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PPT课件
合集下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和诊断优质课件
中心静脉导管插者管人的数患 10% 0
监测反馈:
评价监测科室单个实践项目和干预组 合的依从性,必要时结合中心静脉导管相 关血流感染发病率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 监测科室反馈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 观察插管处局部情况及患者病情 • 及时正确采样及送检 • 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及相关表格 • 积极救治病人 • 分析感染病原菌及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
控制措施 • 总结经验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 筛选指证:
• 病房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小时,出现原因不明的发 热T380C或低血压,儿童患者出现低体温者
除保的1岁血留采及管 情 血1导况时岁中管:间以心外采必下静没取须的脉有至接婴导其少近儿管他两(相明套不关确血血的培5流分感养钟染,)源其,。中各至自少做一好感套标染来记发自。病外率周静脉,并 做好中标心记静,脉中另导心外管静一相脉套关导则血管从流插导管管总中天心或VA感P隔染膜病无例数菌数采获,两个来源
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临床医务人员前瞻性主动收集监测数 据,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例的确诊应由临床医生、微生物室专家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共同做出最终判断。 • 监测内容: ①收集分母数据 每日同一时间在开展监测的场所收集住院和使用中心静脉 导管的患者人数,填写“患者日志”监测表。 ②收集分子数据 在开展监测的场所,按照医院感染监测定义寻找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例,填写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登记表”。
669 310 357 563 443 252 99 1201
34.1 9.9 5.5 8.2 2.3 5.9 5.9 2.7 3.1 4.6 3.9 2.2 0.9
10.5
合计
11428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PPT课件
导管感染
最新课件
7
CRBSI后果
可导致: ➢ 住院天数增加 ➢死亡率增加 ➢治疗费用增加
最新课件
导管感染
8
CRBSI定义
CRBSI是患者有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 寒战等,从导管和外周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的 病原菌,并且没有其他感染源的入侵。
导管感 染
最新课件
9
发病机制
1)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 2)导管接口部感染 3)经血行污染导管的端口 4)输液污染 5)导管材料 6)感染菌内在的特性 7)细菌生物膜Biofilm 8)电子显微镜表明:几乎所有插入血管的导管都有病原菌 9)导管放置10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源 10)导管放置10天以上者,常由医护人员的手污染导管或接头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 及预防策略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侯学丽
最新课件
1
导管感染
➢增加病人痛苦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住院费用 ➢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降低了病房的周转率 ➢有可能使医院面临医疗纠纷
最新课件
导管感染
2
导管感染
导管相关性 感染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CRI)
➢ 采血数量:每套20ml,分别注入需氧和厌氧瓶各
10ml
同时采集,并且在试管和化验单上表明
血样的部位和采集时间
导管感染
最新课件
17
关于血培养的正确观念
正确采集血培养的关键点: ➢采血时间 ➢采血次数 ➢接种血液数量 ➢使用含树脂的培养瓶
导管感染
最新课件
18
关于血培养的正确观念
➢最佳采血时间: A.发热开始时 B.寒战开始时 C.发热最高峰时 D.寒战结束时 E.预计寒战发热前
最新课件
7
CRBSI后果
可导致: ➢ 住院天数增加 ➢死亡率增加 ➢治疗费用增加
最新课件
导管感染
8
CRBSI定义
CRBSI是患者有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 寒战等,从导管和外周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的 病原菌,并且没有其他感染源的入侵。
导管感 染
最新课件
9
发病机制
1)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 2)导管接口部感染 3)经血行污染导管的端口 4)输液污染 5)导管材料 6)感染菌内在的特性 7)细菌生物膜Biofilm 8)电子显微镜表明:几乎所有插入血管的导管都有病原菌 9)导管放置10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源 10)导管放置10天以上者,常由医护人员的手污染导管或接头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 及预防策略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侯学丽
最新课件
1
导管感染
➢增加病人痛苦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住院费用 ➢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降低了病房的周转率 ➢有可能使医院面临医疗纠纷
最新课件
导管感染
2
导管感染
导管相关性 感染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CRI)
➢ 采血数量:每套20ml,分别注入需氧和厌氧瓶各
10ml
同时采集,并且在试管和化验单上表明
血样的部位和采集时间
导管感染
最新课件
17
关于血培养的正确观念
正确采集血培养的关键点: ➢采血时间 ➢采血次数 ➢接种血液数量 ➢使用含树脂的培养瓶
导管感染
最新课件
18
关于血培养的正确观念
➢最佳采血时间: A.发热开始时 B.寒战开始时 C.发热最高峰时 D.寒战结束时 E.预计寒战发热前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1 PPT课件
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 在穿剌部位局部含有抗菌药物的药膏。 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 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 CR-BSI
一些实情
我们的数据有时并没有反映真实的情况 我们能够降低医院获得性感染
Page 9
预防CRBSI要重视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教 育,通过知识教育改变医疗行为,进而降 低CRBSI的发生率。
Page 10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 和人员职责。
Page 17
谢谢聆听!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置管、维护 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和教育,并熟练掌 握相关操作规程。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队伍,提高 对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
