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病毒性肝炎比较

合集下载

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一览

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一览

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一览10月5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总秘书长托马斯·佩尔曼宣布,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们在与血源性肝炎的斗争中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病毒血症,肝炎病毒进入肝脏并复制和释放病毒,导致机体免疫活化,杀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诱导细胞死亡或凋亡,从而引起肝脏炎症、坏死,进一步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

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

目前已被公认的,可以分为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缩写分别HAV(hepatitis A virus)、HBV(Hepatitis B Virus)、HCV(Hepatitis C Virus)、HDV(Hepatitis D Virus)、HEV(Hepatitis E Virus),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

听起来像五个恶棍兄弟,其实它们只是臭味相投,凑到一起,并没有亲缘关系。

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五类肝炎病毒的具体介绍,希望看完后会对大家有一点点帮助哦!1.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HAV属于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病毒直径约为27nm,呈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有HAV的特异性抗原(HAVAg),衣壳由60个壳微粒组成,呈20面体立体对称。

HAV基因组是一条长约7.5kb的线型正链RNA,具有感染性,基因组结构主要分成四个部分,即5’非翻译区、翻译区、3’非翻译区和多聚A尾巴,其中翻译区又分为P1、P2和P3区,分别编码不同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

5’非翻译区内存在丰富的茎环结构(Stem-loop),存在内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mal Ribosomal Entry Site,IRES);P1区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按次序分别为VP4、VP2、VP3和VP1,其中VP3羧基端为病毒最保守区,VP1/2A区为次保守区,VP1/2A区现已被国际上公认为研究基因型的靶基因区。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有哪些在肝炎类型中,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

病毒性同时肝炎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除最常见的黄疽外,主要还表现出一定的消化道消化道咳嗽,不过一般都不会特异性。

在这里给引人注意朋友们描述一下病毒性丙型肝炎的一些常见症状,希望可以帮助朋友们暗中帮助多了解一些眼疾毒性肝炎的知识。

1.神倦体乏这是肝炎患者早期患者的主要包括表现之一。

一旦感染了肝炎病毒,您会经常觉得十分情懒,不爱活动、食欲减退。

如果病情稍重一点儿,还可能会觉得全身酸软,甚至觉得四肢与全身已经也许分离了一般,或者随便就卧床不起。

出现了这类症状,即使休养您每天能够帮助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劳感还是不淡去。

还有绝大部分其原因原因是由于您的食欲减退,必然疑虑会负面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导致体能不足,小腿自然就会没有力气。

2.厌食厌油这种症状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身上,尤其是黄疽型肝炎患者病患学业成绩更为严重,同时确实伴随着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内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中会消化吸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您在患病的时候,脑脊液的功能就会降低,这样就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因此会出现不爱吃饭的现象。

同时还会导致腹痛患者的肠胃道出现明显水肿或出血,肠胃蠕动减退,肠胃功能紊乱,这也会影响食物会的正常消化和释放出来。

我们知道,人体内的代谢物产物要经过解毒肝脏进行解毒,或使毒物成为相对无毒浓度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而如果肝脏出现了毛病,这些代谢产物就会对身体的其他器官须要产生过敏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造成各种症状的出现。

3.发烧发热大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都有发热现象,体温可到37. 5- 38.5℃,不过一般不会出现太高热的现象,这样的症状会持续四五天左右。

