表现。

物体的内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零(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动能),而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相对为零。

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4、(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①实验:如下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②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①实验:如下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内能和热机复习课件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内能和热机复习课件

联想成吃饭!!!
1 相同质量的不同比热容物体,吸取相 同热量时,比热大的温度升高得小,比 热小的温度升高得多.
联想记忆
联想成:悟空和八戒的饭量(联想成比热)不同,悟 空的饭量为2碗,八戒的为5碗,现在两人都吃了4饭碗, 悟空饱(联想成温度升高多少)还是八戒饱?——— — 悟空饱,因为他饭量小,易饱(联想成易升温)
二、热点问题探究
12、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的效率高,其意义 是[ D ] A.甲的功率比乙的大. B.甲消耗的汽油比乙少. C.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输出功率比乙大. D.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多.
二、热点问题探究
13、本来温度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铁球,甲的质 量大于乙的质量,当它们吸取了相等的热量之后, 让它们接触在一起,则[ A ] A.热量由乙球传给甲球. B.热量由甲球传给乙球. C.温度由甲球传给乙球. D.温度由乙球传给甲球.
_1_k_g_的__水__温__度__升__高__(__或降低)1℃时__,__吸_ ___
取(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焦耳
.
8、热机的共同特点是将燃料燃烧时的_化__学_能转化成 __内__能,又通过做__功__,把内能转化为__机__械___能.
9、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__吸__气___、__紧__缩___、 __做__功____和___排__气__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 塞上下往复___2_次,曲轴转动__2__周,对外做功__1_ 次.
c、_零件之间摩擦,消耗部_分__能__量_______________
d、曲__轴__获__得__的__机__械__能__也__没__有完全用来对外做功 _
二、热点问题探究
1.下列事件中,不是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 A.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壁会发热 B.用锯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 C.冬天房内用暖气取暖,屋内温度升高 D.冬天两手摩擦手感到暖和

沪粤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2章复习内能与热机 (共20张PPT)

沪粤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2章复习内能与热机 (共20张PPT)
C、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二、热量与热值 P70 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2、热值: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Q=qm=qv 单位:J/kg J/M3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只与燃料种类有关。)
例如: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试 计算: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 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已知:m=2kg, t0=30 ℃, t1=100 ℃ ,c=0.88×103J/kg·℃ 求:Q 解:Q=cm △t=cm(t1-t0) =0.88×103J/kg·℃×2kg × (100℃-30 ℃)
算一算:500g汽油完全燃烧时,可以放 出多少热量?
已知:m=0.5kg, q=4.6×107J/kg 求:Q 解:Q=qm
=4.6×107J/kg×0.5kg
=2.3×107J
答:可以放出2.3×107J的热量。
三、比热容 P76 1、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是不相等的。
2、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无 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3、水的比热容意义: 1kg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4、计算: Q=cm △t
4、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其物 理意义是什么?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动到另一端叫做一 个冲程。四冲程的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由吸气、压缩、做 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组成。

粤沪版九年级-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梳理

粤沪版九年级-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梳理

粤沪版九年级内能与热机复习提纲一、物体的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的能量。

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物体质量、温度和体积,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温度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快慢,而体积与分子势能有关。

同一物体条件下:①同体积: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②同质量: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①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微观);机械能是整个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宏观)。

②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密切相关;物体的机械能与温度无关。

③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温度,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物体内能永不为零;物体的机械能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相对位置和速度,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可能为零。

④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3、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能内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减少,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5、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传递到温度一致时。

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内能(即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能量,温度升高。

6、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1)热量本身不是能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

(2)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内能的变化量,是一个过程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若无热传递发生,则不存在热量。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课件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课件

感悟新知
知1-练
思路导引:(1)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筒内 气体温度升高,硝化棉被点燃,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 内能增加。(2)往瓶内打气,瓶内气压增大,瓶内气体对瓶 塞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 成小水滴飘散在空中,形成白雾,是液化现象,说明物体对 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3)用手来回搓动温度计,使温 度计的玻璃泡与泡沫不断地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 转化与图甲相同。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2 [ 本溪模拟] 在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小慧 做几个小实验。
感悟新知
知1-练
(1) 如图3 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 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可以看到__硝__化__棉__被__点__燃__,说 明筒内气体的温度_升__高__。这个实验说明:_对__物__体__做__功_, 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感悟新知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内能: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内能的大
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不是分子的内能
类比模型 已知相似类比未知相似
感悟新知
3.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知1-讲
思维流程 根据内能的概念,推导的两种方式
知2-讲
寒冷的冬天,我们使手变暖经常用到的两种方法: 搓手和哈气。分别是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 的内能的。 1.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1)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
感悟新知
举例
摩擦金属块 金属块变热
弯折铁丝 铁丝变热
知2-讲
筒内装有浸透乙醚的 棉花,压缩空气,棉 花燃烧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热量和热值》内能与热机PPT优秀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热量和热值》内能与热机PPT优秀课件

