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伤仲永》-七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伤仲永》-七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 号半山, 江西 临川人, 北宋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 。 做官后 , 向朝廷上书, 提出政 治改革的主张。 继而推行 各项政治革新, 取得一定 成就。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 烈反对, 他两次被害。 晚年封为荆国公, 谥号“ 文”。 著有《临川先生文 集》、《王文公文集》,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 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矣。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 还 /自扬州, 复到舅家 /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 受之天也, 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 如此其贤也, 不受之人, 且为 /众人。 今 /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得 为众人/而已耶? ”。
按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解释红色的词语 写

对……感到 惊异
认为奇
认为 有利
当做 宾客
每天
全 有人
按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解释红色的词语
对已去世的人的 敬称。 “先人 ”在这里指“先
父”。
完全。 指原先的特 点完全消失了
相称
按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解释红色的词语
终于
达到



本来
尚且
疏通文意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
金溪平民方仲永, 世代以种田为业 。
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
之。
曾经 书写工具
仲永长到五岁, 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

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父异亲焉对,此感借到旁惊近异与,之,从附即近书(诗人四家句),借来并给自他为 其,名。(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 并且题上自己的名 字。

伤仲永复习PPT教学课件

伤仲永复习PPT教学课件
伤仲永复习
2020/12/09
1
一、翻译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lì)耕。金溪平民方 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 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 /自为(wéi)其名。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 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 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让(他)作
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yān),曰
:“泯(mǐn)然众人矣(yǐ)。”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
,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
2020/12/09
7
•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 原因是什么?
•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 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 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 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 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 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 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2020/12/09
2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之。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
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
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邑(yì)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
之。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
6

七年级下语文《伤仲永复习》课件

七年级下语文《伤仲永复习》课件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 有什么作用? •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 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 “闻”后“见”。 • 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真 实之感。
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 系?
•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 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 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 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 确的。
认为…… 有利
每天
把……当 作宾客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 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 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 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 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 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 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 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 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
译文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 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 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 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 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 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 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 习。
译文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 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 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 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 (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 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 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译文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 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 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 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 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 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 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 习。

《伤仲永》优秀课件

《伤仲永》优秀课件

3)其
他的,指方仲永的 ) 其诗以养父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代方仲永写的诗 其受之天也( 他,指方仲永 ) 如此其贤也( 他的 )
彼其受之天也( 他

⒈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 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⒉还自扬州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 州还”:从扬州回家。
⒊受之天也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 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 赋予的。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 名声相称。 5、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先天得到的,远远胜过有才能的人了。他最终 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 育。 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 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 都不能够吧?
研读与赏析
1、课文按表达方式可分为两部分, 重点在哪一部分?
明确:本文采用了借事说理的写法,
第一部分叙事,第二部分说理(议论), 两部分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重点是 在第二部分的议论
2、叙事部分有详有略,为什么对 方仲永的才能初露写得很详细?
明确: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详写
方仲永的才能初露,是为了突出他的 “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矣”形 成巨大的反差,而这一结果是他父亲“不 使学”一手造成的,从而更好地突出了
结合课文注释分小组翻译课文
补充课文注释 父异焉 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 书:动词,写。 或以钱币乞之 或: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 利:动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利。然:这样。 从先人还家 从:跟从。 还自扬州 从扬州回家。
贤于材人远矣 于:比…… 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 且为众人 且:况且。

《伤仲永》ppt课件 (公开课课件,拿来就用,免费下载)

《伤仲永》ppt课件 (公开课课件,拿来就用,免费下载)
----
爱因斯坦
自写格言比赛: 天才就是——(请你续写)
1.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2.天才就是入谜 3.天才就是长久的忍耐 4.……
古今异义 当堂检测
原文 自是指物作诗 古义

今义
判断词
稍稍宾客其父 逐渐地 稍微
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或许
泯然众人矣 普通人 许多人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伤仲永》
lì)
谒(
yè)
邑( yì )
chèn) 泯(mǐn ) 矣( yǐ

焉(
yān)
扳(p
ān )
三、
才艺展示
注意读准字音、掌 握节奏,把握语气。
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 、借旁近 / 与之,即 / 书诗四句,并 / 自为其 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 读准文言语句中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 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一、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 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王临川集》、 《王文公集》等。
唐宋八大家: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 形式。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 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这三个阶段的叙述, 有详有略,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 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 致他才能衰退。 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 庸的原因,引人深思。 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 一 主题。

人教版七下文言文复习伤仲永ppt课件

人教版七下文言文复习伤仲永ppt课件
15
③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示转
折的连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
嗅。)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今
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会议。)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少。)
19
④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
妙: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
20
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 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
音)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6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其夫呓语 妇抚儿乳 众妙毕备 宾客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 以为妙绝
7
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曳屋许许声
8
②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 妇抚儿乳 宾客意少舒 不能名其一处
9
③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虽人有百手 会宾客大宴 宾客意少舒
10
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
11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者,……的人)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宴,宴请,
16
④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
2.不能指其一端