同时还伴随有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中期症状在初期容易被自诊为感冒。

出现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细胞呼吸困难出现损伤,甚至坏死,从而造成肝功能障碍,使肝脏的解毒排世功能下降,从而以使体内的病毒更加‘’猖狂”。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组 以 肝脏 损 害 为 主 的 传 染病 , 目前 已 知存 有 五种 病 毒 性 肝 炎 : 、 甲 乙 、 、 、 型病 毒 性 肝 炎 。根 据患 者 的病 情 和 临 床 症 状 可 分 为 丙 丁 戊 急 性 黄疸 型肝 炎 、 性 无 黄 疸 型 肝炎 、 性 迁 延性 肝 炎 、 性 活 动 急 慢 慢
用 , 存 专 科 医 生 指 导 下应 用 。 须
23 预防继发感染 , . 针对病 因治疗
得了病毒性肝 炎后 , 机体 的
免疫功能急剧下 降, 容易受到 细菌 、 很 病毒 的感染 , 如伤风感 冒 、
性肝炎 、 暴发型肝 炎等不 同临床类型。
12 传 播 途 径 甲型 和 戊 型 肝 炎 病 毒 主 要 通 过 消 化 道 途 径 即 .
肠炎 、 痢疾等 , 故对任何感染都 要高度重视 , 要针 对病 因, 及时治
疗, 以免 加 重病 情 , 发肝 功能 衰 竭 。 诱 2 4 预 防病 情 复 发 , 免 过 度 劳 累 . 避 事 实 证 明 , 累 是肝 炎慢 性 劳
粪 一口途径传播 ; 乙型 、 丙型 、 丁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 和体液而传
需要 1 2年时间。因此 , ~ 对于一些 急性重型肝炎 、 慢性 活动性 肝
炎 , 至肝 硬 化 出现 腹 水 、 血 的危 重 患 者 , 过 一 段 住 院 治 疗 , 甚 呕 经
大的特点 。急性 乙型肝炎 完全恢复最 少要 3~ 6个月 , 慢性 乙肝
不仅 迁 延 难 愈 , 且 部 分 患 者 会 进 展 为 肝 硬 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 患 者 则 基 而 少
播 , 肝 脏感 染 而 得 病 。其 中 : 使 甲型 肝 炎 多 为急 性 起 病 , 短 期 治 可 愈 而 不 留后 患 。戊 型肝 炎 与 甲型 肝 炎 相 似 , 后 亦 较 乐 观 。病 毒 预 性肝 炎 中最 难 治 愈 的是 乙 、 、 型 种 肝 炎 。尤 其 是 乙型 、 型 丙 丁 丙 肝炎 , 有流 行 范 围广 、 患 者 数 多 、 程 漫 长 、 染 性 强 、 害 性 具 发 病 传 危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是由几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类型。

临床表现:
各种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甲型和戊型表现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型大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传播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引用受病毒污染过的水源、食用受病毒污染过的食物等;乙型、丙型、丁型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如使用含病毒的血液制品、与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发生性关系、与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共用刮胡刀等。

预防措施:
(一)切断传播途径
1、甲型和戊型肝炎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品消毒等工作,防止“病从口入”。

2、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及模过钱币的手一定要洗净后再进餐;提倡个人生活用具,食餐具只能个人使用;不用公共场所的剃须、刮脸刀;美容器材用具一定要一人一份。

不纹身,不穿耳,不随便到消毒不完善的门诊部拔牙,做小手术等。

(二)注射疫苗
1、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苗;
2、乙型肝炎新生儿在首次接种(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后1个月和6个月再分别接种1次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

3、目前对丙、丁、戊型肝炎尚缺乏有效的疫苗。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单股正链RNA基因组(9.4kb)
图 HCV示意图
HCV基因组
编码区

非编码区
核蛋白(C)区 5′端非编码区(5’NCR) 包膜蛋白(E)区 3 ′端非编码区 P7蛋白区 ( 3’NCR) 非结构(NS)区 分为NS2、NS3、NS4、NS5等区 NS4和NS5都可分出A、B两区。
五种主要肝炎病毒
HAV 发现
73年Feiston
嗜肝RNA 病毒科 无包膜 球形核衣壳 (27~32nm)
HBV
70年Dane
HCV
89年Chroo
HDV
77年Rizzeetto
HEV
83年Reyes
归属
嗜肝DNA病毒科
黄病毒科 包膜 核心 (55nm)
卫星病毒科
杯状病毒
结构
包膜:HbsAg 核心:HBcAg、HBeAg 、 DNA、DNA-P (Dane颗粒42/27nm)
单股线状RNA,全长7478个核苷酸组成。
电镜下可见空心和实心两种颗粒存在