4、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 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发热>38℃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 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 释。
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 生物。
Page 5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后果严重但可以预防的感染 计算方法:每1000个中心静脉导管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数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PPT课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未 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先进的导管材料和 设计,降低感染风险。
建议继续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 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有 助于实现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感染防 控。
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加 强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 到有效落实。
血液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观察 白细胞计数等感染相关指 标的变化。
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机制
数据采集
建立专门的数据采集系统 ,记录患者PICC导管插入 情况、感染监测结果等相 关信息。
数据分析
定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 析,识别感染发生的风险 因素和趋势。
反馈机制
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医 护人员和医院管理部门,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 施。
定义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RBSI )是指与置入血管内的导管(PICC)相关的感染,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和导 管相关血流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性质,可分为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 染等。
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寒战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可能出 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此外,还可能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等局部感染症状。
诊断依据
诊断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具体包括:导管置入史、 发热等感染症状、血培养阳性且与导管相关的病原菌相同、外周血象异常(如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建议继续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 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有 助于实现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感染防 控。
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加 强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 到有效落实。
血液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观察 白细胞计数等感染相关指 标的变化。
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机制
数据采集
建立专门的数据采集系统 ,记录患者PICC导管插入 情况、感染监测结果等相 关信息。
数据分析
定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 析,识别感染发生的风险 因素和趋势。
反馈机制
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医 护人员和医院管理部门,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 施。
定义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RBSI )是指与置入血管内的导管(PICC)相关的感染,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和导 管相关血流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性质,可分为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 染等。
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寒战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可能出 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此外,还可能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等局部感染症状。
诊断依据
诊断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具体包括:导管置入史、 发热等感染症状、血培养阳性且与导管相关的病原菌相同、外周血象异常(如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pt课件
超声引导穿刺
血管超声评估选择最优的静脉进行穿刺
导管尖端实时定位
保持导管尖端适宜的位置
正确的冲封管技术
SAS
S 生理盐水 A 给药 S 生理盐水
SASH
S 生理盐水 A 给药 S 生理盐水 H 稀释肝素
液
脉冲冲管 正压封管
确保导管的通畅
正确的冲封管技术
脉冲:推一下停一下, 在导管内造成小漩涡
Laminar Flow
病原体种类
主要
其次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
如表皮葡萄球菌、凝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 球菌)
如铜绿假单胞菌、嗜 麦芽窄食单胞菌、鲍 曼不动杆菌)及真菌 (如念珠菌)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在我国存在大量漏诊!如何诊断
导管培养诊断
当临床怀疑患者出现CRBSI,标准的处理是把 导管拔除,并进行导管半定量或定量细菌培养。 半定量培养结果15cfu 或定量培养结果1000cfu 合并出现局部和全身感染症状,即可确诊。
•擦拭接口(洗必泰-酒精或 酒精,>15m)
•使用抗菌导管 •含洗必泰的贴膜 •抗菌剂封管 •洗必泰洗澡(ICU)
导管类型与感染发生率
• 外周静脉导管 • 外周动脉导管 • 中心静脉导管CVC • 中心动脉导管即肺动脉插管 • 经外周静脉插至中心静脉的导管PICCs • 有隧道的中心静脉导管 • 全植入式血管内装置TIDs
2008年10月1日后出院的病人,如出现以下八类情况, CMS将不再支付给医院相关费用 1.手术留下异物 2.空气栓塞 3.配血不合 4.插管相关尿路感染 5.褥疮 6.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医院获得性) 7.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ppt课件
9
h
CRBSI影响
❖ 每发生1例CRBSI增加住院费用11971美元
Warren DK, Quadir WW, Hollenbeak CS et all. Crit Care Med. 2006 Aug;34(8):2084-9.
