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引言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在为病人提供基本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时,需要面临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这些隐患可能会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和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1. 滑倒和摔倒滑倒和摔倒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医院的走廊、浴室和病房等地方,尤其是在湿滑的地面上。
防范措施:•确保地面干燥,及时清理并标记湿滑区域;•为高风险病人提供防滑鞋;•提供合适的扶手和护栏以提供额外的支持;•检查并修理或替换损坏的地板。
2. 药物错误在繁忙的医院环境中,护士可能会发生药物错误,如给予错误的药物、剂量或途径等。
药物错误可能对病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防范措施:•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药物给予;•使用两人核对制度,确保正确的药物和剂量;•注意药物的名称、剂量和过期日期;•提供药物教育给予了解自己用药的病人。
3. 治疗感染在医疗机构中,治疗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防范措施:•遵守严格的手卫生规范,包括适时洗手和使用消毒剂;•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镜等;•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包括各种器械和床单等;•教育病人和家属关于感染控制措施。
4. 病人误吸病人误吸是指病人在进食或呼吸过程中吸入口腔或胃中的物质进入呼吸道。
这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防范措施:•食物制备过程中保证细嚼慢咽,避免咳嗽或说话时进食;•建立专业的吞咽评估程序,对有吞咽困难的病人进行监测;•提供辅助进食、吞咽训练等康复服务;•提供系统的英语语言策略,以帮助病人更好地与护士进行沟通。
5. 疼痛管理问题护理工作中,疼痛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疼痛患者的不合理管理可能导致疼痛不缓解或疼痛加重。
防范措施:•根据病人的疼痛评估结果,为其提供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定期监测病人的疼痛反应,及时调整疼痛管理计划;•提供疼痛教育,使病人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疼痛感受和需求。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范文护理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声誉。
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不仅对病人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也给医院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和纠纷。
本文将对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1.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技能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难以应对复杂的临床情境。
2. 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护理管理体制存在漏洞,如护理人员配置不足、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导致护理工作混乱,安全隐患增加。
3.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文书是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目前部分护理文书存在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完整、签名不真实等问题,容易引发纠纷。
4. 护理操作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输液速度控制不当、药物使用错误、拔针操作不规范等,增加了病人的安全风险。
5. 护理沟通不足: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不足,导致病人需求不能及时满足,容易引发纠纷。
6. 应急预案不完善:部分医院的应急预案制定不完善,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难以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二、原因分析1.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培训不足,导致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不扎实。
2. 管理体制落后:医院管理体制落后,导致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护理工作环境恶劣。
3. 法规制度不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
4. 工作压力大: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容易导致操作失误。
5. 沟通技巧欠佳: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欠佳,缺乏与病人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开展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2. 完善管理体制:优化护理人员配置,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措施
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措施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护理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护理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负责照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为因素或系统不完善等原因,护理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护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出现疏忽现象,例如忘记给患者按时服药、不按规定方式进行输液等。
2. 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医疗设备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护士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患者受伤或其他意外发生。
3. 患者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都有所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护理,否则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4. 跨科室或跨院区的护理工作:在医院中,患者可能需要在不同科室或不同院区之间转移,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否则可能出现信息不畅通或错漏传递的情况。
5. 患者家属和访客的不当行为:有些家属或访客可能对医院规定不够了解或不自觉,会干扰医护工作,影响护理安全。
针对以上护理安全隐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加强护理安全:1.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医院可以定期组织护理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规范操作、遵循操作规程。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医院可以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3. 强化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每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4. 建立跨科室或跨院区的信息共享机制:医院可以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或其他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医护人员之间的资料共享和沟通,确保患者在转移过程中信息的畅通和准确传递。
5. 加强患者家属和访客的管理和教育:医院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患者家属和访客对医院规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配合度。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护理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护理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病人受伤甚至死亡,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并及时进行整改。
一、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1. 交叉感染:在医院环境中,由于病人数量众多,护士工作繁忙,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