实心颗粒:成熟、完整 的病毒颗粒,有传染性 空心颗粒:不完整的病 毒颗粒,仅含衣壳蛋白, 无核酸,无传染性

HAV电镜照片(无包膜,球形,20面对称体颗粒)
HAV分为7个基因型,Ⅰ、Ⅱ、Ⅲ、Ⅶ来自人类,ⅣⅤⅥ猿猴 HAV能感染人的只有1个血清型,只有1个抗原抗体系统 IgM型抗体仅存在于起病后3~6个月之内,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IgG型抗体可保存多年,是既往感染或免疫接种后的标志 耐酸、耐碱、耐乙醚、耐热。80℃5分钟或100℃1分钟全部灭 活。对紫外线敏感。室温生存1周,干粪25℃生存30天,贝壳
血清中HCV Ag含量很低,检出率不高 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 抗HCV IgM在发病后即可检测到,一般持续1~3个月 如果抗HCV IgM持续阳性,提示病毒持续复制,易转为慢 性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发布时间:2021-03-29T12:23:38.5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作者:敖丹[导读]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说过病毒性肝炎,但是并不知道病毒性肝炎具体是什么病,敖丹武胜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 638400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说过病毒性肝炎,但是并不知道病毒性肝炎具体是什么病,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病毒性肝炎?1.病毒性肝炎的定义、发病原因和危害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疾病,目前已被发现和证实的引发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类型有甲、乙、丙、丁、戊型五种,因此,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高发于春、冬季节,主要因经口摄入了被污染的水源、食物和食用了未煮熟的海产品所致,可引发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厌油、上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因乙型肝炎病毒经血和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所致,好发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全身高度乏力、不适、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等症状,同时还易诱发患者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并发症。

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多引发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症状,伴谷丙转氨酶异常。

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少部分也可经过性接触、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且其多继发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或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同时发生。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引发出现发热、畏寒、鼻塞、头疼、厌油、咳嗽、上腹不适、肝区疼、腹胀、腹泻等症状。

病毒性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两种类型,其中,急性肝炎指的是病程小于6月者,慢性肝炎指的是病程超过6月者。

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只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可呈急性肝炎表现,也可呈慢性肝炎表现。

2.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尽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表现并不相同,但是,均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就需要临床加强患者护理,才能改善其预后。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引言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病毒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指的是血清中的五个关键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这些指标的变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指标的解析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最早出现的抗原之一,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

它的检测可以用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筛查和诊断。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长期持续阳性,说明病毒仍在体内大量复制,可能存在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

而如果HBsAg转阴,则说明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表示病情有所好转。

2. 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sAb是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通常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与HBsAg同时存在。

当HBsAg消失,体内产生HBsAb,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反应,具有抗体防御功能,也被认为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标志。

3. 乙肝e抗原(HBeAg)HBeAg是乙肝病毒感染早期出现的抗原,它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并且有传染性。

当HBeAg阳性时,说明乙肝病毒具有高传染性,易于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当HBeAg转阴,即HBeAg消失,转为HBeAb阳性时,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传染性降低,病情好转。

4. 乙肝e抗体(HBeAb)HBeAb是针对乙肝e抗原产生的抗体,出现在HBeAg消失之后,通常与HBeAg不能同时存在。

HBeAb阳性时,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发生转变,病情好转。

HBeAb的出现也意味着病毒的复制能力下降,传染性较低。

5. 乙肝核心抗体(HBcAb)HBcAb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和慢性感染有重要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般都会产生HBcAb,而且可以持续存在。

HBcAb可进一步分为IgM型和IgG型。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检测方法:斑点杂交法、PCR法
(7)DNAP(DNA多聚酶):是逆转录酶
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 (8)HBxAg:也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标志
HBxAg具有反向激活作用,可调控病毒基因转录水 平,并对宿主癌基因可能有激活作用。
图 HBV在肝细胞中的复制周期
•.
SHBsAg: HBsAg;
MHBsAg: HBsAg(3)HBeAg
HBeAg是HBcAg的降解产物
HBV C基因
乙 肝
前 C区
C区
表 达
前C / C 蛋白 切割、加工
HBeAg
分泌到细胞外 HBeAg只存在于血清中
HBcAg
乙 肝
●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血清HBeAg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 为92%左右