10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RBSI影响
CRBSI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及病死率增加等严重后果
Rosenthal VD, Maki DG, Jamulitrat S, et al. Am J Infect Control 2010; 38:95-104 e102
11
h
CRBSI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13
h
❖ 腔内途径污染:
▪ 血栓形成:导管植入后,体表创面被血浆组织蛋白包裹, 纤维蛋白在导管内壁沉积,细菌可粘附其上,并迅速形成 生物膜包裹,免受机体吞噬,形成血栓,发展为细菌移位 生长和感染。
▪ 接头及液体污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任何利用静脉导管 进行诊断、治疗的无菌技术失误,均可使病原菌通过污染 的接头或液体进入腔内定植。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 细菌的感染常与输注溶液的污染相关。
❖ 导管病原菌定植: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 或半定量培养,确认有微生物生长[>15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 Unit,CFU)]。
❖ 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 触痛;或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 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 近几年国内报道,我国CRBSI的发病率5.1~10.2‰ ,但这 个数据仅限于个别地区的小样本研究,我国一直缺乏 CRBSI发病率的大型研究数据。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_图文
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 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 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 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 菌水平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_图文.pptx
血流感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院内获得性感染
● 2002年美国主要的医院感染类型
● 泌尿系感染 32%
● 手术部位感染 22% ● 肺炎 15% ● 血流感染 14% ● 其他 17%
虽然血流感染仅占全部 医院感染的14%,其导 致的死亡却占到医院感 染相关死亡的约1/3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导管插入的持续时间,插管时的 无菌水平和持续的导管护理
所有的感染源都应防护 导管
血源性
输注药物 接头 敷贴 皮肤
重症患者:2-4个导管
平均留置3周的导管污染70%来自于接头和导管腔内,而仅 30%来源于皮肤和血液播散
国外报道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念珠菌
CRBSI的危险因素
1、导管相关因素
导管的选择 导管的材料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选择组织相容性好光滑柔韧的导管,以减少血管内壁的损 伤和感染的发生,表面越光滑可防止细菌粘附,表面粗糙越 易形成血栓; 导管的腔道也很重要,腔道越少感染率越低,单腔导管感 染率为 2%~5%,双腔导管感染率 4 . 9%~22 . 7%,差异 显著,管腔越多操作过程复杂,感染机会也就会随之增加
注意事项
在抗菌治疗应用前采集血培养 培养瓶应做好标记,标明血标本的采集部位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ppt课件
半定量培养>15cfu/导管片断或定量培养> 10cfu/导管片断,同时从导管端培养出的细菌与 外周血培养结果一致;
CVCs,外周静脉同时采血定量培养,两者细菌 浓度比例>5倍,且CVCs采血标本阳性时间比外 周标本灶2小时以上。
CRBSI的诊断
CRBSI诊断目前没有金标准 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延迟性使诊断更难
推荐意见十二:不常规推荐抗生素涂层导管(A)
推荐意见十六:尽量选择一次性密闭式传感系统,并将压 力监测系统和液体输注途径分开(E)
推荐意见十七:当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立即拔除周围 静脉导管,并进行导管与外周血标本的培养。
推荐意见十八:仅有发热的病人(如血流动力学稳定、无 持续血行感染的依据、无导管局部或迁徙感染灶时)可部 常规拔除导管,但应及时判断导管与感染表现的相关性, 同时送检导管内血与周围血两份标本进行培养(B)
对于大多数2份血培养瓶,每份应至少为 10ml血液,最好为20ml血液,分注在2个 培养瓶内,2份血培养(4个培养瓶)应至 少接种20血液,最好是40ml;
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使用含树脂 培养瓶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不宜拔管时推荐
血标本采集:从置管中采集1份 从周围静脉取血1份 仅怀疑CRBSI时进行培养,不推荐常规导
推荐意见四:应持续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 相关操作的培训和质量控制(A)
推荐意见五:应格局病情与治疗需要、操 作熟练程度、相关导管并发症的多少来确 定导管置管部位(B)
推荐意见六:条件允许时,应采用床位B超 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B)
推荐意见七:定期更换周围静脉导管并不能作为 预防静脉炎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D)
对于成年的患者血培养,只采1份血培养是不允许 的,因为单一血培养的临床意义很难解释
CVCs,外周静脉同时采血定量培养,两者细菌 浓度比例>5倍,且CVCs采血标本阳性时间比外 周标本灶2小时以上。
CRBSI的诊断