如果在护理过程中未及时更换手套、洗手或消毒工具,可能会造成病菌的传播,使病人感染病菌。
2. 药物错误:护理人员在给病人服药或者注射药物时,如果用药量、药物种类或者时间出现错误,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包括过量服药、药物毒性等问题。
3. 跌倒和摔伤:护理病人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的需求或者病人姿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病人跌倒或摔伤,增加了病人受伤的风险。
4. 输液错误:在给病人注射液体营养或药物时,如果输液的速度、方法或者液体种类出现错误,可能会造成液体过多或过少,导致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5. 义务冲突: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可能会面临病人的家属、医生和其他护士之间的压力和矛盾,这可能导致护士在工作中产生偏差,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
二、护理安全问题的原因1. 护理人员的培训不足:护理人员在处理病人时,如果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可能会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2. 工作环境的不良影响:医院的工作环境可能因为人员繁多、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疲劳、忽视细节等现象,增加了护理安全问题的风险。
3. 护理流程的不完善:在医院的护理流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疏漏和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流程不清晰等,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4. 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护理工作是一项高度负责的工作,护理人员可能会面临病人疾病严重、病情不稳等问题,可能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
三、护理安全问题的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护理安全问题。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范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理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整体形象。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本文将对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1.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操作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失误。
2. 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使得护理工作存在漏洞。
3.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由于医院床位紧张,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导致护理工作压力大,容易忽视细节。
4. 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是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部分护理人员记录不规范,导致在纠纷处理中处于被动。
5. 沟通不畅: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畅,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影响护理安全。
6. 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不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不规范,容易导致误用、过期使用等问题。
7. 护理环境不佳:部分医院护理环境较差,如病房拥挤、设备老化等,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护理安全问题原因分析1.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部分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导致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操作技能不熟练。
2. 护理管理不到位:部分医院护理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使得护理工作存在漏洞。
3. 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压力大。
4. 护理人员工作负担重:由于医院床位紧张,护理人员工作负担重,容易忽视细节。
5. 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部分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导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畅。
6.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不规范。
7. 医院环境设施不足:部分医院环境设施不足,如病房拥挤、设备老化等,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护理安全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医疗机构的声誉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1.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一些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可能不达标,缺乏对护理工作的基本了解和要求。
这种情况下,护理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安全隐患。
2. 护理人员过劳: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数量有限,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负荷,容易出现疲劳导致的操作失误。
长时间的连续工作,缺乏充分的休息和调整,容易使护理人员的专注力和判断力降低。
3. 护理人员沟通不畅:护理团队的协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人员,如果沟通不顺畅,信息传递不准确,容易导致护理工作中的偏差和错误,增加患者的安全风险。
4. 护理设备不完善:有些医疗机构缺乏必要的护理设备和器材,或者设备维护不及时,容易导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受到伤害,增加安全隐患。
5. 护理流程不规范:一些医疗机构对护理流程缺乏规范,没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容易引发操作上的偏差和错误。
二、护理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1.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护理师资格考核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 合理分配护理工作量: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做到合理分配和合理调休,避免护理人员过劳导致的误操作。
3. 加强护理团队的沟通和协作:医疗机构可建立专门的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召开护理团队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协作效率。
4. 完善护理设备和器材:医疗机构要保证护理设备和器材的配备和维护,确保设备和器材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同时,定期对护理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5. 规范护理流程和操作: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和完善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护理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护理工作的可追溯性和规范性。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6篇
第一篇: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护理部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初步调查,发现现存的问题如下:1、普遍护理人员不注重仪表,缺少文明礼貌.2、个别护士未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存在对病人不负责任的现象。
例:术前扃人备皮不及时,术后病人铺床不到位。
病情观察不细致。
不巡视病房等等.3、测量生命指征不认真,尤其是测量脉搏几乎不测。
4、打换药包和拆线包经常打错.5、外科病人,手术病人有漏费现象6、医嘱执行不及时.有漏签字。
7,技术操作欠熟炼,操作者为省时省力忽略操作细节,违反操作流程,对患者解棒不耐心,不全面。
缺乏有效的护理沟通,缺乏工作热情,消极怠工,敷衍应时的态度。
