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生态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土地生态变化
土地生态变化主要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土地生
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土地生态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等。 (一) 土地生态变化的规律性及其判断标准 1、土地生态变化的规律性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最重要的是认识、发现并运用土地生态变化的一般规律。
2、土地生态变化的途径与判断标准
未利用地生态系统。
自我调节:通过生物种群数量和结构的改变以抵制环境变化的压力。 代偿作用:系统内某一能流和物流渠道受阻时,可改由其他渠道代 替,从而维持系统的正常状态。
三、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
土地生态胞体:具有某土地生态系统的典型结构和特
征的最小单元。
胞体的特征:系统各要素高度均匀。 多个相同或近似的生态胞体集合为一个土地个体;有 时还有若干个不同的土地个体联合成一个个的复合土体; 这些个体和复合土体就是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
交换功能: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都进行 着物质、能量等的交换。
五、土地生态过程 土地生态过程主要研究包括多尺度下的土地利用变化
对土地生态过程及功能的影响。
土地生态过程中的生态流: 土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养分和物种,都可以从一个 生态子系统迁移到另一个生态子系统,表现为物质、能量、 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这一流动过程称为土地生态流。
土地生态系统变化动态是指土地生态系统变化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趋势。 包括空间变化动态和过程变化动态两方面的内容。 空间变化动态主要包括土地生态系统内部地块数量变 化、地块大小变化、地块类型变化、廊道的数量和类型变 化以及影响扩散的障碍物类型和数量变化等。 过程变化动态主要包括土地生态系统的输入流变化、
类的干扰程度等为标准,以其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为依据,按 系统内各组分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特点,划分土地生态系统 类型。 一、土地生态分类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即遵守土地分类的基本原则又考虑其他要求; 综合性原则; 主导性原则。
二、土地生态分类与土地分类的关系 1、土地分类的概念 将各个个体土地单位按质地共同性或相似性做不同程度 的抽象概括和归并,获得高低不同的各级土地分类单位。
流的传输率和系统的吸收率变化、系统的输出流变化、能
量的分配等。
(四)土地生态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生态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土地生态变化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 土地生态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侵蚀和土地 沙化;湿地减少;水资源短缺;非点源污染;等等
第二节 土地生态分类
土地生态分类是以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演变特征、人
作用:土地类型调查的基础;
为土地评价、科学地利用改造和管理提供依据。 2、土地分类系统的类型 基础性分类和应用性分类两大系统。
基础性分类系统: 指土地的自然分类或叫土地类型分类,指对土地自然地理 属性的划分。 表达: 地表形态的结构框架及其土地利用的总体方向。 目的: 为认识、改造、利用土地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依据。
4、土地生态系统按利用现状进行分类(P58)
就是按利用现状类型划分土地生态系统: 农用地生态系统:农用地生态系统是人类在土地这个自
然历史综合体中,利用其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劳动, 促进、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从而达
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的生态系统。 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指人类聚居地的环境和人类、动植 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
没有统一的组成划分标准,不同研 究目的和方向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3、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农用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生态系统,前两类系统 的结构符合一般生态系统规律。??? 建设用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因用地类型不同而异。 如城市用地生态系统:
链结构;
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结构; 空间组合结构(圈层、镶嵌)。
由多个相同或近似的土地生态胞体所构成的“聚合胞
体”,就叫做单元土地生态系统 。
2、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其组成有很大差异:
如按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类:
农用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生态系统,前两类系统
的组成符合一般生态系统规律。建设用地生态系统的基本
组成因用地类型不同而异。 如城市用地生态系统:
1、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土地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种类型,其稳定性可
借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可以看作是干扰条件下土地生态 系统的不同反应,即生态系统的恢复性和抗性。 如果把土地生态系统看作是干扰的产物,那么可以认 为土地生态系统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建立了与干扰相适应 的机制。 不同的干扰频度和规律下形成的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二章 土地生态系统及其分类
第一节 土ຫໍສະໝຸດ Baidu生态系统
一、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土地上无生命体与同一地域范 围内的生命体之间,形成一个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机综 合体。
二、土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主要体现在: 层次性: 各子系统关联的复杂性;
不确定性;
开放性和动态性; 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
个方面。
(三)土地生态变化的驱动因子
1、土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因子
可分为自然驱动因子和人为驱动因子。
自然驱动因子常常是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上作用于土地
生态系统,它一般可以引起较大面积的土地生态系统发生 变化。 在人为驱动因子的影响下,土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 表现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变化。
2、土地生态系统变化动态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土地三级分类: 土地纲:按照水热条件划分; 土地类:具有相同的土壤(土类)和植被; 土地型:土壤亚类,植被亚型。
应用性分类系统:
为特定的土地利用和管理目的服务的分类系统。
目前有: 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服务于土地评价; 地籍分类系统——服务于地籍管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服务于利用现状调查。
1、层次性
水平结构:如农田、林地等生态系统; 垂直结构:可分地上层(气候)、地表层(土壤、
植物、微生物等)和地下层(岩石等);
系统组分的层次性。
2、关联的复杂性 系统中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存在复杂关系, 各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物质、能量等的紧密关联。 3、不确定性
结构功能的不确定性。
4、开放性与动态性 系统与人类的物质能量交换; 系统与外部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 5、自适应和自组织性 系统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和代偿作用。
几个名词: 景观要素:景观镶嵌体水平上可以辨识的空间要素或 相对均质单元。一般认为有斑块、廊道和基质三大要素。 斑块: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 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景观尺度上的斑块通常为某一生态系 统。
廊道:景观中为不同类型生境围绕的线形或带状的景
观单元。
基质:面积最大、连通性好、在景观功能上起控制作
性不同。
2、土地生态系统要素的稳定性 土地生态系统是由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
被、道路、房屋等不同的要素构成,土地生态系统的整体
稳定性是由组成其各要素的稳定性所决定。 3、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尺度问题 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相对的,不稳定是绝对的,即 土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是绝对的,这与土地生态系统稳 定性的尺度有关。 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尺度有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两
用的景观要素。
土地生态变化的途径与判断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土地生态系统中景观的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
景观要素类型成为景观基质; 二是几种景观要素类型所占景观表面百分比发生足够 大的变化,引起景观内部空间格局的改变; 三是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 的覆盖范围。
(二)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现在分为三级类型:
3、土地生态分类与土地分类的相互关系 两种分类是相互联系的:
土地分类是土地生态分类的基础;
土地生态分类是土地分类发展的必然分支。
共同点: 分类的对象、体系、程序和方法相似。
不同点:
目的不同; 人与生物的因素对分类的重要程度不同; 分类因子不同; 对环境与生物的联系的重视程度不同。
四、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净化功能:进入土地生态系统的污染物在土壤中发生 物理、化学或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失去活性或毒性降低, 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植物生产功能:初级生产功能。 承载功能:植物生产的场所、动物(包括人)离不开
土地生态系统的支撑、建筑物都附着于土地上。
养育功能:土地因为有植物生产功能和承载功能,所 以使她有养育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