A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知1-讲
1.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 量。热量用字母Q表示,常用单位是焦耳,符号是 “J”。
2.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存在温度差,热量传递 的方向是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由 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物体的低温部分。
(来自《典中点》)
7 质量相同的0 ℃的冰和0 ℃的水混合后,如果它 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冰水混合后,水将放热使冰全部熔化 B.冰水混合后,温度将降低 C.冰水各自的质量保持不变 D.冰水混合后,最终全部结成冰
(来自《典中点》)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2 燃料的热值
知2-导
问题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是怎样获得的?
燃料燃烧
知2-导
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变为内能的过程。 常见的燃料有煤、石油(加工炼制成汽油、煤油、柴油 和液化气等)、天燃气等,农村还用草木等植物的秸杆 作燃料。 燃料可分为三种:固体燃料、气体燃料、液体燃料。
3.4×107 汽油 3.0×107 煤油
4.6×107 液化石 4.6×107 油气
3.4×107 石油
4.4×107 煤气
热值 q/(J·kg-1) 1.2×107 1.2×107 1.2×107
1.2×107
知2-讲
【例2】[中考·恩施]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燃料的
热值与灯内原来的部分相比较( B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导引】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的大小只与燃料的种 类有关。
(来自《点拨》)
总结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单元总结(解析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单元总结(解析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知识点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

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同一个物体(物态不变),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间距发生变化时,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其内能会发生变化。

所以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3)物体内能的大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及物态有关。

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与体积、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例如:摩擦生热);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例如:通过活塞向盛有水的烧瓶里打气,当活塞从瓶口跳起时,烧瓶中出现“白雾”)。

实质:能量从一种形式的能(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

2)热传递: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相同(即没有温度差)为止。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4.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整个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动能;整个物体也可以处于相对高度为零的位置而没有势能,但它一定具有内能。

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5.热量、温度和内能:“热量不能含、温度不能传、内能不能算”。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第10讲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章末总结九年级物理上册讲义(沪粤版)

第10讲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章末总结九年级物理上册讲义(沪粤版)

第10讲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章末总结课程要求课标解读1.内能、热量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改变内能的途径;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意义及其应用;3.热量的计算;4.热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过程;5.燃料的热值及热机效率。

1.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知道温度、内能和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3.知道热值的概念,会根据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解释一些有关的现象;5.会利用吸、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6.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目标导航知识点01 内能1.内能: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 。

3.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

【即学即练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那天,小梦帮妈妈煮粽子时,用大火将煮粽子的水加热到沸腾,此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粽子的内能;当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将粽子煮熟。

小梦的做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热传递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解析】[1]用大火将煮粽子的水加热到沸腾,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粽子的内能。

[2]当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将粽子煮熟,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02 热量1.定义: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2.单位:焦耳,符号是J 。

3.实质: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也就是说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变化)【即学即练2】现有两个使用同一种燃料的加热器,用它们分别对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加热。

已知甲物质的比热是乙物质的2倍,甲物质的质量是乙物质的13,当甲物质升高的温度是乙物质的34时(甲、乙物质的物态都不发生改变),加热甲物质所用燃料是加热乙物质的12,则两加热器利用热能的效率之比是( ) A .3:4 B .1:1C .3:2D .2:1【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2c c =甲乙,13m m =甲乙,34t t ∆=∆甲乙,由Q 吸=cm △t 可得,甲、乙物质吸收的热量之比是1321342c m t Q c m t Q c m t c m t ⋅⋅∆∆===∆∆乙乙乙甲吸甲甲甲乙乙乙乙乙乙乙吸知识精讲两加热器的燃料都相同,那么燃料的热值是相同的,加热甲物质所用燃料是加热乙物质的12,也就是说甲、乙两物质消耗燃料的质量关系是''12m m =甲乙,由Q 放=qm 可得,两加热器消耗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是''''''1122m Q qm m Q qm m m ====乙放甲甲甲乙乙乙放乙由热机效率公式100%Q Q η=⨯吸放可知道,两加热器利用热能的效率之比是 121121Q Q Q Q Q Q Q Q Q Q Q Q ηη==⨯=⨯=⨯=甲吸甲放甲甲吸放乙甲吸放乙乙吸乙乙吸乙吸放甲放甲放乙∶ 两加热器利用热能的效率之比是1∶1。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PPT教学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PPT教学课件