CRBSI诊断目前没有金标准 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延迟性使诊断更难
推荐意见十二:不常规推荐抗生素涂层导管(A)
推荐意见十六:尽量选择一次性密闭式传感系统,并将压 力监测系统和液体输注途径分开(E)
推荐意见十七:当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立即拔除周围 静脉导管,并进行导管与外周血标本的培养。
推荐意见十八:仅有发热的病人(如血流动力学稳定、无 持续血行感染的依据、无导管局部或迁徙感染灶时)可部 常规拔除导管,但应及时判断导管与感染表现的相关性, 同时送检导管内血与周围血两份标本进行培养(B)
对于大多数2份血培养瓶,每份应至少为 10ml血液,最好为20ml血液,分注在2个 培养瓶内,2份血培养(4个培养瓶)应至 少接种20血液,最好是40ml;
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使用含树脂 培养瓶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不宜拔管时推荐
血标本采集:从置管中采集1份 从周围静脉取血1份 仅怀疑CRBSI时进行培养,不推荐常规导
推荐意见四:应持续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 相关操作的培训和质量控制(A)
推荐意见五:应格局病情与治疗需要、操 作熟练程度、相关导管并发症的多少来确 定导管置管部位(B)
推荐意见六:条件允许时,应采用床位B超 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B)
推荐意见七:定期更换周围静脉导管并不能作为 预防静脉炎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D)
对于成年的患者血培养,只采1份血培养是不允许 的,因为单一血培养的临床意义很难解释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课件
流行病学
住院天数增加:7~24天
死亡率增加:3~4倍
增加治疗费用:大约40000美元/生还者 因此: 显著增加医院支出 显著增加住院时间 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
CRBSI的后果
01
穿刺VAD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皮肤消毒
02
对输液系统反复多次操作
03
患者的年龄、姓名和敏感性
04
继发感染的存在
05
临床医生的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
CRBSI诊断目前尚没有新标准!
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延迟性使诊断更难以把握。
配对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是诊断CRBSI的简单方法。
拔管后抗菌药物治疗在24小时内有效提示CRBSI。
CRBSI的诊断
血培养
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的关键点: 采血时间 采血次数 接种血液数量 使用含树脂培养瓶
发热开始时
22%
寒战结束时
Click to add your text
临床实践标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干预措施
CRBSI的预防
CRBSI的危险因素
CRBSI的定义
CRBSI的诊断标准
壹
贰
主要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定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采血次数:
血培养
血培养
接种血液数量: 每份血培养(2个血培养瓶)至少为10ml血液,最好为20ml血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 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ROT 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一旦确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立即拔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年5月1日实施 )
CRBSI的诊断
❖怀疑CRBSI时
拟拔除导管 留外周血培养及导管尖端培养 暂不拔除导管 应从外周静脉和导管内同时取得配对血液标本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的监测与预防
血流感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院内获得性感染
● 2002年美国主要的医院感染类型
● 泌尿系感染 32%
● 手术部位感染 22% ● 肺炎 15% ● 血流感染 14%
虽然血流感染仅占全部 医院感染的14%,其导 致的死亡却占到医院感
● 其他 17%
染相关死亡的约1/3
微生物引起导管感染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皮肤表面的细菌在穿刺时或之后,通过皮下致导管皮内 段至导管尖端的细菌定植,随后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2)另一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在导管上黏 附定植,引起CRBSI ➢(3)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口和内腔,导致管腔内细菌繁殖,引起 感染 ➢ 其中,前两种属于腔外途径,第三种为腔内途径
导管尖端 + -
+ -
外周静脉I + +
-
外周静脉II
结果判断
+/-
CRBSI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
+/-
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
CRBSI
-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
非CRBSI
血液抽出后,立即以无菌方式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合后送检。 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室温存放,切勿放入冰箱保存
CRBSI是后果严重而又可预防的感染
如何降低CRBSI?
