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句子翻译。句子翻译共有两句,第2句比第1句得分率高,
(1)、重要的实词、虚词没有落到实处,如“且”“朝”“战”“素”“”练习“相”“爱”“怜”“易”等。第1句的翻译有使动用法,句中的“战”应该译为“使……作战”,使动用法学生大多没看出来,文中的“朝”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把他误译为“朝庭”,应解释为副词“一时’;句中的实词“素”“士”学生把握的不准,大部分学生可得三分。可见实词的积累还要加强。
2.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其主要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考生尤其要注意高中语文第四册附录《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中的错别字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不规范字,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
(二)熟语
1、搜集、识记常用熟语。
2、了解熟语特点:结构的稳定性,形式的独特性,表意的整体性。
实词
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
正确人数
24
36
16
27
11
13
6
30
36
24
正确率
53%
80%
36%
60%
24%
29%
13%
67%
80%
53%
统计表(二)第Ⅰ卷得分情况如下:
(分)
30
27
24
21
18
15
12
9
6
3
0
正确人数
0
1
3
3
7
8
13
6
3
1
0
正确率
0%
2%
7%
7%
16%
18%
29^
13%
7%
但部分题目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有的选材不够严谨,难易失度;有的文章选的长,概念多,题干太隐秘,不直接;有的干扰项难易不当,失去效度,最明显的是小阅读题。本套试题地区得120分以上的人数寥寥无几,80分左右的为数不少,选择题5-7题学生得零分的很多。作文题是命题作文,学生切入点大致相同,创新不够,这些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总体看来试题与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相比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大。
(2)、翻译句子欠通顺。多数考生做到了“字字落实,直译为主”,且没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考点,学生做的较好。大部分学生可得四分,但翻译的句子欠通顺。
文言文复习策略
(1)掌握足够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复习课文为基点,适当拓展和延伸,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2)文言实词要注意古今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词。一般以单音词为主体,但也要加强对一些双音节的梳理,如连绵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及一些语意比较固定的语词。
总体评价:试题编制比较科学,设计比较规范。试卷的整体构思和选材、设计都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学科特点。
有的材料选用上关注了当前社会信息,并引入活的语言,使试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传达了时代气息。主观题的开放性较为突出,这种探索集中体现在19题的命题上,此题注重检测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创意,富有情趣,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命题方式反映了命题者对阅读个性的尊重,有利于调动考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内容及题量,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与前几年高考紧密衔接。
2%
0%
从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语文基础知识答题中,学生对“字形”和“熟语”的掌握不够扎实;小阅读普遍较差;文言文阅读较好。客观题30分,得分区间集中在12—18分。
复习应对:
(一)字形
⒈高考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则不会涉及到。复习当中应该有所侧重,从高考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应当聚焦在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和错别字上。
3、区分熟语的感情色彩。
解答熟语题时,应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将其放在试题设定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思考。
(三)小阅读
1、注意文体选择格局的多元化
我们在前期单纯的科技文和社科文训练后,后期复习应该注意选文多元化:一方面,科技文和社科文两者不可偏废;另一方面,淡化科技文和社科文的界限,只要是科学文就行。
2、注意科技文选文内容的通俗和生动
(四)古文选择题
第8题中的D项根据语法和语境可推断出“归”字应该译为归附,学生用带入法也可推断出,第9题的C选项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是说张范因病留在彭城,而选项中说是假托有病留在留在彭城,只要细心点,回归原文,很容易判断出。
第Ⅱ卷
第Ⅱ卷共四个大题。第四题(11—13)包括文言文翻译、诗词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共23分;第五题(14—17)为散文阅读,共22分;第六题(18—20)涉及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如“下定义”、概括、仿写及组句,共15分;第七题为作文,分值为60分。
四.文言文(19分)
此段文言文出自于《三国志·魏书》题的设置符合考纲.考点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用法”“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试卷能紧扣考纲,属于浅显的文言文,题出的适中,既考了学生的实词积累,也考了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同时也考了学生的组词炼句能力。除第九题有难度外,其他两题比较容易,得分率较高。
试卷具体分析:
第Ⅰ卷
第Ⅰ卷共10个小题,分语文基础知识(1—4)、社科类小阅读(5—6)、文言文阅读(8—10)三部分,共计30分。
对45位学生试卷分析,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一
二
三
语文基础知识
社科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点
字形
近义词辨析
熟语
病句
理解重要词语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在科技文阅读考查之初,科技文阅读文本内容都是介绍电子、化学、生命等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往往专业概念丛集,语句晦涩复杂,内容艰深,考生望而生畏。近年来,随着招生面的扩大,科技文材料的阅读难度在不断降低,由此,后期的科技文阅读复习,目光不应只盯住一些反应高科技成果的文章,而需要选择一些介绍一般科学知识的文章,内容避免艰深,语言避免艰涩,总体上通俗而生动,既符合2005年试题特点,又激发学生的阅读和训练兴趣,提高复习效益。.