8、工作不够细心,交接班不够详细,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9、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病情演变观察不到位,不能有效的对病人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健康教育。
IO4不认真执行无窗操作原则,个别护士操作不洗手,不戢口罩。
Ik护理人员对抢救药品物品使用掌握不全面。
分析原因:1、责任心不强,缺少敬业精神和慎独的态度.2,缺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虚假填写和应付差事的现象。
3、病区管理存在一定欠缺没规划,没规范。
4、护士缺乏法律意识,对护理交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5、部分护理人员对待遇不满意。
整改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建立科室技术考核制度,加强学习和培训各项护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3、指导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中加强与患者及家幅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爱立友好的护患关系。
4、严格拒绝事故和差错的发生,勤督促、勤检查,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5、明确岗位责任制,定岗定位、各负其责.提高慎独能力。
通过考核考试,提问的方法,来提高财抢救药品物品的各种仪器使用和注意事项的能力。
6、加强提高护理安全教育学习,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7、制定护理绩效考核细则第二篇:护理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护理安全因素不断增加,病人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如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诊疗过程中的技术、药物、食物、心理等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哂护理效果和病人安危,也影喃医院在病人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甚至造成医疗成本的上升,物质消耗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加重。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护理安全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而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不仅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也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非常必要。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是对护理业务的全面风险评估,包括对环境、设备、人员和护理操作等方面的风险分析。
首先,环境方面的隐患可能会导致床位不足、通风不佳、杂物堆积、电线混乱等问题,给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其次,设备方面的隐患涉及到护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规范,如输液泵、呼吸机等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有效性检查。
人员方面的隐患包括医院人力资源的匮乏、质量不高、护理人员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再次,护理操作方面的隐患包括操作规程的缺失或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技术等。
针对以上的护理安全隐患,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开展培训教育等。
其次,应配备充足的床位和设备,确保患者的舒适和治疗效果。
在人员方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最后,护理操作方面,应建立起一套全面规范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监测。
除了以上的措施,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同时,建立相关的报告制度,对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进行统一记录和汇总,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以便后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总结来说,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都存在一定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分析和预防这些安全隐患的发生,并通过加强管理和监测的手段提高护理安全水平,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护理工作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理服务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服务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护理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不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也给护理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职业风险。
为了保障患者和护理工作者的权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文将对护理服务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护理服务安全隐患排查1. 人员安全隐患(1)人员素质不高: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2)人员配置不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工作强度大,易出现疏漏。
(3)人员流动性强:护理人员流动性大,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规章制度等不熟悉,易出现安全隐患。
2. 环境安全隐患(1)病房设施不完善:病房设施老化、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2)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处理流程不明确,易造成环境污染。
(3)病房清洁消毒不彻底:病房清洁消毒不到位,易导致交叉感染。
3. 技术安全隐患(1)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练,易造成患者伤害。
(2)仪器设备维护不及时:仪器设备维护不到位,易发生故障,影响患者治疗。
(3)药物管理不当:药物管理不规范,易导致药物浪费、误用。
4. 沟通安全隐患(1)医患沟通不畅: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不畅,易引起误解和纠纷。
(2)医护沟通不充分:医护人员之间沟通不充分,易导致治疗护理失误。
(3)家属沟通不足: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不足,易导致家属不理解、不支持。
二、护理服务安全隐患防范措施1. 加强人员管理(1)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2)优化人员配置: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工作强度适中。
(3)稳定护理人员队伍:加强护理人员待遇保障,提高其职业满意度。
2. 改善环境安全(1)更新病房设施:及时更新、维修病房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2)规范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流程,确保环保。
(3)加强病房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清洁消毒制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护理是一项与人类健康、生命安全休戚相关的职业,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
护理人员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护士,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
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时,就可能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1、不能严格执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1)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查对制度,在执行医嘱时或错抄或漏抄;目前医嘱核对大部分科室只能每天核对一次,做不到班班核对,甚至核对时也未对出错误,以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等。
(2)交接班制度不严,护士往往对病人病情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我们个别科室对病情较重的病人,第一天交过第二天就不交班了,结果夜间发生病情变化时夜班再交班,也曾说过,但是收效不大。
(3)医院有分级护理制度,护士应根据分级要求给予病人相应的护理。