知2-讲
【例4】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 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 通过__做__功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 度__升__高____;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热__传__递__方式 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来自《点拨》)
知2-讲
【导引】 汽车行驶时,要克服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做功,所以是 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轮胎温度升高;当 高温轮胎停留在水中时,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内能 传递给水,使轮胎降温。
内能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仅由某一个因素的 大小无法判断物体内能的大小。如质量大的物体内能 不一定大,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也不一定大。
知1-讲
【例2】下列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大小无关 D.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但机械能可能为零
(来自《点拨》)
知2-讲
【导引】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不可能静止,故A错; 击打时锤子对铁块做功,使其温度升高,而不是将 温度传给铁块,故B错;击打时锤子的机械能转化为 铁块的内能,故C错;铁块温度升高时其内能是增加 的,D正确。
总结
知2-讲
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 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少。
那么,分子间相互吸引和排斥,分 子也具有势能
知1-导
弹簧形变时由于吸引或排斥具有势能
归纳
知1-导
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 是“J”。
知1-讲
1. 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 符号是“J”。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热量和热值)内能与热机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热量和热值)内能与热机课件

课堂小结
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符号Q 单位J





物体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
物体的质量
温度的变化
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热值
公式:Q=qm或Q=qV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热量与热值
知识储备
改变内能的途径为
热传递
内能的单位:

做功

,功和
焦(J)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
小结
1 . 当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与 升高的温度 成正比 。
2.当升高的温度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
3.进一步研究表明: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它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成正比。
4.1kg水温度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1kg水温度降低1℃,所需放出的热量也是4.2×103J.
三、燃料的热值
木 柴 、 煤 、 石油、 天然气 等 燃料 燃烧时 ,能放 出的热 量 。
思考
1.5kg的木材和10kg的木材燃烧时放出的热 量是否相
同? 这说明什么?
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跟燃料的质量有关。同种燃料的质量越
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2.用质量相同煤油、酒精、纸屑烧水, 水升高的温度是否 相同
相同质量并且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放出的热量才越多,质量少、燃烧不
完全放出的热量就少,故C错误;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
类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B错误、D正确。
4.如图是研究“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实验装置,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复习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复习

热机效率概念
效率定义
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 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效率计算
效率 = 有用功 / 总功 = 有用功 / (燃 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01
02
03
04
改善燃烧技术
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使燃料 充分燃烧,减少热量损失。
减少摩擦阻力
减少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降 低额外功的消耗。
知识梳理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焦耳(J)。
知识梳理
• 内能的影响因素:温度、质量、状态等。
知识梳理
热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 机械能的装置。
热机的效率
热机输出的有用功与输入的总功 的比值。
知识梳理
•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汽轮机、内燃机等。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 热机复习
目录
• 复习导入 • 内能概念与性质 • 热机工作原理与效率 • 热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 复习巩固与提高
01 复习导入
复习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内能的概念、单位 及影响因素。
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及 效率计算。
掌握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及特点。
了解热机的应用及发展 前力
总结词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详细描述
拓展思考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 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类题目通常没有标准答案, 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
拓展思考题往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解答这类题 目,学生可以发现内能和热机知识的无穷奥秘, 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热量和热值)内能与热机教育教学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热量和热值)内能与热机教育教学课件
2.单位区别
3.表述区别 温度只能说“是、降低、升高” 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内能只能说“有、具有、改变”
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温
度不一定改变。
讲授新课
二 探究水吸热与温度、质量的关系
观察与思考
某种物质升温时吸收热量的 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有怎样的关系呢?
3. 了解热值的概念,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会根据 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பைடு நூலகம் 讲授新课
一 热量
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 1.定义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能改变的多少叫作热量 2.符号 Q 吸热时Q吸,放热时Q放
3.单位 热量和内能的单位焦(J)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差存在。
讲授新课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1. 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
随堂训练
1.(2015•武汉模拟)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B)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随堂训练
2.关于燃料的热值正确的是
( B)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有关
B.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1.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温度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B.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物体 C.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D.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D A.烧开的水具有内能 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具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大 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内能与热机新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内能与热机新课件

【例3】(2015•无锡模拟)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別给质量、 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 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水吸收1.89×105J的热 量后,它的温升高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吸收的热量.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 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 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沙子(选填“沙子” 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
核心考点:有关热量的计算。
课前预习
1.在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性能的实验过程中,采
用了 控制变量 方法,控制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变 化量不变,研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的关系.
2.水的比热容为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质量为 1kg 的水,温度每升高 1℃或降低 1℃ 所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是 4.2×103 J.
,关于同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 无关
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练习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通常密度大的物体比热容大 D.比热容是由物质自身性质决定的
量 1.848×107 J,这些热量可使质量为 55 kg的水由 20℃升高到100℃.[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J/kg,水 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课件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课件