《伤仲永》PPT课件

《伤仲永》PPT课件
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走向平庸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 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导致才华埋没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王安石
02
03
作为文章的作者,通过对方仲永的描写表达 了对人才的看法
倡导教育改革,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04
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才华
优美语句欣赏与解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之。”
02
解读:通过作者与仲永的再次相 遇,展现了仲永才华的衰退和成 长的困境。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勤奋努力,不懈追求梦想
01
阐述方仲永天赋异禀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强调 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02
分析方仲永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 度。
03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勤奋努力对于个人成长和成 功的影响。
天赋与后天努力关系思考
探讨天赋和后天努力在个人成长 中的不同作用。
分析不同领域中天赋与后天努力 的关系,如艺术、体育、科学等

提出如何发掘和培养天赋,以及 如何将天赋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建
议。
当代青少年成长启示
将方仲永的故事与当代青少年 成长环境相结合,提出针对性 的启示和建议。
分析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探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伤仲永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与写作特色剖析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跨学科融合:多学科视角解读《伤
仲永》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01
《伤仲永》创作背景
01
社会环境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才选拔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

《伤仲永》ppt课件(44页)

《伤仲永》ppt课件(44页)

C.即书诗四句 写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赡养
团结
内容
E.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F.从先人还家 跟从
G.贤于材人远矣 比……优秀
归纳词性活用现象
1、“即书诗四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假如你认为自己不是很聪明;读了文章后; 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拓展延伸
什么是天才?怎样成为天才? 请搜集关于天才的名言&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 作上了& ——鲁迅
➢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爱因斯坦 ➢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 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
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 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 吧?
青年沦为庸人——泯然众人矣
不使学
议论:受于人者不至
12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 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主旨
本文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 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 写此后的情况;先抑后扬;对比鲜明;表达了 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 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聚;团诗识结四书句具;;并忽自啼为求其之名&父&其异诗焉以;借养旁父近母与、之收;即族书为
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 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这

伤仲永复习PPT课件

伤仲永复习PPT课件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活画出19
•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 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④家以制扇为
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 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 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 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 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 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⑧府门,而好 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 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D.《伤仲永》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 者主要议论了后天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17 。
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B )
A: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来教 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B: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 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 对一个神童最后“泯然众人”的惋惜,哀伤之情。
C:在叙事中,作者巧妙构思,精心选材,详略得 当,文章开头就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作者想借仲永这个正面例子 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详实的材料。
D: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年幼时善作诗, 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又过七年变成一个平庸 的人。
18
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下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借旁近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C: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人固有一死
D:卒之为众人 身先士卒
E: 或以钱币乞之 或王命急宣
8
六、句子翻译: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泯然众人矣 7、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8、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9、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ppt课件(精品)

《伤仲永》ppt课件(精品)

金溪民/方仲永,听世/隶读耕课。仲文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 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
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 /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
/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
的意思是 。
2、联系上下文,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其”字所指
代的内容。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自己的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3)父利其然也。( )

(4)稍稍宾客其父。( ) 他,指方仲永
他的,指方仲永的
14
课堂检测
5、以下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二项是 ( ) A、上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
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他学习。(即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而“不使学”。
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没有受到后天正 常的教育。(即:其受于人者不至)
内容图解
伤 叙事 仲 永
方仲永

幼年天资聪慧——指物作诗立就
少年才能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利其然 青年沦为庸人——泯然众人矣 不使学
议论:
自读课文
要求:根据课本注释读懂文意
一、解释下列词语 隶 尝 书具 异 旁近 其 以 意 一 是 就 其 观 奇 宾客 利 谒 于 使 之令称闻自复焉泯然 通 悟 受 贤 卒 彼其 夫 固 已 耶
5
自读课文

曾经一、解释下列词语
他的
对……感到诧异 对……感到惊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把

伤仲永ppt课件

伤仲永ppt课件

要勤奋努力,不要懒惰
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来自勤奋和努力,而懒惰只 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伤仲永虽然有天赋,但他没有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 导致他的才华最终被埋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来自 勤奋和努力,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取得更好 的成绩和成就。
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人生价值
伤仲永虽然早逝,但他的故事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追求 有价值的人生。
对未来的展望
传承文化
伤仲永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 文化,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培养人才
从伤仲永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反思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除了注重 天赋的培养,还要关注后天的教育和引导,以帮助人才健康成长。
于现状、不继续努力,最终也可能一事无成。因此,02
毅力与坚持
伤仲永虽然天资聪颖,但没有坚持学习和练习,最终导致才华逐渐消失
。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和目标。
03
不要被虚荣心所左右
伤仲永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而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和才华,这是我们应该
研究目的
说明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
CHAPTER 02
伤仲永的故事
伤仲永的生平
01
02
03
出生背景
伤仲永出生于一个普通的 农民家庭,其父母均务农 。
成长经历
伤仲永从小就展现出了非 凡的才华,他的天赋得到 了周围人的认可。
求学过程
伤仲永的父母为了让他接 受更好的教育,送他到私 塾读书。
引以为戒的。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评判所左右。