但是个别护士值班时不能按时巡视危重病人或巡视病房时也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由于社会上一些因素影响着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不负责任,对病人不关心,有时甚至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对危重、意识丧失的病人未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而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2、专业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1)我们的护士多为年资低,临床经验不足者,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等,造成一些基础操作如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灌肠肛管插入的深度、溶液的配制了解不够;常用的药物规格不够熟悉(举例如化疗药物);备皮范围、方法掌握不够甚至刮破皮肤等。
(2)有的护士理论知识缺乏,或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不能很好结合,以至于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在发现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措手不及,不能及时处理。
(3)不能熟练掌握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
由于护理管理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及时、措施不当等。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一、引言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是直接面对患者的重要人员,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1. 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操作不规范是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护士在给患者注射药物时未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可能导致药物用量错误、错误注射部位等,从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2. 护理设备不完善部分医疗机构护理设备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隐患。
例如,床边调温设备可能存在温度测量不准确、过热等问题,给患者带来烫伤风险;输液泵可能存在输液速度调节不准确、报警系统故障等问题,影响药物输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人员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管理不到位也是护理安全的一大隐患。
例如,医疗机构未能及时对护士进行培训,使其缺乏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无法正确判断和应对突发情况;护士工作强度大、疲劳度高,容易影响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
4. 患者个人因素患者个人因素也是护理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一些患者在医院期间容易发生跌倒,特别是老年患者、失去行动能力的患者等。
此外,一些患者存在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等,护士在给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
三、防范措施1. 规范护理操作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操作规范性。
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应确保自己已经掌握了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同时,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操作标准和规程,及时更新。
2. 完善护理设备医疗机构应及时更新护理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护士在使用护理设备时,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例如床边调温设备的温度测量准确性、输液泵的报警系统是否正常等。
同时,护士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 加强人员管理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其护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医疗机构应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减少工作强度和疲劳度。
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措施
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措施护理安全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会对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科室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护理安全隐患1. 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不足是科室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不足会导致护理工作压力增大,护理人员疲劳过度,容易出现护理失误和疏忽,从而影响患者的安全。
2.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科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同,可能导致护理操作不当,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3. 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护理记录不规范是科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护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可能导致护理措施的执行出现偏差,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4. 患者安全管理不足:患者安全管理不足是科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患者安全管理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跌倒、压疮、误吸等意外事件,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5. 药品管理不规范:药品管理不规范是科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药品管理不规范可能导致药品过期、变质、错用等,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6. 环境安全隐患:环境安全隐患也是科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环境安全隐患包括设施设备不完善、环境清洁度不足、感染控制不力等,可能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二、措施1. 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医疗机构应根据科室工作量和患者需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医疗机构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护理安全。
3. 规范护理记录:医疗机构应制定统一的护理记录模板和标准,加强护理记录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患者的安全教育和监管,预防患者出现意外事件。
5. 规范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品的储存、使用和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对策一、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1、药物方面:(1)给药不足。
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
(2)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病人药物,药物配伍不当。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检查药物质量。
(3)未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抗菌素未按医嘱准时给药,未认真落实现配现用。
(4)病人漏服药物。
没有严格执行药疗制度,发药时间随意性大。
(5)对新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
2、护理记录方面:(1)体温单: 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漏写、出入量漏记、错记、生命体征描绘不齐。
(2)医嘱单: 医嘱处理不及时,签名潦草、漏签名、随意签名。
(3)护理记录单:○1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字迹不清楚。
○2病情描述简单,不能反映专科特点。
○3使用非医学术语,记录缺乏连续性。
○4患者发热,没有通知医师或通知医师是否进行处理,是否恢复正常,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没有体现因需施护。