2006年地区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此次模拟测验,采用的是乌鲁木齐地区2006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的试题。
此套试卷落实了现行的教学大纲和2006年考试大纲的新精神,题目类型、命题角度遵循大纲和考纲要求,试卷结构分主观、客观两部分,7个板块,25小题。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散文阅读和作文,七大块。
(1)、重要的实词、虚词没有落到实处,如“且”“朝”“战”“素”“”练习“相”“爱”“怜”“易”等。第1句的翻译有使动用法,句中的“战”应该译为“使……作战”,使动用法学生大多没看出来,文中的“朝”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把他误译为“朝庭”,应解释为副词“一时’;句中的实词“素”“士”学生把握的不准,大部分学生可得三分。可见实词的积累还要加强。
2.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其主要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考生尤其要注意高中语文第四册附录《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中的错别字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不规范字,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
(二)熟语
1、搜集、识记常用熟语。
2、了解熟语特点:结构的稳定性,形式的独特性,表意的整体性。
实词
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
正确人数
24
36
16
27
11
13
6
30
36
24
正确率
53%
80%
36%
60%
24%
29%
13%
67%
80%
53%
统计表(二)第Ⅰ卷得分情况如下:
(分)
30
27
24
21
18
15
12
9
6
3
0
正确人数
0
1
3
3
7
8
13
6
3
1
0
正确率
0%
2%
7%
7%
16%
18%
29^
13%
7%
但部分题目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有的选材不够严谨,难易失度;有的文章选的长,概念多,题干太隐秘,不直接;有的干扰项难易不当,失去效度,最明显的是小阅读题。本套试题地区得120分以上的人数寥寥无几,80分左右的为数不少,选择题5-7题学生得零分的很多。作文题是命题作文,学生切入点大致相同,创新不够,这些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总体看来试题与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相比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大。
(2)、翻译句子欠通顺。多数考生做到了“字字落实,直译为主”,且没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考点,学生做的较好。大部分学生可得四分,但翻译的句子欠通顺。
文言文复习策略
(1)掌握足够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复习课文为基点,适当拓展和延伸,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2)文言实词要注意古今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词。一般以单音词为主体,但也要加强对一些双音节的梳理,如连绵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及一些语意比较固定的语词。
总体评价:试题编制比较科学,设计比较规范。试卷的整体构思和选材、设计都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学科特点。
有的材料选用上关注了当前社会信息,并引入活的语言,使试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传达了时代气息。主观题的开放性较为突出,这种探索集中体现在19题的命题上,此题注重检测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创意,富有情趣,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命题方式反映了命题者对阅读个性的尊重,有利于调动考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内容及题量,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与前几年高考紧密衔接。
2%
0%
从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语文基础知识答题中,学生对“字形”和“熟语”的掌握不够扎实;小阅读普遍较差;文言文阅读较好。客观题30分,得分区间集中在12—18分。
复习应对:
(一)字形
⒈高考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则不会涉及到。复习当中应该有所侧重,从高考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应当聚焦在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和错别字上。
3、区分熟语的感情色彩。
解答熟语题时,应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将其放在试题设定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思考。
(三)小阅读
1、注意文体选择格局的多元化
我们在前期单纯的科技文和社科文训练后,后期复习应该注意选文多元化:一方面,科技文和社科文两者不可偏废;另一方面,淡化科技文和社科文的界限,只要是科学文就行。
2、注意科技文选文内容的通俗和生动
(四)古文选择题
第8题中的D项根据语法和语境可推断出“归”字应该译为归附,学生用带入法也可推断出,第9题的C选项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是说张范因病留在彭城,而选项中说是假托有病留在留在彭城,只要细心点,回归原文,很容易判断出。
第Ⅱ卷
第Ⅱ卷共四个大题。第四题(11—13)包括文言文翻译、诗词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共23分;第五题(14—17)为散文阅读,共22分;第六题(18—20)涉及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如“下定义”、概括、仿写及组句,共15分;第七题为作文,分值为60分。
四.文言文(19分)
此段文言文出自于《三国志·魏书》题的设置符合考纲.考点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用法”“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试卷能紧扣考纲,属于浅显的文言文,题出的适中,既考了学生的实词积累,也考了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同时也考了学生的组词炼句能力。除第九题有难度外,其他两题比较容易,得分率较高。
试卷具体分析:
第Ⅰ卷
第Ⅰ卷共10个小题,分语文基础知识(1—4)、社科类小阅读(5—6)、文言文阅读(8—10)三部分,共计30分。
对45位学生试卷分析,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一
二
三
语文基础知识
社科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点
字形
近义词辨析
熟语
病句
理解重要词语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在科技文阅读考查之初,科技文阅读文本内容都是介绍电子、化学、生命等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往往专业概念丛集,语句晦涩复杂,内容艰深,考生望而生畏。近年来,随着招生面的扩大,科技文材料的阅读难度在不断降低,由此,后期的科技文阅读复习,目光不应只盯住一些反应高科技成果的文章,而需要选择一些介绍一般科学知识的文章,内容避免艰深,语言避免艰涩,总体上通俗而生动,既符合2005年试题特点,又激发学生的阅读和训练兴趣,提高复习效益。.
2006年地区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此次模拟测验,采用的是乌鲁木齐地区2006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的试题。
此套试卷落实了现行的教学大纲和2006年考试大纲的新精神,题目类型、命题角度遵循大纲和考纲要求,试卷结构分主观、客观两部分,7个板块,25小题。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散文阅读和作文,七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