课前预习
1.叫物做体物内体所的有内的能分;子同热一运物动体动的能内与能分大子小势与能物的体总和,
2.的改温变度物有体关内.能可以通过做功 与 热传递的途径.
3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总是以 A.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
)
B.质量大的物体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认识内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知道对于同一个物
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通过类比机械能认识内能,领会其中的类比方法。
核心考点:改变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2)做功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 体内能减少。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 化.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物体内能减少.
(3)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也可能是它吸收了热量; 一个物体内能减少,可能是它对外界做了功,也可能是它放出了热量.
【例2】下列现象中,主要用热传递的途径改变物体内 能的是( )
A.冬天天冷,通过搓手使手发热 B.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 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 【例3】(20Biblioteka 4•龙岩)如图所示,通过做功改变物体
内能的是( )
【练习2】(2014•柳州)如图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 内能的是(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沪版九年级-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梳理粤沪版九年级内能与热机复习提纲一、物体的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的能量。

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物体质量、温度和体积,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温度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快慢,而体积与分子势能有关。

同一物体条件下:①同体积: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②同质量: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①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微观);机械能是整个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宏观)。

②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密切相关;物体的机械能与温度无关。

③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温度,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物体内能永不为零;物体的机械能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相对位置和速度,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可能为零。

④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3、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能内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减少,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5、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传递到温度一致时。

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内能(即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能量,温度升高。

6、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1)热量本身不是能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

(2)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内能的变化量,是一个过程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若无热传递发生,则不存在热量。

(3)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4)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通常用Q表示。

7、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们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一个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不变;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少,温度可能不变。

区别: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是内能的变化量,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支动而具有的动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二:物质的比热容与热量计算1、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1)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2)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3)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发现: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b.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c.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d.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4)对比热的理解:a.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比热容小的物质其温度变化较大.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少2①-初(·℃Kg;t温;t-末温)注意: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与三者有关:物体的比热,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

特别注意是温度的改变量而不是温度,吸收或者放出相同的热量,物体的初温跟末温是可以不一样的。

三、热机: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器。

1、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内机,叫做内燃机。

如果不是在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就不是内燃机。

比如有蒸汽机,中型汽轮机,大型汽轮机,燃气轮机等。

2、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3、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①吸气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的过程此时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当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该过程结束。

②压缩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的过程此时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

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该过程结束。

③做功冲程:活塞在燃气压力的作用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旋转输出功。

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

做功冲程实现了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④排气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从下止点相上止点运动的过程。

此时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该过程结束。

4、汽油和柴油机的区别: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有空气,而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5、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a.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c.机件间保持良好润滑四、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1、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J/kg.关于热值的理解: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燃料的质量不是1kg,则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 q m放(Q放-热量,单位:J;q-热值,单位:J/Kg;m-质量,单位:Kg)3、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注意:热机能量的损失①燃料未完全燃烧(尽量完全燃烧:充足空气)②废气排出带走能量(废气的利用)③克服磨擦,消耗能量(使用润滑剂,减小摩擦)例1:在一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起来了。

为什么?答:向下压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燃烧。

例2: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被弯折处发热。

分析其原因。

答:铁丝内能的改变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使铁丝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练习:`1、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之所以能取火,可用下面的三句话来解释: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A.甲乙丙B.丙甲乙C.乙甲丙D.甲丙乙2、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一定多B.比热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C.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3、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大 B.吸热多的物体比热容大C.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多,比热容小的物体吸热少 D.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4、沙漠地区在日光照射下,要比湖泊湿地处温度升高得快,这是因为()A.沙石吸热多 B.沙石的比热容小 C.沙石的密度大 D.沙漠地区日照时间长5、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6、现代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它具有()A.较小的密度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体积 D.较高的热值7、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9:2 B.2:9 C.1:2D.2:18、摩擦生热的实质是利用__ ___来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

9、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就是________,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在热传递中,高温物体将能量向___ ____传递,直至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指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冷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以暖和__ ___;(2)使用打气筒时筒壁温度会升高________;(3)火炉上烤饼子,饼子变热_________;(4)挫刀挫铁块,铁块变热_________;(5)放到冷水中的热工件会凉下来_________。

11、10g水和100g水的比热容,温度为10℃的水与温度为90℃的水的比热容。

12、请将下列"热"字的含义填入空内:(1)今天天气很"热"的热指的是(2)物体吸热升温的"热"是指(3)摩擦生热的"热"指的是(4)热传递的"热"指的是13、汽车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

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4kg的水,当温升高了10℃时,它吸收了 J的热量。

[已知c= 4.2×103 J/(kg·℃)]水14、冬天觉得手冷时,常将两手掌紧贴后搓一搓,并向手上呵气,就会觉得暖和些。

试说明这样做的道理,并说明这两种做法的区别是什么?15、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完全燃烧0.05m3天然气可放出多少 J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使常温下5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6、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

[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试求:(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6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参考答案:1.B 2.D 3.D 4.B 5.D 6.D 7.A 8.做功 9.热量存在温度差低温物体温度相同10.热传递做功热传递做功热传递 11. 相等相等 12.温度热量内能内能13.比热容 1.68×105 14.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呵气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