甲 肝
一 . 病原学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 ● HAV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归类于小RNA病 毒科肝炎病毒属 ●病毒形态:
1973年,Feinstone等采用免疫电镜首次观察到 该病毒。
病毒直径27 nm,无囊膜,为正20面体球形颗粒
Hepatitis A Virus
图 粪便中HAV颗粒
LHBsAg: HBsAg+前S2+前S1
HBV标志物的俗称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 “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 “大小三阳”: HBsAg、HBeAg、抗-HBe、抗HBc(+)

“小二阳”: HBsAg、抗-HBc(+)
HBV基因型(A-H):地理分布
3 -非编码区:与HAV-RNA稳定性有关 5-非编码区:HAV-RNA识别和结合宿 主肝细胞胞浆核蛋白体 P1A区:HAV免疫活性抗原决定族 P2C区:参与病毒转录 P3B区:参与病毒组装 P3D区:HAV-RNA多聚酶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肝炎疾病,经常伴有恶心乏力、肝痛的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更有甚者变为肝癌,病毒性肝炎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是由不同的病毒感染所致,下面就来看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

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2.抗病毒治疗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

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

①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

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

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

②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

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转阴率达90%以上。

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 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

③泛昔洛韦: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

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

④其他抗病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3.免疫调节剂常用的有:①胸腺素α1(日达仙)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

②胸腺素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

③免疫核糖核酸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导向治疗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

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相应的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急性感染,经粪口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诊断要点】(一)流行病学资料甲型肝炎:1.注意当地甲型肝炎流行情况;2.病前半月至一个半月有无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个人、集体饮食卫生状况;去外地或国外旅游、出差。

3.食物或水型暴发,起病前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蛤蜊或饮用污染水等。

4.儿童及青少年为好发病年龄以及秋、冬和春季高峰,皆有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乙型肝炎:1.输血、不洁注射史;2.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有HBV感染家庭聚集史;3.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4.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多个性伴侣等。

丙型肝炎:1.输血及应用血制品史;2.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史;3.母亲为HCV感染者;4.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等。

丁型肝炎:1.输血、不洁注射史;2.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有HBV感染家庭聚集史;3.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4.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多个性伴侣等。

戊型肝炎:1.注意发病前2月内是否到过疫区、有不良饮食习惯、进食未煮熟食物或饮用生水、或与戊型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等,如当地有戊肝暴发流行则更有助于诊断;2.可籍水或食物型传播引起暴发流行,暴发以水传播为主;3.流行发病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散发病例季节不明显;4.多见于成年人。

(二)临床表现潜伏期:各型肝炎的潜伏期不同,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1~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2周~6个月,平均40天;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

李亚磊院长带你从中医角度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李亚磊院长带你从中医角度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李亚磊院长带你从中医角度看病毒性肝炎的
症状
虽然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疾病的发病率确实是很高,就比如病毒性肝炎这个疾病,但是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所以现在的人们普遍都不是很了解病毒性肝炎这个疾病,因此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一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都有哪些吧。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黄疸”,“胁痛”,“郁证”,“积骤”等范畴,湿热邪毒熏蒸肝胆,肝失疏泄是其主要病机,急性重症表现为热毒炽盛,慢性迁延者常兼夹气滞血瘀,肝阴亏损及脾虚湿困,临床常见的症状有:
(1)湿热困脾型:证见肮闷腹胀,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黄,头重身困,大便溏,小便清,舌质淡,苔白腻,脉缓。

(2)肝气郁结型:证见胸胁胀痛,胸闷暖气,脘腹胀满,干呕少食,舌质淡红,苔薄,脉弦。

(3)肝阴不足型:证见胁肋隐痛,疲乏无力,腹胀食少,大便偏干,头晕心悸,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4)气血双虚型:证见面色少华,腹胀纳呆,倦怠乏力,胁下坠胀,大便溏薄,午后多发生重度或轻度水肿,嗜睡难眠,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5)瘀血阻滞型:证见肝肿大,质偏硬,胁下隐痛或如针刺,人夜为甚,面色晦暗,鱼际发红,皮肤有蜘蛛病,舌质红或有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涩。