《伤仲永》ppt课件(32页)

《伤仲永》ppt课件(32页)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题 目中的伤是“为……感到惋惜”意思。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音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仲 为 邑 扳 谒 称 泯 耶 夫
仲zhòng为wéi邑yì扳pān 谒yè 称chèn 泯mǐn耶yé夫fú
朗读课文——懂节奏
★再读课文:读出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也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品读课文(1----2段)
品读思考
1.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 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幼年(五岁) : 指物作诗立就 —— 天才
少年(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 衰退
青年(二十岁) :泯然众人矣 —— 庸人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 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 料有何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 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 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 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 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 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 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把……当作 宾客 有的人
观赏 拜访


认为……有利
试一试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 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 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 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 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
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 就自己。 ——歌德
☆ 天才是百分之
补充课文注释
有的人 7.“或以钱币乞之” 或: 8.“从先人还家” 从:跟从 9.“还自扬州”: 从扬州回家 超过 胜过 10.“贤于材人远矣” 贤: 最终 11.“卒之为众人” 卒: 况且 12.“且为众人” 且: 本来 13.“固众人” 固:
动画欣赏 思考:
方仲永的变化有哪几个阶段?
返回
思路结构 第一部分:(1-2) (以叙事为主)
(1)“伤仲永” 伤: 哀伤、叹惜 (2)“世隶耕” 隶: 属于 (3)“养父母” 养:赡养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立就: 立刻完成 (5)“传一乡秀才观之” 一乡: 全乡 (6)“或以钱币乞之” 或: 有的人 (7)邑人奇之: 邑人:同县的人 (8)“从先还家” 从: 跟从 (9)前时之闻: 闻:听到的名声 (10)“泯然众人矣” 泯然: 完全 (11)“卒之为众人” 卒: 最终 众:普 通 (12)“如此之贤也” 贤: (有)才能 (13)“且为众人” 且: 尚且 (14)“固众人” 固: 本来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6、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 教育的句子:
父利其然也, ,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不使学。
——————。 7、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 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的句子:
不使学 ————————
8、第一、二段的过渡句:
——————
余闻之也久。
一、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二、解释几个词语。
赡养 1、“养父母”养: 全乡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 有的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 ——————— ,———————— 皆有可观者。 文意理解关 ——
3、最能表现仲永十二、三岁时, 才能衰退的句子: ————— ,——————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4、又七年后的结局:—————
5、刻画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 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 华与天赋。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
第三阶段: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
练习巩固
1. 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动词 , 题写 2.并自为其名 自: 自己 为: 3.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 渐渐 4.或以钱币乞之 或: 有的人 5.环谒于邑人 环谒: 四处拜访 6.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相当 完全 7.泯然众人矣 泯然: 8.仲永之通悟 通悟: 通达聪慧 承受 9.受之于天 受: 10.贤于才人远矣 贤: 胜过、超过
文言文知识归纳
三、重点虚词 邑人奇之 之 仲永之通悟 卒之为众人 代词,代仲永。 结构助词,可译作“的”。 音节助词,无实义。 介词,把
以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或以钱币乞之
于 贤于材人远矣
介词,用
介词,比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介词, 被
文言文知识归纳
四、一词多义
自 并自为其名(代词,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父利其然也(指示代词,这样,这种情况)
泯然众人矣(词尾,……的样子)
五、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古:此
今:常用做判断词
文言文知识归纳
稍稍宾客其父 古:渐渐,慢慢地。 今:稍微。 复到舅家 古:再,又。 今:重复,往复。 泯然众人 古:普通人。 今:常指大家,许多人。
文言文知识归纳
六、重点句式:省略句
9、仲永变化的原因: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 不使学。 ,—————— 。
其受于人者不至。
————————。
返回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 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 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 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 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 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 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实词虚词关
到,介词。 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在,介词。 比,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 从,介词。 受于人者不至:
一词多义关
返回
①邑人奇之: 以…为奇 ②宾客其父: 把…当作宾客
③父利其然: 以…为利
词类活用关
返回
1、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的2、最能表现仲永幼时天资过人的句 子:
一的灵感加上百分 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4、邑人: 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 跟从
6、“前时之闻”: 以前听到的名声
最终 7、“卒之为众人”卒: 普通 众:
(有)才能 8、“如此之贤也”贤: 尚且 9、“且为众人”且: 本来 10、“固众人”固: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是: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 学”:不让(仲永)学习。
1.(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 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之或仲永)学。
3. (余)令(其)作诗,(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件事。指仲永父 “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 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 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 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 惜之情。
返回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扳 pān
邑 yì
返回
环谒 yè
n 称 chè
泯然 mǐn
补充课文注释
属于 1.“世隶耕” 隶: 曾经 2.“未尝识书具” 尝: 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3.“父异焉” 焉: 动词,写 4.“即书诗四句” 书: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 从此 6.“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以宾客之礼相待
2、“还自扬州”是: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 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是: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 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4、翻译下面句子。
1、余闻之也久。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啦。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 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