○5护士对患者的知情告知,没有在护理记录单中体现。
○6医护记录不吻合,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或漏记等。
3、护士技术因素:(1)新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
(2)护理经验不足,静脉穿刺成功率低。
(3)在抢救病人时,抢救流程不熟练,延误抢救时机。
(4)对新设备不了解,使用不当。
4、护士责任心:(1)病人对存在的危险性如跌倒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的预防认识不足。
(2)护士宣教不到位。
(3)没有做到有效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缺乏慎独精神。
(4)病人外出未做任何记录。
(5)大小便未问就随意记录,脉搏呼吸测量时间不足。
(6)值班时间窜岗、离岗或睡觉。
(7)工作中我行我素,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5、护士语言行为:(1)护士对病人解释不耐心,主动服务意识薄弱、态度生冷、淡漠、甚至厌烦。
(2)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损害病人的自尊,侵犯病人的权利,如导尿、灌肠,术前备皮时未遮挡病人。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护理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事关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护理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跌倒与滑跌:患者不稳或操作不当容易导致跌倒和滑跌,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者更容易受伤。
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合的辅助器具,如扶手、走廊扶手、止滑地板等;-定期检查和维护辅助器具的使用情况,确保其可靠性;-患者下床活动时,进行必要的辅助;-老年患者必要时提供陪护,确保安全。
2.感染传播:医疗机构是感染传播的高风险地点,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操作规范,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消毒制度;-严格控制病区门禁,限制来访者的数量和时间;-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感染风险评估,采取相应措施。
3.药品错误和滥用:给药过程中出现药品错误和滥用,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后果。
防范措施:-完善的医药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药品使用前核对患者身份和用药途径;-在使用高风险药品时加强警觉和检查;-定期进行药品安全培训和考核。
4.误诊、误治: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误判和误治,可能导致患者延误治疗或错误治疗。
防范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术;-建立完善的病历记录和信息共享机制,减少医疗信息传递中的误解和误报;-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商讨治疗方案,避免个人主观判断导致误诊、误治。
5.床位错用:床位错用可能会导致患者滞留在非专科病区或搬动不便,影响诊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防范措施:-建立科学的床位管理制度,确保床位的有效、合理利用;-引入电子床位管理系统,提高床位调配的精确性和效率;-加强病房留观的组织和协调,确保床位供需的平衡;-针对病情需要,及时调整患者的床位。
6.误食和误吸:患者误食或误吸异物,可能引发窒息、误入呼吸道等危险情况。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存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存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手段相对不足,因此在护理安全方面存在许多隐患。
本文将就基层医院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的存在隐患1. 人员短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普遍不足,这是基层医院护理安全出现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人员短缺,很容易出现护理流程不规范,甚至在实施某些护理操作时出现错误和疏漏。
2. 技术水平低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普遍没有受过系统的护理培训,因此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这也容易导致护理操作不规范,从而增加患者护理安全风险。
3. 设备不足基层医院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不能够像大型综合医院那样拥有先进的护理设备。
由于设备不足,护理操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从而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和风险。
4. 管理不规范由于基层医院的管理相对混乱,在护理方面也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例如,在工作排班上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者存在工作压力较大的现象,这也会影响护理工作。
5. 医院文化氛围陈旧基层医院的文化氛围相对陈旧,无法迎合现代患者的需求,这也成为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之一。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为了解决基层医院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建议的防范措施:1. 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在寻求解决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的问题时,首先应该考虑增加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
例如,可以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 加强护理设备的更新为了加强基层医院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同时还需要增加投资在设备更新上。
例如,可以通过购买更加先进的设备,来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便利的护理服务。
3. 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基层医院护理安全至关重要。
建议在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从而改善整体的工作氛围。
4. 配置合适的工作机制具有合理的工作机制是基层医院推进安全护理的重要条件。
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及防范措施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安全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预防并减少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伤害风险。
然而,尽管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隐患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害。
本文将详细讨论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一、交流问题: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畅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或遗漏。
这可能会对患者的诊疗产生负面影响。
防范措施:1.注重培训和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包括有效的听取和表达。
2.提供明确和准确的信息传递渠道,如书面文件和电子记录。
3.鼓励护士使用明确的语言,并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术语。
二、药物管理错误:药物给予和管理是护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如果出现错误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防范措施:1.强调药品核对的重要性,包括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和途径。
2.鼓励使用带有条码扫描的电子医疗系统,以确保正确的药物给予。
3.建立规范的药物存放和配药程序,并定期进行药品库存盘点。
三、跌倒和摔伤:患者在医院内容易发生跌倒和摔伤,这可能会导致骨折、内出血等严重后果。
防范措施:1.为每位患者进行跌倒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床栏抬高、安全带的使用等。
2.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观察,特别是行动不便或步态不稳的患者。
3.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跌倒预防的教育和指导,如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助行器。
四、手卫生不规范:手卫生是控制感染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如果护士没有正确执行手卫生的规范,可能导致感染的传播。