李亚磊院长提醒:其实病毒性肝炎这个疾病也是分为五种,每一种的症状都会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所以每一位病毒性肝炎患者都要去确定自己是哪一种类型,那样才可以去知道自己的身体还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才可以知道应该怎么样去治疗。

中医中对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的解释

中医中对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的解释

中医中对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的解释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被称为五种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的病毒侵入肝细胞引起的疾病。

在中医中,肝主疏泄,肝经上下贯通人体五脏六腑,如果肝气不畅、阻塞,就会导致肝脏功能障碍,引发各种肝病,包括五种病毒性肝炎。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病程较短,多数患者能在数周内康复。

中医认为甲肝主要与脾胃不和有关,脾气虚弱,能量不足,导致肝失疏泄功能,引起肝胆湿热,导致黄疸、腹泻、纳呆等症状。

治疗甲肝应以中药清热解毒、疏肝解郁为主,同时应控制脾胃之气,增强免疫力,促进肝脏的修复。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病,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症状较严重。

中医认为乙肝主要与肝肾不交有关,肝经受阻,导致肝失疏泄功能,促使毒素积聚在肝脏内。

治疗乙肝应以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应增加膳食营养,减轻肝脏的负担,保持肝功能稳定,控制病情发展。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病,病程也较长,症状比甲肝乙肝更为严重。

中医认为丙肝主要与肝胆木乘不和有关,如情志失调、过度疲劳、长期压力等,导致肝胆功能失调,引起肝火旺盛,导致肝脏发炎。

治疗丙肝应以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应控制情绪、减轻压力,增强肝脏的免疫力,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丁肝和戊肝是由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症状较轻,多数患者可自行恢复。

中医认为丁肝和戊肝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不当、疲劳等有关,导致阴阳失衡,促使肝阴亏损,引起肝阳上亢,导致肝火旺盛,产生黄疸、腹泻等症状。

治疗丁肝和戊肝应以中药清热解毒、滋阴潜阳为主,同时应遵守规律的膳食,增强体力,促进肝脏的自我修复。

综上所述,五种病毒性肝炎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肝失疏泄、肝肾不交、肝胆木乘、阴阳失衡等有关,治疗应以中药为主,同时要调节情绪,保持营养均衡,增强体力,促进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助于加速痊愈。

同时,应该注重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饮酒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维护自己的肝脏健康。

5种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过程

5种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过程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病毒分型正式命名的5种肝炎己肝病毒(HFV):现已被否定庚肝病毒(HGV/GBV-C),TT病毒和SEN病毒:不属于肝炎病毒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粪口途径甲型和戊型肝炎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或流行,无慢性肝炎肠道外传播即输血注射及母婴传播乙、丙和丁型肝炎,多为散发,无季节性,有慢性化倾向,部分病例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危害世界范围流行,我国是高发区,尤其甲肝和乙肝一、甲肝流行过程1.传染源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为30天,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无HAV慢性病毒携带者。

急性期患者:人感染HAV后2~4周甲肝病毒即随粪便排出,持续约3周,排毒高峰在潜伏期末、临床症状初期及黄疸出现后的1~2天。

甲肝病毒临床感染包括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和重型肝炎。

亚临床感染者:指感染HAV后,即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无肝功能损害,但从粪便中排出病毒且具有免疫学反应者。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经食物传播经食用受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经产、供、销环节污染的食物经水传播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特点:发病者多饮用同一水源,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婴幼儿期甲肝的易感性最高(尤其8月~2岁)人群易感性是影响甲肝流行的关键因素如果人群中抗-HAV水平低于40%时,一旦输入甲肝传染源并存在传播条件,即可发生甲肝流行;当人群抗体达到80%左右时,则可以形成免疫屏障,即使存在传染源与传播因素,流行也会被终止。

接种甲肝疫苗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二、乙肝流行过程1.传染源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意义较大乙肝病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的潜伏期一般为50~150天,平均60~90天,极少数也可短至2周或长达9个月,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病毒感染量、感染途径和机体状态。