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使CRBSI明显减少
24
CRBSI的预防
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 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
、 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Klevens RM,etal.Public Health Reports.2007,122:160-166
新生儿血流感染
❖ 在世界各地,每年有16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 ❖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占活产儿千分之6-38,发展中国家比
发达国家高3-20倍 ❖ 严重感染的新生儿病死率高达20%-40% ❖ NICU中,有约33%-66%的新生儿曾发生医院感染
CRBSI的危险因素
1、导管相关因素
导管的选择 导管的材料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 选择组织相容性好光滑柔韧的导管,以减少血管内壁的损 伤和感染的发生,表面越光滑可防止细菌粘附,表面粗糙越 易形成血栓; ➢ 导管的腔道也很重要,腔道越少感染率越低,单腔导管感 染率为 2%~5%,双腔导管感染率 4 . 9%~22 . 7%,差异 显著,管腔越多操作过程复杂,感染机会也就会随之增加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 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 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 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
血管内导管的类型
血管内导管的类型
CVC
PICC
PROT
CRBSI的发病机制
❖注意事项
在抗菌治疗应用前采集血培养 培养瓶应做好标记,标明血标本的采集部位
——参照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实践指南,2009年更新版本 》
CRBSI的诊断
实验室(保留导管)
❖ 一般情况取两份血,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来自导管 内,两份血源的采血时间应接近(间隔<5分钟)且同时送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况
❖在美国
每年有近7百万个CVC,4百万个PICC,5百万个动脉导 管,以及1亿8千万个外周导管在使用
每年约有248000例血源性感染发生,其中大部分与中心 静脉导管有关
导管相关性感染病死率为10%-20%,ICU甚至高达25%或 以上
——参照《静脉输液治疗手册》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的附加装置 附加装置可增加污染发生率 导管留置时间 放置时间>72h感染危险性明显增加
CRBSI的危险因素
2、操作相关因素
穿刺部位 无菌操作规范性
置管的熟练程度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操作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是最 主要的病原菌来源。维护时消毒不严格可将 细菌带入管腔 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
❖在我国最常见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微球菌和 真菌
肝素帽不同擦拭时间在荧光剂下的表现
——Slide courtesy kristina bryant,kosair children’s hosp
一旦怀疑病人发 生CRBSI,应如何 处理呢?
检
导管 + +
-
+ -
外周静脉 + +
+
-
条件
结果判断
CRBSI可能
导管较外周报阳时间快120分钟 CRBSI
导管细菌浓度较外周高5倍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 并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 提示可能为CRBSI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非CRBSI
CRBS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诊断
实验室(不保留导管)
❖ 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两套血,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 ,剪下导管尖端5cm或近心端,一并送细菌室培养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导管插入的持续时间,插管时的无 菌水平和持续的导管护理
所有的感染源都应防护 导管
血源性
输注药物 接头 敷贴 皮肤
重症患者:2-4个导13 管
CRBSI的病原学
❖平均留置3周的导管污染70%来自于接头和导管腔内,而仅 30%来源于皮肤和血液播散
❖国外报道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念珠菌
CRBSI的危险因素
3、其它与CRBSI相关的因素
输液 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多次加药及穿刺均会导致微粒污染 消毒液污染 静脉营养液等药物因素 血管内装置若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或输
入全静脉营养液,则会增加感染概率 患者情况 年龄<1岁或>60岁、白细胞减少症、使用免疫抑
制剂、皮肤弥漫性病变(烧伤)及远处感染病灶 病区因素 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