防范措施:1.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保持其清洁。
2.定期进行护士手卫生的培训,强调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设备。
3.强调护士个人责任感,使其意识到正确执行手卫生规范对于患者和自身的安全至关重要。
五、误诊和延误诊断: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是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医护人员之一,因此他们的观察和报告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如果护士未能正确观察和报告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导致误诊和延误诊断。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选篇)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选篇)护理安全是医疗保健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因为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护理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隐患排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防范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一、护理安全隐患排查1. 安全环境评估:护理安全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所处的环境安全。
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房、床铺、地面、家具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如滑倒、碰撞、燃烧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和防火措施。
2. 护理设备检查:护理设备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设备存在故障或操作错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风险。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护理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并注意设备的操作说明和警示标识。
3. 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关键的护理工作之一,错误的药物使用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药物管理规程,包括正确配药、标识、存储、给药方法等。
并定期检查药物的过期情况,及时清理和更新。
4. 防止感染:感染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护理人员应加强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隔离措施,并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和设备。
二、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1. 加强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并正确处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质量。
2. 建立安全文化:护理安全是全员参与的工作,需要整个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鼓励员工报告和反馈安全问题,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 使用标准化工具和流程:标准化的护理工具和流程可以减少错误和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医疗机构应定期更新并推广最新的护理标准和指南,明确护理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4. 强化监测和反馈机制:建立健全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3
定期总结通报
定期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通报给相关 部门和人员,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05
护理安全文化建设
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培训
01
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课程,提高其对护理安全的认知和
理解。
强调护理差错预防
02
在日常工作中强调预防差错的重要性,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
医院对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故障或老化,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
02
防范措施
提高护士素质
01
02
03
定期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专业培 训,提高护理技能和理论 知识,确保能够胜任护理 工作。
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增 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沟通能力培养
提高护士沟通能力,学会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 沟通,减少误解和纠纷。
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
强调患者安全
始终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安全对患者 的重要性。
定期评估与反馈
定期对护理安全进行评估,并及时向护理人员提供反馈,指导其改 进工作。
激励与惩罚机制
通过建立激励与惩罚机制,表彰在护理安全方面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 队,同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个人进行适当的惩罚。
加强医院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 制度,明确各级职责,确 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
强化监督机制
加强护理安全监督,定期 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 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确保护士工作负荷适度, 避免超负荷工作影响护理 质量。
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隐患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护理安全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情况。
尽管在现代医疗中,护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护理安全的隐患问题。
本文将主要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一、护理资质不足护理安全问题的根源之一是护士的护理水平不足。
有些护士的护理意识淡漠,不愿更新知识和技能。
另外,一些护士所受的培训不够全面,对新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流程掌握不足,无法适应新的护理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培训和学习。
医院可以定期组织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使护士不断更新自己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能力。
2. 建立继续教育制度。
医院可以制定相关政策,规定护士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继续教育课程,满足护理职业发展的要求。
3. 导入先进的护理管理系统。
通过引入先进的护理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护理指导和评估,帮助护士及时更新护理知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医患沟通不畅护理安全问题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医患沟通不畅。
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护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沟通不畅可能导致误解、误诊和不当护理措施。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医院应建立一套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提供多种沟通渠道,如面对面交流、电话咨询、在线咨询等方式,方便患者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
2. 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
对于语言不通的患者,医院可以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确保患者对医生的诊断和护理计划有正确的理解。
3. 加强医患信任建立。