五种病毒性肝炎的比较

五种病毒性肝炎的比较

五种病毒性肝炎的比较前段时间小张单位里组织体检,检查结果显示是丁型肝炎,小张不禁纳闷:只听过甲肝、乙肝,怎么还有丁肝?实际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5种,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呢?应该如何治疗?生活中怎样预防?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五种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是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病变,患者症状表现是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上腹部不适等,少数患者伴有发热、黄疸、肝肿大。

病毒性肝炎具有急性、慢性之分,根据病原学不同,主要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5种,病毒分别是HAV、HBV、HCV、HDV、HEV,其中HBV是DNA病毒,其余几种是RNA病毒。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少数发展为肝癌。

按照危害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①轻度,症状不明显,只有1-2项生化指标异常;②中度,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发生异常改变;③重度,肝炎症状持续,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肝脾肿大,多项生化指标异常。

2.肝炎病毒的标志检测病毒性肝炎在诊断时,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肝穿活组织检查、超声及CT检查等。

其中,肝炎病毒标志检测,可以明确肝炎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甲肝。

在急性肝炎患者中,血清抗HAV IgM阳性,说明是近期感染;抗HAV IgG阳性,说明是既往感染且已有免疫力。

(2)乙肝。

①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说明正处于感染阶段;抗HBs阳性,说明已经产生对HBV的免疫力。

②HBeAg与抗HBe:HBeAg阳性,说明HBV处于活跃复制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血清HBeAg阳性转变为抗HBe阳性,说明疾病缓解,感染性减弱。

③HBcAg与抗HBc:HBcAg阳性,说明存在完整的HBV颗粒直接反应;抗HBc IgM阳性,说明处于感染早期,体内有病毒复制。

慢性轻度乙肝和HBsAg携带者中,HBsAg、HBeAg、抗HBc三项均阳性,说明具有高度传染性,难以阴转。

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

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

电泳γ球蛋白 (%)
凝血酶原活动 度(PTA,%) 胆碱酯酶 (CHE,U/L)
≤21
>70 >5400
>21- <26
70-60 ≤5400- >4500
≥26
<60- >40 ≤4500
22
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黄肝,但症状较轻,黄疸重; ●胆汁淤积表现: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
●化验:ALT轻度升高,TB显著升高,以结合胆
红素为主;γ-GT、ALP及胆固醇明显升高。
23
重型肝炎
①极度乏力; ②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尤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 及顽固呃逆; ③黄疸迅速进行性加深;(每天上升 17.1 mol/L或大 于正常值10倍) ④出血倾向进行性加重,后期消化道大出血;
⑤腹胀明显,腹水;后期可出现肝肾综合征;
⑥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⑦肝浊音界缩小; ⑧酶—胆分离; ⑨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
6
●丙肝: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HCV携带者。
急性患者从起病前两周起有传染性。起病后血 中HCV RNA阳性代表有传染性。由于HCV在血
中的浓度很低,因次即使HCV RNA 阴性仍不能
排除有传染性。同样,抗-HCV阴性,亦不能
排除有传染性。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完全防止输
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
7
● 丁肝: 发生于 HBV感染的基础上,也是以慢
12
临床表现
13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
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标准 急性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黄疸型 轻度 中度 重度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分早、中、晚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肝炎比较
传播途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如甲肝和戊肝;另一类主要经血液、性生活、母婴传播,如乙肝、丙肝。

病情:甲肝与戊肝属于急性肝炎,不会慢性化;乙肝、丙肝会演变为慢性肝炎。

发病率:在我国,乙肝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甲肝,继而是丙肝,戊肝比较少见。

疫苗:甲肝、乙肝已经有疫苗,戊肝疫苗正处于研制阶段,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世;丙肝没有疫苗。

主要感染人群:甲肝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主要以儿童为主;戊肝,20岁以上的青壮年人发病率最高;丙肝、乙肝,凡是有过输血史、做过血透,文过身、文过眉等,与其传播途径相关的,都可能被感染。

能否母乳喂养:乙肝有明确的母乳喂养指南,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甲肝、戊肝在急性期过后,可以母乳喂养;丙肝没有喂养指南,建议不进行母乳喂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