医院可以加强医患关系的培育,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使患者能够更加放心地与医生进行沟通,提供真实的病情和需求。
三、药物管理不规范药物管理是护理中最常见的环节之一,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之一。
不正确的药物使用和管理可能导致药物误用、药物过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应制定详细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物配送、存储、分发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标准。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引言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病患的安全和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护理作为一项独立的职业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患者滑倒和摔伤患者滑倒和摔伤是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之一。
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或需要助行的患者,他们在起床、上厕所或走动时容易失去平衡,导致摔倒。
为了预防患者滑倒和摔伤,护士可以做以下措施:1. 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如助行器、滑膜椅等,确保患者在行动时有足够的支持。
2. 在患者床边或洗手间地面上铺设防滑垫,防止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滑倒。
3. 常规检查患者所佩戴的鞋子是否合适,避免因穿着不当导致意外。
4. 在患者需要走动的场所设置防摔扶手,提供患者抓握的支持。
二、患者误食或误用错误药物由于药物治疗是护理中的常见操作之一,不正确的用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患者可能会误食其他患者的药物,或者错误地使用自己的药物,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为了预防患者误食或误用错误药物,护士可以做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患者的药物清单,确保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都是正确的。
2. 在患者住院期间,每次给药前进行严格核对,以确保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
3. 做好用药教育工作,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用法、禁忌和不良反应等。
4. 动员患者家属参与用药过程,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三、跌落和跌倒护士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自己跌倒或摔倒。
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安全,而且可能给护士本人带来伤害。
为了预防跌落和跌倒,护士可以做以下措施:1. 在工作区域设置防滑垫和防滑鞋垫,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2. 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避免急躁、迅速转身或过度疲劳的情况发生。
3. 学会正确的双人协助移动技巧,避免在患者活动时造成身体不稳定。
4. 经常清理工作区域,避免杂物或障碍物的存在。
四、误输血误输血是护理工作中严重的安全隐患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
发表时间:2013-01-31T14:39:54.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4期供稿作者:徐玉玲[导读]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徐玉玲(吉林省东丰县南屯基卫生院 136306)【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115-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保证医疗程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是保证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1、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1.1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
护士只重视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例如,在床头交班时没有顾及病人是否愿意而随意暴露病人的躯体,有的把病人的隐私在不适宜的场合谈论,这就侵犯了病人隐私权和保密权。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1.2 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1)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2)受环境的影响、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医院对护理工作重视不够,投入较少;(3)知识不断的更新,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4)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中,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益。
1.3 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病人参与,所有的谈话和操作不可能都叫病人签字或知情,例如对昏迷病人的护理等,护理操作有许多环节是在治疗室内进行,病人和家属对期间的操作可以质疑,护士夜间巡视病房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
1.4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尤其是病人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够,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以及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重视成本核算、减员、裁员等。
2、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护理安全防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成过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主动帮助病人解决问题;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卫生宣教及护患沟通工作,让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病人及家属的支持与监督,让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病人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体现现代护理特色。
2.1 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聘请法律界的老师进行经常性规范培训,通过法制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了病人和自己的权益。
2.2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管理者千方百计为护士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并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
在医院内每季进行三基考核,专业技术操作考试,对护理人员的成长进行动态观察。
护士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与病人的沟通能力。
2.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中午班、夜班要增加人员,医疗高峰时要实行弹性排班制,当天的突发事件发生或重病人的抢救都可以实行动态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2.4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
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
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
2.5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要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制定《护理安全防范事故措施》、《护理质控标准》、《医嘱查对制度》等,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
质控小组要加大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加强夜间查房工作,系统地观察护士自律性。
在对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同时,必须加强证据的收集和管理,创建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
规定对一些关键操作、创伤性的护理操作,不管病人是否选择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重要的告知教育内容要在护理记录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